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事业单位管理岗,副高职称,被提拔为副科后是否属于公务员?该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
你好,如果你提拔到事业单位的管理八级岗位(副科),那就仍是事业编制;如果你提拔到机关的副科级职务,那就变成了公务员。
首先,谈一下编制的误区。
根据《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我国的编制只有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种,没有所谓的参公编制、工勤编制、国企编制等等。
行政编制存在于各类机关之中,包括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监察、审判、检察机关等等;事业编制存在于事业单位之中,包括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机关只能设置行政编制,不能设置事业编制;事业单位只能设置事业编制,不能设置行政编制。
所以,想要界定你提拔后的身份是否属于行政编制的公务员,最简单的就是弄清楚你提拔后担任的岗位属于什么单位、人事关系在哪个单位、有没有填写《公务员登记表》。
其次,谈一下副科的概念。
很多朋友习惯性地将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称为副科、正科、副处、副处等等,其实是不准确的。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分类管理,肩负管理职责、领导职责的叫做管理岗职员,从高到底分为1——10级。其中,8级岗位对应公务员的副科级职务,7级岗位对应正科级职务,6级岗位对应副处级职务,5级岗位对应正处级职务,而后以此类推。
可以看到,管理岗位和公务员领导职务只是对应的关系,不是相等的关系。不过,体制内为了称呼、交流的方便,一般很少说8级岗位,而是直接说副科岗位。
所以,不清楚你所谓的“副科”是平常的口头表述还是正式的书面行文?
假如是正式的书面行文,那么,你应该是提拔到了机关担任副科级职务,例如街道的办事处副主任、县局的副局长等等,此时,你的身份就变成了行政编制的公务员,人事关系要调入机关之中。
假如是平常的口头表述,那么,你多半是在事业单位中提拔到了管理8级岗位,例如市农业农村局下属的农机总站副站长等等,此时,你的身份就仍然还是事业编制的干部,人事关系仍然保留在事业单位之中。
不过,我个人猜测前者的可能性很小,原因很简单,如果从事业编制变成行政编制,是需要办理调任手续的,需要组织考察、党委(党组)开会决定、任前公示、市级以上公务员局审批的,还要填写《公务员登记表》,流程是非常繁琐的。
所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你应该仍是事业编制的领导干部,没有填写《公务员登记表》。
最后,谈一下参公事业单位的有关情况。
很多人以为参公事业单位中的干部是公务员,其实不然。
例如,县委党校中的副校长仍然是事业编制,只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属于参公人员。
所以,如果你提拔到了参公事业单位中的副科级职务,也不属于公务员,而是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很遗憾,一般来说事业编制人员提拔为副科后还是事业编制人员,不属于公务员,但有几种情况例外,也可能转化成为公务员。
我们通常所说的编制,就是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没有其他的如国企编制或工勤编制等等说法。拥有行政编制机关人员的基本上都是公务员,但也有一个特例,那就是机关工勤人员。机关工勤人员也拥有行政编制,但不是干部,也不属于公务员。公务员要进行公务员登记。拥有事业编制的人员则有三种岗位,分别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事业编制的管理岗与公务员一样有明确的对应级别,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则没有。
事业编制管理岗分为一至十级,由低到高的对应关系分别为:十级对应办事员级、九级对应科员级、八级对应副科级、七级对应正科级、六级对应副处级、五级对应正处级、四级对应副厅级、三级对应正厅级、二级对应副部级、一级对应正部级。也就是说,事业编制管理岗九级晋升到管理岗八级,就从科员级晋升到了副科级,但在这个过程当中,编制性质是不会变化的,还是事业编制,不会变成行政编制,也就不属于公务员。
事业编制人员提拔为副科级,有几种情况可以转换为公务员,包括:
第一、公务员调任。公务员调任就是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从事管理的人员调动到行政机关成为公务员的过程。调任需要满足很多条件,包括要担任副科级以上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学历现在基本上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如果满足公务员调任的条件,从事业单位转到行政机关工作,那么编制就会从事业编制转成行政编制,从而成为公务员,可以做公务员登记。
第二、乡镇领导班子选举。乡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有五类人员可以参选,如果当选为副乡镇长,那么也可以从事业编制转变为行政编制,从而成为公务员。这五类人员包括:乡镇事业编制人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和特岗人员。显然,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包含在这五类人员之内,满足条件是可以成为乡镇领导班子,从而转成公务员,可以做公务员登记。
第三、所在单位参公或者调入参公单位。参公,就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公单位就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有可能整体参公,也可能分流整合参公。如果单位参公或者掉入到其他参公单位,编制虽然不会变,还是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可以说公务员能够享有的工资待遇、工作待遇和政治待遇等,参公人员都可以享有,如职务与职级并行、工资构成、公务交通补贴等等,对于公务员一般无二;虽然不做公务员登记,但也要做参公登记,说是公务员也没有错。
综上所述,事业编制人员提拔为副科级之后,一般还是事业编制人员,不会成为公务员,但如果是通过公务员调任、乡镇换届选举、单位参公或调入参公单位等方式,进入到行政机关或参公单位,那么就属于公务员,最关键的就要看是否做了公务员登记或者参公登记,做了登记就是公务员,没有做就不是。
事业单位人员被提拔为副科级,要看是哪一级亊业单位。以教育为例,一般中丶小学校长、副校长甚至是科室主任都是正丶副科级,但是几乎都不是公务员。而市(县)局级主任科员以上人员基本上都是公务员!而市教育局附属二级机构教研室大部分都不是公务员。也有少数通过公务员考试取得公务员资格的正丶副科级干部。这个回答应该是明确的!
事业编制只能提拔为事业副科,然后在事业副科岗位任职满一年,就可以调任到公务员副科岗位,试用期满办理公务员登记,成为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不能直接提拔为公务员编制副科,不符合政策规定,公务员管理部门不会予以承认办理登记。
事业单位人员如果是提拔为事业单位副科级领导,那么他还是事业单位人员,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如果提拔为机关单位的副科级领导(这叫做调任),那么他就是公务员啦!
明确一点,编制属性和身份属性分属两个概念。
公务员的两种编制类别
在体制内,由于单位的编制属性划分有两种,导致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其所占编制属性也有两种。
一是行政编制。指在行政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公务员,而所占编制也是行政编制。
比如乡镇政府、住建局、教体局等机关单位。
二是事业编制。特指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工作的公务员。他们的人员身份是公务员,但所占用的编制属性是事业编。比如党史办、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等。
因此,公务员身份的工作人员,所占编制有两种:事业编和行政编。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是非事业编,但也不是所有的事业编都非公务员,如参公事业编的公务员。
事业人员岗位等级划分
事业人员管理岗位的等级划分为10级,10级为最低,对应级别为“办事员”——一般是指尚在试用期的工作人员;1级为最高,对应级别为“正部级”。
9级对应“科员”,而8级对应“副科”,即乡科级副职,相当于进入领导层。
因此,事业人员的副科级就是俗称的“八级职员”,已经进入组织部管理的干部范畴,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取得公务员身份。
公务员身份的界定
公务员身份的界定办法,目前最主要的有两种。
- 一是看是否是通过正规招考渠道进入的公务员。
如常说的国考、省考。这种招录的公务员,即便是到参公事业单位任职,编制属性是事业编,但身份是公务员身份。
- 二是非正常招录的(如调任、转任或其他方式)看是否完成公务员登记。
在现行的《公务员登记办法》中的第6条“登记的对象”第3款 “通过调任、聘任、面向社会选拔等方式,到机关任职的人员”和第4款“不具有公务员身份,依照法律或者有关章程选举等方式担任机关领导职务的人员”,这两个条款对原是事业人员能否转为公务员提供了政策依据。
第六条的第三条款,对已经取得事业编制的人员的指导意义在于,原来是在事业单位任职、占用事业编制,身份为事业人员,通过调任到行政单位,或“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任职,满足登记条件后,身份转化为公务员。
第六条的第四条款,关键字眼在“选举”,原来不是公务员身份,但是通过有效选举,比如人大、党委系统选举后成为领导职务,如副镇长、党委委员等,身份自然转化为公务员。
但身份的转化依旧是以“是否完成公务员登记”为准——任职满足一定期限、有效的考核结果、审批手续无误后方可完成,才能取得公务员身份。
个人如何界定自身的公务员身份
个人如果想要确定自身是否是公务员身份,有两种具体操作办法。
一是可以到当地组织部门的公务员管理科查询。各地都有自己的公务员信息管理库。如果库中有自己的信息,就可以确定自身的公务员身份。
二是查阅个人人事档案。可以到人社局档案管理科(科员级别可查)或组织部档案管理信息科(副科及以上级别可查),查阅个人人事档案。如果个人人事档案中存有《公务员登记表》这一项重要材料,说明已经完成公务员登记,自身身份是公务员无疑。
不过实际操作中,完成公务员登记后可能档案存档会存在滞后的现象。
因此,事业编被提拔为乡科级副职后,尽管已经进入组织部管理的干部范畴,却并不一定是公务员,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审批后,才能转化为公务员身份。
不可以。事业编就是事业编,与是不是科级无关,不可能转为公务员。事业编的科级只是在原单位有效,调出了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只能作为调任时的参考。
公务员编制、事业编、企业编制里的普通工作人员一般是不可以转换的。只有领导干部到了一定职级,因特殊需要才可以平调。不过,公务员或事业编的要求转为企业编是可以的,反之不可以。
事业单位提拔为副科级领导职位,依然还是事业编。但是假如在县一级事业单位被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就有了资格可以通过调动进入到公务员单位转换成公务员编制。
首先,说一下题主以副高级职称转为管理岗副科,吃了很大的亏,真的不值得,确实没必要。再次,遗憾地告诉你,虽然你从事业编专业技术副高级职称转为管理岗八级(副科级),但仍然属于事业编人员,不属于公务员编制,因为你没有转到公务员单位任职。那么,提拔事业编副科级后,如何才能转为公务员呢?大概有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说一下题主以副高级职称转为管理岗副科,为什么吃亏?
①工资待遇上吃亏。俗话说,副高级职称相当于小副处级干部。以我们市直单位为例,算上公积金、年终奖等项目,副高级职称全年工资收入大概12万,而管理岗副科不到10万。
②提拔晋升上吃亏。副高级职称,往上可以晋升为副高6级、5级,还可以晋升为正高级职称,在往上就是正高4级、3级等,享受高于正处级干部的工资待遇。而转为管理岗副科级,往上晋升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一步晋升的难度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想要晋升到副处级、正处级,难度比较大。
③退休待遇上吃亏。在职工资待遇高,相应辐射的养老保险缴纳基数、职业年金基数也高,退休后, 个人养老金自然而然也高。因此,以在职工资待遇高的副高级职称转为在职工资低的管理岗副科级,退休后,个人养老金比较吃亏。
其次,讲一下题主转为管理岗副科级后怎么才能成为公务员
①重新参加公务员统一考试。如果题主年龄在35周岁以下,可以重新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笔者市直单位所属事业单位,先后有4人通过重新考试,成功转为公务员,有个还是34岁的高龄孕妇。当然单位也适当给这些人照顾,一般周末不会让他们加班,开具“同意报考证明”也放绿灯。报考条件是: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35岁以下、有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②参加遴选考试转为公务员。目前,绝大多数地方要求,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身份必须是公务员身份。但也有少数地方,规定事业编也可以参加公务员遴选考试,只是要求比较高,比如:要求学历为全日制硕士以上,毕业院校为985双一流高校,年龄不超过35,还有特定的专业要求。我们市金融工作局的两位副科长,原来就是事业编,985大学财经类专业硕士毕业,后来参加市里事业编遴选考试转为了副科级公务员,职务还提升了。这种通过遴选转变身份的机会不是很多、遇不可求,可能整个职场生涯都遇不到。
③提拔副科以上后调任公务员领导干部。在事业编岗位上提拔副科以上岗后,并有机会转任公务员编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岗位。这种方式,年龄有具体要求,副科级要求不超过45周岁(有些地方要求40岁),经组织考察同意后,可以平级调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这种方式,最为实惠,较为简洁,也比较常见。比如:医院院长调任卫健委副主任;学校校长调任教育局长;研究所调任上级机关处长或副职等。笔者所在的市,今年就有医院院长调任卫健委副主任,一中学校长调任教育局副局长,一大学副院长调任科技局副局长。具体的调任资格条件为《公务员调任规定》第二章第六条:
第二章 调任资格条件
第六条 调任人选除应当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四)具备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晋升至拟任职务职级累计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
专业技术人员调入机关任职的,应当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者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调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市(地)级以下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六)调任厅局级领导职务或者一级、二级巡视员及其他相当层次职级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调任县处级领导职务、县级和乡镇机关乡科级领导职务或者一级至四级调研员及其他相当层次职级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④通过乡镇换届选举转任乡镇副镇长或党委委员。乡镇事业编,可以和乡镇五类人员(乡镇事业编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一道,参加乡镇换届选举,当上乡镇党委委员或副镇长,不仅实现身份上的转变,还实现职务上的晋升。换届选举的具体要求是: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在乡镇工作5年以上,原则上要求职务股级以上。
事业编干部,不是没有出路,只是相对窄一些。只要我们自身素质过硬,经过不懈努力,干出工作成绩,都有机会实现个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