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某单位7位职工的7个娃,都是今年中考,巧的是,全部考上了县城最优秀的初中。一时成为单位的美谈,戏称为“七个葫芦娃”。暑假上来,送7个娃去报到,看着分班的结果。天那,居然在一个班,知道结果的7个家长,嘴巴也张得大大的。纷纷感叹世界上还有这么巧的事情,同时也认为这么一种天大的缘份,自己是同事,孩子是同学。","
距离产生美,同班同学有的关系会变差。家长也容易对几个孩子的成绩进行对比,会影响孩子之间的关系。
有的评优名额有限,没那么多名额照顾到。
我是赞成分在一个班的,我们单位曾经就有这么7个娃,分在了同一班级,最后结果还都挺好的。
刚刚开学,7个家长的交流会,那叫一个热闹。碰到一起时,都在问,你家的报了什么社团?我家的报了什么社团之类;第一次学科小测试、第一次周考,成绩出来,在去食堂的路上,大家拿出手机,报着成绩,相互比较,然后哈哈;周五,几个孩子都报了课外的英语班,为了方便,排表,每周由2位家长负责晚饭和接送;平时,有同事出差或者家里有什么事的,其他人一呼而应,那态势,真的是蜜里调油,一句话,“真好!”
随着时间的拉长,孩子的学习成绩也逐渐有了差距,家长们的蜜里调油状态,也被拉了几次仇恨。看,小山坡上,那两个人的对话,一同事问:“听说昨天数学卷子很难,你家孩子昨天数学考得好的吧?”“92分,还可以得”“不错不错,真不错”“那你家的呢?”“我家的没考好”“不会吧,你家的一直稳稳的,多少呀?”“98分”“啊,你找打呀,这么说话。”再比如,一个同事问另一个同事,“你家孩子回家做作业,来得及吗?”“来得及啊”回答之后,想想,是不是另外一个意思,于是又问,“有什么问题吗?”“哦,来得及就好,小郭(他儿子)说,早上看到小陈(另一个同事儿子)抄作业,我以为昨天时间来不及。”“啥,这小子,今天我得好好问问了。”等等,等等。
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了三年,所幸,7个葫芦娃全部上了重点高中。高中了,7个家长之间的交流却一直延续着,爱恨情仇也在一直不断地比较中,上演着,也让我们羡慕!
以前我们单位就曾有七个孩子是一届的。上学之前,大家就经常讨论这件事,感觉 好像在一起互相能照顾一下。
但是,真分了班,你就神奇地发现,有几个人故意避开了某个同事的孩子的班,因为那个同事一直特别飞扬跋扈,大家都对她敬而远之。所以,这内涵,想不到吧
而在中考高考时,她们又在一起各种讨论,听出了非常大的攀比之心。
有的人考好了,特别得瑟。有的人很想埋头,但是也被揪出来,灵魂拷问。
我感觉 ,好还行,有的好有的差,在一起很别扭。而且互相特别知根知底的,确实也有点底裤朝天的感觉 。
当然在一个班好了,有事能互相照顾,有好资源也能共享,比如择班。还有孩子也不被欺负啊!
我觉得分到一个班特别是同事是不好的,会互相比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