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日出日落前面一片漆黑,焦点应该对哪里?用什么模式曝光?相机该怎么操作才能让天空不过曝?
这确实主要是个测光方式的问题。
由于日出日落光比大,如果对着太阳测光就会出现这个情况,如下图:
原因找到了,针对原因,掌握相应的拍摄要领,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方法:
1、采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模式。点测的要点是选测画面中的明暗过渡处测光,兼顾亮处与暗处。中央重点模式自身就平衡了中央与附近区域,能自动减轻反差。
此时应采用光圈式快门优先模式,并在拍摄过程中光圈与快门的变化情况,防止整体过曝或欠曝。
2、在太阳刚升起或快落下时拍摄,此时光线相对柔和些,反差也不是太大。
3、使用渐变镜,压低天空、太阳的亮度,降低反差。
4、用小光圈,尽量让前景在景深范围。如果配合应用大广角,还能自然拍出星芒的特殊效果。
5、巧妙使用前景遮挡,减低阳光的强度,同时也可以获得独特的光影效果。
6、使用长焦拉近太阳,不用前景,只拍日出日落的特写。
7、索性就以亮处测光,前景变成剪影,也别有韵味。
8、换一个思路,避开强光,拍彩霞,拍倒影,拍光影。
9、“摇黑卡”,这是种传统的方式,如果经验不足的话,不易掌握。
10、适当后期,用软件调亮暗处。
这是我自己拍日出日落的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还不只这一些,算是抛砖引玉吧。在实际拍摄中,以上方法常常是综合应用的,多拍多试多总结,就会拍出美丽的作品。
以前回答过类似问题,还不止一次,但看到有些老师的回答感觉有些异议,觉得有些误导别人,所以再次作答。
拍日出日落,最大难点就是光比问题,天空太亮跟前景太暗,如何平衡这个问题才是拍好日出或日落的关键。
正好前天有去拍日落,我们一步步看过来:
上图未做任何处理的原图(RAW截图)。先说测光与对焦:测光,太阳是最亮的地方,不能对着太阳直接测光,要选次亮处测光,如上图中的1处,即使这样,太阳的层次也基本很少。测光即不能是最亮,这样其它地方太暗,更不能最暗,这样亮处层次尽失。然后对焦,如果对着海平线处对焦,也可以,但有可能前景会出了景深,为了照顾到前景,最好在2处或3处,让前景的物体尽量在景深范围内,特别是要拍剪影的时候,拍剪影,只有在景深范围内,边缘才会更清晰。
接下来的后期工作,基本就是压暗亮部、提亮暗部,让光比更趋平衡。
如果是剪影效果,可能还需要继续压暗暗部。
拍日出日落,测光点是关键,选择一个次亮部,这样亮部不会失去层次,暗部后期调整。至于对焦点,如果不是剪影,前景可以出景深,如果是剪影效果,最好以剪影处为对焦点。
日出日落,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后期处理。原来还有更为原始的拍摄方法,比如摇卡,还有使用渐变镜等。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拍摄日出日落时,天空都会比地面亮很多。如果水面就好一些。如果眼前一片漆黑地面,拍摄时就要把对焦点对在你画面中的有亮点的主体部分。漆黑一片的眼前既无法对焦也没有什么可拍。而正常情况下的拍摄,焦点对在哪里取决于你拍摄的画面中元素的布局。还有拍摄时镜头的焦段而定。原则上是对焦在画面中的主体亮点之处,或者是眼前画面的1/3位置,同时尽可能收小光圈以达到大景深和超焦距效果。日出日落最好的拍摄场景就是眼前是水面。因为水面可以倒影出天空,除了减少光比外,最重要的是让照片出彩。
摄影的最重要一步,不是拼老命想办法去把没有光亮的地方拍亮,而是要懂得在什么样的光线下才适合拍摄,第二步就是懂找到光线照亮下的精彩之处。如果大地太暗时,最多就只能作为前景用于衬托远方日出日落的光明。
拍日出日落前面一片漆黑,这是因为拍摄日出日落时,都是逆光,前面的景物背对太阳,形成很大的明暗反差,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光比”过大。那么,焦点应该对哪里?用什么模式曝光?相机该怎么操作才能让天空不过曝?针对这些问题,谈谈个人体会,供参考。
1、焦点应该对哪里?
焦点应该对哪里,关键看你需要表现什么,因为焦点区域的清晰度最高,最有利于景物形态特征的表现。如果天空云霞很美,焦点可以对着天空,尽量表现好日出日落时的绚丽景观;如果地面景物很漂亮,焦点也可以对在地面景物上,这样让日出日落作为背景来装饰画面,在拍摄剪影时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摄影/夏雪
2、用什么曝光模式?
建议采用光圈优先模式,这样可以由拍摄者自己控制光圈大小,进而控制景深。日出日落属于风光摄影,宜采用f8.0-16.0之类的中小光圈,不管焦点对在哪里,都能保证有较大的景深,获得从近处到远处的景物都比较清晰的照片,既不会使天空云霞过于虚化,也不会让地面景物面目全非。
摄影/夏雪
3、相机该怎么操作才能让天空不过曝?
实际上前面两个问题都是次要的,这个问题才是关键。拍摄日出日落最难把握的就是曝光,简单地说就是如何缩小光比,均衡明暗反差,使天空不过曝,而地面景物又不会一片漆黑。相机的操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运用好曝光补偿,例如以天空中等亮度区域平均测光,增加曝光补偿0.5-1.0EV,这样虽然天空略过曝,但可以有足够的色彩层次表现,而地面景物又不至于欠曝过多而成一片死黑。
二是运用好相机的HDR功能,即高动态范围成像功能,进入相机打开这个功能后,相机会拍摄多张照片而自动合成一张明暗反差都适中的照片,这样天空也不会过曝。打开HDR功能时应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拍摄。
三是使用渐变镜,缩小天空与地面景物的明暗反差,使天空和地面景物都有很好的表现。
四是直接以天空平均测光,不增加曝光补偿,或以地面景物点测光,让天空曝光准确,地面景物成剪影效果。
五是设置相机图像存储为RAW格式,完整保留照片的原始信息,这样在后期可以有更大空间通过压暗天空、提亮地面景物的办法来确保天空不过曝,而地面景物又有丰富的层次细节。
摄影/夏雪
以上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具体采用哪一种办法,还要结合自己的创作目的和现场景物特征来确定,有些方法可单独使用,有些方法还可以综合运用。(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视觉,欢迎关注,感谢点赞分享!
拍日落最大的难度就是解决光比,亮点不暴暗处能看是关键,当然核心还是拍好太阳和云,前景拍不清就拍剪影也是一种美。我拍用M档测光用平均测光,拍一张看看,然后调整一下直到满意。高手可能现场就能知道参数,而我就是实际测试,反正数码相机不用胶卷。
拍日出日落前面一片漆黑,焦点应该对哪里?用什么模式曝光?相机该怎么操作才能让天空不过曝?
首先建议采用光圈优先模式,这样可以由拍摄者自己控制光圈大小,进而控制景深和曝光量。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更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如构图、环境光或者故事情节中。
大光圈,有效突出主体。
小光圈能够产生大的景深,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
至于测光方式可以采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当光源复杂,画面存在大片明暗对比时,点测光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能依据摄影者的意愿灵活调整,有选择地突出某一部分。点测的要点是选择画面中的明暗过渡处测光,兼顾亮处与暗处。
以天空周围亮度适中的点作为测光的一个标准进行点测光,可以得到兼顾暗部细节的画面。
而中央重点模式自身就平衡了中央与附近区域,能自动减轻反差。
有时会发现,无论是对最亮的、最暗的、中间的对焦测光,都不能拍到天空、地面都同时曝光正常的照片,如下图。如何解决呢?
要么天空一片惨白,要么地面建筑一片死黑。
1、拍摄之“天时”
拍摄所谓的“天时”,即太阳刚升起与即将落下的时候,更有利于拍摄。虽同样刺眼,但从温度和强度上弱好多,同时“斜照的角度”营造的“光暗对比”,画面更立体有层次。
光线相对柔和
此外,在这个时间段光线呈金黄色,会在主体身体的周围产生好看的金黄色的光晕。这些都无形中弱化了逆光所造成的主体发暗,反而拍出另一种唯美感。
2、“弱化”强光
可以遮挡住直射的逆光,可以利用树叶、建筑物甚至是妹子的身体比如头部、肩膀等挡住部分直射光线,“弱化”强光。
让点光源经过遮挡物拍摄星芒,再搭配小光圈的话,效果会更加明显。
3、使用中灰渐变滤镜
把 “中灰渐变”滤镜在镜头的前面,根据天空和地面的大小来调整“渐变灰”镜的上下位置,以达到天空和地面的曝光平衡,使天空和地面的曝光趋于一致。
中灰渐变滤镜的使用,达到天空和地面的曝光平衡。
在这不得不提的是日出拍摄利器——RGND反向中灰渐变镜。不同于普通GND,反向GND的减光幅度是由滤镜中心向顶端递减的,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拍摄日出与日落。R-GND的渐变部分最适合拍摄日出、日落,因为日出、日落的太阳角度低、光线强。常用的中灰渐变镜无法控制低角度的太阳强光,而反向渐变可以做到平衡画面光比,前景保留更多色彩、层次、细节,不至于把前景拍成剪影效果。按照档位常用的有0.3 、 0.6 、 0.9和1.2 、1.5。
使用卡色 170mm 玻璃 六档灰镜和 0.9反向渐变镜拍摄。
4、摇黑卡
“摇黑卡”一般用于日出、日落等上部和下部反差较大时的场景,用黑卡挡住天空部分进行摇动,摇动是为了防止出现摇黑卡的痕迹,如果太慢就很容易留下黑卡的痕迹。
光比非常大,要拍到一张渔女塑像不过曝,而周围不死黑的照片,采用了摇黑卡的方式进行拍摄。
实际拍摄中,黑卡可以是卡纸、塑胶、黑绒布等稍硬的材质,表面的反光能力越差越使用,甚至可以用黑色的帽子、手套等代替。
5、包围曝光+后期HDR
HDR需要不同曝光的照片,这一点可以用包围曝光来搞定。对场景使用包围曝光拍摄3张或更多张照片,然后将这些同一场景、不同的曝光的照片导入专门的HDR处理软件(本人用PS居多),系统将根据曝光值的变化情况生成一张细节更多的作品。
包围曝光+后期HDR拍摄
但是有局限性,特别在夜景和海景的时候,风大树叶吹动的时候,包围曝光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三张或者五张照片来处理,但是当拍摄日出日落,快门低于1秒时,包围曝光产生的位移差,或者风大的时候目标物体的移动等等就无能为力了。
6、拍剪影
可以开启实时取景功能,采用平均测光模式,然后手动调低曝光补偿,在大屏幕上确认前景完全变黑再进行拍摄;也可以对准画面亮部进行点测光,这样也能保证前景完全剪影化,变得足够黑。焦点对准剪影部分就可以了。
焦点对于剪影处,保证不虚焦。
7、巧借前景“提亮”主体
如果前景逆光部分面积不是很大,可以用闪光灯补光。
借助闪光灯打亮前景,让近处的暗部细节保留。
这种方法常用于逆光拍摄人像时,用反光板、闪光灯等给人物主体补光,可以避免逆光造成的人脸发黑。
借助白雪的反光,提亮人物主体亮度,此外逆光中的轮廓光,发丝和天上的点点飘雪更能增加梦幻的感觉。
当然,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需从环境中寻找天然的“反光板”—— 即可以反光的“前景”,如雪景、水面、镜面等来提亮主体。只要利用好光线照在前景,形成适度的反光画面,作为“天然反光板”,就能让原本发暗的主体从局部到画面曝光上,整体变亮。
最后,便是利用后期“拯救”,由于摄影的瞬时性,有些场景没有机会再去重新取景拍摄,但又因逆光造成画面主体过暗,有点可惜,这种情况我们可通过后期,通过对画面局部的调亮、加对比、加强清晰度,以及HDR等方法,挽救一张逆光废片。
后期拯救逆光废片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想了解更多摄影技巧,欢迎关注【墨染印画】
日出日落属于弱光环境,而光线的角度又低,逆光部分很容易出现死黑一片。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所拍摄的意图来确定焦点和曝光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拍剪影。这种方式是最好拍的,在此种情况下,曝光对太阳上方或下方一部分用点测光,焦点对准剪影部分就可以了。
第二、风光摄影。拍日出日落时不希望前景漆黑一片,也不希望天空过曝。这时候如果带有三角架,那就用包围曝光,拍三张,亮部、中间调、暗部各拍一张后期合成。如果不带三角架,有渐变滤镜,也可以用渐变滤镜。这两样都没,那就把照片格式设置成RAW格式,用评价测光对天空暗部测光,此时可以得到一张不过曝也不欠曝的照片,细节基本有保留,再通过后期调整,因为RAW格式宽容度很高。
第三、如果前景逆光部分面积不是很大,可以用闪光灯补光。这种情况在人像摄影中基常用到。许多摄影师喜欢在日出日落时拍摄人像,确保天空不过曝的情况下,人物用灯来补光,往往得到氛围不错的照片。
第四、日出日落拍摄最好用手动档,千万别用P档。P档拍摄要么天空过曝要么逆光部分死黑一片。
总之,拍摄日出日落时要根据不同拍摄要求确定测光和对焦点,必要的时候还要配备三角架、闪光灯和渐变镜。
光圈优先,点测光在太阳直径两倍远的位置处。RAW可忽视,jpg直出的话建议使用日光或者阴影的白平衡模式。焦点放在焦平面1/3处或者地平面处即可。
如果使用RAW文件记录,建议找到18%中性灰后,在LR或者ACR里单独调整高光或者阴影部分的色温(如果高光正常后,单独调整阴影里的色温,或反之)。
先调整体,再调局部。先调整横平竖直,裁切后再参考直方图。
1°黑虽然在直方图上没有显示左侧上墙,但是照片导出后自然看不到细节,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需要表达细节时无需有0°的黑,不需要表达细节时,左侧上墙该上则上。
我这些都是拍的日落。
等太阳快落山时光就没那么强了、收一下光圈、加滤镜或HDR。我习惯M模式,喜欢用点测光。测光点的选择我说不好,凭经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