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亲戚“断交”正在上演,每年都有些亲人彼此不再走动,怎么回事?
农村亲戚“断交”,我和亲妹在其中。咋回事?一方私心太重。
小我17月的妹妹两个儿子,供小儿上大学,妹夫不勤快,重担落在妹肩上,我两个女儿没上大学,丈夫干活,相比较负担轻些。隔段时间带礼物去看看,每年新旧薄厚的衣服送两三次,她小儿升大学送一千元。
现在妹的大儿子志愿兵转业在机关单位,小儿子现在是大学教授。但是买房仍有房贷,我还向以前一样对妹。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使亲戚不能相互探望,我盼着妹家能先给我打电话问候。平常妹从不舍得给我打电话,我常给她打电话,这次我等到正月初三,还是我等不得给妹打电话和手机,结果都没接,等一会儿妹也没回电话,我问了她小儿子微信通后,先问他爹娘好,又说他妈不能探望电活还疫情传染吗?从没打给我电话。
妹脾气急暴我心里早有数,妹来电话了,我没接和她在微信上聊,妹说:“你毛病不少,还嫌我不给你打电话,往后别和俺来往了,你看俺过好你生气。”
我说:“我看你对我冷淡,还对俺闺女说,你看俺过好你生气呢,你知道你过好了我就放心了。”
妹说:“俺不用你管。”
我说:“你这样对待我,我不怪你,怪我自己惯得你,我经常帮你,不求你回报,只求亲姐妹来往长久。对外人帮助可不能向对我这样。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往后俺外孙们成家,不叫你不对,叫你挣钱难不舍得花钱,你不想与我来往就依你吧!”
今后妹不理我,我也不能先理她了,她别以为我看她儿混好了想占光。等待妹想通了见我,我随时奉陪。想不通就算了,妹过好我不用多操心了,过好自己的晚年吧。
农村亲戚“断交”正在演咋回事?
我来给说一说发生在身边真实故事,你们听大概就知怎么一回事了。
我是65年出生的地道的农村人,家里姐弟五人,我是老四,大哥比我大二十多岁,二哥也比我大十七八岁,就连我姐比我都大十三岁。我下百还有个弟弟,我比弟大三岁。我是结婚最后的一个。所以等到我结婚的时候,家境已经衰落到了一定境况了。我是92年结的婚,那时婚后我欠了五干块钱处债,我人厂亲也已经七八岁了,没有能力了。所以,生活重都压在我的肩上,我家六七亩地,每年产出的粮食,除去交公粮和卖些去还外债外,家中留下粮食也就只能勉强够生活的了。如果再有人情往来的话?有诗生活就捉襟见肘了。弟二年,我的女儿出生了,是剖腹产。我的经济状况本来很就挺糟糕的,这下又要雪上加霜了。为了还债,我就在女儿刚满月时候,到浙江温州去打工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我到温州还到两个字的时候,我老婆又在老家把胳膊摔断了。所以我又不得不回去老家,来给老婆治疗。总之,在婚后的六七年间,我是借钱买藕吃,窟窿套窟窿。直至九八年,我的儿子又来到了这世界,儿子的到来,我一家皆大欢喜(虽然我们一家欠了别人一屁股的债)。为了还债,次年我便告别妻子去了山东青岛即墨去打工,好在此去即墨,便一直到见在。因为我是做的自由买卖,第二年我的四个舅子,就有三个跟我到了山东,他们刚到的时候,房子是我给他租的,车子也我给他们买的,总之连生活费用都我的。我对亲戚的帮助也够可以吧!我把他们领上路后,他们就各人干各人了。中间,他还隔三差五地到我那里聚会,当然了生活费用都是我的…。
这期间,他们每个盖房子都跟我借了钱。而且他们是借多少,我便是给多少。不信,我老婆可以作证。他们借钱时最长的时间有十二三年,最短的话也有六七点的时间。在借钱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关系都挺好的,逢年过节都在互动。可是就在2004年,我盖房子的找他要钱的时候,情况就大变了。他不是推托临时没有,就说你家哪里缺这点钱。总之就一幅不想还钱的样子。于是,我老婆与他们大吵一顿。还好钱最终是要回来了。但亲情算是画上句号。从此我们便没了往来,就像陌生人一样,有时见了面也相互不理。现在我老岳母还健在,老婆去看她母亲时,他都不理。在二0一六年五月十三日的深夜十一点半,居然能放我一把火。我与老婆去灭火,老婆脸上被火了个大泡,有巴掌那么大。当时报了案,派出所也没立案。当时打死也不敢相信是自己小孩舅子放的火!可过了一年了,他自己在电话里与他舅妈说起这件事时,说是他干的,说当时这样做,是要吓唬吓唬我。当时连车带货,我损失了十好几万块钱。你说你如今还有象这样丧尽天良亲戚吗?
从这点你应该知道现在的农村亲戚互不往来的原因了吧?
说说我家里吧:我爸爸这边亲戚只有一个姑姑,家里住在镇上,虽然和他们只隔着一条河,但是我们也不怎么来往的。
姑姑和姑父是“吃商品粮”的人,还领着工资,这在七八十年代可谓是“高人一等”的,就连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老师也会对他们和农村孩子不一样。
我们除了姑姑和姑父的生日非去不可,平常都不会去。因为看不惯表哥表姐妹那种翻着白眼看人的眼神,说话口气里全是“你们家里又缺啥东西了,我们家里我妈做不了主”。就好像姑姑会偷偷地给我们什么东西一样,让人受不了。
有一次,我妈娘家摘了新鲜的蔬果,家里吃不完,让我给姑姑家里背些去,结果三个表姐把我挡在门外,表哥出来接过背篓,进去把菜倒出来,又把空的背篓递给我,还说他妈不在家,不让我进去。
这个事情成了我一辈子的阴影,挥之不去,即使偶尔有机会坐在一起,我也会想起这一幕,虽然有的时候闲聊的时候,会聊起这一段,他们都能做到哈哈笑着就过去了,可我心里却有个埂。
我妈娘家在大山里,有二个舅舅和二个姨妈。
大舅在城里上班,从来不和乡下的姐妹和弟弟来往,所以妈妈真正的娘家就只有一个小舅和二个姨妈了。
在我的印象里,小舅和小舅妈或者姨夫姨妈来了,就是借钱或者什么事情,妈妈收罗着爸爸的旧衣服,或者我们穿不了的衣服,都给了他们。当然他们来的时候,会经常带些新鲜的蔬菜和鸡蛋什么的。
感觉他们每次来,都没有空手回去的时候。有时,他们也会把表弟妹们带来,不过表弟妹们每次来都是怯生生的样子,头都不肯抬起来。
有次二姨带家里表妹来的时候,挨着我们睡一床,头上的虱子也传给了我们,为这个我妈给我和妹妹的头发都剪了,收拾了好久才弄干净,还说农村的女孩子头上长虱子是正常的。
我和妹妹可不干了,每次姨和舅妈或者带了他们家里的表妹,我们都躲的远远的,怕传上虱子,被同学们耻笑。
在学校里面,谁头上有虱子,就表示这家人不爱干净,大家都不会和她玩。
鉴于这种情况,妈妈娘家过来的表弟妹来了,我们姐弟三个就会走到远处去玩,尽量不和他们在一起,然后用怪怪的眼神看他们,所以他们也很少来了。自然感情就淡漠了很多。
随着父母辈渐渐地老去,表兄妹之间更加的难聚在一起了,偶尔碰到也很客气,和外人没有区别,甚至比外人更加的有距离感。
现在我的那些姨表亲兄妹姐弟,有的在外面打工,几年都见不了一次面,自然越来越生疏,有的即使在家里也难得走动一下,都在各忙各的,没有事连电话都没有。
即使有时候家里某个长辈有什么事,我们聚在一起了,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相互之间显得很冷清。
农村亲戚“断交”正在上演,每年都有些亲人彼此不再走动,怎么回事?
我看过一个新闻:跳水冠军全红婵在日本得奖回国以后,家里从来没有来往过的亲戚都上门来认亲了,而且很多都不认识。
这真的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农村有句俗语“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亲戚之间“断交”也是很正常的。
一、交流少
亲戚之间,只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健在的时候,会有来往,老人是维系亲情的纽带。
但是表兄妹之间,感觉生活环境的差异,交流的少,情感生疏。长大以后,难于融入。
父母辈是兄弟姐妹,从小一起长大,朝夕相处感情自然好。长大以后,各自成家,各在一方。孩子们不是一个环境里长大,自然对其他的“表”姐妹兄弟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也只是陌生的血缘关系。
二、从小生活的芥蒂
小的时候,对走亲戚是很新奇和向往的,一旦发现自己没有想象的那么受欢迎,心里就会留下阴影,对待表亲也会敬而远之,甚至不愿意来往。
比如我家的姑表兄弟姐妹,虽然知道相互之间有关系,但是反而处处回避,童年时代的影响在心里留下了不好的感觉。
三、经济地位的影响
经济条件好些的人,就怕穷亲戚来认自己,也有故意躲着不来往的。有些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呢,担心亲戚看不起自己,伤了自尊,也不愿意主动相认。
慢慢地亲戚之间,相互就好像“断交”了一样。亲戚关系,反倒不如朋友之间关系好了。
朋友们,你家里亲戚之间现在来往多吗?
我是珊桃和露,一个生在60年代末,长在7080年代爱回忆的写作者,欢迎关注。
说说我的亲戚吧。今年疫情没事做,我妈让我跟我爸回老家装修,外公强烈推荐他侄子给我们,也就是我堂舅,说他做了十几年做的好。
先装修外墙,堂舅给的报价包工65一平方,我爸打听过一般也是60-65,加上那时候疫情期间,很多人都没事做,我大伯他们说便宜一点的都能找到。但是碍于亲戚关系,我爸妈觉得找熟人做也比较放心,贵一点也没事,做的好就行,于是就找了我堂舅。不过他们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伙食费,如果我们有空做给他吃,就不用,如果没空做就要按他们的方式给他们补伙食费,伙食费不是一餐多少钱,而是按工钱总额的百分之十计算。我们长期在外面,那个时候刚过完年,想到疫情估计也不会持续很久,等下疫情结束就要出去了,那就答应了,毕竟老家请本地人做都是这么算的,哪像我们在外面打工,屋主很多一口水都不给你吃。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谁想到疫情封村居然持续了小半年,我们足足在家呆了将近三个月。呆到外墙基本完工了,搞得我每天在家帮他们拎水泥做饭洗碗,累的个半死,后面内墙也交给他们做,没想到外墙做的还行,但是我大伯说内墙确做的很粗糙,厨房厕所的瓷砖基本上没贴平,客厅大白也是批的不平。因为我们出外面打工了,所以听到这样以后,我们商量了一下,我爸就跟堂舅打电话说,二楼以上就不装修先,没钱了,堂舅说没关系不怕我们少,可以先欠着。但是我爸坚决不同意,后面二楼以上就放着了,其实也就两层半的房子。
事情有争执,往往都是后面结账的事,他量的平方,我们没在家,所以也不知堂舅有没有量多,外墙算了六万多,内墙单单搞了一层简单装修,除了厨房厕所贴到顶,其他大厅走廊贴了一米二瓷砖,房间地板跟大厅地板都不用贴,其他就是刷白,用了三万左右。可是他却算了我们十万多点。原来伙食费算了我们将近一万。
我爸妈肯定就不高兴了,虽然说好了给百分之十的伙食费,但是我们在家给他们做了几个月的饭,我跟我爸出门的时候外墙都基本上搞好了,他居然连做外墙的伙食费都算进去了,而且平方数还不知道有没有量多。
我爸就跟他说能不能少点,没想到堂舅那人脾气很冲,可能因为楼上那一层半他追问了几次,我爸就是说没钱还不肯做。但是我爸也没说他做的不好啊,很多想说的都还什么都没说,就是跟他商量一下可不可以优惠一点,没想到他一听就急了,他说,我那房子怎么怎么难做,他都做到亏本了,一分不能少。我爸说那伙食费也不能少?你们做外墙的时候,那时候我们都在家给你们做了几个月的饭,是不是算错了。堂舅一听就火了,说我爸是不是一定要算得那么清楚?他是我妈娘家人,是亲戚,本来都要请他吃。让我爸别那么多废话快点结钱。我爸听他这么说也有点火,就说我们要回去量一下平方,再结。堂舅一听更火,他说,好你要量平方算的那么清楚,那我也跟你算,说他搭架子批阳台,那搭架子的人工也要算,帮我们搬了家具也要算,所有做了的琐碎事也要算,还让我爸快点给他结钱,不然他就在我妈娘家人面前唱衰我爸妈,让我爸妈以后没脸回娘家走亲戚,说完就挂我爸电话。
没过一个钟我外公就打电话来了,为我们为什么不结钱给人家,人家怎么说也是他介绍的,又是亲戚,让我爸妈不要计较,快点把钱结给人家。
我爸妈听了虽然一肚子火,但是还是强忍着跟我外公说,不能我堂舅说多少平方就多少平方吧?做的怎么样,我们也还没回家看,等我们回家看了,肯定结钱给他。
外公就说不行,不要让他没面子。我爸终究还是太老实,迫于无奈,打了钱给我堂舅。反正我心里,这样的亲戚以后是不会再来往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说我们亲戚之间算的太清楚,可是我给你们做了几个月的饭,天天好吃好喝买菜都一百多那不是钱?你还要算?凭什么?就因为是娘家人,所以就可以这么欺负人?唉,反正我算明白了,农村其实就是这样,有时候最怕的就是这些人,只许他们耍无赖,而你不行
先说一个现实,你绝对想不到:我们村,十几年前有1200多人,大家说,现在常住的能有多少人?你若能猜到,我真服了你!
前段时间村民人口核查,连整天在家的老父亲都不敢相信,以前1200多人的村子,现在常住的只有85人!大多都是60以上的老人,50以下的几乎没有。
其实老年人本来应该更多一些,父亲说,有一半以上的都进城给儿女看孩子了,天南海北都有,正像老爸说的那样,这些农村的老人,年纪大了见世面了,都过上了城里的生活。
以下6点原因,造成了农村“断交”上演,亲人走动越来越少
我们村的这种情况,也是所有农村的缩影。
“断交”的主观因素
农村老年人不方便走动,逐渐老去;年轻人在城里工作996压力大,没精力走动;孩子们学习任务重,周末要上辅导班,没时间走亲戚。
现在社会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无论大人小孩,都没有了以前的闲暇时间。
1、老年人逐渐变老,年龄大行动不便,身体好的,还要进城看孩子,没有了走动的时间。
我的老舅,以前每隔半年,就要到我家来看我妈,现在不知有几年了,他从没来过,前几年到北京看孩子,这几年,身体不便,也懒得出门了。我想去,却又像很多城里人一样,周末接送孩子上辅导班,真的没时间。
2、年轻人高节奏的生活,很多人没有以前老人们的那种闲暇时间,断交,不走动迫不得已。
以前的人在农闲时间,在大街上闲聊,可以拿出几天的时间走亲戚,现在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打拼在城市,早出晚归,996的生活方式,已经让他们没了互相走动的时间和精力。
3、孩子们学习任务重,没有了周末假日,对于亲人亲戚的观念正在变得淡漠。
这一点我体会很深,自己的孩子已经上高三了,见了亲戚,都不知道应该叫什么,每次都要提醒他。想想也不能怪他们,一年中我带着他走过几次亲戚呢?
每到周末,是我逼着他上辅导班,假期让他练特长,孩子们见了亲友不够热情,只能说,家长都有责任,你说呢?
断交的客观原因
信息化的进步,让“断交”有了替代品
4、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手机,亲人联系不便,亲戚家有事,互相到场祝贺。
忘不了的是,我当年孩子出生的时候,为了给各家亲戚报信,告诉他们哪一天来吃喜酒,我骑着摩托车用了两天的时间,跑了十几家亲戚,挨个去通知。
较远的亲戚,他们提前一两天就来到我家里,亲友们聚在一起,由于不常见面,感到很亲切,亲戚味很浓。
5、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亲人之间交流有了替代方式,亲人之间的走动越来越少。
现在,手机随身带,亲戚间有任何事,哪怕是很小的事,一条信息发过去,无论是问候还是祝贺,几秒钟办得妥妥的。亲人中有婚嫁乔迁升学等事,一个红包过去,人都可以不用到场,最终减少了聚会的机会。
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了弊端,由于天天都能手机联系,即使聚到一起,也没有了以前亲戚间好久不见的热情。
城镇化的加剧,把亲友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6、年轻人大量进城,亲人间的距离加大,亲兄弟也难在一个城市。
这几年发展很快,农村越是落后偏远的村子,年轻人外出得越多,之前兄弟们在一个村子里,亲戚不过几十里的路程,平时有事经常走动。现在几乎处在天南海北,哪怕是亲兄弟在一个城市的都不多。
很多亲友南北相隔,走动变得很不方便,没有大事,都不回来相聚,时间长了,给人“断交”的感觉。
“断交”不是“绝交”,适度“断交”是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适度的“断交”是必然的,它是信息化的和城镇化的必然,这并不是坏事,是正常的。
当然断交不是绝交,只是平时没有了频繁的交往,但遇到大事,遇到多年未见的亲人,无论再远,还是要聚的,只不过比以前少些而已。
年轻人来说,可能感觉不到变化,对于老一代人来说,他们往往会和以前小时候走亲戚的热闹相比,感到越来越没有亲戚味,这也是正常的。
对于这种变化,你感觉正常吗?你还记得小时候走亲戚的情景吗?
去年我回农村请一次客,因为我在农村祖坟山上做好了墓地,人总是要死的,儿子又不在身边,到了那一天要省很多麻烦。
那天去镇上吃饭,大约十多个人,湾里每家请一个,因为大多外出务工,只有这么多人。
吃饭时我带去了三弟,因为我过继舅舅做了儿子,这边叔叔的儿子成了堂弟,和三弟是亲舅表,亲舅舅的儿子。
喝酒时我三弟嘴欠,说了一句让堂弟难听的话,于是俩人象仇人一样互相攻击。
这个堂弟以跑摩的为生,大约有一次送三弟,认为是亲戚不会收钱,下车就走,但堂弟告诉他要付钱,三弟当时付了20元,实际多给了10元。
我也常回农村,每次打电话让他在车站等,一次20元从没少付,接的时候顺便请他吃一碗牛肉面早点,那20元照给,在农村生活不易,一年也只有几次。
今年回农村过年,解封之后去了一趟我表哥家,买几斤猪肉,两瓶酒,好多年没去,他70多岁了,在农村身体还算硬朗。去了后表哥非常高兴,打电话告诉在钓鱼的儿子,说表叔来了快回家,儿子回来后立马去镇上买菜做饭,搞了一大桌十几个菜特丰盛。因为我们这一辈亲戚常走动,感情特别深。
吃饭前我表哥告诉我一位同事,也是同学退休后回到农村,正月去世了,我俩在工厂住一个宿舍,人突然走了,我去了他家,他的妻子认识我,并叫出了我的名字,我在那坐了一会,见过他们的儿女,告诉他们如何办理他父亲后事费用,临走时留下200元钱表示心意。
现在农村的亲戚除了至亲,大多不会来往,除了红白喜事,一般不会请客吃饭。
我儿子这一代有十几个,除了建一个群,有事相互通知一下,大多没有来往,连我弟弟的孩子见面点一个头算是最高礼节,有时这也免了。
亲戚断交是迟早的事,因为听到最多的是谁没有帮过他们,所以然然,毫不检讨自己。
在农村堂弟俩人盖房子,钢筋水泥几十吨大卡子送去,没要他们一分钱,结果呢我请他帮我父亲坟地打理一下,一年一次给100元外加一包烟。
还有一个在县城税务局堂弟,他盖房子时在县城北门一个水塘里挖了一个大坑,他父亲带我去看说明了要我出全部钢材,五层楼要20吨左右,那时价格4000多,时间是1995年约10万,于是当时写了一个条子给县金属公司胡经理,让他去拿,帐我结,因为当时我付了他公司100万买钢材。
今年春节后解封了我想回黄石,让他来接一下,可是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他父亲去世,他儿子结婚通知我送礼他不会忘记。
所以亲戚不能总是去沾别人便宜,让你出点力就不愿意这样亲戚不来往也罢了。
这次回黄石我三弟家隔壁的仲华说明早送我回黄石,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回娘家给了婶子500元,结果因这笔钱挨了一顿骂。想不通的我给她发了一条信息,第二天,婶子登门来道歉,哭得泪流满面。
1、期待回家的愿望泡汤了
我的娘家坐落在湘西一个山清水秀的大山凹凹里,那里住着和我同姓的族人。我的婆家在距离娘家十几分钟车程的镇上。因为嫁得近,结婚的这8年,我和娘家的亲戚走动还是很频繁的。
结婚的前几年,我和老公历经了好几次的创业,运气欠佳,成效不是很好。自从生完两个宝宝后,孩子没人带,我只好留在家全职带娃。每逢赶集日,娘家的一些亲戚总会大包小包地给我带自家种的菜来。
“你买菜还要花钱不,这是我自己种的菜,没有打农药的,吃着健康。”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由衷地感慨:“嫁得近就是好啊!”我恣意地享受着娘家亲戚对我的爱,心里满满都是感动。所以每次回娘家,我也是大包小包,挨家挨户都会去登门拜访一下,感谢亲人们对我们小两口的帮助和关爱。
2019年,时来运转,老公的生意做得是蒸蒸日上,手里终于存到了一点钱。为了让大宝得到更好的教育,我们俩商量后,去年底在县城首付买了一套二手房。自此,老公在外地开店,我在县城一个人带俩娃,送大宝上下学。
孩子马上要进入一年级,起步阶段很重要,一旦掉课或者是一知半解,到后面积压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加上是我一个人带娃,万一孩子成绩跟不上,到时家里所有人都得怪我,所以我意识到孩子的学习不能再跟闹着玩似的了,我必须上心,全力以赴做鸡妈。
为此,我的生活过得非常自律。每天带着小宝送完大宝去学校后,马上买菜回来做早餐,洗衣搞卫生。哄睡完小宝后,打开电脑开始兼职。这个码字的过程总是断断续续地,因为一会儿要给小宝洗PP,做饭,然后哭闹时还要陪她玩一会儿,哄哄她。
大宝放学后要给他辅导学习,然后给俩娃做晚饭,带他们楼下饭后活动一下,接着洗澡,读绘本,哄睡。每天都感觉自己像个永不能歇的陀螺,转个不停。待俩娃睡觉后,继续在电脑前码字,直到精疲力尽,然后倒头大睡。然而,还没怎么睡,闹铃又响了。
每天这样忙忙碌碌,我一直期待着能有长假回去看望一下家人。好不容易等来了大宝的暑假,暑假的第一个月,孩子坚持要学画画,于是,给他报了绘画班。就等着这一个月的暑期绘画班结束,回老家去住一段时间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疫情肆虐我们市,作为旅游城市,第一时间封城,全员在家待命,不能出门,我的回家计划泡汤了。在家里禁足了一个月后,终于迎来了解封的消息,然而,大宝又要开学了。
解封的第二天,孩子外公来看望孩子们,正好有老爸给我带娃,我决定在孩子开学前,带他们回去看望一下亲人们。
2、我们长大了,儿时记忆中的人却在逐渐老去和离开
小宝快2岁了,正是调皮的时候,在车上一直扭来扭去,要不就是哭闹,还好有老爸的帮忙,不然我一个人带俩娃出行,那真是够呛。在班车上颠簸了2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我们镇上。
我和老爸商量着先回娘家,因为家里有位堂爷爷生病了,在老家的亲戚都去看望过他老人家了,就我目前还没有去。可是,家里的车被老公用着,带着两孩子,想要大包小包地带回去,也不现实,于是决定了,去看望亲人,直接给现金。
我和老爸在镇上请了两辆摩托车,然后一人抱个孩子,一前一后地往家赶。刚到妈妈家,没有停留,我和老爸就带着孩子直奔堂爷爷家了。
刚走到大门口,一只大黄狗就摇着尾巴扑了上来,吓得大宝哇哇叫。五奶奶听到声音,拄着拐,一瘸一拐地走出门,看到是我们,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五奶奶。”我叫了一声她,她走过来给我们赶狗。“五奶奶耳朵听不见了。”爸爸悄悄跟我说。
五奶奶拉着我的手,“屋里坐,屋里坐。”这是两间古老的土胚房,刚走进门,就看到躺在床上的五爷爷。“五爷爷,好点没?”我走到床边,关切地询问着他。
“好了,好多了。你这么远,怎么还跑回来了?”五爷爷赶忙起身坐起来,但是说话的声音明显不似以前那么声如洪钟了。“你休息,躺着好好休息。”我扶着他,让他躺下。可是他坚持要坐着,我只好给他背后放了两个枕头靠着。
在聊天中得知,五爷爷家的堂叔堂婶和堂弟在疫情解封后,都出去工作了,家里只有两位老人。五爷爷托付给我爸妈叔婶帮忙照看着。
五奶奶一瘸一拐地把家里的梨子,牛奶都拿出来,招呼我给孩子们吃。两个孩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地玩,他们俩对土房子里的一个隐形的番薯洞很感兴趣,都趴在旁边看。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场景瞬间把我拉到了儿时,也和这座安静的老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不免有点心酸。我们长大了,那些记忆中的人却都慢慢老去了。
老爸和五爷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我则帮着五奶奶剥玉米。“你不剥,我自己慢慢剥,等下把你身上弄脏了,手弄起灰了会痒的。”五奶奶一直在抢我手中的玉米。随后,她颤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水,特意挑选了一条很干净的毛巾递给我,让我洗手,不要干活。我没听,继续剥玉米。我心想着:这满满一屋子的玉米,她一个人要剥到什么时候啊?我能帮点就帮点吧,就像小时候帮爷爷奶奶干活一样。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爸爸提醒我去叔叔家看一下,我只好起身,把手中的钱放到五爷爷手中,“爷爷,您好好休息,过些天我再来看您。”没想到五爷爷慢吞吞地从床上下来了,追着要把钱还我,一直追到了家门口的小路尽头。
“你这个丫头,自己两个孩子,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我没事,你能来看我,我就很开心了。收起!”我们俩像打架一样,推来推去。五奶奶则追上来,硬要把那一箱牛奶给我,让我带给孩子们吃。
我看着他们俩比我矮了一个头的干瘦的身影,鼻头一酸,眼睛有点温热,“拿起,拿起,我的一点小心意。我什么都没给你们买,空手就来了,我真的是很不好意思。这钱你们收下,自己买点喜欢吃的。”
转身,我就跑出了老远,回头跟他们挥手。“爷爷奶奶,你们回去好好休息,注意身体啊!”再回头,已是泪眼朦胧。
3、当面给了婶子500元,背地里却挨了她的骂
去叔叔婶子家的路要走一段上坡的山路,经过我的老家时,看到了奶奶和幺爷爷的坟,心里又是一阵酸楚。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了,那些儿时记忆里的人,却一个个老去和离开了。
“婶,叔,”还没走到他们家门口,我就喊了几声,没有动静。来到家里,大门四开,我屋内转了一圈,但是没见人。我只好到屋旁边又大声地喊了几声“叔,婶。”
“哎,小宇啊?我们在山上做事,就下来。”不一会儿,叔婶一身泥仆仆地沿着山路跑了下来。婶子掸着身上的灰,招呼我们:“屋里坐,我这就去做饭。”
我一看,还真是12点了。“不用,婶,我妈妈已经煮饭了,我就是回来看看你和叔叔。”叔叔不爱说话,提了几把椅子到院子里,招呼我们坐。
“那你们先坐哈,我把刚没种完的一点菜种完了再回来,等下太阳大了,会晒坏。”婶子给我们倒了茶,一边往屋外走一边说道。
“你等会儿去,小宇难得回来一趟,坐坐。”叔叔发话了,婶子只好坐了下来。
“没事,没事,那婶您先去种菜吧。我还准备去姑姑家看看。”说着,我起身把手中的钱塞到婶子手里,“我今天来得匆忙,没有带什么,你们自己买点喜欢吃的。”婶子又和我像打架一样的,把几百块钱推来推去,好不容易她才收下了。
“你这个丫头还是有点良心,姑姑家的几个外孙那真的是有钱了就不认我这个舅妈,去年过年开小车从我面前经过,都没停一下,也没叫我一声。姑姑是嫁出去了的,你不用去看她,她现在也是调子高的很,几个儿子有出息了,哪里看得上我们这些穷亲戚哦。”婶子絮絮叨叨地说道。
“你少说点。”叔叔呵斥她。“尽管我们住得这么近,我都大半年没和你姑姑说话了,不必热脸贴别人冷屁股。”婶子还补充说道。
我和爸爸带着两孩子往山下走,偏偏小宝拉粑粑了,我只好给她把尿不湿先换下来,爸爸牵着大宝已经走出老远。
“你以为真的是来看你,有几个钱了故意来你家炫耀的。”我听到婶子大声地说道。
“你少说点,小宇来看我们是她的一片心意。”
“我不要这假惺惺,我也不差她这几百块钱。去年她买房子也没见请你这个叔叔去吃饭,去新家住住。”
他们两个人争吵的声音渐行渐远,想必是要继续去山上干活了吧。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翻江倒海。
4、姑姑的一个举动让我无比难堪
我的姑姑嫁得很近,距离我家就200米。刚到姑姑家,就被满满一院子的干草怔住了。“这是干啥?”我问爸爸。“姑姑没给表哥带孩子了,回来自己种了几亩花生卖,这是晒干的花生草。”
“姑父,姑姑。”我往屋内边走边唤着他们。“哪个啊?”姑姑循声跑了出来。看到是我,赶紧把手放在身上不停地擦拭,然后握住我的手。“小宇,孩子还没开学啊?你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很累吧?”
“还好,习惯了就好。”说着,我们就往院里走,原来,姑姑和姑父正在摘花生。
“小宇,你来得正好,你认识的人多,给我们卖花生。”姑父看到我,就像看到了希望一样的眼神。
“好啊,我帮你们发个朋友圈。”姑姑端来茶水,笑得合不拢嘴。“湿的卖5块钱一斤,干的卖7块钱一斤,你帮忙发一下,有人要就卖,卖多少算多少。“姑姑跟我说道。
于是,我拍了晒得满满一平地的花生,发出去了,不出一会儿就有很多人留言。我也坐下来和他们一起摘花生。
“姑姑,你不是一直给表哥带孩子吗?咋回来了?”话说姑姑有两个儿子,如今两个表哥都是事业有成,买房买车定居在深圳和广州了,姑姑不愁吃穿,完全不用种花生卖,因为花生打理干净可是个细活,既繁琐又辛苦。
“小表哥家的辰辰已经上一年级寄宿了,大表哥家请了保姆,嫂子说我年纪大了需要休息,其实是怕我弄不好吧,我天天坐着不用干活我难受,只好回来了。在家里住还是好些,自己种点喜欢吃的菜,种点花生卖卖。再说了,你姑父也要人照顾,他一个大男人在家,家里弄的好脏哦。”姑姑说着还笑了起来。
“你不在家,我可是把家里弄干净了的,这是你回来,种了些花生,所以搞得满院子都是,你别怪我啊!”姑父回怼道。
“表哥给你们俩那么多钱了,其实完全不需要做这些事,你们俩就好好休息,过点轻松日子呗。”我赶忙打趣道。
没想到这话一出,姑姑竟然抹起了眼泪。“都以为他两弟兄在外面发大财了,实际上过得日子还不如在我们这乡下,房贷车贷,孩子保姆的,一出门就要花钱,他们俩几年没回来,也不完全是因为疫情,一回来路费都不得了啊。外面的日子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
“莫哭,莫哭,儿孙自有儿孙福,慢慢来。”姑父倒是看得很通透。
“你肯定没事哈,每次孩子们给你钱,你是来者不拒,他们给我,我就不收红包,我知道他们为难,我卖花生也想攒点钱给他们减少压力。”姑姑不停地抹眼泪。
两个孩子在花生里面玩了一会儿,小宝估计是饿了,开始哭闹。我只好跟姑父和姑姑道别。鉴于刚刚和五爷爷,婶子推来推去的场景,洗完手,我把几百块钱压到了姑姑的枕头下,回到家才发信息告诉姑姑。
不一会儿,姑姑就抱着一大袋花生来我妈妈家了。“小宇,姑姑没什么给你的,这是晒干了的花生,你带回去吧。”
“不要,姑姑,你留着卖钱,我今天空手去看你,都没带什么礼物,真的是不好意思。”
“你带两个孩子,出趟门都难,我知道的。你的心意姑姑收到了。”
我们又是一阵推来推去,最终我还是收下了姑姑的花生。
姑姑走后,我找来一个袋子,想着分一半给妈妈他们,自己带一半回去给婆婆吃。结果倒花生的时候,从里面掉出来两个小小的红包,拆开一看,里面各装了300元。我脑袋嗡地一下,瞬间脸红到了脖子根。
我把红包交给妈妈,让她转交给姑姑,我知道她是想包给我两个孩子的,但是我不能收,他们是长辈。一年我难得回去看他们一次,要是还拿他们的钱,就太不像样了。
5、字字真切地一条信息,让婶子家和姑姑家的矛盾消融
转眼,天就要黑了,爸爸送我和两孩子回婆家吃晚饭。因为孩子马上开学,时间很赶,所以决定让孩子们在爷爷奶奶家住一晚上,再回家。不能让公婆觉得我顾了娘家,却忘了他们呀。
公婆早早地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我们一到家,就可以大快朵颐了。吃完饭,公公带着两孙子到村部去打球,我和婆婆在旁边跳广场舞。
回到家,洗完澡后,看到婆婆在抱棉絮准备铺床,我打断了她。“妈,我和你一起睡,爸爸睡弟弟那边。我们就睡一晚上,到时你又要洗床单,麻烦哈。”
“好,好,我看你好久不在家住了,给你把床上收了洗了,棉絮晒了收起来了。”婆婆听说我带孩子和她一起睡,很开心。
婆婆和孩子们都睡下了,我内心里想着白天婶子说的那番话,翻来覆去,睡不着。过了好久,我编辑了一条信息,编辑了又删,删了又写,最终还是发给了婶子。
“叔叔婶婶,对不起!去年买房子没有邀请你们来家里吃顿饭,我想说一下我的想法。当时冬天很冷,我所有的亲人都没有请。加上小骏(我老公)在外面做事,我一个人带两个娃娃不方便,我考虑了请你们来,你们又要给红包,不想让你们破费,所以最终就偷懒了,请你们原谅!随时欢迎你们到家里来住。”
信息如石沉大海,我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就听到婆婆喊我,“小宇,你婶子来了。”我赶紧穿衣起床。
只见婶子背着满满一背篓的菜,用干净的塑料袋全部打包好了,“小宇,婶子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家里的几十个蛋给你背来了,你给孩子们蒸来吃。”说话间,婶子声音都有点哽咽。
“不要,婶子,你们自己留着吃。你这么远背来,累着了。“我赶忙接过婶子的背篓,没想到,婶子开始抹眼泪。
“小宇,我这个人没读什么书,你不要和我一般见识,原谅婶子说的那些混话。”
“婶子,你说啥呢?是我做晚辈的想得不周到。”我拉着婶子往楼上走。
后来,和婶子还有婆婆在阳台上坐着聊天,我就有意识地提到了姑姑家的两个表哥。“还是住在乡里好一些,去县城了出门就要花钱,一个县城都这样高消费,像他们住在深圳广州的,那一天开支不得了。”
“是啊,你姑姑以前就老哭穷,说你两个表哥咋个咋个为难,谁不知道他们两兄弟现在发财了,都不回来了,瞧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了。”婶子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不敢回啊,现在压力好大哦,回一趟家要花好多钱啊。”我也是实话实说。
“也是,现在钱难挣,但什么事又离不了钱。都难。”婶子终于萌发了共情心。
因为我要带孩子们回家,第二天要上学校报名,只好和婶子先聊到这儿了。
没想到,过了几天,竟然在家族群里看到婶子发的视频,她和我妈妈都在姑姑家帮忙摘花生。我内心暗暗地喜,婶子和姑姑家终于和好了。
这一趟回家,真的是匆匆忙忙,但是收获颇丰!期待下一次孩子放假了,带他们回家看望亲人。
所以就题主所问:农村亲戚“断交”正在上演,每年都有些亲人彼此不再走动了,是怎么回事?
结合我个人和家族的一些情况,总结了以下几点。
1、年轻人外出务工,在外定居,害怕路途花费车费,回来的次数变少。
2、很多老年人都到城市里去给子女们带孩子了,平日里不在家,亲戚间走动变少。
3、生活节奏快,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与日俱增,忙于工作和带孩子,闲暇时间很少。
4、近两年因疫情的原因,在家禁足,直接减少了很多亲戚间走动的机会。
5、手机通讯的便利,即使亲戚家有喜事,因为距离太远。很多人也选择了礼到人不到。
在和亲人的相处过程中,各自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想法。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了误会和隔阂,建议大家都能够本着一颗真诚相待的心,当面说清楚。毕竟“血浓于水,一脉相承”,亲情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你的真诚也会打动亲人的心,换来将心比心。生活不易,各家都有各家的为难处,希望亲人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关爱,相互扶持。
虽然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是金钱诚可贵,亲情价更高。建议年轻人在假期,没有疫情的情况下,戴好口罩,回家看看家中的亲人。其实他们不需要你们给多少钱,带多少礼物,哪怕是见了面,打声招呼,都会感觉到被重视了。而且他们往往是害怕把你为难了,总会想尽办法的回礼。这也给我一种感觉,和亲人之间虽时隔多日才相见,但情谊仍如昨天那样熟悉。
“礼尚往来”,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崇尚的风俗礼仪。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更要弘扬和传承。亲人之间的关系,是越走越亲的,需要我们这一辈人好好维系。
“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当你停下忙碌的脚步,带着老婆孩子,回到故乡,走近亲人时,就会感受到:亲情犹在,温暖依旧!
我相信:生活的忙碌不会阻断我们的亲情,暂时的“断交”,是为了亲人之间更好的重逢!也祈愿每一个亲人都能够越过越好!
我是@兔小妞的心灵札记。您与亲人间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断交”的呢?距离还是矛盾?欢迎评论补充,谢谢!
去年春节到姑姑家走亲戚,本是高高兴兴的,结果到了她们家,发现她家还有亲戚并带有小孩,我们又相互不认识,遇到这种情况到底给不给那个孩子压岁钱呢?
那天,到了姑姑家,给了表弟家孩子压岁钱,每个孩子50元(按人头准备的),谁知还有她们的亲戚家孩子也在。到底发还是不发,不发觉得尴尬,发又没有50元了。不可能专门发100元吧,自己从兜里找到20元给了那个孩子,作为压岁钱,表示心意。
到了吃饭时间,刚聊天好好的表弟,居然说有事,就出去了。那个亲戚也带着孩子走了。当时,以为过年,大家都很忙就没有放在心上。按说,家里来客,亲戚们都在一起陪着才对。
回家后,我把自己掏压岁钱给孩子的事情一说。家人说估计亲戚走不成了。为啥呢?说我看不起人家,要么不掏这个压岁钱,要么也掏50元,20元太少,让亲戚们难看。
在农村人情往来非常重。可我给他及孩子素不相识,姑姑会因为这个亲戚和我们断亲吗?不是说你姑姑和我们断亲,是你的表弟会和我们断亲。
经过询问,那天在她们走亲戚的是表弟媳妇的哥哥,那个孩子相当于他的外甥。可我多年不回家一次,真的不认识他们,又没有人介绍,当时还以为是姑姑家的邻居。
过了几天,表弟传话说以后亲戚不走了,大家互相走亲戚折腾。没有想到自己给20元压岁钱给出了坏的结果。断亲就断亲吧,农村有句古话:一表三不亲。大家说说,在农村这20元压岁钱该不该给呢?少吗?
农村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人情社会,在农村生活,如果不做人情,不相互帮忙,在村里就会成为孤家寡人,生活生产也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是在办白事方面,连帮忙的人都没有,所以,到现在还是有很多农民很注重邻里关系。
记得以前,农村虽说生活条件很差,但村民真的很团结,也没有嫌贫爱富的心理,更没有“断亲”的现象,可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的人情世故也发生了变化,村民多了些攀比,亲戚之间走动越来越少,尤其是在近些年,农村地区却兴起“断交”风气,生活好过了,可亲戚走动却少了,每年都有亲戚、家人因为现实的一些问题彼此不再走动,这是咋回事?农民到底咋了?今天咱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听村里的老人说;农村兴起断“断交”风气已经好几年了,除了亲戚之外,家人、村民之间也有了隔阂,走动也没有之前那么频繁,团结互助,关系融洽的氛围早已被打破,而老一辈人建立的亲情关系到了年轻一代也支离破碎,每年都有惹因为蝇头小利或一些矛盾彼此不再往来,而笔者听到老人的话后,自己也有看到,经分析,笔者认为,农村会出现“断交”的现象,原因有三
首先是“嫌贫爱富、趋利避害”的心理导致,现在的农村,有不少人在攀比的扭曲下,心理也有了很大变化,看待各种事物都会带着有色的眼睛去观察,有钱的嫌弃没钱的,没钱的妒忌有钱的过得比自己好,有些穷亲戚被村民和有钱的亲戚嘲笑后,觉得这样的人不走动也罢,以免被人看不起,所以,在近些年,才会出现断交的现象。
另外是“生活压力大,各忙各的”的情况导致,以前的农村,大都是在家里种地,生活生产都需要人帮忙,所以,走动才那么频繁,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打工的农村人越来越多,亲戚,家人,村民也是如此,每个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后,都在为生计劳碌奔波,回家的次数也很少,所以,亲戚、家人、村民之间交流少了,感情也变淡了,就算聚在一起,也没有那种浓厚的亲情和感情,再加上现在的人变得现实,金钱在亲情和感情的分量越来越重,大家为了赚钱,也忽视了亲情,久而久之,亲戚、家人、村民走动也少了,见面也就点点头,话没说几句,就各忙各的。所以,在近些年,农村才会出现断交的现象。
最后是“经不起考验的亲戚和家人多了”,其实老一辈儿都很重视亲情邻里关系,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变了,经不起考验的亲戚普遍增多,也许是因为太忙,或许是因为看不起别人,所以,才会不重视亲情,有些人回家过年都会去亲戚家串门,按理来说,亲戚第二天会回礼,可有些人并没这样做,人家送了,自己却不走,因此,在农村地区,才会出现断交的现象,每年都有一些亲戚经不起考虑,彼此之间不再走动。
当然,笔者分析的这几点也只是个人的看法,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同,但农村出现“断亲断交”的现象,的确值得大家深思,如果再这样下去,亲情都没有,还有什么东西会变珍贵
我家亲戚也断交了,我觉得挺好,真清净,我觉得以后社会发展,就是这个趋势,亲戚之间的走动,会越来越少。
因为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太多了,没有雪里送炭的,全是锦上添花的,亲戚都很势利,在一起嫌贫爱富,比村里人还势利,有许多是八杆子打不着的远亲,只是在红白喜事,来往一下,到孩子手里,连认都不认识,没有任何亲热感,来往起来,没有任何意义。
当初我们刚结婚,爱人忠厚老实,我也脾气耿直,是傻子,婆婆和三个女儿精明强干,把我们攥在手心里摆布,亲戚也跟着起哄,看不起我们,听婆婆和女儿教唆,来我家骂我们。
等到我们被逼出家门,自己在城里白手起家,婆婆和女儿又说我们六亲不认,只认自己的孩子、过自己的日子,没把她女儿外孙们管起来,经常向我们要钱,为了要到更多的钱,婆婆说我不会过日子,大手大脚糟蹋钱,应该把我们自己挣来的钱,交给她们,让她们来管,让我不要上班,在家里伺候她,给她做饭,生意上不要插手。我们不答应,婆婆就和女儿教唆他们的亲戚,说我们是村里首富,应该把所有亲戚管起来扶贫,她们的倡议,当然得到所有亲戚热烈欢迎,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谁愿意放过啊?
于是,亲戚浩浩荡荡,轮流来我家辱骂我们,逼我们就范,说我们不能自己独自富起来,应该给亲戚养老,给亲戚儿子娶媳妇,亲戚的头疼感冒,也应该由我们来掏钱。他们真的在村卫生所看病,给我们挂了许多帐,等我们回去付钱。还威逼我们,让我们答应他们的要求,给他们钱,让他们修祖坟,给婆婆小叔子养老,给小叔子的儿子娶媳妇。
你们说,这不是杀富济贫吗?我们不答应,婆婆联合亲戚骂我们,说我们就是这样坏,平时对她们就是这样绝情,说我们六亲不认,可是她们却忘了把我们,赤手空拳赶出家门二十年的事情。
于是,为了自保,我们与婆婆的所有亲戚,断绝了关系。因为我们不是大衣哥,没有大衣哥那么多的钱,养不起婆婆的三个女儿七个外孙,和两个小叔子几个儿子,还有其他的亲戚,所以,我们选择断亲。
感觉断亲以来,是非少了,快乐多了,家庭和睦了,更省钱了,好处多多,不信,你也可以试试。
农村就是这样,你人老实,亲妈亲戚也来欺负你,你人穷,他们看不起你,你好不容易靠自己富起来,他们又想杀富济贫,搞平均主义。一大帮亲戚合起来搞你,没人讲理,没人主持公道。
所以,这样的亲戚,只有断亲,不来往会更好,省得互相攀比,互相嫉妒,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远离这样的七大姑八大姨,身心清净。
农村的“断亲潮”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出现的,并且愈演愈烈,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但贫富差距拉大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一种奇怪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就是原本每年经常走动,且逢年过节一定会登门拜访的亲戚,开始慢慢变得彼此之间不再走动。
这就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常见的“断亲潮”,并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在农村有,包括在城市也同样存在。
那么,这种“断亲潮”究竟是因何会出现的呢?往日很重视人情往来的亲戚,又是为何不再走动了呢?
这背后,有因为相互之间层次发生了变化,也有因为已经长大的年轻人对这方面的不重视,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贫富差距拉大所导致的。
举个我身边现实的例子,我婆婆的弟弟,也就是我老公的舅舅,在前几年经常会来我家串门,并且,每来一次都是大包小包的礼品,但最近几年,一年也来不了两次。
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眼里,我家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舅舅年轻的时候,脾气暴躁,喜欢喝酒,一喝酒就容易惹是生非,差不多每次总是以打架收场。
而每次打架后,帮助他善后的,都是他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婆婆。
之所以婆婆会帮他,一来是他的亲姐姐,二来公公之前是镇上的一个小领导,手里面还算是有点权力,他出面说话也管用。
因此,只要舅舅每次惹出了祸事,那必定会三番五次地来我家里,求他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婆婆给公公说一说好话,让公公帮他把事情摆平。
而他每一次来,手里也不会空着,各种茶叶、烟酒等都是大包小包的拿。
并且,不仅仅是遇到事情才来,包括逢年过节,比如中秋节、春节,以及我婆婆和公公的生日等节日,他都会提前几天就把礼品送过来。
但是在我家发生了一件事后,舅舅就露出了真面目。
四年前,公公意外去世,丧事处理完后,舅舅在一家人坐着说话的时候,就开始摆谱,说什么他是长辈,以后要我老公必须多尊重他。
当然,他说的这些话本质上是没错的,但是说话的口气与表情,就是那种倚老卖老的样子,这就有点让人心里不舒服了。
不过,不舒服归不舒服,尊敬还是要有的,在这之后,舅舅也还会来我家走动,不过每次走动,开始空着手不拿东西了。
对于舅舅拿不拿礼品等东西,说实话我家是根本不在意,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人会在乎那一两箱礼品,真正让我们觉得生气的,是舅舅每次来了之后的态度。
比如,说话的口气越来越不客气,不管是对婆婆也好,还是对我老公也好,总之就是说教育你就开始教育你,甚至有时候还带脏话。
另外,就是用命令的方式,让婆婆或者我老公去做一些事情,要是他们不去做,那么就大发脾气,说什么不把他当人看之类的话。
至于逢年过节拿礼品这件事,那说出来就更让人生气了。
去年的时候,赶上婆婆生日,由于她去年一年身体都不是太好,因此早在生日前,就念叨着想让舅舅来一趟,见见他,毕竟再怎么说,那也是她的亲弟弟。
但到了她生日那天,舅舅根本就没来,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也不回。婆婆从白天一直等到晚上,也没见上他一面。
如果仅仅是因为没见面那倒也是没什么,最多当时会有点生气,而最让婆婆伤心的,是第二天村里有人告诉她,舅舅在我们同村的一家人家里喝大酒喝了一整天。
那户人家距离我家不远,走路也就二十分钟,就这么点距离,舅舅在明知道他姐姐生日的情况下,宁愿和别人喝酒也不愿意来看看婆婆。
因为这件事,婆婆伤心了好一阵子,到了那年春节,婆婆有心试一试自己的弟弟,特意告诉我老公,今年不去舅舅家走亲戚,就是为了看看舅舅会不会来,结果,舅舅一果然没来。
通过这两件事,婆婆算是明白了她弟弟是什么样的人了,对他有用和有利用价值的,那么他就会跑得很勤快,但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是亲兄妹,照样踢在一旁,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
这就是为何农村里会出现亲戚之间不再走动的一个原因,说白了,就是一些人的势利眼,导致了亲情不得不断掉。
除了势利眼这个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富起来的人,害怕穷亲戚连累和打扰他
这些年,经济发展得很快,一部分人抓住机会,迅速完成了财富的积累,成为了村里的有钱人。
但经济富裕的同时,一部分人在精神上却没有富裕起来。
像我老家的一个邻居,他们一共是兄弟二人,早些年哥俩境况都很一般的时候,关系处得十分不错,大哥家的孩子上大学、结婚等大事,弟弟都会包红包祝贺。
但等到哥哥家因为前几年跑运输挣到钱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弟弟家不管有什么事情,当哥哥的很少出面哪怕是弟弟家孩子上大学时,哥哥也没有像弟弟那样包个红包祝贺。
他缺这个钱吗?当然不缺,他在害怕,害怕弟弟会来打扰他。
而他这种做法,有了一次两次之后,弟弟自然也明白怎么回事,因此,最终就断了来往,从此不再走动。
这样的例子在现在比比皆是,一个人有钱了,就怕亲戚来找他,所以只能不走动了。
还有,随着年轻人逐渐长大和成家立业,亲情也随着淡了
现代的年轻人,不少人常年在外打工,或者是已经不在老家居住,因此一年也就见不了几次亲戚,大部分时候,也就过年的时候,也许会见一次。
即便是回来见面,通常也是匆匆一面而已,因此我们就会经常看到把东西一放,简单说几句话就起身离开的景象。
要知道,在我小时候,串亲戚是一件很值得让人期待的事情,去了不仅要聊天说话,还要留下来吃饭,有时候还可能在亲戚家住上一晚。
但如今的串亲戚,就像是一种走过场的形式,除了把东西送去,就没了其他事情。
而时间长了,这种至走形式的表面工作,就会让年轻人越来越厌烦,不仅不想去,也不想接待亲戚来自己家里。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慢慢开始不走那些关系比较远的亲戚,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发展到现在,除了至亲之外,剩下的亲戚都不再走动了。
另外,串亲戚负担太大,让一部分人苦不堪言
在我很小的时候,印象中亲情还是非常浓厚的,虽说那个时候经济条件不好,但大家经常会互相问候,礼品也不见得有多好,有时候是一把面条,有时候是一包白糖,再或者是一瓶散酒。
虽说这些礼品看似简单,但大家都是如此,最重要的,当时的人们看重的不是礼品,而是这些礼品背后的亲情。
但在如今,经济水平高了,走亲戚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刮起了一股子攀比之风,看谁拿的礼品好,谁的礼品贵重,谁就有面子。
但贵重和有面子的礼品,是需要花钱的,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好的人不算什么,但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就成为了一种负担。
有心不拿太过贵重的礼品吧,但又怕在亲戚面前丢了面子,买那些贵重的礼品,无疑就让自己多花很多钱,到了最后,干脆心一横,这个亲戚从此不去串了,虽说断了亲情,但至少保住了自己的钱包,何况现在的钱也越来越不好赚。
这几种原因,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造成的,有人有钱,有人没钱,有钱的轻视没钱的,没钱的不想被人看不起,因此,最终只能是断了亲,从此不相往来。
对于现在农村的“断亲潮”愈演愈烈这种现象,各位看官老爷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和我的亲二姑家已经好几年没有来往了。
我的爸爸有三个姐姐,大姑和小姑远嫁外地,只有二姑嫁到了本地。
大姑和小姑有时候整年都不回家,只是春节的时候偶尔回来一趟。
所以,那些年,和二姑家走的很近。
二姑嫁到了邻村,姑夫开了一个废品收购站。
因为附近的几个村子里都没有废品回收站,只有姑夫的一个废品回收站。
所以,三里五村的老百姓家里有什么不需要的废品,都送到了姑夫的废品收购站。
每次去姑姑家,都看到他们夫妻二人都很忙活,有时候忙的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
听说废品收购站很挣钱,我坚信不疑,因为姑姑家开废品收购站不到二年,姑夫就买了一辆几十万的车。
每天姑夫开着几十万的车在村子里跑来跑去,无声的向人们诉说着他的富有。
因为在十几年前,我们这个偏僻的农村,除了家里有在外地上班的年轻人可以买得起那种车,村子里很少有人买得起几十万的车。
因为姑姑夫妻二人忙于做生意,没有时间种地,而我家又种着地。
所以,每次到了收获的季节,爸爸总是让我带着一袋一袋的农产品往姑姑家里运。
有时候是几袋子红薯,有时候是一车白菜,有时候是一袋子刚刚掰的玉米棒子……
那些年,姑姑说自己买的面粉有漂白粉,吃着对身体不健康。
我家又恰好是自己种的麦子,自己去磨的面粉。所以,每次母亲淘洗麦子磨面粉的时候 ,都是多磨一些面粉,因为有姑姑家的一份。
而姑姑对我送去的各种农产品,每次都是来者不拒。
虽然说姑姑家里离我们家很近,但是姑姑很少来我们家,因为她说家里开着门市,太忙,没有时间走亲戚。
就算平时隔好几个月回来一次,也是简单的买一点礼物。
有一次,姑姑买了一箱牛奶来家里,等到姑姑走后,我发现那箱牛奶再过二天就要过期了。
像这一类的事情,有过好几次。
我的父母天生善良,姑姑夫妻二人每次回来,都要做满满一大桌子菜招待她们。
血浓于水的亲情,在父母的心里一直磨灭不掉。
父亲常说,就算姑姑空手回来坐坐,他也十分高兴。
我们也很赞成父母的想法,每次见到姑姑和姑夫都是毕恭毕敬,十分的尊重她们。
几年前的一天,姑姑给我打电话说,想向我借一笔钱,给她的孩子买一套房子。
我当时下巴都快要惊掉了,她那么有钱,还问我借钱?
一问缘由才知道,她说姑夫的资金没有回转过来,全部都压在了收购站的废品上面,等上面的公司来把废品收走,钱到手了一定还给我。
现在表哥谈了一个女朋友,表哥十分看中那个女孩子,女方父母的要求就是必须有一套房才能和表哥订婚。
我也是很无奈,因为我刚刚把种的玉米卖了,加上平时的一些积蓄,手里只有一万元钱。
如果把这一万元借给姑姑,家里有什么事情了,手里就一分钱都没有了。
但是姑姑说她几天之后资金周转开了就还给我。
我狠狠心,把手里仅有的一万元借给了姑姑。
谁知道,这一借,就是3年,姑姑一直也没有提还钱的事情。
日子不温不火的过着,我有时候想着,就这样家人都平平安安的过下去也很好。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
有一天我的母亲在平房上面收麦子的时候,因为年龄大了,眼睛昏花,竟然失足从房子上面掉了下来。
我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医院需要10万元的入院费。
我借遍了所有的朋友,还差2万元不够。
我想到了前几年借给姑姑的一万元,我打电话给姑姑,给她说了具体的情况,希望她还钱给母亲救救急。
电话那边沉默了很久,我原以为姑姑肯定要很担心的问我母亲怎么样了,谁知道她竟然说,现在手里没有钱,只能先还我2000元钱。
我当时也是想着,姑姑肯定现在手里有难处了,先还2000元钱就2000元吧,我再去别处想想办法借钱。
姑姑很匆忙的送来了2000元钱,也没有问母亲怎么样,就急匆匆的走了,她说,家里现在正忙的很。
我拿着七拼八凑的钱去医院给母亲办理了住院手续,医院就开始紧急给母亲做了手术。
第二天早上,已经一夜没有睡觉的我刚刚坐在了医院的躺椅上面,就接到了姑姑的电话。
我原来以为姑姑肯定要问母亲手术怎么样了,谁知道姑姑竟然说,让我把昨天她还给我的2000元钱,重新给姑姑,反正我母亲住院需要的钱多了,也不差这2000元钱。
我当时就惊呆了。想不到姑姑竟然是这样一个人。
我在电话里面提醒姑姑,我前几年借给姑姑的一万元钱她还没有还给我(我恐怕姑姑把我借给她一万元钱的事忘了)。
谁知道姑姑在电话里面说,她知道那一万元钱没有还给我,她迟早会还给我的。
她现在也急需要钱,有个客户现在正在她废品收购站里面,现在急等着要钱把客户的账结了。
反正我现在到处借钱借的多了,也不差那2000元钱。
姑姑还说欠我的一万元以后一定还给我。
这就是我的亲姑姑,我从小到大崇拜着的姑姑!
那个时候,突然觉得,有时候亲戚的关系连街坊邻居都不如。
如果换成别人,借着别人的钱,知道别人有难,就算再没有钱,砸锅卖铁也要把欠人家的钱还上。
更别提先还了一些,别人还在危难之中,紧接着又去要,怎么要的出口?难道就那么的差钱?
我挂断了电话,眼泪无声的流了下来。
俗话说得好,落难见真情,姑姑在知道母亲从平房上面摔下来正在抢救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没有问过母亲一句话,并且还落井下石。
难道在姑姑的心里,钱比什么都重要?已经超过了亲情?她的心里只有钱?
一直都被父母教导着,要尊敬长辈,我一直都言听计从。
我从来没有独自和姑姑共过事,印象里觉得姑姑不是一个很大方的人,没有想到她今天办出来的事竟然让人吃惊。
我问心无愧,从我记事起,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姑姑的任何事情,一直把她高高的供奉在我的心上。
那一刻起,姑姑的形象在我的心里轰然崩塌。
我的一个闺蜜知道母亲有病,特意来医院看望母亲。
闺蜜在村里的营业厅给别人打工卖电话,我实在无人倾诉,把姑姑这件事情告诉了我最好的闺蜜。
闺蜜听完我的讲述之后,沉默了很久,告诉了我一个让我更生气的事情。
我那个开废品收购站的姑姑(姑姑的有钱是出了名的,附近村子里很多人都认识),前天刚刚领着她的小儿子在她那里买了一个6000多元的手机。
恰好就是姑姑问我要2000元钱那二天。
我彻底愤怒了,等闺蜜走了之后,立刻打电话跟姑姑,让她天黑之前把欠我的钱立刻送来,医院急着要钱。
傍晚的时候,姑姑黑着脸,拿着欠我的钱,重重的摔在了医院的椅子上面,嘴里说到:“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催死催活的要账”。
姑姑没有问一句母亲的病情,更别提去看望母亲了,而我有病的母亲正在离她不到几步的房间里面。
我什么都没有和姑姑说,因为我觉得和姑姑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