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红白喜事上唱秦腔有什么讲究和忌讳吗?
红白喜事的唱戏风俗,在陕西关中一带特别是农村地区,由来已久,而且各种忌讳和讲究特别多,因为主要是吉凶祸福方面因素的考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浓郁的地方乡土文化特色。不仅主家讲究,而且唱戏的也特别讲究,过去的戏班子常说一句话:“进门不唱《祭灵》,出门不唱《逃国》”。意思非常明确,一切都要图个吉利。现在的人,许多请戏的主家不一定懂戏,这就要求唱戏的人,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无论是演出剧团,还是自乐班团体,都更要注意一定的讲究和避讳。比如说,人家明明是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你不唱《喜荣归》也还罢了,却偏偏唱一段《祭灵》,或者人家明明是乔迁之喜,你却偏偏要唱《伍员逃国》,岂不大煞风景?而且,还不仅仅是大煞风景的事情……
具体的说,凡是白事的,如老人过世或三年的,一般来说,都以《祭灵》开场,然后,还有《女祭灵》《三娘教子》《灵堂》《二十四孝》《王祥卧冰》《放饭》等,其他的一些戏也唱,只要不太过“出格”就行……
凡是喜庆之类的红事,如乔迁新居、婚嫁之事、老人过寿或者满月升学之类,都以喜庆内容为主,如《龙凤呈祥》、《大拜寿》、《花亭相会》《赶坡》等等。另外,人们常说的所谓耍戏即丑角戏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教学》《打砂锅》《张连卖布》《穷乐观》《脏婆娘》等等
一般情况下,一些带有敏感字眼如“杀”、“打”、“斩”之类的戏是为人们所忌讳的,但有些例外,如《斩秦英》《辕门斩子》等,本身就带有喜剧性质,因而常常盛演……
还有一出戏叫《封神》。小时候在农村,无论老人去世,还是谁家新屋落成,常常也以此戏开场的,但是,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再见有人演唱了……
社会进步,艺术形式多种多样,秦腔戏曲的繁荣之路漫长,但秦腔艺术魅力永恒!
我们陕西在红白喜事上当然就讲究。
要是在旧社会也讲究更大。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这些年的风雨苍桑。在我们关中农村己经变的很淡漠了。
可是,大体也还是有一点讲究。农村现在红喜事,就是指娶媳妇,娘生娃满月。一般是不唱戏了,多数是老人(指老人逝世)和过三年,还有人请唱戏。也就是江湖班子,并非正式剧团。
唱戏就是男祭灵,女祭灵,这是开场戏。中间再唱些苦情戏,最后唱大升官。这些戏都是老一套,没有大变化。
农村过事,也就有事,门道问题大多出在点戏上。
点戏在农村是很讲究的,一般都是干亲,舅家在头前,重孝子儿女排后,再往后才是侄男侄女外甥叔伯子孙。
如果,老人在世儿女贤孝,那就过事过的平顺。
如果,老人在世儿女不孝,或是虐待老人。这下老人过世了,老人生前的直系亲人,这会儿就要发难,有点《三娘教子》的,有点《雷打张继保》的。让不孝儿此时难堪丢脸。
顺便说一段点戏事。某村有一大户人家,老母亲去世,有六子三女,侄孙男女更是众多。那个晚上请了高陵县剧团的正式演员,搭台唱的挂衣戏。
有一个老亲戚不知好歹,点了《三娘教子》,气氛刹时大变,台下齐刷刷跪了一大片。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指责那人不知深浅。这《三娘教子》可不是随便点的。只有娘家人,舅舅才有资格点。
再有就是做女的,到了这时候,也有撕破脸,为老爹老娘出头的,点戏出气。豁出去埋了爹娘,就断了这条路。
点戏是讲究最多的地方,点错戏是要惹是非的。农村埋人到了坟里,还要点戏,那都是表孝心,给乐人送钱。年轻人不懂戏的多,都是把钱一给,让随便唱一段完事。
我以一个农村“雇事”者眼里说一下自己看法。
红白喜事其实唱戏方面是忌“杀,斩,逃”等内容。白事以逝者为“三代”,三代内多唱苦情戏(如儿点戏“大祭灵”“放饭”到孙子辈就变成了“八仙上寿”到侄子辈就变成了“走南阳”“大升官”老渭家必点戏“三娘教子”等。)三年红事基本相同。喜事(烘房)等多以欢音二令戏为主!
这几年,爱唱戏的人多了,懂戏的人却少了。班主为了揽事,结合年轻人喜爱。白事变喜事!例:《瓜女胥回门》《教学》……等,这些在以前都是不会出现在白事的。
还有我认为重要的是“封神戏”。白事都知道有这一句“只因老人阴宫满,天官赐福降临凡”。可你不会想到这句会出现在“结婚”事中。还有就是烘房本是个“此地采的甚风流,周公点化鲁班修。乾字建在八卦中,儿孙辈辈是王侯”这无可厚非。但是好多事是“观音菩萨”等神都出来了。不说以前怎么样,现在的人是不是“神多就好呢”?
编后语:许多秦腔戏班同仁在有“电子琴”等所有西式乐器,声音调低些。现在这音箱都好。扩出去的只有“板胡,电子琴”声,这声音好听吗?
本人才疏学浅,不到之处望谅过。不是我本人不认错。
白事讲究出《礼记》
远的不谈说清家
髙台教化孝悌先
亡人厚德唱巜归仙》
故事出于四酷农
吕后赠米刘邦叹
家国天下贤人安
贤人髙德农耕老
殊荣子孙家堂晗
二折唱的《定魂》戏
鬼神一家天地转
髙门大户他不唱
秦腔大雅《柳生芽》
曲牌合正套路显
《门拴》加晋祭亡灵
民国传套俗不乱
西北苦寒野俗存
宗法族大有说法
各族都有禁唱戏
吴姓不唱《大仇报》
折戏祭灵是辱族
吴姓唱的家堂戏
吴王报仇显诸候
只说历史不说实
张姓不唱《子归泪》
献头抬出灭门惨
安魂归山汉张良
事例一一不举也
日今风俗大变坏
无君无师无孝悌
丧音唱出欢音戏
不伦不类实可恶
没有教化的功能
只有丧伦大耻辱
红白喜事上唱秦腔无非有两层意思,红事唱戏,是用高亢嘹亮悠扬动听的秦腔乐曲来庆祝,喜上加喜!这时候就要唱《大升官》《大拜寿》《龙凤呈祥》《大登殿》《隔门贤》《古城会》等,不能有带斩字,带杀字或哀伤落泪的剧目。而白事都是祭奠逝去的亲人,用秦腔唱段寄托哀思。这时就要唱些中性的剧目,如《三娘教子》《放饭》《哭墓》《祭灵》等。总之。秦腔是我们大西北老百姓喜爱的文化艺术,不管是白事还是喜事,都会用秦腔这种艺术形式来庆祝和纪念。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撑场面,讲排场。不论怎样,都要讲分寸,要符合当时情景,科学把握,灵活运用,将秦腔艺术发挥到极致!
讲究多了去了,唱戏主要是苦情戏,但也有不成文的规距,有些戏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点的,例如三娘教子那是专门由老威(舅舅)家点的,别人点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另外就是不杀不斩,有了杀斩就不吉祥了,带此字的都要想法避免,如斩秦英在过事时点就叫乾坤带等等………还有有的地方某个戏不能点,都要注意到,别犯众恶。
喜事当然唱一些吉祥的,喜庆的。白事不能唱喜庆的,但是,对于那些高龄,儿孙几代的人,无疾而终的老人,白事是当喜事过的。
我们老家喜事是不唱戏的,一般是家里有老人去世,停灵的时候唱三天三夜秦腔戏,四个人的和八个人的。
白事一般就是唱一些凄婉的曲目,三娘教子啊,或者七十二个再不能之类的
。
陕西红白喜事上唱秦腔戏,其实是一种民间文化的流传和继承。
说起来好笑,当年我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县上请县剧团演戏招待,剧院内按级别官职安排座位顺序,县上领导在前排,乡镇领导在后排,村队领导在后后排。
也不知这个剧团团长咋安排的,连续三个晚上上演的剧目都是说县官是昏庸的浆糊一样的浆子官,即鼻子凹里有白宛如一坨浆子一样,头上的帽翅是圆扇檐。
这下,碰题了,演者无意,看者有心,后排那些乡镇和村队干部纷纷嚷嚷:看来看去,这古往今来,浆子官都是县官。
红白喜事唱戏,也和此一样,明明人家金榜题名,你得唱连升殿大登殿,不能唱斩秦英斩单童。
过去懂戏的人多,唱不合适,犯了忌讳不但挣不到钱,说不定人家会把你撵走。
必须要说说点戏,点戏虽说你掏钱点,但不能胡乱点,稍不注意,就会让人失笑,甚至使人连前累计思想。
白事开场肯定是男女祭灵,埋葬后肯定得唱放饭。
当然穿插可唱唱三娘教子其它一些不撞这个不伤那个的剧目,但不能唱墙头记。
有时有的点戏者可能对儿女不孝有怨气,故意点些讽刺挖苦儿女的剧目,作为乐队领导,经见的多,一般会推诿这戏我们不会。
在宝鸡这,过事唱秦腔,那一定是白丧事。没有谁家结婚搭台子唱秦腔。因为秦腔大都是壮怀激烈悲壮沧凉的调子,很少有喜喜庆庆的戏景。再是现在婚礼,大都是西洋式的婚仪,与老秦腔很违和。所以,秦腔其悲沧调音正好与白丧事很协调,再是白事逝者死后要与故去的老祖宗幻汇合,当然需要老祖喜爱的老秦腔作曲和作乐引。至于演秦腔有什么讲究和忌讳,还真不晓得!
遇到喜事比如婚礼,就唱花音戏,花亭相会等,.遇到过大寿,首要天官赐福,再唱大家喜欢听的.如果主人一定要听祭母 或者祭父之类的戏,那么主持人就会报上思母或者思父.祭字不能出口的.如果遇到白事,亡者为女性,首要唱女祭灵,亡者为男性,首要唱大祭灵..
一般给老人过生日都唱:《大拜寿》,《五女拜寿》,《龙凤呈祥》,《花亭相会》,《梁秋燕》,《大家喜欢》等。
老人仙逝或过三年都唱:《大升官》,《二进宫》,《祭灵》,《朱春登哭墓》,《周仁回府》,《杨五娘吃糠》,《三娘教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