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连自己爱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
首先澄清一点,皇帝同一个菜不能夹三次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而且从清代由侍食太监记录的《膳底档》中也可以看出皇帝的饮食喜好的,比如光绪爱吃海鲜,慈禧爱吃鸭肉等。所以担心皇帝的喜好被人知道而不能夹第三筷子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而且在宫廷中,是有专门替皇帝“试毒”的太监的,也就是所谓的“尝膳”,既然有人先试毒,又何必让皇帝受苦不能吃爱吃的菜来避免中毒呢?不仅如此,如果皇帝遇到喜欢吃的菜,是可以要求加菜的。比如光绪、乾隆的菜单里就有他们自己亲自点名的的菜品。
而且据《膳底档》中记载,皇帝每天吃的菜有许多是重复的,所以更不用说担心有人知道皇帝的喜好了。如果皇帝不爱吃正餐,还可以自己设立小厨房做他喜好吃的东西,比如溥仪就设置了野意膳房转为他做西餐。
但从另一方面讲,“不夹三筷子”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因为皇帝每餐的菜品是不少的,每种菜都是用碗装,碗里也装不了多少,皇帝就是想夹四次、五次,也没有。而且这些皇家子弟从小就受到严格的礼仪教导,绝不会一直盯着一个菜吃。如果在满桌子美味中,一直吃一种菜,被认为是一种很没品的行为,因为对他们来说,无论什么菜都不稀奇,如果爱吃,大可以让御膳房天天做,天天吃,何必一次吃成个胖子?
退一万步说,皇帝要真爱吃那个菜,谁能阻止的了他夹三筷子?甚至说以后绝不再上这道菜了?
首先说一句,目前任何靠谱档案里,都没有说过皇帝一个菜不可以夹第三筷子,大家不要受《甄嬛传》的毒害!!!!!!
然而这种论调似乎也不是《甄嬛传》放出来的,我稍微一查,这样的言论真是比比皆是,
有一本书叫《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居然还把这件事说得特别学术:
清代,皇帝吃饭叫“传膳”。太监们分立两旁,各司其职,有侍膳太监、布膳太监、执法太监。一旦老太监喊一声“膳齐”,院内的乐手便开始鼓乐齐鸣,皇帝在太监们的簇拥下到膳桌旁用膳。皇帝吃饭不能说话,全凭侍膳太监的眼力。皇帝的眼睛瞧到哪个菜,侍膳太监就要赶紧把哪道菜挪到皇帝面前。但侍膳太监不许献殷勤,比如说“这道菜时兴”、“这道菜味道好,您尝尝”等等。皇帝如果吃哪道菜超过三口,执法太监就会高喊一声“撤”,这道菜就必须撤下去。这之后的十天半个月皇帝都不会见到这道菜了,即使馋得流口水也没有办法
“菜不过三口”,这是清代老祖宗定下的家法。皇帝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即使是太监或者大臣,也包括自己的家人。原因有二:一是怕有人从中做文章,比如下毒;二来,也是最主要的,是怕传出去有人邀宠,用口腹之欲腐蚀皇帝。
我靠,清朝皇帝也太自虐了,真是真的吗?
必须是假的啊!
比如,最抠门的道光皇帝,就经常天天吃炒鸡蛋啊,乾隆皇帝的母亲崇庆皇太后(就是你们说的甄嬛)就有过一个星期吃三次青菜豆腐啊,按照这个逻辑,岂不是不合规矩吗?
这种奇怪的言论,类似的还有:
妃子要脱光了被太监裹着送到皇帝床上。
宫里动不动就有嫔妃怀孕之后被流产
……
皇上为什么只能吃三口?你敢限制皇上吃饭?活腻歪了吗?
清朝皇帝吃饭这件事,是由御膳房来负责的。
按照《大清会典》的说法,御膳房仅承办皇帝一个人的御膳烹饪事宜,后妃、皇子及福晋的膳食,御膳房只供应原料,具体烹饪则由其所在各宫的膳房负责承办(就是电视剧里说的小厨房)。
那么,怎么预防下毒呢?
御膳房里面有400多人,做每一个菜都有三个人,一个人掌勺,一个人看火(等于是助理),一个人记录。也就是说,从洗菜、切菜到炒菜,每个环节都是三个人盯着,下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找不到时间下手。
然后,在饭菜做好之后,要试毒。溥仪的回忆肯定是最可靠的(因为人家tmd是皇帝啊):“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并且为了同样的原因,菜送来之前,都要经过一个太监尝过,叫做‘尝膳’。”
吃饭的时候,确实有一个太监,负责侍奉皇帝,这个太监的作用,是为了看皇帝今天这顿饭喜欢什么菜,对于什么菜不太合口味,什么菜咸了什么菜淡了,什么菜需要再加点什么(不要笑,乾隆皇帝就经常下旨意,比如“看菜”之一的福肉,就是白水煮肉,每天都会端上来,乾隆皇帝有一天就说,哎,你们明天把福肉拆成丝然后炒一炒端过来呗,第二天,就有了“炒福肉”。)。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部分“膳底档”,就是由侍食太监记录的,要记录皇帝吃饭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这么做,是为了研究皇帝爱吃哪一口,喜甜还是喜酸,喜咸还是喜辣,以便改进。
皇帝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吃多了一口两口就被人知道了口味,这是人们想象中的皇帝。他遇到好吃的,不仅要打包,甚至还要把厨师也打包带走——比如,乾隆皇帝吃个苏州红烧肉,直接把张东官带回北京了,一直到人家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了才送人家回去。
我看到的膳底档,每天有许多菜都是雷同的,所以并不存在皇帝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的问题——因为每天的正餐基本就是那几样。还有一种说法,说皇帝每顿饭要吃多少多少多少个菜,其实也是不正确的。这些菜里,连上来的调料也算一品,而且多数都是看菜,就是为了表示自己不忘先辈,每天都要看到先辈们当年吃的菜,比如白肉。
所以,皇上自己往往不想吃正餐,有一些皇帝则设立了小厨房,比如乾隆皇帝要在晚上吃一顿“酒肴”,那个就是几个自己喜欢的小菜。溥仪喜欢吃西餐,他还在宫里扩建了野意膳房,可以做一些西餐。
能不能不要再传言“食不过三口”了,你以为皇上也要减肥啊!!!!
不好意思,所谓皇帝用膳时,任何菜都不能超过三筷子的说法,可能压根儿就不存在。
在很多的影视剧与小说里,尤其是清朝为故事背景的,都有皇帝用膳的时候,只要吃一道菜到了第三次,一旁的内侍就要将其撤掉,这样的桥段司空见惯,并不新鲜。
之所以如此,也有看着非常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为了防止其他人知道皇帝的喜好方便下毒,因此皇帝用膳,都不能超过三筷子。
这样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宫女回忆录》中,清末的慈禧太后用膳时,任何菜只要吃了两勺之后,她再吃第三勺就会被拦住,这道菜也会被撤掉,之后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再出现。
按照书中的描述,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害怕其他人知道主子的饮食喜好,之后就方便刺客在食物中做手脚,因此有了食不过三的规矩,而这个方法似乎也很有效,书中说,跟了太后几十年,她到底喜欢吃什么,其他人也并不知道。
慈禧太后掌握清朝江山数十年,虽不是皇帝却也差不多,她的寿膳房规模比之御膳房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她的饮食习惯,并不能作为所有皇帝的一个参考。
但很尴尬的是,《宫女回忆录》的描述是个孤证,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文献资料能够证明清朝与其他朝代,皇帝用膳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条规矩。
不仅找不到其他的佐证,更好笑的是,很多皇帝的饮食喜好都被明确记载了下来,比如乾隆帝与嘉庆帝这对父子,就很喜欢燕窝,几乎是每天都吃,而按照清代御膳房的膳食单子,乾隆帝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吃七次燕窝,谁都知道他的饮食喜好。
除了乾隆帝,清代其他的皇帝也大多都是如此,他们对于哪些食物有偏好,其实宫里人都非常清楚,他们日常吃饭的时候,也根本就没有意藏着掖着。
其实想想也很对,皇家的规矩都是皇家自己定的,最后还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比如清代规定除了皇后,其他嫔御不能与皇帝过夜,但康熙帝完全无视这条祖宗的家法。
如果说规定食不过三是为了节制饮食,实际上也没什么用处,乾隆帝就曾自己下诏要求宫廷宴会上,饮酒不能太甚,可他每每开心起来,爱喝多少就多少,根本没人敢管,至于吃,他也经常指定膳房给他做菜品,根本就没有什么节制还有饮食喜好的保密可言。
规矩终究还是皇帝自己定的,所谓的祖宗家法,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史料能够证明,曾经的确存在过,因此所谓食不过三是为了防止有人窥探其喜好的说法,站不住脚。
当然,食不过三,膳食不能吃第三筷子的做法,虽说在典籍中并没有完全能够证明其存在的例子,但古代的皇帝的确害怕有人下毒行刺,这档子事是的确存在的。
历代的宫廷都有非常严密的“验毒”制度,有专门的“尝膳”人员,膳房所有的厨子都专司一道菜并且每天都要严格记录,菜品都要用银子试毒,然后由尝膳的内侍尝过,确定其安全之后才能奉送给皇帝享用,虽然繁琐,但的确是非常有效的。
实际上,古代的皇帝御膳并不好吃,甚至可以说相当难吃,明清时期的皇帝尤其不喜欢膳房做的饭菜,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膳规矩很多,最后上桌的饭菜失去了本来的风味。
现在的很多剧中,都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神奇毒药,可在古代压根儿没有,最普遍的也就是砒霜,像是鹤顶红其实也是砒霜,而这样的玩意儿,也很难随便加进菜里不被发现。
因为条件不允许,古代想要给皇帝下毒其实难比登天,尤其是到了宋代之后,此前倒是还有不少被毒挂了的皇帝,所以说,皇帝压根儿也没必要施行什么食不过三的规矩来保证安全,这样的故事,当做闲聊笑谈,说说打趣儿就够了。
不止是食不过三,很多关于古代皇家的所谓老规矩之类,实际上都是根据一些只言片语还有个例,进行各种添油加醋之后出现的,真正的古代,根本就没有过。
“吃菜不许过三匙”是清朝时延承下来的传统。皇帝吃一种菜不许过三匙,首先是一种自卫行为。在封建时代,皇帝拥有着有无上的权力。不管是想谋权篡位,还是复仇,想要置皇帝于死地的人都不少。在戒备森严的皇宫,能让皇帝死于无形的就是下毒,在饮食方面下毒最常见。
皇帝为了自卫,在吃喝前不仅要银针验毒,叫人试吃,还要保证对每个菜品做到“雨露均沾”。因为,如果每个菜都吃三口,身边的太监、侍女等人不易摸不清皇帝的爱好。如此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免去一些对他起歪心思的人,避免被下毒。
这也算是一个保密措施,不让别人知道皇帝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病从口入,一旦被别人知道了皇帝喜欢吃什么,有人就会利用吃来讨皇帝开心,从而扩大自己的实力,培植党羽,从而独占朝纲。
其次就是一种权势的体现。众所周知,古时百家争鸣,秦始皇时期注重法家,而汉朝注重儒家,虽然儒家被普遍接受,但皇帝还是比较偏爱法家的,而这个菜不过三口也是取自法家的权势之道。
谢邀。
关于古代的皇帝,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奇怪论调,皇帝的小老婆要被太监脱光光后,才被抬到龙床,宫里小老婆们怀孕,动不动就被流产,女人被看孩子胎死腹中也就算了,更变态的是,皇帝连自己最爱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这皇帝当的也太憋屈了吧,是要减肥的节奏吗?
皇帝吃饭这件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按清代《大清会典》的说法,皇帝专门为自己开了个小厨房,叫御膳房,400多号人不仅为皇帝一人准备一日三餐,还起着互相监督,防止人下毒的作用。
另外,皇帝吃饭前还有传膳这一环节,每道装菜的盘子都有一个测毒的银牌,不仅如此,执法太监还会在皇帝吃之前来几口,这就是所谓的尝膳。
太监吃完后,皇帝就可以开始动筷子了,不过呀,就算是人间美味,满汉全席,皇帝都不能重复夹第三筷子,据说这是清代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为的就是防止有人摸清皇帝喜好,从中作梗投毒,或者邀宠抓住皇帝的胃。
所以电视上的太监,一旦发现自家皇帝有偷吃的念头,就会立马把菜撤走,其实呀,电视里都是骗人的,在清代,皇帝身边确实有一个服侍皇帝吃饭的太监,不过这个太监除了试毒外,还起着记录皇帝吃饭细节的作用。
今天皇帝吃了啥,口味喜欢酸的还是甜,以便改进,比如道光皇帝天天吃炒鸡蛋,乾隆皇帝喜欢吃苏州红烧肉,就连乾隆他老妈崇庆皇太后,也就是所谓的甄嬛,一星期吃三次青菜豆腐。
要是哪个太监斗胆说“吆,皇上这块豆腐您吃了3口啦,以后不准吃了”。下一秒这皇帝也得让他试试,什么叫做“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之所以会传出“不能夹三筷子”的说法,也许是因为桌上的菜色太多,菜碗太小夹几下就没了,更何况,皇帝那么牛逼,谁能阻止他乱夹菜。
的确如此,清朝皇帝吃饭了,往往旁边还站着一个大太监,干嘛的呢?就是监督皇帝吃饭的。
像一本叫《宫女谈往录》里就讲了慈禧吃饭的情况。
吃饭时,菜能摆满两个圆桌子,是圆的,不是方的,有的电视上放是一个大长条桌,上面摆满了菜,这是不对的,宫里就没有那样的大饭桌。
摆上之后,就开始吃了。因为有两个桌子,桌子也大,以前也没有转的,想吃总不能站起来,这里夹一口,那里夹一口吧,怎么办呢?用眼神,慈禧往哪道菜瞄一眼,就有专门的太监把这个道菜端到眼前来。
这里还有一些小门道,比如太后吃饭,总要搞两大桌,很多菜基本上都不会动,那有的太监就动心思了,有些太后不吃的,就不做,然后用个假的,比如纸鸭子之类的。
那万一慈禧突然想吃了呢?也有办法,知道内情的太监就把菜拿起来,说一声,这菜凉了,拿下去热热,就把这假菜下去了,慈禧一般也不会记起来。
端到面前后,就会用汤匙装一些到碗里,太后吃了一口,要说一句:这菜不错。
那太监就会再来一匙。这时候,太监就要主动把这道菜给撤下去,不能再吃了。要是慈禧吃完,觉得好吃,我还得吃一匙,那就再给一匙,不过,这时候,后面站着的老太监就会喊一声:撤!
这菜必须得端下去,而且以后这十天半个月不能出现了。
为什么呢?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防下毒。皇帝不能老爱吃什么,要是偏好被人知道了,那就容易下毒。
第二个,也是为了营养均衡,什么菜都得吃,那才健康。
这个规矩可以说是严格执行的,而且还搞学习。那本书里就介绍了,到了大宴会的时候,慈禧跟光绪一起吃饭,这其中就有一个环节。
到时,太监会给皇帝使个眼色,皇帝会故意往碗里舀三匙,这时候,太监就会大喊一声:撤!
这时候,菜赶紧被拿下,慈禧、光绪、皇后以及在场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体验这个庄严的吃饭时刻。
作者:金满楼
对于这样的问题,只能说三个字:“想多了!”
如果吃个菜还只能按规定动作吃三筷子,那这个皇帝就不是皇帝,是机器人皇上了。皇帝做到这份上,还做个什么劲,往墙上碰死算了。
当然,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观念、想法,都是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编剧、胡编乱造的宫廷剧里想象出来的。
这些家伙,前世又没有当过太监,也没干过宫女,就是知道胡咧咧瞎编。
当然,根据档案记载,皇帝吃饭的菜肴是挺多的,林林总总,起码有四五十种吧,比如肥鸭子、肫吊子、燕窝鸡丝、野鸡、鹿肉、各种小菜、各种汤,还有米饭糕点等等。
但请问这些东西皇帝都吃得下吗?真的要哪种都会吃吗?
错的离谱了,其实很多菜皇帝并不会吃的,比如鸭子啊鹿肉啊几乎天天都有,这些是所谓的看菜,只是摆摆样子的,皇帝吃饭和你一样,也就是挑几个自己喜欢吃的,吃完拉倒。
再看宫中御膳房规定的食材配额,皇帝每天需要:肉五十斤,羊两只,鸡五只,鸭三只,时令蔬菜十九斤,各种饽饽用白面三十二斤等等……
这何止够一天吃的,一个月也够了?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吃不下的这些东西,吃完后全部扔掉吗?
唉,你又想多了!实话告诉你吧,这些菜啊饭啊,说白了就是给伺候皇帝的那批太监什么的吃的,他们吃皇帝剩下的!
以此类推,皇后、妃子们的菜也很多,吃不下的都是给她的宫女吃啊!
试想,雍正皇帝连宫里的剩饭都要管,并曾下令太监把倒到沟里的剩饭捞出来晒干了喂鸟,如此节省,你还想、还敢浪费么?
所以,不要以为档案记录的那些都是皇帝吃掉的,其实也就是看个样子。
对于这等规矩,皇帝也很恼火,所以他们也会自己开小灶比如晚上累了,都是让小厨房搞几个自己喜欢的小菜,喝掉小酒,舒服舒服!
皇帝也是人啊!
据说,古代皇帝怕被人下毒,因此连自己喜欢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要真是这样,这皇帝真够憋屈的,日子过得还没地主老财过得舒坦。
在不少民间传说以及影视剧中,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古代的皇帝在用膳的时候,极为谨慎,遇到喜欢吃的菜,最多吃两口,连第三筷子都不能夹。
为什么呢?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之人得知皇帝的喜好后,在这道菜里下毒,所以,就必须在用膳时浅尝辄止。
毕竟在古代,皇帝算是一个高危职业,想取而代之的人数不胜数,因此想方设法暗害皇帝的也大有人在,为了身家性命,皇帝就不得不防。
但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想成功地在皇帝的饭菜里下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之所以会出现皇帝吃菜不能夹第三筷子这个说法,是皇宫里的规矩以及一些其他特殊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皇帝在吃菜时,不得不放弃夹第三筷子。
天上神仙府,世上帝王家,古代皇帝要吃饭,那排场真的是太讲究了
以明清两朝的皇帝为例,在他们吃饭时,小到用水,大到食材,每一样都是精挑细选,全部使用的都是当时最好的御膳食材。
比如用水,明清两朝全部使用的是京西玉泉山上的泉水,这里水质清澈甘甜,从元代开始,就成为了皇室的御用之水,到了清代,更是成为了皇室专供。
而为了满足皇室用水的需要,当时每天从玉泉山到紫禁城,运送泉水的车辆浩浩荡荡、络绎不绝、
除了水之外,就是食材了,像作为主食的大米,使用的不仅有各地进贡而来的贡米,还有京城附近种植的京西稻、南苑稻等等,口味都不一样。
而菜品就更多了,清朝时期设有内务府,内务府之下设“庆丰司”,这里就是专门负责给皇室养殖牛羊,不仅每日供应牛羊乳,还供应牛羊肉等诸多食品。
当然,自己养殖仅仅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则是全国各地进贡而来的特色食材,像东北的“飞龙”、江苏的“糟油”、镇江的“鲥鱼”等等,都是皇帝菜谱上的一部分。
不仅各种食材丰富,为皇帝提供饮食服务的御膳房,里面的人手也多,以清朝皇帝的养心殿为例,仅这里的御膳房,厨师人数就高达数百人。
这数百人中,有负责总指挥的庖长,有负责煎炒烹炸的庖人,还有其他各色人等,各司一职,共同组成了御膳房。
食材多,厨师也不少,自然做出来的菜品也就丰富多样,再加上皇帝吃饭十分讲究,每一餐都可以称得上是顶级盛宴。
根据史料记载,在乾隆二十六年二月十一日的一顿普通早膳上,各色菜品就足足上了20样,比如,“冰糖炖燕窝”、“挂炉鸭子”、“野意热锅”等,还不包括特色小菜和养生粥,这只是一顿普通早餐,若是遇到节日,那菜品就更加丰富,真应了那句话,帝王一餐谱,百人数年粮。
那么,面对这么多菜品,皇帝用膳又是个怎样的流程呢?
依清制,皇帝吃饭分为传膳、进膳、用膳三个步骤,顾名思义,就是通知要吃饭,然后端上餐桌,之后开吃。
而在传膳前,负责的太监会先呈给皇帝膳单,上面会写明这顿饭吃什么,注明用膳的时间、地点,同时还写明菜点用什么食具盛放,用什么桌子等,总之就是极为详尽。
等到菜品上的差不多了,太监们就会服侍皇帝以及随同皇帝一起用膳的人就坐,在古代,有哪位大臣能跟皇帝一块吃顿饭,那可是极高的荣誉,可要比现代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要高级的多。
而在皇帝所吃的饭菜里,会不会有人下毒呢?关于这一点,前文也提到,要想在皇帝的饭菜里下毒,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历史上,确实有过皇帝被毒死的,比如晋惠帝司马衷,就是被人在肉饼里下毒遇害的,还有唐中宗李显,据说他也喜欢吃饼,因此,韦皇后就与安乐公主将毒药拌进肉饼里,趁李显看奏折的时候送过去,李显也没有怀疑,拿起来就吃,不一会就七窍流血,毒发身亡。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让后世的皇帝对于饮食安全这方面,极为谨慎,为了防止有人在饭菜里下毒,在一道菜送到皇帝面前时,都会经历好几道程序。
首先,就是做菜的御厨以及传膳的太监,由于这些人直接接触菜品,因此,在挑选时,都会选择那些信任的人,这就从源头减少了菜品被下毒的风险。
其次,皇帝会进行“赏膳”,意思就是把自己要吃的御膳,赏赐给后妃等人先吃,等她们吃了没事自己再吃,这个举措不仅能先看看别人会不会中毒,还能体现黄恩浩荡,可谓一举两得。
还有,就是“尝膳”,皇帝会命身旁的太监品尝膳食,同样也是太监吃了没事自己再吃。
另外,还有用银盘子,象牙筷子等餐具盛放食物,这样也能检测食物是否有毒,只有等一切没有问题后,皇帝才会下口。
有这么多检测程序,因此,要想在皇帝的饭菜里下毒,并让他吃下去,真的并不容易。
那么,皇帝遇到自己喜欢吃的菜,不夹第三筷子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说一说皇宫里的规矩和忌讳了。
末代皇帝溥仪,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曾提到过,太监会限制他吃东西。
之所以限制,倒不是为了防止中毒,比如在慈禧太后当政时期,京城有个卖芸豆卷的小贩,就是因为慈禧太后喜欢吃他做的芸豆卷,因此被召进宫中,专门为慈禧太后做芸豆卷。
若是下毒简单,那直接在芸豆卷里下毒不就行了?
限制吃太多的原因,更多的是为了养生,不能总是吃一样导致营养不均衡,荤素搭配,才是健康的饮食之道。
另外,不夹第三筷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实在是吃不过来。
前文讲过,乾隆皇帝普通的一个早餐,各色菜品就多达20道,虽说十分丰富,但人的胃口总是有限的,老百姓都知道吃饭吃个七分饱,皇帝自然就更不会暴饮暴食。
因此,在有限的胃口下,皇帝一餐吃得并不多,几十道菜,每一道夹一两口,也就吃饱了。
也就是说,没等皇帝夹第三口菜,就基本上差不多了,哪怕是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也顶多就是尝尝,怎么可能会像饿死鬼投胎一样,下筷如风呢?
像溥仪所说的太监限制他吃东西,主要是因为当时溥仪年纪小,太监们害怕溥仪吃多了积食,从而导致身体不舒服,才会阻止他吃太多的。
毕竟当过父母的人都知道,小孩子最容易积食,一个不注意,就可能会吃多,吃多后引起肚腹胀热,到时候就会十分麻烦。
而那些照顾溥仪的太监们,如果让溥仪“龙体有恙”,那就是天大的罪过,轻则挨打,重则丧命,所以,他们不得不在这个方面格外小心。
更重要的是,古人们吃饭时,礼仪规矩颇多,根据史料记载,从周朝时,就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饮食礼仪,比如像什么夹菜一次夹少一点、离自己远的菜,少吃或者不吃等,而这些礼仪,在皇宫里就更为重视,身为一国之君,也就不会在这方面不注意形象,更不会出现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等行为。
既然皇帝用膳时吃得并不多,那么没吃完精美菜肴,最后都去哪里了呢?
一般来说,如果是普通的用膳,没有吃完的菜肴,大多都会被赏赐给后宫,这当然要看皇帝的旨意,没有他的批准,任何人是不能私自将这些菜肴送给谁的。
而遇到了那种大型宴会,比如在清朝时,逢上皇帝的大婚、冬至、春节等节日,皇宫里都会准备御宴,这种御宴的规格十分高,参会者大部分是王公重臣,通常是在太和殿前的大院内举行。
届时,御宴大开,王公重臣盛装出席,当然,菜品也更为丰盛,热菜冷盘加上各式点心,甚至会多达两百余种。
吃到最后,会出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那些大臣们争相将没吃完的菜品收入囊中,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打包,带回家去,让家人也尝一尝御宴是什么滋味。
像这种宴会,皇帝更不会吃太多,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小结:
古代的皇帝,在用膳时,遇到自己喜欢吃的菜,不能夹第三筷子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毕竟身为皇帝,一国之君,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不让他吃第三筷子有点说不过去,而他不吃第三筷子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菜肴数量丰富,等不到他夹第三筷子就已经吃饱了,第二就是古代就餐礼仪很多,身为皇帝,不会不顾形象的在那里猛夹一道菜吃。
古代的宫廷生活里,“皇帝怎么吃饭”是个常惹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还衍生出一个在野史里流传甚广的说法:“皇帝连自己爱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
这个说法,也演变成了野史里的常见桥段:每当皇帝遇上爱吃的菜,只要夹菜“超过三筷子”,旁边的小太监就眼疾手快,迅速把这盘菜挪走或撤下。甚至很多火爆一时的“宫斗剧”里,也有好些类似剧情。那皇帝们吃饭,真就这么“讲究”?其实,这“不能夹第三筷子”的一幕,真实的出处,是作家金易与沈义玲整理编写的清代宫女回忆录——《宫女谈往录》。
以《宫女谈往录》的记载,清末慈禧太后每天吃饭时,只要她朝哪个菜看一眼,太监就把哪个菜挪到慈禧近前,慈禧吃了两勺子后,太监接着就把菜撤掉,绝不叫慈禧吃第三勺子。甚至这道菜此后也十天半个月不会露面。以慈禧的话说,这是“老祖宗早就留下的家法”。为的是防止有人下毒。这办法也很有效,“即使跟了西太后四十多年的人也不知道她爱吃什么菜”。野史里那些“不夹第三筷子”的桥段,都是起自这里。
不过,《宫女谈往录》的说法,只是算是个孤证。单看清朝的历代帝王,虽然康熙皇帝也有过“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的说法,强调吃饭要有节制,但并没有“不吃第三筷子”的规矩。比如《御膳单》记载,清朝嘉庆皇帝在避暑山庄游猎时,一天的膳食里,就有“燕窝肥鸡”“燕窝酒炖鸭丝”“燕窝烧锅鸭丝”等多种“燕窝菜”,几乎天天都吃。
而同样是讲究“饮食节制”,还特意规定宫廷宴会饮酒不得超量的乾隆皇帝,在“爱吃什么”这事儿上,也是毫不回避。他每天早膳固定要吃的一样菜,就是“冰糖燕窝”。他还曾特意给御膳房传旨,要御膳房给他做“鸭丝豆腐汤”。他还特别喜欢吃御厨张安官的菜,一次吃饭时觉得菜品不对,还专门下旨让张安官给他重做一份。“不夹第三筷子”的规矩?放他这里也不是规矩。
不过,虽说“不能夹第三筷子”这事儿,并非固定规矩。但皇帝们饮食的规矩,确实十分繁琐。末代皇帝溥仪就曾在回忆录里抱怨说:他每天吃饭时,御膳房做的菜肴,大部分都是远远摆着。由于上桌前要经过种种手续,所以摆上餐桌时,大部分的菜肴都已凉了。“皇帝并不靠这些早已过了火候的东西充饥”。“小皇帝”溥仪日常吃的菜肴,都是太后派人送来的。至于日常御膳?晚年溥仪则形容说“营而不养”。
而且,虽然“不吃三筷子”的规矩不普遍,但对于古代皇帝来说,“怕下毒”是常识。明太祖朱元璋听说儿子晋王朱棡“鞭打膳夫”的消息后,立刻把朱棡一顿大骂:“于操膳切记忌之,保命也!”也就是说,倘若得罪了厨师,惹得人家给你投个毒,你权势再大也会防不胜防,早晚没了命。
当然,只靠“尊重厨师”,显然还不能“防毒”。所以在古代的皇宫里,也形成了一整套“验毒”制度。比如清朝的宫廷里,每次“御膳”摆好后,都先要用银牌来检验,银牌不发黑才算过关。然后再由小太监来“尝膳”,确定无毒后才端给皇帝食用。而且每一名厨师甚至杂役,都要列在膳单上,只要有问题就照名单抓人。所以在古代,“给皇帝下毒”这事儿,比拿刀行刺还高难度,皇帝们碰上自己喜欢的食物,一般都可以放心吃,不必讲究“三筷子”。
而在皇帝们“爱吃”的菜肴里,有时也能看到“地域特色”。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这爷俩,日常的“菜单”就不同。朱元璋常吃的菜有“猪肉炒黄菜”“两熟煎鲜鱼”“羊肉炒”等,主食是“香米饭”。朱棣则爱吃“清蒸鸡”“烧猪肉”,主食差别最大,大多是“馅小馒头”“香油烧饼”。这也和爷俩的不同生活经历有关,在北方长大的朱棣,显然更偏爱面食。
明清皇帝的“御膳”菜品,也体现出这类差别。典型一样就是“海鲜”,明代中后期的御膳里,已经有了海鲜。但清朝皇帝的御膳,却一直到道光年间才有。历代清朝皇帝的主要食物,多是鸭肉、鸡肉、猪肉、羊肉,晚餐时还常吃“饽饽”。
但别管吃什么,历代“御膳”的菜品,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可能很普通,但共同的特点就是“贵”。比如明清年间专供宫廷的“早蔬”,冬天里通过加热地面的方法种菜,成本十分昂贵。种出来的一条黄瓜,市面上就要卖到五十两白银。清朝乾隆年间时,御膳房每年花费都在三万两白银以上。另外还有各地“进贡”来的食材,单是清代的盛京将军,每年仅“贡鹿”就有七百八十只,盛京三旗网户每年要交的杂色鱼也有两万多斤,都是民脂民膏。
如此庞大的花费,也叫“御膳”成了古代的“食物链”,好些“聪明人”都从中敲金分肥。明代时各地向京城的“贡物”里,就有人偷偷做手脚,有的“贡物”在运输途中就被人宰食,还有的“以死易活,以微抵巨”,送到御膳房里的只是残次品。明太祖在位时就发生过一桩搞笑事:常州府向南京进贡“香狸”,按说进贡五只,打猎的猎户偷偷分了一只,经办的官员又吃了一只,运输路上死了一只,到了朱元璋餐桌上就剩两只,气的朱元璋破口大骂。
但跟后来的操作比起来,这类“吃贡品”的闹剧只是小儿科。《春冰野室乘》记载:清朝道光皇帝有次想吃片儿汤,负责御膳的内务府接着送来账单:要吃片儿汤就得再建个御膳房,花费白银数万。然后每年做片儿汤又要几千两银子。道光皇帝一听生气了,说直接到街上给朕买一碗不行嘛?内务府回答说:您说的那家店已经关门了。道光皇帝气了半天,最后也只能作罢,还是没吃上片儿汤。
换句话说,道光皇帝要是这么容易吃上片儿汤,内务府的财又找谁发去?
到了“庚子国难”时,吃饭“不过三勺子”的慈禧太后被人打出北京,撒腿经山西跑到西安。当时的山西陕西刚遭了旱灾,可太后“吃饭问题”岂能马虎?慈禧身边的太监们趁机敲诈勒索,一路上发足了财。而慈禧每顿饭也依然保持着“高水准”——每顿饭都要108道菜,配备八十多个厨师,沿途每个县为应付慈禧吃喝,都要花费二十万两白银。这么多菜慈禧哪吃得完?吃不完扔那里,老百姓也绝不许吃!
如此奢靡一幕,慈禧自己怎么看?她后来“回銮”路上感慨:“我当年在北京的伙食费,是这个的数倍,这一趟已经很节省了。”看过这样大言不惭的感慨,就能深味“御膳”背后罪恶的封建社会,以及晚清落后挨打的原因。
参考资料:孙丽萍,陕劲松《慈禧在山西的53天》、杨原《如果故宫会说话》、刘毅《明清宫廷生活:六百年紫禁城写真》、邱仲麟《皇帝的餐桌》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今天有书君给大家一个大福利,一起到皇帝家当回坐上宾,近距离了解一下皇上的日常生活。
“小卓子传膳”正赶上皇上传膳,有口福咯!
皇家的菜品还真是丰盛“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可把有书君所有馋虫都勾了出来。有书君刚要大快朵颐之时,忽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皇上刚夹了两块烧子鹅,那道菜居然被皇帝身边大太监撤走了,并且放得很远,如此胆大的奴才,如何能留!推推推………有书君这边“出”字还没有说出口,被旁边的小宫女用绢子捂住了嘴,原来这是宫里的规矩,皇帝对于一个菜最多只能吃两口。自己的无知险些人头搬家,有书君连忙溜到御书房翻找秘籍锦囊。由于穿越太匆忙,没带手机,只好用最强大脑背背熟,这可是皇家至高无上的秘密,赶紧附耳上来。
打开第一道蓝色锦囊:
“外圣而内王”五个大字跃入眼中,正在有书君困惑时,底下的几列小字让本君顿开茅塞,原来古代皇帝治理国家一向遵守此法,对外皇帝宣传儒家的仁爱,骨子里却被法家思想占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作为全国最有权力的人,怎么允许外人随意揣测圣心,所以宫中第一大禁忌,不准内宫官人私下议论皇上的用膳情况,《膳底档》也不准记录圣上的饮食喜好,所以皇上对自己喜欢的菜品最多只能吃二口,就会被执事的太监撤下,而且几个月都不会再上此道菜。
有书君一边摇头,一边将锦囊放回书柜上,原来这个变态的规矩是为了让外人无法揣测皇上的饮食喜好,不让外人用此喜好讨好皇上,借机上位篡权。
第二道锦囊是紫色:有书君顾不上欣赏上面的团龙花纹,赶紧打开锦囊。里面是个无字锦帕,锦帕上面画着一只丹顶鹤,只是丹顶鹤头上的朱砂红落到了一个精致的黄色描金大碗里。
有书君一向脑洞大开,很快地破解了其中的深意,原来为了皇上的圣体康健,不会遭歹人下毒陷害,严控皇上对每道菜的摄取量。在皇宫里下毒本来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如果再没有目标,几百道菜品,那根本就是难于上青天。严格遵守此规矩,可以更加完美地保证皇上不被下毒。
第三道锦囊是正黄色:无论从锦囊的质地和绣工都更加考究,里面的小锦帕也由白帕变成了黄帕,只见上书:皇家威严!下书:皇家威严不容侵犯,时刻铭记!有书君顿时被这几个仓劲有力的字震慑了。
历代皇上均自诩为真龙天子,是神一样活在百姓心中,无论吃穿用度都被渲染得神秘莫测,举手投足更彰显威仪,用膳时繁缛复杂的礼节显示其排场,“一菜不食三箸”更反映出皇家与民间的不同,因为不同才更映衬出无上高贵。
放回第三个锦囊后,有书君彻底为皇上悲哀起来。身为黄袍加身的帝王,不能任意与自己喜爱的妃子长相厮守,因为要后宫雨露均沾;不能任意出入宫门,因为有一众人等望君出、盼君归;不能贪食自己喜爱的美食,怕口味被揣测、怕被歹人下毒、怕失仪而丢失皇家颜面,好累!
有书君着实为皇上鸣不平,一代帝王怎么活得如此窝囊,一拍龙书案,呼来太监大碗倒酒,唤来御厨切肉,有书君我要与皇上满饮此酒。做人不能太累,做皇上更要轻松惬意些,这才是王道!
有书君忽然想起不能光有切肉,快把那盘烧子鹅端回来,皇上不吃有书君吃哈!吃烧鹅去也~回见了各位。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