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哪些对盐城的误解?
盐城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没有到过盐城的人,肯定认为盐城淡不了。一个以“盐”命名的城市,说话语气都带浓浓的咸味。让人似懂非懂,成为盐城独特的“八大碗”菜肴中的“大杂烩”。盐城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连丹顶鹤都眷恋盐城这块风水宝地。盐城人却有冲出亚洲,走向全世界的豪情壮志。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盐城人真的心比天高吗?还是不甘命运的屈服。误解自然而然就增添几分神秘色彩,真正和盐城人接触,或到过盐城这个地方走一走,就又是另一番感叹和境界。
你遇到过哪些对盐城的误解?
盐城,以“盐”命名,让人误解肯定盐储存量丰富
盐城曾经产过盐,那都是海盐,有很多盐场。煮盐、晒盐,经过提炼加工而成,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射阳盐场还比较景气,但土壤经过改良,挑沟挖河,把茅草滩、盐碱地变成肥沃的良田。因此,产盐也淡出人们的视线。
一个“穷”字,让没有到过盐城的人产生疑惑
盐城外流人口特别多,出门谋生路无非就是家里穷困而落魄,家里过得去谁会在外受劳碌罪。但盐城人有更高的追求信念,只有磨炼意志,才能让自己出类拔萃。在外面打工,不一定家里那么穷,才出去闯荡。外面广阔的天地才大有作为,才能一施自己的用武之地。很多人被假象所蒙蔽,认为苏北佬有多穷,但盐城人不以为然。
头脑灵活而敏捷,让人误解耍滑头,存心不良
盐城人不但具有商业头脑,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盐城人走到哪里,会绐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脑子灵活,懂得随机应变能力,看起来像个城府极深的老江湖,猴精猴精,有时让人感到措手不及。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盐城世代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定居在这里,没有两把刷子,又怎么能立足呢?说不是猴子不上花果山,用在盐城人身上一点不为过。看起来滑头滑脑,其实做事豪爽,踏实稳重,也是一个心地善良之人。
盐城人很自律,却有人误解盐城人高冷,不好惹。
盐城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亲赖,诚信做人是根本,做事沉稳而踏实,重情重义,不欺善,不怕恶,而且非常抱义气。无论在何地?只要是家乡人,非常讲究一个“诚”字。南来北往的只要到盐城,好像有一种到家的感觉。盐城人知道:“在家不睬人,出门没人睬”。朋友遍天下,路才越走越宽广。
盐城,我以为是产盐的城市。那里有盐碱地、盐湖沼泽。去了才知道,食盐并不是盐城的特产。盐城也没有盐湖沼泽,都是道听途说的事情。盐城市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市容市貌杠杠滴!
我就误解过盐城,认为她是苏
北最穷的地方,后来出差到了盐城一看,这个不怎么出名的城市还真不错,和发达地区的地级市没什么差距。
这次扬州抗疫,盐城人民对扬州人民的真情厚意令人永生难忘,谢谢你盐城!
根据网友讲述,南京名作家叶兆言在《江苏读本》中就曾记载过苏州望族大规模被迁至盐城这段历史。书中说,因江南富豪曾支持过自己的死对头张士诚,故朱元璋对“吴中”富户积怨很深。得天下后,“遂逐苏民至淮扬两州”。
该书还说,“盐城县早在汉时有三万多人,唐时达五万多。然而在洪武初年只剩下21,000人。洪武赶散客观上使得人口恢复,甚至超过了唐代的水平。洪武年间,郝伯村的十八代祖先郝贵四移民至此,如今已发展成六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庄。”
由此可见,至少半数以上的盐城人祖籍苏州,所以有盐城人说自己祖上苏州并无不妥。今天有部分盐城人会告诉你祖籍是“苏州阊门”的,是“洪武赶散”而从苏南来到苏北的,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相同。
哈哈,我自己开始听到这个城市名称就是误解了的,当时以为是一个专门产盐的地方……
再后来,以为是很穷的地方……
后来有一个同事是那里的人,才了解更多,原来这是一个跟其他普通城市一样的地方,该有的都有,还靠海,听她说起来就感觉是个蛮好的地方。
我是盐城人,对盐城比较了解,盐城人匀手里的钱处于全国平均线左右,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一般般,主要是我们本地人的思维问题,有凡事先找熟人的思维,无论是小孩上学还是看病就医,或在当地办什么事,都要找熟悉的人,或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熟悉的人,这种区域文化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没有误解,我遇到过的盐城人都比较心高气傲,可是命运又让他们"高"不起来"傲"不起来,尴尬不?
穷,落后,这些是那些6-70年代在盐城插队的知青回城后的印象,回去后又传说他们的子女和同事以及外省没有来过盐城的。事实真的如此吗?自己来过盐城才知道,盐城经济总量长年占据百强35位左右,农村家门口有水泥路,现在在施行集中居住的新农村,设施齐全。城市干净富裕,大型企业很多,人民安居乐业,超过国内70%的地方。
一度以为是salt lake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