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重文轻武,那么宋夏战争中的高级将领会有怎样的体验?
我们都知道,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是祖宗定下的规矩,这谁也改不了。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有宋一朝简直是知识分子的天堂,在这种国策影响下,科举考试出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文人在宋朝受到极大的尊重,可以呼风唤雨,只手遮天。而与相反的则是,北宋的武人地下严重降低,招之则来呼之则去,用完就扔。比如在《水浒》中的林冲虽然号称80万禁军教头,被高俅欺负的怂样,真是敢怒不敢言,最后闹得家破人亡,非但没有手刃仇人反而将自己给憋屈死了。在这种背景下,宋夏战争中的将领会有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我们以宋夏之战举例子。要知道赵匡胤建立的北宋和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双方一共发生了五次大规模战争,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发生在宋神宗时期。在这次战役当中出现了赫赫有名的大将高遵裕。此人出身名门,他是武烈王高琼之孙。宋神宗当年发誓要让西夏亡国,于是派了五路大军进攻西夏。
由于当时高遵裕在西部边界线屡立战功,由此进入宋神宗的视野,他打算提拔高遵裕作为五路领军大将之一,然而这一想法却被神宗的母亲阻拦,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宣仁高太后。高太后认为,虽然高遵裕战功赫赫,但是好大喜功,没有容人的度量,会导致失败,应该另选良将。但宋神宗认为这是妇人之见,没有接受母亲的劝告。
后来发生的事情恰恰证实了宣仁太后的预测十分准确。高遵裕在宋夏之战的关键时刻,竟然抢功劳,他命令手下一个叫刘昌柞的将领停止进攻军事要塞灵州。这让原本四面攻城,指日可待的大好战事局面在高遵裕三天之后赶到时已经化为乌有。宋军在灵州之战中损伤惨重,只带回了两万残兵败将。高遵裕由于嫉妒心而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被宋神宗一气之下,撤去了职务,最后抑郁而终。高级将领尚且如此,那么有宋一朝中的小兵更就没有什么好的待遇了。
北宋不是重文轻武,而是崇文抑武。
轻武,表示轻视武将、轻视兵力。其实北宋非常重视武将,非常重视兵力,但是北宋在重视 武将的同时,也要压抑武将的政治权力。
北宋的武将是严禁参与政治的,文官和武官换阶是非常严格的,这是宋太祖赵匡胤吸收了唐末五代的军阀战乱得到的宝贵经验,如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
举个例子:北宋靖康之乱,宋钦宗请陕西大帅种师道到东京,在军事上种师道侃侃而谈。宋钦宗一请教政治问题,种师道就一言不发,说这非臣下所闻。
北宋武将
北宋有两个官职,是最为风光的,一个是文官翰林学士,一个是武将节度使。
充分体现了北宋崇文抑武的特点。
北宋的宰相,虽然官大,但风光远远比不上翰林学士和节度使,连宰相俸禄都比武将节度使低一截。
北宋任命或罢免宰相,手续很简单,官家把翰林学士请到大内谈个话,锁学士院一晚上,韩林学士把诏书写好,给官家盖印。第二天一大早,一个太监拿着诏书在都堂上宣麻(诏书用的是麻纸),宰相就任命完了,或被罢免了。
而任命翰林学士可风光了:
皇帝派待诏一人前往私宅宣告,而拜翰林学士之人在庭院前铺好褥子,朝着大内方向跪下,听待诏宣读诏书;
接受任命后的第二天,翰林学士进大内见官家,官家往往赐坐;
第三天,大内待诏在待漏院等候新任翰林学士,有舍人引入学士院,翰林学士受赐紫袍、金带、金鞍、金鱼袋。正式入院报到后,由宣徽院准备一场宴会,中书舍人作陪,以此欢迎新任学士。
翰林学士不仅仅替官家起草诏书,还是政治顾问,被称为内相,推荐高级人才,对高级人才进行考试,科举的省试往往也会由翰林学士担纲。
节度使更风光了,俸禄比宰相高,朝廷派给节度使几十人的仪仗队,但节度使在北宋没有任何实权。节度使的大旗号称不能倒,进城门,如果城门矮了,宁可拆城门,也不能让节度使的旗子倒下来进城。
北宋在福利待遇上绝对没有轻视武将,但是在政治上绝对是压抑武将的。
在宋夏战争激烈的宋仁宗时期,岂止是80万禁军,禁军加厢军总数在120万以上。朝廷收入的70%都是军费开支,文官开支不足20%。
这绝对不是轻视军事!
北宋对武将压抑太深,往往是让武将放不开手脚。如果一个武将地位太高,文官往往会迫害武将。
狄青
比如抗击西夏的狄青,一度做到枢密使,受到文官猜忌。文彦博当了宰相,就把狄青打发成地方官,还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朝廷有些怀疑你罢了。”
狄青吓得连连后退。
每个月,文彦博都派出两次使者,去看狄青死了没有。结果不到半年,狄青惊惧忧郁之下,就生病去世了。
战场无文武,只讲胜负。诸如范仲淹、韩琦等文人都做过高级将帅,狄青等人还不是心服口服?
其实,北宋与西夏战场缺的并不是善战的猛将,缺的是战略家。两国战争自西夏独立后就是持久战,整个朝廷需要以此为思路练兵选将、筑城占地、组织后勤。
可惜,北宋皇帝和多数大臣都没有这种眼光。要不想毕其功于一役,要不就安于暂时的和平,缺乏大战略。
等到宋神宗之后,历经近百年的战争,西夏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北宋占据上风。
可在这等好形势下,北宋再次战略失误,联金灭辽,结果自己也被灭了。
至此,北宋与西夏的关系不再是主要矛盾。
其实宋朝虽说重文轻武,但在西北这块儿,种家、折家、杨家几家西军将门有点脱离体制的意思,独立性很大但又效忠宋朝,宋朝也乐看其成,自己在西北这块过的还是很愉快的,保持了很高战斗力,大概最不开心的就是派来的高级文官瞎指挥吧,范仲淹还好,韩琦就恶心了,再碰上更瞎的一些宦官更不开心,不过过来个厉害的把西夏灭了估计最不开心,毕竟养寇自重吗,没寇了还要种折将门干啥
北宋重文轻武,会导致宋夏战争战场上的高级将领,既无可奈何,有的时候又十分悲壮。
北宋大多数时候,武将出征,所用的阵图,也就是出征的时候在什么地方作战,用多少兵力等,都是后方文人参谋机关提前规划好的。而实际执行的前方高级将领,所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需要做的是随机应变,才能少受损失,有取胜的机会。但是大多数时候,前方的高级将领,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想取得大的战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根据历史书记载,宋夏战争,前后有290多次战斗,宋朝取得了绝大多数的胜利,而夏国只胜了3次。但是从战果来看,却是反过来的,宋朝损失了几十万军队,却只对夏军造成几万人的伤害。由此可以看出,不能随机应变,前方高级将领没有自主权,战术呆板不灵活,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重文轻武在实际中的表现。至于北宋朝廷为武备花了多少钱,投入了多少精力,并不能改变重文轻武的事实。
弱国无外交,枪杆子里出政权,谁的拳头硬,都听谁的
当然是以武将为先。
宋朝欲上是重文轻武,实质上是用庸才而异贤才,所谓重文轻武,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认为文人不是英雄,造不成反。一旦文臣中真正出现杰出人物,也得不到什么好下场,如赵普、寇准都是如此。
任何一个王朝对文武都要有客观科学和公正的掌控和对待。顾此失彼都会著成大错危及江山朝政。我们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