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只有10万兵力,少得可怜,为何诸葛亮却要选择带兵北伐?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阿斗继位。蜀汉政权进入诸葛亮时代。但刘备留给诸葛亮的蜀汉,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是蜀汉。公元219年六月刘备称中王,那是蜀汉政权的顶峰。
这时的蜀汉跨有荆益,荆州虽然没有全据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万左右,军队十六万。这时的蜀汉人口军队跟东吴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吴三家分天下,魏占六分、蜀汉东吴各占二分。蜀汉在达到顶峰后,接连受挫。公元219年荆州三郡丢失,损失人口六十万。公元220孟达降魏,致使汉中东部的上庸房陵西城归属魏国。损失十多万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刘备东征接连三次大败。夷陵猇亭之败、马鞍山之败、秭归之败。损失军队不详,有说四万、有说五万、也有说八万。魏人傅子的记录是八万。只知道黄权部万降魏(晋书:黄权愿以千万人当寇。据魏书黄权和庞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将领投降)张南率万人在夷道战死。因为张南把孙桓五千人围在夷道,所以推测不下万人。夷陵猇亭之败,损失不详。只是说吴军破四十余营。马鞍山之败损失万数。秭归之败损失不详。就算是损失五万人,那也是蜀汉精锐。损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国志中有名字)所以说诸葛亮接过的蜀汉政权,已经烂的不能再烂摊了。刘备死是当年南中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准备北伐。在其一生中进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讲是诸葛亮姜维等人的连年北伐是穷兵黩武,蜀汉的衰弱也是他们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汉灭亡的原因之一。虽然说是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十一伐中原。次数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大多是很小规模的。论北伐次数规模东吴远胜蜀汉,东吴北伐次数超过二十次。但却从未有人讲东吴穷兵黩武?像明朝洪武永乐五十年间十三次北伐,规模是蜀汉的五倍十倍。也没有人讲穷兵黩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间对外讨伐战争,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么没有人讲穷兵黩武?东晋南宋不北伐,还遭不少人骂。 其实大多数人不过以成王败寇来论。假设蜀汉统一了中国,别说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会有人讲穷兵黩武的。
曹魏的人口军队五倍于蜀汉,经济更是无法相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讲:跨有荆益—天下有变—两路北伐。现在荆州已失,天下又无变,一路北伐岂能成?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汉这时又处于虚弱时侯。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认为是:
第一以攻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诏询问众臣,问刘备会东征东吴吗?群臣都讲不会的。蜀汉是小国,名将也只有关羽。关羽死了,蜀汉胆破,没有力量进攻。只有刘晔讲肯定会的。三国志: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刘晔的意思是讲蜀汉虽然是小国,但刘备的策略是依仗军事力量辉武扬威。肯定会兴师动众显示他的力量有余。
可以说诸葛亮也是采用这个策略。曹魏无时不在想统一天下。即使蜀汉不打魏国,魏国迟早也是要打的。刘备死后,魏国已经不把蜀汉放在心上。曹丕连续用兵伐吴,五年间就三征东吴。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统天下。公元228年春诸葛亮进行第一次北伐。三国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而魏略的记录: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所以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还能进攻。
不主动进攻,难道等着别人来打。曹丕称帝后,魏国不少人认为:蜀汉东吴凭山川重险三江之固,阻挡魏国统一。我们不如屯田练兵,数十年后魏国益强。蜀吴衰弱,那时再讨伐可一统。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内三征东吴。电视剧三国曹丕讲人生有几个数十年,岂能等那么久。虽然是电视剧,但说出了历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国地盘是占据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吴加起来还多。如果大家一起发展,蜀吴怎么也发展不过魏国的。正是由于蜀吴频烦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国周边的游牧民族。魏国一直没能安心修养生息。 公元240年后魏国再次准备大规模屯田,将来用于讨伐蜀吴。司马懿令邓艾在淮南淮北屯田,开凿河道修水利通漕运。邓艾讲:用五万人屯田,六七年间,可积累三千万斛粮食在淮。这些粮食够十万大军吃五年。然后借此伐吴,胜算就非常大了。东吴收到消息立马派十余万人马北伐,主要目的是破坏屯田。破坏屯田,东吴掘断一些大坝,水利设施毁坏。一些屯田被淹,一片汪洋。之后魏国派驻更多的军队保护。每逢有战事,粮草能直接通过漕运到前线。(几年后又把邓艾派往西线)东吴却陷入南鲁党争中,此次北伐后。坐视魏国在淮南北屯田成功。 曹魏在凉州秦州雍州也有屯田(凉州秦州为东汉的凉州,雍州为东汉的司州一部分)司马孚讲:对付蜀汉应该有充足的准备。每次蜀汉军队入寇,关中的军队挡不住。每次都要调洛阳中军去支援。要再派驻两万步骑去关中。但关中连年战乱又多贼寇,粮草不足。应从冀州调屯田兵屯于上邽。秋冬习训练,春夏修田桑。这样关中粮草才能更充足,防御蜀汉也更容易。 邓艾到了西线雍凉秦州也是开始着手深一步屯田。并上书朝廷: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三国志讲: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所以说蜀汉能让邓艾安心的屯田,将来伐蜀吗?这时姜维每次要大举北伐,费祎只给他不到万人。如诸葛亮在世必然会大规模北伐。一来破坏魏国的屯田,二来也可趁机蚕食。
第二蚕食魏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陇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陈仓(支援东吴)、第三次北伐攻下阴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陇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东吴外,其余都是蚕食雍凉。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就曾上书阿斗: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东西并力,首尾掎角,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这也是诸葛亮不打长安打陇右的原因。因为蜀汉尚无跟魏国决战的实力。隆中对讲天下有变两路进军,也是考虑到魏的实力太强。所以才不采用魏延占领长安潼关,切断雍凉跟魏国的联系。改为攻占陇右,切断魏国跟秦州(陇右)凉州的联系。公元228年北伐,陇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降。只有陇西郡坚守。
(红色部分就是陇右)
所以说诸葛亮并非完全否决魏延的计策,只是有所缩小。诸葛亮的策略是切断陇道,一举拿下秦凉两州。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当时司马懿讲根本不用担心。郭淮反对,那样才对魏国威胁大。三国志郭淮传: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司马懿采纳了郭淮的建立,立马在那里布防。营寨还没建好,蜀汉军果然来攻。后来姜维北伐也是采用当年诸葛亮的策略。三国志: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四集,乃致攻讨。大将军司马文王曰: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谋远,非维所任也。 (红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断凉州和西域跟魏国的联系)
当诸葛亮进行第一北伐时,选择进攻陇右五利。 第一出其不意:公元227年诸葛亮到汉中时,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劝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据险防守。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魏国就派曹真在长安西边扶风郡郿县一带布防以阻止诸葛亮进军关中。三国志: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诸葛亮派赵云邓芝伪装主力做出向郿县以进军关中,诸葛亮率主力进攻陇右。据魏书: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就是说当时魏国大臣都没猜到诸葛亮攻陇右而不进攻关中。诸葛亮隆中对就讲益州之众出秦川。出师表也讲还于旧都。谁都没有想到诸葛亮真正目的是陇右。 第二陇右有粮: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县饵。上邽也有粮,后来北伐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麦。 第三秦凉魏国统治力量弱:诸葛亮采用的是向魏国力量薄弱的地方。诱羌胡叛、切断陇道,一举拿下陇右以西(凉州、雍州西部)。而雍凉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凉州酒泉郡反。公元220关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攻陇右,三郡叛魏响应诸葛亮),公元233年鲜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凉羌胡叛魏降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第四拉长魏国支援补给距离:陇右诸郡距距离蜀汉近魏国远。距离蜀汉不过六七百里,但距离魏国洛阳两千多里。后汉书郡国志:安定郡,雒阳西千七百里。陇西郡,雒阳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关中):拿下四郡后可进军关中,收降四郡兵,招纳羌、胡扩充实力。三国志: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
第一次北伐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降,只剩陇西郡在坚守。这时魏国已派张郃率五万援军救援陇西郡。诸葛亮派马谡去街亭就是为了挡住张郃为大军攻取陇西郡赢得时间。当时陇西官员讲如果蜀军能切断陇道并挡住援军一个月以上,不用打陇西郡就会投降。三国志裴注: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所以马谡只要挡住张郃一个月就够了。三国志裴:后十馀日,诸军上陇,诸葛亮破走。也就是说马谡守街亭只是守不到十天。当时诸将是推举魏延或吴懿去守街亭,诸侯亮不听众人的执意用马谡。 马谡只有在街亭挡住张郃援军一个月以上,陇西郡一破。诸葛亮就能率军回师跟马谡内外夹击张郃。张郃援军一破,曹真根本兴不起什么浪。等到魏国再集结大军前来。则陇右城已固,诸军足办。蜀军所在深险。
蜀汉把秦凉消化后,又可趁机向东进逼长安。虽然雍秦凉残破,但确实是一块值得经营的好地方。汉巴蜀地虽然是天府之国,但蜀道难于上青天汉中地理堪为天狱。粮草很难运送到前线。刘备当年东征打一年都不缺粮,那是因为水运比陆运至少节约三倍。路蜀地难走的路相比至少在五倍。蜀汉军队可在雍凉秦屯田,再召抚四周的汉朝遗民。东汉末大乱时很多汉人跑到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去了。例如高昌国是汉魏遗民建立的。魏书:彼之甿庶,是汉魏遗黎,自晋氏不纲,因难播越,成家立国,世积已久。就是说他们是汉末魏末时迁到那的,在晋朝八王之乱后建立国家。后来想归附中原王朝,当时北魏没有接受。他们的礼仪跟汉朝差不多。
第三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
电视剧三国中,阿斗问诸葛亮。魏国并没有打我们,反而我们频繁打人家。大家相安无事不好吗?诸葛亮回:陛下今年多大了,才十七。(应该是二十一)我已经五十有三了。凭蜀中险要可保二十年无事,我只要每天上朝下朝就好了。可是二十年后我可能不在了,可是陛下您才多大?虽然是电视剧,但道理是对的。
自古以来有偏安能久存的吗?要么一统要么让别人一统。像刘邦如果呆在巴蜀之地,依然能享荣华福贵。像唐朝开始在关中,有函谷关挡着依然能关起门过小日子。但却东出而争天下。要是等到中原一统,那时再想争天下就难了。像一些割据政权成汉前蜀后蜀南唐等那一个逃得了被灭的。像五代十国南唐本来就是南方政权中最强的,如果能趁北方多事之秋。因为北方最强的政权七十年间换了五个:后唐、后晋、后梁、后汉、后周。又要对付北汉和契丹。南唐如能东灭吴越、闽,南兼南汉、西吞南平、西征楚、西伐前后蜀。一统淮河以南,长江之境。然后再跟北宋一决雌雄。像东晋如能趁北方分裂成十几个小政权,全力北伐。步步蚕食壮大,恢复一统河山也未成知。却坐视北方一统成前秦、北魏。
后出师表就把这道理说的很清楚。虽然很多人讲伪作,但道理是对的。后出师表最早出现在公元252年,诸葛恪看后决定北伐。于是有人讲可能是诸葛恪弄的伪作。三国志: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诸葛恪也写了一篇讲以前的诸侯不思进取。三国志: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与之力竞,坐观其强大,吞灭诸袁。还讲了高皇帝为啥不关门过小日子,而是东出。
后出师表六条理由:1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我们不打魏国,魏国迟早是要来我们的。2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高皇帝和其谋臣都比蜀汉历害,但还是数败于项羽,最后一战定乾坤。3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刘繇、王朗当年都在杨州割据,而当年孙策渡江时才几千人。刘繇、王朗都没有主动消灭,最后让孙策消灭了他们。4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曹操用兵比得上吴起和孙子,但还是接连大败。所以一时的成败不足以论英雄。5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就是说自公元227年到汉中至公元229年间损失了很多人才,再过些年又会再损失。那时如何抵御魏国?蜀汉的人才是由:1从北方随刘备南下的。(公元221年时已经死的差不多)2荆州人才,荆州已失。已经不能再从荆州补给人才。3避乱到蜀的士人。现在三国鼎立,也没能补充了。4益州本土人才。就像东吴一样都是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到了后面丁奉昔日不过是甘宁的小将都能成为统帅了。6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我们不打魏国,而关起门来发展。一州之地怎么发展也比不过九州的魏国。时间久实力必然越拉越远。
从内因来说,像蜀汉这种以正统自居,由外地人控制朝廷中枢的边陲小国,如果统治者不主动北伐,且长期霸占着中央政府,那本地人就该造反了。即便不遭反,只要曹魏攻过来,本地人也会缴械投降,不会为外地人掌控的朝廷卖命。
诸葛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问题,所以他才要以北伐缓解内部矛盾。
从外因来说,魏国整体实力虽然强于蜀,但曹魏的边防压力也比蜀汉大。诸葛亮完全可以趁乱赌一把。
公元228—234年期间,曹魏的南方受东吴的牵制,有十几万兵力常年驻守在襄阳和淮南地区无法灵活调度。东吴的存在,无疑就缩小了蜀汉和曹魏的机动兵力差距。
除了东吴这个最大劲敌之外,曹魏的北方还有鲜卑轲比能和辽东公孙渊(公孙渊后来被公孙恭取代),这两股势力的实力也不弱。
就拿辽东公孙氏来说,其兵力约七八万,人口约六十万,是一个整体实力约为蜀汉三分之二的存在。魏国要防公孙渊,其在幽州和冀州的兵力就不能少。
PS:根据《晋书·宣帝本纪》记载,司马懿消灭公孙渊时,“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这还没计入乐浪、带方二郡的人口。如果再根据《后汉书.郡国志》对乐浪人口记载,公孙氏的地盘上,人口不会低于60万。(带方郡没有人口统计资料)
至于鲜卑部落,虽然人口不多,但草原民族善战,魏国不可能不防备轲比能入侵,而要防备他,魏国在北方并州和幽州的留守兵力自然也不能少。
另外,青藏高原的羌人时附时叛,魏国也要派兵力监视。
所以说,虽然魏国实力四倍于蜀汉,但魏国的敌人也多,其在扬州、荆州、幽州、并州常年保持了巨大的兵力部署,它的机动兵力和部署在雍凉地区的兵力,并不多。
PS:魏国在凉州的兵力未知。但根据凉州的人口(约为益州的8%)推算,其兵力不可能有很多。至多也就1~2万。
以街亭之战为例,当时曹真在关中的部队大约为五万,曹叡率中央军增援,派张郃领五万进攻街亭,此时魏军兵力约十万,与蜀汉的十万常备军规模其实是1比1比例。诸葛亮的兵力并没有很大的劣势,他完全可以通过北伐偷袭一把。
再一个,诸葛亮北伐的目标是凉州,也就是曹魏防御力量最薄弱的一个州。他以局部优势兵力撬凉州,实际上是以强凌弱,具备逐步蚕食魏国西北部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除了第二次和第五次北伐(第二次是配合东吴打石亭之战,第五次是自感命不久矣,没时间再逐步蚕食)外,诸葛亮其它三次北伐的进攻思路是以汉中为跳板,截断陇右与关中的连接,关门打狗,将凉州据为己有。
然后,蜀汉再以凉州为第二根据地,与汉中形成夹击之势,往东再谋取关中。
这个战略正是建立在一口一口逐步蚕食曹魏根基的想法上,并不是盲目的出兵,不知天高地厚的以卵击石,也不是故意打压魏延。
(若按魏延走子午谷偷袭关中的打法,蜀汉的主攻方向就在关中平原了,而不是诸葛亮的既定目标凉州)
总的来说,诸葛亮时代,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差距并非统计数据所显示的那么大。以诸葛亮的北伐思路来说,他西掠凉州,蜀汉是具有局部兵力优势的。而这种优势就是他两出祁山,三伐陇右的前提。
应:蜀汉别说只有十万军士,即使三万也要不断的北伐,哪怕喊口号做样子,不北伐不行啊,理由是刘备,诸葛亮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上去了,下又下不来,因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他是汉帝的叔叔,不管过去做小编织生意怎么样,现在己是刘皇叔了呀,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那刘备自称正统,他若不不断的北伐不是打自己的脸吗?那可就也是乱臣贼子了,司徒王朗与诸葛亮不是有段精典的对话吗?都讲自己是正统,都想让对方归顺自己,所以诸葛亮无论兵力多少,包括后来接班的姜维,都要去讨《贼》,谁让你是汉室《正统》呢?哪怕拼到最后一人都得匡扶正义,无论现代,过去还是将来都得讲名正言顺,否则站不住脚,刘备的皇叔不能空穴来风,总得办实事。
就是刘备死后必须不断的伐魏,因为你的占地叫…蜀汉,是汉室子民就该不断的维持汉朝,否则师出无名刘备怎能和《曹贼》混为一谈呢!
刘备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战略决策绘有宏伟蓝图:“将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自从关羽丢了荆州后,诸葛亮就知道北伐是铤而走险之举,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而刘备白帝城临终时只托孤,没再提北伐!那么,只有十万兵力的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呢?
1.当时蜀汉只有一个益州之地,而东吴有三州,曹魏有十州,实力摆在这里;如果不北伐任由自然发展,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蜀国提前被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北伐是以攻为守的无奈之举。
2.蜀汉待先主驾崩时,荆州已失,刘备死后,在益州:外来的刘禅、诸葛亮与原本荆州官员李严、谯周等尿不到一壶去,政治上充满矛盾;诸葛亮北伐如能成功便可扩大地盘,这样能缓解矛盾,所以北伐是权宜之计。
诸葛亮北伐是在给蜀汉集团画一张巨大的饼,这和现代企业老板给员工画大饼是一样的道理,就是给员工描绘一个美好愿景,让员工为愿景而奋斗。
蜀汉集团本来有一个美好愿景:恢复汉室,实现天下一统。《隆中对》给出了是实现愿景的方法和步骤,占荆益二州,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击进攻中原,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集团仅剩益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失去了出路,使蜀汉集团变成了地方割据政权。还能不能实现美好愿景,每个蜀国人心中都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诸葛亮北伐,是继续给蜀汉集团画饼,告诉大家愿景没有改变,愿景还可以实现。失去了荆州,蜀汉集团地盘小了,出路窄了,困难大了,但是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希望并没有破灭。诸葛亮北伐是用希望来凝聚人心。
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只要有一点点可能,有一线希望,就可凝聚人心。
具体来讲,以前跟着刘备干得的人,刘备死了,但他恢复汉室的奋斗目标还在,北伐就是继承他的遗志,就是恢复汉室在行动,这些人会一如既往地为梦想而奋斗。
益州当地的士绅,他们有两个想法,一是诸葛亮北伐成功,蜀汉集团在中原建都,他们就可以实现蜀人治蜀的愿望;二是蜀汉投降,曹魏集团不可能到蜀地建都,他们也可以实现蜀人治蜀的愿望。诸葛亮北伐其实就是叫他们走第一条路,不要想着投降。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就相当于告诉益州士绅,恢复汉室,统一天下是不可能的,那他们就会只想着投降,蜀汉内部矛盾必然激化。
蜀汉集团不北伐,偏安一隅,必然丧失斗志,仅拥有一州之地,内部又不团结,面对强大的曹魏集团,灭亡会来的更快些。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万一作用太大了,诸葛亮北伐就是在利用这万一的作用。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三国,曹魏雄居北方,孙吴盘据江东,刘汉偏安西隅。实力上排列,蜀汉地微人薄,本应韬光养晦,积蓄力量,以严防死守为主。
但是,诸葛亮决不会这样想的,这样无所作为不符合诸葛亮的性格。诸葛亮自幼以管仲自诩,一心效仿"尊周礼以攘四夷"的史迹,欲为季汉重现光武之中兴,统一天下。
蜀汉自关羽大意失荆州,隆中对已难实施,唯一就是"精兵简政",诸葛亮训练出一支铁军,然后安定边境,解除后顾之忧。一切安排妥当后,诸葛亮才上(前)"出师表",表达了不负先帝三顾茅庐之恩和白帝托孤之重,誓师北伐,统一华夏。愿鞠躬尽瘁丶死而后已。
当时曹濬新任,曹魏曹真和司马懿两托孤重臣矛盾重重,诸葛亮正是利用新君未稳之时,首出祁山。
无奈马谡不善调度,犯了兵家之忌,造成出师不利。
以后魏延又曾提出"斜穿子午谷"建议,派一支奇兵奇袭魏都。诸葛亮担忧孤军深入,反遭重创。失去了一次搏杀机遇。
诸葛五出祁山,曾用离间计将司马懿赶回老家养老;曾火烧司马懿,不是突降大雨让司马懿全身而退,诸葛亮其实几乎就将实现灭魏之大计。
司马懿后期干脆避其锋芒,坚壁清野,乌龟缩头死不出战。
一直熬到诸葛亮魂丧五丈原,才将局势扳转过来。
可见,诸葛亮在地微人少之下,仍然精兵强将主动出击,以攻代守,战场上是打得司马懿不敢抬头,是佔据先手之利的。
无论从光复汉室的大战略,还是五出祁山主动进攻的军事战术,诸葛亮都展现了积极进取丶奋勇争先的奋斗精神。
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以战止战保平安!
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欢“虚报”兵力,三国时期更是如此。每次战斗前都喜欢说带了几十万大军前来,而这里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蜀国只有10万兵力,但曹操方面的50万大军也是有着十足的水分,那么诸葛亮在这么少兵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敢北伐?
其一、曹操此时外强中干。
此时的魏国在经历先前的战争后,需要的就是修生养息,他们经不起大战大小。所以,除了在赤壁之战,在面对蜀吴当个作战时的兵力并不都很有优势,而现在的曹魏说拥有50万兵力,里面也有非常大的水分,这里是诸葛亮已经推测到的。
其二、曹魏人口虚报。
从资料上分析,蜀后主炎兴元年,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而魏国52万户,440万人;吴国52万户,240万人。我们知道乱世时期人口虚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三国时曹魏人口虚报的比例是最高的
其三、兵员战斗力。
曹魏在修生养息之时,为了预防其他两国进攻,便颁布了一条法令,凡是地位高于奴隶、低于平民着都要上战场,家人则为国家屯田。士兵不得改行,婚嫁也只能嫁于同类人,兄终弟及、父死子承、世代为兵。如果丈夫上战场而死,那么妻子会被强制性改嫁其他军人,生的孩子也是世代为兵。
在这样的政策下,军户并非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战斗,士兵不知道为什么而战斗,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一旦上了战场就怕自己死了,老婆被改嫁,孩子受欺负,所以第一个跑的都是这些屯田的军户。
所以从曹魏的实际人口、兵员战斗力、以及外强中干的情况来推测,诸葛亮是有信心以10万兵力来北伐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蜀国当时的局面是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相安无事,曹魏要修养,蜀国要发展。但问题在于蜀国的位置就决定了它的资源贫瘠,其发展潜力远不如魏国和吴国。
三国之间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都在稳固发展,但是一旦恢复好了,发展起来了,蜀国绝对会被第一个干掉。所以,诸葛亮知道这个潜在隐患,他不能等对面两家都准备好了,再抵抗,他要做的就是趁着自己还能支撑蜀国大局,趁自己还有这个精力,一定要北伐。
而诸葛亮北伐的观念很简单,就是不让你曹魏好好休养,你不想打,我就逼你打,而曹魏的整体数据上面也都说了,所以诸葛亮并不害怕曹魏,在他他看来10万兵力足够应付了。
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的观点
不管是诸葛亮还是陆逊,都是明白人,两国都在不断的进攻魏国,其实他们在北伐时能得到多少土地是次要的,目的就是不能让曹丕好好休养,我们来进攻你不打也得打,而曹丕就无法推行休养计划。
诸葛亮不停进攻曹魏,一方面是打破曹魏休养计划;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夺取曹魏的西北地区,对蜀汉政权来说,这能拿一点是一点,所以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稳扎稳打,从不贸然大举进攻。
而曹魏的司马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看透了诸葛亮的计谋,因此并没有与诸葛亮进行大规模战斗,而是依靠己方有利地形坚守阵地,与诸葛亮进行消耗。
诸葛亮军队长远奔袭北伐,其消耗巨大,司马懿这一招让诸葛亮如鲠在喉,无法大展拳脚,诸葛亮几次北伐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战场太远,后勤跟不上。
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后出师表》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五点疑问:蜀汉实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谈阔论,能不能取得胜利?
打天下不冒风险行不行?天下有没有不败的将军?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谢了,拿什么来争天下?
为了解决这五个问题,他诸葛亮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对于诸葛亮不惜国力,以弱对强,坚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只是诸葛先生不可能从坟里爬出来和执不同看法的人辩论,功过是非,任由你们评说。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顶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也绝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总的来说,北伐是诸葛亮的理想,是诸葛亮一贯战略思想的体现,是转移国内矛盾的高招,是蜀汉政权存在的理由,是选拔人才的捷径。
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
一、北伐是诸葛亮的理想
诸葛亮是个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学说的影响,儒家的“忠、孝、礼、义”思想已根植在诸葛亮的心灵深处。
什么是“忠”?忠于汉室正统,忠于刘汉王朝,这是最大的忠;什么是“礼”?维护汉室正统是最大的“礼”。
所以他选择刘备,与“国贼”曹操势不两立。
诸葛亮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负就是做一个管仲、乐毅一样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与正统为敌的枭雄。
做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他有义务维护汉朝统治的正确性,在维护中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对》中,他对刘备说出了自己的心愿:“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也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可是天下事并不总是如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过“挟天子令诸侯”,占领了制高点,实力强大;东吴经过几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而蜀汉政权偏居西南一隅,无论人力、物力、财力都无法与曹操甚至孙权相比。
英雄怎么会被逆境吓倒?
诸葛亮坚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尽瘁,正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百折不挠的写照。
中国历史中,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很多,他们坚持理想,百折不挠,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犹如飞蛾扑火,冲向光明。
哪怕这个理想实现起来很困难,他们也决不退缩。他们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努力过,奋斗过,终将不悔。再说世事多变,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说他们顽固,可以说他们迂腐,但你不得不为他们的精神感动。
二、北伐是诸葛亮一贯的战略思想
早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就说过:“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这是诸葛亮早就设计好的战略蓝图。
我们分析一下诸葛亮的北伐路线,可以发现,他的目标都是出秦川,争陇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决战,而是要占领关中。因为关陇地区对蜀汉政权来说太重要了。
秦陇地区,是蜀汉的门户,得到这一地区,则“魏不能越剑阁以收蜀北,亦不能绕阶、文以换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国中,客观的说,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仅有益州一州之地,无论人口还是财政,都十分脆弱。
为了扩张国力,诸葛亮只能不断的进攻,夺取更多的地盘。
秦陇地区人口众多,又远离曹操的心脏,归附曹操时间又不长,曹魏的统治尚未稳固,是蜀汉的第一选择。
秦陇地区是刘邦兴起的基地,也是秦国的大本营,开发时间很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特别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粮食基地,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蜀道之难闻名天下,诸葛亮一直想夺取秦陇地区,将这里建成攻击曹魏的大本营。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蜀军之所以屡次失败,是因为蜀军步军多,骑兵少。古代战争中,骑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机动力量,战斗力远胜步军。
(战马)
蜀地多山,且不产马,如果能够夺取秦陇地区,利用这里的马匹,建设一支强大的骑兵,对兴复汉室的意义不言而喻。
所以诸葛亮固执的向秦陇发动进攻,也是基于上述原因。
三、转移蜀汉国内矛盾的需要
刘备集团是用不正当手段夺取益州的,蜀汉政权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说过,汉内部有三个集团势力,分别是刘备代表的荆州集团,李严为代表的东州集团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团三个利益集团。
这三个集团中,荆州集团势力最大,它联合本土的益州集团,打压东州集团,获取更大的利益。
(蜀汉群臣分集团)
但是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之间,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
刘备死后,再也没有一个能用个人权威压制三个集团的人了,此时的诸葛亮作为蜀汉的实际决策者,如何平衡三个集团的利益,如何调节三个集团的矛盾,是他无法回避的问题。
诸葛亮作为儒家人士,治蜀采用法家之术,以严刑峻法治国,可以说就是平衡三个集团的需要。
诸葛亮以法律来约束三个集团,对三个集团基本上一视同仁,甚至对益州集团和东州集团较为放任,也是为了统治的稳定性。
从国力上来说,蜀汉是个弱小的政权。
诸葛亮也承认,“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之,王业亦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
诸葛亮认为,只有主动进攻,调动曹魏,才能产生时机,消灭曹魏的有生力量。
即使不能消灭它,也能消耗它。
这种以进为主的政策,至少在诸葛亮时代保证了蜀汉国内的安全。
中国有句古话,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只有让国家牌战争状态,才能用战争时期的作法和法律来实行治理,用战时法来管控国内的那引起利益集团,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对外矛盾上去,从而缓解国内矛盾。
(唯有打)
这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高明的做法,但也是饮鸩止渴的办法。
因为蜀汉的实力更加消耗不起,但是诸葛亮没有别的选择。
四、是蜀汉政权正统地位的需要
蜀汉政权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将“光复汉室”当做自己的口号,这也是诸葛亮的理想。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性质做过说明:“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讬臣以讨贼也”。
说明对于曹魏政权,蜀汉是与之不共戴天的。 在当时蜀汉的老百姓看来,消灭曹魏,恢复汉室,是蜀汉政权的任务,也是它的责任。
(刘备的蜀汉被看成续汉正统)
如果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谈何正统?这样做必然是民心尽失,又何以立足?
如果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留给蜀汉的只有“人和”这一种选择了。
如果蜀汉连“人和”都失去了,拿什么来和曹操、孙权抗争?
蜀汉政权的正义性和存在的必要性都会受到怀疑,又怎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所以无论是从蜀汉政权正统地位的需要,还是从诸葛亮毕生的理想信念出发,北伐都是诸葛亮必须的选择,也是他无悔的选择。
五、通过北伐发现人才,寻找接班人
我们知道,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依靠他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无异痴人说梦。
虽然现在有人为阿斗平反,认为他大智若愚,但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个没有多大志向的家伙,也许他不是坏人,但他绝对不是能够横扫天下的雄主。
那么,诸葛亮就要考虑尽可能多的发现人才,寻找人才,才能在自己死后接过自己的接力棒,让蜀汉政权获得生存空间。
蜀汉国内的人才储备是不够的。虽然《三国演义》对蜀汉大力褒扬,可是诸葛亮北伐时,所谓的“五虎大将”已经老的老,死的死,新生代的将领除了魏延(其实魏延严格来说不算是新生代了)之外乏善可陈,关兴、王平、廖化之流只能算是合格的将军,谈不上杰出的将领。
所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诸葛亮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军队是个大熔炉,而战争又是最锻炼人的。
只有通过战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才能实现权力的交接。
这也是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十分注意的问题。所以他发现姜维后,十分激动也就可以理解了。
诸葛亮将姜维当做接班人来培养,将毕生的本领都传授给他,终于让姜维成为诸葛亮之后蜀汉的中流砥柱。
除了姜维之外,蜀汉政权中的蒋琬、王平、张凝、吴班等人都是在北伐过程中不断成长出来的将领,虽然他们比不了老一辈名将,但也为蜀汉政权的生存贡献了全部的力量。
咱们再回过头来假设一下,如果诸葛亮不北伐,会是什么结果?
如果蜀汉不对曹魏进行无何止的骚扰,双方都有一个和平和发展时期,那双方的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为无论是人口、土地还是财力,魏国都甩汉几条街。
一旦让魏国实力发展到蜀汉根本没办法望其项背的状态,那蜀汉的灭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这是诸葛亮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诸葛亮的连年北伐,也是一把双刃剑,蜀国的国力在战争中不断消耗,可以说越打下去,越会亡国。这就是诸葛亮矛盾之处,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说过,这是“惟坐而亡”和“伐之而亡”的区别。如果灭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何不奋起一搏呢?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一个国家可以在一场战役中以弱胜强,但很难在战略层面做到“以弱灭强”。
历史告诉我们,这种“以弱灭强”虽然发生过,但是建立在强大的一方屡出昏招,自己作死的基础上的,比如刘邦胜项羽这是这种情况。
但是在诸葛亮所处的情况下,是很难发生的。因为诸葛亮面对的敌人,不是项羽这种草包,而是曹操和曹丕、曹睿,无一不是明主。
这是诸葛亮的不幸,也是大汉气数已尽的历史定律。
参考文献:
张大可《三国史研究》 《三国志》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细数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兵败病死之后的蜀国,是怎样的蜀国,如果不选择带兵北伐,那么蜀汉还有哪几条路可以走?这其中又有哪一条路能走的通?难道说是让蜀汉休养生息,等着日后再对“北伐曹魏,匡扶汉室”另行商榷?还是又要组建成为“吴蜀联军”,再来一次赤壁之战?①若是蜀国想要休养生息,那曹魏和东吴可能会答应嘛,人家看着等着蜀国元气恢复、实力壮大了,再去反咬一口?②还是蜀国想要再次和东吴联合以北拒曹魏?此吴非彼吴,上次刘备拿了人家的荆州,如今只言片语未曾提起,难道东吴还会再次应允联合之事吗?希望过于渺茫了……
魏、蜀、吴三国当初三分天下、三足鼎立之时,曹魏实力可居天下第一,东吴次之,蜀汉最为弱小。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新三国》当中刘备以七十万大军为报关羽之仇而攻伐东吴之事,剧中所述的七十万大军当属虚假。刘备建立蜀国之时,实力最为雄厚,但也不过仅仅益州一城和部分汉中地区。当时蜀汉国力强盛之时仅有人民不足百万,士兵仅有十余万人,两者加起来,也就还是蜀汉军民不过百万。而蜀汉北伐的敌手曹魏当时“占据天下九州半,拥有军民三百万”,如此看来,蜀汉各方面均不占优势。
那为什么早知天下三分、善知天下形势得诸葛亮仍然要选择以十万之众去敌对曹魏的百万雄狮呢?而且还是在接连失利之下继续北伐,直至病死五丈原?
其一:蜀汉北伐,匡扶汉室,替天行道,光复大业
说到底,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仍然鞠躬尽瘁地选择带兵北伐,其实,这还是由于蜀汉北伐具备必要性和兴复汉室的必要性。刘备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看起来是三国中最为具备汉室正统血缘的一位了,而如今曹魏篡汉,天下人为之动容。诸葛亮代表蜀汉北伐曹魏这乱臣贼子,实则可以凝聚蜀汉军心。
其二:蜀汉弱小,不可拖延
上边说到,蜀国实力是三国之中实力最为弱小之辈。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军队实力,亦或是领土面积,都是最为狭小之辈。可以这样说,蜀国最怕打消耗战,如若不趁势发兵北定中原的话,恐怕会越拖越久,曹魏乃盘踞北方之雄狮,如果等到曹魏元气恢复,那么南下侵蜀的话,蜀国结局必定悲哀。
其三:内部矛盾,争休不止
蜀汉本来占据荆州和益州两州,奈何关羽兵败,东吴将荆州失而复得。丢了荆州的蜀国,实力大为缩减,但是想当初刘备率领荆州将士打入益州并且占据益州。刘备生前蜀汉局面尚可控制,但是刘备死后,原本荆州官员便和如今的益州官员充满政治矛盾。诸葛亮北伐成功的话,便可直接夸大蜀国地盘,进而将曹魏取而代之,最终统一天下,这样就会给蜀汉内部矛盾寻找了一个利益平衡点。
综上所述,诸葛亮北伐之行为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更何况主上刘备曾经一再嘱托“北伐曹魏,匡扶汉室”的愿望。
谢邀,诸葛亮当然知道,他北伐不可能成功的,四川那个位子,割据一方非常合适,但是以它为基础打天下,历史上只有刘邦成功了,但是,严格来讲,刘邦是以关中为基础的,而不是四川。
所以,诸葛亮知道,他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也不是为了北伐成功,只是为了让三足鼎立更持久一点,这样蜀国立国能更久。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丕让张郃救援,张郃掐指一算,说“不用,估计我还没到,诸葛亮就跑了”,结果果不其然。
《三国志》:司马宣王治水军于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因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郃知亮县军无谷,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诏郃部还京都,拜征西车骑将军。
当时曹魏一门心思想要灭了吴国,如果吴国灭了,下一步就是蜀国了,所以,吴国不能灭亡,
诸葛亮北伐,就能把曹魏的兵力引到西方,让东部吴国的压力小一点,这才是政治家考虑的问题。
别看自己出兵出钱出人,最终得利的吴国,就觉得亏了,但你不得不这么做。
就像现在,面对美 的压力,你不得不出手救亻我一样,要是亻我残了,下一步就是我们,
我是兰台令君,我来回答!
首先蜀汉的兵力大概在10万人左右,这个数据应该是比较接近真实的。因为根据《士民簿》的记载,蜀的户口和人口是“领户28万,男女人数94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而且不到百万人要维持一支10万人左右的军队其实是非常吃力的,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可以凭借出色的治国能力,维持相对人民相对安定的生活,但他死后,蜀汉政治人才凋零,老百姓负担越来越重,我们才会在史书中看见关于蜀汉老百姓“民有菜色”的记载。不过无论蜀汉老百姓这日子过得怎么样,这在诸葛亮和姜维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实诸葛亮之所以屡次出兵伐魏,也是逼不得已。
首先,蜀汉和东吴并不一样,东吴可以偏安一隅,没人会对他说三道四。而刘备以汉室后裔自居,蜀汉政治集团以兴复汉室为政治旗号,那么面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篡夺汉室江山的曹丕所建立的魏国怎能与之和平相处呢?如果不讨伐魏国不等于打自己脸吗?你算哪门子汉室宗亲,祖宗基业被人抢了你还偏安一隅,坐吃山空。因此,不论统治集团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他都要在明面上摆出一副讨伐魏国,兴复汉室的姿态。
其次,有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不打别人,并不代表别人不惦记你。曹魏的人口差不多等于蜀汉的四倍之多,凭借诸葛亮的政治水平,当然可以让蜀汉快速发展,但是魏国那边也不乏治国的英杰,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你做到100分,别人可以做到300分,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蜀汉和曹魏的国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倒不如现在趁着自己还有精力拼一把,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因此诸葛亮的北伐在也有以攻代守的意思。
第三,别看诸葛亮只不过统治了一个小小的蜀汉,但其中的政治阶层的斗争也是非常复杂。比如蜀汉的统治集团其实是从荆州入蜀的外来户,他们与原来刘璋的手下和益州本地土著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所以刘备为了政权的稳定,才会在临终前安排李严掌握兵权以安抚其他两股政治集团。因此诸葛亮的北伐在客观上也有转化国内统治阶级矛盾,一致对外的目的。
客观的说诸葛亮的北伐策略并没有什么错,甚至可以说对当时的蜀汉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写的至今成疑,但有一句话符合了当时蜀汉所面临的形势,那就是“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人说诸葛亮的北伐耗尽了蜀汉的国力,可是别忘记蜀汉灭亡的时间是诸葛亮死后的30年,把锅算在他的头上未免有点张冠李戴了,有失公允了。以上就是该问题的答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