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农村流传的“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冬至开始数九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0关键词:农村,冬至,夏至

农村流传的“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冬至开始数九吗?

点赞1、上饶市 网友:暗空之靈

农村流传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是什么意思?不是冬至开始数九吗?

是啊!我也在疑惑,因为从小的认知中“夏至三庚入伏”和“连冬数九”这些老话一直是身边老人们念叨的,每年一到冬至,老人们就说开始数九啦!

可是就在前天我的一个有关“今年数九是从哪一天开始的”这个问答中,有网友提出了异议!有人认为,“单日冬至双日九,双日冬至连庚走”,还有人提出,“冬至逢壬才数九,夏至三庚就入伏”,还有人认为,“单日冬至当日进九,双日冬至次日进九”......

真的非常感谢这些网友的评论!如果没有他们,我一直会沉醉在自己的记忆里,始终会认为连冬数九,每一年的数九天都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



个人以为,上面的这些说法好像不是空穴来风!可是究竟为什么对冬至与数九天的关系,会有这么多的说法呢?!

而入伏从哪一天开始,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夏至三庚入伏”,即从夏至后数到第三个庚日开始就是入伏的第一天了!而且,头伏,二伏,三伏的天数也不一定相同!而数九天呢,就是每一个九,都是九天!这有是为什么呢?

有哪位大侠路过能解释一下,也算是一种幸运了!究竟数九天是从哪一天开始的呢?难道不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吗?欢迎各位高人留言分享!

点赞2、周口市 网友:葬花魂ン

夏至三庚数伏这个问题以前已经回答过,在此不作重复。大概意思是说夏至节过了后遇到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每伏十天。有时候中伏多几天。

冬至逢壬数九,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过了冬至节遇到“壬”日开始交九。为了回答热心网友这个问题,本人也查看了万年历,每年的第一个九都是从冬至节那天开始算起。

这句话里的冬至不是指冬至节,而是指冬天到了,遇到“壬”开始交九,每个九为九天。冬天从哪天算起,按照24节气,每年的立冬节一般都在11月7日,也就是说从立冬开始,就就进入了冬季。而冬至节那天也不一定是“壬”日。这句话里的“壬”代表的就是冬至节。

古人为什么用“壬”来代表冬至节。首先还得从天干五行学说起。天干一共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壬排在了第九位。因此“壬”代表的数字为九。古人又把天干配成五行。即:甲乙为木,代表春季,丙丁为火,代表夏季,庚辛为金,代表秋季,壬癸为水,代表冬季。虽说从立冬开始进入了冬季,而真正意义的寒冷是从冬至节开始。为什么不用十天一个九,因为“壬”代表的是寒冷,代表的数字是九。

冬季最冷的时间是从冬至节到立春节。冬至节到立春节又是45天,正好是五个九,无论是哪一年,立春这天不是五九最末尾的那一天就是六九第一天。所以农村还留传了春打五九尾和六九头之说。从立春到春分又是45天时间,也就是说从冬至开始算,到春分共90天时间,正好是十个九。至此寒意全无。

点赞3、偃师市 网友:假面人。

“三庚”和“逢壬”都是我国传统的计时方法,即是天干地支纪时法,从民国开始逐渐淘汰,被现在国际通用的计时法替代。夏至三庚,是指夏至后的庚申,庚午,庚辰三日,而庚辰日就是第三庚,就是数伏的开始。冬至逢壬,就是冬至后第一个有“壬”的日子,如壬戌日就是冬至逢壬日,也就是数九的开始。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纪年方法,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天干的十个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的顺序是反复循环的,十天一循环。由于一年的天数,不是十的整倍数,所以每一年的庚日和下一年都不会相同。


“三伏”天,每年最热时期。按照规定,每一伏为10天,但有些个别年份,中伏为20天,所以,每年的“三伏”或为30天,或为40天。是这样计算的,头伏的第一天,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而三伏的第一日,为立秋日起的第一个庚日。这里的庚日,庚是天干中的十个字之一。


这就造成三伏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样,有十天之内误差。每年头伏的第一日,在7月11日至21日之间,三伏的第一日,在8月7日至17日之间。由于三伏日的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自己去推算,而是直接去查日历。


很多人认为,冬至开始数九,其实不然,也有人认为,冬至后次日。但为什么会说“冬至逢壬数九”?古人认为,“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按照古人的说法,在数九寒冬,孕育着春天的希望。因此,“冬至逢壬数九”和天干地支纪日的推演不同,它有更深刻的含义。


冬至逢壬数九的意思,就意味着春天也不远了。冬至者,一阳生。冬为春之母,古人说的“冬至逢壬数九”原来是这个意思啊,而不是说“逢壬日”。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为春之先声才对。


有一说叫作“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每年从冬至开始数九,冬至就是头九的第一天。每过九天为一九,一直数到九九。由于“三九”这九天均在小寒到大寒之间,一般是气候最冷的时候,所以称“冷在三九”。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各地的感受有所不同。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赿是在艰苦的时候,方才能锻炼人的品质,有坚强的毅志,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点赞4、贵港市 网友:过期关系

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是何意思?有争论,有理解不同,说法不一的。各说各有理,先取同而存异吧。

甲丙戊庚壬,是天干之阳,甲为干首,戊居中五土,春秋二社日就以二分中之戊日论的。庚居七是西金首,壬居九是北水首。九为阳之最大,阳当用九,易卦阳爻是以九论,阳单阴双,卦爻阴爻则是以六论。冬至后阴尽阳生当用九,夏至后阳尽阴生当用六,冬至数九,以九以壬都无疑问,差之不大。夏至三庚数伏,理解错差就大了。夏至后数伏是以庚日论的,庚七与六近,戊五被社土用了,以干代多以阳说,故取庚。三庚数伏,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日,即为入伏。伏分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六个庚日为末伏,末伏必在立秋后。六庚怎么算都有五十天,夏至到立秋是下足五十天的。夏以十天论伏从庚起,冬以九数得九九终。夏至后论入伏肯定以庚日论数起,冬至后数九,有以从壬日数起,也有从冬至日数起的。数九寒冬冷三九,六九便在春上头。到六九之,已交春了,一年最冷当在三四九,五九已近春。

我国历法与节气有许多讲究,许多知识,有条件有兴趣可以学一学,知多艺熟不压身,却大大方便生活。一本通书学到老,到老未熟一通书。通书里面,民俗里面有许多知识是要学学的。




点赞5、章丘市 网友:逝水無痕

庚日为伏,壬日为九。俗话说得好:“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夏天最热的也就是三伏天,冬天最冷的时候就是在三九。

题主说提的“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根据小编的理解程度,下面来和大家分享“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

关健词:夏至、冬至、数伏、数九、庚、壬。

庚。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庚是用于阴历,也就是农历计时单位。如: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这叫六庚日。

壬。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天干壬也是用于农历计时的单位,如: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戍。这叫六壬日。



夏至。夏至是全年第十个节气,是入夏以来第四个节气,这时太阳黄经为90度,有“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一年的天气开始了炎热的夏天,从夏至这天起,开始昼长夜短。这时的太阳在北回归线,直射北半球。

数伏。我们这里的方言叫“暑伏"。起实就是“数伏”,那么,三伏天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小编是这样理解,夏天炎热,也极热。天干庚在易学方面解释为“狠、恶、霸道、凶煞"的意思。这时的炎热的夏天的热度,就会跟以上的解释连在一起,所以古人就把夏至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定为初伏,往后数十天又一个庚日为二伏,再往后数十天又是一个庚日为三伏天。这又因为十天干,每逢十天就循环一次,这就是每个伏天十天的缘故。

冬至。冬至是全年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入冬以来的第四个节气,这时的太阳黄经为270度,这时的太阳到达了南回归线,对北半球的日照少了,这时的天象是昼短夜长,北半球会出现极夜现象。冬至节气也说明这时的天气己进入严冬。“阴极之至,阳气始升"。冬至节即一阳生,新岁开始,《载敬堂集》:“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数九。“数九”跟“数伏”略有不同,数九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从冬至节这天就开始“数九",也有人认为“数九是从冬至这天后的第一个“壬”日数起的。“壬"与“庚"也有不同,因为“九"天是以九为单位的,“伏"是十天为一伏的。数九天是九天为一九的。象今年的冬至是明天十一月十六这天为戊子日,按后一种说法是“入九”是在十一月二十这天的壬辰日。无论那哪种说法,都挡不住严冬的寒冷。俗话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沿冰走……”

如果到了“九天”,天气不冷就不正常了,明天就是冬至了,并且气温又下降了,请友友们多加衣服防寒,中午别忘了吃饺子哟,冬烂了耳朵,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哟!

点赞6、嘉峪关市 网友:狠想你

自古以来都有“夏入三伏,冬练三九”这个民间传说,事实上在我们山东潍坊地区也非常感觉到季节的灵验度,自初伏开始热,经过中伏开始大热,直到末伏热昏了后才慢慢入秋。一九二九不束手,三九四九冻死狗,三九其实到了最冷的时候,狗都冻死了,你说呢!

点赞7、西安市 网友:毁心人

农村流传的“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冬至开始数九吗?

记得以前生活在农村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总是会说形容夏天的“一伏、二伏、三伏等”,也会说形容冬天的“一九、二九、三九”,经常听到的俗语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去数伏,什么时候去数九,了解的多了才懂得其中的道理,“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这句俗语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计算伏和九的,当夏至这个节气到来以后,第三个庚日,就可以开始计算伏了,当冬至这个节气到来以后,第一个壬日,就可以计算九了。

这里的“庚”、“壬”分别指的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天干和地支分类组合成为不同的日子,一共有六十天,也就是六十天会是一个重复的轮回。当然在民间也有不同的说法,即人们认为应该从冬至开始计算九,因为这样的话立春就恰好就是六九的前一二两天,这也和民间流传的俗语“春打六九头”不谋而合,这也是相对正统的算法。对于伏的计算方式则更为麻烦,因为每个伏的时间是不同的,也就更为复杂一些,这些可以参考一下每年的历法。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研究其中所蕴含的一些道理,通过研究其中的道理,也能够懂得更多的东西,而且文化当中也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需要更高深的文化水平去区分。“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你如何看待这句俗语呢?大家可以利用不同的算法去研究一些这些俗语,哪个更符合实际,更科学。

点赞8、衢州市 网友:吃草的狗

农村流传的——夏至三庚伏,立秋五午社,要知来年润不润,除去大寒数月尽。冬至的天,就是数九开始的第一天。

第一个——夏至三庚伏。

农历中的六十轮甲子,是由十二地支和十天干相组合形成的。

比如说今天是甲子日。甲,是十天干的第一个字。子,是十二地支第一字:子(鼠)。

例:明天是——乙丑日。乙,是十天干的第二个字。丑,(牛)十二地支第二个字。如此推算六十轮,才能烣复到十天干和十二地的第一个字,为一轮。

十二地支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大家都知道,十二个字组成。

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字字组成。

夏至三庚伏——是从夏至日那天起,向前推到出现第三次庚的那一天,就是入伏的第一天。

立秋五午社(社,播种冬小麦时间,统称(麦社)),也与夏至三庚伏同样。从立秋的那一天起,数到第五个午字,那天就是“麦社”日子。

要知来年润不润,除去大寒数月尽。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

如果大寒在腊月二十五日,而且本月有三十日,(大清)除去二十五的那一天,到三十是五天,那么明年是润五月。

冬至逢数九,不是数“九”的开始!

冬至就是“数九”的开始,也是数九的第一天!

点赞9、高密市 网友:恬矜儿

农村流传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是什么意思?不是冬至开始数九吗?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个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在极寒极热的天气里锻炼身体,对人体有好处。不管是寒来暑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往往会干出一番事业来。

关于夏至和三伏天,冬至和三九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很多人的常识就是,夏至到就意味着进入三伏天了,很热。冬至到就意味着进入数九寒冬了,很冷。是不是这样子的呢?应该不是的,夏至节气到来,不等于是入伏,冬至节气的到来,也不意味着就数九寒天来了它们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的时间,也就是我们要说的“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

“夏至三庚数伏,冬至逢壬数九”的意思是,夏至过后第三个庚日进入初伏,冬至过后第一个壬日进入一九。至于庚日和壬日,这些都是古代历法中的天干地支纪时的方法。举个例子来说,夏至三庚,是指夏至后的庚申,庚午,庚辰三日,而庚辰日就是第三庚,就是数伏的开始。冬至逢壬,就是冬至后第一个有“壬”的日子,如壬戌日就是冬至逢壬日,也就是数九的开始,但是不是这样的理解呢?我看不像。

不是冬至就开始数九了吗?很多人会如此认为。确实有冬至当日数九的说法,而且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冬至就是数九寒冬的开始日。而且也有人认为冬至过后次日才是一九的开始,但为什么会说“冬至逢壬数九”?古人认为,“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按照古人的说法,在数九寒冬,孕育着春天的希望。就现代诗人也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意思都是一样的。

因此,“冬至逢壬数九”和天干地支纪日的推演不同,它有更深刻的含义。从“交九”到“出九”八十一天,就像一个怀孕的女子,经过了冬的孕育,迎来了春的明媚,春暖花开。

三伏天中的头伏和末伏都是十天,而中伏却不一定,有十天和十二天的不同。但数九天就不一样,每个九都是九天。比如2018年,6月21日夏至,7月17日开始数伏。那么7月17日就是三庚日。而12月22日为交九日,农历十一月十六,是戊子日,和“冬至逢壬数九”不同。

既然2018年的冬至又是交九日,那么“逢壬数九”可以理解为“春生冬至时”,也就是说,冬至逢壬数九的意思,就意味着春天也不远了。

冬至者,一阳生。冬为春之母,古人说的“冬至逢壬数九”原来是这个意思啊,而不是说“逢壬日”。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为春之先声才对。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