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二战哪些原因导致法军只抵抗了40多天就向德军投降了?

提问时间:2023-07-05 11:44关键词:原因,德军,二战

二战哪些原因导致法军只抵抗了40多天就向德军投降了?

点赞1、莆田市 网友:不毁不悔

谢邀。

法国落后的军事思想导至了二战法军的大溃败。

一战的胜利,使法军高层将领的头脑,固化在了堑壕战之上,以为今后的战争,攻击方也不可能突破机枪大炮构筑起来的坚固防线。

于是,法军沿法德边界修筑了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有防线就需要步兵来防守,所以步兵是法军的重中之中,直到二战法军战败,法国都没有独立的空军部队,更没有独立成军的装甲部队。

因为法国的作战飞机、装甲车辆全部分散配属给了各个步兵部队,飞机坦克要由各自的步兵将领指挥。

而德国在一战中被堑壕战拖垮,所以希特勒上台重振军备,就建立了独立的空军与独立的装甲兵团。

当德军坦克集群走阿登森林绕过马其诺防线,出现在法国时,当乌鸦一样的斯图卡轰炸机在法国狂轰滥炸时,法国的败局已经定了,能抵抗四十多天实属意料之处。

点赞2、林州市 网友:泪染渍

你好,我是太阳下的奔波,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我们先看看法军是如何向德军投降的?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就对西欧虎视眈眈,并开始策划进攻西欧诸国的作战计划。10月9日,希特勒下达了进攻西欧的第六号指令,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随即开始制定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进攻计划,即经比利时中部以法国巴黎为主要突击方向。1940年1月10日,德军总参谋部一名携带着该计划的军官因座机迷航而在比利时境内迫降,该计划因此落入英、法之手。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认为“黄色方案”已经泄密,如果继续执行,战略突然性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建议改为以阿登山区为主要突击方向,他的这一建议遭到了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一批高级将领的反对,但却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支持。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曼斯泰因的建议,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规定,德军主力将翻越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在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正面之法军。

1940年5月10日,德军从荷兰至法国全线发起攻击,德军B集团军群所属的空降兵在荷兰、比利时后方战略要点着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占重要桥梁、渡口、机场和防御支撑点,德军空降部队于11日攻占了埃本·埃马尔要塞,使德军主力得以迅速通过马斯河,突破列日防线。 5月13日,德军装甲部队充分利用空军猛烈轰炸陷敌于极度混乱和惊慌之机,突破荷军防线,与在首都鹿特丹空降的伞兵会合,14日德军攻占鹿特丹,5月15日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宣布投降。5月14日,德军在法军第2和第9集团军结合部的色当地区渡过马斯河,并给予法军重创。5月18日,德军装甲部队到达索姆河上的重要城市亚眠,5月20日,亚眠失守,索姆河入海口的重镇阿布维尔也于同日失守。德军装甲部队随即北上,从后面攻击在比利时的英法联军。

1940年 6月22日,法国宣布投降。部署在马其诺防线内的50万法国精锐部队没做什么抵抗也随之缴械投降。德军主力部队在巴黎集结,列队经过“凯旋门”进城。此次,法军战败,德军入城,耀武扬威地通过这座象征法军荣耀的钢铁之门,其情其景令围观的法国百姓痛心疾首,引为国耻。

二、什么原因导致法国这么短时间就投降了德国呢?

1、法国内部因素。

骄兵必败,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胜了德国,一直陶醉在一战的胜利里,对德国这个老对手的认知不足,而且法国国防普及严重懈怠,盲目的用大量资金修筑防御地带,还是一战时那种阵地战的战略构想,其结果受到不断创新战争计划,战术和战略政略的德国人略施小计就有条不紊的吞并法国,并在一战和法国签订合约的小货车上,再次让法国傀儡维希政府的贝当元帅签下了合约,德国一雪前耻,扬眉吐气。

2、德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1939年,德国的空军已经非常强大了,此时的德国拥有2500架飞机,拥有5个航空兵师和1个伞兵师,而且飞机的质量也很不错,仅次于英国。德国国防陆军从10个常备师增加到53个常备师,另外还有46个后备师。这些要远强于法国军事实力。

3、战略战术思想落后。

法国一直还沉浸在一战胜利的喜悦里,对于失败的德国没有足够的戒心和研究,在德国卧薪尝胆、奋发自强的时候,法国却在歌舞升平,仍保留一战的思维,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了马奇诺防线,过度的依赖。没有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以及进攻路线,做出有效评估,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导致一败涂地。

(图片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3、慈溪市 网友:有点点萌

二战在欧洲全面爆发后,德军在欧洲大陆势不可挡,众多国家在很快的时间里不是投降就是被灭亡了。从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向北欧低地三国发起全面进攻开始算起,到6月22日法国政府签订停战协定结束。法国在德军的进攻下仅仅坚持了42天左右的时间就投降了。这着实令人感叹和疑虑。

那么当时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拥有300万军队、还有英国作为盟友支持的法国为何很快也就投降了?这是很多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也研究的比较多,观点也是多种多样的。小编结合一些现有的观点和自己的总结,大致概括了三方面的原因,即军事上的因素、政治上的因素和思想上的原因。

一、军事上的因素

(一)、军事实力差距。

当6月22法国政府宣布停战后,他们声称的是军事实力差距大,比如说什么兵力悬殊、兵器落后等等。确实要说的是,这是一个原因,当时英法盟军的总兵力大概是108个师(其中法军100个师),实际上等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法盟军可能已经不足100个师了。而德军在敦刻尔克战役后集中了143个师对法军发起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其中还包括了10个装甲师。由此可见,双方在军事客观实力上确实有一定的差距。不过这不是大家所认为的主要原因。

(二)、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大多数人都会承认法军在二战爆发前以及爆发后的军事部署和战略研判是有问题的。众所周知,法军不是没有防备的,为了防止德军的进攻,法国花了大价钱修了“马奇诺防线”,并且号称是“固若金汤”。这个防线的设计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使用上就出现了大失误。

由于地形等因素,英法联军认为德国不太可能穿过中部的阿登山区,更有可能从北部的平原地区进攻法国。而且,战争爆发后德军的西线进攻也是这样的一个态势。由此,当时的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认为,德国就像一战的时候那样,会将主攻方向放在北方地区。他将驻扎色当的一支英法联军以及第七军团分别调往了比利时和荷兰。这本来就给虚弱的中部防线“雪上加霜”。

这样,5月12日德军就突破了中部阿登山区防线,13日强渡马斯河。联军反应过来的时候尽管采取了对渡口轰炸的补救措施,但没有用了。15日德军突破色当防线,沿着平原直接一路开进到英吉利海峡。马奇诺防线彻底崩溃,英法联军上演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因此,这种战略失误直接加速了法国的快速灭亡进程。

(三)军事战略思想的落后。

在二战爆发初期的欧洲战场,不得不说德军的战略思想是比较先进的,无论是在战术领域还是战略领域,从结果来看德军似乎都超过了英法。尤其是利用装甲部队为突击对,空军作协同的闪电作战计划确实是发挥了很大的效果。

前面我们提到过,德军拥有优势的装甲部队,利用这些部队,德军强行突破地形复杂的阿登山区,突破防线后就进入了平原地区。这对于装甲部队来说直接是入无人之地一般,很快就把英法联军赶到海里去了。德军的装甲部队向南一路逼近巴黎。

法国这边军事思想落后主要体现在保守性上。法军以逸待劳,装备不能说落后吧,但战争思想似乎还在沉寂在一战时期的那种大规模的阵地战上不可自拔。百余万军队就这样躺在防线后面等待,然后随着战争的展开再调动,事先就做好了“计划”,好像只需要按书本操作就好了一样。最后的结果是混乱不堪。

二、政治上的因素。

战略思想上出现的失误其背后隐含的是政治决策者的失误和政治上的斗争。要深入的理解法国的速亡,就要尽可能的考虑到政治上的因素。

(一)“绥靖政策”导致了法国的消极。

这种被动防御的军事战略背后是有其政治根源的。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法两国领导人在国际国内大力宣扬“和平思想”。给人一种好像战争已经被扼杀了的感觉,这直接导致了思想上的消极、行动上的迟缓。

而且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法国几乎把自己的身价性命都交给了英国。不论是在政治上亦步亦趋的跟在英国后面实行妥协政策,还是在军事上几乎依靠英国的联合与帮助。由此缺乏的自主性和独立行动准备。

法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英国的援助上,把本国的命运完全维系在与英国的联盟上。

这种政治政策不失败才怪了,就好比一个自身有实力的人不想运用自己的资源去行动,反而只是希望利用别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失败也就正常了。

(二)英法联盟在政治上的斗争和不信任。

按说英法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了,如果英法真的能集中全部的力量对抗德军,就算德军真的强到无可匹敌的状态也不会让法国这麽快就失败了,拖都要拖死德国。当德军已经做出全面进攻法国的时候,英国当时的压力还不是很大,也有能力进一步全面的支援法国。但是实际上英国并没有打算尽全力拯救法国,甚至还打起来小算盘。

当5月13日色当防线被德军突破后,法国总理雷诺就急忙的给丘吉尔写救援信。他说:

请求派来你们所能派遣的全部飞机和军队。

但是丘吉尔没有及时的做这件事,那时候正是抵挡住德军进攻的最后关键期了。丘吉尔只是在收到信的三天后飞到巴黎给法国“打气加油”。丘吉尔似乎不太相信局势会有雷诺说的那么严重。

丘吉尔怀疑法国制造形势危急的假象,是想放弃比利时和沿海地区,抽出军队保卫巴黎,以便把德国的进攻矛头引向英国。

因此,最后丘吉尔拒绝了法国所提出的要求,这等于实际上给法国致命的打击了。

而到了6月15日时,英国已经清楚的知道了法国快要完蛋了。这时他不但不想着怎么挽救法国,甚至搞出了“英国与法国联合的计划”。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兰西-不列颠国家。英国是打算防止法国投降,以及趁机可以掌控法国的军队,又是其海军以及广大的海外殖民地。由此可见都快火烧眉毛了,英国还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后来德国也正是看见了这一点,才放弃全部占领法国的计划,还是保留了部分领土以建立一个法国政权继续领导法国的海军和殖民地。以防止这些东西落到英国手中。

(三)意大利的趁火打劫和威逼

在得不到英国的全力支援以及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下,法国已经走到末日的边缘上了。此时二流国家意大利也站出来了。6月10日,意大利外交部长约见法国大使,宣布对法国宣战。法国大使悲情的说到:

“这是对已经倒下的人再捅一刀”。

就在意大利宣战后,法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巴黎,撤出了首都。可以说,意大利这一招直接在政治上击溃了法国。

三、思想上的原因。

除了以上两大类的因素外,法国国内的投降主义思想对于法国的亡国也是一种极大的刺激因素。

法国再怎么说也是当时一流的欧洲国家,其自身的实力即使不如德国也不能算差,何况还有这么多殖民地作为支撑呢。如果法国能像后来的英国一样死扛住德军的进攻的话,即使最后还是抵抗不住,但绝对不会说42天就完蛋了。问题就在于,法国内部决策层出来投降派,而且还影响比较大。

就在5月18日,也就是法国还在投降以前的一个多月前,就出来“投降派”占主力的苗头。

当天,法国任命了投降派贝当担任政府副总理和首席军事顾问,第二天撤销了甘末林的职务,改派投降派的另外一个重要任人物魏刚接任法军总司令。这样,战争到了关键期的法国就在政治决策和军事指挥的问题上思想投降了。想想这样的人掌握国家的权力,能战胜才是见了鬼了。

到了6月16日,贝当直接当了法国总理,当天晚上,法国内阁就决定“投降了”。所以说,实际上法国不是在6.22投降的,在一个星期前就决定了这样的结果。因此思想上的“投降主义”击溃了法国军民的斗争热情,在这样的投降政府领导下,失败是肯定的了。

综上所述,法国在欧洲战争全面爆发后仅仅42天就失败了,创造了历史上大国战败速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着实令人感叹和深思。总的来说,军事上、政治上和思想上法国都犯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最终导致这个大国快速灭亡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和看法,以上仅供题主参考。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赞4、淄博市 网友:红尘。

法国受到一战的影响是很深的,法国虽然是一次世界大战的获胜国,但是因为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死亡人数高达124万人,战争导致伤残的人数高达280万人,而法国的人口总数也不过才3500万人左右,因此我们并不难理解,为何法国,还有英国,在面对纳粹德国不断扩张时,都更乐意采取绥靖政策,因为他们很害怕再让国家卷入另外一场战争中。

前面我们说到的高伤亡,也直接导致了法国在一战结束后,国防战略发生了转变,开始往保守防御发展,而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构筑永久稳固的防御工事,如我们所知道的马奇诺防线。

害怕出现巨大的伤亡只是一个方面,经过一战后,法国的工业,经济状况也是严重受挫,要让军队保持足够的战斗力,国防预算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也需要巨大的投入,这样对比下来修建永固的防御工事显然就省钱很多,而一战结束后,全球经济都不景气,这一系列的原因促使了法国转变了国防战略。

但一战毕竟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各国的部队也开始往机械化方向发展,虽然法国修建了如马奇诺防线这样牢不可破的防御工事,但问题是这一道防线是没法移动的,如果战争的思维还在停留在二十年前的一战,双方军队都靠着步兵去冲锋,那么这样坚固的防御工事的确如同绞肉机一样。

如果德国步兵敢绕过了防线,往后方发动进攻,那么德军就会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但是时代不同了,摩托,坦克,装甲战车投入部队使用,德军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突击能力,灵活的机动能力,这样一来德军可以轻松绕过法军的防御工事,对法军后方的要塞发动袭击,进攻完后,又可以迅速前进,或撤退,这样一来防御工事就形同虚设。

我们来看德军的进攻,德军在1940年5月入侵卢森堡,比利时,同时有一支德军部队绕过了马奇诺防线,从色当入侵法国。法军开始将机械化部队投入到比利时作战,尽量不让战火蔓延到法国本土,法军的左翼则依托马奇诺防线“死守”,结果让法军也感到意外的是,比利时的战线推进得异常顺利,马奇诺防线也没遭遇大规模进攻。

如果就这样打下去,法国守住北方领土,不被德军蹂躏问题并不大,但德军已经有一支部队绕过了马奇诺防线,当英法联军意识到这个情况时,想要组织部队防御这支德军已经晚了,德国人突破了法国的防线,将法国一分为二,对英法联军沿着英吉利海峡狂追猛赶,而联军投入到比利时的部队如同白给,英法联军的战线迅速瓦解奔溃,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相继投降。

马奇诺防线不攻自破,支援比利时,卢森堡的部队全线溃败,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系列的消息,严重的打击了法国政府抵抗德军入侵的信心,并且法国不像苏联,中国,有辽阔的疆域,即便前线不断溃败,但是后方始终能组织反击,法国此时已经无力在组织有效的反击,选择投降止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点赞5、果洛藏族自治州 网友:泪湿枕寒

1、实力差距大:其实当时法国人口只有德国一半,工业产值法国只有德国的四分之一,陆军虽然庞大,但与德国的实力差距很大,特别是在战争技术和战略思想上完全落后。绥靖政策在之前透支了法国人民的战斗热情。经常有人说马奇诺防线无用,其实马奇诺防线是成功的:德国必须绕过马奇诺防线经过比利时,恰恰说明马奇诺防线的成功。

2.不愿焦土抗德。

这一点很重要,法国人根本就不想再打仗了。一战中法国损失了一代青年,北部精华区被打成废墟,损失惨重,得利的是英国和靠卖武器的美国。现在再来一次焦土抗争,法国就彻底衰弱了,便宜了美英。

战败投降、积极配合的法国在德军占领地区享有优待,如果德国最终胜利,也跟沾光;德国失败,我也是战败投降,不得已,最后戴高乐终场超常发挥,法国还再创辉煌,洗脱了二狗子的嫌疑。

最可怜的是作为一战法国英雄的贝当元帅,他在战争爆发前受尽排挤,等到德军打进巴黎后,却被受命组建内阁,承担签字投降等一切国家大事,最终为4100万法国人背起“卖国贼”的超级大黑锅!

点赞6、广水市 网友:忍住眼泪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希特勒发动闪击波兰之前,实际就和苏联元首斯大林商量好瓜分波兰了。

原来在欧洲,德国和苏联名声都不好,尤其是德国希特勒,其他国家对他严加防范。

由于苏联很强大,德国要想侵略别国还是有后顾之忧的,他害怕苏联背后搞突然袭击。

希特勒为了防备苏联对自己下黑手,于是就和苏联搞好关系,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略》条约,由此德国为入侵波兰铺好了路。

当做完这些事以后,德国就在9月1日发动了入侵波兰的战争。

由于事前已经商量好了要瓜分波兰,战争爆发后,苏联于9月27日从背后夹击波兰。如此一来波兰前后受敌,坚持了20多天就灭国了。

当二战爆发后,由于英、法两国是波兰的老大哥,波兰危机紧急求救,小弟被揍,老大哥自然要出手,随之英、法对德宣战。

这时德国灭了波兰腾下手和英法死磕,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法国老大哥本来想替小弟波兰出口气,结果被德国打得满地找牙,坚持不到40天就投降了。

问题来了,什么原因致使法国这么快就失败了?

我认为法国失败是由于英法两国当初不一条心,各打各的算盘。当时两国虽已经对德宣战,但谁也不愿意靠前当炮灰。两国都认为,为一个波兰没必要把自己全部的力量搭上去。

英国和法国都有这样的想法,这就出现了光说不动的局面。就好比打群架,喊的比谁都欢,就是不靠前。

德国是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打起仗来不要命,而英国和法国是帮忙的,意思一下就行了。

出现这种局势,实际是一战造成的结果。

由于一战时主战场在法国,一战虽然取胜了,但法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二战发生后,法国有了教训,想让英国靠前,让德国把英国当成主要打击的对象,把战火引到英国去。

英国也不傻,我才不当炮灰呢!这样一来两个国家虽然口头上喊要打德国,但是谁也不靠前。

打了几天以后,希特勒看出了端倪,原来这两个国家打嘴炮,你推我,我推你。

希特勒总算看明白了,这两个国家就是乌合之众,谁也不是真心为波兰,对于乌合之众必须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

那么先打谁呢?有道是“柿子专挑软的捏”,希特勒集中主要兵力进攻法国,不管英国了。

在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老大,法国次之,先收拾了老二,腾下手了来再专心收拾老大。

这次法国倒霉了,让法国想不到的是英国消极怠战。让法国更想不到的是在自己无力招架的情况下,意大利墨索里尼带着军队从后面夹击法国。

原来德国早跟意大利商量好了,只要打败法国意大利分一杯羹。

万没想到法国想救波兰,波兰被灭的情景再现了。

法国实在扛不住两个国家的夹击,为了保存实力,不至于被灭国,法国坚持不到40天就投降了。

总的来说,法国失败是由于德国和意大利共同进攻的结果,也有法国为了保存实力,不做坚决抵抗的原因。

(二战法国早早投降,因此法国的国力得以保存,而英国却被打残了,二战后英国从第一的位置被拉了下来,美国成了世界老大)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国只重视防御南线的马奇诺防线,而对中段的防线部署兵力不足。

贝当政府认为中段防线山高水险,德军不会从这里突入,然而德军出人意料就从这里突入了。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法国还停留在一战作战经验上,食古不化照搬经验,这就是思想决定战术,战术决定成败。

一战后,德国总结失败经验,在专门研究法国战术的前提下,与时俱进进行了大胆改进,当战争爆发后,显然法国适应不了德国的战术,当然也就抵御不住,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说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只有不断的提高战术才能战无不胜。

文/秉烛读春秋

点赞7、阿拉善盟 网友:狗屁仙女

二战哪些原因导致法军只抵抗了40多天就向德军投降了?


德国和法国一直是一对冤家,一战的时候德国和法国打了四年,而到了二战,法国仅坚持了40多天就投降了,这是为什么呢?


绥靖政策

何为绥靖政策?就是一味的纵容。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就已经蠢蠢欲动,对垂涎已久的苏台德地区伸出了魔爪,在当地闹独立,英法为了“稳住”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将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排除在外,把苏台德拱手送给了德国,这就是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

英国首先张伯伦是绥靖政策的坚定拥护者,但英国好歹在一战中打败了德国,为什么怕了现在的希特勒呢?主要原因如下:

  • 英国在全世界范围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一旦再次发生战争,英国不能顾及到所有的殖民地,避免与德国发生冲突也是为了维护英国的利益。
  • 由于一战中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出现了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国家,英法将苏联视为敌人。而且共产国际的力量不断壮大,英法纵容德国是为了将祸水东引,让希特勒与苏联为敌。
  •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英法也不想再次发生战争,两国人民也是如此。

就是英法这种姑息养奸、纵虎为患的绥靖政策,导致法国自食恶果,最后投降德国。

军事理论的发展

在一战时期,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以堑壕战为主,双方火炮、机枪对射。到了二战时,这种堑壕战已经过时了,法国还兴致勃勃的修了条马奇诺防线。而德国的将军们早就开始研究坦克为主的闪击战,运用坦克的高机动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攻击,并配合空军的轰炸。德国的部队已经出现了以坦克为主的装甲师,法国人还在到处吹嘘马奇诺防线的坚固。

马奇诺防线

这是法国人自以为是的杰作,马奇诺防线,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到比利时阿登森林的南部空地,占了法德边境线一半的长度,这个堑壕里面设施完备,厕所、手术室、防空洞应有尽有,就等着德国人的到来。

对于马奇诺防线北部的空地,法国人是这样想的,即便德国人不经过马奇诺防线,从防线北部通过也需要几周的时间,期间足够法国部署军队了,当然,这是法国人以德国步兵的时间计算的。当战争发生的时候,所有的法国人都傻眼了。

法国政府不战而降

就在德军从打败比利时,来到了法国北部,正浩浩荡荡的朝巴黎开进的时候,法国政府真是斗志全无,主降派的魏刚和贝当认为反抗只会给法国人民带来灾难,不如投降的好。丘吉尔则认为哪怕法国沦陷了,也可以进行游击战,但是却被魏刚政府拒绝了。在德军兵临城下之际,魏刚政府向德军头像,并向法国人民宣布“凡从事抵抗者,格杀勿论”,就这样,法国被出卖了,法国人民也被出卖了。

就这样,一战中四年不败的法国,在二战开始的一个多月里就投降认输,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梗,“没有人能在法国投降之前占领法国”。

点赞8、湘潭市 网友:竹隐寒烟

法国只抵抗力40多天就投降,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是:战争思想的落后━━希特勒再搞机械化和闪击战时,法国还在搞消极防御的“马奇诺防线”。

  • 坦克自从一战抛头露面以后,各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到了二战前期,德国的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将军提出了闪击战的理论。古德里安不仅有理论,他还主持坦克的改进工作,甚至配属的摩托化部队都是他亲自过问。
  • 法国经历了一战的残酷,陆军部长马奇诺沿着边境花费50亿法郎,历时12年建成数百公里的防线,消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比德国矮了一大截。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绕道背后,以至于庞大的防御工事丝毫不起保护法国的作用。

第二是:一战的阴影━━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和“索姆河地狱”让法国心有余悸,却挡不住德国复仇的怒火!

  • 凡尔登战役打了10个月,双方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军队伤亡超过100万人,索姆河战役更是超过了凡尔登战役,一天就结束了6万士兵的生命。若不是法国歪打正着的炮弹击中德国弹药库,战争还不知再起多少人。
  • 法国人既畏惧伤亡,又贪得无厌,二战的爆发根源还是一战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德国上下存在强烈的复仇心理,短暂的休战过后,又是更惨烈的战争。

第三是:法国高层的表率作用以及下令不抵抗。

  • 贝当等一批法国高官起了很坏的表率作用,他曾经带领法国打胜了德国,而且因其卓越表现授予法国元帅军衔,曾被誉为民族英雄,这样一位英雄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德国,以他当时的威望起了很坏的作用。
  • 法国也是世界强国,即使战术理论有所落后,战力也不能如此不堪,毕竟先进的军事装备放在那里,能有效的组织起来,还是可以一战的,也不至于40多天就一败涂地,贝当下令全国军队放弃抵抗也是重要原因。

点赞9、海口市 网友:龙之谷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法国42天战败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英法为国际核心,使得法国目中无人。

2.一战的胜利以及之后鲁尔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法国骄傲自满,自以为天下无敌。更加藐视德国这个老对手。

3.长期的胜利使得法国从主观意识上失去了危机意识,政府和国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军事思想和装备止步不前,妄想靠着马奇诺防线就能保万世无忧。结果德军开进巴黎,法国市民居然摇旗呐喊欢迎。

4.德国的痛定思痛,英国队友的不靠谱,更直接导致这一切的后果。

总之,法国的迅速败亡,是历史因素,主观懈怠和客观停滞的综合原因,自作孽不可活啊。

点赞10、白银市 网友:枫亦飞

一、落后的军事思想。迷信一战的作战样式、成功经验,依赖坚固的堡垒防线,坦克、飞机配置给步兵分散使用,缺乏机动性。

二、国内和平主义思潮泛滥。人民、政府、军队普遍厌战、忘战、怯战,追求个人生活享受,军心溃散,无斗志。

三、法军主力被吸引到荷兰、比利时,落入德军圈套。派去狙击阿登突破的法军装甲旅没有得到空中力量的任何保护,本可轻松击溃德国装甲师,却被德军的施图卡轰炸机击毁在地面上。联军甚至没“舍”得派出一架侦察机去侦察一下阿登德军,没发现德军拥挤在易受空中打击而失败的狭长道路上。曼施坦因计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赌搏,本可轻松挫败,令德军在一开始就获得重大失败,提前输掉战争。这导致德军成功突破,切断英法联军主力退路,法国本土已无可以保护自己的兵力。

四、英军的背叛。当被围联军准备组织反击之时,英军为保全自己,率先逃跑,反击没组织起来,引发联军大溃散。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彻头彻尾的可耻背叛,法军英勇保护了英军的撤退,而被德军消灭。

五、二战法军一点也不弱,弱在它们的指挥者和盟友的背叛,在惨烈的卡西诺战役中,法军远比英、美军表现出色。没有维希法军的主动停火,英美军所谓的北非登陆根本无法成功。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