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方孝孺的气节?
如果连方孝孺的忠义、胆略都被推倒的话,那以后我们就不要谈什么忠义气节了,遇到强敌,集体跪着就好了。
方孝孺号称明朝读书人的种子,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作为明初大儒宋濂的优秀弟子,方孝孺基本成为了当时的天下文宗。
早年被大家称之为“小韩愈”,因为他很聪明且敏锐,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种死读书的人。其实死读书永远都读不好书,真正读得好书的人,都是一些脑瓜子聪明活泼的人。
不过他老爹方克勤因为“空印案”受到牵连,被朱元璋给宰了,所以朱元璋即使知道他有才能,也没有重用他,只是让他给儒生、皇子们讲讲课。空印案受到株连的有几万人(这是老朱的习惯),所以方孝孺他们家其实没什么罪过,只是受到株连罢了。
一、方孝孺为何对朱允炆忠心?感念知遇之恩。
方孝孺是著名的大儒,所以他深知忠君爱国的思想。这是他为何要为朱允炆牺牲自己的原因。当然了,这是主观思想上的原因,很多儒生都具备这种思想,但是真正愿意献身的人却不多。
方孝孺虽然有才,但是在朱元璋时代并没有受到重用。到了朱允炆继位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朱元璋曾经叮嘱过朱允炆,方孝孺是大才,可以用。
所以朱允炆上台后立刻将方孝孺提拔为侍讲学士,专门跟在他身边做参谋。朱允炆太年轻,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询问方孝孺。
如果是你,你感动不?那肯定是感动得稀里哗啦啊!过去皇帝给自己坐冷板凳,现在皇帝突然之间把你当心腹看待,这是什么?这就是帝王之术。让你在落差之中懂得感恩。
除此之外,方孝孺还负责修撰《太祖实录》,可见建文帝是非常看重方孝孺的才能的。在燕王朱棣造反以后,那些讨伐朱棣的檄文和诏令,全都是方孝孺写的。
由此可见,朱允炆对方孝孺,是有知遇之恩的。在事业上,前任领导不重视你,现任领导却着重提拔你,让你成为了公司的核心人物,你难道不感动吗?方孝孺自然是为了报答朱允炆的知遇之恩,才会誓死都不投降朱棣的。
这种精神我觉得应该提倡才对,为什么现代会有人觉得这是愚忠呢?难道说你的现任领导被公司其他高管击败了,你就要去其他高管那儿摇尾乞怜吗?至少我做不出来。
二、方孝孺不是个死读书的人。
很多人认为朱允炆战败了,所以朱允炆的幕僚里,全都是一帮只会死读书的呆子。其实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方孝孺在其中的作用,就会发现,方孝孺你也太聪明了吧!我们先来一起看看方孝孺的建议。
建议一,前后夹击,直捣北平府。
当时朱棣大军攻占了大名府,写信给朱允炆讲和。方孝孺的骚操作出现了,他建议首先让辽东诸将们带兵进入山海关,直捣北平府。其次,趁着朱棣回援北平的时机,南方大军再北上夹击朱棣大军,让他首尾不能相顾。再者,可以回信给朱棣,拖延时日的同时,也可以让朱棣大军军心涣散。
这些建议完全不像是一个儒生说出来的话,实在是太有军事思想了。方孝孺不仅考虑到了天气炎热,燕军不战自疲,而且还用了围魏救赵、拖延时日的策略,实在是厉害。可惜负责传旨的人掉链子了。
建议二,挑拨离间。
这事儿真不是一般读书人干得出来的,人家忙着读书,没有谁有这么多心思啊!当时方孝孺发现,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作为世子,是非常敦厚仁慈的。可是二儿子朱高煦,是个狡猾的人,一心想要夺取世子之位。
为此方孝孺便想要利用这一点,造成他们内部的斗争,毕竟大厦都是从内部倒塌的。所以朱允炆便派人特地送信给朱高炽。
可惜朱高炽也深知其中道理,看都没看,就把这封信和使者一起送到朱棣那儿去了。因此方孝孺的离间计就这么被破了。
建议三,坚守南京。
这个建议最后显然也失败了。但是坚守都城真的有错吗?我觉得没有。天子守国门,似乎是明朝的一种传统。
当时朱棣大军已经杀到了长江北岸,方孝孺建议,一方面派人去燕军那儿讲和,答应朱棣的请求。一方面则到东南地区征调兵马前来防守长江。由于朱棣大军不善于水战,所以胜负不可料。
这种考虑是对的,只是掉链子的是,朱允炆这边的陈瑄带着水军投降了朱棣。总是有这帮投降派在里面捣乱,这是真的无能为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方孝孺请求朱允炆坚守南京城。我认为这时候方孝孺提出这样的请求,那是非常勇敢的,他已经做好了和天子一同殉难的准备了。
三、谁知道朱棣这么狠!
朱棣抓到了方孝孺以后,让他给自己写登基诏书。因为在入城前,朱棣的大谋士道衍,就曾经说过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
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明史》
可惜方孝孺在诏书上写下了四个大字:燕贼篡逆!
这可把朱棣给气坏了,扬言:你不怕死,难道你不怕我诛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顺口就表示:九族?哪怕是十族我也不怕!
这种在生气的时候说的顺口话,谁都不会当真吧?结果朱棣还真的听进去了,并且还真的诛杀了方孝孺的十族。一共873口人,3天时间才杀完。
方孝孺失策地方是,他没想到朱棣真的这么狠。其实他只是想要自己赴死,没想到朱棣还捎带上了他的家人和学生们。
总结:站直了,才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
一个民族,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普通人,唯独那百分之一的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能够散发这个民族的光芒。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事实就是如此。
为什么很多人说我们这个民族很聪明、很勤劳,但是缺少勇气?因为那些勇敢的人,都为了民族大义而牺牲了。我们需要英雄来给我们树立榜样,只有榜样的力量,才能真正感染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
而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表达自己特有的观点,把过去崇敬的人推下神坛。推倒岳飞难道是为了给秦桧树立功德碑?推倒诸葛亮,难道是为了给司马家族唱赞歌?现在连方孝孺也要推倒了,那么是为了给朱棣的这种暴力手段摇旗呐喊吗?
岂不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理讲不过的时候,就要动暴力,这种事情为什么还要有人争相喝彩呢?
参考资料:《明史》
方孝孺挺有气节,死得轰轰烈烈,但好像并不为后人称颂,比着文天祥差远了。人们都敬仰忠臣,可为啥不能多给方孝孺些赞誉呢?我认为主要与大明的俩皇帝朱允炆和朱棣有关。朱允炆太无能,朱棣太优秀。朱棣虽然性格暴虐,其实也有爱才之心,不想杀方孝孺,是方孝孺的言行把朱棣彻底激怒了。朱棣让他起草即位诏书,他竟写了“燕王篡位”四个字。一点不给朱棣面子。有很多人替方孝孺惋惜,以现在人的观点看,都是朱元璋的儿子,犯得着如此吗?
朱允炆虽然是个仁德的皇帝,但性格柔弱,并不被大家看好。如果他继续当下去,凭他的那点能耐,免不了天下大乱,其实朱棣造反也有朱允炆的责任。削藩是不是太急了?如果不削藩,估计朱棣也不会那么急着来造反,朱允炆再当个十年八年肯定没问题,过足皇帝瘾。但朱棣造反后,朱允炆拿着绝对优势的资源却打的一塌糊涂,这样的皇帝,你方孝孺还死心踏地跟着他干嘛?加上人家朱棣后来干的也不错,所以人们对他只是惋惜而已,并没有人为他写赞美诗。
方孝孺是一个儒学大师,忠孝观念深入骨髓,加上有“妇人之仁”的朱允炆本来就比铁血的朱棣更讨人喜欢,虽然作为皇帝不一定合适。当然,像方孝孺这样的人肯定不是少数,不然朱棣也不会杀得人头滚滚。只是历史把他推到了前台而已。因为他是“大腕”,有很强的号召力。作为现代人,我认为方孝孺太死心眼了,原因还是那一点,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儿子,而且朱棣当皇帝太出色了,一生勤勤恳恳,鞍马劳顿,对中国历史贡献巨大。假如朱棣毫无建树,人们才会想起方孝孺。就像明朝快完蛋了,崇祯才想起魏忠贤一样。即所谓的“国破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当然,以上观点都是站在“过来人”的立场上来看的。说方孝孺“愚忠”也有点不妥。朱棣篡权本身也不对,虽然是被逼的,他当皇帝怎么样方孝孺也不知道。据说方孝孺很欣赏朱允炆时期的“民主气氛”,不大喜欢朱棣的极端专制。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北方游牧民族虎视眈眈,边患未平,也许需要一个强权的领导人。宋朝的皇帝都不算太强势,(除了开国皇帝),导致遗患重重,结果成了历史上最悲催的汉族王朝。
方孝孺何来气节?建文帝已败他不追随而去,而是闲居家中以文人领袖自傲。若建文帝已死方孝孺作为忠臣何不早早殉国。朱棣入北京必称帝,知姚广孝曾说方乃文人中的种子,故请方孝孺写登基诏书。方孝孺被请到朱棣面前拒写,朱棣怒曰:“汝不怕诛尔九族!”。方孝孺对曰:“但诛十族,诏不必拟!”。朱棣大怒,于是果断十族数百人。论途:方孝孺以后朱棣不会杀他,所以摆架子牛逼的很。然,牵连亲人、朋友、老师、学生,方孝孺之虚伪暴露无遗,故何来气节!这正是:
建帝不知何处去,宅中孝孺不知愁!
建文已去明君至,永乐年间国势优。
一一咏史(阆水渔民白溪钓)
一无是处!
只是忠臣……而已。
他以为自己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其实狗屁不是,罪大恶极。正是这个儒生,断送了朱允炆的江山基业。
朱元璋做为一代雄主,看人眼光极准,当朱标在世的时候,他评价方孝孺说“此庄士,当老其才。”所谓庄士,就是正人君子之意,而老其才指的便是要取用方孝孺“道德君子”的一面,只取这一方面。所以称之为“老其才。”这个才,仅仅是品德,而不是治世,更不是治国。按照明朝的官制,他的未来职务应当是礼部,翰林院,或是国子监等文化之地。而之所以不封他为官,主要是想把这个恩惠留给太子朱标,就像当年李世民把放回徐世绩的恩惠留给李治一样,或者康熙皇帝把重新启用张廷玉的恩赐留给雍正都是一个道理。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第二次推荐方孝孺时朱元璋说“现在还不是用他的时候”(今非用孝孺时)
最适合他的职业就是道德先生,可是朱允炆却把他当成了肱股之臣,书生误国,自古以然。更致命的是方孝孺偏偏认为自己是能臣,贤臣,可以完成济世之功,从而名垂青史,打造古今以来从未有儒生君子打造出盛世的局面,添补一项历史空白。
君子当权臣,就相当于让小孩子当总统一样,时时幼稚,处处天真,仿佛就像一个娇蛮的青春少女陷入恋爱一般,动不动耍性子,时不时闹脾气,还偏偏指手划脚,说三道四。
君子当权,天下必乱!
天下一乱,儒学还不如一堆废铁来得实际。
他辜负了朱允炆的信任,他的确罪该万死。
记得燕王朱隶准备攻打南京时,姚广孝说:“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可见在聪明人姚广孝眼里,这个方孝孺就是一个合适读书的人。
儒生,误国!这可是从秦皇汉武就流传下来的定论,千古不变。
气节?
只扬了自己的气节,却毁了建文帝的大业。
如此气节,赞之何用?
对于方公的气节,或许史书已有定论,但我深不以为然。首先,方公作为一个博学读书人,恐怕过多地学到了“义",而未能学到“智"。怎么说?小皇帝龙墩尚未坐热就急于削藩,目标直指其叔辈,才招致一梦成空;而作为近臣宠臣的方公却不能宏观地分析大势,连个韬光养晦的策略都提不出,任由小皇帝不知天有多高己有几两地急躁冒进,方公算得上是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吗?以死忠君是“义",但“智"在哪里?遗憾!其二,方公的“节"是真正的节操吗?我不以为然。当外族入侵,当自己的祖国面临灭亡,面对敌人的屠刀而慷慨赴义,这是真正的节,谁人不赞!若文天祥等即是榜样。然而,天下是朱家的,侄儿与叔叔争龙位且侄儿有错在先,方公这“节"是哪门子节?其三,我是真的不明白,只为一纸诏书,无非小朱換成了大朱,方公却能为了自己的节操,让873位十族之人丧命,方公长了什么心?!当亲族学生一个个在自己面前人头落地时,方公尚寸心不动,忍看无辜人血流成河,方公的节操应换成四个字:自私!残忍!
他没有“气节“,只有“气人”。从古至今,捡钱的,捡东西的,甚至捡骂的不足为奇,但捡“诛灭十族”的就他一个。
朱棣也傻,与其灭这种人十族,不如让十族人来灭他。只要下旨:方孝孺不识抬举,深深地伤害了朕,朕要灭他十族,如果十族人有看不上他的,出来抽他,朕既往不咎。试想想,十族人看到这种圣旨,谁能不挤破了脑袋去抽他。
方孝孺这种人,大义凛然大的都傻了。和他没道理可讲,最好的方法就是抽他,拿圣人的书往死了照他脸上抽。读了那么多书,还什么“读书种子”,连换位思考都不懂!如果别人犯了罪,把他方孝孺一家子拉出去砍了,他方孝孺不骂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家老二没教过他吗。
古代的所谓圣人之道,一“仁”一“孝”。仁即活着,孝即社会。王朝久安,唯重性命关天。自己想死只管去死,但嫌自己死得寂寞偏要拉众人陪着死,不仁不孝。
方孝孺这个人,他爹妈跟着他倒了血霉,他兄弟姐妹跟着他倒了血霉,他妻子跟着他倒了血霉,他儿女跟着他倒了血霉,把女儿嫁给他的岳父、岳母跟着他倒了血霉。这还不算,和他爹有血缘的四族,和他妈有血缘的三族,和他妻子有血缘的二族都倒了血霉。作孽作到这个份上了,还得把他的门生们拉出来垫背,真是禽兽不如。不用说,被方孝孺连累的十族人士,临死前肯定不停地“问候”方孝孺的列祖列宗和家里的所有女性成员。
古代王朝,聪明的大臣,从不掺和皇家的事。其实不要说皇家,就是寻常百姓家,谁要是去别人家指指点点的,不挨骂的少见。特别是争家产的时候,你出主意可以,但到了连户名都定了的时候,还去和新的户主找事,那户主只会和你老死不相往来。
朱棣和朱允炆争天下的时候,方孝孺可以玩命地帮着朱允炆保住皇帝宝座。可胜负已分,朱允炆下落不明,乾坤无倒转的朗朗天空下,方孝孺还在那喋喋不休,迂腐得很!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朱允炆什么人?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心狠手辣、无情最是帝王家这些词汇挺适合他。他一登基仅仅一年内连续把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湘王朱柏全给废了,就连湘王朱柏以自焚全家来拒捕抗争,都没有让他停止消藩。一家人下手毫不留情,缓都不缓,杀上了瘾。
朱棣一方面自己想当皇帝,另一方面也是让朱允炆逼的。
除了对自己的叔叔们毫不留情,朱允炆治国、治军更是昏招迭出。血腥的战争中,刀光剑影,他竟然告诉他手下的将领,不要伤害他四叔朱棣,逼死了那么多叔叔,还在乎这个叔叔,真是不可想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方孝孺伺候这么个主子,自己能好到哪去。起码不是什么良禽、贤臣。还有和他一起和朱允炆混的黄子澄,齐泰这帮人,基层上来的火箭升官的人物,憋了这么多年的气,能出什么好主意。在他们眼里,我可有今天了,过去看不惯的人,咱都弄死。
可以说朱允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一伙人,不是被别人弄死的,是自己作死的。
至于朱棣对方孝孺,那还是不错的,就差装孙子了。
1402年6月13日,南京城破,朱允炆是死是活成了悬案。朱棣与金銮殿召见方孝孺。方孝孺一进来,先来了个一哭二闹三上吊。朱棣忍着安慰他:先生悠着点,保重贵体!我只是想仿效周公辅佐成王而已。方孝孺问:成王在哪里?朱棣忍着:他自己把自己点天灯了。方孝孺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忍着:他还小,国家得要个成熟的。方孝孺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最后忍一回:这是我们朱家的事。
朱棣说得没错:这是我们朱家的事。够坦诚、够直接、够憋屈。
另外,方孝孺害人有传统。他就不先问问,朱允炆活着的儿子和弟弟们敢继承、愿意继承皇位吗!你方孝孺咸吃萝卜淡操心,你是帮着朱允炆活着的儿子和弟弟呢,还是想让他们死。尤其是朱允炆的弟弟们,要是听到方孝孺这番话,恨不得把他活剐了。
朱允炆的弟弟吴悼王(哀王)朱允熥,建文四年被朱棣降封为广泽王,又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暴卒。
朱允炆的弟弟鲁悼王(衡愍王或衡悼王)朱允熞,建文四年被朱棣降封为怀恩王,又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卒。
朱允炆的弟弟瓯宁哀简王,徐悼王(简王或愍王)朱允,建文四年被成祖降封为敷惠王,永乐二年改封瓯宁王,与母亲一起住在父亲的陵园内。1407年,因住所失火被烧死。
朱允炆的儿子怀王朱文圭,靖难之役后被囚禁在凤阳,年仅两岁,称“建庶人”。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将其释放,并为其修建房屋,娶妻生子。朱文圭此时已被囚禁五十余年,重获自由后已是不辨牛马。
朱棣为何对朱允炆的弟弟和儿子这么残忍,无非是怕方孝孺这帮子人,贼心不死。
对于朱棣来说,就差求着方孝孺了,老哥,我不想杀你!可不杀你总得有个理由吧!你说说你能干什么,能干成什么!你这种干啥啥不行的人,只能写个登基诏书!这么好的一个台阶你还不想下?朱棣没想到,这么好的一个台阶,方孝孺还真不想下。
朱棣对这种给脸不要脸的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想想朱棣是多残暴的一个人,能做到这点非常罕见。但还是强忍着最后说了一句:你不写我灭你九族!方孝孺回答:有种你灭我十族!有时候对一个人真要用到了:唉!那真是没救了。
对于方孝孺,大概看了看对他的评价,基本没好话。但凡统治者对这种人都会推崇至极,可方孝孺算个例外。
举个评价稍好的例子。乾隆帝的话: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儒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
乾隆帝说他:迂腐,败了朱允炆的家。但大势已去时,还敢拉硬,有种!
可怎么看都觉得不是好话。分明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感觉。
至此,方孝孺没有“气节“,只有“气人”。
方孝孺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奈何削藩有胆无谋 书生意气 误国误建文
被俘之后,更是连累家人学生 大势已去
口舌之快 被灭十族 迂腐
一个文人,一个上不能治国,下不能齐家的书生,最后是不孝不仁而已。
所谓气节,不过朱家内战之亡魂而已,从历史上看,朱棣才是一代大帝
我来给你解答
自古忠孝两难全,方孝孺痛斥朱棣被株连十族。面对强权时,敢为国家社稷而死,的确是个忠勇刚烈的人。
他的气节是毋庸置疑的,历朝历代无人能及。
只是在朱棣面前,他的气节刚烈一文不值只会激怒朱棣的怒火,祸及家人。
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纯粹读过圣贤书的人,写得一手锦绣文章,极具才名,然而为人处世迂腐透顶。政治才智低劣,谋略规划多有失当之处。最终这群所谓的大儒算是坑死建文帝朱允炆。
1402年,燕王朱棣乘南京空虚,兵临长江,此时方孝孺献出一计:伪装双方罢兵言和,拖延时间,以待天下勤王之兵。
无疑,在朱棣面前此计不过是小孩子闹着玩,根本不会奏效。
1402年,燕军度过长江,兵临城下,有人劝建文帝先离开京师,日后再图收复南京。
但是方孝孺坚决反对,力主固守京师,即使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也要为社稷而死。
随后南京城破,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死,也有人说出家当和尚了。方孝孺当时却没有立即以死报国,估计是在等痛骂朱棣的机会。
朱棣攻下南京城后,想让当时的大儒方孝孺起草诏书,毕竟当时的方孝孺名气还是很大,他都肯归顺了,天下的民心自然也归顺,朱棣也怕背千古骂名。但是方孝孺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大怒,“你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孺回答道“诛我十族又如何”估计当时方孝孺也是骂的正爽时脱口而出的一句气话,他万万没想到朱棣真的会诛他十族。
儒家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的古训就是忠君爱民。
说到底他们叔侄俩争江山,争来争去都是朱家的。
而方孝孺行事过于迂腐死板,才导致这样了的悲剧。
朱棣也给他开了个先河,历史上唯一一个诛连十族的案例。
自古帝王最无情!
感谢支持!
中国人历来对做人的原则是讲究的最多的。
比如气节问题,有“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有“粉身碎骨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极端强调了气节最为人立身处世的重要之处。
的确,做为人立身处世来说,没有气节是不行的,但是过分的突出或者是唯一的去坚持所谓的气节,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做为历史知名的方孝孺基本上诠释了这样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要怎么样去坚持气节?
01方孝孺是大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他可是朱元璋钦定的辅助建文帝的良才,蜀王亲自为其正名为“正学”先生。
公元1403年的南京,建文帝已经不知所踪,燕王朱棣已实际控制了大明帝国。朱棣也好面子,要找一个当世的大儒来为其诏书,要名正言顺的做皇帝。群臣皆推荐方孝孺,结果是刚正不阿的方孝孺先生没有被燕王的霸气所吓倒,也没有被朱棣的伪善和气所迷惑。
可也正因为是大才,才导致了被诛十族。
02方孝孺坚守的是中国士大夫的气节,与民族气节截然不同
既然战争已经选择出了谁是皇帝,那反抗的意义何在?
靖难之役是明朝贵族之间的斗争,通俗来说,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外族矛盾。
所以不存在特别的气节问题。既然如此,那朱棣或者建文帝的后人做皇帝对于臣子来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朱元璋的传人,自古成王败寇,又有谁对谁错。更何况历来帝王之家,对皇位的确立容不得外人的意见。
有人说方孝孺反对朱棣做皇帝的行为,是维护了封建社会皇帝继承立长的标准。看看历史上的帝王继承就知道了,所谓的立长不立嫡有多少时候能实现?
并不是说气节的不重要,是说气节也要看用在什么时候,什么对象上。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苏武,岳飞,文天祥,辛弃疾,史可法等,皆具有铁骨铮铮的气节,是大丈夫。
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全是外族。所以他们的气节使人钦佩,敬仰。
反观方孝孺,其实也让佩服,他面对死亡的无惧,面对被诛十族的洒脱,依旧坚持“燕篡立”。他所坚持的并不是民族气节,而只能说是中国士大夫的文人气节,是自己的原则,是对建文帝知遇知恩的报答,是对建文帝的精忠,而不是对国家的忠诚。
03何不换种方式为国效力?
总的来说消除元患、郑和下西洋振大明雄风、疏通运河、建都北京、修《永乐大典》、发展经济,使朱棣时期的明朝达到了明朝历史上的最高峰,被誉为“永乐盛世”。
从这些事情上来看,朱棣是个好皇帝,无论是对明帝国还是对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说朱棣善杀,但是和洪武一样,他们两父子杀的都不是普通老百姓。
而建文帝能不能做到朱棣的这些功劳还有待商榷,但是一个铁的事实是,永乐时期是明朝的最高峰。和贞观时期是整个唐朝的最高峰一样。有意思的是,把这两个王朝带入最高峰的两个皇帝都不是正统的继承皇位,都是靠铁与血的手段。
魏征却没有方孝孺的这种所谓的气节而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千古称颂的良臣。想魏征初为隋臣,后从李密,再降李唐,然后再从窦建德。窦建德死后再回李唐,得太子李建成重用。力主太子李建成先发制人杀秦王李世民,未果。玄武门事变之后,魏征却再从李世民,并从此深得重用,终成一代谏臣良臣流芳千古。他效忠的是国家,而不是某一个皇帝。
按照某些人通俗的说法,魏征应该算的上是六姓家奴了。可是历史上并没有看到谁对他有这样的污蔑,为什么呢?想来是因为贞观时期的唐朝无论民生军力国力都是整个唐朝乃至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最高峰而一俊遮万丑,想唐太宗李世民是所有的封建帝王里面评价最高的缘故。而魏征的没气节又完全可以理解为良禽择木而栖的天性使然,是为了下万民而抛弃自我名声的大丈夫所为。所以,魏征能流芳千古。
方孝孺的文章不少,但其《深虑论》却暴露了其对于治理国家的消极和无能。通篇只强调一个主题:那就是德。至于什么计谋政论是不需要的。
为什么不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多想想为国效命的事呢?
04结语
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通俗的说法有两种:显微镜看法和望远镜看法。一个微观,一个宏观。
很显然,方孝孺先生使用的是微观法,所以他被夷十族,得不偿失。
而魏征显然是宏观法,加上他遇到的是封建第一明主,所以,他风风光光的流芳千古了。
很明显的,方孝孺先生也是有这种机会的,可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他放弃了。
方孝孺对建文帝的忠,对明朝,对朱棣,对他自己来说,都是一种悲剧,一种最深的悲剧。
其实,方孝孺完全可以做个明朝的魏征,为天下做更多的实事,而不是空搏一身的好名声。
坚持气节,也要多种灵活的方法去实行,而不是一成不变。
生活亦是如此,堵得慌的时候,给自己找个出口,毕竟活着更重要。
方孝孺就是头猪,还有人赞美他,真是可笑,朱棣问他,信不信我诛你九族,那头猪却说,有本事你诛我十族,结果把他的学生都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