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如果林冲当初直接投靠方腊,命运会是怎样的?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8关键词:林冲

问题补充: 林冲在《水浒》里是一个争议颇大的人,一方面命运多舛而隐忍不发,而空有一身本领。另一方面冷酷残忍大开杀戒,而却不能杀掉高俅!真是命运捉弄人啊!","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家有娇妻,女仆叫锦儿,可是让高俅折腾的家破人亡,野猪林险些丧命,风神庙被自己的好友陆谦准备赶尽杀绝,梁山前期受王伦刁难,后期受宋江忌讳,正是命运多舛?","可是如果当初林冲直接投靠方腊,命运不知道会怎样?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吧?

点赞1、宿迁市 网友:小伙计

文/炒米视角(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谢邀,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林冲空有一身武功,即便娶了师父的女儿,做了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又有好工作,又有漂亮的好老婆,正是人生得意时。但他懦弱的性格决定了他悲剧的命运。



第一,林冲没有政治抱负,如果说他有什么理想的话,那就是好好打工,努力赚钱,封妻荫子,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二,林冲因为没有更好的理想抱负,导致了其缺乏远见卓识。他对发生在自己身边事情的发展,没有预见性。当高衙内看到并调戏林娘子那一刻,他的做法就是忍了,以为这事就结束了。并就此不当回事了。该喝酒喝酒,该和朋友讨论武艺讨论武艺。却不知道高衙内那样的人,就算你不去惹他,他也会来惹你的。当有人在街上卖刀,他就去买了。可是刀拿到家,高太尉就派人来喊林冲把刀拿过去看看。林冲同学一心想的就是高太尉可能要赏识自己了。完全忘记了高衙内的事情,也没有对自己买了把刀,为毛高太尉那么快就知道了,并且想要看这样不合理的逻辑。

第三,林冲内心中的懦弱。林冲虽有匹夫之勇,但是那种勇气是在他看不到任何一丝希望后才会产生的。更多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丁点苟且希望,他的表现都是懦弱的。娘子被调戏可以忍;被冤枉带刀入白虎节堂刺配,可以忍;被衙役差点害了性命,但被鲁智深救了,他立刻善心大发;直到最后陆谦火烧山神庙,一心想弄死他,而且那一刻的确再无人帮他的时候,他才奋起杀死陆谦,被迫去投奔梁山。

第四,林冲容易相信别人,容易被人操控。林冲其实就像很多芸芸众生一样,性格懦弱,喜欢逆来顺受,内心其实是善良的,愿意相信别人,也经常被别人利用自己的弱点去操控,实现别人的目的。吴用正是利用了林冲投奔梁山受王伦排挤的同理心,略施小计,就让林冲火并了王伦。

那么这样一个林冲其实投奔谁结局都是悲剧的。我们先不说当林冲被刺配沧州后,他的目的地最方便的地方是梁山而不是隔半个大宋朝的苏州。

再说,林冲是差于人事,不是差于武艺。即便在方腊那方同样存在复杂的人事斗争。可能方腊那边摊子更大,城池更多,林冲受整体压制相对会较小。但方腊方也是能人辈出的。林冲同样只能成为被人当枪使的角色。

点赞2、荆门市 网友:颓废感

谢谢邀请!如果林冲当初直接投靠方腊,命运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因为林冲天生的性格懦弱,性格决定命运。一再受屈辱,一再忍让,总想着忍让之后,就没事了,还能过先前的安逸生活。他不曾想到高俅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逼他的命,当亲眼看见陆谦放火,想置他于死地,实在是忍无可忍,才杀死陆谦。逼上梁山后,多次受王伦捉弄,还忍气吞声,将就度日,没有一点儿反抗心理。晁盖、吴用上山后,想借他的刀杀王伦,他果真杀了王伦。他这样做似乎有点不妥,必定有收留之恩,要杀你杀去,我不参与意见。高俅作为朝廷钦差,到梁山征求招安事宜,林冲想杀高俅,宋江不许可,林冲果然就不杀了,这种性格显得很窝囊,哪能这样受气,本来都是避难之人,就是有大事,事能大到哪里去?就凭这样的性格,到了方腊那里,方腊也不会给他多大的官职,至多让他做个部分军队的头领,不会委以重任,他也不会有多大的要求。方腊本身也有众多的武功高强的人,从宋江征方腊,死伤几十个好汉,就可以知道,方腊手下的将才是不少的,多了一个林冲,多了一个力量,只能说多了一个比少一个强。如果方腊给林冲委以重任,那就要撤换一个将领,似乎有点不妥,再说,林冲这个性格,方腊也会看得非常清楚的!

林冲跟了方腊,到后来,宋江征方腊,就给宋江增加了难度了。

点赞3、张掖市 网友:萌二代i

林冲绝对不可能投靠方腊,因为,《水浒传》中根本就没有方腊。施耐庵的《水浒传》只写到梁山大聚义就结束了,没有后面的投降、招安、破大辽、征方腊的故事,更没有田虎、王庆这等拙劣的文章。没有方腊,你让林冲去投靠,岂不就是害了林教头吗?

而且,林冲背后的故事不简单,他是“燕王”,燕王能去投靠方腊?


《水浒传》写到梁山大聚义就结束了,没有方腊

无论《水浒传》的版本多么复杂,都有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那就是施耐庵只写了前七十回书,含“引首”满打满算也只有七十一回文字,到梁山大聚义时就结束了。后面的投降招安、破大辽、征方腊都是续书,至于田虎、王庆这等文字粗糙,情节粗鲁的故事,更是书商所为,不过想多挣几两银子而强塞进书中的。

明嘉靖末期的藏书家高儒在《百川书志》中说,百回本《水浒传》“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从旁证明了施耐庵的原著未必有一百回,其中有一些是因为“编次”才塞进去的。而且,原著还有可能遭到了“编次”者的篡改。但是,高儒说“编次”者是罗贯中,那就是没有依据的个人臆断了。在高儒之前,诸如田汝成者流,都说《水浒传》是南宋人罗贯中写的。

在《西湖游览志馀》中,田汝成就咒骂道:“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百端,坏人心术,其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之报如此。”假如《水浒传》有投降招安,为朝廷皇帝效忠的故事,士大夫们会如此深恶痛绝吗?

田汝成的骂街犹如泼妇,《水浒传》明明隐藏的是明朝的事,怎么可能是南宋罗贯中写的呢?古人做学问优劣参杂,胡言乱语者也不在少数,以这样的“史料”推断罗贯中叫做“罗本”,当然是不足为信的。同样,以田汝成、高儒这等不加考证的胡说作为《水浒传》版权依据,毫不足信。《水浒传》到底写了多少回,到什么地方结束,更不能依据这些有意或者无疑的无端。

其实,《水浒传》的故事架构,书中早有交代,无需作什么多余的“考证”。


无论是《水浒传》,还是“施耐庵”其实都隐藏在书中,脱离文本而研究其人其书,恐怕就只有相信高儒、田汝成、金圣叹、袁吉人者流,从而得出自己都不太相信的结论了。《水浒传》“开篇引首”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明确阐明这部书写的是什么故事,隐含的是什么主题:

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有诗为证:诗曰:
万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乐无穷。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
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


“引首”就是一部书的总纲,书中要写什么故事,作者要表达什么观点,都在“引首”中做了总概述。说得更简单明了一点,“引首”就相当于现在的“故事梗概”,或者类似于一篇论文的提纲。《水浒传》“开篇引首”这段结尾的话,便明确告诉读者,这部书就是造皇帝的反,一百单八将聚集与水浒寨中、梁山泊内“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怎么可能被“赶出”梁山,向宋徽宗投降而被招安呢?离开了“水浒”,那些破大辽、征方腊等故事还是《水浒传》吗?

因此,《水浒传》绝对没有大聚义之后的故事,施耐庵根本就不会写方腊。既然《水浒传》中没有方腊,那就没有“如果林冲当初直接投靠方腊”这个伪命题了。


误走妖魔与梁山大聚义照应,不可能有方腊

“开篇引首”中预告了《水浒传》故事的终局,接下来的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又是梁山大聚义的大伏笔,这回书中所发生的故事,都将在第七十一回书中完美收场。

我在很多文章中,解读了太祖武德皇帝,也就是霹雳大仙是赵匡胤、朱洪武等几个宋、明皇帝,妖魔就是他们放出来的。在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中,隐藏着赵九重、朱重八,还隐藏着锦毛虎燕王以及雪花大蛇朱允炆(生于蛇年大雪节前夕)。

霹雳大仙,就是雷霆大仙,雷,暗喻的是放走妖魔的张天师虚靖先生。虚靖先生是道家最高法术“雷法”的发明者,在书中就是“五雷天罡正法”。五雷,就是五行之雷,暗喻的是朱洪武以“金木水火土”确定的朱明皇室字辈。所以,张天师虚靖先生既是赵匡胤又是朱洪武,是他们放走了妖魔。

书中写道,因为京师闹瘟疫,张天师便前往汴京做七昼夜法事。这期间,伏魔大殿中响起“十万军中半夜雷”,震塌半个殿角,妖魔被放了出来。这些妖魔,就是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前来大闹宋国乾坤,震塌半个殿角,意味着大宋葬送半壁江山


北宋都被梁山好汉闹没了,宋徽宗都去五国城坐井观天了。《水浒传》中以宋江在九天玄女庙看到的“二龙戏水”,暗示了明朝的靖难之役是一场皇位争夺战。同时,也一击双鸣,寓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坐井观天。北宋皇帝都被梁山好汉弄到井里去了,宋江也见证了北宋的灭亡,梁山好汉向谁投降招安?没有投降招安,就绝不会有“征方腊”的故事。

梁山大聚义时,则是会五雷天罡正法的张天师虚靖先生的徒孙公孙胜做七昼夜罗天大醮。法事做到第七天夜里,天空中一声响雷,霹雳大仙又出现了。这个霹雳大仙化作一只大金盘,裹着一团火块,钻进了正南地下

这段故事,完全是与“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前后照应,那就是故事的终局了。正南地下就是龙虎山伏魔之殿的地穴,梁山好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故事十分完整,没有后话。既然如此,又哪里来的方腊?没有方腊,林冲投奔谁去?

林冲必定是要上梁山的,那么,他在梁山的命运如何呢?有没有必要另投他处改变命运呢?


林冲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他就是燕王

百回本《水浒传》中确实有方腊,袁无涯所增删的百二十本中,更是舍不得割舍方腊的故事。即便将这样的“水浒传”当做《水浒传》来读,续书作者也无法改变施耐庵原创故事,在施耐庵的笔下绝对不会有方腊。好在续书作者保留了原著精神,篡改得不是很厉害,假如在书中插一笔江南有个强人占据的山寨,为头的名叫方腊,那就麻烦了。

原著中根本就没有这一笔,因而,林冲即便有英雄气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转身下山去投奔清风山、二龙山、黄门山之类的山头,那也无法改变命运,这些山头后来全部都上了梁山。林冲当时乐不可支地留在梁山,好歹还闹了个“元老”,比投奔别的山头要强得多。

与所有梁山好汉以及《水浒传》的人物一样,林冲的命运是早就“注定”的。这是因为,除了《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有林冲等梁山三十八人外,施耐庵又在所有人物的身后隐藏了真历史、真故事。这些历史是既定的,因此,林冲等人就得按照历史线索,演绎人物故事了。


林冲出场时,书中写道:“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林冲的长相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朝时不叫《三国演义》,明末清初人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这部书时,才改名叫《三国演义》。所以,袁吉人伪造的“施耐庵墓志”中说,施耐庵写了《三国演义》。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的施耐庵竟然穿越到清朝,写了《三国演义》,这岂不是大笑话吗?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张飞就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难道说,施耐庵把林冲写成了张飞?其实不是,施耐庵只是借用了燕人张翼德的“燕”字,要把这个人物写成“燕王”。所以,后面的两个细节,就补充了这样的隐喻。

林冲之所以出现在大相国寺,是因为他要去间壁的岳庙烧香还愿。明刻容与堂本《水浒传》影印本中,写的就是“岳庙”而不是“嶽庙”,此处,作者以灯谜谜格“解带格”隐去了“王”字。加上林冲手中的“折迭纸西川扇子”,仅以强化燕人之“燕”,扇子对应了铁扇子宋清,两面有风就是阴阳,阴阳就是“日月”,日月就组成一个“明”字。所以,林冲就隐喻了明代九大塞王之一的燕王。

明代九大塞王在书中不止隐藏在林冲的身上,九纹龙、九尾龟、九天玄女、蔡九知府等等,都是这样的隐喻。如此,林冲还能去投奔方腊吗?即便有人说,方腊与明教有关,那燕王更不可能投奔他了,燕王是要单干的,《水浒传》自始至终都是在隐喻“靖难之役”。


林冲的命已经非常好了,你让他另投他主,是要让他做臣子吗?书中暗示,林冲在梁山上一直坐第四把交椅,此时,林冲是燕王,是家中的老四。大聚义时,林冲降为第六把交椅,这其实是“明降暗升”。

靖难之役的起因是朱洪武“孙立”,直接诱因则是建文帝削藩。朱允炆迫不及待地要削掉叔叔藩王,在朱棣之前便痛下狠手,削去了五大藩王,燕王是第六个要解决的对象。但是,正是这第六个要被削去的藩王夺了“鸟位”,也就是“王定六”

李逵所说的“鸟位”不是脏活,而是书中以张、柳、井木等符码暗喻的南方朱雀星宿。朱雀主文书文印,就是建文帝,而且,南京明皇城就是移走“三山”填平燕雀湖所建。燕雀不就是鸟儿吗

燕王以靖难之役定鼎,他就是“王定六”,所以,林冲不偏不倚坐了第六把交椅。这样的命运难道不好吗?让他去投靠方腊,是想让方腊死呢还是让林冲亡呢?

但是,在《水浒传》中,林冲的命不好,施耐庵在书中把林冲以及梁山好汉全部写成了“妖魔”,从地穴里逃出,又得下地穴被镇锁。施耐庵希望将这些破坏天下太平的妖魔统统镇锁起来,不再闹腾。


所以,《水浒传》就是一部反皇帝,揭穿“真命天子”伪言的伟大著作,施耐庵怎么可能写投降招安的故事?没有投降招安,梁山大聚义之后所有的故事都不是《水浒传》,《水浒传》根本就没有方腊。

点赞4、辽阳市 网友:≮蓠閞≯

谢谢邀请,如果当初林冲远走南方投靠方腊的话,那林冲比在梁山泊更会有作为,其原因就是方腊比宋江更有雄才大略,也更会识人才些,就评林冲知书识文,武艺超群和识得事太的轻重和有稳韧的个性来说,方腊说不定会委以重任于他,再说方腊如果得到了林冲的辅助,定会发展得更加强大,同样宋江去征讨他,那宋江的陨失就会更大,同时说不定朝廷还会战败呢。只可惜林冲杀了陆虞候一时不知去向后,忙去找柴进,柴进可能那时也不知道南方杭州的方腊势力也正在发展壮大。可能那时柴进就只知道较近点的山东梁山泊王伦一伙强人的了,于是就火速写好书信把林冲引见给了梁山王伦一伙,所以总的来说,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点赞5、庆阳市 网友:庸人丶

在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无论何种形式下农民起义都会遭到反动封建王朝的疯狂镇压,所以林冲即使投奔方腊也难逃复灭的下场。

点赞6、涟源市 网友:帝王妹

林冲投靠方腊,在宋江打方腊时,会与梁山军马正面交锋。因为妻子的悲剧,林冲对大宋朝廷非常不满,在战场上会奋勇杀敌,使得梁山的损失更大。林冲的结局,或者战死沙场,或者在方腊失败后隐姓埋名,潜藏起来。

点赞7、涟源市 网友:倾城温柔

谁知道呢?首先我觉得林冲,不会去投方腊,当初林冲为什么会上梁山呢?那是因为林冲杀了陆虞侯,之后,误打误撞的被柴进的手下,捉住了,林冲不想连累柴进,柴进给林冲写一封信,把他介绍给王伦,让他投奔梁山,林冲肯定会去梁山,因为梁山就在山东境内,离柴进住的地方不远,他不可能去投方腊,方腊在江南,相差好几千里,方腊也不认识林冲,林冲也不知道方腊,也没有介绍信,怎么去投方腊呢?投方腊,林冲不是精神不正常,就是哪根筋搭错了。当然了,题主说的是假设,我觉得林冲投方腊不如上梁山,林冲是山东人,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山东人人皆知,到江南去没有理由啊,水土不服不说,谁认识他呀!方腊那里文臣武将那么多,不知道会不会容纳一个外来户,林冲那个人不爱说,不好道的,又不会交友,到那边更憋屈,哪如在梁山好,晁盖,宋江至少对林冲还是尊敬的,又是在一百零八将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何必跑到江南,人生地不熟的听一个江南人的调遣呢?脑子被驴踢了吗?

点赞8、大兴安岭地区 网友:雨晴心静

这题目有点脑洞大开!既如此,在下不才,也大家跟着沾点光,打个秋风,脑洞小开一回!


如果当初林冲直接投靠了方腊,那么,首先肯定,头大的不是宋江,而是作者施耐庵先生一一你大爷,这书中人物怎么安排啊?

施大爷不消说一下手忙脚乱了。

非常明显,第一个不会入梁山泊的是操刀鬼曹正,林冲徒弟。所谓天地君亲师,又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按照封建规矩推论,操刀鬼是断不可能跟随宋江的。当然,曹正武艺平平(却也和扬志战了二十回合哈),在这里似乎不值一提,不过另一位人物就有点让人胆寒了。

花和尚!不错,想当初鲁智深在京都与林冲是拜把子兄弟,甚至不惜千里暗中保护这位蒙受奇耻大辱的盟兄,因此与林冲关系可以说铁得不能再铁。加之以鲁达愤世嫉俗的性格,宋公明先生想在二龙山做文章,欲拉拢大和尚对抗林冲,这步棋大概只是清秋大梦一场。若他还想和二龙山其他兄弟拍板成交,那恐怕也只是及时雨自个儿搞乐子,下的一阵无用毛毛雨而己。因为二龙山上那帮兄弟,多半都是从官府吃了大亏滚将出来的,怎一个恨字了得!所以要他们去帮助一个铁了心招安的人,重返官场吃官屎,口味明显不对。因此二龙山联盟就算瓦解,恐怕也不会依附梁山。至此,究竟花和尚是追随宋江?还是跟盟兄干一场?这个答案就几乎不用去想了。以黑三郎玄之又玄的为人处事,提辖跟谁干当然不言而喻。更可怕的是,这里又牵扯出了另一个同样相当要命的角色一一武松!

武松于宋江,虽在柴大官人庄上相识并受些小恩,但武松性格舛傲不羁,疾恶如仇。他是梁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招安的人(尽管还有一位莽兄蹦出来大喊“大宋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为何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不过黑旋风兄弟纯粹做鬼把戏而己,这位宋江铁粉不用一谈)。除武二哥刚烈性格外,行者投奔二龙山,与花和尚建立的良好关系,以及两人战场上相得益彰的默契配合,这一僧一道,恐怕《水浒》再找不出第二组最佳搭档。因此,当二龙山分崩离析,僧道最佳组合分手,就算武松保持中立,两边不帮(若武松帮方腊,那宋江就更惨)。那么,如此一来,剩下的菜园子张青夫妇,青面兽与金眼彪,他们大多都与武松关系非凡,不用说都会看武松眼色选边站。既然二龙山众兄弟不入伙梁山,那肯定这下子就有好戏了!

现在咱们在江南摆开阵仗。首先看宋江这边(当然此时此刻着急的己经不是作者施大爷,而是先锋宋江这边抓狂了),在己经失去“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这个头块招牌之后,宋先锋这仗怎么干?按《水浒》原著说,宋江征方腊,兄弟折损十之六七,朝觐仅剩二十七员正偏将(正将十二,偏将十五)。这结局不消说令人瞠目,惨之又惨。然而,请千万记住,这份悲惨功劳却是包括林冲鲁达武松杨志等二龙山众兄弟在内所创造的!就是说,如果在征方腊前剔除这几些人,甚至其中林冲鲁达曹正反而倒向方腊一方一一宋江还有这个苦涩的胜利战果吗?

答案显然肯定没有!仅以林冲个人而言,其武力值在《水浒》中是非常罕见的,“马上林冲”绝非浪得虚名,生平似乎只吃过一次亏(就是挨琼英打了一回暗器。有人把它说成林冲败了一场,这有点鬼扯。暗器把戏在英雄较量中从不入流,再说林冲吃亏后不是很好吗?单打独斗琼英根本不是林冲对手,所以谈不上败不败问题)。当然,很多人把林冲性格懦弱说成先天缺陷,这一点表面看,似乎一点没错,确乎有些道理。但纵观《水浒》,林冲一生仇恨是冲着代表高俅之流的官府。他在与江湖人士和农民起义兄弟面前打斗,好像真还有那么一回事,就是软不拉叽的提不起精神,以致于他给人表现始终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杀人缺乏疯劲,让人心里总缺失那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感。然而,如果林冲到了方腊手下(不再像在宋江手下那般受限制,可以尽情宣泄发挥),面对转换后的对手,变成了跟一生仇恨的高俅官府作战,让他报仇,拼命往死里打,攻城掠地。那么,如此一来,豹子头那股狠命劲是不是会全面爆发?若他以这样的感情发泄方式战斗,是不是可以说他功夫还要上一个档次?此外,如果让他和拜把子兄弟花和尚组队,一个马上,一个步战(其实鲁智生也可马战),这对生死兄弟组合是否也可称黄金搭档?加上方腊手下也战将如云,若精挑细选几位来协助林教头的话,这支队伍自然谁碰上谁都会大冒冷汗!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都喜欢把林冲与卢俊义相比较,这里既然和宋江两军对仗,显然不能避开这个话题。仔细分析后,可以说,即使林冲和大师兄卢俊义单挑(坊间传说他们是周侗大二徒弟),卢俊义会像战三师弟史文恭那样胜算满满吗?相比而言,林冲肯定不似师弟史文恭,一者他乃禁军教头(这跟师弟史文恭那个私人教练相比档次高多了),二者林冲久经沙场,因此大师兄若想要彻底击败二师弟,大概只有一个结果:两败俱伤!纵是二师弟战死,但大师兄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不脱层老皮都不行,理论上可剩下半条命。

如果这个结果,那就相当麻烦了,这就等于是林冲以一己之力,破坏了宋江南征方腊的整个战略战术体系!一直以来,宋江最拿手最喜欢就是双线作战。而另一支人马的带头大哥,恰恰就是玉麒麟卢俊义,他是宋江绝不可少的副先锋,从一上梁山开始就单核带队,协助宋江建立功勋,而且战绩相当漂亮。甚至可以说,没有卢员外,宋江就是个偏瘫病人!由此,若林冲跟大师兄真干了这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尽管战死,但卢俊义也相当于废了,这个结局无疑对宋江是致命打击。当双线作战的另一支队伍主官不能挂帅了,宋江还有什么资格得瑟?他还能独立继续坚持战斗吗?显然宋黑三没有这个底气。而他若胆敢孤军冒险再战,说不定反而会被方腊包饺子围歼,不是没有此种可能!

更要命的是,在《水浒》最后那出大戏中,宋江方腊决战苏杭。但彼时宋江己缺失了汇师决赛的卢俊义,而且最后捉方腊的好汉们一个个都不在现场,武松等人保持中立没有参战,鲁智生跟随林冲,此时反而成了方腊保镖一一这就很有意思了,试问:有花和尚这个要命家伙作保护伞,最后以梁山残存下来的步军头领们中,有哪一个可以轻易在这个大和尚手中夺走方腊这块肥肉?想想都可笑!

所以宋江要活捉方腊,只能是一个活脱脱的大笑话!

相反,如果林冲鲁智生曹正等一开始就组团跟随方腊参战(假如再加上反对招安的武松,以及二龙山也抱团参战的话),以这个吓人阵仗,水泊梁山有多少英雄狗熊死于非命?不用怀疑,只怕不在少数。若再此消彼长,这时恐怕就不好说谁捉谁了。相较而言,方腊这边占尽天时地理人和地主之谊,反而略据上风,所以莫说宋先锋取胜,打平手恐怕都难。由此宋江能否逃出方腊手掌,就看老天是否给面子了。

实际上仗打到这份上,双方都拼尽了家底,这种怒火论谁都咽不下这口气的。因此略占上风的方腊一定睚眦必报,绝不会轻易放过宋江。如此,宋先锋想全身而退,只怕爹娘多生一双腿也不行了。

这当然又是另一版本,宋江惜败,反被方腊活捉。气疯了的方腊自然要砍他脑壳!

点赞9、沈阳市 网友:黑道学生

谢邀!个人认为:

即使林冲当初直接投靠方腊,最终仍然是难逃被剿灭的命运,他会死得更快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第一,方腊造反已经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早就引起了大宋王朝的仇视、担忧和围剿,肯定要首当其冲,首先被全力进剿,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焉能不早死?方腊手下那么多能人都死得很惨,就是证明。

第二,性格决定命运。林冲性格弱点是为人懦弱,唯上命是从,而且名利心太重。自古以来,金钱美女夺大志,名缰利索囿英豪。凡是成大事者,创业之初绝不能贪财好色,沽名钓誉,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清廉的风格,广泛的交际,谨慎的为人,顽强的拼搏,不断的进取,才能持续走向成功。历代农民起义往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究其原因,缺乏伟大政党的领导是失败的关键因素;而这些队伍胜利则骄狂,失败即气绥。贪财好色,争名夺利,腐败颓靡,军纪涣散,一盘散沙。领袖人物缺乏雄才大略和政治远见,打天下时曾经救民于水火,可得民广泛之助力;而得江山后却随即害民于贪腐,横征暴敛,结果又逐渐失信于民,终究被民众唾弃!方腊也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他在天下尚未打下来时便开始称王称霸,大造宫室,选美蓄财,吃喝玩乐。注定了他迟早必败,倘若林冲跟他干,肯定也是倒霉蛋。焉能不早死?以上是个人浅见,与诸友切磋。

点赞10、定西市 网友:朗月清风

老实说,如果林冲当初去了方腊大营,那要比在梁山得意很多,职位也会更高。

林冲的声名很大,誉播海内,尽人皆知。一是他的能耐大,二是他的职位高,而且禁军都教头的位置也很突出,必然引起他人刮目相看。

以林冲的个人绝对实力,假使林冲到了方腊那里,必然会得到方腊的高度重视,应该是除了方腊自己那个草头王的位子,其他的任其挑选。

毕竟林冲乃京官,来自皇城根儿下的大邦之地,又是禁军中将领,教头中武艺最高强的精英人物,见过大场面,于攻杀战守无所不研无所不精,那方腊该会如何欢迎想想都无比隆重。

别的不说,单就方腊手下的那八个元帅,就会让林冲随意挑,甚至完全高出那八个人,使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且,方腊那边人心不似梁山这里勾心斗角,内部暗斗不止,更不会像宋江那样急火火的要投靠官家,甘心做朝庭鹰犬。所以,林冲到了那里,必然如鱼得水,活得比在梁山上强多了。

就算宋江带兵来战,方腊也会汇同林冲等一干豪杰死命力战,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尽显英雄气节。

即便是力有不逮被人拿了,那也是天命如此,非人力可为,一样死得其所,轰轰烈烈,远比在征方腊的时候出力报效,斩将搴旗,却病死六合寺的悲凄。

可惜,林冲却没有这样的机缘,只能做一个末路的悲情英雄。

图片来自网络

点赞11、池州市 网友:封情绝爱

林冲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如何,不管林冲投靠谁,最后的结果绝对好不到哪儿去,首先他的性格就不是一个能够干大事的人。

1,林冲对强势的人根本就不敢反抗,性格懦弱,即使是林冲有着强大的武力,更是十万禁军教头,社会地位不低,但是面对高衙内的逼迫,即使是家破人亡了也不敢反抗,这也是显示了当初宋朝武人的悲哀。

2,林冲忘恩负义,不管王伦是不是为难过他,但是王伦毕竟是在他最为困难的时候收留了他,而紧紧因为自己得不到重用就将收留他的人给杀了,着实让人心中一凉。

3,基于林冲这样子的性格,即使投靠了方腊显然也不会有任何的好下场,方腊可能会因为林冲的武艺高强而让其成为一个小头领,至于往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方腊有着自己的亲信,最后宋江和方腊大战的时候可能会牺牲在战斗的前线。

最后谢谢各位帅哥美女们的阅读。

点赞12、九江市 网友:心远终疏

林冲忍字用得太过于世俗教条化,直到在冰天雪地的破庙,见到陆衙内官差放火烧死他,终于让忍字崩溃了封印,他出手枪挑了官方杀手。可以说是,林冲的忍无可忍的心情无情了不忍了,他爆发出来了男子的刚烈气概,把他八十万禁军教头勇猛无比的性格挥霍一枪头扫平了一路杀他的杀手,勇无可挡,令人佩服!忍,林冲他懂朝庭律例法规,只想做好工作,教好兵士。他安份守己地守家,作个妻子希望好丈夫。夫妻平平安安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他的忍价值在这里。至少是国家的好公务员,家庭的好丈夫他的忍有了这份收获,谁说这种忍忍忍就是懦弱评为懦夫呢?观巜水浒》人物,林冲的忍妻受高衙内调戏的怒火攻心,而选择息事宁人,主动自制不带兵去枪挑高衙内,并不是他真怕权贵。同朝为官,高衙内有势,而林冲有兵有枪,灭掉高衙内不费吹灰之力。但他选择忍了,为什么?敢说里面没有他的‘飞黄腾达’‘功名利禄’吗?哈…只是不屑于阿谀奉承权贵,欲靠自己努力升官发财而已。现代人选择林冲精神中的大爱国、大爱家、遵纪守法、做个小事忍耐,遇事用法,逼到绝地而反杀对方为‘自卫’有何过错?至于自卫杀陆谦后上梁山好呢?还是去投方腊好呢?其实到哪儿都一样!梁山好汉们无开疆拓土的鸿图大志,最终都被宋江带上一条不归路。而方腊哪儿好歹打下江山一小半后,封皇拜相且正儿八经地当上皇帝。可见方腊哪儿比宋江这儿有前途!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