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朱高炽,朱瞻基,朱祐樘,朱厚照,朱常洛天不予寿?
都别抢,我来答。
虽然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是一个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是会折损自己的寿命。养生不一定是为了活得长,主要还是为了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朱高炽是一个拥有“肥胖症”的人,他体重很高,我估计得有300斤以上。毕竟他走路需要两个人搀扶,此外的他的脚似乎也有一点问题。
仁宗体肥重,且足疾——《明史·朱高煦传》
朱高炽继位时已经四十六岁,这个年纪的身体谈不上健康,也谈不上完全衰弱。但身体的各项机能肯定都在逐步下降,而朱高炽又是一个体重严重超标的大胖子。肥胖症属于一种慢性代谢疾病,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体内的代谢太慢了,而摄入的热量又过多,就形成了脂肪。
这种病一般跟遗传有关,当然也可能朱高炽自己就是一个原发性患者。毕竟他的父亲朱棣以及其它宗族兄弟似乎都远没有像他这样体重超标,肥胖症极容易引发我们熟知的三高或冠心病。所以朱高炽的猝死大概率就是和他过度肥胖有关。
他的儿子朱瞻基则在三十八岁就患病去世,这个年纪去世确实算是英年早逝。毕竟正是一个人应该大干一番事业的年纪,有阅历,有经验,有精力,算是一个人的黄金年纪。从史书记载来看,朱瞻基生前并没有表现出身体的疾病,也没有遗传父亲朱高炽那样的体重。
或许大概可以排除朱瞻基是因为遗传的原因病逝,所以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勤勉的工作致使身体慢慢出现了一些隐疾。毕竟在他的治理下,明朝的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创了“仁宣之治”,这些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
朱瞻基临死前留下遗言说:
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惧,弗克负荷,盖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泽未洽于天下,心恒愧之。
可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朱瞻基对于自己的治理还不算很满意,这些当然都是谦虚的言辞,以激励后世子孙。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可能和个人的体质有关系,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每天都要超负荷的处理国事和奏折,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
况且朱元璋早年间驰骋沙场,身体想必也受到极大的损耗,但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朱元璋还活到71时高龄,这其中确实有各自体质的不同在产生作用。
至于明孝宗朱佑樘则比较好理解了,他去世的时候年仅三十六岁,可以说是由于年幼时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再加上继位以后超负荷的工作量,最终拖垮了他的身体。明孝宗是广西纪姓土司纪妃偶然得到明宪宗的临幸才生下来的唯一的儿子。
当时由于万贵妃权倾后宫,在纪妃还没有生下朱佑樘的时候,就险些被万贵妃扼杀在胎中。幸亏得到宫女太监们的保护,才免于被打掉。纪妃在冷宫中产下朱佑樘后,万贵妃立马派门监张敏去把朱佑樘溺死,但在张敏的保护下,朱佑樘被秘密送到已经被废除的吴皇后那里偷偷进行抚养。
在这种东躲西藏犹如打游击战的情况下,使得朱佑樘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补给,所以当明宪宗见到这位唯一的后代时,朱佑樘羸弱的身体不免让这位父亲暗自愧疚。18岁的朱佑樘继位后,面对一个已经国力日渐凋敝的帝国,他勤于政事,开创了“弘治中兴”,一定程度上使得明朝又步入了正轨。
据说有一次仁寿宫起火,朱佑樘一夜未眠,第二天还跑到朝堂上去跟大臣们请假,也算是一个奇景了。因此不难怪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评价他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虽然明孝宗英年早逝,但在位时间却长达十八年。
他的儿子朱厚照则死的相当正常了,因为他是在南征宁王朱宸濠的回程中,跑到长江去游山玩水。经过清江浦的时候,朱厚照看到江面上波光粼粼,两岸山清水秀,顿时起了一阵玩心,架着小船到江面上游玩,还撒网捕鱼。
结果在收网捕鱼时,小船失去平衡,朱厚照由此跌入水中。由于不会游戏,呛入了许多江水,虽然最终被救上船,但因为受凉引发了肺炎,回到北京时身体已经极度虚弱。这应该和他早年沉溺于豹房纵欲过度有关,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
正月十四日,朱厚照强撑这身体在南郊主持大祀礼时口吐鲜血倒地,勉强拖了两个月后,最终不治而为,享年三十一岁。
一月天子朱常洛死于红丸案,他的死是有争议的,在当时就已经有人怀疑是郑贵妃下毒导致朱常洛死亡。当时他继位十天以后就开始一病不起,至于是什么病已经无从考证,当时的太医们主张慢慢调理。
不过不知道朱常洛从哪里听说鸿胪寺曾有仙药送来,所以一再要求内阁首辅方从哲进攻仙药。方从哲原先不同意,但是禁不住朱常洛三番五次的催促,最终同意让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仙药,至于这个仙药究竟从何而来,在当时也是一个疑案。
但鸿胪寺丞李可灼自己说这是他在峨眉山采药时神仙所赠予,能治百病。起初朱常洛服下红丸后,据说当时身体确实有了好转,但在服下第二粒药丸后,当晚就猝然去世,享年三十八岁。这就是当时震动朝廷的红丸案。
应该说这其中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身体的因素,但前者的可能性更高吧。而郑贵妃和朱常洛之间那种紧张的关系也不得不让深深的怀疑。
总之感觉朱元璋家的基因不太好,除了朱元璋、朱棣、嘉靖和万历这四个人活过五十岁以外,其它皇帝基本上都是三十多岁就嗝屁了。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朱高炽死于1425年5月29日,在这之前,他把儿子朱瞻基打发到南京祭祀明孝陵去了,可是朱瞻基并没有按照日常安排行进,而是加快了步伐,好像他提前知道有什么事要发生,才如此匆忙,急着办完事回北京。而且朱高炽驾崩后,消息还没有对外公开,朱瞻基就知道老爹死了,连南京城里都有仁宗上宾的流言,既然是消息没公开,那朱瞻基是怎么知道的,这很值得推敲。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在年仅38岁时就去世。关于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流传着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服食丹药与纵欲过度而亡,但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被排除。
第二种说法是劳累过度引发急病而死,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朱瞻基即位后,除了要处理政务,他还喜欢斗蟋蟀,也喜欢文娱活动等,长时间的不休息,再加上家族遗传基因可能有些缺陷,过劳而死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种说法是把玩器中毒。朱瞻基对宣德炉爱不释手,出门也带着,打造宣德炉的材料很大成分是“倭源白水铅”,长时间的接触下来,铅中毒是非常有可能的。以上就是关于朱瞻基早上的三种说法。
对于明孝宗朱佑樘怎么死的,据说有疑案,太可惜了,36岁就英年早逝!不过,对于明孝宗朱佑樘怎么死的有三种说法:明武宗指使御医谋杀、一场医疗事故、明朝短命皇帝的遗传病。但因医疗事故来结束明孝宗的死因较多。
可问题是朱祐樘非常自律,他虽然不去健身房,但生活简朴,不存在胡吃海喝醉生梦死的作践;他一生只有一位皇后,没有嫔妃,不存在纵欲过度;他也不吃丹药,不存在慢性自杀。
按常理来说,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是专门给皇帝和后妃们治病的,而朱祐樘作为皇帝更是九五之尊,太医们怎么敢怠慢。所以几位太医因为没有详细诊治而加重了皇帝的病情,这是不合常理的。但若是这些太医们受到了一些人的指使,让他们故意加重明孝宗朱祐樘的病情,也很有可能。
明武宗朱厚照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便撒手西去,对于朱厚照之死,无论是明代成书的《明武宗实录》,还是清代成书的《明史》都支持“溺水染病而亡”这一说法,不过,还有学者提出与官方史相左的观点,一者是江彬谋杀案,一者是文官毒杀案。
江彬能害他吗?其一,朱厚照是江彬最大的靠山,谋杀朱厚照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前文已经说过,江彬的崛起完全是出自朱厚照的扶植,倘若朱厚照一死,江彬根本就没有实力同文官集团对抗。
其二,江彬根本没机会谋害朱厚照,据《明实录》记载,朱厚照驾崩时,身边只有两个太监,江彬并不在现场,对于谋害皇帝这样重大的机密大事,主使人不在现场确实有点儿说不过去。
朱厚照一即位,就面临着整个文官集团的全面压制,有着皇权边缘化的危险。于是他干了一件事,扶持宦官“八虎”来对抗文臣,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刘瑾。
朱厚照死因,历来是个谜团,正史上说是落水受惊而死?笑话,一个能上阵砍人的皇帝、养虎豹为乐的皇帝、正值三十岁壮年的皇帝,会落水受惊吓死?而且还是落水后半年才死?我都没法吐槽那帮子写史的家伙们了,当我们后人都是傻叉不成?
正德很有可能是被谋杀的,谋杀动机:换个听话的皇帝;被告群体:文官集团,杨廷和为首;杀手执行人:太医院太医。原因就是文官夺权。
据史书记载,朱常洛在登基时身体强健,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为什么他却在一个月后就突然暴毙而亡了呢?
历史上对朱常洛的死因有三种说法,一是纵情生色而死,一是吃药而死,一是被郑贵妃害死。
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多。说白了也是权利之争。
当皇帝风险大啊!明朝皇帝大部分死于阴谋,就是因为皇帝动了文官集体的利益。看看仁宗死的前一天在干什么,就是那么巧他就死了,还有宣宗也是那么巧。武宗就更别提了,明熹宗也是因为游泳落水一病而亡。
明朝皇帝之死被笼罩上可怕的阴影,很多人认为明武宗朱厚照之死是有阴谋的,明熹宗朱由校之死是有阴谋的,甚至万历皇帝之所以能活这么长,就是因为他躲过了无数谋杀。这只是猜想,没有证据证明这一事实。
导读:明仁宗朱高炽执政不到一年,47岁去世;明宣宗朱瞻基执政十年,38岁去世;明孝宗朱祐樘执政十八年,36岁去世;明武宗朱厚照执政十六年,31岁去世;明光宗朱常洛执政不到一年,因红丸案38岁去世。大明王朝帝王普遍寿命较短,如果剔除洪武万岁朱元璋(71岁)、明成祖朱棣(65岁)以外,明朝其他十四位帝王平均受命在40岁左右晃荡。而清朝296年的国祚帝王只有十二个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至于题主中说的这几位帝王不能长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大明王朝国祚276年历十六帝,题目中的这五位帝王严格来说都不是昏君。虽然都有一定的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开创仁宣之治;明孝宗朱佑樘执政十八年,人称弘治中兴;明武宗朱厚照和明光宗虽然都贪玩好色,但是在文治和抗击鞑靼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这几位帝王都不长寿的大概原因可以分为三类:1、政务繁忙、防范政敌耗费了过多的精力早亡,以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为代表;2、身体先天就比较弱,加上成为一代明君的壮志雄心不断操劳国事导致英年早逝。这种情况以明孝宗朱佑樘和明仁宗朱高炽为代表;3、在国事之余贪玩好色,并且迷信长生吞吃红丸丹药最终驾鹤西游。代表帝王明武宗朱厚照、明光宗朱常洛。
政务繁忙、防范政敌耗费了过多的精力早亡,代表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都是燕王系,也就是说随着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这两位皇子皇孙才有帝王命。如果单单作为藩王世子,可能不会这样短命。但是在朱棣以藩王起兵逆天改命硬扛建文帝时,包括朱棣、朱高炽这父子两个自己心里都没底。但是不抗争只能等死,说白了也是死撑。好在最后朱棣成功上位,但是其中的惊惧、焦虑乃至绝望的情绪是免不了的,尤其是朱棣带兵出征,北平被大军围困都是世子朱高炽在支撑、反击。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压抑生活朱高炽一介文人如何能不憔悴,这是其一。
其二朱棣称帝后虽然看在皇孙朱瞻基份上立了朱高炽为太子,但是对汉王朱高煦态度暧昧。这不但让汉王朱高煦对皇位虎视眈眈,也让太子朱高炽心绪不宁。这种情况一直到高祖驾崩传位给明仁宗朱高炽为止,长达几十年始终绷紧神经不敢有丝毫出格这是怎样的煎熬。皇太孙朱瞻基也是同样的处境,长期处于焦虑、压抑的生活状态。虽然皇爷爷朱棣喜欢自己(在朱棣看来皇孙朱瞻基最像自己),但是如果皇位传给了叔叔汉王朱高煦还怎么能轮到自己?
其三、朱高炽身体肥胖虚弱,甚至在称帝后虚弱时都需要有人搀扶(也许有肥胖人常见的三高、心脏病等)。而太祖朱元璋的废除宰相、揽权的行为也把大部分政务都压在了帝王身上。所以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还面临着繁重的政务,这种压力远远大于明朝中后期的帝王(明朝中后期权力都在内阁,所以帝王动辄就不上朝也没事)。所以长期精神压抑外加繁重的政务,造成这对父子受命不长。
明宣宗朱瞻基就是因为政务压力太大,这才用处内阁和司礼监票拟和披红职权确定后才有所改观。虽然减轻了帝王的工作压力,但是也开启宦官擅权的不归之路。
身体先天就比较弱,加上成为一代明君的壮志雄心不断操劳国事导致英年早逝。代表人物明孝宗朱祐樘、明仁宗朱高炽
我们说过明仁宗朱高炽不像父亲朱棣一样是马上皇帝,文人出身的他肥胖、身体弱。而明孝宗朱佑樘的经历更为传奇,幼年的悲惨生活连不通家庭的孩子都比不上。所以身体一直就不壮,加上这两位帝王都有成为一代明君的念头所以勤于政事耗费了太多精力。明仁宗朱高炽想给天下人看看,自己要比汉王朱高煦更适合做帝王。朱佑樘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开创弘治中兴。甚至比朱高炽更应该称仁宗,明孝宗朱佑樘几乎没有缺点作为帝王只有一位老婆。
明孝宗朱佑樘出身卑微,母亲纪氏只是皇宫女官。宪宗偶尔宠幸,纪氏怀孕。这可惹恼了善妒的万贵妃,先派人去杀纪氏。纪氏人缘好,来人回报说是腹内长瘤不是怀孕。纪氏偷摸剩下朱佑樘后,万贵妃再次派太监张敏杀掉皇子。而张敏偷偷的把小佑樘偷偷的藏起来,和被废的吴皇后一起偷偷的在冷宫里养到六岁。等明宪宗发现并立朱佑樘为太子的时候,瘦弱的朱佑樘胎发未剪都拖至地面了。这种情况下朱佑樘的成长环境恶劣(压抑、冰冷吃的又差),正在长身体的朱佑樘怎么可能身体强健?正是这段经历,明孝宗朱佑樘只娶一位张皇后没有任何嫔妃。
明孝宗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加上长达十八年的励精图治才开创了弘治中兴的局面。所以在明代帝王中后世对明孝宗的评价极高,认为只有汉文帝、宋仁宗才能和明孝宗朱佑樘相比。
所以无论是明仁宗朱高炽还是明孝宗朱佑樘,都是先天身体条件比较弱。再加上繁重的政务(尤其是明孝宗没有别的爱好,几乎把所有的经历都用在政事上),所以两位帝王都不能长寿。
贪玩好色遇到意外驾崩的明武宗朱厚照和迷信长生吞吃红丸暴毙明光宗朱常洛
这两位帝王都有特点: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的独子,一方面国家大事上屡屡有过人之处:在位期间对内平定宁王叛乱、安化王叛乱,减免赋税;对外亲征鞑靼取得应州大捷,有力的保证了国家边境的安定。另一方面则是贪玩好色,经常不上朝在豹房居住。
明武宗朱厚照经常到处游玩,在正德十五年自己驾小船捕鱼。在拖拽渔网的时候船体失衡跌落水中,虽然被救但引发了肺炎。在返回京城后不久住址祭祀时吐血身亡,享年三十一岁。而另外一位帝王明光宗朱常洛更是奇葩,在位没有超过一年变吞食红丸,暴毙身亡。所以这两位帝王早亡是因为意外,明光宗朱常洛的身亡更引发了明朝著名的红丸案。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朱元璋40岁建立大明,当了整整30年的皇帝。由于崛起于陇亩,完成了无数人梦想而不可及的逆袭,从一个叫花子变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人生70古来稀,自己正好活到了70岁,当属无遗憾了!
但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成了大明最长寿的皇帝。
朱棣同样猛人一个,也是中年崛起,完成了从一个藩王逆袭为大明皇帝的不可能,并最终活到了65岁。但是比起当了皇帝之后的身心煎熬,65岁崩于北征归来的途中,也算是一种幸福和荣誉,因为军人最高的荣誉就是马革裹尸。
但是朱棣同样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成了大明第二长寿的皇帝。
后世唯一意识到自己只有活着才能拥有一切的大明皇帝是嘉靖。嘉靖同样是藩王逆袭成为皇帝的。最初他被内阁那帮老头选中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非他莫属,而是因为他年幼便于控制。但是恰恰是这个少年的权谋心术超越了历代帝王。
他正是用内阁文官们最擅长的礼议,反转逆袭牢牢握紧了权柄。在紧抓权力的同时,最困扰嘉靖的是如何延寿。
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明朝的皇嗣普遍短命。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叔叔都是二三十岁便死去了,自己的大哥夭折,否则这个机会不会留给自己。自己生养了20多个孩子,最终活下来4个儿子,而且3个走在了自己前面。
炼丹修道,以求长生不老,成为了他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各类奇奇怪怪的丹药,如红铅、含真饼子,等等。差点逼得宫女们把自己变成历史上第一个被宫女刺杀的皇帝。
但尽管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嘉靖也就只活到了60岁,这或许是成功的,因为她是明朝历史上第三长寿的皇帝。
那明朝其他皇帝为什么会命不久常呢?除去3个超过60岁的,剩下的平均下来30多岁。
首先,这一切似乎和朱高炽多少有点关系。朱高炽着一脉的皇嗣身体素质总体不太好,承受不了高强度的政务。
朱高炽天生体胖,虚弱无力,走路都需要人搀扶。朱棣也曾经对朱高炽的身体表现出了高度的担忧。
但是很显然朱高炽的身体是因为某种先天疾病导致的,而非单纯不爱运动不节食导致的。虽然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这究竟是哪一种先天疾病,但很有可能是带有非显性的家族遗传性的。
这种先天遗传可能正是从朱高炽开始的。朱高炽的死因在《明实录》上记载的是“无疾骤崩”。也就是顺没病,莫名其妙突然死的。也就给野史朱瞻基谋害说增加了想象空间。
但是由于他死前三天还在忙于政务,通宵达旦。所以极有可能是由于过度疲劳引发心梗等病而死。
而且这样的病症在古代被误认为“无疾骤崩”是很正常的。类似的还有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是身体肥胖,腿脚不便,最后病故。情况和朱高炽很类似。
朱高炽的亲儿子朱瞻基更能说明这一点,本应年富力强,38岁就暴病而亡了。还有朱佑樘,情况也类似。
其次,权力斗争导致的被文官集团或阉党的谋害。
朱厚照和朱由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两个原本身体素质相对都还是可以的,都是落水以后生病不愈死掉的。
《明实录》对朱厚照的抹黑是可以就看得到的,他不符合文官们对传统皇帝的认知。他在落水前,就曾经发生过莫名其妙的失踪。他和文官集团的矛盾不可化解。
而朱由校原本只是一个被皇帝这个职业耽误的木匠,理论上可以活得简单活得更久。但其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从朱由校父亲朱常洛死于莫名其妙的“红丸案”时,背后实际上就有后宫女人联合太监和文官集团争夺皇子的影子。这些究竟是谁害死朱常洛和朱由校真不好说,但是最终责任归结给了魏忠贤。
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俩,很长时间内都成了各种势力的傀儡,他方唱罢我登场。朱祁钰30岁便病死了;而朱祁镇两次做天子,也不过活了37岁。
再次,无节制纵欲和过度使用春药,也耗尽了明朝的这些皇帝。
最典型的朱见深、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这些皇帝实际上最终都是死在春药上。这些就不详细写了。
明朝后宫流行阿芙蓉、参茸、铅丸,皇宫中配出来的丸药在京城市面上最高能卖到10万两一枚。可见在当时皇室的影响下,民间的风气也相当开放,明朝中后期民间的浮縻之风日盛,和药丸的流行也脱离不了关系。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皇帝当属古代高危职业,天不予寿为常态
首先,题主问题中的这五人均为明朝皇帝,“皇帝”一词即可视为职业称呼,为什么又谓之“高危职业”?
皇帝做不到形神并养,焉能长寿?这是第一危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对680名5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研究发现,心态乐观的人比心态悲观的人寿命平均要长7-9年。
古代皇帝虽然手握生杀大权,但是从登基前到死亡之时,他们也置身于危机之中,完全做不到保养身体和心理,时时有忧虑、担心、猜疑、悲观等负面情绪,例如: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在其正式登基为帝的期间,朱棣险些废了他的皇太子位。因为其弟朱高熙、朱高燧阴谋夺嫡,二人又受到朱棣的宠爱,若不是侍郎胡濙秘密上疏,改变了朱棣的想法,恐怕历史上没有明仁宗了。
明仁宗焦不焦虑?自然焦虑,同时也悲观过自己的命运,这是不可控制的情绪产生,对其身体百害无一利,所以史料记载“不到一年的时间,即位的明仁宗也死了”。
皇帝的职责是安邦定国,常年劳累必定伤身,怎能长寿?这是第二危
国家民众若是流离失所时国家就会灭亡,国家灭亡则一无所有,故而皇帝为了保全国家,国之民众易于安居乐业而免于动乱,就会日夜操劳国家政务从而影响其身体健康,例如:
明仁宗朱瞻基即位,“停罢采买、平反冤案、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这些做法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缓解了社会矛盾,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称其为“仁宣之治”,而明仁宗去世年仅三十八岁,这就是累死的。
养生之法要做到少思、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小有三皇经》
皇帝若是依照“十二少”所说去做,国家必亡,反之则是其自己早亡。
皇帝若以“人欲不可饱,亦不可纵”为养生之道,或许也能身轻寿长。这是第三危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其中一句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证明古代皇帝的后宫嫔妃众多。皇帝如果不节制并且纵欲于此,必将会招祸染病,继而早早死亡,例如:
明武宗朱厚照十五岁即位,不说其他政绩之类的话题,只说他在即位后的生活方式。先是废除尚寝官和文书房的内官,意在减少对其行动的限制;营建豹房和镇国府,前者使其沉溺于玩乐,多养豹子并每日广招乐妓承应,荒淫无度,后者更是视之为家,为所欲为;最后朱厚照驾崩在豹房,享年三十一岁。
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坐在皇帝之位能够呼风唤雨,享旁人不能享之艳福,但也是危机四伏,能取其性命的。
因此,“明朱高炽、朱瞻基、朱佑堂、朱厚照、朱常洛天不予寿”的原因即在于:皇帝实属古代高危职业。
确切地说古代的皇帝都不长寿,历史上四百余位皇帝的平均寿命不过四十岁。朱高炽、朱瞻基、朱佑樘、朱厚照、朱常洛的寿命就古代皇帝平均值而言属于一个正常的均值。
但鉴于明朝有活过70岁的朱元璋、65岁的朱棣,我们来分析下为何题主所说的这几位帝王皆不能长寿的原因。
其一、遗传病,这一点在像素之前的问答中有为大家做过分析,为何明朝自朱棣后,历代君主为何大多活不过40岁的原因。这来源于遗传病,其源头来于朱棣、徐皇后。这便造成了明朝自朱棣后,皇帝大多不长寿的原因,题主所说的朱高炽、朱瞻基、朱佑樘、朱厚照、朱常洛,他们哪个不是在朱棣、徐皇后之后?
其二、身体孱弱且政务繁忙,朱高炽、朱瞻基、与朱佑樘三位是公认的身体孱弱。如朱高炽就因为身体肥胖,甚至恨过时候需要有人搀扶着才能走动;朱祐樘为宫女所生,差点被万贵妃所杀,为太监所救,藏于冷宫之中养到六岁,甚至等到明宪宗发现之时,瘦弱的朱祐樘连胎毛都没剪过,生活条件有多恶劣就不用细说了,如此条件下身体又怎能不孱弱呢?
此外,又因为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皇帝需要做到事事亲躬,天下的政务都压在皇帝的身上(这里敲知识点,只有到了明朝中后期,那个时候的权力才在内阁,所以那个时候皇帝就算不上朝也没事,至于前期这是不可能的,皇帝要做到事事亲躬)。这些孱弱的皇帝们面临着繁杂的政务,加之朝堂内外的明争暗斗让他们受到精神压抑,长此以往繁杂的政务加精神之上的折磨,外加身体本就孱弱,这便是为何朱高炽、朱瞻基、朱佑樘寿命不长的原因。
这点可以在朱瞻基启用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方式来减轻皇帝的工作压力就可看出明朝前期皇帝政务之繁重。不过这里就不得不说朱瞻基此举也给大明王朝留下巨大的隐患,为明后期宦官擅权的隐患。
其三、朱厚照与朱常洛属于意外身亡,我们先来说朱厚照吧,朱厚照如前面介绍的三位皇帝一样也是一位明君,在国家大事上屡有建树,对内平定宁王、安化王叛乱,轻遥减赋;对外亲征鞑靼,保证国家边境的安定。
但,朱厚照在英明神武的背后则是贪玩好色,正德十五年便是因为自己驾小船捕鱼,不慎跌入水中,引发了肺炎。后来因肺炎爆发吐血身亡。
至于朱常洛的死更是奇葩,其与朱高炽一样在位没有一年,因为好色的原因吞食红丸,最终暴毙身亡,这便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红丸案”,朱常洛之死没什么好说的,所谓的红丸在当代被称为灵丹妙药,而在如今我们看来这便是一个慢性自杀的毒药!
明朝的皇帝自明成祖朱棣之后普遍英年早逝,明仁宗朱高炽活了47岁、明宣宗朱瞻基活了37岁、明英宗朱祁镇活了37岁、景泰帝朱祁钰活了29岁、明宪宗朱见深活了40岁、明孝宗朱祐樘活了35岁、明武宗朱厚照活了30岁、明穆宗朱载垕活了35岁、明光宗朱常洛活了38岁、明熹宗朱由校活了22岁。即便在位超过四十年的明世宗朱厚熜也只活了60岁、明神宗朱翊钧甚至还不及明世宗、只活了57岁。换言之,除了自杀的崇祯帝朱由检,永乐之后明朝没有一个皇帝活过了60岁,活过50岁的也只有两位!不少皇帝二三十岁年纪轻轻便一命呜呼了……
有人将此归结于了中国古代医疗条件的不足。诚然,中国古代的医疗条件绝对比不了现代,可皇帝享受的都是彼时最好的,怎么会比普通老百姓还要“短寿”呢?这明显是站不住脚的。政治斗争的原因?明朝从来没有出现过“弑君”的事情,即便建文帝, 他是否真的死了,到现在依然是存疑的!更别说是这么大规模的英年早逝了,这种说法同样站不住脚。那么,为什么明朝皇帝大多英年早逝呢?
遗传性疾病可能
从明朝皇帝大规模英年早逝这一点,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遗传性疾病。如此成规模地家族性聚集趋势,不得不让人往遗传性疾病方面考虑。再对比明太祖其他各支的后裔,不乏长寿者、也鲜见如此大规模地英年早逝。由此我们可以大概得出一个结论,明朝大宗帝系很可能在明成祖或明仁宗身上便出现了来自于母系的一些遗传性疾病。从明成祖的去世年龄和征战一生来看,他患有这类疾病的可能性相对要小很多,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点,明仁宗的生母仁孝皇后徐氏同样属于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45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应证了前面说到的问题,很可能明仁宗遗传了来自于生母徐皇后的某些遗传性疾病,从而将这种致病基因传给了后来明朝的所有皇帝。这也解释了为何明朝自永乐之后那么多皇帝英年早逝。这种说法虽然未必就一定是真,至少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滥用药物
明朝皇帝“嗑药”是出了名的,史籍有明确记载的明光宗死于“红丸”、明熹宗死于“仙露饮”。由此可见,明朝皇帝“嗑药”恐怕并不是个案。中国古代的丹药、包括明熹宗喝的所谓“仙露”,大多是用朱砂、黑铅等物质与许多大补药物一起炼成。朱砂是什么?汞化合物!黑铅是什么?铅化合物!汞、铅是什么?重金属!虽然丹药中汞、铅的含量很低,但长期服食或者在身体虚弱时服食,同样是可以致命的。明朝皇帝染上这种“爱好”,等于是丢掉了半条小命,不是吗?有怎么可能长寿?
这还只是一个方面,明朝不少皇帝钟爱房中术也是众所周知的,最著名的莫过于被人怀疑死于“马上风”的明穆宗了。为了寻求“情调”和刺激,明朝皇帝中不少都有服食春药的习惯,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本就纵欲、再加上长期服食春药的催动,明朝的皇帝们想不死恐怕都很难!除此之外,明朝妃嫔们为了争宠,往往也喜欢使用含有春药成分的燃香、香料勾引皇帝,如此一来,就算皇帝不服食春药,也“吸了二手烟”,更加会“纵欲过度”,这或许也是明朝皇帝普遍英年早逝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活压力
生活压力?皇帝天下唯我独尊,还会有生活压力?这里所说的生活压力并不是指柴米油盐,而且政治生活领域的压力。明朝的文官集团是种什么样的存在众所周知,恐怕没有几个明朝皇帝没有被文官集团“骚扰”过!为了一个立储,明神宗居然和文官集团对着干了十几年!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的心情能有多舒畅。再加上政务、勾心斗角,明朝皇帝们的日子恐怕并不那么好过。久而久之,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年纪轻轻送了性命,恐怕也不是什么让人觉得特别诧异的事情。
综上所述,明朝皇帝之所以集群式的英年早逝,很可能与遗传性疾病和“嗑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政治方面的压力更是加重了这些疾病,让明朝皇帝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久而久之,英年早逝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最后强调一遍,明朝没有“弑君”!明朝皇帝没有一位是“非正常死亡”,甚至包括建文帝都不一定是。所以,“弑君”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明朝的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恐怕还没有“弑君”的能力,那些个酒囊饭袋的“锦衣囚徒”藩王就更加没有能力“弑君”了。更何况,这么大规模的弑君,就算在乱世也是相当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