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为什么感觉最先离职的往往是经常加班努力工作的员工?

提问时间:2023-07-05 11:43关键词:工作,离职,员工

问题补充: 最近部门几名工作满一年的毕业生都纷纷提出离职,平时都是加班比较多的,没有和上级沟通怎么解决岗位工作量大,突然就提出离职,也不接收领导的挽留。\r","

点赞1、揭阳市 网友:意犹未尽

公司里原来有一个同事,平时工作表现不错,工作上的问题,只要找他,他都尽全力去解决。

到了年终,在评定奖金等级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怎么也算a级吧,但是老板并没有给他评a,只是评了一个b+,并指出他还有什么不足等等。

他据理力争半天,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之后的一年,他工作更努力了,经常主动要求解决难题,加班也是经常的事情。

大家以为他想通过更大的努力来获取老板的认可。

但是在年终前,快要发奖金的时候,他递出了辞职信,老板挽留,并承诺涨薪10%,但是他决意辞职,宁可放弃年终奖。

我们不明白,他努力1年不就是为了加薪获得老板认可吗?为什么现在这么坚决要离职?

他入职新公司后,我们私下吃饭,他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上一年谈年终奖的时候,他据理力争,但是老板仍旧给了b+,不是他的工作没有做好,而是老板对他本人不太满意,他的性格做不到和老板很亲近。他觉得,再在这个老板手下干下去,也不会有太大前途。

他说自己这一年这么努力,是为了让自己简历更好看一些。

以前的工作经历,工作太单一了,去外面没有那么合适的工作机会。他这一年,主动学习,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技术再提高一些,这样他更好找工作。

他这一跳槽,工资涨幅50%,也算是对自己这一年努力工作的回到了。

点赞2、天水市 网友:狼狽。

我们公司的研发部经理,他从普通员工做到经理职位只用了5年,是我们很多人崇拜的偶像,可他当上经理第二年就跳槽了,走之前我给他做离职访谈,问起他离职的原因,他跟我说了三点,当时我不理解,觉得他说的那些问题比较片面,只是他个人的看法。等他走了2年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他真的很有远见,不愧是5年就当上部门经理的人,既有眼力又有魄力。

5年时间从普通员工到部门经理,大家都很羡慕和佩服,没想到他却在第二年选择跳槽

这个研发部经理姓陆,在来我们公司前是在某大厂工作的,工作两年后跳槽来的我们公司。当时公司刚好处于快速发展期,在很多方面的经验不足,就喜欢从大厂挖人,学习别人的经验,所以对他很重视。

陆经理刚来公司的时候,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精益改善团队,这个团队包含了公司多个部门的员工,工作职责是改善公司的现有产品,不属于任何部门管,直接由总经理负责,陆经理担任团队负责人。

这个团队当时在公司内权力挺大的,不管是在外面出了故障的产品,还是公司研发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产品,反正只要是有疑难杂症的问题,都会交由这个团队来攻关解决。

团队的成员都是各个部门抽调出来的业务骨干,如果涉及到某个部门的问题,一般都是这个部门的人负责跟本部门的领导协调,协调不了的由陆经理出面协调,如果还是解决不了,直接上报总经理,总经理出面解决。

每当解决一个难题,团队都能分到一笔奖金,所以那时候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天天加班加点的干活,而且团队成员还很团结,以身在团队为豪。

陆经理不负众望,担任团队负责人的两年期间帮公司解决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项目还得到了集团的嘉奖,一时间风光无两。

两年后公司发展趋于稳定,就把这个团队解散了,原先在团队中的人又调回了原部门,然后陆经理被转去产品研发部担任副经理,在副经理职位上做了2年,原研发部经理跳槽走了,陆经理顺利转为正经理。

从他进入公司到担任研发部经理,这期间一共就只用了5年,他是我们公司最年轻的副经理,后来也是公司最年轻的经理,他的职场升迁就像开了挂一样,是我们很多人崇拜的对象。

但他当上经理的第二年,却突然离职了,走之前,他先跟我说了一声,因为新公司要做背景调查,所以事先跟我打个招呼,当时我还挺惊讶的,问他离职原因,他说先不说,等开始办手续的时候再说,我问他别人知道吗?他说就告诉了总经理和我,其他人也还没说,等做完背调他就开始办手续,然后才会告诉其他人。

别人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他这五年过得并不轻松

过了几天我接到了他的背调电话,是我们当地一家很有名的公司,我帮他做完了背调,然后告诉了他,他后来就开始走流程办手续了,然后我给他做的离职访谈。

这次我再问他离职原因,他就跟我多聊了一些,主要就说了3点,不过他表示这只是私下作为朋友随便聊聊,书面上的离职原因他还是写的因为个人发展原因。他当时讲的离职理由是:

1、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陆经理说,虽然他在我们公司升职很快,5年就做上了部门经理,但是这5年他过得很辛苦,长时间的加班加点,身体吃不消,自己的家庭也没怎么照顾,家里人都有意见了。

而在公司,虽然看上去他当上了部门经理,但是其实收入并没有多多少,因为我们公司的经理年底是要有绩效考核的,一般是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给各个经理打分,然后各个部门经理之间互相打分,综合两部分评分得出一个数据。

陆经理可能过于优秀,所以在领导那边的打分分数还比较正常,但是在各个部门经理互相打分的环节却得分不高,两项加起来他的得分还处于中下等。

别的部门经理年底奖金多的有十五万,少的有五万,他一般都是七八万的样子。他觉得这不公平,不是按业绩和能力打分,反而有一些是靠人际关系了。

而且虽然他在我们公司是一骑绝尘当上了部门经理,但是一年也就三十五万左右,而他的同学,跟他同样的工作强度,人家在其他公司都能拿五十万年薪了。

所以,他觉得,不管是在公司内还是在公司外,他的付出与回报都不成正比。

2、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不看好

陆经理之前在团队工作时就发现了公司有一些发展策略上的误区,公司的产品大多是靠仿制别的公司的产品,自己在研发上并没有投入多少精力,缺乏竞争力。

而且他们之前收到过一些客户的反馈,产品在外面出了故障,售后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时解决不了,最后拿回来由团队一起攻关解决了技术难题,但是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究其原因,还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问题,生产车间的质量意识不够,质检部门把控不严,售后服务人员技术能力不强。这些都是因为公司快速发展而忽视了内部管理造成的。

他也曾将这些事向总经理反馈过,但是总经理不是很上心,确实,这几年因为公司效益好,所以有些问题没有得到重视,等过几年要是业绩增长缓慢滞后,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会越来越严重,所以陆经理有些担心,觉得公司这么下去会出问题。

3、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符

虽然自己当上了部门经理,被很多人羡慕,但是陆经理还是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的,他说自己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做技术做改善他没问题,但是做管理他不在行,他更喜欢安静的做技术研发,不想过多的参与到管理当中。

而我们公司的风格就是,技术做得好的后面都转为管理了,仿佛做管理才是晋升的唯一方向,他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去管其他人,他就想做研发创新工作。

而且,就算他转行做管理,他也看不到出路,他才30岁,现在已经是部门经理了,而他再往上晋升就是副总经理和总经理,而我们公司比较年轻,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几个副总经理普遍在40岁左右的,而且都是公司成立初期就在的老员工,之后就没有换过人,所以,对于陆经理来说,他想升副总经理,基本没有希望了。

他说,他现在一眼就能看到未来十几二十年的工作,要一直在部门经理这个级别,对他来说,他不甘心,他想要换一个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当时陆经理跟我谈完以后,让我不要写在访谈记录上,说就当是朋友间的闲聊。因为之前在团队工作时,我跟他接触比较多,所以我俩私下里聊得还挺多的。

我觉得他的看法比较片面,再说了,他升职那么快,已经被公司很多人都羡慕了,超过了99%的普通员工了,目前可以适当停下来歇一歇,没必要那么紧张,一直让自己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

他不置可否,没有直接回答我,就说以后你就明白了。

他走后2年,公司的业绩逐年下降,其实跟他的关系不大,我们也明白,业绩不可能连连增长,适当的降速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后来公司又出了一些其他问题,在质量这块出现了批量问题,被客户索赔了,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他临走前跟我说的话,我才明白,原来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后来我找他聊天,问起了他的现状,他说他当初跳槽去了新公司,年薪50万,做研发团队负责人,现在又有一家新公司找他,给他开到了年薪八十万,他还在考虑要不要继续跳槽。

这时我才明白,人家这是一路向上啊,不像我们,稍微取得一些成就就想停下来歇一歇,这一歇,就被一起同行的人赶上并超过了,人家之前能5年做到部门经理不是没有原因的。

为什么感觉最先离职的往往是经常加班努力工作的员工?

我做了十多年人力资源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给离职的人做离职访谈,因为我人际关系还好,所以大多数人离职时,哪怕书面上写的离职理由比较客套,但是私下里也会跟我说一说真实原因,我觉得,确实是最先离职的往往是经常加班努力工作的员工,究其原因,大概/4点:

1、经常加班努力工作的员工更上进,不断追求突破

既然他在现公司经常加班努力工作,那他肯定是个上进的人,这类员工喜欢不断追求突破,敢于迎接挑战,当一份工作没有挑战性后,就想要换一份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他们一直在打破自己的极限,希望取得更高的成就。在现公司他们做到极致之后,如果没有新的挑战,就会离职跳槽来追求自己的梦想。

2、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希望寻求更合理的待遇

就和陆经理一样,一个员工如果尽心尽力付出了很多,但是在公司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那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同样的付出,在其他公司如果能得到更多的回报,那他自然会跳槽。

3、过于优秀的人,会被其他同事排挤

说的现实一些,如果一个部门,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加班,而总有那么个别员工天天加班,工作还非常努力,那领导自然会比较喜欢他,给他的支持也会更多,那其他人心里怎么想?会不会嫉妒?这也是一种常态。

如果你会处理人际关系,知道平时跟大家多交流沟通,那还好,至少矛盾不会明面化,如果你一心扑在工作上,而忽略了人际关系的维护,那么很快你就会发现处处被掣肘,工作越来越难做,最后只能跳槽离开那个环境。

4、对公司付出越多,了解越多,考虑的就越多

经常加班努力工作的人,对公司付出很多,在工作过程中,也对公司的情况了解的更多,一个公司有好的方面自然也会有不好的方面,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公司来说,前期对员工展示的肯定都是好的方面,随着员工对公司的了解逐渐深入,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也就显现出来。

当你对公司的了解越来越深,发现有些事不像你之前想的那么美好,比如公司的经营理念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像表面那么好之类的,那你多半会想着趁早离职了。

综上所述

其实说到底,一个经常加班努力工作的员工,他肯定是有上进心和责任心的,想要在公司好好做下去的。而他如果选择离职,那一定是有原因的,有的是因为待遇问题,有的是因为人际关系问题,有的是因为个人发展问题。

不管是哪种,我觉得这类员工都应该值得挽留,而挽留他们就需要拿出真心实意,去了解人家离职的真实原因,然后衡量是否能解决,如果确实很看重这个员工,就需要认真去对待,用心去挽留,并且举一反三,不断地提升公司的管理,这样才能留住更多地员工。

如果你对一个优秀员工的离职熟视无睹,觉得走一两个人也无所谓,那么之后走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当员工离职成为一种趋势,到那时候再改就晚了。

点赞3、秦皇岛市 网友:雪的眼泪

咱们公司的小王实在是太老实了,所以我决定再让他多加几个班。

这是我们公司老板的真实心理写照,然而公司老板没有想到的是,也正因为他的这个下意识的举动,让这个员工离开了企业。

甚至老板凭借着自己的一己私欲差一点毁掉整个公司。

我可没有夸张,接下来我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在职场当中我们很容易见到,而一旦见到就意味着这家企业可能活不长远了。

第1点:公司小王的故事

我来到这家企业的时候,小王已经在这家企业工作很多年了,也是我的长辈。

而我之所以喊他小王是因为我们公司当中每一个人都喊他小王。

我来到企业的第1天,老板就说:现在你来了,咱们就是自己人,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找小王就行,小王这个人心眼好又善良,有什么问题都能帮你解决。

当时我还以为这是老板的客气话,可是后来工作了一两个月,我才发现老板还真没有骗我,小王就是心眼好就是善良。

善良到什么程度呢?

各种各样的事情他都能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老板让我周日过来加班,而我作为一个刚来的实习生,也不会反驳什么,加班就加班吧。

刚到公司,老板就给小王打电话:小王,你马上到咱们公司楼下的打印店打印一份文件,然后给我送到楼上来。

当时我听到老板这个电话之后,在一旁小声地说:我去楼下打印吧,小王家离公司也挺远的,打车也得半个小时,那么大老远来了就为了打印一份文件,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我刚说完老板就一脸不耐烦的说:我的一切所作所为其实都是有预谋的,你不会真的单纯的以为我只是让小王打印个文件吧?

职场的行情你还不懂,既然你这么有好奇心,我就跟你说道说道,顺便来说一下我在职场上的一些心得。

你看小王距离咱们公司这么远,来到公司之后打印一份文件,那他打印完文件之后他好意思走吗?

肯定不好意思,他肯定会问我老板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吗?这个时候我就可以顺其自然地给他安排更多的工作。

而且这个工作还不用算在加班范围内,因为这是小王积极主动地问的工作,可不是我故意给他的。

就这样我只需要让小王打印一份文件,小王就可以免费给我加班,现在是下午2点,如果加班到晚上9点的话,那最起码这一天的时间小王都能够一心一意的扑在工作上了。

老板说完之后还得意地笑了笑,那个表情就仿佛在说:我这么聪明你还不赶紧夸一下我。

看到老板这副神情我忽然觉得后背发凉,然后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老板,有一天你会不会也这样指使我来给你工作,你不会用套路小王的方法来套路我吧?

这句话说完老板脸色一僵说道:怎么叫套路?这不是让你们成长吗?一到周六周日就知道在家里面看电影玩游戏,你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在公司里加班做业绩,自己也能获得成长呢。

后来伴随着在这家企业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也就越来越意识到,这个小王究竟有多么容易被人欺负了。

比如公司需要打一份文件,二话不说就安排小王去打印,没有水了给小王说一声,小王立马就能扛一桶水上来,有了什么临时任务也是通通都推给小王。

有一次有个小姑娘订了外卖,外卖员说不能送上来,需要有人下去取,于是小王就成了不二人选。取外卖的时候还跟小王说了,你要快一点,不要像上次那样磨磨蹭蹭的。

第2点: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

有几次我都暗示小王你为什么要这么听他们的话,他们给你安排任务,你明明可以拒绝的呀?

小王听了之后挠挠头说:拒绝是可以拒绝,但是大家都是好朋友,拒绝的话也不太合适,而且我的确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帮他们呀。

再后来,小王终于火山爆发了。

就在某一次在公布任务的时候,新来的部门主管不了解行情,直接对公司老板说,这项任务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我的认真负责,我要拿到其中的30%以上的利润分成。

老板听了之后一脸诡异地看着他说:不能这样吧,虽然咱们公司的猫腻大家都知道,但是在业绩这一块可从来没有亏待过谁,你要是把这笔钱拿走了,小王心里面会不会有波动?

谁知部门主管说:他就是个老实汉子,咱们把业绩全部吃了,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没想到这句话正好被小王听到了,而小王也终于爆发了。

他告诉主管:你可以压榨我,让我干工作范围以外的活,但前提是项目绩效奖金一分钱都不能少,平日里你没少坑我,我也不在意,现在你竟然还动了我的项目奖金的心思,你要真的敢这样做,我立刻辞职。

小王的这一次情绪波动,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包括我在内,所以我们只是认为小王这是被压抑了很久,突然之间来个小爆发而已。

就连公司老板都不在意,利润该怎么分成还是怎么分成。

我们公司的那个利润分成是拿出30%给参与项目的所有成员,当时这个项目的总奖金在50万左右,30%就是15万,而部门主管一个人就独占了10万,剩下的5万再分下去,到了小王这里就只剩下8000块钱了。

小王看到公司是动真格的了,二话不说扭头就走了,直接离开了这一家企业,8000块钱一毛钱都没有要。

公司老板还在为自己省下8000块钱沾沾自喜,可是后来就发现不太对劲了。

因为小王在公司的表现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可老板为了这一点蝇头小利竟然和主管勾搭在一起,私扣小王原本属于他的绩效奖金,大家心里面都敲起了边鼓。

老板这样对待小王,会不会在某一天拿出同样的招式来对待自己呢?

于是慢慢地,一些员工的心也就散了。

第3点:职场当中不要欺负老实员工

我们总是认为老实员工可以为公司做更多贡献,给他们安排任务的时候他们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往往都是照单全收。

既然如此,那就应该让他们做更多的任务。原则上来说是可行的,只要工资能够到位,让老实人做更多的任务,对于公司来说也更保险。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什么事都是有一个极限值的。

一个人在工作当中虽然很老实,但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踩在他的头顶说两句话,也不意味着谁都可以指指点点,更不意味着公司老板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榨这个员工。

原因很简单,他虽然是员工,可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司当中非常重要的员工,因为他几乎做了公司当中绝大多数的琐碎事情。

当老板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他的时候,可能他会选择忍让,但这个忍让是有时效性的。

第1次忍让了,第2次忍让了第3次第4次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再之后就是他的彻底爆发时期。

一旦这位老实员工离开这家企业,就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方面的损失。

所以作为一个公司老板,尤其是识大体的公司老板,从大局方面来讲可以适当地给老实员工多安排任务,但是薪资福利同时也必须跟得上。

如果跟不上就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很容易伤人心,而一旦让一个老实员工伤心了,对公司带来的波动远超过公司当中其他的人。

因为这个老实员工确确实实为公司做贡献了,而且做的贡献还不少。

点赞4、瓦房店 网友:暮成雪

这些人往往很听话,做事任劳任怨,也很忠诚,但是有个本质的缺点,工作总是做不到领导的心坎中去,所以努力工作不等于,平步青云,也避免不了扫地出门。

点赞5、盐城市 网友:残傷记憶

自信点,不是感觉!是绝对!在公司工作7年,差点误判要从一而终,废寝忘食把公司当家,结果被莫须有的罪名给扣上,关键手握证据都不想辩解:哀莫大于心死,不过如此!

涉及隐私,我将主要事件交代一下,避免对号入座:

2011年我还在广州一家私营公司,工作7年的人事经理,被公司扣上莫须有私设小金库的罪名,还说伙同老员工一起在工资单上造假,可她手握关键证据也不去辩解。

她走的时候我问她:“姐,你为何任人鱼肉也不反抗?”

人事经理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哀莫大于心死,不过如此!”


?要说清人事经理的事情,就得从公司的“自由企业管理法”说起!

这家公司说来也奇怪,营收正常,工资准点,遇到周末还会提前发,每个月还有绩效考核,关键也能拿到手,只是多少的区别,最主要是上班时间自由,可随着人事经理被逼走了,公司最后一个努力的员工也走了。

要说这样的公司,就是妥妥的好公司,为何留不住人呢?

你要老板的钱,老板要你的M,你如果不要钱,那就榨取你的私人时间,凡事有但是!

因为老板实行了“自由企业管理法”,听说还是花了百万学费学回来的。

其核心就是:工资组成为基本保障工资?高额业绩奖励?年终奖,什么岗位都跟业绩挂钩,你能想象那是什么画面吗?

基本保障工资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因为再低就违反劳动法,跟我们理解的基本工资有很大差距。

高额业绩奖励,就是必须有工作成果、有工作成绩、有业务突破、有勤恳努力这“四有”才能实现。员工进了公司后,升职难,涨薪难,定的什么岗基本是终身制,除非有特殊贡献,而奖励的系数跟入职的级别有关,上不封顶。

老板的想法是:我不克扣大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个人都能拿高薪,但不是老板掏荷包,而是从市场取,你的努力全部在工资收入里,收入低的就是浑水摸鱼的人,从而激发员工的斗志。

实话说:这种管理初衷是好的!

毕竟人有三六九等,工作能力也有差异,所以只给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收入高低需要靠能力争取,利用丛林法则淘汰弱者,让强者愈来愈强,这样企业才有狼性精神,刺激公司螺旋式上涨。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直到爆发三件事彻底终结“自由企业管理法”!

?第一件事:老人流失,新人招不进!

因为公司只给基本保障工资,对于老员工来说拿过高额奖励,基本保障工资也能接受。可招新员工,人家可没经历过,其它公司的基本工资是2000元,而这家公司只给你开750元,承诺高额的奖励,试问谁心里不打鼓,是不是画饼?

所以每次面试双方都谈得不错,可谈到薪酬方案,人家直接告诉人事经理:“不好意思,我可能来错公司了,耽误贵公司的时间!”

最后有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基层员工原本是最好招的,居然比招经理还难,有时候面试很多,最后没一个同意入职。

另一方面,老员工业绩突出,也符合晋升的条件,但根据用人规定,必须招到顶替自己岗位的新人,才能升职,招不到人就是升职者的能力问题。

老板还对你说:“看之前升职的人怎么就能招到顶替者,说明还是你自己的问题,如果真想升职,会有一万种方法招到合适的人!”

最后真招不到人,人事经理才跟老板说,适当放宽新员工的条件,新人用新的工资标准,提高基本保障工资,降低奖励系数,大家也知道这是老板的意思。

而同岗位,新员工基本工资高于老员工,遇到淡季,最后老员工的收入可能还没有新员工高,于是老员工心里不平衡,有的选择直接走人,有的选择把新人排挤掉,最后新人基本熬不过试用期。

?第二件事:分配不均,演变成排坐坐,分果果!

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跟人事经理也混熟了,她私下透露,拿高薪的人确实有,但总是那几个人。

大家以为是自己能力不行,没有别人努力,殊不知,市场就那么大,过了高速增长期,再想突破很难,老板比谁都清楚市场的份额,在没有绝对的爆发前,看似高额的奖金方案,实际整体奖励是相对恒定的,区别在于是哪些人在分奖励。

能力强的分得多,自然其它人就少,偶尔运气来了,但也不持久,最后形成少部分人每天打鸡血,大部分人混日子,斗志全无,精神散漫,有时候开除几个刺头杀鸡给猴看,可猴也跟着走了几个。

这样下去可不行,老板就让人事经理调整年终奖方案,把奖金缩减,从年度兑现改成月度兑现,然后把奖励额度固定分给每个部门,再由部门经理以“奖励先进”的方式落地。

比如这个员工连续一个月都是部门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奖励100元。

再比如某个员工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方案,效果不错,奖励500元。

……

这样执行下来,对部门经理要求极高,他如果是理性之人,那么奖励先进无可厚非,只对事不对人。

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今天打赏张三,明天就得照顾李四,大后天就得关注王五,总之雨露均沾,避免员工觉得厚此薄彼,人走了,不好招人是硬伤。

原本是为了刺激员工的分配方案,最后演变成排坐坐分果果!

有些努力的员工,觉得付出最多,但经理赏罚不明,有些人选择消极怠工抗议,有些人干脆离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结果发现跳出后,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很多优秀的人离开了。

老板让人事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这么严重,于是让她跟离职员工深度交谈,人事经理也知道,按正常的离职沟通压根问不出所以然,于是采取激将法。

她说:“你离职,你觉得在外面能值多少钱?”

员工异口同声地说:“再怎么不值钱也比留在这里强,有时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

人事经理如实反馈,结果老板怪她办事不力,作为公司大管家,几个人都盘不顺,因此动了心思。

?第三件事:人事经理居然被揭发,关键还是莫须有的罪名!

在我提离职的那个月,人事经理摊上事,说她涉嫌私建“小金库”,中饱私囊,还伙同几个员工在工资单上造假,可她是跟着老板7年的老员工,可以说已经把公司当家了。

关键这大的事情,人事经理也不出面澄清,公司也不给合理的解释,感觉一切像是这么偶然,但是里面又说不清道不明。

我因为跟人事经理私交不错,加上我也进入离职周期,我就找她聊天,问她:“姐,你为何任人鱼肉也不反抗?”

人事经理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哀莫大于心死,不过如此!”

也许她有难言之隐,她不说,我也不好再追问,但可以肯定,这就是莫须有的罪名。

?为什么努力加班工作的人最先离职?

1、因为努力了跟没努力的人,拿得一样多,甚至拿得更少。

2、做得多难免犯错,有功不奖,有错必罚,最后还比不上磨洋工摸鱼的人来得轻松。

3、努力工作,领导承诺升职加薪,最后名额却给到自己的心腹。

4、努力工作的人,看似傻,实际大智若愚,只要机会成熟,立马跳槽。

5、看清了老板丑陋的嘴脸,原来之前活在梦中。

对于员工来说,离职只有三个真实原因:1、钱给少了;2、心受累了;3、被直属领导恶心到了!

而努力工作的人最先离职,这是必然,因为大家都不傻,他之所以努力,那是知道在什么阶段要什么!

点赞6、贵平市 网友:未忘你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首先从根本上讲是员工入职一个企业的目的受挫折。凡打工人选择进入一个单位,其基本理由是企业正规,环境不错,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努力加班工作的员工,相对来说实践深度与对企业的了解,比其他人要更加深入,切身感受也是更为深刻。觉察到这样的企业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如及早抽身而去,免得浪费时间。

其次是诱因的催化作用。如工作环境保护不利,有害健康;或者是老板不公正,薪酬不合常理等等。

最后是个人自立自强决心大,有实现梦想的紧迫感。加之本事强,是把硬手,不担心失业。所以拿得起放得下,说走就走。

就像散游的牛一样,天涯何处无芳草,说走就走的。

点赞7、普宁市 网友:寒风残

你看看,你都知道他们是经常加班努力的,你觉得领导看不见?

只不过是视而不见罢了,当你的努力在这里没有回报,那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再说挽留,离职了才知道挽留,早干什么去了,看得到付出,却什么都不说! 离职才挽留说明用的到你,等用不到你的时候就踹掉,留下来只会自取其辱

点赞8、济南市 网友:逝回忆

经常努力加班的人,对自己和公司都有高要求。

一旦他们付出了 就要有回报。一旦公司给不了,那就会非常失望的。

失望了,有的人直接选择离开,但是有的人会争取一下。

一旦不能改变,那就会离职的[呲牙][灵光一闪]

点赞9、酒泉市 网友:怨我沦陷

干最多的活,但评绩效反而不如别人,不闹事不扯皮,默默站好最后一班岗,找更好的下家。这难道不是一个好员工吗?锅在领导那里

点赞10、永城市 网友:背叛如狗

离职是因为对这份职业对这个厂心淡了,也就是死心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讲身边的真人真事!

第一个:仓管员阿阳。

阿阳是2020年8月进了家电器厂,专门负责五金类材料管理。

即将入库的原材料,像钢板,角铁,方管,无缝管……之类,全部卸车放在货架上,然后根据车间生产再发料。

车间做好的半成品入库时,还要称重量折算数量核算成本,然后再发到下个工序的部门。

以前有2个仓库,阿阳来不久,那仓管辞职,初初阿阳认为厂里没招来人,就一个人硬撑,干不完就加班。

由于是拿月薪的,加班没有加班工资。

阿阳咬紧牙齿坚持半个月,累得不行,就问主管怎么还不招人来?

主管笑眯眯:正在招!

这样,阿阳又坚持了半个月!

还是没“招”到人!


真相呢?

是厂领导看到阿阳一个人拿一份薪水可以干两个人的活,根本就不招仓管了。

知道真相的阿阳交了辞职书,主管以加工资想留下他。无奈他去意已决,阿阳还是走了!

阿阳说:

没有人手时,我可以暂时多干点,哪怕是不加工资。但是,额外的付出被人家看作理所当然,太让人失望了!

第二个:电工阿峰。

阿峰在一间电子厂做电工,共三个人:阿明,阿仁负责全厂电器设备检查,维修,维护。

工作不是特别的累,反正哪个部门电器有问题直接找行政部,然后行政部安排电工去修!

后来,阿明要回家结婚就辞职了。

接下来,原本仨人的工作就由阿仁,阿峰俩个人做。

以前忙完了,还可以在维修部坐一会刷刷新闻,现在不行了,这里忙完,又去那。实在不行,晚上还加两个钟的班!

那天,俩个人累得不行,向行政部反映招人。

人事部文员说正在招。

一个月,二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来人,阿仁说太辛苦了,就辞职。

这样一来,只剩阿峰一个了。

阿峰每天忙得像陀螺,坚持了半个月,也辞职了!

阿峰说:

付出不但没有回报,还被人当傻子,那就走人了。

总结:很多工厂的管理就是这样,希望一个人拿一份薪水最好能干二个人,甚至是多人的活。


而且,还会把你的额外付出看成份内之事,这样谁还会留下来干?

因为付出没有回报。

因为工作的成绩得不到应可!

因为心淡!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