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在胃的上部,有气顶着,打嗝出不来。按哪个穴位能把气排出来?
胃里有气,千万不要胡乱按摩穴位或者针灸,小心得不偿失。
我是一名胃肠外科医生,在临床上面见过很多这种的患者,我来举一个例子,这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出现胃胀,呕吐,恶心等症状,有好几个月了,他认为是胃胀气的症状,不去医院看病,找了一个江湖郎中,给他做针灸,针刺穴位治疗,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效果,但是后来,症状越来越厉害,吃什么吐什么,一吃东西就非常的胀气。他感觉到了不对,来我们医院看病。
做了一个CT扫描,发现整个胃胀的非常大,医生怀疑是胃癌引起的胃流出道堵塞,给他做了一个胃镜,确实如此,胃癌已经把胃给堵死了,吃进去的食物完全不能往下走,全部都堵在胃里面。而且除了胃里面,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脏和腹膜了,属于四期的胃癌,没过两个月,这位患者就去世了。
通过这个例子,曾医生想要告诉大家,如果经常出现胃胀,胀气的情况,一定要去医院看病,最好做一个胃镜,排除一下有没有胃溃疡,胃炎或者胃癌的情况,如果胃镜没有发现问题,那可能只是单纯的胃动力不足,可以适当的采取穴位按摩或者其他的中医中药治疗。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按摩或者针刺的穴位是足三里,对于功能性胃肠道动力不足,确实有一定的效果。
总而言之,引起胃胀气的原因有很多,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看病,明确病因之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不建议在家自行穴位按摩或者针灸治疗。
大家好,我是中医推拿保健师巧玲,很高兴继续今天的分享,主题:胃里有气,按哪个穴位能排出来?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首先,胃胀气一般在足部胃区有结节,用刮痧板重力揉搓,结节变软变小,胃部即刻感到舒服,胃胀气一般以打嗝和放屁的形式排出,胃胀气,脾胃失调造成的。
其次,足部反射区疗法直接针对病症锥揉,调理器官器效果显著,胃胀气很难受,一般在早起和发先后出现打嗝现象,并伴随有气体喷出,对身体损伤比较偏大。
最后,胃胀气可以按摩:下晥穴、足三里、四缝穴、中脘穴几个穴位,可以改善胃胀气。胃口不好的人也可以坚持按摩,一天2次左右,可以增加食欲。胃胀气的时候往往吃不下东西,或者勉强进食了,胃部更加难受,久之会出现身体消瘦,精神,甚至神经性头痛和胸闷等症状。胃是消化系统,肚腹脏器所在,关键部位要害部门。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你可以评论区留言给我你的问题,感谢信任,再见。
胃里有气,按哪个穴位能排出来?
脘腹胀痛多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或脾胃虚弱,致食积停滞、气机受阻,消化失调而引起。患者饮食消化不佳、经常腹胀、有食积停滞和腹痛感、时欲恶呕。
以相关疾病的俞募穴为主穴,配穴主要选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远端取穴为足三里。
取穴:
主穴:中脘、胃俞。
配穴:足三里、脾俞、天枢。操作方法:主要以按揉、摩法、弹拨法为主。可以起到理气和胃止痛的效果。
①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以放松腹部肌肉。医者位于患者右侧,以右手拇指螺纹面为着力点,余四指自然屈曲放于腹部以支撑,按揉腹部中脘穴,按揉力量稍大,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为 5min;按揉腹部双侧天枢穴,按揉力量稍大,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为每穴3min;顺时针摩腹,大肠投影区力量稍大,时间为3min,拇指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力量适中,时间为3min。
②患者俯卧位,按揉患者背部脾俞、胃俞二穴,每穴5min;如脾胃俞穴有条索样结节,可采取弹拨手法加强治疗力度,结节明显者可用针刀疗法松解粘连。治疗后,脾胃俞可拔火罐,透热为度。
按摩或针灸的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时间全程控制在 20~25min 为宜。
2、初期治疗力度稍大,时间稍短;病情缓解后治疗力度减弱,时间加长;治疗以 6 次为 1 个疗程,每次治疗以隔日一次为宜。
3、治疗后可出现排气及嗳气症状加重的现象,随治疗逐渐减轻消失。
4、胃溃疡出血期、原发性肠套叠不宜推拿手法治疗。
从本质上讲,脘腹胀痛是致病因素作用下,脏腑经络之气气机失调的表现。推拿治疗时首先明确病位,以相应脏腑俞募穴为主穴。俞募穴是脏腑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主穴穴位宜少而精,治疗时疗效直达病位,事半功倍。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胃以通为补,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中脘、天枢、气海、关元为配穴能起到良好的调节脏腑经络之气机的作用。足三里具有“理上”(胃脘部)、“理中”(腹中部)、“理下”(小腹部)之功效,为强壮身心的大穴。
另外再给大家推荐几个胃胀食疗方:
1、鸡肫皮煎酒曲:腹中胀气、胃中堵塞、不思饮食者,可用鸡肫皮 30 克,生酒曲 15 克,共煎饮服。每日早晚各 1 次,连饮数天,可使胀气消除、食欲增加。
2、橘皮茶:取新鲜的橘皮 50 克,将其撕碎,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泡,当茶饮,对较轻微的胀气颇有疗效。若无新鲜橘皮,可去药店买 6 克陈皮泡茶饮服。
3、山楂麦芽汤:生山楂、炒麦芽各 15 克,水煎两次,每日分两次饮服,连饮数日。食积不化、胀气持续者服用,能较快消除症状。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虽然我不知道按哪个穴位,但是我能教你一个方法可以排出胃里面的气体
1、准备一大杯温开水,用手拿着
2、站立,双腿并直不能打弯,身体前弯同时尽力抬头,和90度鞠躬的姿势差不多,但是头要拼命向上抬,如图:
3、当弯下90度时,喝光杯子里的水。胃里的气体就排出来了。
如果确定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简单的胃部胀气,可以试试这几个穴位按摩来缓解胃部不适。
第一个是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往手掌的方向约三横指的距离,在中间两骨两筋之间。
第二个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系统消化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第三个是四缝穴。四缝穴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四缝位于四个手指第二指节关节处,遇到消化不良问题,按摩四缝效果很神奇。
第四个是大陵穴。大陵穴五行属土,对应脾胃,可以降心火,祛胃火。它在手掌根,脘横纹中点,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都可以按摩次穴解决。
我有体验,但是不知道对其他人是否适用,我一般胃里或者肚子里有气胀肚的时候,就敲打肚脐左侧两横指那个穴位,敲几下就能放屁排气,有时便秘了,敲打这个穴位才能迅速排便。
谢邀!胃里有气多是跟饮食不当有关,穴位的我不是很懂,不过我们自己遇到时,一般用手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这样慢慢帮助消化掉胃里不好的东西,排出气体。如果家里有风油精或是清凉油,可以摸一点在肚脐周围,再加以按摩,效果会更好一些!
还有一个是在老家时家里人教的,就是拿一根两头中空的干竹子,放到火旁烤热,在温度可以接受时在肚子上来回滚动,也可以排气的。特别是小孩子容易胀气,家里人都会这样做的,效果挺好的!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找到这样的竹子了……
祝健康!
您好,微医君来为您解答。
胃胀气是指胃内积存太多的气体,出现胀痛、压力及不适等症状,多由消化不良引起。中医学认为,胃胀气多因胃病日久,脾胃失健,或湿浊痰瘀内蕴,阻滞气机所致。通过按揉穴位,不仅可以健运脾胃,还能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改善胃胀气引起的不适。那么,当胃胀气时,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快速缓解呢?
1. 中脘穴
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是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又名“胃脘”、“太仓”。是治疗消化系统常用穴,有和胃气、消食积、化湿滞、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按揉中脘穴可促进胃酸分泌消化食物,还可畅通胃肠积气,缓解腹胀。
主治病证:腹胀、腹泻、腹痛、腹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吞酸、呕吐、呃逆、便秘、黄疸等胃肠病证;头痛、失眠、精神萎靡、神经衰弱等。
-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肚脐往上 4 寸(4 寸即一横掌的位置)。
- 操作:仰卧位或站立位,按压时需要配合呼吸,用指端或掌根定位在中脘穴上,深吸气后开始缓慢吐气,同时垂直向下按压,感到酸痛或酸胀时保持约5-10秒,再松开按压的手指。2. 足三里穴
2. 足三里穴
是强壮全身的重要穴位,也是自古以来养生保健的第一大要穴,有健脾胃、燥脾湿、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防病保健的作用。按揉足三里穴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气,胃部闷胀感。
主治病证:胃肠病证,如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等;下肢痿痹、膝痛、脚气等;神志病,如失眠,癫狂,头晕;虚劳诸证,如虚劳赢瘦,水肿;咳嗽气喘,心悸气短等。
-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膝盖骨外侧端往下四横指的距离)、胫骨外侧缘一横指。
- 操作:每次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会有酸痛感觉,每次左右小腿各按揉5-10分钟,每分钟按揉15-20下。
3. 太冲穴
属足厥阴肝经,有疏肝理气,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清利头目的作用。
主治病证:腹胀、呕逆、胁痛、口苦、黄疸等肝胃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滞产等妇产科病证;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失眠、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下肢痿痹、足跗肿痛等。
- 位置:位于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指缝后约两横指处。
-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揉该穴,每次左右脚面各按揉5-8分钟,注意按压力度宜逐渐加重至耐受程度,以有酸胀痛感为佳。
此外,在按揉穴位的同时,配合一些腹部的推拿按摩手法,缓解胃胀气的效果会更好。
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胀气、消化不良,一般顺时针按摩肚脐为中心的腹部,每天5到10分钟,称之为摩腹揉脐,可以健运脾胃,通畅肠腑;
情志抑郁或焦虑或精神紧张引起的胃胀气,在配合点按脚上太冲穴的同时,采用由上到下沿胸腹部的胁肋方向,持续摩擦两胁肋部,可以疏肝理气,进而达到更好的缓解效果。
微医君温馨提示:如果经常胃胀气,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医,完善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同时,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更多健康知识等你来 微医 了解】
1、对中脘穴进行按摩
中脘穴在肚脐和胸骨下端连接线的终点,患者平躺在床上,这个穴位就在身体的上腹部正中间的位置。对此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调动胃肠道的气血循环,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腹部疼痛、腹胀以及腹泻等,也可以缓解一般性的小胃病和食欲不振。具体的方法是使用手来推拿穴位5分钟,也可以使用手刮痧的方法,来辅助治疗腹部疼痛以及腰痛。
2、对足三里穴进行按摩
足三里穴具有升发胃气的功效,同时也能够延年益寿以及保健养生,能够辅助治疗阑尾炎、肝脏疾病以及胃部下垂以及十二指肠胃溃疡等,同时也可以改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胃部疼痛以及消化不良,在按摩此穴位的时候应该稍微用力,一直让局部酸麻感为止。
3、对内关穴进行按摩
内关穴在大陵穴和曲泽穴连线的部位,对此部位进行按摩,具有理气止痛以及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治疗和心脏、胃部以及心脑血管等有关的疾病,同时也可以改善手臂疼痛感,全身无力,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的症状。具体的方法是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被按摩的手臂下端,对此穴位进行有力的按压,让局部出现酸胀感为止,每天按摩两次。
4、对四缝穴按摩
对四缝穴进行按摩能够缓解消化不良,同时也能够辅助治疗胃部胃痛,咽喉疼痛,腹胀,恶逆及恶心呕吐等。直接对此穴位进行按摩即可,也可以使用针刺的方法,在穴位的上下是用绳捆紧,在消毒之后用针快速地点刺,刺完之后挤出少量的血液,但是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选择。
胃里有气,通过点按2个穴位,就能缓解
1、中脘穴
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病症,如腹胀、腹泻、腹痛、吞酸、呕吐、便秘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治疗恶心、烧心、嗳气、慢性胃炎、胃痛等。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它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是该穴。可以使用点揉法和掌揉法进行按摩可以起到作用。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可以理胃气,建议每次按摩5-10分钟。
足三里穴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纳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胃肠道病症。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1横指,该处即是。
胃俞穴,我就是这样的,一胀气就叫我老公敲这个穴位,感觉就会好好一点
居国说几句~看到大家评论,我很感慨,因为有这么多朋友喜欢中医!中医有希望!!
另外,我建议大家多关注中医的养生知识!对自己对家人都有好处!因为不打针不吃药,就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