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时间我们境内可以消灭沙漠?沙漠消失会给国内带来怎么样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
多久时间我们境内可以消灭沙漠?沙漠消失会给国内带来怎么样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大的方面,需要拆开进行综合分析,其一是我国沙漠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情况;其二是我国沙漠治理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一、我国沙漠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情况
1、我国的主要分布情况
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大西北地区),如排名全球的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国内排名第二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都位于这一地区内,其次是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着国内排名三、四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
2、沙漠(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从我国的沙漠分布来看,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分界线的西北地带(俗话中讲的雄鸡尾和雄鸡背上),其成因的关键是与气候有关。这一地带由于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由于在地形的层层阻挡作用下,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水汽的阻隔,降水较少,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除了气候因素的主导之外,人为因素也不可忽视,由于不合理的农垦、樵采,过度放牧以及对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同样会造成水土流失、草场沙化、土地沙化等较为严重的生态破坏,加速了荒漠化。
3、我国在防沙治沙的主要成就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戈壁等占比较高的国家之一,其总面积高达约128万平方千米,而荒漠化土地更是高达约262.2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面积的约13.5%和27.4%,可以说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
防沙治沙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了强化防沙治沙工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如建设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为减少京津沙尘天气针对京津周边地区土地沙化开展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上世纪末启动的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退耕还林工程。国家还于2001年8月31日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方面有法可依。
二、我国沙漠治理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老话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大事。前面小地讲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反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有保护好了“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靠住了“金山银山”。
以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为例,建国以来,通过大力兴建防风林带阻止沙漠西扩或南移,并通过引水拉沙、引洪淤地改善地表土壤环境,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将毛乌素沙漠改造成为毛乌素森林。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以北并延伸至邻省区内蒙,沙漠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上广深天面积之和(1.68+0.63+0.74+0.2+1.13),而榆林别称“驼城”就取自于沙漠之城之意。
在历史时期,毛乌素并非完全是沙漠覆盖,而是过度农垦等人为因素引起的,且脆弱的生态环境自身难以修复而逐渐形成的沙漠化,草场的沙化最终也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并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几乎变成不毛之地。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毛乌素沙漠也被改造成森林,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首个治理沙漠成功的国家,而且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森林、良田等日益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沙漠的成因根源在于气候环境,想要完全消灭掉沙漠也不太现实,“人定胜天”也只会是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需要合利规划、循序渐进展开治理。
好了,本话题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关注、评论!
这个问题也许是题主受国内毛乌素沙漠即将被消灭的消息所振奋提出来的,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毛乌素沙漠被消灭,除了人的因素,离不开自然条件
其实把毛乌素称为“沙漠”有点不科学的,按科学的划分把它称为“毛乌素沙地”,即离沙漠还差一点,它的自然特点如下:
1,毛乌素沙地呈片状不连续的分布,腹地沙丘分布稀疏,前沿地带分布密集。滩地,固定和半固定沙区面积占据优势,流动沙丘相对较少。
2,毛乌素,蒙语意思是不好的水,地区降水量还不错,最大局部可达400毫米左右,地表水和地下水还比较丰富,甚至会在沙漠的滩地形成小的湖泊,边缘地带有大量地下水排泄补给河水,如榆溪河的86%,海流兔河的90%都来自沙漠区地下水补给。
正是由于毛乌素沙漠拥有上述两个特点,既有地貌优势,又有就近的宝贵水资源,加上人努力的因素,消灭毛乌素沙漠才能成功,其内在也是人遵循自然规律。
回到题主的问题,多久时间可以消灭境内的沙漠,这是逆天行为。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50毫米,年蒸发量3000mm,这样的气候条件要变成绿洲几乎不可能。
沙漠的扬尘是地球气溶胶重要来源,的确会影响气候
回答题主第二问题,我想以更大的视野,用气溶胶来说明。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物质微粒,我们熟知的PM2.5也是气溶胶中一种,还有工业燃烧化石燃料,农业烧秸秆都会产生气溶胶。但人类的行为只会产生大气中10%的气溶胶,剩下的90%来自大自然,例如海上的盐雾,火山喷发,还有重要的来源就是沙漠的扬尘,下图是来自NASA的中国周边气溶胶分布图,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是重要气溶胶来源。
那气溶胶是怎么影响气候的呢?驱动地球气候变化的能量是来自太阳,但并非所有到达大气层顶部的太阳能都能到达地表,气溶胶和它们所形成的云将大约四分之一的太阳能量反射回太空了。当然并非所有的气溶胶,只是单纯的反射能量,例如黑色的炭黑气溶胶会吸收能量,使大气变暖。总之气溶胶变化关系着大气的温度,而温度使影响气候重要因素。不知道中国少了那么多沙漠扬尘,会产生怎么样的连锁反应?这是未知的,因为气候学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事后可以解释得清清楚楚,关于长周期预测就非常不准了,例如常说的蝴蝶效应。
综合以上,我的观点一是难以使我国的沙漠地区全部绿化,二是就算绿化全部成功,不仅对我国,还是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这个影响的好坏也比较难评估。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点赞评论!
永远都不可能消灭。
沙漠可分几类,如库布其沙漠降水量较丰富,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蒸发量较少,有地下水资源,还有外来水资源补充,这类沙漠治理较容易,可种植粮食,栽种果树和沙生经济作物,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大规模开发利用,很快沙漠会消失,会改变沙漠干旱的气侯,使沙漠内降水空气显度增加,风速降低。
准葛尔盆地的通古特沙漠。它属半固定沙漠,它年降水量70一200㎜毫米,蒸发量可达3000多毫米以上,沙漠内生长着梭梭,红柳,胡杨,地下水较为丰富,植物生长全靠地下水,和降水量来维持生长,每年冬季降雪,春季降水,沙层中含有充足水分,春季植物得到水分,一片生机勃勃景象,这时候也是栽种梭梭红柳的好时机,成活率较高,由于通古特沙漠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只能存活一些耐旱的植物,没有外来的水源,沙漠是不可能消失的。经过几十年保护,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植树造林,盆地内的气候有明显好转,沙尘暴减少了,肆虐的干热风很少发生了,降水量,空气显度增加了,这种沙漠只有以保护为主,来改变沙漠气候与环境。
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它属于流动性沙漠,它的地型构造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只有50㎜毫米,蒸发量达4000㎜毫米,有点降水还没落地就被蒸发了,植物靠地下水,和河流水补充生存,沙漠内植物稀少,沙丘流动植物很难生存。
水是改变沙漠的主耍因素,没有外来水的补充,治理沙漠难于上青天,塔克拉玛干沙漠,只能保护性的开发,河道丰水期向下游输送一定的水,补充地下水,防止沙漠植物退化,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可能改造成绿洲的,干旱将持续下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我国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从原来的不到9%,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2%,再到如今的22.96%。与森林覆盖率节节升高相反的是,我国的沙漠面积不断下降,其中毛乌素沙漠已经完全从我国版图上消失,库布齐沙漠也已经治理成功了60%以上,完全消灭指日可待。
随着我国治理沙漠的成功,很多人会对治理沙漠产生乐观的情绪,认为我国可以在短时间内能够消灭境内所有的沙漠,那这种说法对吗?
沙漠能够被消失吗?
根据沙漠形成的原因不同,沙漠又可以分为两种沙漠。一种是因为地理条件所形成的沙漠,比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另一种是由于人为破坏形成的沙漠。目前我们能做的,是恢复由人类破坏所形成的沙漠。
以库布齐沙漠为例,在过去,库布齐沙漠地区是汉朝鼎鼎有名的朔方城,当时这里水草肥美,地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了朔方城,并且还从内地迁移了十万人定居。但随着历朝历代的战乱,以及当地人们无休止的放牧、过度开垦土地种植农田,使得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不断减少。而植被的减少又会导致极端天气的增加,久而久之当地不断荒漠化,朔方城也逐渐被人们遗弃,最终这里退化成了沙漠地区。
在过去,库布齐沙漠每年会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的泥沙,导致黄河携沙量增大。等到黄河下游时,由于黄河下游的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此时黄河之中的泥沙不断淤积,最终形成地上河,地上河非常容易决堤,所以在我国古代时,黄河泛滥是历朝历代都会面临的严重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库布齐沙漠距离北京较近,以至于北京地区经常遭受数十米高的沙尘暴,整个城市都弥漫在黄沙之中。
为了保护黄河,也为了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我国在上个世纪时就开始治理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等荒漠地区。
沙漠的消失能够明显改善当地的水循环,能够增加当地生物数量和种类,丰富当地的生态链。在黄河周围的沙漠被治理成功后,黄河的含沙量也会明显减少,使得黄河泛滥的次数越来越少。
总而言之,治理沙漠对于我国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情。
沙漠的治理
沙漠的治理,难点是缺水。为了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专家和当地农民没少吃苦。最开始,他们在种植树木时,采取深挖的方式种植树木,但后来发现深挖种树的成活率非常低,10棵只能成活1棵左右,而且深挖对当地环境破坏更大,会使得土壤深层的水汽被蒸发到大气层中。
后来,人们发现用装满水的玻璃瓶种树成活率更高,简单来说就是把树插入到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等到植物生长过程中,树根会从玻璃瓶中漫出来,扎根到深处。
为了防止风沙移动,当地人们还用农作物秸秆以及植物茎秆等编制成方格,将沙子一寸寸地固定在方格之中。这种草编方格还有一个用途是如果当地产生降雨,那么雨水也不会流失或者蒸发,而是会被固定在方格之中,只要有了足够的水分,植物就可以在这里生长。
后来,有了黑科技之后,人们又用高压水枪的方式种树,这样的方式是树木的成活率高,对当地的破坏程度小。
为了尽可能地保护种树种草的成果,当地禁止人们采挖发菜,有规律地采挖甘草等经济作用。
种种措施之下,我国成功治理了多片沙漠,而我国北方的城市发生沙尘暴的概率明显降低,最近几年甚至完全没有出现过沙尘暴天气。
难以被消灭的沙漠
虽然我国在治沙上比较有经验,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目前我们仍没有办法让它从我国版图中消失。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不好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三面环山,而高山会阻碍水汽的进入,使得这里降雨量非常小。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虽然有冰雪融水,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主要是由沙子组成,比热容非常小,因此正午时分温度异常高,而高温会加速水汽的蒸发,所以即使有冰雪融水,也很难流经这里。
更重要的是,冰雪融水对于周围的生态地区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将一部分冰雪融水引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那么将会导致其他地区因缺水而荒漠化,所以从目前来看,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难度非常大,治理成本非常高,因此现阶段我们难以消灭它。
看到此问题首先便想到了两句俗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两句话用在这里或许不是很贴切,但是所转折的意思也可以体现出我国沙漠的一些状况。我国有很大一部分沙漠并不是先天自然存在的,而是人为造成的,历史上人类无节制的放牧、围垦造田,当时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因此产生沙漠。而当沙漠侵袭草原、耕地以后,人们便思念原来的草原,着手治理沙漠,但是制造沙漠快,改造沙漠却很慢。至于什么时间可以消灭沙漠取决于创造什么样的条件,如果单纯以现在采用的植树造林方式,或许只能消灭一些边缘沙漠,但是一些老牌沙漠,像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等,想要消灭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因为这些地方基本没有水源,除非我国规划出合理的调水工程,“引渤入疆”、“藏水入疆”都有人提出过,但是科学性、可行性有待论证。总之,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只有解决了西部水资源才能以此为条件彻底解决沙漠。沙漠消失带来的益处非常大,首先便是西部地区不再干旱,这一点毋庸置疑,沙漠本身热浪导致气候干燥,恶性循环基本无降水。如果种植森林,通过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水份聚集,形成降雨良性循环。另外就是西部一些省份变得宜居,比如新疆,新疆很多地方非常美丽,但是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的存在,整体比较干燥,如果能将塔克拉玛干沙漠改造为“四川盆地”,那西部的经济也将上升一个档次。另外如果西部沙漠消失,对黄河沿岸也是一大利好,黄河发源时河水是清澈的,但是流经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土地沙化地区便开始携带了大量泥沙,给下游造成了巨大困扰,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目前都不适合通航,原因就是泥沙淤积十分严重,如果上游泥沙治理完毕,那么黄河下游平坦地区通航也不是不可能。黄河当年夺山东大清河入海,相对应现在还有一条“小清河”,小清河都适合通航,更别说大清河。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人类是不可能消灭沙漠的。沙漠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景观,和森林、草原、苔原、冰原、荒漠,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五种景观类型,我们叫显域性景观,意思就是这东西本来就应该存在的东西。反倒是绿洲,是隐域性景观,意思是本不该存在的东西,但因为一些特殊因素而存在。
显域性具有稳定性,隐域性则具有不稳定性。正是这种不稳定性,荒漠地区的植树造林才这么难。
网络上疯传,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一个打内陆湖,新疆的气候就会变得湿润。只能说,这是一种无脑的想法。荒漠地区的湖泊很多,也没见哪个湖泊周围气候环境有啥明显变化,如:博斯腾湖、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等,湖泊周围依旧是荒漠。西亚的红海,沿岸也是荒漠,并没有因为靠近水源,气候有啥变化,降水有啥增加。
气候的干湿变化、冷暖变化是造就生态多样性的根本,也是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假设没有沙漠,我们就要设想,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是沙漠消失,那就是降水量的增加,西北地区,降水量达到400mm,可以变成草原气候,降水量达到600-800mm,可以变成森林景观。如果其他的自然机制还起作用,离海洋越远,降水量越少,那就需要东部地区达到很大的降水量,而降水量跟蒸发量相关,蒸发量越大,降水量就越大,则我们需要提高气温,就是全球变暖。
大致上,想让新疆有叫丰富的降水,如:达到400mm、全球气温至少需要提高5℃,若是这样,则全球冰川大部分融化,海平面上升30米,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大部分都会被海洋淹没。
由于气温升高,大气环流会异常活跃,狂风暴雨会成为家常便饭,洪水会经常肆虐,南方(低纬度)地区气候异常炎热,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被迫向高纬度地区迁移。
所以,如果沙漠消失,对于地球来说,绝对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用世界末日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沙漠永远不会被消灭,只可能被局部改善。
沙漠绿化的关键因素有二:水,人的努力。
全世界所有被“消灭”的沙漠,无一不是自然条件提供天然的便利,比如毛乌素沙地,降水量全球沙漠中最高,地下水很丰富而且非常浅,植物无需灌溉就可以存活。另一个典型库布齐,也是靠近黄河可以灌溉。日本曾经有小片沙漠,很容易就消灭了,那是因为日本国土没有任何地方缺乏降水。
可以断言:想把全球沙漠都改造为绿地,纯粹是痴心妄想。撒哈拉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美国西部几个大沙漠、澳大利亚沙漠等,绝无可能全部绿化了。道理很简单:水在哪里?
其实包括撒哈拉沙漠都有丰富的地下水,但深度太大,开采地下水灌溉成本太高,而且,如果持续抽取,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已经绿化的部分,如果停止抽取地下水,用不了一年就得恢复原状。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荒漠化面积总体来讲只可能扩大!仅有少数如毛乌素能够绿色全覆盖且有机会保持绿化。库布齐已经绿化的部分,如果人类停止干预(包括灌溉),只可能快速退化。
当然 对于治理沙漠付出巨大努力甚至牺牲的人们,必须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