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婆婆大都做饭媳妇吃,洗衣媳妇穿,带孙媳妇玩,长辈孝敬晚辈对吗?
我是个五零后婆婆,根据我和儿媳这么多年的相处经历,回答一下你的提问:
首先肯定大都是我做饭媳妇吃,可是这样我愿意啊!比如早饭,我早上五点多钟就睡醒了,再躺着也没觉了,可年轻人就是睡不醒。你说我不做饭谁做饭?这也是扬长避短吗!
再说晚饭,儿媳上了一天的班,已经很累了,我在家啥事没有,那还能等媳妇下班再做饭吗?等她到家看到我以做好的饭菜,就等着她们回来共进晚餐呢,她能生气吗?
再说我儿媳不是不做饭,有时间也会把可口的饭菜做好,给我们一家改善生活。
再说带孙子:我的孙子是我带大的,我儿媳可不是玩着,她是在工作,在学习,她的成绩我非常满意。
一家人,不就是需要互帮互助吗?每个人能干啥就干啥吗?这怎么能说是长辈孝敬晚辈呢?
我认为,一家人,只有每个人都各尽其能,把每个人的能量都发挥出来。大家齐心合力,这样的家庭才能兴望,才有发展!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希望我们互相交流。
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已经成为一家人,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什么计较的?题目君的用词上也是有些不严谨和欠妥的。

首先,中国刚娶媳妇的普通家庭一般来说家公家婆还不是特别老但却都是已经退休或差不多退休的中老年人,这个群体的当婆婆许多的还是有能力帮助一起生活的家人准备歺饭还有一些洗衣(用洗衣机)收纳工作,这个是出于对家庭的守护和对家人的关爱,也是老人家心甘情愿而为的。

其次,儿子媳妇孙子们也应当有感恩之心,在相处的生活中多关心家中老人,特别是作为儿媳妇,家里有婆婆帮忙照顾着自己便可腾出时间去工作及社交,因此情商高的儿媳妇会时不时地送点小礼物给婆婆,平时多说些老人家爱听的话,节假期间有空带着老人家一起去外面走走逛逛,总之,爱是相互依存的,和谐生活才是一个家庭美好的样子。

最后,说一下题目君,怎能说中国的婆婆们大都煮饭给媳妇吃?难道家中其他人不吃?媳妇不是家人?洗衣媳妇穿,带孙媳妇玩这些应该不是普遍性,但如果老人家做得到,足可证明媳妇、孙媳妇也是会做人的。至于因此说长辈孝敬晚辈,这话说错了!长辈对晚辈是关爱是帮助。题目君本末倒置的语气,真的得改改,否则,您的家庭怕是很难有正能量



不是的,我家就不是这样。从小我就一直是跟外婆一起生活,到了我儿子这一代,也是跟儿子的外婆一起生活,希望到儿子的儿子也能这样延续下去。
父母给儿子娶了媳妇,完成了他的终身大事。他们终于会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且觉得儿子,从此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人了。随着孙子(孙女)出生。父母会趁着自己身体硬朗,能帮孩子一把是一把。一母亲心甘情愿付出,帮扶儿子儿媳。
他们大都已退休了,孩子们工作忙。他们就充当儿子一家人的好后勤。为让孩子们有更多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出一些成绩。
儿子儿媳忙碌时,会享受父母为他们做的一切!他们会明白父母的苦心。等他们不忙了,也会有所回馈。和父母一起做家务,体谅他们年龄大了,还在尽心尽力地为这个家付出。
他们会在别的方面给父母补偿,经常带他们出去旅游,或给他们买些,平时他们舍不得买的物品,表达自己孝敬感恩的心。这样的家庭中的父母,即使他们累点,也会很快乐!儿子一家知轻知重。
他们还会在父母年迈,不可能再为他们还像之前那般,倾尽全力给予,反而还会需要他们照顾时,竭尽所能侍奉父母,这也是父母当初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初衷。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我家楼道里有一位婆婆,她50多岁,身体健康,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她对儿媳相当好,简直就把她当成女儿看待。儿子儿媳虽然和她没住在一起,也离得不太远。他们夫妻上班时,天天把自己的儿子,放在奶奶家。
由奶奶看护,稍稍大一点,她就每天接送孙子去幼儿园。小夫妻俩工作忙,她还去他们家里帮着做家务,洗衣服。他们对父母也很孝敬。平时只要工作不忙,他们就会帮父母做一切。
儿媳妇也抢着带孩子,让婆婆歇歇。她对我说,婆婆平时很累。因此,在她不忙的时候,就要替替婆婆。这样的儿子,儿媳,婆婆帮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彼此良性互动!
二儿子儿媳习惯于,婆婆为他们所做所有
有的婆婆不攀儿子儿媳,替自己分担家务与否?她还像之前那么多年,照顾儿子般,同样对待儿媳妇。她觉得就是顺手的事儿,没有怨言,孙子也是自家血脉,只是多了一个儿媳。
她认为这点家务活,自己完全能承受,不能因为这点家务琐事,使得家里不和。这也要看夫妻俩对婆婆的态度,他们要是觉得她的付出不是多大的事儿。反正她已退休,无事可干。
这点活,她干就干了。只当锻炼身体了。婆婆经常自己包揽一切,又养成了他们依赖的思想。不知道心疼自己。这种情形就不好办。婆婆健康时,啥都好说,干点啥,也不吃劲儿。
随着她年龄越来越大,自己以后的生活都会成问题。还得需要人帮忙。到了那时,儿子儿媳可能会觉得婆婆就是拖累。即使他们有心想为她干点啥,也因为平常不干,他自己就不会干或者没有干惯,不知道去干。
婆婆的处境就会尴尬。只有平常锻炼他们自理能力,不干是不干,他们也能会干,没到自己干时不干。可真要到了,他们干时,啥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三婆婆咋干没好?他们就是靠
她为他们打理一日三餐,承担家务事。他们心安理得的享受,认为她应该付出。她现在帮扶他们,是为了给自己以后的养老做铺垫。这只是婆婆单方面的一厢情愿的信守!婆婆是长辈,反过来为他们操持所有事。
只是儿子儿媳私下的以为,婆婆老了,将会好好给她养老。现在婆婆这么付出,都换不来他们的感恩,领情,将来她真正落到他们俩手下的结果,可以预见得到。
小结。
中国婆婆大都做饭,媳妇儿吃,洗衣服媳妇儿穿,带孙媳妇儿玩儿。长辈孝敬晚辈,对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婆婆把儿子养大,并给他成家立业。能撒手还是撒手?让他自己过好小日子,不能大包大揽所有事。使他们养成严重依赖思想,不知感恩,感觉婆婆做啥?都应该。
婆婆是出于自愿,为他们去做点啥?不能总想着,为了能让他们以后给自己养老,就无条件,无底线的包容他们。给他们形成的意念是,婆婆做啥,都是为了换取将来有人给养老的筹码。
等到那一天,他们能指上,指不上,还不一定。婆婆对孩子的帮助,量力而行。还得看自己的儿子儿媳是怎样的性情?不能过早地把自己养老之事,都压在他们身上。让他们觉得婆婆的养老非他们不可。
理所当然,享受婆婆的付出及爱!却不感谢。也不能把婆婆为孩子付出,看成是长辈在孝敬晚辈。他们俩也不能承受得起。婆婆这么对他们俩好,只是为了晚年想得到他们的善待。
可自己的儿女到底是属于哪一类情形?自己心中要有数,区别对待。为自己多留些“后手”。那么会让自己晚年的生活更有保障,生活安宁才是最大的筹谋。
现在的媳妇都上班,因为我们都遇见这个好时代,生活好,医疗条件好,婆婆五十多岁,体格还刚刚的,帮媳妇儿一把,让媳妇下班回来歇歇也算不了什么。活动活动筋骨还健康。但是,自己有公婆要先去伺候公婆,不能因为怕将来自己老了没人管去拍儿媳妇儿的马屁。
婆婆对自己的儿子什么样就应该对媳妇什么样。婆婆就应该拿媳妇儿当亲闺女一样。
大部分媳妇儿都能尽力自己干点,全靠婆婆干的很少很少。
用性格自私来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好,家庭出现不和睦,大致是出现了一个不懂人情世故又只知道为自己着想的人,祸害的不仅一代也有可能是二三代,当前提倡孝顺也是有关于整个国家的前途。
不对!
如今社会孝道缺失!社会风气恶劣!老年人过度爱护孩子,特别是外来的儿媳妇!
如今女性地位高,高到结婚要几十万彩礼,这么值钱的媳妇婆婆可不得爱护么?天天得好吃好喝地供着,一不留神鸡飞蛋打怎么办呢?
舆论说呀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妇,婆婆为了自己的后十年幸福,可不就得把儿媳妇当宝贝啊。
中国婆婆为儿女做这些自然是非常辛苦,但一切都出于对儿女的帮衬与疼爱,怎能用“ 孝敬“这个词呢?
当然遇到懂得感恩的儿女是幸运的,付出得以回报。如遇不懂事的儿女,认为理所当然,老人自会不快,儿女也会被冠以“不孝“两字。其实现今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心疼子女的老人做为丈母娘家的也是如此付出的。
我的公婆就是一个极其疼爱子女的人,三个孩子他们都不同程度地付出。他们总说:“我们老两口现在身体还挺好,能帮你们出点力;经济上我们也还行,也能帮衬着你们解决点燃眉之急。但等我们老了不能动了,也就得指你们了!“
所以至今三个子女都很团结,老人病了都尽力拿钱尽力找时间陪伴,年节去给老人买东西从不攀比也从不过问别人买的什么。更有每周周末齐聚老人家,给他们送去吃喝用度。平时也要网购些东西邮到老人家里。也有全家外出旅游,老两口笑逐颜开的场景。更有本次疫情购菜难的时候,子女各想办法,老两口的青菜应有尽有,水果一应俱全,药物充足.……
很多老人心态都很好,退休后闲下来,帮助子女照顾下孩子,做些家务,辛苦是一定的,但子女也会有所回报。尤其老人到老时,子女更会尽力去尽孝养其老,老人也可安度晚年!
相互帮衬,不计得失,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幸福家庭该有的样子!
这是个很神奇、偏激的问题!
为什么不改成中国的妈妈们为什么还做饭给成年儿子吃呢?儿子除了学习和工作,基本生活能力那么差,谁的问题?儿子结婚了就变成中国的老婆做饭给老公吃,这儿子除了学习和工作,基本生活能力还是那么差,谁的问题?
中国婆婆偏心出来的儿子生活能力太弱了。婆婆为什么要做饭给媳妇吃?当然是为了儿子啊,媳妇吃了就要人情,因为媳妇是人家的孩子,不是自己家的孩子,洗衣服给媳妇穿,也是为了儿子啊,媳妇穿了婆婆洗的衣服就要还人情,媳妇为什么要让婆婆洗自己的衣服呢?不病不痛不用婆婆洗不就没这层是非了吗?不带孙子也可以啊,为什么带了孙子就跟媳妇要人情,而不是跟儿子要人情?怎么能叫长辈孝敬晚辈呢?要给年轻人空间,别老掺和年轻人的生活,避免了多少嚼牙闲扯徒增是非的机会?记住:距离产生美,无论物质还是精神!
结论:中国的女人们要懂得做好自己,少给他人添麻烦,给男人们成长空间,不要代替他们生活,新生代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了,所以出生率减得非常快。老人和晚辈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照应,但都不能过于干涉和代替对方的人生、生活,互相都要给对方空间,因为距离产生美,凡事过犹不及。
如果喜欢请转发+点赞+评论+关注奥[惊喜][惊喜][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