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一直拖着的人都是什么心理?
主要还是人品有问题,我前两年借过一个同学钱,还是十来年没联系过的同学。
说信用卡今天截止最后一天,让我打三千周转一下,两三天就还我,这都过三年了,也没动静,关键是我中间问他要过很多次,前两次还应付着说这周末,明早,晚上诸如此类的话,后面再问要,根本连理都不理我。
再也不会借钱给不讲信用的人了。
以后不熟的谁再问我借钱,就如下图:
借钱不还一直拖着的人,我想可能有两种人,一种是确实没钱,没办法还。另一种就是老赖,根本不想还。
在我们团部,有一朋友,为人豪爽仗仪,也乐于帮助人。有一次,老乡队有一熟人,家里有事,想问他借两千块钱,朋友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
过了几个月,老乡队这人也没有来还钱,正好朋友老家有事,需要的钱数额较大,朋友就决定去老乡队要这两千块钱。
当朋友到老乡队这家时,这人说“现在我真的没钱,你在我家等着我,我去沙湾县城我姐家给你借。”,下午这人回来了,把钱还给了朋友,但扣下了三十块钱,理由是去他姐家来回的路费。
回来后,朋友告诉我要帐的过程,我听完后,眼泪都笑出来了。我告诉朋友,“你很幸运,他姐家要住在北京,你这两千块钱不用要了,还要找他钱,赔他去北京的来回路费哩。”
不过说是说,笑是笑,这人还不算多差,最其码,我没钱,我再去亲戚家借,也给你还上。有的一直拖着不还的人,就是耍赖不想还了。
有这样一个人,好朋友,朋友有难必帮。在这里我们故且叫他老牛吧,有一朋友向老牛借了一万块钱。几年了,一直拖着不还。
这一天老牛去朋友家要这个钱,朋友一见老牛进屋,就连满站起来,满脸堆笑,先递烟,后倒茶,然后吩咐老婆叫上弟弟来陪客,让老婆多炒几个菜,兄弟两人陪牛哥喝个痛快。
兄弟两人轮流敬酒,一会又猜枚划拳,从上午喝到下午,喝酒的菜也吃光了。这家主人让老婆再多炒几个菜接着喝,老牛有点急眼了,光说喝酒,不说还钱的事。
老牛起身站在厨房门口说“弟妹!少炒几个菜就行了。”,这女人大喊大叫“你不要脸!调戏我!摸我!”,这兄弟二人过来不由分说就打开了老牛,老牛说“我站在厨房门口,连厨房都没进呐!咋能摸到她?”,但没人听他解释,只是打他。
老牛一看事不对,不说要帐了,赶快跑啊,这兄弟两手里各抄着一根木棍子,追老牛,老牛没办法,抽出裤腰带一边乱打着,一边跑,老牛被打的头破血流,一万块钱也没有了,因为相信朋友,没有一点证据,白吃一会哑吧亏。
实际上世上还是好人多,象这样没良心的人,只是极个别的,不过这样的人倒是给我们上了一课,与别人发生钱财交易时,一定要有确切的证据。不是有句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吗?
有借必还,再借不难。但是有的人借了钱却一直拖着不还,而且以各种理由推脱,这是因为
1.把钱看成命根。
有些人把钱看成命根子,对道德诚信满不在乎。到人家催账要钱的时候,玩起了失踪,或再三推脱的手法。正好我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同时也给我自己一个经验教训。
催账
邻居张三的妻子有病急需要一大笔钱,他向我们借了两万元。那时候咱们看着他也挺困难的,就借给了他。三年过去了,他经济条件也变好了,家庭富裕喽。这下轮到我们需要钱的时候了,我们要求他归还所借的钱。但每次去他家时,他总以这样的借口或那样的借口来推脱,总舍不得把钱拿出来。这真叫做要钱是孙子,借钱是大爷。
2.没钱还
有些人想还钱,但是自己手里确实没钱,对于这类人我们只能等待他有钱了再还,再没有别的办法。
3.认为理所当然,钱可以还也可以不还。
催账
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亲戚而言的,记得有位同学说他三叔的儿子结婚时借了他五万元,五万元也不是个小数目。等他急用钱,他三叔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催促要钱后他三叔常说:催什么,不就借了你那么点儿钱吗,等以后有钱了再说。以后再打电话也不接,人也玩起了失踪。真叫谈钱伤感情。
总之,既不要向别人借钱,也不要借别人的钱。有的人,对诚信满不在乎,尽想着占个便宜,弄点不义之财,把借来的钱当成自己的钱。不过现在国家对失信之人要惩治,有这想法的人可要注意了。
我们并不能说它存在于什么心理,这些完全是需要法律制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君子,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小人。如果说,只是单纯的依靠道德来约束,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完全没有震慑力。这属于一种病态,它会传染。
我记得我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一组数据“在2014年的时候老赖人数只有8.7万人,到2019年末,已增加到1590万人。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爆增长176倍。”
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就能说明了很多问题。短短的五年时间,爆增长176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由2014年的8.7万人,到2019年的1590万人。难道这个数据不可怕吗?更可怕的是什么,一个老赖背后会牵连多少个家庭跟着遭殃,又有多少个家庭因为他们妻离子散。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不走法律程序,到法院进行起诉。我并不是说法院不好,而是债务人名下无任何财产的时候,谁拿他都没有办法。打官司肯定会赢,但问题是钱能要回来吗?现在不管债务人是否存在财产转移的行为,只要名下无任何财产,案子就会终结本次执行。终结本次执行,就意味着这个钱等于瞎了。作为债权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很多人还会问,那么对于债务人这种行为就没有任何制约吗?
答案是有,但没有震慑力。制约就是把他们拉入失信黑名单,限制他们高消费。这些完全是存在漏洞的。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债务人完全可以,住别人的房子、开别人的车、花别人的钱,等等一系列操作,来造成自己名下无任何财产的假象。遇到这种情况,法院根本不会管,什么事都让债权人,自己去查找线索和证据。债权人只是一个普通公民,他有什么权利去查询别人的财产信息。他查不到信息又拿什么当证据,没有证据拿什么再次申请执行。
那么其他的惩罚有没有?
有:一个是司法拘留、一个是拒不执行罪。但这两个都是有条件的
司法拘留:你得需要向法院提供老赖的位置,法院才会出警抓人。你提供不了位置的话,根本没办法申请。法院会告诉你他们也找不到人。
拒不执行罪:这个就更难了,简单的一句话概括。我曾经问过我的执行法官,申请拒不执行最难的,我的执行法官和我说“我们法院一年可能都立不了一个”。
通过上面的论述,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大家认为,欠钱不还一直拖着是什么心理。
人品问题,压根不想还。或者就是老赖,到处借钱不还,通常游手好闲。
我也想知道这样的人是什么心理,一直拖着就不用还了吗?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前两年说有急事跟我借1万块钱。当时借的时候说是过几天就还,可是过了几天后跟我说过年家里花销太大,在等一段时间还。
因为我也不急用,跟他说没事,你有了再给我吧。谁知道又拖了半年,有一次我去他家里玩,他见面就给我说,真是不好意思手里现在还没多少钱,等下半年肯定还我。我只好跟他说,我又不是来找你还钱的,我是来找你玩的。
后来到年底也没见他提还钱的事,我也不好意思去他家玩。只要一去他就说手里没钱,在等一段时间肯定给我。到现在一直拖了两年了,也不见他提还钱的事。
我实在不知道他到底什么心态,说了那么多又不算话。本来想开口要,又觉得没必要,万一他确实这两年有难处,毕竟还是朋友。能帮忙还是要帮一下的。
不过以后我是不会轻易借钱给任何人了。借钱容易,还钱难。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假!
最讨厌:明明有钱却不还! 明明知道还不起却还要借!明明不想还却喜欢借!
1. 侥幸心理。堵别人不好意思提还钱,如果别人不提就不还;如果别人提了看情况还钱。反正自己不吃亏。
2.损失心理。已经把借到的钱当作是自己的了,还回去意味着自己遭到损失,心理抗拒还钱。
3. 老赖心理。自己凭本事借到的钱,为什么还你,就是不想还,从来没想过还,谁借谁傻呀。
4. 自私心理。有钱不想马上还,觉得反正总会还的,迟点没所谓。大额的钱自己理财或消费更重要;小额的钱,什么时候还都行。
5. 仇富心理。你那么有钱,借点给我花,反正你不缺钱。一般来说,没有人会真的忘记借过别人的钱,说不记得的,都是借口。
6.习惯心理。我穷我有理,我有难你应该帮助。欠钱不还成为一些人的习惯,因为他发现不还好像也没关系,别人也能同情、容忍,关系也不会变很差。
7. 欺软怕硬。你善良,你好说话,你好欺负,不会把他怎样。自己的钱是钱,别人的钱不是钱。根本不在乎债主会怎么想,你的生活跟他没什么关系,你的钱跟他有关系。
8. 消极心理。不否认有些人确实想还钱的,但确实没什么钱还,缺少挣钱能力,拖了很久,也还不起。所以可能心存歉意,会无奈拖着,但是又不会一点一点还回来,主动性也不够。
总之,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借钱需谨慎,不是别人都会人品有问题,但只要遇到一个借钱不还的,总能被恶心好长一段时间。
无论是借什么东西给别人,常言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借钱也是目前社会环境下比较常见的现象,能够借到钱的人说明人员确实不错,更重要的对方很信任你才会借钱给你。但现在社会中也存在一部分人的是非观确实存在问题,欠钱不还还理直气壮,这都是说明心理呢?
1、欠钱不还的人存在不希望还钱的心理,能晚还就晚还,能不还直接就不还了,毕竟常态来说,借钱一般是自己经济不宽裕时才去借,一旦还了借的钱,可能会另经济陷入紧张,无法满足对物质生活的欲望;
2、心理缺陷,人品不太好。一般而言别人好心是借钱给你,人品好的讲信用的人都不会超过很长时间不还,就算当下确实还不上也会说清楚,尽快还钱;
3、抓住你爱面子、不好意思催账的心理,当你想要催账还没开口的时候,就开始大吐苦水,卖惨,好似你再催账就是想要逼死他一样,让你觉得“愧疚”、“不好意思开口”;
4、有一部分借钱不还的可能是有“你”的纵容,催账不积极,有些人是不会主动还钱的,可能还会想反正你借钱的人都不着急,我还钱的人干嘛要着急呢,反正你也不会计较,尽管你可能很缺钱了,只是想着“他人可能更需要”而不好意思催而已,以此产生恶性循环;
5、侥幸心理,只要你催,我就不还,先说随着经济的发展,钱越来越贬值不说,时间久了,认不认账、钱要不要的回来都得另说。
欢迎转发、收藏或点击@找心理 进行关注,每天接受心理学,会让你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