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八十年代的中专有多难考?对此你怎么看?能比得上现在的一本院校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11:52关键词:中专

八十年代的中专有多难考?对此你怎么看?能比得上现在的一本院校吗?

点赞1、杭州市 网友:忧歌淺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等专业学校分为初中专与高中专,分别招收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学生。记得初中专是各地、市分别招生,参与西安市初中专招生的学校有市属航空学校、师范学校、农业学校、纺织学校、卫生学校等;高中专是省内统一招生,与高考结合在一起,实行“一条龙”,即一次高考,录取顺序为先大学,再大专,后中专,参与陕西省高中专招生的学校有省市属警察学校、旅游学校、商业学校、银行学校等。

说到难考,是说初中专难考,高中专录取毕竟在大学、大专之后,难度也就稀松平常。

那时,经过11年“文革”人才断层,考试制度刚刚回复,各行各业求贤若渴,初中毕业考取初中专,就拥有了“国家干部”的身份,保证就业,端上了“铁饭碗”,尤其对农村学生来说,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吃上了商品粮。所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考生的志愿一般是初中专、重点高中、普通高中。

我是1981年初中毕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英语(参考科目,不计入总分)。我们班为区(县以下管理机构)重点,学生基础好、老师水平高、班主任认真负责,全班64人,当年考取初中专12人,名列全县第一;我以4分之差上了高中,部分同学不上高中,继续奋斗初中专,经过补习,后又考取4人。

那时毕业生多、初中专招生少、录取率低,估计不会超过1%,难度肯定超越现在的一本院校,能够考取者绝对是尖子生。正是因为初中专拔了尖子,才给我等资质平庸者留下了日后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当然,也有极个别天赋异禀、胸怀大志者第一志愿是重点高中。

点赞2、果洛藏族自治州 网友:想念你

在八十年代有初中毕业参加中师考试和高中毕业通过高考考取中专的经历。那个时候学子们真够拼的,但被录取者却廖廖无几。怎一个难字了得!

当时初中毕业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考中等师范学校,二是上高中。但是前提条件是只有中师预选、正式录取后,再按分数高低才能被高中录取。三个班近200百学生中师预选了21名,又通过正式考试被地级中等师范学校录取了7名。能预选上的本来就是“尖子”生,而这1/3的录取者就是“精英”人才。如今的他们多的步入仕途,科级、县级干部。

被中师“淘汰”下来,去高中学习的,基本上也是各所学校的佼佼者,跳出“农门”是当时农家孩子的最大愿望,“天资”和后天的勤奋是他们更加地努力。待高二(或高三)毕业后,参加完高考,大专录取后也有被中专录取的。我当时上的是农业高中,两个班130多人,达到高考分数线的只有2名,中专分数线的还是2名。而这些中师是非师范类的,多在农业学校深造,毕业后全分配对口的行业。1人现在还是厅级干部。

学历是在教育机构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的学习经历,但是从目前知识现状和文化水平,80年代的中师就是现在的三本水准,就是高中阶段的中专,也绝不至于一本。

是不是有点高抬自爱了。想想不应该不对呀!

点赞3、本溪市 网友:刺痛的伤

我是1986年考上大学的,但我佩服83年考上中师中专的,他们如果读高中,必然进入全国前30万,我只是 86年的高考前40万人左右而已,而且我是没有考上中师中专才读高中的。

80年代的人,都以跳出农门为荣,中师中专包分配 (吃皇粮)。如果你考上中师、中专,那么全村人都知道了。能够考上中师中专,那么他的成绩应该在前2~3%。

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师中专的课程安排,也就相当于高中的课程安排,一个中师生毕业,如果考大学的话,是考不上的(一般也没有允许考大学全日制大学)。

80年代的大学生水平必然比同期中专毕业的知识水平高,发展空间更广阔。尽管80年代是二流水平的学生读高中考大学,但是通过高中读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全国大学每年录取50~60万人。大学的课程设置档次比中专设置高了一个档次。

80年代考中专的难度不亚于今天考985大学的难度,但是中专因为课程设置和今天中专课程设置差不多,毕业后的水平也就是高中水平。单从文化水平来看,比现在的三本也不如。

点赞4、张家界市 网友:童色安年

我是八十年代的中专生。那个时候,确实挺难考的,先预选,每个乡镇十个左右的名额,然后参加正式中考,我记得那年的分数线是405分,总分五百分。全县那一级有一万多学生,中专录取不到二百,可以说是五十个人中要一个。我考了426分。

中考以后,其他的学生参加高中考试。那时的中专把初中比较聪明的学生都选拔走了。这批学生的智力放到现在,正常发展的话,考个211学校应该没有问题。普通一本的话,应该是很好的专业。现在高考750分的总分,按百分之八十,还要得六百分,比当时最低分数线还低,按照比例,中专的最低分数线应是610分。这个成绩对比一下,考的好的可能是985,一般的是211,最不好的也应该是一本的当地知名度高的学校。

点赞5、阿克苏地区 网友:魔法世界

这里所说的中专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初中毕业通过中招录取的中专(中师较多),俗称“小中专”,也就是现在的中专。一种是高中毕业通过高考录取的中专,俗称“大中”或“大中专”。两种中专都很难考。

小中专是初中生中的佼佼者。当初高中阶段教育尚不普及,初中毕业能考上中专和高中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初中毕业后就不上学了。能考小中专的,基本上相当于现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的水平。

至于大中专,是高中毕业通过高考通取的。当时的高考很严格,高中毕业不能直接参加高考,要由省里给各地市下达高考指标,各地市组织“预选”考试,“预选”通过才有资格参加高考,“预选”通过率大的在50%左右(年代久远,具有比例记不清了)。当时的高考录取率很低,预选后,高考录取率大约为百分之二十几(含本科、大专、中专)。加上预选,总录取率大约为百分之十几。要论难度,当时没有一、二、三本之说,只有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当时的本科(录取量很少)基本相当于现在的985或211,当时的大专基本相当于211或普通一本,当时的中专基本相当于现在的普通一本或二本。

点赞6、日喀则市 网友:凉笙i

八十年代的中专生,今年五十有二。唏嘘当年苦读岁月,至今记忆尤新。

当年求学有三难。

一难,家中生活难,由于当时经济困难,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条件都很差。初中住校食宿自带干粮咸菜,每周往返一趟。夏天每周后几日馒头有时轻微发霉,剥掉皮吃。冬天馒头裂皮干硬泡在白汤水里吃。学校饭莱是老师或极少数的学生才能吃得起的,一般的学生每顿能吃上咸菜就很不错了。至于服饰,哈哈,现在都不好意思说了,连基夲的替换衣服都很少有。中学时代因生活困难发生过很多尬尴或有趣的生活小故事。至于零花钱那是不敢想的事。

二难,学校设施改善难。学校那时还没有通上电,晚自习照明用汽灯,有时自备焟烛。食堂提供溜热馒头。早餐白汤,中餐开水,晚饭咸汤。无学生宿舍。住校生都是投亲靠友或借居于破危土坯民房。夏天热晕,冬天冻死!

三难,考学难全县几千名初中毕业生,口只有一百多个中专名额。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点赞7、荆州市 网友:浅月流歌

本人1981年参加高考。当时规定先要通过预考才有资格高考。记得预考后返校,我班50多人剩10来个同学上课。老师非常敬业,晚上还组织学习。高考成绩出来,我班共三人考上学校,我也名列其中。后来才知道,当年长沙市考生高考录取率为百分之二点四。即一百个考生有二点四个招录指标。校长说这是预考后的录取率。如果真是这样,考虑到预考刷掉了百分之五十的考生,长沙市1981年本科、大专、中专的实际录取率为考生总数的百分之一点二。即一百个学生中有一点二个能继续学习深造。我不太清楚现在一类大学的录取率。如高之,则当年高考中榜者皆可入学。如低之,则一类大学的生源质量确实优秀。

点赞8、阳春市 网友:酒后无德

八十年代的初中中专从录取率来讲,比现在的一本院校难考多了。下面看一看当时的情况。

当时考中专要考两次,比现在的高考还要麻烦。先是进行预选考试,然后才是正式考试。我记得当时在莒县一中参加预选考试,我们班当时有4人通过预选考试,然后在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参加正式考试,当时只有我考上了中专,另外三人均未考中。

因为考上中专就能早日脱离农门,吃上国库粮,当时在农村人们对此非常看重,因而竞争非常激烈。当时在农村初中流传"一类苗上中专,二类苗考高中"的说法,当时逼得县城一中采用截留的办法,即全县预选前100名的考生可以免考就读一中。即便如此,还有一些被截留的学生仍就选择去考中专。

当时还有规定,只有应届生才有资格去考中专。由于当时学籍管理不太严格,许多往届生就改名甚至换姓并虚造档案,从而能够继续报考中专。由于复读生的存在,应届生中考上中专的少之又少,而且复读一年能够考上就相当厉害了,有的为此复读长达七八年之久。

当时的落后学校,几百个初三毕业生也考不上几个中专。从全国来看,每年有上千万的初三毕业生,能考上中专的只有几十万左右,因而录取率是几十比一,现在的一本录取率都远超百分之十。因而从录取率来看,当时考上中专的难度远高于现在考上一本的难度。

点赞9、北海市 网友:兜兜糖

我是1979年高中毕业参加中专考试,因物理得了30几分而名落孙山。然后恶补物理第二年考了93 分而上线,考入省金融中专。学校每个月发12元伙食费差不多够吃了,二年后分配工作月薪34.5元,每月购买国库券5元,算是支持国家建设出力。那时自行车是凤凰永久飞花等品牌,大概150元一辆,相当于现在的月薪与汽车价格比。文革十年导致许多商品短缺凭票供应,8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生活虽然艰苦,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加快发展,日子开始过得越来越好。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