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死了,为什么要这么多活人陪葬?
殉葬制度的确是古代一种残酷的制度,指的就是人死之后以其生前使用的器物、衣物、牛马、近亲、近臣、近侍等进行殉葬的制度。殉葬制度中最为残忍的就是人殉,以吊死、毒死、砍头等方式杀死殉葬之人,然后与死者一起埋葬。也有采取更加残忍的活埋、铁钉固定等方式来殉葬的。那么这种残忍的殉葬制度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奴隶制度的产物
从现代的研究来看,殉葬制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的商周时期,战国之后则逐渐开始减少,但在元朝时期却一度死灰复燃。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又一定程度的提高,开始出现剩余产出,因此商品交换和私有制开始出现,随着发展,部落之中开始出现阶级,人也就逐渐开始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阶级制度发展到一定时期就形成了奴隶制,人的阶级开始变得泾渭分明,金字塔式的等级越发森严,帝王、贵族处在金字塔顶尖,而奴隶、农奴、奴婢等则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处在顶端的贵族、奴隶主对于底层的奴隶可以说毫不怜惜,认为他们和物品并无二致,都是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随意杀戮、处死的现象比较常见。
生活在底层的奴隶、农奴、奴婢等,在那个时代通常被君王、贵族、奴隶主认为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被用来陪葬自然也就比较常见。
迷信思想的产物
在商周时期,人类对于很多自然现象都没有科学的理解,因此迷信思想极为严重。在古人看来,不论是洪水、火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是日、月、星、辰、风、雷、雨、电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神灵支配的原因。
在这种迷信思想下,对于梦到死去的人,于是人们的解读是鬼魂的托梦,古人认为人死只是肉体死亡,灵魂依然存在,只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阴间)继续生活而已。既然只是舍弃肉体换个地方继续生活,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贵族自然想要继续享受生前的一切,因此他们便会将自己生前所用的器物、食用的食物,以及服侍自己的仆人也带去自己即将去到的地方,于是便产生了殉葬制度。
既然是享用生前的待遇,于是当时甚至对殉葬制度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例如《墨子·节葬》中所记载的,“天子、诸侯杀殉,多者数百,少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少者数人”。
其实在春秋战国之后,人殉现象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减少,一方面是这种制度的确太过残忍,另一方面是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各诸侯国对于人口的需求开始加大。例如秦始皇为了继续在另一个世界拥有军队,他选择了制作陶俑。但是元朝时期,朝廷又开始大肆鼓励民间殉葬行为,再次导致了这一制度的死灰复燃。
其实这种制度到现代依然存在,只是残忍的人殉制度彻底被废除而已,改为了以纸扎人、塑料制品等来代替而已。
陪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与佣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人陪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而陪葬与殉葬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等待活人正常死亡后以葬于墓中。其中,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随同埋葬,也有用俑、财物、器具等随葬,他们死后会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文中提问所说的活人陪葬也就是殉葬制度,殉葬制度是古代一种非人性的制度,其中最残忍的就是活埋,铁钉固定等方式来殉葬。
考古发现殉葬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下的西周时期尤其盛行,战国时期就逐渐减少,但在元朝又逐渐兴起。为什么会有活人陪葬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生前所用的器物、仆人是私有物品,又加之当时的迷信思想,人死只是肉体死亡,灵魂依然存在。所以将活人带进陵墓是为了带去自己将要去到的地方继续服侍自己。
其实现在的扎纸人、纸轿车、纸房子等也就是代替了当时的殉葬制度。
古代的封建迷信太严重,古代的多数人们相信人死后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皇帝相信,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
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规矩办事,就是人死了就去了另一个世界生存。
当时皇帝们可能是这样想的:带点美人、物品,佣人,去另一个世界继续过着奢侈的生活!让无辜的人们殉葬后又继续服侍皇帝的想法!
殉葬制度是古代一种非人性,残忍的制度。
有的皇帝私心太重,为了死后他的后宫佳丽们不被别人霸占,因此让后宫女人,活人殉葬,朱元璋活着能享受美人之福,又能解决死后后顾之忧的最好办法。
皇帝权利都非常的大,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普通人都是不讲人权的,而且也是自己权利的象征,所以才会要活人殉葬这残忍的制度。
事死如事生啊。皇帝原先有多少人侍候就带多少人去地府侍候皇帝。。不过这个制度在秦国就已经废除了。。
皇帝为何都喜欢用少女陪葬?专家道出真实原因,让人意外!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可以说非常多,甚至有的文化和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所谓凡事都有双面性,古人的文化同样有好坏之分,比如让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一点就是古代的殉葬。古时候的达官贵人在去世之后,都会让自己的妻子陪葬,更不要说权力至上的皇帝了。
殉葬这种习俗其实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商人相信人死后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因此墓穴里面必须按照生活的起居来安排,因此墓穴中会有很多金钱和奴隶,意味着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也有人可以使唤。
商之后,不管是周、春秋、战国还是秦朝都有殉葬的习俗,而周幽王的墓穴最吸引专家们的注意,因为在周幽王的墓穴中,只有他一个男子,其他的百余尸骨皆为女性,专家们猜测应该是一些宫婢和妃妾。
到了汉唐两朝,皇帝讲究的不再是殉葬而是陪葬,毕竟皇帝也觉得这种制度太过于残忍,所谓陪葬就是在皇陵的旁边会有其他皇亲国戚或者是高官的陵墓。后来到了宋代,因为很多边疆民族的入侵,导致殉葬制度再次在中原兴起,一直到清朝康熙帝时期才被废除。
查看历史资料,我们可以发现,皇帝的殉葬者中出了后宫的妃嫔之外,还有一些为生育过的少女,为何古代皇帝一定要用少女来陪葬呢?了解真实的原因后,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的神仙剧吧,在我们和古人的思想中,神仙的身边总会有一对童男童女,比如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而作为人间的王,死后没有童男童女跟在身边多不气派,因此在殉葬时都会安排一些少女,希望皇帝可以成为天上的神仙,并且保佑江山和后人。
古代是一个较封建的社会,有权力的人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地位低下的人还不能反抗,殉葬这一个制度就很好的表明了人的地位之分,这么多年,专家们发现了很多不足20岁的陪葬少女的尸骨,而她们去世的样子看起来非常恐怖,可想而知,在那个过程中,是多么的煎熬,这种制度早就应该被废除了。
古代有“视死如生”的说法,古代皇帝之所以用“活人”、“活物”殉葬,正是基于此,后为陶俑所取代,直至明英宗朱祁镇时被彻底废除。
一说起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的殉葬制度是非常残忍的,让人毛骨耸然。让我们现代人的想法是你死就死了还要拉人去垫背,这是不人道,侵犯人权,要吃枪子的。但是在古代是合法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达官权贵的身份,因为他们就算死后也可以继续享受下人的服侍,他们坚信这些陪葬的下人死后还可以继续伺候他们。这一点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皇帝。古代皇帝驾崩之后,丧葬仪式都是非常繁琐的,会陪葬很多珍贵的物品,还要要那么多活人陪葬。我翻阅史料,归纳了有三点
首先,古代丧葬制度
古代皇帝希望人们埋葬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人们死后会去另一个世界。为了继续享受在另一个世界的人类世界中可以享受到的尊贵待遇,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埋葬制度,对需要将哪些人列入埋葬名单、以何种方式和多少人一起埋葬等问题做出了一些最终结论。这样,当皇帝去世时,他们就可以很快享受他们生前所期待的享受。当然,这些东西不仅包括金银珠宝,还包括妇女、奴隶、文化和器皿等。
其次,活人殉葬这个做法在很早就有了
从夏朝开始还是奴隶制社会,当时殉葬嫔妃不仅如此还会有一些奴隶的殉葬。但是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秦朝,秦朝后来并没有用活人进行陪葬,他们当时是烧制了兵马俑。因为当时的他若是需要用活人来进行陪葬的话,那么真的是秦朝的兵力就要缩减好多了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阶级对抗的产物,也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宗教行为,每次殉多少人,并无具体执行标准,但有一个大概。墨子曾说过,天子死后,殉葬者多则达数百人,少也数十人,将军大夫级别的,殉葬者多则数十,少则几个。 它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时代。 人殉,指的是用活人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近亲、近臣、近侍,以及战争中的俘虏等。在阶级出现的时代里,人殉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古代丧葬仪式。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有所提高,商品交换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这一系列的变化,引起氏族内部出现了阶级分化。因此,这种宗教活动的出现,同私有制的出现是密切相关的。
殉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与佣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人殉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而殉葬与陪葬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某种手段使活人非正常死亡后以葬于墓中,有自愿或强迫两种形式。殉葬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随同埋葬,也有用俑、财物、器具等随葬,他们死后会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龙山文化时期(约五千年以前)就出现人殉,商朝男女贵族墓葬有大量的人殉,可没有夫妻合葬、妻妇殉夫的现象。
纵观几千年的后宫嫔妃殡葬史,在现有的史料记载中,下面这四个帝王是最典型,最出格,最残忍的。在中国古代帝王死后,让生前的嫔妃殉葬现象最早的记载是在周朝,但在汉朝以后,此恶俗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则已非常罕见,接近废除。但到明代却死灰复燃,这古老的葬俗由此再添一层神秘。第一个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此人一生为女色而活,死后也没有饶过身边那些美女。最早发现周幽王让美女殉葬的是在汉朝,西汉时有个广川王,常好聚集无赖少年到处游猎盗墓。一次,他们在盗掘一座古墓时,"见百余尸,纵横相忱籍",该墓覆盖着一丈多厚石垩,一尺多深云母,挖开时尸体保存完好,"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墓中只有一个男子,其余的都是女人。原来这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的坟墓,这一百多个女子全部都是为幽王生殉的妃妾。古代皇帝驾崩后,为什么都要妃子“陪葬”,真相竟然令后人不耻!
在周幽王后面,殡葬制度一直都在持续着。这一制度到秦朝时期又上了一个顶峰。此人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生前为祈求长生不老,曾派人率数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同时,还用十来年的时间,动用数十万人修建规模巨大的陵墓,即郦山始皇墓。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秦二世正式宣布后宫妇女全部殉葬。这次殉葬的宫女和被害工匠人数,竟多到"计以万数"。按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没有生育的大概也在万人。这一万人都跟着秦始皇一起殉葬了。算是破了一个世界纪录。明太祖死后,共陪葬及殉葬40个嫔妃,除了两个死在太祖之前,最后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东西两侧外,其余38人都是殉葬而死。给成祖殉葬的嫔妃人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大明会典》的16人,一种是朝鲜的《李朝实录》的三十余人。仁宗死后有五个妃子殉葬,分别为:贵妃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顺妃谭氏和充妃黄氏。宣宗的景陵葬八人,所以一种说法认为殉葬人数是七个;不过从《明史·后妃传一》最后的加谥名单来看,可能是十人。至于景帝,史书上仅记载“诸妃嫔唐氏等”殉葬,具体人数不明。
最后,陪葬妃子的双腿呈分开状
随着古代帝王陵墓的出土,专家和学者发现陪葬的妃嫔们双腿都是呈分开状,其实这都是因为她们是被迫死亡的,在古代活人殉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先杀后安葬,还有一种就是将活人埋葬,这种情况非常痛苦,所以很多妃嫔被活埋之后就会在陵墓中挣扎,因此最后双腿是分开的状态。据说被水银毒死的殉葬者,其尸体长久不腐,多年后仍栩栩如生。尸体不腐现象,在中国盗墓史上多有记载。如广川王刘去盗“哀王冢”时发现,墓内有一百多具尸体,互相枕压叠加在一起,但奇怪的是没有一具腐烂。可以推测,一些女人都是殉葬者,尸体历经几百年不腐,与被水银毒死的说法颇相另有一种,就是将殉葬者手脚捆住,摆成一定姿势,将其“活埋”。为了让殉葬者失去反抗能力,有时会使用麻醉剂一类的东西,让其“安乐死”。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古墓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的殉葬女性四肢存在被绳索捆绑的痕迹,这应该是当时被强行殉葬的。有的殉葬女人屈肢侧身,脸朝男性,则是死后被摆弄成的姿态,是一种造型,自然死亡者是不可能有那种“规定动作”的。1987年发现的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墓主为一身高约184cm的壮年男子,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墓室的东、西、北三个不同方向有三个龛室,内各有一具小孩的尸骨,朝向不一。这三个小孩专家认为就是殉人,是被活活弄死后摆出的形状。明人沈德符编撰的《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九)中记载了几例《发冢》故事,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嘉靖八年,山东临朐县有大墓发之,乃古无盐后陵寝,其中珍异最多,俱未名之宝,生缚女子四人,列左右为殉,其尸得宝玉之气尚未销。以上俱本朝近事,故记之,远者不及详矣。沈德符所记四个殉葬的女子,即被捆绑后杀掉。从中可推测出,采取捆绑方式结束殉葬者的生命,并不鲜见。
用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秦汉以后就很少有人殉葬了。到了辽代,人殉之风死灰复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述律平甚至强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此后,金,元,明初都有殉葬制度,直到明英宗时期结束了殉葬制度,后清初,殉葬制度再次重现,又到了康熙时再次结束了封建时代的殉葬制度,殉葬制度虽被废除,但各种实际的自愿或强迫的殉葬还是存在。直至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地区还有买童男童女殉葬的事情。如《赤峰日报》记者就报道了1943年,敖汉旗旗长道卜丹死后,下属为其先后购买四个小童准备殉葬未果之事。殉葬在其它国家的古代也有存在。古籍上明确有记载的,就是上文提到朱棣死后“吊死”殉葬者一事。有一点要注意,在执刑前,主事者都会给殉人安排一顿美食,身份高者单独送到房间,身份低的一般集中在一块,集体聚餐。俗称“催命饭”的这顿“最后的晚餐”,是相当丰富的,但由于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恐惧,谁也无心食用,多半情况是泪流满面,现场哭声震天,史书记朱棣殉葬者的情况即如此。 除了逼其吊死,将殉葬者“毒死”,也是常见的手段。朱元璋的殉葬宫妃是怎么处死的,一说是太监将她们吊死的,二说是毒死的,给被选定宫妃强行灌食水银。水银剧毒,食后立马即死。
殉葬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非常残酷无情的制度,直到明朝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才彻底废除。这可能也是“明英宗”这辈子做的唯一一件称的上“英”的事情。
古代的封建社会,帝王是人间最为尊贵者,也是权利的王者。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相信死后灵魂是可以去往阴间活着天堂继续存在的。所以很多帝王将相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建造墓室。死后更是会让大批的妾室属下奴仆陪葬,以求自己死后能继续享受在人间时候的荣华富贵。让自己即使在阴间也依旧可以跟人世一样坐镇一方,征战天下!当然现在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然而古代封建社会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一个古老且又残酷甚至邪恶的制度,只不过在古代没有人权,帝王至上的社会制度里,人们没有反抗意识。甚至很多良将忠仆还以此为荣。
到了下面也能享受跟上面一样的待遇,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陪葬,百度百科介绍: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与陶佣木俑佣同死者一同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人殉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而殉葬与陪葬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某种手段使活人非正常死亡后以葬于墓中,有自愿或强迫两种形式。
在中国古代,从夏商周时期,史书就有记载: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及有身份的贵族、商贾等等,死后均有活人陪葬。活人陪葬,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灭绝人性,野蛮、落后的殉葬制度了。
殉葬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臣子被随同埋葬,也有用俑、财物、器具等随葬,他们死后会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殉葬制度是指强迫或鼓励人殉葬的制度,例如《元史·卷三十四》所载”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 往往成为奴隶制或封建王朝压迫百姓的手段。
在两汉、六朝、隋唐、宋辽金等时期,相继以后宫活人为专制帝王殉葬,至元代达到高潮。成吉思汗死时,灵柩经过之处,所遇之人也“尽杀之”,并有四十名贵族宫女殉葬。
清圣祖康熙时期,下令废除人殉制度。此后历代皇帝再未曾下令大规模活人殉葬。
那么皇帝为什么会在自己即将离开人世间,却要那么多的活人去陪葬呢?
在阴间断续享受帝王的生活
帝王活着的时候,三宫六院,嫔妃众多,可谓是享尽人间的无限荣华,拥有无限的至高权力,死后也要将活着的一切带入阴间。当然也与当时的有神论有关系,不论是天子,还是平民老百姓都相信人死后,在阴间也会像阳间一样,死后有什么样的东西陪葬,也是能享受到。
古代帝王死后,陪葬最夸张的要算秦始皇,修建一个陵墓就用了十来年的时间,动用数十万人修建规模巨大的陵墓,即郦山墓。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秦二世就将后宫妇女全部殉葬。这次殉葬的宫女和被害工匠人数,竟多到"计以万数"。按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没有生育的大概也在万人。这一万人都跟着秦始皇一起殉葬了。算是破了一个世界纪录。
因为封建君主在古代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要活人陪葬,简称人殉。主要是以下两个理由。
一是带走属于自己的东西。金银、财宝、妻妾、仆人,皆属于我。
二是阴间也要有人服侍。在阴间也要发号施令。
原始社会,估计没有陪葬。
我们认为的原始社会,一般指的是石器时代到三皇五帝、尧舜时期。
这段历史,应该说是没有文物支撑的,但是历史书又说得那么栩栩如生、感觉历历在目,同时,古帝以
仁德治国,才会出现禅让之美事,传颂后代。
因此,姑且认为原始社会没有陪葬。
尧舜禅让
奴隶社会,陪葬出现。
奴隶社会,自从夏朝建立开始,经历商、西周,东周的春秋时期,为奴隶社会时期。
殉葬制度的出现,一般认为出现于奴隶社会。
因为这个属于这个时期的大量墓葬,发现了人殉的痕迹。
比如,考古人员发现的殷墟侯家庄商王大墓中,有164具殉葬者的骸骨。
殷墟人殉坑
殷墟车马坑
商王妃妇好墓有16人殉葬。
曾侯乙墓有21具殉葬者的尸骸,以上全部为年青女子。
又如《墨子·节葬》说:
(春秋时期)天子杀殉,多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寡者数人。
明确描述了天子、将军等不同阶级人物陪葬的标准。
还如,《史记秦本纪》记载春秋时期秦武公的陪葬:
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
二十年,秦武公去世,葬在雍邑平阳。开始用活人陪葬,陪葬者达六十六人。
陪葬的出现,一般认为是:
人们相信人死后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
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规矩办事。
奴隶主贵族死后,都用奴隶为之殉葬,以供其死后奴役驱使。
秦始皇的独特发明。
兵马俑,被认为是世上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生前成就千秋伟业,统一中国,死后自然不能含糊。
生者陪葬自然不会少。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大意就是,秦二世说,先帝后宫没有孩子的,都不合适放出宫去,全部下令跟着秦始皇陪葬,死的人非常多。
在秦始皇埋葬之后,有人说,这些工匠制造的机关,参与建造的奴隶们都知道,他们人多,就会泄露出去。
于是葬礼结束之后,墓道、大门被全部关闭了,工匠和奴隶全部死在了里面,没有一个逃出去的。
陶俑陪葬规模史无前例。
秦始皇不仅需要有人供其在死后驱使。
还要在阴间建立霸权。
真实的士兵需要守疆卫国,那么就让陶俑和战车代替。
1974年3月,兵马俑被一个农民发现,秦始皇的阴间大军才得以重见天日。
封建社会,循环反复。
在战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这里多一句嘴,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农民有自由。
奴隶为国家干活、农民为地主干活。
汉唐时期,殉葬仍在,但是主要以死后陪葬为主。
宋朝时期,殉葬已显颓势,后因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掌握政权,文明程度有所退化,人殉再次兴起。
明清时期,人殉持续。
直到康熙12年,1673年,康熙明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仆随主殉葬,
从而结束了延续了几千年的残酷习俗。
古代帝王希望自己死去后得到和生前一样的侍奉与生活,所以会采取大量的物品与活人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