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二战德军是怎么丢失制空权的?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7关键词:德军,二战

二战德军是怎么丢失制空权的?

点赞1、岳阳市 网友:缺一纷

二战德国曾经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术空军,通过和德军装甲部队的配合,德国军队在初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从1939年到1942年德军在绝大部分的作战中总能占据明显的空中优势,除了在不列颠空战中遭遇挫折。1943年德国的制空权开始受到盟军各个方向上的挑战,尤其是在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在英国集结,和英国空军一起向德国发起了战略轰炸。德国空军的损失速度已经超过了其补充速度,德国空军的实力是在不断的下降中,到1944年则是空中对决最激烈的一年,德国空军在这一年被盟军彻底歼灭,曾经强大的德国空军不复存在,制空权也随之丧失。



从宏观上来看,德国最终丧失制空权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在和美国、苏联和英国这三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作战,而且这三个国家都组建了强大的空军,德国空军可以和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相抗衡,却无法同时抗衡这三大强国的空军。德国在整个二战期间不过生产了12万架飞机,而单单美国就生产了30万架,苏联是16万架,英国是13万架,除了美国的一部分飞机用于对付亚洲的日本在,苏联和英国的飞机几乎全部都在和德国作战,德国空军完全是被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盟国空军所压垮的,这种绝对的劣势是难以靠德国空军的素质优势抵消的。

在决定性的1944年中,德国空军只剩下1100架战斗机可用,这些战斗机一半部署在西线,剩下的分散在东线、地中海和挪威。而在西线盟军就部署了2400架轰炸机和1200架战斗机,其中大部分轰炸机都是难以被击落的重型轰炸机,并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的增长中,美国新组建的轰炸机部队仍旧在不停的向西线集结,在西线盟军在飞机数量上占据着4:1的绝对优势。并且由于美国陆军航空队是实施昼间轰炸,而英国空军则是进行夜间轰炸,也就是说盟军对德国实施的是24小时不间断的轰炸,这极大的增加了德国空军的防御负荷,也削弱了德国空军的防御能力。一般来说,对于一支空军部队来说,战损率超过5%则会难以长期承受,否则战斗力便会慢慢下降,西线的盟国空军战损率基本都保持在5%以下,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并没有下降,损失的飞机和机组人员能很快得到补充。而德国空军在1944年的战损率则一直在20%以上,最高的一个月超过30%,其中战斗机的损失率一直在40%以上。整个1944年德国空军的损失率是250%,即德国空军被整个歼灭了2.5次,这种高昂的损失是任何空军都难以承受的。

德国在1944年也曾试图扭转空中的不利态势,集中全力生产战斗机,并且战斗机的生产优先级放在了坦克之前,尽管一直在遭受盟军不断加剧的战略轰炸,相比于1943年德国战斗机的产量还是翻了一番,这一年德国生产了16000多架战斗机,完全可以满足前线的需求,但是已经太迟了,此时的德国空军已经没有足够的飞行员和燃料了。在最有利的1940-1942年这三年中德国空军没能抓紧有利时机大批量的训练飞行员,飞行员的训练速度大体和损失速度相持平,在1943-1944年的空前高强度作战中,德国空军的飞行员迅速损失殆尽,并难以得到补充。至于燃料问题则更加难以解决,在罗马尼亚的油田丢失后,德国的液体燃料就已经入不敷出了,加上盟军对德国航空汽油工厂的持续轰炸,德国空军每个月得到的燃料已经达到最低点,连基本的作战需求也无法满足了,至于新飞行员的训练和飞机转场用油就更没有了,直到战争结束时,德国空军仍旧有数以千计的战斗机,但是却没有飞行员和燃料来使用这些飞机,德国空军最终被盟军完全歼灭,制空权也随之永远丧失!

点赞2、丽水市 网友:萧兮〃

实际上二战德国空军为什么会败的如此窝囊看看他的统帅“大肚子”戈林就行。戈林让德国空军做了两件比较大的事,但都让他颜面扫地,一次就是用空军解决撤退到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另一次就是让德国空军元气大伤的不列颠之战,这两次都在希特勒面前把牛逼吹下了,但是都惨遭打脸,并且第二次还把门牙都崩了。

一战时的王牌飞行员,德国空战英雄戈林曾经击落过22架飞机,后来成为希特勒极为亲密的战友,浑水摸鱼坐上了第三帝国空军元帅的宝座。

早在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与英国进行了媾和,不过遭到了丘吉尔的断然拒绝,后来德军开始决定对英国实施“海狮计划”登陆本土。但是进攻英国需要穿越英吉利海峡,英国沿岸的雷达和皇家海军都是德国必须除掉的目标,它们的存在会让德国海空军惶恐不安。而进攻英国必须要摧毁英国的雷达和空军基地指挥部,于是开始了长达3个月的不列颠空战。

不列颠之战让德国空军损失了1700多架作战飞机和6000名飞行员,英国则损失了900多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可以说德军完败。

这第一次的巨大失败和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戈林保持一战空战的观念,轻视雷达和远程奔袭的问题,第二方面想单独利用空军就彻底击垮英国,轻视和轻敌让德国空军蒙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不列颠空战的最终成绩是炸毁了英国大约100多万栋房屋和86000名平民的伤亡。

英国本土士兵展示被击落的德军战机残骸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空军和陆军一样横扫了苏联土地上的一切,它们攻击苏联空军基地,摧毁了大量的苏军战机。但是从1941年9月起,德军的步伐开始慢了下来,苏军的抵抗开始变得顽强,寒冷的冬季来的格外早,让整个德军的后方开始凌乱起来。在前线的战斗机和飞行员都是德国空军的精锐,但是后方的行政部门由于“官僚主义”执行力太差,让前线部队很难发挥战斗力。

德空军地勤人员正在给HS-129攻击机装填30毫米机炮炮弹,这款战机在苏德前线被大量使用。

到1941年12月,空军迎来了第一次苏军的反击,损失惨重,他们不再像初期那样如入无人之境,后来做起了为陆军空投补给的任务,不过总体在整个东线德国空军的成绩还是比较好的。在1942年2月,西线开始出事了,德雷斯顿遭率先到英军大规模空袭,1943年科隆、汉堡等城市相继遭到毁灭性轰炸。英军装备了美国B-17“空中堡垒”等新型轰炸机,经常出现“千机大轰炸”的场面,这让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对其束手无策,非但没有阻止轰炸,反而德军飞行人员和战斗机开始告急。致此戈林的名誉扫地,备受平民指责,希特勒也开始剥夺其权利。

更为致命的是德国战略资源已经开始趋于枯竭,盟军掉一架飞机的同时可能国内已经制造出了一百架新战机。


德国空军在最后犹如德国所有的一切一样,V型导弹、虎王坦克、喷气式战斗机,虽然这都是逆天的存在,但是在浩瀚的盟国大军面前杯水车薪,没有一款武器解救得了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

德国后期的科技出现了让人惊讶的发展,ME-262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次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

我是军武奇兵,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点赞3、肇东市 网友:青春期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战略、战术都纷纷登场,德国凭借着先进的军事理论,训练有素的新型军队,在战争开始阶段所向披靡。掌握了制空权也是德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各个战场,德国的空军大显神威。它们不但掩护地面和海上德军的行动,还担负着对敌人纵深战略目标轰炸,空降奇袭的任务,担负着战略任务。通过轰炸,德国就迫降了贺兰,通过空降,德军占领了埃本·艾马尔要塞,占领了克里特岛。

但是,到了战争后期,德国空军逐步丧失了制空权。在东线的广阔战场上,这种情况尚不很严重。可是,在西线战场上,这个情况成了左右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说,每当德国地面部队取得一定进展的时候,就会招来大批盟军战机,把战场炸成一片火海,德军只能撤退。

由于丧失了制空权,德国在各个城市和战略目标遭到了盟军的大肆轰炸。工矿企业、交通运输、战略城市等目标被盟军轰炸破坏,严重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那么,德军是怎么丢失制空权的呢?除了德国的战争的战略错误,比如多线作战,动员过晚,实力悬殊等等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现在德国空军本身。那就是,德国空军中没有战略空军的编制。

在德国空军建设中,虽然有出色的战斗机队,俯冲轰炸机队,但是,这些大多都是直接投入战场的部队。德国当时也有人提出建设大空军,制造战略轰炸机,建立战略空军。可是这个建议被希特勒给否决了。当时德国的资源有限,他的眼光更多的放在能够直接应用于战场的方面,没有想到战略轰炸这个方面。

这个恶果在不列颠空战中就显露出来。由于没有战略空军和相应的轰炸机装备,德国不得不把大批的直接用于战场掩护的俯冲轰炸机投入空战。结果不但没有产生显著的战果,反而损失了大批的飞机和飞行员。

在此之后,德国将主力转向苏联战场。在西线,德国反而成了英国战略空军轰炸的目标。虽然德国空军想尽了办法,德国还是遭受了越来越大的损失。等到美军参战后,这种局面更加严重。

财大气粗的美军组建了第8航空队,他们负责白昼轰炸德国目标。而英国战略空军则负责夜间轰炸。在开始的阶段,战果不大,而且损失不小。在当时,第8航空队是伤亡最大的盟军单位。但是,随着美国强大的战争机器开动,德国越来越不是盟军空军的对手。

在开始的时候,盟军战斗机的航程有限,不能为轰炸机队全程护航。为此,美军制造了著名的P-51“野马”战斗机。这种战斗机以长航程为轰炸机队进行全程护航。这样,德国的战斗机一面要对付对付轰炸机上的自卫武器,另一方面还要和对方的护航战斗机作战。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德国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越来越少,德国空军已经落了下风。

到了1944年,为了即将开始的“霸王”行动,空中会战进入了高潮。从2月20日到25日,美军组织了针对德国空军和德国飞机制造工业的大会战。在这一周的时间里,美国第8航空队和第15航空队的3300架轰炸机参加了对德国的空袭,一共投下10000吨炸弹。德国的飞机工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次会战的胜利,使得德国的战斗机无法补充,飞行员也损失过大,德国的战斗机队几乎崩溃。这使得德国空军彻底丧失了制空权,德国空军一蹶不振。虽然德国空军还在继续垂死挣扎,可是在越来越强大的战略轰炸面前,德国空军再也没有喘息的机会。

到最后,德国的战争机器,在盟军的战略轰炸下崩溃了。当德国的燃料工业被破坏后,所有的飞机、战车都无法运转,战争彻底无法进行下去了。

后来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对地面部队发出讲话,“如果你们看到天上有战斗机,那么这些战斗机肯定是我们的。”确实如他所言,诺曼底登陆当天,在空中只出现过两架德国战斗机。和盟军的上万架战机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

而负责德国军工生产的施佩尔回忆到,“我已经看到了战争结束的征兆,因为每当我一躺在那张并不怎么舒服的床上时,就可以看到美国第15航空队在轰炸机从意大利的基地起飞,越过阿尔卑斯山来轰炸德国的工业目标,而此时天空中没有一架德国的战斗机。”

正是因为德国空军忽视战略轰炸,没有自己的战略空军。不但不能对英国进行战略轰炸,削弱消灭对方的军事潜力,反而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最终,在强大的美国军事机器面前,失去了制空权。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点赞4、永州市 网友:康雪候鸟

主要就是在人员、油料、技术水平等这些方面的问题,至于装备生产,这并不是关键因素。

德国空军从一开始就是在速战速决的思想下作战的,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会陷入持久战消耗战。在飞行员培养体系上,德国可以说是极为失败的,纵使德国拥有大量王牌飞行员,但是这些飞行员大多数都一直在战场上作战甚至战斗至死,没有及时作为加强训练体系的措施。新飞行员匆忙之间就要上阵,更多的是成了敌军的活靶子。

而德国空军一直是缺飞行员而不缺飞机的,即使是1944年德国也生产了3万架飞机,但是缺乏足够多的合格飞行员。然后就是燃料了,德国从罗马尼亚等得到的石油锐减,而且本土的液化石油工厂遭到打击,即使有足够的飞行员这些飞机也无法出动。

然后就是技术问题。德国空军的战机性能在二战后期已经开始落后,使用的Bf109G、K以及FW190D等本质上还是对现有战机有限的改进,面对盟军的P51D、P47M、拉7等已经极为吃力,可是德国的新式战机迟迟无法搞出来,只能以Me262、Me163等这样的不成熟技术来作为应对之策。

最终在西线东线漫长的作战中,德国空军最终无法坚持下去,天空已经不再属于德国人了。

点赞5、宁波市 网友:温柔将领

对于空军来说,最重要的战斗力是飞行员,由熟练飞行员驾驶的高性能战斗机才是强大的空军战斗力。

德国空军在二战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威风八面,所向无敌。一个是德国拥有一流的飞机同时还有一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队伍,虽说在不列颠空战中损失惨重,尤其是损失的6000多机组人员可以说是使德国空军伤了元气,不过,在对苏作战开始的时候,德国空军还是拼凑了3300架作战飞机进攻苏联,而当时的苏联在西部部署了将一万架飞机,不过苏联的飞机大部分是老式的伊15伊16这种应该淘汰的机型。

开战第一天,苏军有约1800架飞机被击毁在机场,而且由于苏军的机场很多处于德军第一波冲击的距离内,所以损失了大量的飞机。不过苏军的飞行员损失不大,虽说这些飞行员和德军相比都是菜鸟,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苏军的菜鸟飞行员逐步开始能够和德军空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抗,德军飞行员损失也逐步增大,在巴巴罗萨开始后的半年有2200的飞行人员伤亡,德军开始感到飞行员的紧缺了。不过这时的德军还是能够勉强补充飞行员的损失。

不过由于东线的地区广大,德军无法完全掌握制空权,苏军经常钻空子。

苏军在战前就通过组织民间的飞行俱乐部来训练飞行员,针对青少年还组织了滑翔机运动,这就为战时补充飞行员做了一定的人才储备,这种事德国人也干,世界第一王牌哈特曼原来就曾经学习过滑翔机。

不过经过战争的消耗,德国的飞行员补充越来越无法满足东线的需要,经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并且在库班空战以后,德军开始慢慢在东线无法完全控制整个东线的制空权。苏军的钻空子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苏军采取的手段是通过空战来消灭德军的飞机,而在空战中击落的飞机,飞行员很多时候来不及跳伞,和飞机一起损失掉了,而苏军由于是本土作战,跳伞的飞行员方便逃回本方的战线,所以飞行员的损失苏军小于德军,而在库尔斯克中,苏联空军第一次和德军分庭抗礼,虽说库尔斯克是以坦克会战而闻名天下,但是同时也是苏德双方的空中优势的转折点,而随着德国抽调空军回西线,德军只能是想当年的苏联空军一样,利用东线的广阔空间钻空子。

而在西线,德国的飞机和英国相比,并没有什么技术优势,英国的喷火可以有效的对抗Me109,而在得到英国的支援之后,美国研制出来P51野马这种一代名机。德国的空军司令在被问到什么时候认识到德国已经战败,戈林回答是P51出现在柏林上空的时候。

相对苏联战斗机,西方国家的战斗机可就是要高过一个档次了,苏联的木板战斗机经常结构超重,所以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不大,对于地面部队的掩护十分困难,为了跟上地面部队的攻势需要经常转移机场,在转移机场的时候,就是德国空军的机会。而美英的飞机航程远,不用经常转移,可以在相对条件好一点的机场起飞,这样德国空军的机会就少多了。

德军在库尔斯克失利以后,空军部队尤其是战斗机部队大批被调回德国本土参加德国本土防空作战,可以这样说,在东线德国人的坦克被苏联人消耗掉了,而德国人的战斗机被美英消耗掉了。美英对于德国的战略轰炸破坏了德国的战争补充能力,最后德国只好向苏联学习,工厂搬家到美英空军作战半径以外的西里西亚,但是这里又是苏联坦克的冲击范围。

两条战线的巨大消耗,加上补充不到位,德国空军在空中露面的时间越来越少,到了1944年,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德国空军都无法和正面的同盟国空军对抗了。

点赞6、衡水市 网友:盼秋。

在东线,即便面临苏联空军还一样多的战斗机,德国空军也没落下风,更好的装备、更好的训练、更好的战术,德国空军的王牌们,其战绩大多来自于东线,但在西线,德国空军遇到了另一种困境。

相比东线的低空空战,西线以拦截美英轰炸机为主的高空空战对德军十分不利,德军飞行员在西线轻易就能打下多架苏联战斗机,但面对坚固的美军B-17和B-24,这要困难的多,虽然采取了多种战术和新装备,但德国空军从未找到对付美军轰炸机编队的有效方法,更不要说后期P-38/47/51战斗机可以提供的全程护航了。

实际上,在感到缺乏燃料之前,德国空军就已经失去了西线的制空权,连续不断的截击美国轰炸机群,德国空军飞行员损失惨重,看记录,大量的王牌都是在西线陨落的,实际上,在战争进入持久作战后,德国空军的训练体制就已经决定了其失败,德国空军无法训练出大量的飞行员以供消耗,熟练的王牌飞行员只能在前线战斗到死或者战争结束,这跟美国人不一样,美军飞行员在达到一定战绩后,会被留在后方,将宝贵的空战经验传授给菜鸟们,而到了战争后期,德国空军的新飞行员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面对训练更好的美英飞行员,注定其悲剧下场。

面对难以攻击的轰炸机和性能已经超越德国空军的美国战斗机,德国空军很早就意识到战斗没有希望。至于所谓的缺乏铝材,这个是不对的,实际上,德国各大军工厂面对盟军轰炸,早就自觉保存了大量原材料,德国军工生产甚至在饱受轰炸的1944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战争后期,大量的战斗机被生产出来,但由于缺乏油料以及运输系统瘫痪,只能停在机场上挨炸。

点赞7、扬州市 网友:雾隐之剑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时候的战争都是一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全方位对抗下的立体战争,二战德国失去制空权,只是整体走向衰败的其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德国就被限制了军事发展,处于英法两国的监管之下,自从希特勒上台以后,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疯狂的煽动德国民众团结在自己身边,并且用现实发展不错的经济实惠,让德国人民心甘情愿在深绑自己的战车上,为实现德国所谓的“伟大复兴”做充分的准备。

当德国经济有了起色以后,希特勒就开始加紧军事的发展,由于受一战战败国身份的影响,德国只能私底下偷偷摸摸的发展军力,其中一大批追随希特勒的杰出将领,成为了德国强军的骨干力量,提出了很多超前的战术理论,尤其是对空军和陆军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建议,而海军太过于显眼,改为了水下潜艇的大量制造,也成为了后来令人闻风丧胆的狼群战术,但是因为缺少航母和巡洋舰驱逐舰等大型水面舰艇,成为了德国的短板,一直无法控大西洋航线,也是德国无法战胜盟军的原因之一。

德国从1933年到1939年,快速的发展空军和陆军的坦克装甲部队,其中有些德军将军甚至认为,单凭空军就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夸大了空军的摧毁力,这也让二战时期德国空军优于其他军种,凌驾于海陆军的权利之后,仅次于希特勒的不可一世的空军元帅戈林,就充分的体现了德国空军无于伦比的地位。

由于德国空军以杀伤力为主,就加大了对俯冲轰炸机的研发,并在1936年8月,干涉西班牙的军事行动中,德国“秃鹰军团”得到了实战检验,为此后德国空军在战略战术装备等方面,做了充实的准备和完善。

在此后对奥地利,斯洛伐克,荷兰,挪威,比利时,波兰的作战行动中,由于这些都是些小国家,平时寄希望于英法国家,本身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实力,所以德国轰炸机如入无人之境,在狂轰滥炸过后,地面大量的机械化装甲军团紧跟着漫过各国边境,投降成了唯一的选项。

而法国被快速攻破,是由于还死守一战时的作战理念,虽然有大量的飞机坦克舰船,却无法发挥出应有威力,当德军绕过法国人重兵防守的马奇诺防线之后,不但直面巴黎,而且快速推进到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岸边,让40万英法联军被困于敦刻尔克的滩头,狂妄的戈林自认为凭自己庞大的战略空军,就可以消灭面前无路可逃的英法联军,最终趁德国装甲部队停止进攻的几天时间里,英国军队33万多人逃回了本岛,这也是德国偏向空军所带来的恶果。

法国投降之后,德国着手准备对英国的战争,由于德国海军面对英国强大的海军过于弱小,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空军的身上,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决实施“鹰”计划,想以此摧毁英国抵抗的信心,1940年7月10日,德国空军集结了几千架战机,发动了对英国的轰炸,英国凭借自己先进的雷达技术,发达的情报系统以及强大的战斗机群,顶住了德国空军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直到1941年5月,德国在损失大量飞机的情况下,也没有实现“海狮”计划登陆英国,无奈只能放弃英国转而和苏联的战争。

德国空军在对英国轰炸期间,曝露了自身另一个短板,就是侧重于进攻摧毁对方地面力量的德国空军,忽视了对战斗机的开发使用,面对欧洲其他小国时,没有战斗机护航的德国轰炸机可以为所欲为,当和自己力量不相上下的英国作战时,对方强大先进的战斗机,给德国的轰炸机带来很大的损失和困扰,带着这种缺陷德国又要和地大物博的苏联作战,结果可想而知。

当德国对苏联发动战争的初期,德国庞大的战略空军确实给苏联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随着战争在天气的变化下,由胶着转入不利时,苏联强大的工业基础开始显示威力,1942年苏联大量先进战机的服役,改变了战场制空权的争夺,到了1943年的时候,苏联开始掌握战场上的优势。

德国空军之所以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取得对苏联空军的主动,是因为苏联当时在战略战术层面还处于劣势,通讯和雷达系统还没有英国那么先进,只能和德国空军进行原始的战斗,以消耗战来阻止甚至拖垮德国。

苏联这种方式确实让德国陷入不利境地,而此时盟军也开始在各个战场展开对德国的打击,让德国的工业和能源受到重创,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德国军队,尤其是空军的作战,飞机供应不足,能源缺失,飞行员的伤亡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也逐渐失去了战场的制空权。

1943年德国在斯大林格勒,莫斯科保卫战的相继失利,也是德国空军走向末落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德国空军再也没有在任何战场中,掌控过制空权,当然没有制空军的德国机械化部队,也成了只能挨打的标靶,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德国这里才短短几年,衰败之快令人唏嘘。

当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开始,就已经失去了在道义上的胜利;当德国在横扫欧洲诸多小国时,只是占据了只能欺骗自己的短暂优势;当德国进攻在科技军工领域比自己更具优势的英国而失利时,就已经敲响了自己的丧钟;当德国进攻比自己庞大几十倍的苏联而僵持不下时,就已经注定了法西斯覆灭的结局。

当对方打掉你的工业,你的经济,你的能源,在多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政治军事双双失利的情况下,别说德国空军失去制空权,那是整个德国全方位的惨败。

还是我们中国老人说得好:有多大本事,吃多少的饭,别干那些“人心不足蛇吞象”,撑死自己的傻事,德国就是很好的例子,战争没有赢家,世人当引以为戒。

点赞8、马鞍山市 网友:孤单心事

二战德军是怎么丢失制空权的?如果把二战德国空军的总体实力与苏军和英军比,并不差太多,且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空军也打了不少胜仗,但最终丢掉制空权,主要原因有两个:指挥体制和后继乏力。

首先,德国空军有一定的实力,但指挥官戈林刚腹自用耽误了不少大事。

虽然二战德国从希特勒上台后,到1939年发动二战,这期间仅有6年的扩军备战时间,但德国的工业体系和基础牢靠,使德国空军的建设发展迅速。这得益于两个关键的因素,一个是德国寓军于民的政策,在《凡尔赛条约》背景下,德军采取民用航空学校培训战斗机驾驶员,使用民用飞机研究战斗机技术;二是一战战斗英雄戈林带动了德国空军的建设和发展。

希特勒非常信任和依赖戈林和戈培尔,把德国空军单独拎出来交给戈林负责,把舆论宣传阵地交给戈培尔负责,他俩就成了希特勒发动战争的一只翅膀和喉舌。这俩人也真负责任,戈林不仅把空军管得滴水不漏谁也插不进脚,戈培尔更是到死还在为继续战争摇旗呐喊。


由于希特勒把打赢战争的主要精力放在以装甲快速进攻为主体的闪击战上,客观上对空军和海军的情况插手不多,加上国防军与他之间存在一些隔阂,在指挥作战中就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为达到掌权和直接指挥的目的,希特勒建立了双重领导体制,即大本营统帅部和陆军总参谋部,刚开始是以陆军总参谋部为主下达作战命令,后来陆续都以统帅部直接指挥,总参谋部反而只起到传令兵的作用。

但戈林控制的空军却是个例外,不仅他刚腹自用我行我素,而且还说了不少大话耽误了不少大事。战争打响以后,戈林起码在三件事上说了大话。一件是敦刻尔克大撤退问题上,希特勒听了戈林的话,以为德国空军能把英法联军消灭在海滩上,结果放跑了30万英军,成为日后在西线打击德军的主力。二件是在英伦三岛空战中,戈林说德国空军一定会打败英军,结果劳民伤财让英军的雷达系统打了个措手不及。三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最艰难时期,保卢斯望眼欲穿希望空军能空投物资,戈林也打包票说一定能将物资送到前线,结果却是大部分给养投到了苏军阵地。

从这个层面讲,德国空军在战场上的使用,由于没有和闪击战有效配合在一起,空军作为了一个单独的作战单元,大大降低了闪击战的效能作用,而戈林的一人说了算,客观上又为德国空军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其次,德国空军并不是战斗力不行,是综合国力支撑不了两线作战。

纵观二战几个空军战斗力较强的国家,英德苏美日,外加意大利法国,唯有英国、苏联、德国和日本的空军能与美国空军相抗衡,但英美苏是站在一条边上的,日本又被美国拖在太平洋不能自拔,这样算来,在欧洲战场,等于德国空军一家要应对英美苏三家空军,德国空军再强也无济于事。而且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只生产出12万架战斗机,与英美苏三家加一起有60万架相比,差得太多了,即使把美国的30万架抛开,仅英苏30万架战斗机数量就够德军喝一壶的了。

是德国空军战斗力不行吗?当然不是。希特勒发动闪击战,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依靠空中打击和地面装甲快速进攻相结合,空军成了闪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德军的闪击战输就输在综合国力支撑不起和战术打法上出了问题。

如果说进攻波兰和占领法国是德军闪击战从理论到战场实践过程的话,那么苏德战争就是真正考验闪击战效果的关键一战。1941年6月22日德军分三路进攻苏联时,德国空军一马当先,仅半天时间就摧毁了苏军部署在边境的66个机场和1200多架飞机,使苏军一下子失去了制空权。


但人们发现,随着苏德战争进程的铺开,德国空军在东线战场上的作用并不明显,除了在每场战役有那么几次出场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西线与英军和盟军作战。这里反应出两个问题,一是德国空军的力量有限,没法同时在两线作战;二是德国的基础工业被大量用于制造装甲坦克,空军只能打一架少一架。

从这个角度讲,德国空军在东线失去制空权,也是随着苏军对闪击战的了解而逐渐丧失的。在列宁格勒战役,在莫斯科战役,苏军大量使用了高射炮兵和空军极大地消耗了德国空军的优势,而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随着德国地面部队丧失战场主动权,德国空军的作用也明显大打折扣。

所以,通过上面分析看出,德国空军丢失制空权并不是由它自身来决定的,而是在闪击战中,德军面临两线作战的困难,而德国综合国力又支撑不起闪击战。可以说,在德军的总体部署上,空军的作用被大量用在西线,而美军的远程打击力量又将德国空军基地和飞机制造企业作为重点打击,加上德国本来又缺乏燃油补给,也就是1943年东线库尔斯克战役打响、1944年西线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就标志着德国空军失去了制空权。

点赞9、铁岭市 网友:倦鸟余花

其实对于德国人来讲,德国有一大批的超人飞行员,这一点大家都听说过,在德国军队内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机会敌方战机数量超过100家以上的飞行员有100多人,要知道就是100多人纪录的飞机就有1万多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这100多个人灭了一个国家的空军。

但是这种战绩是需要代价的,一方面,前苏联老铁够给力提供了一大票的数量庞大,但是战斗力低下的空军部队给他们刷了战绩,另外一个方面这些空军的战斗人员每天需要执行的任务,都令人咋舌,你比如说米西亚哈特曼,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空军战斗机驾驶员,曾经创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个人击毁战机数量达到350多架,翻开他的作战记录就会发现这个人执行的空中任务超过了500多次,较同期的前苏联和美军的飞行员,这个执行任务的数量是其他同类型的飞行员的数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以上。

这个和德国人需要执行的作战任务有很大的关系,德国是两线作战,尤其是空军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陷入到两线作战的麻烦之中,在这之后甚至陷入到了三线作战的窘境,(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石塘网)所以德国空军需要执行的作战任务更多,需要面对的对手更多,但是德国人一共也就那么多人。

这和飞机的质量无关,我们看了一下战争后期日本方面的空间,虽然也有一大批的空军飞机使用,但是这些飞机的驾驶员技术实在是太菜了,有的飞行员甚至只是学过一些理论性的指导,摸着飞机不到一个小时,然后就被拉上战场进行作战,结果马里亚纳火鸡设计大赛大家都听说了。

优秀的飞行员是一个国家空军的宝藏,如果没有了这些优秀的飞行员,驾驶飞机疾病的飞机性能再差,你也不可能打造出来一只强悍的空军部队,那你的制空权丧失,这是时间上的问题。

德意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把自己的鲜血都给流干了,美国人,前苏联都能够同批死啦起大量的空军部队,甚至于可以用飞机撞飞机的方式,以一换一的形式不停的重创德国的空间,而德国空军的没有办法短时间之内补充那么多的人员,即便德国的bf109创下了活塞式飞机单产的纪录之王,生产了大概3万多架,可是德国空军的那些飞行员实在是没有办法跟得上这么剧烈的消耗,再加上战争后期美国为了遏制德国空军实施的战略轰炸。

德国的飞机产业几乎陷入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仅资源没有办法供应,甚至为了躲避大轰炸,把飞机场设到了山洞之下。

所以二战德军逐渐的也就丢失掉了自己的制空权,这个和政策无关。

点赞10、甘孜藏族自治州 网友:帝王觉醒

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在战场上的许多失利,其实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战争潜力的不足。所谓战争潜力,不仅仅是资源产量和动员人数,还包括战略纵深等等。二战中德国面对的几个主要对手,英国,苏联和美国,恰恰都有着很大的战争潜力,苏联和美国自不必说,拥有广袤的国土和成熟的工业,而英国在当时仍然拥有大量海外属地,以及美国的鼎力支持。即便德国拥有一流的战斗机,以及像哈特曼、马尔塞尤这样的王牌飞行员,德国空军还是遭受到了惨重的失败。

这种力量对比在西线尤为明显,二战前期,苏联缺乏可靠好用的战斗机,所以苏联空军在东线一直被德军压着打,然而在西线情况却截然不同,英国空军拥有一系列性能优良的战斗机轰炸机等等,而美国参战后,更是以其强大的工业能力,通过租借法案源源不断的为英国和苏联进行输血,而且西线的盟军已经开始威胁到德国本土,美国在当时拥有数量众多的中型和重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航程和载弹量都十分巨大,而且拥有凶猛的自卫火力,例如B-17空中堡垒等轰炸机,再加上英国的惠灵顿轰炸机,这些先进的轰炸机对德国本土防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并直接导致在诺曼底战役前夕,德国将6个大队的空军力量从前线撤回,最终导致在诺曼底登陆时,盟军几乎没有遭到德国空军的任何阻拦,诺曼底上空仅有约瑟夫·普利勒中校驾驶的一架BF-190,孤独的宣示着德国空军的存在。

而在整个东线战场上,盟军的空军力量对德国空军则完全是碾压之势,而东线战场上,德国空军仅有的一点点优势也随着领地的不断丧失而消失了,最终德国完全丧失制空权,只能说是一个注定的结局,确实,德国拥有天才的飞行员和飞机设计师,德国空军拥有的战机前无古人,相信也是后无来者,德国研制的末日战机是战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雏形,但是区区几个王牌飞行员和产量 极其有限的高性能战机,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机器和全面开动的工业体系面前,注定是鸡蛋碰石头。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盟军的P-51野马战斗机投入了使用,虽然二战中美国和英国一直对德国组织了规模庞大的轰炸计划,但是其对德国的生产力造成的打击却极为有限,而这种情况随着P-51战斗机的服役发生了扭转,凭借这种性能优良的战机,盟军可以肆无忌惮深入德国本土进行轰炸,最终对德国的资源和武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而且盟军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海量的资源,德国空军再怎样也无法对盟军的资源和工业产业造成威胁,只能击落盟军已经起飞的战机,而盟军每进行一次成功的空袭,就会干扰到德国武器的生产速度,甚至直接炸毁德国的工厂和生产线,这样的此消彼长下,德国丧失制空权也在情理之中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