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少马爷艺术水平非常高,但是名气似乎总是差了点,在天津少马爷确实名气很大,出了天津少马爷基本上没什么名气?
先说结论:马志明能耐是大师级,艺术是殿堂级,但圈内人缘和口碑是呵呵呵级。
在一众相声世家中,真正有能耐的二代子弟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活在父辈的阴影下,一辈子啃老本到死不撒嘴。有些干脆直接就转行,不在相声圈给老爷子丢人现眼了。
但马志明却不同,一方面少马爷也模仿马三立,而且很多段子的气口节奏几可以假乱真,另一方面少马爷也有自己真正拿手的把杆活,而且比马三立有过之无不及。
马三立因为形象气质影响,外加嗓子天然缺陷,所以学唱和使大身上的活不太瓷实,表演风格偏文气,属于把说这个领域开发到了极致。但马志明有武花脸底子,身段比较好,使武活非常潇洒灵动。外加一副云遮月的嗓子,模仿京剧和京韵大鼓都十分传神,《黛玉焚稿》在相声迷心中,相当于是棒槌粉丝界的《五环之歌》,真正把少马爷唱到要吐的地步。
马三立的经典段子《买猴》《今晚十点钟开始》《卖五器》《白事会》》《开粥厂》《夸住宅》等,马志明或许一辈子也赶不上老爷子。但马志明自己创作的《纠纷》《五味俱全》《看不惯》《论拳》《自食其果》《夜来麻将声》等,以及被业内当成传统教科书的《大保镖》《报菜名》等,让马三立来演也比不过少马。
所以马三立跟马志明父子算是各有所长,马志明固然走不出马三立的影响,但他凭着自己的天赋和聪慧,最大程度开发了自己的专长领域,让相声界“宗马”不光宗马三立,也有很多以马志明为模仿对象的青年演员。而宇宙第一相声天团的郭大宗师,早年不知道从马志明那里捋了多少段子,后来有钱有势了往回找补,于是上演了醒木赠予的世纪炒作大戏。
可以这么说,把相声界算上死的活的,无论用哪一种标准去衡量,马志明都是艺术上的大师,也是相声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最实至名归的一个。
但是啊,终于到但是了,少马的个性使然,让他在圈内也没啥人缘,或者换一种说法,少马属于命犯天煞孤星,注定孤家寡人一辈子。
按理说马家那么大的招牌,尤其是“无人不宗马”这种无敌的人设,少马但凡有侯三那种社交能力和领导魄力,马三立再豁出自己人脉可劲儿捧,再加上相声窝子的人才济济,天津曲艺团早就该把铁路文工团,甚至中广说唱团都干趴下了。
但这么多年下来,少马把马氏的摊子越做越小。马三立在的时候,相声圈但凡有什么大事,只要能请到马三爷,那就是顶了天的超级巨脸啊。当初侯宝林收师胜杰,因为涉及跳门所以同行争议巨大,结果马三立从天津专门跑去撑场子,同行们立刻就消音了,这就是马三爷的排面跟人缘。
马季更是给马三立送了一个巨型人设,马三立就是相声,我永远忠于马三立(当然这话有一半是说给另一个大师听的)。
而到了少马这一代,人脉圈子越走越窄,就连马三立的弟子们都跟马志明不怎么来往,而且相声圈的重大活动基本上不考虑少马。当然咱们也可以乐观点说少马清高孤傲,看不起这些趋炎附势的同行。但跟某商人联手炒作的时候,也看不出少马有多清高多有艺术坚持啊。
以前相声界活动能请到马三立,那说明主办方有排面,而且这活动肯定是有权威性有号召力的。现在什么节目能请到马志明,那说明马六甲又缺钱用了。
传承什么的都泄黄了,一辈子只承认一个徒弟,还是因为实在找不到搭档,不得已去票友圈淘换一个黄族民,然后把他一口一口喂成只能给自己捧哏的工具人。
为什么马志明出道这么多年,搭档都只能出圈去找呢,毛病还得从他自己身上找。苏文茂杨少华到谢天顺,哪个都跟他不欢而散。当然搭档相处久了,难免会有摩擦分歧,相声界也没有几对像王谦祥李增瑞那么台上台下都甜如蜜的,大部分都是只有买卖没有交情,演完下台正眼都不给对方。但至少台面上能够过得去,骂骂咧咧也能合作啊。
可到了少马这里,只要一有分歧,光速就裂穴了,一点不寻求解决的方法。比如跟谢天顺的裂穴,就听见少马在媒体上各种嚷嚷谢天顺评级不满意,所以撂挑子了。但谢天顺到死都没有回应过,这就看得出谢天顺在为人处世上,比马志明要理智得多。像这种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情,你给一句话定性,那就是心眼太窄的证明。而且矛盾私下无论怎么闹,都有和解的可能,但你要拿着大喇叭广播出去,那就彻底砸瓷实,而且再也没回头路可以走了。
跟谢天顺就干了三年多吧,干三年多呢赶上评职称了,87年大概是,评职称吧。评职称呢,他比我矮一级,这不是我给定的,是领导定的,他比我矮一级,他呢就提出来:“如果要不跟他平级,我就不干了,不给他捧了。”也没给他长级,结果他就给我撂了。撂了以后呢,我就又耍单儿了,没捧哏的了。
所以说这艺术家啊,有傲骨是必须的,但傲到同行都不敢接近你,那就过了头了。
客观地说马志明的相声,我从小就听,绝对好听,说学逗唱,可以说样样精通。精品段子也不少,用师胜杰的话说,属一流相声演员,称得上艺术家。舞台上没有任何问题,近些年经常参加一些访谈节目,从其谈话上观察其人,性格上有些偏激,与行内人来往较少。主要是年轻时有点狂傲,不善于团结同事,实际上从侯宝林带拉他师承这事上看,侯宝林对马三立父子够尊重的。如果马志明能主动一点的话,在当今相声界他绝对是扛把子,这是性格使然,正因为他这种性格,在传承上也很保守,没有让马氏相声开枝散叶,本应桃李满天下,却孤独一支,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哎,人无完人!
马志明是相声界目前在世辈分最高的演员,同时也是目前相声界能耐前三的演员,但是要说名气地位,少马爷算是比较差的,不仅和同行关系不好,而且和自己徒弟也都不来往,得罪一大帮人不说,晚年还得为了儿子马六甲,给德云社站台,甚至有点晚节不保的意思,而这一些都和少马爷的为人处世方式有很大关系。
少马爷,当今辈分最大能耐最大的相声艺人
马志明又被人称为少马爷,因为父亲马三立是“老马爷”或者“马三爷”,而马家是相声世家,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是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马家从事相声近百年,是名副其实的相声世家,而在马三立手中,马氏相声更是得到极大的发展,也赢得了“无人不宗马”的美誉。
马志明生于1945年,这个年龄并不算大,但是父亲是马三立,门内出身的马志明打小辈分就定了,那就得是宝字辈,最后无师可拜,由侯宝林大师代拉拜入朱阔泉门下,成为宝字辈演员,也是目前在世辈分最大的演员。
马志明和马三立
马志明不仅辈分大,而且能耐也大,其继承了马氏相声的精髓,表演的马氏相声原汁原味,论相声功底,其绝对是当前在世的前三,甚至可能是第一,其表演的《大保镖》堪称经典中的经典,甚至超过了马三立大师的表演,堪称是所有《大保镖》中的顶峰之作。
少马爷圈内人缘不好
少马爷虽然艺术水平高,但是在圈内人缘不好,尤其是经常说话得罪人,弄得自己只能越来越低调,比如马志明和李伯祥都是相声世家,但是两人几乎老死不相往来,据说有一次表演中,李伯祥倒二,马三立倒一,李伯祥活使大了,等到马三立登场的时候,人都走完了,这事马志明知道后,记住了,在另一场表演中如法炮制一番,弄得两家关系更僵,甚至有马家出场的地方,李家一定不去,反之亦然,如今马三爷早已作古,但是这段恩怨却没有划上句号。
马志明和谢天顺
再者如杨少华是马三立的义子,马三立在编相声家谱的时候,将杨少华归在了郭荣启门下,承认了杨少华的宝字辈辈分,但马志明却带头不承认,见面都成称呼杨先生,从不喊师哥,而杨议想要拜师马志明,马志明直接回怼:认了你,不就认了你爸爸?算是彻底得罪了杨家。
杨少华早期和谢天顺搭档,两人都是相声世家,相声功底不错,最后两人裂穴,谢天顺几乎从不谈及,而马志明则多次说道谢天顺为了评职称和自己裂穴,要说两人裂穴,一个巴掌拍不响,马志明这样说委实有点不太厚道。
马志明的名气地位差很多
按照马志明的辈分和能耐,再加上父亲马三立、师兄侯宝林,要说名气地位都不会差,但事实恰好相反,马志明由于自己问题,得罪不少同行,因此,在相声界名气地位都不咋样,据说一次采访的时候,说道侯宝林代拉马志明,马志明直接说,当年摆知花的钱还不如买台电视机,要知道侯宝林代拉拜师是多大一件事,帮了马志明一件大忙,马志明这样说,难免让侯家人心理有意见。
马志明和郭德纲
而至于自己摆知的徒弟,马志明直接干脆不认,学生就认一个黄族民,而当时马志明之所以找纯业余的黄族民,主要是相声门里谁都看不上,这也从侧面说明马志明相声界人缘差。
晚年马志明透露为了儿子马六甲,自己不得不辛苦,而且更是多次为德云社站台,其实站台这事也没啥,田立禾、李伯祥、魏文亮都曾站过台,捧过德云社,但是马志明传给郭德纲一块“马氏相声传人”的醒木,就有点过分了,马三立说相声是高级的幽默,不是出洋相,发怪声,而郭德纲的表演,简直和马氏相声天壤之别,怎么就成为马氏相声传人了?这站台站得实在有点晚节不保的意思了。
做为曲艺圈里人,我就说几句。都是大实话可能不好听。
说破大天去,少马爷也就是个人,不是神圣仙佛。是人,就吃五谷杂粮,就吃猪肉炖粉条子,就有偏心私心不良心,对不对?
我向来反对动辄把什么什么东西神坛化,这叫捧杀,然而最会捧人的圈儿是什么圈儿?对咯,是相声圈儿。这个圈儿里都是嘴皮子灵活的人,但不都是做事儿干净不亏良心的好人。
还是那句话,说破大天去,您线条最美最挺最翘的臀部,也要拉屎放屁坐马桶对吗?不能说您这是我见过最美的屁股求求您别用来蹲茅厕,那不人性。
而艺术,核心就一个字儿,“人”。
说人话,办人样儿,演人间百味,做艺就是做人。
那么话说回来,少马爷的艺术成就还用说吗?名起地位是人捧出来的,老实说,就那些勾心斗角的人,是捧你还是捧杀你?重要吗?好好做自己的艺术就完了。
认识问题要全面,当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陷入被动或主动的片面认知时,就容易出现各种“吹”,比如体育界有“梅吹和罗吹”,历史界有“粟吹和林吹”,相声界则有“郭吹和云雷吹”。
“吹”并不代表观点绝对不准确,而是只看到优秀的一面却忽略其他,所以这样的观点容易引发争议,甚至引起对立情绪。
说到相声名家马志明先生,其实也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评价,不吹也不黑。
一、少马爷
马志明不仅是马三立的儿子,还是马三立相声的衣钵传人,再加上在为人处世上也和乃父有相似之处,因此相声圈里圈外有不少人都尊称马志明一声少马爷。
江湖人称少马爷,在庙堂之上马志明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传承人,这样一来里子面子都有了,因此少马爷在圈里圈外备受尊重。
少马爷的尊称那是有底气的:
1、传统相声功力深厚
马志明的相声,属于那种一张口就知道水平了不得的类型,口风很稳,台风更稳,该撒开的时候也能撒开,继承了马三立活儿瓷实的优点之外,还有他自己的特点,不仅能来一套京剧武生,还专门开发了唱,白派京韵大鼓也是马志明的标志性特点。
简单说,马志明在继承了马家相声之外开有所开创和发挥,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让人敬佩不已的,因此有些网友称马志明的相声超过马三立,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不算“少马吹”。
2、鲜明的个性
凡是能称得上艺术家的人,其个性必然是鲜明的,鲜明的个性是艺术创作的思想基础,难以想象一个性格平庸的人能创作出什么高级的作品。
马志明在相声界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艺术家,敢说敢评,不趋炎附势也不随大流,有自己的原则也有很高的底线。
3、马家相声的地位
艺术流派的传承是需要连续性的,再厉害的大师,如果传人不给力,那艺术流派也许就是昙花一现,我们知道的很多曲艺类艺术流派都存在后继无人及后继乏力的现象,很多时候所谓某门某派都只是存在于专业文章和书籍中。
应该说,马家相声传承在相声行业里算是相当不错的,无人不宗马的现象是马三立的光环和魅力,这中间当然也有很多功劳是属于马志明的,他在维护和保持马家相声地位方面做出的努力清晰可见。
因此,相声行业内外对马志明尊称一声“少马爷”,那是心服口服的历史和现实必然。
二、马志明
和任何人一样,马志明当然不光有很多光辉事迹,他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再看马志明。
1、吃老本
马志明的相声确实好,传统活儿瓷实,新段子也有《纠纷》和《夜来麻将声》这些精品,但是,好像马志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其相声作品就开始停滞不前了。
马志明出生于1945年,成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四十来岁左右,那时候的他非常活跃,但从那之后马志明的相声作品开始乏善可陈直到退休。
相声是一个很吃功夫和经验的行业,对于相声演员来说,其实40岁-60岁还是一个不错的年纪,舞台经验炉火纯青,观众缘也早已建立,只要使使劲,焕发一个第二春还是非常可行的。
但是,马志明似乎在这方面不是很积极,一方面当然有身体原因,另一方面估计也和缺乏野心和动力有关,这就会给人留下一种“吃老本”的印象,在这方面,马志明可能不如父亲马三立。
2、不负责任
马三立有很多徒弟,但他最好的学生却是儿子马志明,马家相声的正宗衣钵传人是朱阔泉的徒弟,因此,马志明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传承人。
对于马家相声的传承,马三立完成了他的使命,但在这方面,马志明似乎有些不负责任。
一方面,马志明没有在带徒弟方面上心,虽然他手把手教出了黄族民,但实打实说,大黄确实好,却无法成为马家相声传承人,他这个捧哏更像是马志明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搭档。
另一方面,马志明也没真正愿意培养自己的下一代,让马六甲成为马家相声传承人。
所以,你会发现,马三立身后有马志明,马志明身后有谁呢?他不喜欢带徒弟,让儿子自由发展,你可以说是随性,但是不是也可以说是对马家相声的传承不负责任呢?
至于马志明在晚会上“授予”郭德纲“马派传人”称号,从原则上、艺术上和传承人讲更不负责任,有网友开玩笑说还不如给高峰呢。
3、性格古怪
马志明个性鲜明,换句话说也可以用有些古怪来形容,说话办事经常会让人感觉有些“葛”,还有些前后不一致,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和郭德纲的关系。
马志明曾在2005年到郭德纲专场去表示支持,话捧得很满,说郭德纲一个人能顶天津曲艺团一个团,连他自己马志明都要向郭德纲学习。
不知道别人如何理解,反正有不少网友都认为马志明的话有些不着边际,说不好听的就是没真心实意夸,去都去了,简单夸几句人之常情,捧场嘛,但马志明这么玩儿命捧的确实少见。
五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又问他当年捧郭德纲的事情,马志明是这么说的:“基本上没听过(他的相声),就他第一次在中国大戏院演,他上家请我去,让我去看看,我坐在台底下听了几句......我就没断了跟人家说话,后来大家一吵,我就跑台上说两句话,表个态吧,再怎么也是天津娃娃......(我对他的相声)没有太多的研究”。
马志明这么一说,也难怪坊间会传闻他私下对郭德纲专场的评价是:瓜子还不错。
也难怪郭德纲会在《过得刚好》里讽刺某位有心脏病的相声大师。
你以为这就完了?2021年天津卫视相声春晚上,马志明又和郭德纲站到了一起,不仅一起表演了节目,还向郭德纲赠送了“马派传人”醒木。
德云社天津分社开业, 马志明又亲自到场祝贺。
前后一对比,你说,马志明的性格是不是有些“葛”?是不是有些拧巴?
综上,马志明当然不是相声界的圣人,他也是有缺点的,笔者认为,别的地方都还好说,至少在马家相声的传承上,他做得还是不够的。
而就马志明本人的造诣和修为来看,他在艺术上和地位上肯定是担得起“少马爷”和“非遗传承人”称号的。
这就是他,一面是少马爷,一面是马志明。
马少爷在相声界辈分很高,源于对相声事业的追求。可以说是德艺双馨!
出自相声第一家,天下无人不亲马,
少马年少架子花,相声功底三立下。
虽然名气比父差,笑卖怪坏样样佳,
继承传统夸住宅,夜来麻将声纠纷。
低调做人勤做事,相声门中安无事,
事不过三铁循环,马家相声天下传!
作为外行我不太知道马志明艺术水平,只知道他是大师马三立的儿子,所以被评为相声非遗传承人,网上传过他好像性格不怎么合群,所以在体制内发展不怎么样,但是近几年由于德云社要找人捧场站台,让马志明露面多了一点
少马相声绝对是大师级。真正的艺术家。说学逗唱无一不精。他说的段子无论传统还是新活都是经典。能传世作品。教科书级别的存在。能让后来人学到东西。至于说他圈里人缘不好。更能正明他的人品。那么多说相声的有谁能达到他的水平。正明他把心思都用在作品上。相声演员看重的是舞台上的表演。和台下创作水平。不是谁人缘好谁就是艺术家。还有他和郭德刚关系,別人无权过问。少马把天津人的哏和坏表演的淋漓尽致。他的大鼓唱的回味无穷。基本功扎实。现在演员无法超越。他的作品百听不厌。报菜名。大保骠,白事会,太平歌词,越听越爱听。
马志明是相声泰斗马三立的儿子,仅此而已。靠父亲余荫,有了些名气,但名气远远大于实力。
作为一名听了多年相声的听众,马志明的相声听了也不少,无论是他前期与谢天顺合作的,还是后来与黄族民合作的,都听过。说实话,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是一个很一般的相声演员。有些人说他的唱功过人,学唱京韵大鼓很传神,可在听了张云雷学唱的之后,感觉马志明唱的也就那么回事吧。马志明的快板书《双锁山》确实不错,听说他接受过王凤山大师的亲传,也不奇怪,王凤老和马三立大师合作过多年,这也是应该的。
有些人甚至会拿马志明跟马季来比较,这不是开玩笑么。马季是截止目前最后一位相声大师,而马志明无非就是一个普通的相声演员,完全没有可比性。何况马季先生目前弟子徒孙众多,为相声事业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反观马志明呢?举行了仪式收的徒弟自己不认,自己承认的黄族民又没有名分,再加上个人性格的原因,对相声的传承几乎没多大贡献,就连马氏相声在他这儿都要绝后了。没办法,最后硬是把马氏相声传人的小木头传给了侯耀文的徒弟郭德纲,闹出了一个大笑话,也算是成功蹭了下相声奇才郭德纲的热度吧。
马志明现在也有七十来岁了吧,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惜了马三立老爷子,可惜了马氏相声。
对中国传统相声起到承前启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的领头羊,没有传承就不会发展,传统相声能保存下来的很多都是精华,名气,地位都无所谓,那些都是活人编的,艺术应经得起历史检验,搞艺术的人必须耐的住浮华,国宝级的艺人
马志明是中国内地的相声演员,出生于天津市,其有马氏,相传也是属于相声后代国家一级演员,而马志明在最开始其实是学习花脸也就是在艺术歌舞团里面进行学习,不过后面因为一些事件导致马志明回农村后积攒了很多的相声功底,于是等相应事件一过,马志明就重新登台,登台以后就获得了相应的奖项,而且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相声三代传人,其有着非常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寒不燥,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
他作品都是以相声为主,还有曲艺作品等等,一般相声比较著名的一些作品就有《大保镖》《白事会》《开粥厂》《数来宝》《反七口》《卖布头》《纠纷》《自食其果》《听曲艺》等等一系列的相声新作品,当然也有一些传统的相声作品,除了相声作品以外还有一些曲艺作品,就包括《百鸟朝凤》《胭脂》《戏叔别兄》等等一系列的,以快本形式为主的曲艺作品,都还是家喻户晓,受人喜欢。
马志明因为字小就进入歌舞相声演绎,所以有着自己最独到的艺术特色,一般马志明的艺术特色主要是体现在相声中和表演中,它将传统和当代的艺术进行结合,以自己半真半假的角色化与真实,逐渐的评述者进行结合,演绎出了新颖洒脱,简练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很多相声爱好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