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三国时期出了很多名人,但是作为中国五大姓氏的李姓,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没有特别厉害的名人?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4关键词:中国,名人,三国,李姓,姓氏

三国时期出了很多名人,但是作为中国五大姓氏的李姓,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没有特别厉害的名人?

点赞1、平凉市 网友:醉容。

[爱慕][爱慕][爱慕][爱慕]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三国时期,李姓名人还是有的。

比如说李严,是刘备托孤大臣。

李严本是荆州人,曹操取荆州后,李严入蜀地被益州牧刘璋任命为成都令,后刘璋与刘备反目,李严投降刘备。(李严为识时务者)


刘备封李严为犍为太守。李严还参与了蜀汉法典《蜀科》的制定。可见,刘备对于李严是格外重用的,不然不会委以重职。


刘备夷陵战败后,任命为尚书令,后刘备将其和诸葛亮一起任命为托孤大臣。其实,如同李严的蜀汉臣子也不少,为何刘备看中李严呢?可能还是认为李严有大才吧。


但自李严居高位后,便不在上进,只安心于自己的私利,后北伐时督办军粮不力,还企图嫁祸给诸葛亮,然后被诸葛亮公布后,贬为庶民。(相反,诸葛亮处处考虑李严,一直宽忍,甚至提拔他和他儿子的官职。:)一下子从蜀汉军政大员降低成为没有一官半职之人。


后得知诸葛亮病亡,李严也去世。(因为认为诸葛亮一死,已经没有人会提拔他了,所以激愤而死。)

李严这个人嘛,你说有才应该有点才华,但是可能还是心胸过于狭窄,看到别人当大官就心里不舒服。

另外再说一下李姓名人,曹魏大将李典。

这是曹操早期的一位大将军。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省巨野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

李典从征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屡立战功。


曾在博望坡之战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了夏侯惇、于禁。


后来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


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可惜李典早亡,不然可能还会有更多战功。


是曹操早期有名的将军之一。


以下我还要说一下三国李姓名人:


李傕,李傕,字稚然。北地郡人,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军阀、权臣,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

李傕本为董卓部将,大破朱儁,进而至陈留、颍川等地劫掠。

初平三年,董卓和牛辅被杀后,李傕归无所依,于是采用贾诩之谋,伙同郭汜、张济、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将攻向长安。

击败吕布,杀死王允等人,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

后诸将不和,李傕与郭汜分别劫持了汉献帝和众臣,相互交战,张济率兵赶来和解,于是二人罢兵。

此后,李傕、郭汜、张济反悔,联合起来追击汉献帝,与杨奉、董承等人几番交战。汉献帝一路逃亡到达安邑,与李傕等人讲和。

不久,汉献帝被曹操迎往许都。随后,曹操召集关西诸将段煨等人征讨李傕,灭李傕三族。(李联合西凉诸将攻破长安,导致汉献帝不断逃亡,导致汉末乱世加剧,罪过不小。

三国的时候还有名将李肃,为吕布友,曾斩首董卓首级,后为吕布所杀。李蒙,董卓党羽,为吕布所杀。李别,为李傕之侄子,为许褚所杀。李封,吕布部下,为许褚所斩杀。李丰,袁术将,为曹操所擒杀。

以上资料有参考网络,谢谢。

图来自网络,侵删。[爱慕][爱慕][爱慕]

点赞2、湘潭市 网友:君心倾卿

确实,三国时期李姓牛人不多,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个。

头一个是董卓集团的李榷,这货被称为西北军头号武将,在历史上的地位远远超过吕布,曾打败汉末名将朱儁,后来又与樊绸等人合作,将吕布从长安赶走。194年又打败同为西北军的马腾、韩遂。当然随后这货就和郭汜内讧,闹得不可开交,结果是丧失了对汉献帝的控制。此后便一落千丈,到198年,他的对手已经降级至梁兴、张横这个级别,结果最终还死于这俩货之手。

次一个便是李儒,在三国演义里他是董卓的狗头军师,出了不少坏主意。但在历史上,这货据说只是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了刘辩。为了这个缘故,稍后李傕推举他做侍中之际,便被汉献帝一口拒绝。

第三个是曹操阵营的李典,应该说他是个不错的武将,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还尊敬儒雅之士,有长者之风。但是他一生之中也从未独当一面,最出色的表现,也就是202年,刘备向北进攻叶县,他和夏侯惇奉命抵抗,结果刘备烧掉营地跑路,没脑子的夏侯惇就愣头楞脑率领部队追,李典跟他说敌人无故撤退,多数有埋伏。夏侯惇不听,结果就中了刘备军的埋伏,最终还是李典带兵救援,刘备这才撤退。

第四个是蜀汉阵营的李恢。他主要是在云南发挥作用,做过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干调配南中物资支持蜀汉北伐的活,所以在演义里也没啥戏份。

整体而言,李姓在三国历史上的表现确实有点冷,这是有原因的。汉代李氏最大的一支,就是飞将军李广这一支,但是李广在战场之上遭遇卫青排挤,悲剧性地自杀;李广的儿子李敢又因为打伤卫青,而被霍去病袭击杀害;李广的孙子李陵更在战场之上苦战匈奴,最终被迫投降——就因为这样一段历史,陇西李氏在很长一个时期之内都很灰暗。虽然东汉开国之际,中原李氏出了一个李通,还娶了刘秀的妹妹,但整体上仍未改变这一点。

中国历史上李氏的真正崛起,还得说到唐朝,从此李氏便一发不可收拾,挺进中国大姓行列,名人累出,当然这是后来的事了,不提也罢。

点赞3、濮阳市 网友:小馋猫

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来看,三国时期的名人,有三大家族出尽了风头。一。诸葛家族:诸葛亮刘备的御用军师,诸葛詹诸葛亮的儿子,官拜卫将军。诸葛瑾东吴孙权的左将军,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官拜东吴丞相之职。诸葛誕与诸葛亮同宗,魏国征东大将军。

在看,除了曹操不是皇帝以外,剩下都是万岁爷,如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接下来是司马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

那么在三国里,李姓为什么没有厉害的名人呢?

其实也有李姓豪杰,例如:李傕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李典曹操手下著名大将,如有军中长者之称。

李严刘备托孤重臣之一,执掌西蜀军权的人物。 李肃三国时期吴国大臣。

李姓虽然在三国时期,没有多么厉害的人物,这与一场灭门惨案有关。飞将军李广的儿子,李广利在汉武帝时,企图政变谋反,被汉武帝诛灭九族。从此以后在政界上受到打击,武将方面也不得重用,从而抑制了李姓的发展。

但是到了隋唐时期,李姓可谓是光耀天下,人才辈出。从李渊、李靖、李世民……一统华夏数百年。

作为华夏四大姓氏之一的李姓,几千年来没有缺席过功成名就之人。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李姓英雄,也不是泛泛之辈,在当时也是名满天下的人物。

虽然他们没有诸葛亮、曹操、司马懿那么厉害,但是厚积薄发,是他们不能比拟的,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小结:三国时期李姓虽然不占主导地位,可是文武之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厉害不厉害,不取决于他们的名望,而是在这里有他们的贡献。

点赞4、定西市 网友:柒。囍

据陈寿《三国志》,李姓据初步统计,有三人在魏、蜀当官。

1.李典。

李典字曼成,山阳矩野人。叔父李亁,威武雄壮,初平中,率众随曹操在寿张打败黄巾军。吕布欲拉李乾反曹,乾不干,被害。

曹命李乾之子李整统帅其父旧部。

李典随太祖平定兖州各县,立有战功,官至青州刺史。李整死后,由李典统率其部,升离狐太守。

在以后随太祖对刘备、袁绍的作战中,屡有上佳表现,升捕虏将军,封都亭侯,与张辽、乐进守合肥。并共同击退孙权。

陈寿称他:好学问,尚儒雅,从来不与众将争功。军中尊呼为"大哥"。

三十六岁去世,儿子李桢继承爵位。李典谥号愍侯。

李通

字文达,江夏平春人。建安初年率部众在许昌投奔曹操,任命为振威中郎将,屯驻汝南西界。

他拒绝了刘表的的诱惑,坚决不跳槽,自己的亲戚部下流泪劝说投奔袁绍,李通手按住剑柄就是一顿臭骂!

曹操投桃报李,封为都亭侯,仼命为汝南太守。当刘备与周瑜包围曹仁后,李通親自下马搬走拒马,鹿角,救出曹仁。

李通在征战的路上死于马背,年仅42岁,曹丕继位,谥号刚侯。儿子李基继承爵位,李基的哥哥李绪为平虏中郎将,李基为奉义中郎将。

李严

字正方,南阳人。以才干著名。荊州牧刘表派他到各郡县任职。西奔入蜀后,刘璋任命他为成都市市长。

建安十八年投诚刘备,刘备请李严作禆将军。他积极平息益州内乱,砍下土匪马泰、高顺首级,升为辅汉将军。

章武二年,刘备调李严到永安宫,任尚书令。

章武三年,李严和诸葛亮同时受遗诏辅佐少主;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

建兴元年,封都乡侯,授予符节,加光祿勋。四年转为前将军。

诸?亮主持北伐,任命李严主持丞相府工作,又举荐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李严改名李平。

这时的李平不思进取,说谎话欺骗组织,后来诸葛亮公布往来公文,真在目暴光后,李严被废为平民。

李平生前总希望能重新启用自己,但是,希望破灭后抑郁而死,倒是儿子会做人,官至朱提太守。

点赞5、玉溪市 网友:策马西风


感谢三国迷的好问题。我就姓李,这就说明两汉时期,李姓中还没有产生大的豪强,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姓李的还需要继续奋斗!

李姓在三国中的“非显著性存在”

从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的尽头,李姓的存在确实是“非显著性”的。有名可考的确实不多,这一点提问者确实说对了。

1.东汉末年:李春香、李定、李丰、李封、李孚、李珪、李傕、李堪、李乐、李蒙、李儒、李肃、李暹、李膺等

(李儒既是董卓的谋士,也是他的女婿。)

这里谁称得上“特别厉害”呢?这里能说出其人物形象和事迹很少。基本就是与郭汜相战祸乱京师的李傕。可是对于他的来历,《三国志》居然说不上来。裴松之的注里,援引《英雄记》曰:傕,北地人。给董卓充当谋士的李儒,通过《三国志》只知道他是董卓的女婿,其他信息很少了。说服吕布投降董卓的李肃。最为人称道的恐怕就是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清流的领袖李膺,虽为人所重,但是对天下走势的影响实在太弱。

所以,东汉末年,李姓的确没有“特别厉害”的。

2.曹魏阵营:李典、李丰、李伏、李服、李辅、李鹏、李胜、李氏、李通等


(李典,能以几千宾客归附曹操,加上好儒的性格,是妥妥的豪强。可惜,两汉豪强中如他一般姓李的太少。)

李典是厉害角色,《三国志》有他的传。说他“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而且“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还很有儒将的风范,可是他三十六岁就离开人世了。确实称不上“非常厉害”。另外,就是被司马懿装病算计了的那个李胜。此外,其他人等基本都是存在感不强的。

3.蜀汉阵营:李丰、李福、李虎、李恢、李球、李氏、李歆、李严、李意等。

这些人物当中,大家所熟知的,恐怕就是说服马超投降刘备的李恢。因军粮不继、谎报军情的李严和李丰父子。不过其中感人至深的是投降邓艾的江油守将马邈之妻李氏。平时马邈玩忽职守,她甚为不满,斥责其是“枉受国家爵禄”。马邈投降,她自缢而死,堪称人杰!其后邓艾葬之,宋代立有李夫人祠庙,明万历年间立碑,清代有人进行了修缮。可是,她连名字都没留下。


(李恢,于说降马超和平定南中皆有功,堪称蜀汉阵营中的英杰。)

4.孙吴阵营:李崇、李异等

不为人所熟知,过。

根源:豪强之中李氏少

关于李姓的起源,通常有源出嬴姓说、李树图腾说、源出姬姓说和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等。两汉直到南北朝,是非常典型的豪强士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与其说三国时姓李少,倒不如说豪强士族里姓李的少。以上人物中是豪强的也就是李典一枝了。只能说,在中华大地上李姓还需要继续奋斗。李姓的爆发还要等近400年。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

点赞6、铜仁市 网友:红莓朵朵

这是很正常现象。每个姓氏人数多少都处于变化状态,李姓是在唐朝时期人数大增。通常情况是这个姓氏人口数量基数大,名人也多,但是这条也不是绝对的,像王、张两大姓当皇帝的在中国历史上相对并不多。就像现今姓氏各地分布不均匀一样,有的姓氏广东少在别的省份多一样的道理。

唐朝是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的,是国姓。有一些姓氏也被赐为李姓,像名将李勣本来姓徐。这样导致李姓人口数量巨增。现在,我国姓氏按照人数多少排名前两个姓氏为李、王,张姓稳居第三,有时候统计李姓第一,有时候统计王姓第一。

三国时期有王允、王朗、王双等,但是王姓也不十分厉害。张姓在三国时期很厉害,但张辽本姓聂,张翼是张良后代,本姓姬。中国目前姓氏绝大多数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三国离春秋战国时期相对较近,姓氏烙印较深,像荀姓、乐姓、淳于等。魏姓、鲁姓、韩姓等与春秋战国时期魏国、鲁国、韩国有关。而李姓来源和国家无关联,主要是由一些名人等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有老子李耳、李尧、李悝、李牧,李斯、李由、李广、李广利、李陵等,三国及两汉春秋战国时期名人姓氏比较分散,也就是刘姓厉害些。以后逐渐发展李、王两姓影响力增加。宋朝之前,全国的姓氏人口数量没有具体统计过,而三国时期司马复姓很多。三国时代凌统、甘宁、太史慈、法正、典韦、全琮、公孙瓒、毋丘俭、趜义、祖茂等姓氏现在不常见。

李姓在三国时期影响力不十分厉害,但是也还可以,《三国演义》小说有李傕、李典、李肃、李儒、李暹、李膺、李别、李封等,李典是曹魏名将,李傕是董卓部将,和郭汜杀死了王允,曾一度控制了东汉朝廷。

点赞7、沈阳市 网友:你我酣畅

开什么玩笑,三国没有姓李的名人?

随随便便就可以说几个给你听。


李典

李典李曼成,那可是曹操手下的名将。

李典这个人非常儒雅,形势相当细心,性格沉稳。

作战时,总是能冷静观察战场,发现战场玄机。

合肥之战,李典摒弃前嫌,协助张辽,以少数兵力,击破孙权十万大军,立下赫赫战功。


李傕

李傕是西凉董卓系的将领,统领董卓的西凉精锐部队“飞熊军”。

李傕原本在董卓手下效力,董卓被吕布杀掉后,李傕联合郭汜,一起占据长安,为乱朝廷。

后来因为与郭汜内讧,李郭联盟破裂,最终李傕被曹操所灭。


李儒

李儒是董卓的女婿,更是董卓的首席谋士,董卓很多事情都与李儒相商。

在对待吕布的问题上,李儒就多次规劝董卓忍耐,以大局为重。

曾经奉董卓的命令,毒死弘农王刘辩。

董卓死后,汉献帝本欲除去李儒,但是李傕出面保住了李儒。

等到李傕兵败身死后,李儒本人从此不知所踪。

上面列举了三国时的三位李姓名人,所以说,三国时期,并不缺乏理性名人!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点赞8、玉溪市 网友:予静然止

一般来说,在古代一个姓氏名人多不多,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人口绝对数量;二是是否有NB的世家大族。

三国时期李姓名人确实不多,仅有李典、李严、李恢、李傕等人,不但人数与张姓相差甚远,影响力更是差了很多。张姓有张飞、张辽、张绣、张鲁、张角、张昭等等。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实际上在先秦、西汉初年,好像李姓名人也不少,像李耳、李悝、李冰、李牧、李斯、李信、李广、李陵、李延年、李广利等等。

但是因为姓氏的发展有着区域性质,当时的这些出名的李姓人物大多是中国西部和北部,几乎没有南方人。而刘邦战胜项羽靠的大部分都是丰沛一带的人,那儿应该是李姓非常稀少的地方,因为在刘邦封的100多位功臣里面,居然没有李姓人物。

皇族和功臣集团有钱有钱,妻妾成群,自然可以开枝散叶,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他们本身地位高,出名的概率就高。比如杨喜被封侯后,后代就繁衍成了弘农杨氏 名人辈出。

李姓没有功臣集团,很难获得皇帝封赏,自然就少了壮大的机会。

当然就算没有功臣集团,但是在以前的赵郡和陇西,李姓也属于大族,在汉朝初年,还是出了李广、李陵和李广利等名人。但是李姓的发展遇阻,恰恰与这几个名人有较大的关系。在汉武帝时期,李陵和李广利先后因为与匈奴作战失利而投降匈奴,李陵及李广利全家被杀。

这首先会让李姓从数量上人数大减。李陵属于陇西李氏,李广利不一定出身赵郡李氏,但属于赵郡的李姓,这给两地的李氏肯定会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发展壮大是别想了。因为此两次事件,甚至会让不少与李陵、李广利有关联的李姓之人改姓,更别说让汉化的少数民族改姓李了。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全国李姓人口肯定比起张姓、刘姓等少得多,而且没有那种很兴盛的士族大家,所以李姓在三国时期就显得比较没落。

好在随着李唐王朝的建立,李姓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姓。

点赞9、宝鸡市 网友:淡淡清茶

李姓是我国的大姓,历史上的李姓名人非常之多,特别是在唐朝时期,因为李姓是国姓。三国时期的李姓名人虽不多,但厉害的人还是有几个的。

一、曹魏李典

李典,曹魏名将,其人好学且有长者之风,早年便跟随其伯父李封在曹操手下效力,后其伯父,兄长相继过世,曹操认为他是个人才便让他接手他兄长的部队,并委任他为中郎将,后来因为做得好又被升任为离狐太守。

官渡之战的时候,李典负责曹军的后勤供给,袁绍大败后,被任命为禆将军。后在曹操征讨二袁时,李典又身负重任负责运输粮草,但因水路有敌将把守,曹操便传令水路不通便走陆路,李典分析出其实敌将很容易击破,于是对其他人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既然能攻灭敌将,那我们便自行攻打,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果然轻而易举便使水路畅通了。

后又随张辽,乐进一起驻守合肥,孙权趁曹魏主力聚于汉中,亲率十万军队攻打合肥,三人用弱势兵力成功击退吴军,造就了三国时期又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后英年早逝,年仅36岁。

二、西凉李傕

李傕,西凉猛将,董卓得力干将,深受董卓器重。董卓被王允用反间计杀死后,西凉众将群龙无首,打算解算军队各自归家,但遭到在李傕军中效力的谋士贾诩的阻止,贾诩对他们说,如果现在就此散去,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还不如奋起反抗攻打长安说不定还有赢的希望,李傕等人听从了贾诩的建议。

不久便攻下了长安,和郭汜等人成为了新的权臣,只可惜西凉众武将一介武夫无远见,不久便起了内讧。后李傕为梁兴,张横等人所杀。

三、蜀汉李严

李严,刘备托孤大臣。李严本是荆州人,后曹操取荆州后,李严入蜀地被益州牧刘璋任命为成都令,后刘璋与刘备反目,令李严以护军一职抵抗刘备,可惜不久李严便降了刘备。

刘备打败刘璋后,封李严为犍为太守。李严还参与了蜀汉法典《蜀科》的制定。李严在犍为太守任内政绩斐然,这些成绩刘备看在眼里。

刘备夷陵战败后,便将李严从地方官直接提拔为朝廷大员,任命其为尚书令,后刘备将其和诸葛亮一起任命为托孤大臣。

但自李严居高位后,便不在上进,只安心于自己的私利,曾多次间接性地阻止诸葛亮伐魏,还曾劝进诸葛亮称王,被诸葛亮斥责。后北伐时督办军粮不力,为了推卸责任,便设计想嫁祸给诸葛亮出兵不力,诸葛亮拿出证据澄清后,只得伏法认罪,被贬庶人。

后得知诸葛亮病亡,激愤而死,因为终蜀汉一朝只有可能诸葛亮再启用他,诸葛亮一死,他便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聪慧,我是混沌聊史,欢迎【关注】

点赞10、株洲市 网友:与君共舞

因为三国不是李氏的兴盛时期。

以历史的规律来看,一个姓氏的兴盛,必然要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直接体现就是高官厚禄,财富地位。

有了这种资源,一个家族才能安稳无忧的繁衍后代,并保证后代平安,加上高素质的教育,家族之内出现人才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三国之前的汉朝中,李姓的名人并不多见,后来出现的李氏大家族,在汉朝也都没有很高的地位。

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是隋唐时期一大家族,在汉朝来说,这是李广的后代,但汉朝李广一家的遭遇也都知道了,不算很好。

李广因迷路羞愧而自尽,李敢因殴打卫青被霍去病射杀,最惨的就是李陵,因诈降被俘事件,被汉武帝误会,全家被杀。

因此,陇西李氏在汉朝遭受重大打击,一蹶不振。

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也是隋唐时代的大家族,是战国李牧的后代,李牧因遭受诬陷,被当时赵王所杀,他的家族也不会有好的待遇。

在秦汉时期,这一支家族都没有出彩的表现。

家族发展

其他的李氏分布,并没有陇西及赵郡两地发展的好,也不形成规模现象,也就不容易有出色的人才。

这两支李姓的发展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士族的大爆发时代。

如陇西李氏,东晋时期,出身凉州陇西的李弇(yan)开始前凉政权担任高官,李家开始崛起。

李弇的孙子李暠建立了西凉政权,即西凉国,此后陇西李氏开始大发展,即使西凉国被灭了,李氏也一直在担任各国高官。

北魏时期,陇西李氏也是外戚之家,称为“一流家族”。

赵郡李氏也在北魏时期崛起,族人开始在北魏担任高官李顺、李孝伯都是北魏高官,大名鼎鼎的“均田制”也是其族人李安世提出的,家族蓬勃发展。

到李唐王朝时代,李姓掌握天下,放心的生儿育女,培养族人,家族更是规模化的扩大。

综述

财富地位是家族兴盛的重中之重,没有资源就谈不上发展,国家如此,家族也是如此。

如刘姓家族,如不是刘邦立汉,也不会有刘姓大姓地位,大名鼎鼎的刘备先祖“中山靖王”刘胜,他拿什么养他的一百多个儿子?

有钱还有权,资源集中,自然无往不利。

李氏家族也是一样,其兴盛期在汉朝之后,有因才有果,所以三国时期也就不会有大量的杰出人才。

点赞11、厦门市 网友:软甜啾咪

李姓应该是唐朝时候的事。

三国时期是刘姓为大姓。

所谓大姓一般是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之类。

因为在三国时期李姓并不是所谓的“现代五大姓氏”之一。

点赞12、罗定市 网友:橘孒皮℃

谢谢邀请。

怎么没有,一大堆啊,从军师到武将,甚至连地方实力派人物都有,例如董卓的头号谋士兼女婿李儒,曹操帐下名将李典,益州的地头蛇李严,这三位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董卓能从西凉入朝把控朝政,和李儒的谋划是离不开的,他更是亲手毒杀汉帝,在演义里头更是厉害,什么说吕布反水丁原,甚至若是董卓听了李儒的话,王允的连环美人计就行不通了,演义归演义,史实归史实,但无论是演义还是史实,李儒也算是标榜历史的一位三国名人;

李典,三国的两场著名战役中展现出其智勇,博望坡一战,识破刘备诱敌深入,及时救回了夏侯惇、于禁,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逍遥津一役,更是配合张辽大破来犯的东吴。

不仅如此,曹操的许多征战都少不了李典的身影和旗帜;

李严,先是在刘表手下做事,后投刘璋得重用,换句话说,人家李严在当官的时候,诸葛亮还只是诸葛村夫而已,差很多啊,至少在地位上和职业实干方面,李严是一位精通荆州和益州事务的老官僚。

留下的水利工程业绩也造福了一方百姓,如此才干和能耐使得李严成了刘备的托孤重臣之一。

当然还有很多,但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以上三位就足够说明虽不是什么王侯主公,可怎么说都能为李姓在三国史留下一抹笔墨。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