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校的风气是如何变得糟糕的?
一个学校的风气是如何变得糟糕的?是这样几种情况下变糟糕的:
一.领导视野狭窄,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一切以利益为先,提拔任用中层干部,不是以能力才华为重,而是以是不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为标准,是不是平时对自己言听计从笑容相待尊敬有加为标准的。评优晋级时全凭领导喜爱,而不是以业务能力贡献大小来衡量的。二.领导官僚作风严重、长官意识强烈,与老师关系疏远,对老师没有一点人文关怀,随意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讲话言语中缺乏尊重,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漠不关心。无视教师的劳动,从来不关心教师的冷暖,把教师任意当作支使的对象。三.贪财、贪婪,大搞基建,以捞好处,视学校财产(钱)为已有。只为上不为下。四.领导成天借口外出开会,基本上在学校找不见其人。五.大会小会讲空话、官话、套话、假话,空许愿不兑现承诺,大会小会随意点明批评员工。六.领导好大喜功,务虚而不务实,工作上浮夸,大搞形象工程。七.领导一言堂,听不进去他人的意见建议,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对与自己观点相异的人进行排挤,对提过意见的人打击报复!
在这七种情况的共同作用下,一个学校的凝聚力顿时消解,一个学校的精气神顿时消解,教师凭工作能力工作的积极性顿时消解,久而久之,这个学校不想糟糕下去都不可能!
就我个人的感觉,一个学校的风气变糟糕,主要的根源于行政把自己当领导,官僚思想进入校园。
原来我所在的学校,校园环境比较宽松,氛围也比较和谐。老师与老师之间关系比较单纯。后来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调来了一个业务副校长,后来又上来一个政教处主任。这两个人别的本事没有。拉虎皮扯大旗,一流。还有一个本领推卸责任,超一流。
按照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凡是班级里面,年级里面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应该上升到学校层面的处理,由学校出面来解决这个事情。换句话来说,学校应该是为一线教学服务的。这才一个良好的秩序的学校。可是自从这两个人上来做了行政之后。风气慢慢的就开始变了。变成了一线为行政服务。变成了老师和学生都成了他们的工具。
政教处变成了出通告的地方。什么事情他不管。他只负责出布告,所有的事情是你下面整理好,教育完之后,把材料送上去以后,他出一个纸质的通告。结束。但是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政教处又管的班主任。整天有事没事叫班主任做这个做那个,拍照。做那个做这个,拍照。欺软怕硬,出了问题就往下推。
业务副校长也是一样。很享受别人叫他做校长的感觉。每天没事就到处逛,讲讲这个人怎么样,讲讲那个人怎么样。我们对他的评价只有一条,就是哪里风平浪静,他就要去搅拌一下,让哪里风起云涌。尤其喜欢的是教别人做事,更喜欢的是踩别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顺便讲两句,这两个人都不用上课的。至于为什么,大家可以猜一猜。
从这两个人上来做过来做了行政之后呢,整个学校就开始慢慢的开始变化了,因为总有一部分人,他是愿意去贴近,依托这些领导的。后来,就慢慢出现了在背后打小报告的现象。接下来的老师之间的就会出现了一些微妙的情感的变化了。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相互之间就会出现矛盾。甚至还有班主任和科任吵架的。然后又出现了一些专科班了。专门学习一个科的班。其他科都插不进去。再后来大家就慢慢的发现,原来这些行政都不干活的,只有一线的在干活,谁还有心情去干活呢?而且干的再多还不如行政计算加班加的多。
一个学校的风气很大部分是跟他的中层领导有关系。学校的行政部门没有胆识,没有担当,没有魄力。下面的老师就不会有胆识,不会担当,也不会有魄力。老师批评学生,学校不在中间调解,反而以势压人,讲大道理,讲官话,讲场面话。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在下面为干死干活,结果还在背后捅你刀子。
所以现在不是说有一部分老师越来越佛系了吗?可是这佛系里面也体现了一线教师很多的无奈与心酸。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一所学校风气不正,教学质量差,从教育局到校长,再到老师,谁能说自己没责任?
以我曾经工作过的一所乡镇中学为例,看看一所颇有名气的农村重点初中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没落,成为鸡肋学校的。
上世纪90年代,学校教学质量稳居全县上游水平,每年重点高中升学率、中考学科成绩能与当地最牛的学校县城一中相媲美。
学校吸引了周边县区近千名学生前来借读,成为全县最大的乡镇中学。
老校长退居二线后,县教育局调来位新校长。
新校长看起来很和善,没架子,见人带笑容,和老师们打成一片,他声称自己就是个勤务员,来给老师们服务的,让人听了心里很舒服。
慢慢的,人们觉得这个校长不简单,看起来不动声色,实际上是暗自发力。
1、取消教师考勤制度。老师们皆大欢喜,都夸校长开明,爱护老师。
2、调整教学考核制度。由原来按教学成绩重奖重罚改为按工作量课时数分配。
3、将自己上任带来的老师安排在教务和后勤协助工作,并逐渐控制这两个部门。
半年之后,学校出现了极为“和谐”的局面,老师们绷紧多年的弦松了下来,再也不用拼死拼活搞教学了,大家其乐融融。
校长的真实面目也显露出来了,他是玩字号的人,爱喝酒、打牌、钓鱼,传说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爱好。
很快,他身边聚集了一群投其所好的老师,为他组织牌局、酒局、渔场,甚至还有其它安排。
而这些老师,大多是学校里面的“精明人”,譬如承包食堂、小卖部,请人代课自己出去做生意,向学生推销资料等。
校长是玩家子,老师们自然跟风,办公室里,聊教学的人少了,大多谈论的是昨晚牌局输赢,周末到哪个家长家里去吃饭钓鱼等等。
他任职期间,是学校建设最多最快的十年,几幢楼拔地而起,学校跑道修了几次,路灯也换了几回。
校长亲自主抓后勤工作,他在会上美其名曰给全体老师当服务员。
他是我见过的唯一的一位亲自抓后勤的校长。
几年过去了,学校中考成绩全县排名从前三到中游,一滑再滑,现在稳居倒数。
昔日借读生门庭若市,现在也无人问津了。
也有家长向县教育局投诉,但校长在县里有过硬的关系,又很会做人,跟局主要领导走得近,仍稳坐校长位置。
奇怪的是,每次教育局来学校对校长考评,老师们纷纷夸赞校长。民主测评时,他的优秀率几乎百分百。
有一个心直口快的老师道出了心声:让他当校长,咱老师多舒服啊。
又过了几年,校长调任县局某科室负责人。
新校长是位年轻人,很想将学校管好,再现昔日辉煌,但老师们心气散了,生源也流失了,社会形象也差了,积重难返,努力了两年,也没见多大起色。
这位玩字号校长在位近十年,他的无所作为说轻点是渎职不尽职尽责,说重点简直是在“犯罪”,因为十年之间,他耽误了多少山区农家子弟求学深造改变命运的机会。
有时想想,毁掉一所好学校真的很容易,只需要一个无能或无良的校长。
教育局是不是也有用人失察之责?现在多数校长一坐上位子就是十年几十年,如果他不称职甚至渎职,对当地教育生态该是多大的影响!
我觉得还有一群人也不能装无辜,那就是当时随波逐流的老师们,其中包括一个我。
纵然校长不济,老师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上梁不正,下梁也要稳住自己,因为我们教书不能不凭良心。
1、校长是关键
一个学校有许多领导,但起关键作用的只有校长一人。因为现在学校管理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学校的其他领导一般对学校的违纪现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一个校长权威可能不够,无权招聘辞退教师,无权左右教师工资发放,并且升迁也已触到天花板。所以,有些校长在学校管理上底气不足,怕得罪人。这样,校长管理松散,教师对学生管理就松散。
另一方面,有的校长在学校管理上任人唯亲,看人下菜,让教师不服气。也是学校风气变糟糕的原因之一。
2、制度是杠杆
任何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学校也不例外。但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摆样子,并不真正去实施。比如有的教师经常请假、旷课、迟到,学校并没有按学校制定的规则奖惩,让严格遵守学校制度者心理不平衡。再比如优秀教师荣誉证书的发放,明明学校有制定的考核细则,但有领导利用手中权利,或有教师利用关系,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荣誉。让很多优秀教师在晋职称的时候,由于荣誉证书不过关,被挡在职称门外。严重打击了教师工作积极性。这样的学校风气变得糟糕也不奇怪。
3、家长是推手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手里的宝,捧在手里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嘴上交代要老师严格管理他的孩子,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其实他们关心的只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一旦学生在学校受了委屈或受到伤害,无一例外要将脏水泼到学校或老师身上。再说国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又是公职人员,严禁体罚学生。按法律办事的话,错的也是老师。所以现在学生不好管,教师也变得佛性。
4、应试教育是根源
一切向考试成绩看齐,一切向升学率看齐。一个学校其他工作抓的再好,升学率上不去,家长也不满意,上级主管部门也不满意。所以,学校工作的重心就是抓考试,促升学率,其他工作必然放松。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教师基本是放任不管。
如果题主认为学校风气糟糕还包括教师收礼、违规补课的话,应该牵涉到法律问题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违规教师的惩处问题,在此不赘述。
当年我在职业技术学校的时候,学校的风气非常之糟糕。有一次,我的学生跑来告诉我:有人来我们班女生宿舍闹事。我急忙去看,一个农村老太婆拿着一把镰刀,正要砍我们班的一位女生。我问了老阿婆才知道,原来我们班的班花鸠占鹊巢,当了小三了。
一会儿她儿子也开着小车赶来,他怒斥老太婆:“你不懂就不要乱讲!我这是资助贫困女生,知道不?”
老太婆挥刀向他:“你资助人家,扶贫人家,都扶到床上去啦?”
那家伙急忙拉着女生钻进车里一溜烟走了,该女生再也没有回来了。
后来,来了一位得力的校长,把学校管得整整有条,班数也逐渐多了起来,学生也多了起来,学校各种歪风邪气也少了。
可见,一个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重要性。
后,来我就离开了职技校。
听说,后来学校发展,再次变得一团糟,社会上对那所学校的评价十分差,被人戏称为“牛中”。
校长还是那个校长,怎么就变坏了呢?
我问了还在学校中的前同事,他说,现在打架斗殴是常态,就是一到周末,就会有大量的豪车来接走漂亮的女生。
我说怎么会这样。
他说,职业中学嘛!什么人都有,什么学生都招,比如美发的,有很多是在发廊工作的女子,还有餐馆、宾馆服务员的,有些土豪送他们到技校来学知识、拿文凭,人杂乱就多。
我说到当年的校长,他长长叹了口气。
我问怎么了?
他说,校长已经不是那年的校长,学生刚在校学习一年,有广东老板来招工,校长就把年纪轻轻的学生往工厂里送了;有些特殊专业,学生一面上课,一面在酒家打工,晚上都不回校。
所以,一个学校的好坏,跟校长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车头跑不正,必然一团糟。
我是职场精英培训师犁子,对职场中一把手的作用深有感悟,不知大家怎么看?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一个学校的风气形成是由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说社会风气、学校多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学校的教师的综合素质、家长与学生们的综合水平等。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校班子成员的重视以及学校文化建设,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校风气的好与坏。作为学校的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必须把学校的良好的风气跟学生学习成绩、升学率一样重视。利用学校各种传播媒体:如墙报、广播、开会、主题班会、家长会、与家长链接的移动媒体等,经常性的宣传好人好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故事,鼓励表扬先进,压制不良行为的苗头,树立良好的学校氛围,这样才是良好学风的土壤。
当今,有极个别社会的不良分子、无业游民利用各种手段诱惑学校的后进生,诱骗他们逃学、逃课去网吧等场所,作为学校要严加监管,配合学生家长及时沟通,防微杜渐,做到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有机配合,才能树立良好的学校氛围,给学校教育一片净土,给学生一片蓝天!
“三味"在农村初中从教已30年,共在3所农村初中待过。30年3所初中所侍候过的校长,来来往往,约有10来位。
第一所初中:90年到08年,这段时期,总体感受是:教学条件较差,教师待遇较低,但学校“三风”还不错,教学质量也不差。
第二所初中:08年到17年,这段时期,学校风气上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好转差的过程,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双双经历由差转好的过程,学校教学质量也由好向差转变。
第三所初中:17年至今,校园是撤并新建校,各方面设施条件相当不错,虽然仅短短两年时间,很多东西有待稳定,但总体上感觉,校风也不容乐观。
30年的风雨历程,既看尽了校园的建设和管理,也曾以主人翁的角色亲自参与过,如今回过头来,细思校风变换过程,要问“学校风气是如何变得糟糕的?",应该说,与“如何构建学校良好风气?"问题相似,这个变化过程和原因都是既简单又复杂的。
下面,“三味”结合自身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个简要分析:
一、学校风气的具体内涵
学校风气,有广义上和狭义上二层含义。我们平时常讲的“校园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这狭义上含义。而广义上的含义,除了“三风"外,还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完善性和合理性、信息化程度、环境美化、文化特色以及社会关系等。
我们教师经常会碰到去外地学校参观学习的机会。对于一所有着良好风气的学校,在我们刚踏进校门,看到宽敞、整洁、美丽的环境,布局合理、颜色清新协调的建筑时,学校美好的形象便开始在我们的心中形成。然后,漫步校园,感受其富有特色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学生彬彬有礼,教师在潜心办公,教学秩序井然……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为这种书香气息而心动。
与此对比,有些学校一切却截然相反:校园垃圾随处可见,花草被随意践踏,校舍墙面灰旧脱落、乱刻乱画,各种文化、休闲设施人为损坏残败不堪,学生追追打打哄哄闹闹,校园随处可见教师闲聊的身影……不用多说,这样的学校,风气好不了哪去!
二、学校风气是如何变好或变糟的
影响学校风气好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1、校长的治校理念和能力,是决定学校风气的关键性因素。
有这么一句话:"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一个好校长。"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最高决策者,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校长的设计、执行和监管。如果把学校比喻成一块待琢的粗石,就看校长这位雕刻师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和什么样的雕刻技能。
现在的校长多为上级任命制,而不是竞选或推举制,任免时难免会掺杂很多人情关系。上级并不一定比教师更了解同事,因此,很难做到任人唯贤。
一所好学校,短期间校风日下,以至沦落为“差校"、"烂校",或许就因为校长一项不切实际的制度、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一次微不足道的私欲……千里之堤,溃于一穴!
2、社会不良风气是影响校风的重要外部因素。
学校不是一个密闭的真空罐,再怎么"封闭式"管理,做不到也不可能与世隔绝。特别是农村学校,现在的农民刚好从原来的贫困变得富裕,性情多有浮躁,不仅自身沾染了不少坏习性,也耳闻目染了孩子。诸如赌博、霸凌、不尊师重教、超前攀比消费、抽烟酗酒及不文明行为等,被学生不知不觉地带进了校园。
这些不良习气被带入校园后,给校风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学风日下,不想学习者、违纪现象增多。
"三味"亲眼见过一位家长,在家聚众赌博时,不仅不管孩子学习,在“手气"不佳时还将孩子拉扯进来“换手气"。
另有一乡镇初中,本来校风一直良好,教学质量保持全县前茅,但就因为当地部分家长过于野蛮无理,对教师惩戒学生时的小错纠缠不放,让老师心寒,以致在一、二年间,校风骤变。
3、面对法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加强,使得学校和老师一时间拿不出有效应对措施,导致学生的品行和纪律教育出现放任自流状态。
一方面,学生不想学,自律自控力差,违纪行为常有发生;另一方面,学校不能辞退学生、不能让学生停课,老师不敢打骂责罚。二方面搅合一起,形成恶性循环。
三、如何才能建立和稳定良好的学校风气
校长在校风建设上至关重要,也大有作为。下面"三味"仅从校长方面提些看法:
1、校长应对学校的发展有个长期规划,对学校发展的品味和特色有个清晰的定位。
2、校长应以制度管校、管人、管事。制度的制订应充分考虑民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并监管长效实行到位。切忌校长以话当制度的专制官僚作派。
3、校长别将自己当领导。一个真正有权威、得民心的校长,是操劳在教师基层中间的“服务者"。会上说空话、会下耍官派的校长,得不到教师的支持,校长一人也建不好一所学校。
4、校长不可贪心过重。老师的眼晴是雪亮的,心如明镜。
5、校长不宜将学校的教学工作完全盯死的分数、升学率及排名上。一所有良好校风的学校,不仅教学很棒,师生的文体生活照样不逊色。
6、校长对某些已分配给中层领导分管的工作,不可推责而视而不管。校园卫生、学生纪律等,不管怎样,校长应时刻放心上,做到心中有数。
7、校长是学校师生的核心,没有特殊情况时,最好让师生经常见到你的身影。切忌以出差等各种借口,经常不归校。
当然,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和稳定,单靠校长一人也是不行的,既需要全校师生的顶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图片来自网络)
想要让一个学校风清气正,只靠校长一人肯定力不从心,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但要使一所学校的风气变得糟糕,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校长足矣!
表妹所在学校是县级市的重点高中,前些年出了二十多名考上清华、北大、国防科大等名校的学生,在省内也是一所知名学校。可谁也没有料到,近几年学校教学质量呈现断崖式下滑,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考上北大和清华的学生,重点高中的帽子也早就名不副实了。
一个远近闻名的重点高中,为啥沉沦得这么快呢?这都是拜现在的校长所赐!
2015年老校长退休后,从市教育局下派了一名校长,姑且把他称作宋校长吧。这家伙个子不高,胖呼呼的,看着很憨厚朴实。刚来的时候,一副谦逊的样子,让许多教师感觉这个校长既低调又有点高深莫测。
老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宋校的狐狸尾巴很快就露出来了。上任不到两个月,他就烧起来三把火。
一是调整了几乎所有中层干部
这家伙也不知脑袋搭错了哪根筋,竟然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通过竞聘,任用中层干部。这下学校热闹了,有几个业务能力不强但善于拍马屁,左右逢缘的人来了能耐,居然当上了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等几个重要岗位的LD!
您说,原来那些人业务能力强,干得好好的,此时的心里阴影面积该有多大?他们还能与校长同心同德吗?!
二是实行了打卡考勤制度
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老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特别是班主任,每天都是早来晚走,有时忙起来谁还想着打卡的事儿。也行,打就打吧,奇葩的是学校规定几个校级领导不用打卡,其他人必须在每天上午、下午上下班各打一次,如有漏卡则给予罚款。有的老师气不过去找宋校理论,你猜他说啥:自古就是长官骑马士兵走路,领导不打卡有啥不对吗!
三是大幅调整了职称评审办法
职称是不少教师心中永远的痛。原来学校的职称评审方案体现了三个倾斜,即向教学一线倾斜,向班主任倾斜,向老教师倾斜,说实在话,这其中也肯定有不甚合理的成份,但宋校来了后,绕过职代会,大幅度增加了各级LD岗位的分值权重,按照现在这个算法,一般老师很难与LD进行PK。
据表妹讲,她们学校自从宋校来了之后,先后晋了3个正高级教师,23个高级教师,其中宋校和书记、副校长三人为正高,高级教师中,年级主任以上LD竟然占了13人!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宋校一节课没上过,不但成了正高级教师,现在还是专业技术三级!
看到这里,相信列位终于明白学校教学质量下降这么大的原因了吧!这个宋校第一把火得罪了原来的部分中层干部,第二把火让大多数人不高兴,第三把火彻底凉了普通教师的心……
他这么搞事情,学校的风气不变得糟糕你信吗?不影响教学质量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写在后面
表妹今年马上就要55周岁了,这几天正在纠结退休的事儿。她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多亏了自己是在宋校来之前晋升的高级教师职称,不然这辈子大概率会以一级教师的身份退休。因为,按宋校定的方案,她一个普通教师想评上高级教师太难了。她还说,为了评职称,现在不少教师都把脑袋削个尖,争着当各级LD,没有几个人把心思放在教学上。而且,不少已经延退的女高级教师现在工作得也很不开心,一来其他没有晋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不满意,认为她们鸠占鹊巢,堵了路;二来这些上了年纪的高级教师和其他人的工作量一样,没有受到照顾,大家心有不平。看到学校的风气变得这么糟糕,表妹和许多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
最后再总结一下我的观点:一个学校的风气是怎样变得糟糕的?原因很复杂,但最重要的自变量就是校长的工作作风。带坏一所学校的风气真的只需一个自以为是的校长!
学校由坏变好的原因只有一种,由好变坏的原因多种多样。
由好变坏的学校,往往是校长心术变的不正了,凉了热心教学的教师的心,教师教学管理松懈了,学生歪门邪气产生了;社会背景渗透了学校事务,校长无力管理学校了……
由差变好的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学校有了一位好校长。在教育行政部门支持,社会背景不渗透学校管理的前题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可以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带出坚强实干的教师队伍,培养守纪好学的学风。苦拚两届,教出成绩来,定能吸引来好学生,坏学校定能变为好学校!
董家河中心学校就是姜其新这个好校长带出来的好学校!
一个学校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学校的管理层。
1.校长是标杆。
一个学校风气的好坏,关键在校长。如果校长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学校就风清气爽。
如果校长私自当头,贪得无厌,学校就会变得乌烟瘴气,不可收拾。即使原来风气很好,也会变坏。
当然,大多数校长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是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到也有个别校长,只为贪图享乐,唯利是图。
有的校长见到名利,就冲锋在前。先进名额自己留,高级职称他(她)先评,学校经费任他花,学校东西任他拿。
如果还有一点蝇头小利,他还要给自己的亲信,自己的追随者,老师只有工作的份。这样的学校风气能不差吗
2.其他领导推波助澜。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下属。有些中层领导也跟校长有样学样,只图享乐,不干工作。
学校其他领导,也都是各自为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捞点好处。工作都留给老师干。
如果有人来学校办事,个别领导就要敲竹杠,捞取一点好处。
即使有些中层领导,不与校长同流合污,也很难改变学校风气,普通老师更是无能为力。
学校风气变得糟糕,主要是管理层的问题,尤其是校长。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一个学校的风气变得糟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定是长期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或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导致学校不断内耗、乱象丛生。
如果一所学校整体如死水一潭,发展滞后,在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教学和管理将陷入一系列恶性循环,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会每况愈下,风气变得糟糕几乎是必然的结果。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决策者没有办学理念,缺乏教育情怀,导致行风不振。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任何行业,包括教育业的管理者如果没有从业的理想和情怀,都不可能走得太远。
是理念成就了北大的不凡。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进行教育革新,提出北大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构成了北大的生命线,催生了“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校风与学风的形成和传承,使北大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向往之地。
是理念成就了格力的辉煌。立足诚信,着力创新,做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企业是格力的管理理念。诚信经营锻造了格力的灵魂,创新提升了格力的核心竞争力,节能降污、利国利民的社会责任感使得格力产品远超同类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世界名牌”称号,成为中国空调行业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世界名牌。
如果一所学校的管理者没有办学理想,得过且过,觉得只要把自己的位置坐稳了,不出事就好,那么,这所学校不可能蓬勃发展下去。管理者的行为态度往往会成为标杆,是主宰一所学校教风和学风的重要因素。管理者缺乏办学理念,就像航船没有灯塔,前行没有方向,整个群体都会被带入浑浑噩噩、固步自封的状态,导致不良风气滋生。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育事业不可能是某个人混天天、数日子,裹足不前就可以搞好的。没有做事业的理想和情怀,只看眼前,不图发展,失去活力,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会被歪风邪气侵蚀,进而导致教育行风不振。
二、教师队伍一盘散沙,信念不足,导致教风不良。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团队齐心合力才能有斗志,一支队伍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如果一个集体里人人各怀心思、彼此掣肘、相互拆台,那么,这样的集体肯定风气不良、争斗不断、内耗不止。
乌申斯基说:“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还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如果一所学校的老师把教书完全看做谋生手段,对教育普遍缺乏信念,功利心太重,这样的学校是不可能有良好的校风和行风的。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其言行也会直接影响到家长、社会对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评价。近年来教师违规和失范行为屡被曝光,因为评优、职称等引发内耗,甚至内斗的事也不罕见。这些事件被曝光绝非偶然,绝大多数都是名利等诱因长期浸染,导致学校风气日下,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反弹爆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校和老师背离教育宗旨,失去初心,自然在利益的驱动下各自为政,极可能行为失德,教学失范,不良风气横行。
三、失去竞争优势和家长信任,优质生源流失,导致学风不良。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社会和家长把孩子的教育竞争做到了极致,因此一所学校是否具备竞争优势非常重要。有些学校可能曾经是名校,但随着时间推移,被其他学校赶超,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学校一旦出现衰落、下滑状况,优质生源就会开始流失,紧跟着学风就会下滑。
有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不够扎实,教师有偿家教、滥定教辅资料情况比较严重,甚至有人变相向家长索要财物,导致家长对老师充满意见,对学校信任度降低。这样的学校即使表面上繁荣一时,但其内部却呈现管理混乱、乱象丛生的状况。而不良校风、师风也必然会带来不良学风。
马卡连柯说:“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学生选择学校就是在选择学习的环境。学校一旦给学生和家长的印象是竞争力不足,优质生源就可能流失,导致老师情绪沮丧,教风萎靡;学生自我定位下降,学风不良。学校如若进入这一恶性循环,风气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陶行知说:“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一所学校如果不能让老师牢记教育的初心,坚守为天下育英才、为后世树栋梁的理想,就是失去了树立良好风气的根本。导致学校风气糟糕不是某一人某一事某一时的原因,一定是存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持续的恶性循环。所以教育的溃败往往不是教育水平和能力不足,而是精神的溃败,理想的溃败,信念的溃败。
作者简介:专注教育事业数十载,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指导老师。关注我,一起分享教育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