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当代作家来代表中国当代文学,你会选谁?为什么?

提问时间:2023-07-05 11:41关键词:中国,文学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当代作家来代表中国当代文学,你会选谁?为什么?

点赞1、乐山市 网友:弥漫雾气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当代作家来代表中国文学,你会选谁?

我会选路遥。路遥的作品不多,最有影响力的是他的中篇小说《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长篇小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我也看过多位作家的作品,只说他们的名字:莫言,余华,王小波,王朔,贾平凹,陈忠实,金庸,梁羽生……

总的感觉还是路遥先生作品舒服:它能抓住读者的心灵,让你欲罢不能、偶尔飘来的信天游就成了点睛之笔。

路遥的文笔朴质,语言通俗流畅,气氛渲染情节纷繁埋下伏笔不着痕迹,一个劲的让你读下去!最主要的是他写的正是我们刚刚经历过的。当然莫言先生的作品也很不错。

但只能选一人那就是路遥。

点赞2、巴中市 网友:拾荒者

当然莫言。中国最缺少现实主义作家,也代表中西文化的交溶、东西文明的汇聚,还代表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被世界认同。莫言的获奖代表中国复兴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复兴也必将是全面的复兴,包括我们的文学艺术。

点赞3、新乡市 网友:曲悦娇潇

莫言,实至名归!

一个敢于实事求是的作家!

敢于爆光自己黑暗的阴面,让阳光灿烂起来,是诺贝尔奖的初衷。

得奖者都是实至名归者。

从黎民百姓,上至国家元首都可去争取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其它人获不得?

在中国,现代名作家无数,为何唯有莫言一人获得,难道还不值得去反思自己?

吾曰三省吾身![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祈祷][祈祷][祈祷][加油][加油][加油]

点赞4、株洲市 网友:拒绝复制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当代作家来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我一定会选莫言。

我读高中时,就开始读莫言的作品,读的时候,一心沉浸在小说里不能自拔,读出了热爱和兴趣,可是说真的,阅读时心里到底是不轻松的。

莫言的作品,是充满张力的。比如他的语言会呈现出黑色幽默的特色,其语言和传统小说语言的运用方式,有很大不同。莫言有个特别之处,是他喜欢把各色词语,既有高雅也有丑俗的文字,既有土得掉渣的口语,又有内涵和高深的书面语,这些语言相互渗透,共同融入到小说创作中,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个纷繁又错乱的乡间故事。

同一时期,我也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很吸引人,尤其是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读者,读到它会引发心里巨大的认同感。

可是,因为读过莫言的小说,用当时的眼光看,总觉得《平凡的世界》很好,可是它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是故事的曲折性不够,是小说语言太过平淡,还是情节有点老套,或是别的什么吧?

但是我读莫言的小说,就没有这种感觉。莫言以他生活过的高密东北乡村为载体,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创作模式和小说,他的作品能让人感到神秘的魅力和不可知的诱惑。那种阅读体验里,包含几分晦涩和玄机的成分,又有着对作者创作艺术的炉火纯青和得心应手,异常的钦佩之情。

我想,这就是莫言的魅力所在吧。

后来,在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后,我自己陆续买来更多他的作品,像他的《红高粱家族》、《檀香刑》、《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10多部长篇小说,在书架上都能找到,我常读的,会放在床头。真是读得越多,越觉得膜拜。

我以为,莫言在创作中,把现代主义手法和乡土文学进行嫁接,更多人称之为魔幻主义手法,和作者亲身经历的乡村生活大有关联,他熟练地写实,同时运用荒诞、变形等文学手法,深情地书写乡土故事,他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而造就的独特“乡土中国景观”,在当代作家里,没有人可以比拟或创造出。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作家和作品的评价,是要见仁见智的。我并不认为莫言先生代表的就是中国最高文学水平,但是,由莫言先生来担当当代文学的代言人一角,我认为名至实归,而且理所当然。

如果你有不同见解,欢迎交流探讨。

我是粒粒七七,我阅读并且认真写下感悟,认同我的文字,请关注哦。如果你点赞和交流,当然十分欢迎~

点赞5、辽源市 网友:皈依童话

我选择方方,因为她的《武汉日记》以坐家的另一种姿态和角度,以听说、好像、杜撰、编造、谎言的魔幻写作手法,又以仰合西方口味的情怀,感染了当代文学,使得当代的许多文学作家,普遍携带了崇洋媚外的新型病毒,这是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居功至伟。[赞][赞][赞][捂脸][大笑][呲牙]

点赞6、常德市 网友:夜ゝ迷离

“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中国译者的问题在于母语不够好”、“中国作家要喝酒、吹牛,没有时间做太多事”、“中国当代作家根本不知道人是什么”“许多中国作家非常懒,越写越糟”……这些话都是从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谈话里摘出来的,让人看着着实难受。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难道中国当代文学真的这么糟糕吗?

难道中国当代文学就没一个拿得出手的作家?

并不是,我国当代文学还是涌现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和优秀的作者。

如果要选一个当代作家来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七人符合这个条件!至于谁是我心中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作家,最后再说。

01
余华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着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

余华自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便接二连三的以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亦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事实上,余华并不算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包括短篇、中篇和长篇加在一起亦不超过80万字。他是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余华曾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剧力万钧、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觉。

经典摘录:

1、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降临。 ——余华 《活着》

2、 一千多个人看着呢,他竟然把李兰举了起来,灯光球场里的笑声哗啦哗啦地响了起来,大笑、微笑、奸笑、细笑、淫笑、奸笑、傻笑、干笑、湿笑和皮笑肉不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也是什么笑声都有。 ——余华 《兄弟》

3、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余华 《活着》

4、 如同殊途同归,伟大的作家都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道路,然后汇集到了爱与恨、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等等这些人类共同的主题之上。所以文学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人们彼此陌生,而是为了让人们互相熟悉。我曾经说过,如果文学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作品里,读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像在属于别人的镜子里也能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样。 ——余华 《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代译序)》

5、 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却看到了生活的种种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 ——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6、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所以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

02
莫言

自19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

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 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 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莫言曾义正言辞地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迄今为止,莫言有三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其中,由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曾获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由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暖》,曾获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而莫言自己却认为,只有《丰乳肥臀》可以拍成气势磅礴的巨片。

莫言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强悍的民风与凛然的民族正气的混声合唱”,振聋发聩。冯牧文学奖曾评价说,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莫言的《蛙》则折射出中华民族在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重点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刻变化与影响,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莫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国际上也已享有名望。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对其评价称,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

经典摘录:

1、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象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象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

2、教堂墙上悬挂着一些因年久而丧失了色彩的油画,画上画着一些光屁股的小孩,他们都生着肉翅膀,胖得像红皮大地瓜,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的名字叫天使。

3、道路两侧,一侧是麦茬地里长出的秋高粱,一侧是墨水河边蔓延过来的芦苇。一个夏天的炎热阳光和甘美雨水,使所有的植物都发疯一般生长。秋高粱叶片肥大、茎秆粗壮,一人多高还没有秀穗;芦苇黑油油的,茎叶上满是白色的茸毛。时令已是中秋,尽管风里还嗅不到一丝一毫秋天的气味,但天空已是湛蓝的秋天的天空,阳光已是明媚的秋天的阳光。

4、墙上悬挂着一些因年久而丧失了色彩的油画,画上画着一些光屁股的小孩,他们都生着肉翅膀,胖得像红皮大地瓜,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的名字叫天使。

5、马是奔跑的冠军,驴是行走的模范。马背上的骑手威风,驴背上的骑手惬意。

03
贾平凹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贾平凹这人说话时陕西味十足,他的眼睛非常亮,很有观察力,事实上,他的农民模样掩盖了他的精明、智慧。他是个聪明、善于不露痕迹搞幽默的作家。(作家王蒙评)

同时,贾平凹也以卖书法出名。贾平凹的书法从2005年的一万元两张,一路高歌,现在已达到五万元一张,其书法价格引领西安书法界的价位体系。据说现在贾平凹已经是“每字润格3万,不还价”。作家贾平凹卖书画暴富了起来。贾平凹应邀为汉口龙王庙撰写匾牌“龙盘虎踞” ,贾在短信中说这次赠送的四个字“市场价十万”。

经典摘录:

1、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贾平凹《废都》

2、说了许多好读书的坏处,当然坏处还多,譬如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好读书性情古怪。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贾平凹《自在独行》

3、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贾平凹《孤独地走向未来》

4、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贾平凹《自在独行》

5、我的本性依旧是农民,如乌鸡一样,是乌在骨头里的。——贾平凹

04
路遥

路遥(1949年~1992年),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

《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开始构思,到1988年完稿,6年间,路遥下煤矿、走乡村、绝浮华、处陋室,殚精竭虑。待《平凡的世界》完稿,这位40岁不到的原本壮实的汉子,形容枯槁,看起来完全像个老人。这是他的生命之作。小说完成后,路遥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连过马路也要弟弟搀扶。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全书共103万余字,分一、二、三部,也是路遥文集中分量最重的一部长篇。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人生的挫折与追求,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书中的这些语言,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从这个意义上看,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将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

经典摘录:

1、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退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

2、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

3、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中注定的遗撼。遗撼,深深的遗撼。唯一能自慰的是,我们曾真诚而充满激情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地劳动过,并不计代价地将自己的血汗献给了不死的人类之树。

4、你,为了这瞬间的辉煌,忍耐了多少黯淡无光的日月?你会死亡,但你也会证明生命有多么强大。死亡的只是躯壳,生命将涅磐,生生不息,并会以另一种形式永存。只要春天不死,生命就不死,就会有迎春的花朵年年岁岁开放。

5、中国的问题,认何一个有头脑,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会感觉到。这不是我们几个人的忧虑,而是全中国人民的忧虑。

05
阎连科

阎连科生于1958年,河南嵩县人,被文学界普遍认为是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济南军区战士、排长、干事、秘书、创作员,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编剧,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其作品曾获军内外奖20余次,包括两次鲁迅文学奖,一次老舍文学奖。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四书》等。

多年来,阎连科直面被当下中国主流社会遗忘的乡土中国的创伤,他的作品充满苦难、黑暗、伤痛、绝望。他的写作代表了中国作家的仅存的良知、焦虑与反抗。在他的最新作品《炸裂志》中,阎连科以他一贯的夸张、荒诞的神实主义手法隐喻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或许也是关于中国未来的寓言。

1、黑暗不仅是时间、地点和事件,而且还是水、空气、人、人心和人们最日常的存在和呼吸。如果仅仅把黑暗当做前者,那是巨大的狭隘,而真正幽深、无边的黑暗,是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黑暗,却都说明亮而温暖。最大的黑暗,是人们对黑暗的适应;最可怕的黑暗,是人们在黑暗中对光明的冷漠和淡忘。——阎连科

2、在死亡的生命之上,确实看到了飞舞的粉色蝴蝶,看到了天地之间的雪花,也还有雪后的一丝初晴。——阎连科

3、我就走。走得人单影只,白雪皑皑,古诗城像过眼烟云样消失在了我的身后。——阎连科

4、终于就在某一瞬间,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阎连科

5、的确的,所有的炸裂人,为了钱,似乎从来没有停脚慢慢走路,日日都在你追我赶地奔跑着。一切都是动的慌张的。只有山脉和天空还是那样静止着,一成不变着。——阎连科

06
王安忆

王安忆很反感“女作家”这个称号,她说自己是作家,不是女作家。王安忆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女,1954年3月6日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著名作家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1970年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王安忆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19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等。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她注重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我们从王安忆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她的作品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

经典摘录:

1、梦是醒的影子,暗是亮的影子,都是一半对一半的。在这些混沌的夜晚里,人心都是明一半,晦一半的。

2、从来没有它,倒也无所谓,曾经有过,便再也放不下了。

3、虚无就虚无,过眼就过眼,人生本就是攒在手里的水似的,总是流逝,没什么千秋万载的一说。想开了,什么不能呢?

4、吃是做人得里子,虽也是重要,却不是像面子那样,支撑起全局,作宣言一般,让人信服和器重的,当然,里子有它实惠得一面,是做人做给自己看,可是,假如完全不为别人看得做人,又有多少味道呢?

5、一次次恋爱说的都是过去,其实都留在了脸上。人是怎么老的?就是这么老的!胭脂粉都是白搭,描画的恰是沧桑,是风尘中的美,每一笔都是欲盖弥彰。

07

陈忠实

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成名作《白鹿原》1997年获得茅盾文学奖。2016年4月9日,作家陈忠实去世。他曾留下一句话:“到《白鹿原》中找我去。”

陈忠实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随笔等。陈忠实已出版长篇小说《白鹿原》《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鸽》《家之脉》《原下的日子》等著作76种。截止2009年,陈忠实及其作品共荣获文学奖21项,其中三部(篇)作品获得全国大奖,《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荣获省级以上文学奖17项,其中主要有: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获1983年《小说界》首届优秀作品奖,散文《原下的日子》获2004年《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短篇小说《日子》获2007年首届蒲松龄小说奖,短篇小说《李十三推磨》获2007年茅台杯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2008年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短篇小说奖、《小说月报》2009年第13届百花奖,2007年陈忠实荣获由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陕西文艺大奖艺术成就奖。有多部(篇)作品被翻译成英、俄、日、韩、越、蒙古等语种文字出版。

《白鹿原》系陈忠实的代表作。据不完全统计,《白鹿原》迄今已发行逾200万册,在国内外读者中反响强烈,在文学界评价很高。评论家认为,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鹿三、朱先生这些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含的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出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年轻一代性格各异、追求不同、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著名学者范曾评价说,“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西方学者评价说,“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

经典摘录:

1、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2、人是个贱虫。一天到晚坐着浑身不自在,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总觉得慌惺兮兮。人一干活,吃饭香了,睡觉也踏实了,觉得皇帝都不怯了。

3、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后,能站起也能圪蹴得下,才活得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墙上一条路可行了。

4、在青海高原,每走一步,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5、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以上七名作家,余华、路遥、陈忠实、莫言、王安忆、贾平凹、阎连科,每一位都代表着当代文学的一种潮流,他们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读者数十年。

那么,谁是最能抗起中国当代文学大旗的呢?我认为,还是莫言。

在他没获诺贝尔文学奖前,他在文坛还没有这样高的地位(甚至不如贾平凹高)。但他获奖了,也许会改写文学史。因为文学史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革,对同一作家的评价也有所变化。如赵树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变化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年莫言获奖时,有学者断言,和莫言在一个文学段位的作家起码有十位。国内一些研究机构还专门研究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其实,获奖与很多因素相关,个人实力、作品的翻译和运气,等等。

著名作家余华:“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著名作家陈忠实:“中国作家终于走进了诺奖行列,我觉得这不仅是莫言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荣耀,必将对中国文坛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莫言是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独特思维、艺术个性,都已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实至名归。”

台湾作家张大春:“实至名归,台湾媒体对此也很兴奋,有人说莫言早就该得奖了。他的作品见证了民间叙事传统,有神话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对话。一直以来文学界跟着西方的各种主义和流派在走,但莫言和地气相接。很多人说他受马尔克斯的影响,我觉得他是形似神异。他作品中博杂的叙事传统,不是移植过来的,而是他从民间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阎连科和陈忠实也是这种接地气的作家。”

台湾作家龙应台:“莫言得奖,太棒了!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小说充满方言,可以彻底看到村落的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每回读莫言的小说,都会感叹,我不如他。”

台湾作家骆以军:”我非常兴奋且恭喜莫言获奖,这是迟来的。莫言是中国二十世纪跨二十一世纪,奇幻的拥有「拉伯雷」、「塞万提斯」这样西方小说典范的说故事人,他的小说充满想像力、民间狂欢和天地不仁的旷野幅员。他是个天才!“

德国文坛大师马丁·瓦尔泽:”他的小说有一种紧迫感和厚重感,无法用寥寥数语来描述。所有代表性的小说都讲述了人类在情感受到世俗规则压迫时陷入的冲突。莫言用一种足以让人头晕目眩的方式叙述了人们如何饮食,如何忍饥,如何受渴,如何交谈,如何被爱,如何杀害。一位优秀的小说家热爱他笔下所有的人物,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人物里,也包括那些在小说里将要或者必须犯下罪行的人物。任何人要是想谈论中国,都应该先去读莫言的书,我认为他可以和福克纳平起平坐。”

著名作家苏童:“莫言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获得这个奖应该说是实至名归。他的书完全可以跟那些大师平起平坐。”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即使把莫言摆在整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群体中,他都是很突出的,比起前些年一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国作家毫不逊色。”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作家邱华栋:“莫言是世界文学流转在地理学意义上转换的一个重要成果。他也是中国当代中国文学30年发展的代表。我觉得诺贝尔文学奖看到了世界文学在大陆之间的转换、延续和发展。”

收藏家马未都:“今天作家莫言荣膺该奖,让中国人长舒一口气,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很重,不光文学奖,其他科学及人文的奖项中国人也极为重视,只是永远与其擦肩,让许多外国籍的中国人掠美,即便这样,中国人也觉得半边脸放光……我印象中莫言先生敏行讷言,小说写得多,话说得少;一般作家都是话痨,喋喋不休,而莫言常一笑对之,充满了内心的神秘,所以他能获奖。”

莫言曾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大地上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文学和读书热情。其实诺奖只是一个奖而已,因为其历史悠久,似乎特别被媒体建构成了一种文化权力象征。记得鲁迅先生以前被人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候选人时,他“当时是拒绝的”。我们常说文运与国运相关,但却并不一定是正相关。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在莫言获奖之前,一些媒体与文化人成天哭天喊地、假惺惺地要呼唤大师,质问中国作家为何还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但真要到莫言获奖时,又板起面孔说人家不配,说这个奖是政治因素。这样说并不是为谁在辩护,并不是说谁就是大师,而是说,在一般社会认知层面,一定要有一个冷静的态度和认识,不要跟东风跟西风,歪来歪去。

点赞7、乌海市 网友:别墨迹

当然是方方和抗抗啊,

首先是是做协主席,不做何以担重任,

并且方方倡导了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精神,是值得整个作家协会学习的,

方方和抗抗同气连枝,还有梁艳萍之流沆瀣一气,这是何等的激情,这是何等的友谊,

方方歪曲事实夸大事实,把道听途说的作为日记来写,并且首先在外国出版,这是何等的国际主义,这是何等的勇气,

据说方方名下有许多房产,这也正说明方方懂得积累扩大财富,有远见之明,相必作家们也都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吧

把方方作为中国文学的代表真是给作家们长脸了!

点赞8、南京市 网友:黛眉白衫

三观不相同,选项也不同。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我选抗日抗美老战士丶真正的民族作家丶人民作家魏巍恩师。

他短有文艺通讯巜谁是最可爱的人》,曾

激励全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前线,感动毛泽东丶周恩来丶朱德三大伟人,鼓舞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创造了一篇能抵数万兵的奇迹。

他长有大部头小说巜东方》,歌颂了英勇顽强丶视死如归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塑造了中华民族面对强敌敢打敢拼丶威武不屈的光辉形象。

点赞9、昭通市 网友:宠物女孩

如果能选择一个能代表共产党红色政权,社会主义性质,中华民族气节,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家,至少这四十年来没一个作者能符合!

点赞10、濮阳市 网友:辣小条

毛泽东,毛主席!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概谁有?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谁有?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豪言谁敢发?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象八九点钟的太阳,……这种谦逊谁有?

毛主席

毛泽东主席有!!!

点赞11、鹰潭市 网友:完美世界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当代作家来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我想,虽然中国文学,当代这个时代(指1978年到2018年,最近四十年),一直是有高原无高峰的状态,但还是有两位作者,两本书,脱颖而出了。

而且,这两个作者,都还是陕西人,你不得不说,陕西大地的文字功底,是真的太深厚了。

第一位,毫无争议,是陈忠实,他的最好作品,自然是《白鹿原》,这基本上是中国文学界人士和作家,普遍认可的。

第二位,略有争议,但绝大多数中国文学界人士和作家认可,那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路遥的成就和代表作,比陈忠实和其代表作,要略逊一筹,但排第二,没有什么争议。

后续的作者,优秀的,确实还有将近百位,但跟这两位比起来,还是明显差了一些。留待未来继续努力了。

点赞12、台山市 网友:魔教刀客

中国当代文坛,星汉灿烂,名家名作辈出,要选一个作家出来代表当代文学,确实勉为其难。很多人之所以敢瞎说,就是因为根本就不了解当代文坛与当代作家作品。作品都没读几部,瞎说能有什么依据?



但如果要论当代作家极其作品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莫言无疑排第一。不管有多少污水泼到他身上,也无论谁多么羡慕嫉妒恨,甚至把他践踏得一文不值,反正诺贝尔文学奖就落到他头上了。幸运也罢,迎合也罢,总之,他就成为了中国本土作家获诺奖的唯一。



诺贝尔文学奖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确实不是一个好评或差评就可以囊括得了的。

获奖之后所带来的作品出版与传播力度,也不是谁可以轻易阻挡的。

对于我们走向世界的每一步,包括我们在世界上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不管大小,瑕疵如何,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欢欣鼓舞,而不是挥舞爪牙与棍棒,口诛笔伐。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