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提出收复新疆时,为何李鸿章要唱反调?
所谓海防、塞防之争,只是台面上的争论。
李鸿章反对左宗棠收复新疆,说白了,是他不相信左宗棠能收复新疆。
在李鸿章看来,阿古柏有英国支持。沙俄也虎视眈眈,欲图吞并新疆。
两大帝国主义同时在西北搞事,左宗棠打得过阿古柏,还打得过洋人?
既然打不过,那西征必然会无功而返。
既然会无功而返,那何必还要花一千多万两银子做这种打水漂的事呢?
倒不如把这一千多万两银子的军费,拨给自己拿去搞海防建设。
相比于英俄。日本当时维新改革才搞了几年而已,国力比较弱。
搞不定英俄,我还制驭不了日本了?
这就是李鸿章当时反对左宗棠的内心OS。
当然,这种长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李鸿章肯定不敢明说。明说出来,士大夫肯定要把他骂死,朝野内外也肯定会一边倒的支持左宗棠。
所以李鸿章需要转移话题。把话题转移到性价比上。
我不说打不赢,我只说收复新疆不值当,只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总归是没错的吧?
李当时所谓的“新疆乃不毛之地”,不值当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去收复。确实在朝野内外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
于是这才有了海防与塞防之争。
到了多年以后的民国时期,李鸿章当年不敢明说的话,就从公知蒋廷黻嘴里说出来了。
蒋廷黻评价左宗棠,说左宗棠好大喜功,喜欢唱高调,言论比较动听。
还说李鸿章的建议才合理,左宗棠只是运气好而已,趁着阿古柏发生了内讧,没有遇着坚强的抵抗,才捡了便宜。
(蒋廷黻)
从蒋廷黻的言辞中,我们就不难发现,清末时期,乃至民国时期,有不少人都认为左宗棠是捡了便宜,运气好罢了。
帝国主义侵略我们,而我们又打不过,这该怎么办?
按照这些人的观点:先以夷制夷,请帝国主义国家出来调停。争取赔点钱,割点地了事。
要是没有国家愿意出来调停,那就躺平了任人宰割呗。
你以为“以承认伪满求得十年和平”的躺平主张,是胡博士的首创?
nonono!持这种观点的人,从清末到民国,太多太多了。
扯远了。再说回来。总之在这些人看来,左宗棠收复新疆,打赢了是奇迹,打不赢才是正常结果。
反正让他们上,他们觉得赢不了。
所以他们觉得左宗棠赢了,不是他左宗棠有能力,而是运气好。
但实际上,我们知道左宗棠之所以敢抬着棺材出征,就在于他有认真研究,并通过对时局分析,笃定英、俄不会直接出兵干涉。至少英、俄短时间内不可能出兵干涉。
这样一来,见缝插针的机会就有了。只是下手要够快!要迅速解决阿古柏,不能拖,不能给英俄反应时间。
当年的左宗棠,就是按照这一思路,出兵之后手起刀落,没有任何犹豫,速战速决,干掉阿古柏,根本不给英俄反应时间,成功收服了新疆大部。再转过头来与沙俄谈判,又收回了伊犁地区。
总的来说。李鸿章反对左宗棠西征。其实就是他不认为左宗棠能在英、俄嘴下,把新疆这块肥肉再抢回来。他怕左宗棠鸡飞蛋打。
就这么简单。
如果阿古柏背后没有英国撑腰,沙俄也没有觊觎新疆。单纯就只是阿古柏入侵新疆。李鸿章自己就把阿古柏办了。他还能把收复新疆这种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便宜留给左宗棠占?
至于说海防和塞防,到底谁错谁对。
我只能说,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无所谓谁对谁错。清政府实力弱,既想吃碗里的,又想吃锅里的,确实有难度。
主张塞防的王文韶(时任湖南巡抚),和主张海防的李鸿章,观点确实要更实际一些。
反倒是主张海防、塞防并重的左宗棠,观点有点唱高调,不切实际了。
然而从事后来看,唱高调的左宗棠,却把事情办成了!
西征阿古柏,他只养了四万军队,就收复了失地,同时还逼迫沙俄吐出了伊犁。
这中间,银子当然没少花了,老百姓也付出了巨大损失。(当时为了收复新疆,清政府把赈灾的钱都拿出来了)
但一千万两银子换来160万平米公里领土。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划算买卖。
况且,左宗棠一生清廉,死的时候,也没给他的儿子们留下多少银子。
堪称国士无双,一代豪杰。
而口口声声说要搞海防,在当时以务实为标签的李鸿章,却没办成什么实事。反而变成了唱高调的人。
北洋海军每年耗费无数,甲午海战,倾刻间被打垮;不仅海战失败,随之而来的陆战也败是一塌糊涂。
国防上毫无半点建树的同时,李家人倒是敛财无数。
容闳曾估算李鸿章的遗产,说有四千万。
我觉得太夸张了,应该还是梁启超的估算更准确一点:“世人竟传李鸿章富甲天下,此其事殆不足信,大约数百万金之产业,意中事也,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中国通商银行,其股份皆不少。或言南京、上海各地之当铺银号,多属其管业云。”
大概有几百万两银子的家产吧。
不过这也不少了。够打造一支水师了。
看看左宗棠,再看看李鸿章。
左公的塞防,那是实打实的塞防。
李鸿章的海防,只是嘴炮的海防。
李搞海防,初心可能是好的。可能真是为了国防事业着想。
但搞着搞着,就变了味,变成了他增加自己在朝庭的权势,和中饱私囊的私欲。
当李鸿章的心态变了后,清政府的海防政策也变了味。
看看甲午战争前的清朝海防,那也叫海防?
制海权意识不明显,建海军只是单纯为了吓唬日本,靠威慑消除日本进犯的野心。一切都只是为了防御服务。
这种海防,大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
大方向错了的同时,防御也是消极的,缺乏积极决战的思想。
有防日之心,却未有与日实战之意。
最后想躲都躲不掉,龟缩在港口,屈辱得被日军全部歼灭。
这样的海防工程,搞得有什么意义?
这样的海军,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真不如不搞。这才真叫钱打了水漂。
或许,区别从来就不在于海防和塞防。只在于人。
同一件事,让艰苦朴素的人去做,让游手好闲的人去做,让奢侈夸张的人去做,让投机取巧的人去做。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晚清的海防、塞防之争,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
在现实因素方面,阿古柏作乱时期,恰逢英、俄在中亚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英国担心俄国会通过中亚进攻印度,认为唯有维持喀什噶尔政权的独立,才符合英国的利益。
恰巧,当时李鸿章周围的智囊基本都是英国人,故而这些人极力建议李鸿章放弃新疆,要阿古柏成为清朝的朝贡国。
除此以外,李鸿章还认为自乾隆定疆的一百多年以来,朝廷每年投入的饷银是无底洞,应该把这些钱省下来,发展海防事业。这种思想虽然是基于当时清朝的国力而论,但却有非常深厚的历史传统。
原来,早自乾隆将新疆纳入版图时起,朝廷内外就一直有声音要求“弃置新疆”,李鸿章的言论,只不过是对这种观点的延续而已。
在清朝以前,新疆与内地的隔绝已有数百年,导致内地士人均视新疆作域外,即嘉峪关以西的土地绝非“中土”。
在乾隆平定新疆的过程中,这种声音也屡屡不绝。例如,乾隆二十年(1755)阿睦尔撒纳反叛,大学士刘统勋竟上奏请求退守哈密;乾隆二十二年(1757)大学士史贻直以兵马劳顿,请求捐弃伊犁。
这些力主抛弃新疆的官员也不是不爱国,而是在当时汉人的天下观念中,新疆是域外之地,不在他们理解的中国范围内。
因此,我们也就不必奇怪,为何在新疆被乾隆平定后,会有官员因为统治成本的问题要求弃置新疆。
直到20世纪初,李鸿章式的观念仍然很有市场。例如,民国学者吴蔼宸的《新疆游记》中就称:
降至今日,(新疆)犹成为荒芜不治之边域,非土地人民有何缺憾,乃历代鄙视边疆有以致之。
1865年,中亚细亚浩罕汗国的一个军官,乘新疆回民起义的时机侵入新疆,占据了天山南北的大部分地区,后来以“独立君主国”(艾米尔)的名义和俄,英订约,企图分裂中国领土。
光绪元年(1785年),清朝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在左宗棠准备出关西征时,封建官僚集团中有人提出反对。西征的总兵力约220个营。部队每年所需饷银共一千万两以上,都须由关内各省分摊。反对者既怀疑出兵能否取胜,又认为不值得花费这样大的财力。
李鸿章上奏说,新疆在平时每年还要花三百多万两的军费,为了收复几千里的荒地,再花很多钱不值得。他又说,阿古柏已经和英国,俄国立约通商,相互勾结,如果用兵于新疆,会遭到英俄的反对,并且中国兵力财力都不足,用兵是很危险的事。
同他们相反,左宗棠决心从阿古柏手里收复新疆。针对李鸿章放弃新疆的主张,他指出,如果为了省钱,停止用兵,采取退让政策,敌人就会得寸进尺,甘肃和蒙古西部都将受到威胁。
当时,李鸿章正在把国家财力大量用于经营他的北洋海军,所以他极力强调海防的重要,而视西北边防可有可无。左宗棠在西北拥有重兵,使他重视新疆问题。这就是历史上的“海防”与“塞防”之争。从本质上看,他们在新疆问题上的分歧,是要不要捍卫领土完整的问题。左宗棠的言行是符合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
左宗棠的大军以刘锦棠所部为先锋,于光绪二年(1876年),首先向天山北部进兵,经激烈战斗收复乌鲁木齐。在1877年收复南疆,阿古柏自杀,其部下分离崩析,新疆重归中国版图。
西征军武器:后膛七响洋枪
带膛线的后膛炮
加特林机枪
关于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新疆大部被外敌入侵并被战领这段历史,我就不细说了,我只就这段历史中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左宗棠和李鸿章说说自已的看法;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是清光绪年问的两位重臣,当时朝庭的实际掌控者是慈禧太后,他俩一个是主战派,一个主和派,左宗棠统领的主要边防、边塞部队,简称“塞防”李鸿章统领的是海防部队,也就是当的的北洋水师,简称“海防”。左宗棠主张挥师北上,收复新疆,确受到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的强烈反对,称新疆仍不毛之地,每年还要倒帖几百万两银子去维持,加之当时朝庭财政紧张,收复新疆用兵怕耗费不起,再加上当时的新疆战领者与俄、英两国都签定了协议,怕得罪了两国,还不如放弃新疆,将银子用在海防上,海防才更为重要,这就是史称的“塞防”、“海防”之争。其后在左宗棠的一再坚持下,慈禧拨银一千五百两给左宗棠所部,但被层层盘剥,最终到部队的只有五百两银,与实际战事所需经费相差甚远。所辛得到湘派浙江巡辅的鼎力支持才勉力凑齐了与侵略者一战的军费,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收复了新疆。其左宗棠功不可灭。但其后以左宗棠为首的湘派确受到李鸿章为主首的主和派的排挤和迫害,《杨乃武与小白菜》大家都熟知吧!此故事就发生在当时的浙江,故事中的主人翁因屈打成招成了冤案。哪时候李鸿章是当朝首辅,军机大臣,可谓是位高权重,他反对的收复新疆,最终确是以左宗棠为首的湘派(主战派)大获全胜,他怕左宗棠的功高危及到自已的地位,并以此案大做文章,以浙江巡辅管数下属不力,并在没有认有审核的的情况下签字,属渎职,为了有力的压制和打倒湘派及左宗棠,小题大作、不惜发起一场“政治运动”将湘派浙江巡辅等排挤、迫害。以达到维持自已的权力和地位的目的。我认为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为了一己之私,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利益不顾,实属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犯我中华、虽远必诛!分离国家破坏中华民族的领土完整必诛!以上为本人的关于该问答的一些想法,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历史上的左宗棠与李鸿章之争,谈不上政见不合。完全是忠奸对立。虽曾属于曾国藩湘军系统下,这两人后来都独树一帜,即左宗棠楚军,李鸿章淮军,两个人长期摩擦不和,左宗棠是晚清难得的一位清廉的官,看不起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清官和贪官合不到一个壶里,自然在任何问题上都唱反调。忠臣和奸臣无法为伍。历史事实也如此。
左宗棠治理地方路子务实,维护民族主权坦荡无私,舍得拼。李鸿章则处尽心机,苦心经营,增强自家实力,投机保存实力。左宗棠收复、平定回乱,为晚清江山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一切在开始的时候却不是那么顺利。左宗棠决意收复新疆的时候曾经详细上疏,告知收复新疆对于“边塞防守”的重要性,左宗棠是主张“塞防”的代表人物。而当时朝中的李鸿章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认为当时东部沿海才是重点防守的地方,坚持“海防”战略。形成观点对峙。无法调和。
李鸿章与左宗棠为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还是慈禧太后出马,慈禧认为左宗棠更有道理,因此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而左宗棠最后也不辱使命,成功平复了新疆。到此这事没完,左宗棠死后李鸿章独大,因政见影响先毁掉了楚军解散了淮军。所坚持的海防战略随亲自筹办的北洋水师一败涂地,使国家防务洞开。八国联军开始了侵略华夏的步伐。李鸿章本人则赚的盆满钵满。富极可敌数国。从而为家族子孙在海内外留下巨额财富。但仍未能逃避日本野心膨胀发动的甲午战争。左宗棠与李鸿章是晚清外交史上的忠奸两极。正是有左宗棠铁骨铮铮收复新疆、对法作战功绩的彪炳千古,才对照出李鸿章的软骨媚外祸国殃民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