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有人这样说的话,说是重要习俗,是真的么?
在农村,有这么个说法,“人过70不上坟”,可能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人过了70就不宜上坟呢?有道理吗?今天就来谈谈这个事。

说到为什么过了70岁就不宜上坟呢?我认为主要是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年龄大,体力不允许
过了70就算年龄大了,可不是吗?在过去的农村,人能活到70岁,已经很不错了。

过去人的寿命都不长,“人活70古来稀”,说的是一个人能活到70就算是长寿了。
事实上也1是这样的,过了70岁之后,人的身体就会急剧衰老,非常虚弱,而上坟有的要翻山越岭,有的要走很长的路,这对过了70岁的老人来说,是很费力气的。

二、墓地阴气太重,影响健康
自古以来,人们都会感觉到墓地的阴气重,如果超过70岁的人,本来身体就虚,这时还要去墓地,有可能回来就大病一场。为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墓地阴气太重,我们都知道,墓地一般选择在一个静谧之地,主要是让死人安息。大山里附近,附近还有涧水,周边长有高大松柏,遮天蔽日。

人们来到这里,一方面大家都心情沉重,情绪也不愉,心里压抑,总觉得阴森森的,会有一阵凉风不断吹来,胆小的人会不寒而栗。
正因为这样,年龄大的老人到这种地方,受地形,环境,心情各方面的影响,情绪会愈发不好,心情也愈发悲伤,本来身体就多病,这时极易引发身体疾病的复发。

三、对老人的忌讳
人一老,性格也变了,心里变化也大,对一些关于死的话很敏感,听不得别人说这个字。
到坟地,墓地去祭祀死去的人,年纪大的人肯定是会很伤感的,也会联想到自己。所以死,对于年纪大人来说,还是很忌讳的。让他们去上坟就是很不妥的一件一事。

经综上所述,人过70不上坟还是很有道理的,上坟这种事其实让自己的儿女去落实就行了。既达到了祭祀的目的,也对自己的身体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过去人们常说,人逢七十古来稀,八十而耄耋。在人生当中最怕的就是一个死字,年老者上坟不免有无数伤感,因为自己的年龄已经接近了尾声。死,对于七十岁以上的人来说:可能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今天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
墓地对于老人来说,在他们心里是最害怕的,谁都不愿意早走这一步。所以,这个年龄的人还是不去墓地为好。
七十岁以上的人,对这类事尽量地回避一下,少操点心。尽量不去过问这方面的事,死虽然是自然规律,人往往越是年龄大越是怕死,为了免去这样的悲伤,所以七十岁的人尽量别去上坟。
我七老八十的了,还坚持年年上坟扫墓。我再老,在我故去的父母心中还是个孩子。
这个说法就是强词夺理!我父亲去年年底去世,享年九十六岁。他去世时,我虚岁七十三了 ,我照样为他顶棺下寺打老盆,照样为他烧纸磕头 ,别人给他磕头,我照样趴地上给别人还礼。还有不上坟之说?你大没有你爸大,没有你爷爷奶奶大。你因为上坟怕死不行,明天死,今天该你上坟还得上。
第一次听说七十岁不上坟,先父在世时每年都带我们去上坟,直到八十五岁过世!
没听说过这个说法!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儿子不管年纪多大,都要给父母先人们上坟,除非儿子确实无法行动,才轮得上孙子辈上坟,而且上坟时一众家人一块上坟,以增加家族凝聚力,不允许一家分开上坟或两次上坟。否则别人会笑话这家人不团结的!
人上了70岁,又不应该去上坟了。就是说人老了,所以说不官。腿就不方便,一般来说,老年人的祖坟,都是翁在那个半山腰的山坡上。身体虚弱。所以说不能上去烧香。就是70岁不烧香的原因,以前老年人说的一句话就是说,人上70岁古来稀。也就是说身体健康,各方面都衰弱。你那个死字都不远了。比喻的就是说年龄大了。今天在吃饭,还不知道明天还吃不吃饭,今天把衣服穿上,还不知道明天穿不穿的上。今天把鞋穿上,明天还能不能把鞋穿上?这人老了就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该你想的事,你就不去想。不该你做的事,就不要去做,好好照顾你自己的身体,活一天就要好好过一天,就要好好享受一点,管好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才是健康的。少跟儿女天麻烦。谢谢你们关注,你得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