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你觉得历史上毛文龙该不该杀?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5关键词:历史,毛文龙

你觉得历史上毛文龙该不该杀?

点赞1、台州市 网友:墨£雪

先说袁崇焕能不能挽救明朝,再说他该不该杀毛文龙的问题。

因为何可纲曾对袁崇焕说过:生文龙,是天下不幸,用文龙,是朝廷不幸,杀文龙,是公不幸。

袁崇焕为何要杀毛文龙,动机在于,毛文龙破坏了他对后金的战略封锁。

第一点:实事求是的讲,袁崇焕根本救不了明朝。他的作用就是把满人挡在关外。

其实啊,明朝是很难救了,唯一能救的就是崇祯,但是他能力不行,政治觉悟也没有太祖、成祖高,本性又多疑。

虽然从一个“个人”的角度来说,崇祯何尝不想救,何尝不想让明朝千秋万代?

但从他杀魏忠贤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既便是一个英雄,都无用武之地! (他应该杀了魏,再扶持另一个忠于他的)

我们去看明史,基本就是一部皇权与文官集团不断交锋的“争权史”。

所谓的“大礼仪”之争,就是“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至于像“东厂”、“西厂”这些,仅仅是皇权与文官集团交锋的“历史产物”而已。

所以,崇祯杀了魏忠贤,使得文官集团平白无辜地少了一股制衡的力量,从此之后他变成了一个“睁眼瞎子”。

虽然他勤俭节约,经过了他自认为的“多方努力”之后,但仍然无力回天。

(崇祯皇帝剧照)

崇祯死心了,吊死在煤山,死之前说了一句话“满朝文武,无一人可用,该杀!”

看看,“上下相疑”到了如此地步,明朝其实已经走入了了“忠臣亦死”的格局困境。

但是清朝和明朝这老哥俩,谁也别笑话谁!清朝末年时候,也同样走入了“崇祯困境”——国家收不上来税、大量贪官污吏的存在使得国家财富大量流入私人腰包、大量的无能无才者占据高位,使得有才有能者想干点事都要受到上下掣肘、清朝则碰上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明末碰到是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时期!

第二点:明亡是历史大势所然,但其进程也可以改一改嘛,那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呢?

我们可以从国家经营模式去分析,首先,“制度”是立国的根本,一旦制度崩坏,国家必亡;二是执政阶层的行政纪律,这个阶层如果腐烂,国家亦亡;三是国家的法制,法治不彰,则上行下效,道德败坏,法制一旦崩溃,国家也亡。

而袁崇焕就是制度的破坏者!他凭什么杀了毛文龙?他有斩杀一品大员的生杀大权吗?没有!就算是要杀了毛文龙,那也得要上报皇帝同意吧!

况且,他执行的又不是战场纪律!而是把毛文龙诳到了帐下,于是宣告十二条大罪,直接斩杀,这完全就是诛心之论!

这就是无视皇权、无视纲常的制度破坏者行为!

自古以来,能成事者或者是力挽狂澜的人,一定都是那些会合作的人。

连惊天动地的伟人都要承认,是四万万人民愿意与他合作,这才建立了新中国,正是有了人民的愿意合作,这才建立了千秋伟业。

一看袁崇焕就不是一个会合作的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口口声声地说要推行他的“平辽大计”,然而杀了毛文龙之后,袁可立、毛文龙所建立的东江海上防线顿时告破。

(三方形势图)

这,就是事实!在事实面前,所有的雄辩滔滔将被无坚不摧的事实所击破。

说毛文龙要反叛的、要投降的人,试问,毛文龙反了没有?没有啊!既然没有反,也没有降,就把他杀了,这不就是“莫须有”嘛,这不就是“诛心之论”吗? 他只是一个割据的军阀而已。

总而言之,明朝的读书人和文官集团,最爱干的就是“盖大帽子”、“诛心之论”、“语不惊人死不休”了。

都说“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财”,国家就会昌盛,然而在明末,是行不通的。 严嵩是奸臣吧?

抄家的时候,良田四万亩,扳倒严嵩的大忠臣徐阶徐阁老,正直之名名满天下,然而家中二十万亩良田,这算什么事,都是蛀虫,就是比比看,谁的个更大而已。

(文官集团)

武将仗不行的,文官就对皇帝说,“此人误国欺君,臣请斩之!”武将打仗厉害的,文官又这么说,“臣子之忠,非在其心,而在其力也!”、“宋太祖效力于周世宗,岂又不忠乎?”

所以,李成梁要“养寇自重”、戚继光可谓一代兵法名家,然终其一生,朝庭给他的永远就是“3000编制”,文官说这乃“君臣相得,善始善终矣!”

而袁崇焕就是出身于“文官集团”,斩毛文龙这件事情,套路一模一样!

第三点:那袁崇焕到底要怎么干才好呢?

其实啊,历史上已经有人干过他想要干的事了,那个人就是“郭子仪”!袁崇焕就应该要干郭子仪的活!咱们还是从“合作者”的角度出发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郭子仪礼贤于人、团结众人)

中唐以后,国家军阀割据,朝庭中枢因为财政崩溃,没有办法直接“铁腕收兵权”。

正是郭子仪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他正视了财政崩溃的这一个现实,正视了每一路军阀手中因为握有军队而桀骜不逊的现实,他放下了身段,以柔软的姿态穿梭于各路军阀之中,使得大唐慢慢形成合力,取得了对外防御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

就是因为郭子仪会合作啊!

我们再来说说卢象升,明末年间,基本上是有钱都买不到粮,卢象升带兵的时候,带领手下兵士亲自于奋斗于田间地头,因为他大力推行了“屯田制度”,收入粮米二十万石以上。

不向中央政府“吃拿卡要”而自立更生者,这才是国家良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孤悬于海外的“东江势力”的生存条件是多么的艰难,毛文龙到处找钱找粮,也不见得他有什么错的地方。 当然了,找后金做做生意也是情有可原的嘛。

(卢象升戴孝出征)

所以,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这个问题,绝对的“不该杀”。不管毛文龙如何,都必须要交给皇帝来处理,是杀是放都要由皇帝来决定。

都已经内忧外患了,何必无视皇权,去破坏所谓的“纲常伦理制度”呢!

大唐皇帝对郭子仪多次解除兵权,又多次起用,难道说郭子仪心里就不怨恨吗?

当然怨恨,他又不是圣人。但是他非常明白,国家都这样了,不能再去破坏制度了。

以史鉴今,不管各位现在处于怎么样的一个位置,不管是当老板、经理或是带团队的,就必须非常明明白白地将自己放在一个“让别人愿意与你合作”的位置上。

如果是那一种颐指气使的人,总有一天,别人不再愿意和你合作,那你也就玩完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点赞2、哈尔滨市 网友:一叶孤城

越看历史越觉得,崇祯他哥天启真是个不简单的人,要不是英年早逝(很可能是被政敌下毒),真说不定可以力挽狂澜,中兴明朝。

天启虽然爱玩木工,但其施政方针都是针对明朝当时政治局面的栋梁之策,一旦废弃,明马上就不行了。

明后期,资本主义已初现峥嵘,其代表特征就是,富商云集,财力通天,甚至形成了东林党这种话语集团,而朝廷却没有时间和智慧形成良好的税收制度,导致财力不足,最终军队战备水平下降,几次大战都输给了后金。天启在这种情况下捧出了魏忠贤来修理这些野心勃勃的商人代理,成效不错。但崇祯却被东林党洗脑,一上台就轻易杀掉了魏忠贤,致使文官集团无人制衡,直接造成后来满朝廷无一文官可用的可笑局面。也是,你这儿发工资都困难,人家那儿天天全家都给你养着,你说文官向着谁?

天启时整个北方战线的总司令是孙承宗,这个人能力也不是很强,但有两样好处:一是身份高贵,是天启的老师,天启又念旧,所以谁也惹不起,魏忠贤也不敢打他的主意。二是宽厚不争功,愿意培养小辈。就这两个优点,保证了天启年间北方战线的基本稳定,虽无大功,大问题却也没出。在他手底下,北方军人材备出,且各司其职,不会内讧。论资历,论身份,论感情,谁也不会对孙有非份之想。底下有矛盾,他调解也管用。而换了崇祯,用人上又差到了天上地下,捧了个袁崇焕作总司令,身份低,资历低,有点能力却野心更大,胆子更肥,最终捅了大蒌子。

终于要说到毛文龙了,毛文龙本身在皮岛是靠自己发展起来的,朝廷在初期并没给多少支持,后来强大起来朝廷才注意到。天启对这点是很清楚的,所以封了个大官给毛以招安这支武装。要不以皮岛这点力量何至于封一品大员外加赐尚方宝剑?封这么大官实际上就是默认除了皇帝谁也无权干预岛内事务,皮岛可以自行其事,只要名义上归顺朝廷就行。而皮岛那小几万人也确实给后金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就想当于在后金后方立起一座攻不下的城池。有点军事素养的人都知道,行军路线上坚城必攻,卧榻之侧绝不容他人酣睡,有了皮岛军在,后金主力就不可能远出。你以为努尔哈赤为什么死磕宁远以至于老命都赔在那儿了都不敢绕道攻明?正是后方有危险必须就近照应的原因。而为什么后来皇太极就敢了?说明皇太极认为后方已经安定。因为毛军已丧失力量。从这个角度讲,皇太极为什么不怕袁崇焕掏他老窝也是很奇怪的事。阴谋论一点皇袁二人还真说不定有什么密约。皮岛军实际上相当于天启亲封的藩属,就算撤藩也得是皇帝下令,袁居然敢谁都不说直接设计杀其主将,道德法理上都说不通。最终结果也很悲催,头年杀毛文龙,第二年后金就千里奔袭,兵至北京城下,这可是作为北部防线主帅百死莫赎的大罪,从崇祯的角度看“你说五年平辽,平到北京来了?把我当猴耍呀”,一气之下居然把袁剐了,袁的肥胆儿终于招来了后果,把自己一身皮肉都赔了进去。要说这君臣还真是一对活宝,都是率性妄为之人,实在不适合当领导。

说到这儿,毛文龙该不该杀恐怕已经很明显了吧?

点赞3、银川市 网友:听风笑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留着毛文龙都要比杀了他对明朝的稳定和辽东的局势有利的多。况且,崇祯皇帝的本意肯定不是要杀了毛文龙。

但是,因为打了两场漂亮的防御战而自视甚高的袁崇焕,用“五年平辽方略”唬住崇祯之后,当上蓟辽督师又拿着尚方宝剑的袁崇焕,眼里就更加的容不下沙子,对于敢于叫板的毛文龙,袁崇焕真的就拿出了尚方宝剑把他给杀了。

毛文龙应该是有一些问题的,但是他的所谓问题或者劣迹和他的作用比起来还是可以容忍的,一贯刻薄的崇祯皇帝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容忍了毛文龙的很多毛病。

毛文龙是东江镇总兵,他经营的东江镇在“敌后”牵制清军方面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有目共睹”,而这个牵制作用就是毛文龙和他的东江兵民的价值所在。毛文龙通过收罗残兵败将经营起这个军事力量和军事重镇,对于明朝缓解辽东的局势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毛文龙功不可没。

正因为如此,东江镇的总兵毛文龙官居一品,也彰显了毛文龙的重要性和朝廷的重视程度。在毛文龙被杀之前,没有证据表明东江镇的和东江兵的存在对清朝的努尔哈赤或者皇太极更加有用一些。

毛文龙当然也有几乎所有的带兵将领的问题,包括独断专行,包括不服管理,也包括贪污军饷 ,在满清的后方生存的毛文龙,和满清之间做点买卖也是正常的。袁崇焕被判凌迟的罪名当中,也有私下给满清卖粮食的“资敌”的罪名。这些应该都不是毛文龙该杀的理由。

何况朝廷给毛文龙的军饷也是明显不足,并且毛文龙的手下对毛文龙并无怨言,倒是毛文龙死后 ,袁崇焕没本事有效节制毛文龙的手下,结果是跑的跑,降的降。这个经营多年的海上防线很快就土崩瓦解。

所以, 毛文龙显然是不该杀 ,至少是在那样一个局面下下不该杀,无论毛文龙做了什么,只要“没投敌”就不该杀。

袁崇焕在杀毛文龙的时候,罗列了十二该杀之罪。但是细看看其实多数是“诛心之罪” 而具体的罪行并不是那么板上钉钉。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想拿毛文龙这个一品大员兼地头蛇的脑袋为自己在辽东树威。毛文龙最大的问题也就是不听袁崇焕这个蓟辽督师的节制而已。

用“五年平辽方略”这个极具忠心和情怀的“承诺”换来崇祯对袁崇焕的的无限信任和支持。这位本事不小但吹牛的胆量更大的忠臣,最终是牛皮吹破而让崇祯蒙羞,被欺骗的耻辱感让本来就猜忌心极重又相当严苛的崇祯,对袁崇焕的那个原本寄予极大希望的五年平辽方略彻底绝望之时,对袁崇焕也就彻底绝望了。

崇祯给袁崇焕定的罪名不多,仅有四条,但其中一条就是“擅杀一品大员”。这说明毛文龙在崇祯那里也是不该杀的。

其实,只有一种情况下毛文龙的死会变成“杀的对”。那就是袁崇焕真的有本事实现“五年平辽”的承诺,那个时候 ,袁崇焕干什么都会有理。

事实上在袁崇焕不请旨就杀了毛文龙之后,崇祯的反应已经决定了袁崇焕的命运,大概的意思是:杀就杀了吧,别忘了你给我的承诺就行。

当一个人的情怀远远大于能力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活成悲剧。

点赞4、广水市 网友:冷霜美人

不杀毛文龙,留着他在朝鲜过年吗?

毛文龙肯定是该杀的,但是不该由袁崇焕来杀。而且袁崇焕和毛文龙手里都有一把尚方宝剑,这就牵扯到一个新问题,袁崇焕有没有资格杀掉毛文龙。

当然了,袁崇焕为自己的愚蠢买单了,他最后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擅杀毛文龙,就是处死袁崇焕的一个重要理由,而且是袁崇焕无法反驳的理由。

这里不提袁崇焕的表现如何,单看毛文龙的表现如何,就知道为啥明朝必须要灭了毛文龙了。


第一,毛文龙对后金并没有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很多人说,只要毛文龙在,那后金就不敢轻举妄动。那么我就要问了,毛文龙在镇守皮岛期间,究竟是怎么拖住后金的呢?

不可否认,如果在皮岛驻军,的确有牵制后金的作用。但是这不代表毛文龙就在皮岛牵制住了后金。

从毛文龙镇守皮岛开始,一直到袁崇焕杀掉毛文龙,这期间毛文龙并没有正儿八经地跟后金打过什么仗,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很多人说他有牵制作用,指的是地理位置的作用而已,并不是毛文龙本人的作用。毛文龙在皮岛拥兵自重,谁的命令也不听,就想着做土皇帝,这事儿呆子都看得出来。

皮岛这么好的位置,留在毛文龙手里是真的白瞎了。如果换成其他有想法的将领,说不定真的可以达到牵制后金的作用。不过一旦后金受到牵制,第一个要消灭的就是皮岛上的守将,努尔哈赤没有这么做,也就反证了毛文龙没有对他产生威胁。


第二,毛文龙谎报战功的水平,令人咋舌。

毛文龙没怎么打仗,可是谎报战功的能力却很强,为了将战功编造得更加真实,他甚至需要考虑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各方面写小说的要素,这家伙不写小说真的屈才了。

  1. 天启三年八月,毛文龙上奏,表示自己偷袭了一次后金,而且在这次偷袭中,他带了1千人就灭了后金2万多人马,光砍了带回来的脑袋就有138颗。
  2. 天启三年九月,毛文龙再次上奏,表示自己带着1万多人再次偷袭后金,而且还是获得了大胜,斩杀无数,带回后金士兵21颗脑袋。
  3. 天启三年十月,毛文龙又上奏,表示自己带着3万大军再次偷袭后金,斩杀还是无数,又带回来225颗脑袋。

大哥啊,写小说也不能这么写啊,后金八旗当时拢共才6万多人马,你这两三个月的功夫就给人家砍了一半,还让不让努尔哈赤活了?

那么事实上呢?这些战绩都没有任何依据可言。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至少双方都会有记载,但是对不起,除了毛文龙自己的奏章,没有任何其他人有相关记载。天启三年九月的那场大战,在《满文老档》里的版本是反过来的,毛文龙大败而归,死伤没记录。

你对后金有骚扰,这我相信,但是骚扰造成的动静估计不会太大。因为最喜欢看热闹的朝鲜都没有记录相关的历史,可见压根就是不痛不痒的那种。难怪努尔哈赤会肆无忌惮地跑来打宁远了。

第三,毛文龙谎报编制骗钱。

这是历代王朝的将领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因为吃空饷来钱实在是太快了。一般情况下,如果上报100个人里,有20个名额是吃空饷的,这就算比较严重了。

可是毛文龙上报的数字能亮瞎你,他给朝廷上奏的时候,说自己的东江镇有20万大军。这是什么配置?相当于3个后金八旗兵那么多的兵力。

要是有这么多人,毛文龙早就跟后金拼命去了!因此朝廷对此非常怀疑,但是一时间也查不清,只好足额发军饷。

等到袁崇焕到了皮岛以后,一核实才发现,拢共才2.8万人不到,等于说毛文龙一口气就吃了17万人的空饷,这可把崇祯给坑惨了。

因为崇祯没钱啊,但是为了辽东的事业,军饷必然是要足额发放的。而毛文龙的粮饷不需要通过任何地方,是朝廷直接送到东江镇的。


第四,毛文龙有在朝鲜自立的倾向。

由于毛文龙常年在皮岛,身边没有人监视着,所以袁崇焕就建议朝廷派遣监军去皮岛任职。结果毛文龙连连摇头,声称:派监军来他就不干了!

于是袁崇焕退了一步,要求以后调拨给皮岛的粮饷,必须要经过宁远核实以后才能运到皮岛。结果毛文龙又不干了,他坚持要求朝廷直接派发粮饷给他,否则他又要撂挑子了!

不允许派监军,也不允许控制粮饷,毛文龙还反了天了不成?不好意思,人家还真的有这方面想法。

当时袁崇焕提出这些要求,都被毛文龙拒绝以后,袁崇焕也很生气,他索性告诫毛文龙:你是时候回家养老了!

袁崇焕是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完全有资格将毛文龙调走。但是毛文龙是怎么回答的呢?他的回答可就太吓人,他告诉袁崇焕:我还没老,况且混得再差,到朝鲜半岛去也大有可为嘛!


当时朝鲜可是明朝的藩属国,而毛文龙却有灭掉朝鲜,自立为王的想法。这就让袁崇焕比较震惊了。而且皮岛本来就是朝鲜国王的牧场所在地,是毛文龙强占的,朝鲜国王啥也不敢说。

由此可见,时间长了,毛文龙便有了在皮岛自立的想法。这对大明朝来说,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

因为毛文龙吃穿用度都是花的明朝的,甚至可以说,毛文龙创业的资本也是明朝给的,现在他居然要独立自主地和明朝、后金形成三足鼎立的关系了,你说气人不?


总结:设镇八年,寸土未收。

毛文龙大手大脚花了很多钱,有时候粮饷发迟了,这家伙居然敢带人去打家劫舍。估计也是家常便饭,所以他对朝鲜的威胁其实远大于对后金的威胁。

在崇祯元年和崇祯二年,毛文龙为了粮饷的问题,连续两次带着兵马跑到登莱半岛,劫持当地官商,跟抢劫没什么分别。

而且毛文龙在皮岛呆了八年时间,从设立东江镇开始,一直到被杀,毛文龙没有建立什么像样的功勋,甚至寸土都没有收复,甚至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你说他对后金有什么牵制呢?

还是当初那个带着一百多号人奇袭镇江,活捉佟养正的毛文龙可爱啊。可惜伴随着权力大了起来,毛文龙的欲望也就大了起来,以至于后来无法收场。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满文老档》等。

点赞5、白银市 网友:嗜血飙王

毛文龙该不该杀,主要疑点在于,他对后金有牵制作用。我们先抛开这一点,在理想状态下分析毛文龙该不该杀。

杀人首先得问罪,毛文龙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第一虚报冒领军饷。毛文龙的皮岛大约一万多人,两万人不到,他上报的数字,有时八万,有时十万。当时的明朝,国库空虚,财政困难。毛文龙得到军饷,不出北京城,就地分赃。

第二虚报军功。毛文龙在皮岛,更多时间是搞海上贸易赚钱,并没有多少战事,为了官员晋升,他经常对平民百姓下手,用平民的头颅上报邀功。打仗不应该杀百姓,不管是谁的百姓都一样。毛文龙冒功有错,杀平民更错。杀百姓道义上说不过去。

第三不听指挥。辽东防线是一个整体,毛文龙的皮岛是辽东防线的局部,崇焕是辽东的首领,对辽东防线负主要责任,从整体利益考虑,毛文龙必须听从袁崇焕指挥调遣。不听指挥的军人该不该杀,不言而喻。

以上三天条任意拿出一条都可以杀掉毛文龙。



有人说,毛文龙对后金有牵制作用,杀他对大明朝是个损失。那好,下面分析一下损失有多大。

清军和袁崇焕作战从来就没有胜过。假如崇祯皇帝不杀袁崇焕,全力支持他守卫辽东,以袁崇焕的能力完全可以挡住清兵军。有没有毛文龙结果都一样。但是,只有毛文龙没有袁崇焕,毛文龙能挡住清军吗?显然不行。

毛文龙官品比袁崇焕高一级,袁崇焕拿崇祯帝尚方宝剑杀了毛文龙。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先斩后奏,而且毛文龙是一品大员,这种做法有悖常理。如果崇祯不高兴有可能把袁崇焕杀掉。但是崇祯接到奏报,几乎没有不良反应。这一方面说明袁崇焕比毛文龙重要,另一方面说明毛文龙该杀。

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杀了,若干年后乾隆给他平反,他成了人们敬仰的民族英雄。毛文龙被杀,没有人为他平反,如果不该杀,为什么没有人给他平反?!



如果我问袁崇焕该不该杀?得有多少人投来鄙视的目光,“你脑子有病吧!崇祯杀袁崇焕是自毁长城。”如果问毛文龙该不该杀?投来更多是疑问的目光,“该?”“不该?”。

问题其实很清楚,按现代的观念,功是功,过是过,功过是不能相抵的。毛文龙必杀。但是古代法律不健全,可以戴罪立功。袁崇焕给了毛文龙戴罪立功的机会:第一听袁崇焕统一指挥,第二毛文龙的后勤补给通过袁崇焕转交。毛文龙不干,袁崇焕无奈才杀了他。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留言评论关注!

点赞6、铜陵市 网友:幻听※

站在大明法理的立场上毛文龙确实该杀;站在对后金作战的立场上毛文龙有功,至少可以将功补过。该不该杀取决于从什么角度看。

1、毛文龙功在哪?

毛文龙本身是辽东的骑兵营游击,受派收复镇江。两千里陆海行军,一举取得镇江大捷,对后金后方是一个不小的震动。

之后的几年里,与后金多有冲突,毛帅除了获得沿海一带岛链外,在陆地上的据点也越来越多;同时不断向后金后方渗透,不是招纳辽人,对后金近乎釜底抽薪。

(看东江的实力)

要是说后金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不然《清实录》也不会提毛文龙那么多次。

毛帅开镇海外,去国万里,领着不到关宁军一半的工资,坚持与后金作战,并维系半岛王朝的忠诚度。

但毛帅的军镇和之前的所有军镇都不一样。

2、大明的军镇与毛帅的军镇

明朝的九边体制是督抚节制,武官(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系统负责作战,文官(道、厅)系统负责监军、后勤。

(这就是边疆体制)

而且固定有巡按负责监察;不时有阅视大臣巡边,户部有专门的边饷司负责中央发的粮饷。

层层相制,上下相维。这一套下来,大明的九边就不会演唐朝故事了。

但特事特办,毛帅的东江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东江军务、开发、军饷都是一言堂,毛帅一人说了算。

这和朝廷法度不一样,自然容易引发猜忌。要知道李成梁的儿子当年只是当几个总兵,就有文官说要“保全功臣”,然后就让李成梁回家了。

(东江诸将)

毛帅这样的情况,在努力也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3、毛帅的跋扈与拒绝文官

朝廷不止一次要清查军队数量、派驻东江道、户部派饷司、登莱负责东江部分事务。但毛帅都拒绝了,而且还和登莱闹矛盾,甚至两次派兵到了登州海边。

同时毛帅也做着买卖。(确实军饷太低,做一点也无可厚非)

(袁崇焕只是个体制的执行者,虽然他也不自觉的破坏了体制,可历史不就是不自觉行为的结果吗?)

到这里,你有兵、有枪、还做生意、跋扈,你觉得京师会怎么看他?

虽然曾经有大功于朝廷。

总结:

毛帅有大功于明,但东江势同藩镇、还拒绝文官进入、且跋扈,自然难以存留。杀他不是因为他有没有功?也不是有没有罪?就是当时的环境不容他。

要放到南明,毛帅最次也是郑成功。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点赞7、吴忠市 网友:苏薇儿

当然是不该杀。有毛文龙在,鞑子就需要多一路防范。鞑子自己一共也没有二十万人,其余的都是临时归顺的墙头草,没有鞑子监控,都不肯卖命。

有毛文龙在,鞑子去哪里都要留下可观的力量防范他。间接缓解正面的压力。

毛文龙擅长游击战,鞑子无论是攻击朝鲜,还是攻击关锦,毛文龙多次袭击鞑子的后路,迫使鞑子被迫返回,放弃既定目标。有效支持了正面对抗,使袁崇焕这个目光短浅的昏官屡次获胜。

点赞8、钦州市 网友:叹残花绝

如果能够穿越回明朝末年,也没有袁崇焕这个人,我倒是非常愿意当一会毛文龙。

还有比这更幸福的日子吗?

朝鲜使臣记载:

“都督毛文龙,一日进食五六回,其三回食五六十品,有宠妾八九人,皆饰珠翠,侍女甚多,皆游手饱暖,崇侈如此。 ”

太美啦,八九个老婆,侍女一大群,简直是王族的生活。



《仁祖实录》卷八载:

“时都督以复辽为名,召集辽左饥民,遍置于清川以北,而天朝所赐钱粮,占为私用,安坐岛中,独享富贵,以此军兵咸怀怨恨。”

大明王朝给钱,我来花。

《光海君日记》记载:

“既而欺逛中朝,迁以接济辽民二、三十万,岁发帑银二十万,潜结宦官魏忠贤辈,都不发包,入诸内挡。岛粮则专责我国。虚张捷报,至作毛大将传,铺张战伐之绩。蛰居孤岛,徒事张皇,转增功赏,官至后军都督。”

明朝给我钱,朝鲜给我粮,我给自已编写传奇故事。



潘士闻弹劾毛文龙的参本载:

“有谓内臣稽查兵饷,犒赏五万。文龙自知虚冒转送内臣,复以五六万金送内臣不点人马.差毛承禄押送银鞘,上船将船底压破,令登兵下海捞取。将登兵打死三人,淹死二十与余人者。”(《崇祯新政纪略》)

朝中还有硬后台,谁也惹不起我。

这也就是山东总兵杨国栋所参的:“岛中辽民总凑应点不满三万欲冒皇赏册开十五万从前侵克钱粮不计其数罪十。”



大明朝廷几乎是以输血的方式补给东江,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记载:

“毛文龙海运一项已费脚价五万两矣每年约费十余万两不与也,”

为了运输六十万的本折色,朝廷光是运输成本就需要十万两。看看大明王朝对我还是忠心耿耿。

明朝如此的竭心尽力建立维持东江镇,朝廷的军饷,接济难民的赈款,东江商人的血汗,都通通落入我的腰包,正好我用来养出了一只从头到脚姓毛的私家军,打造在朝廷里的一把大大的保护伞。通通变成了我的功劳。



大家再来看看袁崇焕这个穷酸。

袁崇焕被杀后,明朝抄他的家和缉拿他的亲属。

明廷兵分两路,一路去宁远,一路派人到广东东莞, 南北查抄,翻箱倒柜,掘地三尺,来回折腾。



崇祯三年年底,户部会同相关衙门向崇祯上报查抄成果如下:

一、皇帝历次赏赐:给袁崇焕及其家属的委任状(诰敕),及玉带两条、蟒甲一领,还有刻有广运之宝字样的关帝像一尊。

这些都是皇帝钦赐物品,不能随便处理,必须缴还内库,还有兵部的勘合则交回兵部,若干卷佛经转发寺庙。   

二、其他财产:包括铜钱九千二百文折合白银一十四两一钱五分,一共估价一千一百零三两八钱五分。



这就是大明辽东督师兵部尚书袁崇焕的全部家产。

这就是一方大员的家当,居然穷酸到这种程度!也不知道他怎么当的督师,怎么领的兵?会当官不?

真是该杀!明朝也该亡!

点赞9、廉江市 网友:千夜薰

毛文龙,作为一个在崇祯上位之前就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因为手握重兵,且一人在外,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早在明熹宗时期,毛文龙就曾嚣张的表示“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但因其兵权在握,朝廷只能给他升官以笼络他。

毛文龙结交宦官,拜魏忠贤为义父。不但在政治上喜欢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在打仗上,他也是经常虚报军情,屡次哭穷,以求拨款。还曾大肆屠杀难民,然后用难民的伤亡数量冒充杀敌数量。

他的军队军纪涣散,经常抢夺平民财产,在军中豢养歌妓,且不接受文官的监察。种种劣行,如果尚有法理,毛文龙够死很多次了。但是这些,其实在明朝后期,是武将的通病,崇祯对此也是敢怒不敢言。

明朝后期,毛文龙已经有了可以割据一方,占地为王的想法,如果袁崇焕不杀他,那么也许他还能够和满清博弈一段时间,但是,这样一个几乎不可控也不可靠的大将,又能给明朝多少安全感呢?

点赞10、肇庆市 网友:毒殇*

很多人都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是袁崇焕最大的败笔,袁崇焕根本就不该杀毛文龙。而袁崇焕因为杀掉毛文龙,最终被崇祯杀掉,这是他咎由自取。那么,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搞清楚,明朝为什么一直无法消除北方后金的隐患,一直无法消灭农民起义?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我认为,明朝末年之所以无法消灭后金,之所以无法消灭农民起义,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位强有力的领导。

崇祯作为皇帝,肯定是比他的哥哥朱由校更好的。因为朱由校不理朝政,整天只知道干木工活,朝中大小事情都交给魏忠贤。一方面,魏忠贤是一个太监,大家不服他。另一方面,大家看到皇帝不理朝政,而朝中大小事情由魏忠贤来处置,因此魏忠贤更加不满。出于传统的忠君爱国的价值观,大家就前赴后继的反对魏忠贤,这也就造成了明朝朝廷党争非常厉害。

崇祯皇帝上台以后杀掉魏忠贤,除掉了这个民愤很大的权臣,朝中事情,变成皇帝亲自主持。总之,作为皇帝,崇祯肯定是比他哥哥更好的,他能够在朝廷中,树立作为一个君主的威望,让朝廷的执政模式,重新回到传统皇权社会的那种框架中来。

但是崇祯当了皇帝以后,是不是就能够带领天下的文武大臣打败后金和农民起义呢?其实这是办不到的,因为崇祯自身能力是有限的。崇祯时期虽然没有了魏忠贤的问题,但他并没有彻底解决明朝后期的党争矛盾,他对魏忠贤的处理也是不够彻底,党争矛盾依然十分尖锐。正因为党争矛盾很尖锐,所以朝廷中照样是一盘散沙,互相掣肘。崇祯能力有限,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要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在和平年代,可以采用调和的方式,让党争力量保持平衡。但是在非常时期,绝对不能出现这种平衡,必须要打破这种平衡,出现一位强势人物。

有人可能会说,魏忠贤不就是这样的强势人物吗?为何崇祯把他杀掉?

不一样,魏忠贤作为强势人物,与崇祯扶起来一个强势人物,这两者在朝中所得到的支持是不一样的。

崇祯时期出现的强势人物,是崇祯授权给他,让他当强势人物的。如果崇祯充分相信他,给予他权力,让他成为这样一个强势人物,朝中大臣是无话可说的。他们不会认为,这是强势人物挟持皇帝的结果。对他的反对,不会那么厉害。

历史上有这方面的例子,比如诸葛亮。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强势人物。而诸葛亮之所以强势,他的权力是刘备和刘禅授予他的。尤其是刘禅,充分相信诸葛亮,因此诸葛亮得以成为强势人物,而众多的部下并不反对他。

如果崇祯皇帝也让袁崇焕成为这样一个强势人物,让袁崇焕像诸葛亮那样,那么,给袁崇焕一些时间,他未必不能击退后金,消灭农民起义。

得到崇祯支持的袁崇焕,肯定有一番大作为。

其实,一来是袁崇焕也是这样想的。当崇祯皇帝把尚方宝剑交给他的时候,他肯定觉得,他能够成为诸葛亮那样的人。所以,他在杀毛文龙的时候干净果决。

而且,毛文龙也是必须要杀掉的。不杀掉,袁崇焕是不可能有威权,成为强势人物的。他连毛文龙都指挥不动,其他人他更加指挥不动了,这样一来,这个仗就没办法打了。平辽的梦想,就肯定不能够实现了。

问题不在于袁崇焕该不该杀毛文龙,而是在于他杀掉毛文龙以后,崇祯皇帝应该怎么做。

崇祯皇帝如果知道在危难之中,必须出现一个像诸葛亮这种力挽狂澜的强势人物,他就应该积极支持袁崇焕,支持他的行动。

但是崇祯皇帝一方面耳根子软,听到有人说袁崇焕造反,他就信以为真;另一方面,袁崇焕刚刚有一点动作,他也觉得,袁崇焕就是他的一个威胁,所以就设下计策,杀掉袁崇焕。

袁崇焕不但没有成为一位强势人物,没有成为大明王朝的领导力量,反而最终被崇祯皇帝杀掉了。从此以后,这样的人物就再也不可能出现了。而这样的人物不出现,明朝也就注定了它灭亡的结局。

(参考资料:《明史》等)

点赞11、海北藏族自治州 网友:甜甜奶包

袁崇焕历来很受推崇,是大英雄、死得很冤。袁崇焕崇高,被他杀的毛文龙就得马马虎虎了。按照某些思维:袁崇焕是好人,他杀了毛文龙,那毛文龙肯定不是好人。推崇袁崇焕的是文人阶层,譬如金庸先生。文人在抬袁崇焕的同时,必然要踩毛文龙。碧血剑以袁崇焕的儿子袁承志为主角,光辉灿烂。鹿鼎记里毛文龙的女儿,毛东珠,老太后,就很不堪了。

毛文龙如果是好人,哪怕只是普通人,袁崇焕杀了他,杀了好人、杀了普通人,袁崇焕就没那么伟大了。所以在文史作品中,毛文龙必须不是好人。文人干这活得心应手,一手歌颂,一手抹黑,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祖传的手艺。

为了衬托袁崇焕的光辉,毛文龙必须黑,这是:需要。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也没有完美的人。用完美衡量人,又没有完美的人,那就可以说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好人。而能把任何人都判成坏人的标准,没任何意义。

不能用完美衡量人,当然也不能衡量毛文龙。

用完美来衡量毛文龙肯定不完美,然后概念一换,以偏概全,理所当然把他定义成坏人,死得活该。反过来,再说一下某人的优点,做的某件好事,再换一下概念,再以偏概全,这个人就成了完美的好人,开始歌颂。

完美不能客观的衡量问题。评价人不能看是否完美,要看大节、小节,主要任务、次要任务。

毛文龙作为明朝将领,他的大节是什么?

坚持和清朝作战,坚决抵抗。大节他做到没有?做到了。

在明清对战的大局中,毛文龙逃跑没有?没有!叛变没有?没有?自立没有?没有!这在大明朝的文武官员中,已经是相当难得。

评价人要看行为。毛文龙坚持抵抗,没逃跑,没叛变,是行为,真实存在的。但有些人的依据是:想自立为王、可能跟清朝勾结、大概要叛变......然后把毛文龙定性为坏蛋,这明显是不对的。

不叛变、不逃跑、不自立,在任何一个王朝末期,都是一等人品。按行为衡量,大明朝找不出几个毛文龙。

毛文龙最初是李成梁手下,在关外工作。后来明军战败,部队溃退到关内。这时候毛文龙带着200人走水路,穿插到清朝老家背后,夺取皮岛,建立了敌后根据地。

一般人都会随波逐流,退回老家。再打,这些人也是凑到一起,互相依靠、壮胆的正面对抗。以明末的情况,自己逃跑,不投降就是好样的了。历史上小部队打穿插,建立根据地,也都是根据领导的指示,经过开会讨论,下达的艰巨任务。

毛文龙是完全自主,在全军溃退的局面下,主动出击,没有领导指示,没有朝廷支援,自己带着200人搞反攻。他占据的皮岛在朝鲜和吉林附近,在清朝的眼皮底下,离明朝非常远,孤悬海外,敢这么干的选手,不要说大明朝,古今中外没几个。

袁崇焕也得是背靠明朝,正面和清军对抗。

大节方面,毛文龙作为武将是不亏的。胆识气魄不是一般人能比。他完全可以退到关内,跟着大家混,你们打我也打,你们跑我也跑。这么干没任何毛病,落不下任何把柄,也没任何风险。但他没这么干,而是跑到敌后继续打,在全军溃退的时候自己搞反击,绝对是有两下子。

去掉文辞的渲染,只看毛文龙后半生的行动轨迹:在辽东作战、大部队撤退的时候他带人跑到敌后打游击、建立根据地、最后被杀......他一直处于跟清朝作战的一线。这是大节,大方向。抵抗是立场问题,至于到了现场,今天撤退、明天骚扰、后天迂回、大后天拉拢人,都是技术问题。不能说毛文龙一直在跟清朝作战,因为他花钱买来清朝方面的马,就把他定为汉奸。不能用小的方面去否定大的方面。不能因为娶了俩小老婆就否定他抵抗的功劳。

小节:谎报战功、谎报军饷、贪污军饷、奢侈腐化......

毛文龙的罪名都是小节。首先罪名不靠谱。有兴趣可以仔细看看,毛文龙的罪名很多都是:可能、应该、他是这么想的......

但即便是这些罪名成立,也都是小节。

毛文龙抵抗了但也贪污军饷了,怎么算?贪污军饷不对,但整体看,依旧是合格的将军,离死罪还有十万八千里。即便毛文龙的罪名都成立,跟明朝那些逃跑、叛变的将军比,他也是圣人。不能因为贪污军饷,就把他抵抗的功劳给抹了。

不能拿小节抵消大节,做人做事要现实。坚决抵抗,还能打赢,又不贪污,没任何毛病的将军,在古代是不存在的。让你选,也只能选毛文龙这样的,坚决抵抗,偶尔还能打赢,但又贪污军饷的将军。逃跑甚至叛变的将军,再清廉,也不是好东西。

探讨问题更不能脱离时代。

拿谎报军饷来讲,不谎报行吗?以古代情况,不贪污行吗?将军、人物,想打仗想办事,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没钱不行,寸步难行。毛文龙没钱,想活着出京城都是不可能。

毛文龙有一条罪名是多要了饷银,在京城就地分赃。这事我没考察,但应该是真的。毛文龙作为领兵在外的武将,不把京城文官打点好是作死。文官不爽立马弹劾你,就轮不到袁崇焕杀了。

京城里的大爷们是必须要打点的。拿什么打点?钱。钱哪来?只能是军饷。

毛文龙的某些罪名出在当时文官的弹劾,说他想自立,狂妄,战功可能是假的.....这不就是典型的钱没花到位嘛。

朝廷里的文官要打点,部队里的兄弟也得打点。跟你打仗是要掉脑袋的,凭啥?功劳、职位、名誉都是你的。兄弟们图啥?总得意思意思吧。古人打仗没有自由、民主、平等的概念。想让大家卖命就得给点实际的:银子。

毛文龙最开始带着200明军打根据地,后期部队里是汉人、朝鲜人、蒙古人甚至旗人都有。能把这么一支多民族联军维持起来,也得靠钱。

道理皇帝都懂,知道毛文龙得用钱。但只能走军饷的路把钱给他,至于怎么花,毛文龙自己定。这就给某些人留下了把柄。

美国说普京有小金库,哈梅内伊有海外存款,多少多少亿。很多人说是抹黑。这么看就浅了。大人物是一定要办事的,有些事要背地里办,办事就得花钱,这笔钱又不能走明面......不是抹黑,是必然的,都得理解。越大的人物越得有小金库。

至于杀良冒功,三妻四妾、奢侈腐化......我也没考察,应该也是真的。但古代的将军都那样。毛文龙的老领导李成梁就是干这个的。明朝的其他将军,再往上追查到霍去病、李广,再往上能追查到原始社会,都这样。

不是批判谁,以古人的情况,大家都这样,毛文龙应该跑不了。急眼了,人都吃,何况区区杀良冒功,抢几个小老婆。作为同时代的人,又都是武职,毛文龙身上的毛病,袁崇焕必然也都有,这也不用考察,不玩这一套,运营不下去。袁崇焕还给魏忠贤建生祠呢,能不给钱吗?钱哪来的?还得是军饷。不安排好魏忠贤,他能安心在前线打仗吗?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以后办的第一件事是给毛文龙的手下十八万两银子......

用这些标准衡量古人,只能说:没好人。毛文龙也不例外,袁崇焕也不可能例外。所以历史看明白了,就是吃人两个字。

在人情社会里,不讲人情的人,能当上将军,能当上大员,不可能。皇上赏识你,也得兄弟、同僚捧你。怎么才能让同僚、兄弟捧你?得讲人情。怎么讲人情?银子。银子哪来的?不外是:军饷、地方上抢、异族部落里抢......

古代社会大家只能那样做。只能那样做,就谈不上好坏。现在可以贪也可以不贪,贪不贪都不影响工作,你贪了,这绝对不行。但在古代,不贪办不了事,大家都贪,你贪了,你也办事了,这谈不上好坏。

古代的能臣都是巨贪,没办法,办事就得花钱。

在古代大家都杀良冒功,都谎报军饷,都贪污腐败,都奢侈腐化,都三妻四妾,都拉帮结派,都杀俘虏都屠城......单独说谁好谁坏没意义,大环境的问题。那些传说中完美的人物,一根筋的人物,情商低的人物,实际上也都这样。不这样根本上不去,甚至活不下去。在这样一群人里,毛文龙能坚持抵抗,不逃跑,不叛变,就算不错了。

要是毛文龙拿了这么多好处不干活,自己跑了,即便是在古代也不对。但他没跑,一边捞钱一边抵抗......用某法官的话讲:还是守住了底线。

毛文龙的很多毛病是真的,但也都是古代现实情况,不能拿现在人的标准去考察他。

拿完美衡量人,没好人。用现代标准衡量古人,也没好人。都不是好人的衡量是没意义的。

有人说岳飞:破坏民族团结、军阀、镇压农民起义......都是用他们那个时期的标准去衡量另一个时代的人,没意义。

古代就是那样的情况,即便是国家大事,没人情、没银子你也办不了。其实现在也一样,只不过你看不见而已。古代要说不贪钱的人,那就很可怕了。他想要的只能是更多,譬如王莽。不贪钱,皇上看你都犯嘀咕。啥时候你贪了,购置大片的房产,再娶一堆小老婆,这才能:龙颜大悦。才能委以重任。你孤家寡人一个,老婆没有孩子没有,地产没有,亲戚没有,部队里倒是有一堆兄弟,皇帝敢用吗?

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

毛文龙最奇葩的罪名是:狂妄。这就很扯淡了。狂妄是个没法量化的罪名,我跳高骂你,这叫狂妄。我看见你没跪下,也可以叫狂妄。这是一个没边的罪。咋都能给你安上,跟寻衅滋事是一个道理。

从罪责上讲,毛文龙就不该杀。即便是按现在人的观点,简化问题,一方面他为国立了大功,一方面贪污了,也不该判死刑。但在古代,他贪污的这一面以及其他问题,根本不是罪。连潜规则都算不上,都是摆在明面,人情社会都得这么做的规矩。

袁崇焕杀毛文龙,历史上真实情况很简单,袁崇焕预备去杀毛文龙,毛文龙自己不知道,乐颠颠的去了,俩人聊几句,袁崇焕翻脸,手下上来咔嚓把人杀了。毛文龙手下觉察到的时候,大帅脑袋掉下来了。这玩意掉下来,你还安不上,和袁崇焕拼命也于事无补,然后十八万两银子摆在眼前,也就算了。

只不过后来有人不断的在这里添枝加叶,什么请出尚方宝剑,历数毛文龙多少大罪,毛文龙跪地求饶......一看就是小说家言。从明末清初一直到现在,不断的丰富情节:树立袁崇焕高大形象,给毛文龙添加罪名。其实毛文龙的问题,各种罪名,一看就是小说的笔法。

毛文龙自己开创了敌后根据地,在这里肯定是他自己指挥,自己经营,自己说了算,但到了现在的说法就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海外天子......这种描述方式根本不可信,不是历史的写法,是小说演义的语言模式。历史书只说具体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不用这么多华丽的形容词。而且这明显是带着满满恶意的猜测。这个罪名能安到任何一个独立作战的将领身上。

大明朝有三法司会审,搜集证据、量刑、复核由三个部门组成,和现在的司法体系很像。三个互不统属的部门一起工作,才能给一个人定罪。这套司法程序很先进的,大理寺觉得判得不妥,能驳回,督察院必须重审。有时候还得锦衣卫会同三法司。

毛文龙即便有罪也得是三法司办。三法司判毛文龙有罪该杀,这是审判。袁崇焕充其量是应该弹劾毛文龙。

毛文龙和袁崇焕基本上是平级,互不统属。袁崇焕杀毛文龙在当时不是审判。不是审判也就谈不上有罪。不审判,没有罪就把人杀了,这件事的性质是:杀人、杀害。所以都要说袁崇焕杀毛文龙,准确的讲应该是袁崇焕杀害毛文龙。

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时候就没审没定罪,袁崇焕也没资格审,没资格定罪,毛文龙被杀的时候是没罪的。毛文龙的罪状都是后来的小说家、讲评书的一点点加上去的。毛文龙没审判、没定罪,本身没罪,所以后面安上的这些罪名:狂妄、想自立、不听指挥、海外天子、生活腐败、贪污.....其实都虚的,根本不是能坐实的罪名,经不住推敲。另外一些罪名则是当时大家都那样干,在当时并不是罪。

抛却明清当时对抗的局面不谈,只从罪责、审判方面讲,毛文龙就不该杀。他只能算被杀,被害人,没定罪。后来袁崇焕被杀是经过审判的,三法司会审,最后定下的罪名中有擅杀毛文龙。袁崇焕死的冤不冤暂且不提,最起码他走的是大明朝正常程序。袁崇焕被处死,罪名中就有一条杀人罪:被害人毛文龙。朝廷判的杀人罪还是很公允。所以死的冤的是毛文龙。站在国家需要角度讲,不该杀袁崇焕,但讲法律,倒也不冤。事实清楚,量刑准确,程序合法。

毛文龙是被害人,当时没罪,没审判哪来的罪?他的罪名都是后人按照完美的标准、现代人的标准,靠猜测加上去的。而且是用猜测的小毛病掩盖了真实的大功劳。后人这么干是抬高袁崇焕的需要。归根结底还是思维境界的问题,袁崇焕是英雄,他杀了毛文龙,但完全不妨碍说毛文龙也是英雄。铁木真是英雄,札木合也是英雄。认为这个是英雄,他俩是对头,就必须把另一个说得很不堪,是低级思维,完全没必要。

点赞12、醴陵市 网友:爱你好累

毛文龙该不该杀具体还得看他这个人值不值得,也就是他有多少可利用价值。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袁崇焕以阅兵为由,来到毛文龙所在的皮岛用尚方宝剑将其斩杀,后袁崇焕又与后金勾结,擅自杀害毛文龙的罪名被崇祯下令杀死。

如果没有袁崇焕的话,或许毛文龙还可以多活一点时间,可是没有袁崇焕的话,明朝就很快会被灭亡。袁崇焕身为抗金将领,多年来在边界地区抵御清军的进攻,虽然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胜利战役,不过有他在,清军也没有讨到什么好处。但袁崇焕在被杀以后,清军就变得肆无忌惮了,而明朝的寿命也尽了。

不管我们对历史是否了解的很透彻,都应该听说过历史上对袁崇焕的评价,说杀了袁崇焕是明朝的损失,可是却对毛文龙的事却了解的很少,甚至有的人连他是谁都不知道。这是对一个历史功臣的态度吗?不是,所以毛文龙也并没有很大的可用价值。

毛文龙年少的时候就不喜欢读书,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好在他家还是有点背景的,他便去投奔叔父,承袭了他叔父的官职。后明朝政府在皮岛(今朝鲜椴岛一带)设置东江镇时,被认命为为副总兵。接着又被授予辽总兵官一职,他的势力也随之不断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稳坐岛中,享受荣华富贵的“土皇帝”。有人说毛文龙所占据的东江是一个可以制约后金的好地方,所以,毛文龙对于制约后金延续明朝的寿命有很大的帮助。东江那个地方毫无疑问可以牵制后金行动,但这并不代表毛文龙自身有多大功劳。

相反,历史上关于毛文龙的记载,大多都是他不好的一面,至于他对明朝有很大的帮助的事都只是一些野史的记载,正史上并没有明确表明毛文龙个人有很大功绩。

  • 毛文龙这个人本身谋略不足,又假借打仗之名,骗取朝廷很多军饷,当时的明朝国库早已空虚,却还要面对毛文荣无理由的索要财富,而毛文龙其实是在用明朝政府给的钱来逐渐扩充他自己的势力,这本身来说就是一种负担。
  • 毛文龙其实并没有想要归属明朝,他拿着朝廷给的军饷在东江这个地方肆意妄为,他征招商贾,贩卖禁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是在帮助朝鲜,实际上再做一些贩卖人参、布匹的勾当,而且就算是有战争,他也很少出力。后金和明朝的斗争是一定的。但是毛文龙不一样,他可以随时投靠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所以他的存在也可以被看作是一颗定时炸炸弹。


  • 还有毛文龙虽然是表面上服从清朝的管理,但实际上面对朝廷派来核查事情的官员,他态度傲慢,举止无礼,丝毫没有把明朝放在眼里。考虑到众多的原因,袁崇焕便先斩后奏杀了毛文龙。不过明朝皇帝在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并没有多大的反应,甚至关于袁崇焕为了稳定东江地方的军心而提高军饷的事情也很容忍,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这就代表杀毛文龙,其实不仅是袁崇焕个人的意思。一则皇帝认为也合情合理,二则毛文龙实在不值得明朝皇帝为了他而轻易获罪于袁崇焕。


所以说毛文龙其实该杀,虽然说他死后一段时间东江群龙无首,难以管理。但东江已然是可以制约后金进攻的地方,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人管理而已。不是毛文龙成就了东江,而是因为有东江这块地方才能够让他毛文龙可以享受一段时间的荣华。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