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不想和人交往,没有朋友,更不想为评职称的事和人打交道,怎么办?
我是老师,虽不是大学老师,我也是这种生活方式。我行我素,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根本不需要怎么办。
一、人际交往
一个人在社会中、在生活中、在单位中,总有我不喜欢的人,同时也不可避免有人不喜欢我。我就只和与我相互喜欢的人交往,不管对方是什么级别的领导,如果我不喜欢这个人,除了工作需要,我不会和他交往。不管我多么差、性格多么的不合群,总会有欣赏我的人。遇到了会欣赏我的人,我会好好珍惜我们之间的情谊。
二、不评职称
评与不评职称,简而言之,差别就是收入上的差别。我想即使少了那么点钱,也不会对自己生活有太大的影响,只要自己想这么做,无所谓。生活是自己在过,不是过给别人看,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自己决定。作为老师,最公正的评价就是学生,你是什么样的老师,学生心中最清楚。并不是用职称级别来衡量,评上教授的要没真实水平,被学生称为“叫兽”,专家被称为“砖家”。而真正有水平的老师,不管你是讲师还是助教,都会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
三、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做为大学老师(其实也不仅是大学老师),只要有真材实料,和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变现的途径也非常多。能够做到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也是人生在一件美事,相比人际交往、评职称肯定要强得多。
人家能评上我不羡慕,毕竟也是人家努力的结果。我不评,有我的生活方式,我的生活我做主。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真经在大学里做人事工作很多年,见过不少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打交道的老师。普遍认为,老师内向并不是一件坏事,内向的人能更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专注学术,生活也更纯粹,不会去做那些有辱学术声誉的事情。当然,这样的人恐怕也只有在高校或者研究院这样的地方工作,在这些地方,他们还有机会可以得到应得的尊重。
不可否认,大多数高校的职称评审存在人情关系和圈子文化,有关系有人脉,评起来肯定是更加容易。但是,高校也是认干货的地方,只要你能拿出让人信服的业绩,专家们是不可能随便把你评下去的,如果你有CNS,都不用专家评了,学校直接给你教授。
举一个我们学校老师的例子。这位老师当年面试时我就在场,看得出他口头表达能力很弱,性格也特别内向,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对于搞关系更是一窍不通,留校后在学院里人际关系处理得也不是很好。学校把他安排到了专职科研岗位,不用上课。但这位老师的学术水平确实很高,而且做科研特别专注,据同课题组的老师说,他有时琢磨一个问题,可以在实验室里一动不动坐上好几个小时。后来,他很快就评上了副教授,不到40岁评教授的时候,又是排在学院第一名。
所以,不会跑关系不算什么,题主只要能潜心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职称都不算事。当然,现代 的科学研究特别强调团队合作,你可以不和外人打交道,但与团队内部的导师、同事、师兄弟、学生等还是应该搞好关系,至少应该和善相待,多为别人做点什么。否则,你可能会被同事们贴上“孤僻”“怪异”的标签,会失去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你的学术研究也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如果你还要从事教学工作,那至少保证与学生的交流要通畅,否则,很难搞好教学工作。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倘若你不喜欢为“五斗米折腰”的话,那就不妨做个大学里的“扫地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研学术,这也不失为一条道路。
老穆忽然想到了清华大学校长在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老穆对其中一段内容颇为感兴趣,内容如下:
陈寅恪一生治学不为名利,不为取悦他人。同学们,希望你们不要把论文、职称、学历、奖项作为学术研究的目标,而要用一生去追求真学问,做淡泊清明的真学者。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倘若你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喜欢取悦他人,大可像陈寅恪先生一般,做个学术研究者,不为名利,只为真学问。
老穆忽又想起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时的讲话。
为了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追上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必须让大学的“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让“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
说到这,你会不会有所感悟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倘若你不想和人打交道,又怎能在学术上有所进步了。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倘若你学术得不到进步,又怎能成为“金师”呢?
倘若不能成为“金师”,则大有可能落入“水中”,成为“水师”了。而教育部对于“水师”的打击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要让那些不用心教书、只关心自己成长的教师离开教师岗位。
倘若你既是“水师”,又不与人打交道,在旁人看来,你可能只是一位“只关心自己成长的教师”,如此一来,很有可能面临“扫地走人”的境地。
倘若你再不评职称,没有“资历”加持,我想,你在大学的路将越走越窄······
【结束语】如果你改变不了环境,那就不如主动去适应环境!如果你没有过人的才华,那就不妨低调做人,虚心向他人学习!你觉得呢?
如果你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我相信这名老师境界还是挺高的,如果自己感觉不到自由自在(因为清高的人容易看不起、不屑、鄙视社会阴暗面或小人),就没必要执意这样生活,因为这样生活并不是最惬意的,还会遇到很多烦心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光同尘、成人达己!
境界高的人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感恩的、利他的,一定是和光同尘的,目的是用众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去成人达己。
如果能做到和光同尘,就可以在高人面前聊生命、聊觉醒,谈古论今样样行;在凡人面前谈生活、谈职称、喝酒唱歌样样行。就跟济公一样装疯卖傻,自己活得快乐,还不断度人,成人达己,我想这样才是人类觉醒的必由之路。
当然,人生是一场体验,没好没坏,只要自己喜欢,在不违法违规、不侵害第三方利益的情况下,多点去体验感悟。因为任何一个经历对我们的成长、觉醒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身难得,最好为自己、家庭、组织、社会、国家做点奉献,最后破茧化蝶,不然任务失败,就很可惜了!
我周围很多大学老师,就是你的心态,不愿意交往应酬,不愿意评职称,如果你的不在意这个,其实无所谓,但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你必须把课讲好,收到学生的尊重,喜欢你的课程,甚至一课难求,抢课系统最先把你的课抢完。我周围有许多这样的老师,就是讲师,副教授,但是课讲的极好。其他的无欲无求。
大学里确实有部分老师不愿与人打交道,有人是因为内向木讷不善言辞,有人是因为清高气傲目中无人,也有人是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不愿意工作上有交集的人也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无论何种原因,这部分人独来独往,与所有人都保持距离,只有在全院大会上才能遇到,是个神秘的存在。
【尚在燃烧的蜡炬】认为,过于内向的人不适合上讲台,因为TA一开口便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也不善于与学生互动,上课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沉闷、互动性差,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认可度低。这部分人如果有学术功底还好,可以埋头做科研多出成果,弥补教学能力的不足,增加在高校的生存空间。如果教学不行,科研也不行,那TA们在高校如何生存?得打个大问号。建议其调整岗位,到不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岗位去,应该是比较合适的退路。
清高自大到没朋友的这类人,往往可能要么教学能力不错,要么科研能力强,要么教学和科研均可圈可点,因为能耐大不屑于与同事打交道,算比较有个性吧?不过恃才自傲、怼东怼西看谁都不屑、看什么都不满的人,可能有点心理问题,需要跟心理医生打打交道。毕竟同是高校教师,别人也需要尊严、需要被认可、需要被礼貌对待,老是鼻孔朝天等别人来跟你打招呼,绝不是正常人的做法。当然,偶尔也能遇到啥本事都没有但也非常清高的人,这种人就无法评价了。
至于把工作圈与生活圈分得太清的人,虽然可以理解,但还是不敢苟同。教师的工作包括教学和科研。教学不仅仅是课堂那几个小时,课前课后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备课和反思。与同事保持交往,备课过程需要素材可以找同事索要,自己有好的素材也可以与同事共享;教学上遇到困惑可以与同事交流,问题可能便迎刃而解。科研方面,写论文不太需要有人合作,但多数时候做课题是需要志同道合的团队的。与同事打交道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研究兴趣,申请课题组团时才能有的放矢找到合适的人。
至于评职称,这些年高校评职称还是看硬件、看成果,你如果没有硬件、没有好的成果,找再大的官也没用,拿实力说话,不需要找人的。
总之,高校是个小社会,社会上存在着什么样的人,高校里也存在着什么样的人。见惯不怪。
更多教育观点,请看@尚在燃烧的蜡炬 。
我也是大学老师,初入职时经常感叹:这就是大学老师?素质这样差?活得这样世俗?
后来想明白了,职业只是社会生活中众多身份的其中一个,大家都是凡人,都无可避免的要接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洗礼,不对别人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不食人间烟火的要求,其实没什么不可接受的。
如果你不想跟别人打交道,其实也未尝不可,不走仕途,好好做个学者,做你自己的课题,一样可以评职称,但说实话,会相对慢一点,补偿就是生活变得简单且轻松,因为世界上最难的课题就是:如何与人相处。
从你的描述来看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你的处事风格能让你在学术和教学上能沉淀下来,能出真正的成果,那坏处就是缺少交流让人的生活变得乏味,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在大学里,我们看到很多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性格,我上大学时候的一个政治老师,就是那种非常人格独立的,从来不会和谁搞什么人情礼往,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和论文,也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她的公共课基本上都爆满,我经常都站在后面听课。但就这样以为优秀的老师,结果就是一直评不上副教授,学校的条条框框太多,最终郁郁寡欢,得了乳腺癌去世了。
其实这个悲剧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
在大学里老师要深得学生喜欢,就必须要有独立的人格,在学术和教学上进行沉淀,但是也必须要有开朗而健康的心理,善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如果过于格格不入也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所以,我建议你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善目前的状况:
1、不想和人交往不代表谁都不能交往,要积极融入集体,包括教师同事内志同道合的,甚至是学生。
2、继续保持独立的人格,扎实教学和科研。
3、敞开胸怀,为了自己的正当的权益去积极沟通。
如果实在是适应不了大学老师的岗位有可以果断的辞职,去培训机构或者中小学,甚至是企业,但在其他类型学校也是需要沟通和与人打交道的,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在目前的状态下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你是一位好老师,但未必能成为大师,因为大师是一定要融入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也能让你找到更多的灵感。祝你好运!
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支持我的,给我个赞和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