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里面如果魏和尚不死,会当什么官?你怎么看?
解放初,连长。
再往后,看命。
魏和尚魏大勇是1940年加入独立团的,在牺牲前先后担任团政委赵刚和团长李云龙的警卫员,如果他不死,未来的发展可以参考两个人的轨迹,一个实际存在的,一个是虚拟的。
一、虚拟的是段鹏
段鹏虽然参加独立团时间比较晚,但一进来就和魏大勇成为搭档,同时也是李云龙最信得过的手下,他之后的发展轨迹是,解放战争时担任侦察连连长,解放后依然是上尉连长,后来被李云龙提拔为团参谋长,相当于中校军衔。(小说和电视剧人设和角色都不一样,本文参考电视剧)
魏大勇比段鹏早到独立团,又救过李云龙的命,按理说他的发展轨迹应该高过段鹏一头才对,但笔者认为魏大勇就算没牺牲,估计解放战争时和解放后最多也就是侦察连连长。
原因在于,段鹏等于是顶了魏大勇的缺,占了魏大勇该有的位置,也占据了老李心中魏和尚的位置,段鹏之后的一切其实都应该是魏大勇的。
当然,这是电视剧,李云龙敢直接把人从连长位置上提拔到团参谋长,现实中这种做法很困难,小说中说的是组建特种作战分队,分队是团级。
二、现实中的是王虏
李云龙的原型有好几个,其中着墨最多的应该是王疯子王近山,但剧中他和魏和尚的关系很可能取材于王近山的战友秦基伟。
秦基伟将军在抗战时期曾有一名和自己出生入死的警卫员,名字叫王虏。他在太行山区跟随秦基伟五六年,中间救过秦基伟的命。
解放后王虏担任了15军警卫连指导员,在上甘岭战役中奉命率领警卫连96名战士增援坑道,全连在路上遭遇美军炮火覆盖仅有24人到达目的地,王虏和几十名战友一起牺牲在增援的路上。消息传到军部,秦基伟痛心不已。
在魏和尚参加独立团的1940年,秦基伟担任的职务是一二九师新编十一旅副旅长,也就是说秦基伟比《亮剑》里担任独立团团长的李云龙要高半级。
解放后,秦基伟担任15军军长,李云龙担任C军军长,那么参照王虏的上升轨迹,魏大勇最合适的位置无疑也是侦察连连长或者警卫连连长。
综上,不论是现实中还是虚拟中,魏大勇如果不牺牲,在解放后最可能担任的就是军直属连队的连长一级军官。至于能否像小说中那样直接提到中校队长,小说中概率挺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不太现实。
至于再往后,那就得看命运安排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负责任的说,当时的抗战军人根本没想过将来做什么官。
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下一秒就可能保不住命。
用一个国军老兵的话来说:和鬼子打仗,就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冲锋前,就当自己死了。如果冲锋下来还没死,就当爹妈又生了一次。
另一个国军师长说:当时没想过什么做连长,做团长。为了保家卫国,我们连命都不要,谁考虑过做官。当时那个军官肩膀上的星,不是用自己的命换来的?
抗战爆发时,一个美国记者采访国军士兵:请问,如果战争胜利你了,你准备做什么呢?
这个士兵想了一会,回答:那个时候,我已经死了。我们这代军人,都要牺牲在战争中的。我们牺牲,只为孩子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萨沙写了这么多年抗战历史,只是为了一句话:为抗日牺牲的英灵们,永垂不朽。
华东野战军的战史记载,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中,许多在济南战役中被俘的“解放战士”已经成为班里的骨干,担任班排长的大有人在。而到了战役第三阶段围困陈官庄杜聿明集团时,原黄百韬兵团的“解放战士”也已经有当班长甚至副排长的了,这就是“即俘即补、边打边提”的战场俘虏政策。不妨根据历史推敲剧情,此时李云龙抗战时期的另外一个警卫员段鹏,不过是华野2师的侦察连长,是不是职务偏低了?
其实也不算低,因为侦察连是比较特殊的战斗部队,基本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俘虏成分很少,是师首长直接掌握的精锐分队,连长人选至关重要。如果老八路军战士段鹏下到普通野战部队去,当个营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可以跟前述解放战士担任的职务成比例推算,虽然那个时候我军尚没有成体系的军队级别和军衔标准,但是职务和岗位分量还是能够区分清楚的。
那么建国初期段鹏的职务是什么?福建海防部队C军B团参谋长啊,妥妥的副团职干部,所以解放战争后期他的职务确实达到了营级,然后才顺理成章提拔为副团级,再然后官当大了“没管住裤裆里的东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差点被处理转业,多亏军长李云龙挽救了他的军队生涯和政治生命。此间,之所以着重介绍段鹏的职务,是因为只有他最合适跟魏和尚进行比较。
因为魏大勇的从军资历比段鹏还要深厚,之前撰文介绍和讨论过,李云龙担任八路军第一批主力团(772团)的营长,肯定是1937年到1938年的事情,而当他奉命组建新部队“新编第一团”的时候,那已经是八路军的第二批主力团,也就是八路军第一次大发展时期,时间段应该在1938年底到1940年上半年,具体应以百团大战为分界线。而来自中央军72师的上士班长魏大勇,是李云龙刚刚调任独立团团长不久,就逃出战俘营参加了八路军的。
显著的标志在于,和尚陪着李云龙参加了消灭鬼子战地观察团的战斗,参加了激烈而残酷的反扫荡,还曾经救了团长的性命,“反扫荡”的时间点,是百团大战以后华北日酋多田骏发动“百万大战”实施报复作战期间,因此历史的细节证明,和尚的参军时间在1940年之前,不仅作战勇敢还有对李云龙的救命之恩。
如果不是两个人感情深厚的兄弟情份,也就是和尚不愿意离开李云龙的身边,下到一线部队去当个连长一点问题都没有,剧中李云龙曾经把这层意思说得很明白,意思是和尚跟着他当警卫员在职务上吃亏了,颇有歉咎之意。看过《彭德怀元帅》电视剧吗?彭总的警卫员石头一心想去作战部队,下面的首长最初就想给个连长,结果是彭总不答应才暂时先任命为排长,抗战期间的首长的警卫员,差不多是这个级别。
而段鹏是在八路军第二次大发展期间才参军的,也就是1943年底到1944年以后,重要标志是独立团重新组建了骑兵连,所以才有了和尚和段鹏被困时,八路军骑兵连飞奔解围的桥段。当两个人同时给李云龙做警卫员时,魏大勇总是欺负段鹏,那就是老兵对新兵的态度,从军事历史的经验来分析,到抗战末期假如和尚跟段鹏都健在,并且同时下部队的话,和尚的职务应该是连职或者副营职,而段鹏最多是排职或者副连职,这就是差距。
这样就清楚了,以魏和尚的资历和战功,假如没有意外牺牲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到解放战争初期至少是营职干部,而到了全国即将解放之前的淮海战役期间,那就得是副团职干部,再到了建国初期,既然段鹏都成为了野战部队的团参谋长,那魏大勇怎么也得是团职以上干部了,不可能低于段鹏吧?可是又不会太高,因为他并非红军出身,而是反正过来的蒋军士官。
所以下限讨论完,还涉及到一个天花板的上限问题,在没有特殊功绩的情况下(类似于吕正操团长的起义等等),没有土地革命战争资历的抗日从军战士,正团职也是个槛了,再高也不现实。注意我们说的是战士而非干部,你像赵刚也没有当过红军,但人家是老地下党,延安抗大毕业的三八式干部,走出校门就可以当八路军第二批主力团的团政委,资历和级别在那呢。
可以举真实的例子说明,比如在1947年孟良崮战役中,最先攻上山顶的是华野六纵特务团,而副团长何凤山就曾经是粟裕的机要员,那还是1938年新四军组建东进的先遣支队时期,粟裕任支队司令员,而江西红小鬼出身的何凤山(15岁参军)就担任粟裕将军身边的机要员,也没有一官半职。到解放战争初期的1947年,出任特务团副团长,到淮海战役期间已经是副师长、师长,建国初期是副军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校军衔。
所以跟何凤山这样的老红军相比,魏和尚仍然差着一个段位,并没有红小鬼的资历,无特殊情况下很难晋升到副师级或者正师级干部,毕竟他也没啥文化,一介武夫而。因此在上下限都能够界定的情况下,魏和尚如果活到了战争结束,最可能最合适的职务就是团长,或者等同于团长的其他职务,比如师里面的副参谋长等等,再高再低都不符合历史。
那么到了1955年授衔时,适配的就是中校军衔,获授上校估计都会很难,是不是这样?
解放后很可能是转业,即使留在部队,最多是个师级干部退休。
李云龙红军时期是团长,还可能是主力团。八年抗战下来,是师长。解放后,先是代军长,勉强是正军级。55年的时候授衔少将。资历这么老,战功这么大,可是官却做不上去。
真实历史上,杨成武红军时期是团长,长征时期是主力团长。抗战初期也是团长,但是很快就带出一支队伍,开出一片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兵团司令,55年授衔上将。
李云龙即使比不上杨成武,授衔少将也是低了。是上级压制他吗?不是。
首先,李云龙是一员猛将,能打、敢打恶仗。但是他的长处也就这些了。
8年抗战,打来打去,老李一直是团长,即使他的部队够一个师,他还是团长。是上级不提拔他吗?
八路军当官不光要靠上级提拔,关键是自己“提拔”自己。给你一个团,你打出一块根据地,兵多了,那你就是军分区司令。根据地更大了,那你就是军区司令。
历史上,杨成武、吕正操等名将都是这么发家的。
《亮剑》中,李云龙打来打去,一直在战斗。但是没有表现他发展地盘,建设根据地。也就是说,他一直没有独挡一面,成为一方“诸侯”,他是有上级支配的。
其次,李云龙军事上很强,但政治上就弱了点。
除了上面说的他没有打出自己的一块根据地,说明他在行政领导上弱之外。电视中李云龙还违反过很多纪律,有群众纪律,有抗命。你可以说事出有因,或者说有时候他的抗命被证明是正确的。
但是,军队和战争中要强调的是纪律性,是步调一致、听从指挥,如果每个人都自行其是,那就完了。
有李云龙这样特点的部下,上级在使用他的时候会犹豫的,因为不知道他会捅出什么幺蛾子。
实际上,剧中李云龙浮浮沉沉,一直徘徊在团长位置上,跟他的这个特点是有关系的。
再次,李云龙很有个性,作为观众,也很喜欢他的个性。但是,作为一只军队的领袖,他的这种个性是有害的。
解放战争中,李云龙一师之长,居然化妆侦查,干了侦查连长的活,结果自己深受重伤,退出了战争进程,耽误了立功晋升。
这件事可以说充分说明了李云龙只知道按自己的性子来,不顾大局。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万多指战员的领袖,自己要对这一万人负责,还在逞匹夫之勇。
这件事也说明,解放战争时期的李云龙,并没有随着军队的壮大成长起来,他还是适合做团长,而不是师长、军长。
最后,作为观众和旁观者都很喜欢李云龙,但是刚解放的时候,已经当上军长的李云龙,他的个性和特点实际已经是对他的军和他本人的一种妨碍。
不过很幸运。刘师长把他送到了军事学院,在这里他受到了教育,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当他毕业的时候已经脱胎换骨,开始具备一个高级军事指挥员的素质了。
不过很遗憾,李云龙错过了很多上升的机会,和平了,他没有了用武之地。最后,他只是一个少将。
上面说了很多李云龙,似乎跑偏了,现在说回魏和尚。
李云龙的得意部下,跟他都是一个德性。可惜,这些部下还没有李云龙的资历和机会。
魏和尚抗战时期加入李云龙的队伍,基本就是砍砍杀杀的角色,全凭的是自己的办事立功,却没有表现出什么领导才能,或者说他带队伍的机会并不多。
那么,到了解放战争这种大规模野战的时代,讲究的是火力和组织,个人砍砍杀杀能力再强,也不一定适合带兵。
所以,解放战争时期,魏和尚基本也就是在中下级军官职位上。
解放后,如果魏和尚不像李云龙那样经历一番脱胎换骨,他是不适合做高级军官的。何况,李云龙也只是军事上成熟了,该抗命的时候他还是不含糊的。那么,有同样性格的低级军官魏和尚,如果不在性格上“成熟”起来,恐怕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李云龙对魏和尚的使用,有战争年代,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性质。
和尚到李云龙手下,也就是参加八路的起点高度是被俘的国军第27师中士班长,而在小说原著中,他是国军的排长。
按照我军抗战时期任用干部的标准,和尚第一没有很好的出生,根不正苗不红,第二,没有排级以上的带兵经验。第三,没有井冈山根据地、雪山草地的资历。对于这样的人,才能再高,是不能乱提拔的。
李云龙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做警卫员,实际上对和尚来说,是最合适的上升路线。李云龙同时也需要武艺高强的魏和尚的保护。当然,从此魏和尚的上升速度,就和李云龙密切相关。
李云龙解放后授少将,任福建省军区C海防军军长。如果和尚一直在他身边,下连队可以从连排长历练起,不下连队,可以做参谋等。段鹏比和尚资历还要浅,到了解放后历任C军B团参谋长、梁山分队队长,应该是一个团级。那么平反过后干到老,估计能混到师级。
但是这是理论上的,李云龙是个臭脾气,升迁本来就慢,而和尚就更是我行我素。所谓良才择主而侍,如果离开了李云龙,和尚可能寸步难行。李云龙和和尚的关系很像宋江和李逵的关系,李云龙赏识和尚的才华,宠着他,护着他,惯着他,而他也非常忠于李云龙,但是军队不是山寨,军队是要讲政治的,李云龙不是给自己带兵。
后来李云龙被整的时候,段鹏等人都看不下去,就更不要说一项无组织无纪律只听李云龙的话的和尚了,他肯定要带人去报仇火拼,那后果不堪设想,甚至有可能有人要整李云龙,会先拿和尚开刀祭旗,和尚的下场会很惨。
所以,和尚在抗战中牺牲其实是最好的结局,一个有本事的人,被伯乐看重,为全民族团结抗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人生永远停留在烈士的地位,对和尚来说,也是最好的归宿了。
宇哥带你读原著,一起来答《亮剑》第一回。
看原著,更深入。
魏和尚何许人也?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首先就必须先了解魏和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原著中,魏和尚原名魏大勇,是1938年入伍的老兵,河南登封人。
他从小就在少林寺当和尚,练得一身的好武艺,性格上也好勇斗狠。
后来,因为他屡犯寺规,就被主持赶出了山门。
魏和尚从军记
因为他有一个哥哥当时在国军部队当连长,所以他就打算去投奔哥哥当兵。
就在半路上,魏和尚没有找到哥哥,却有缘碰到了李云龙的独立团。
当时的八路军还戴着青天白日的帽徽,所以魏大勇就认为这是正规的“国军”就留了下来。
就这样,魏和尚就误打误撞地从军了。
魏大勇神勇无敌
在战场上,魏大勇的战斗力,在独立团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1939年,他在一次战斗中,一战成名。两分钟之内,就消灭了五个受过严格训练的日本兵。
这场战斗后,魏大勇就被破格提升为了排长,这年他刚满18岁。
李云龙见魏大勇如此神勇,喜欢得不得了,就让魏大勇来当他的警卫员。
魏大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李云龙与魏和尚的关系
要说在独立团,李云龙与谁最亲近,不用说,只有魏大勇。
所以每次当李云龙和魏大勇说悄悄话的时候 ,心惊胆跳的总是政委赵刚。
因为赵刚不知道,李云龙和魏大勇会出什么幺蛾子。
就比如:那次李云龙和魏和尚瞒着赵刚,去赴楚云飞的约,结果大闹平安县城,将县城的日军军官消灭了个干净。
结果,李云龙被日军悬赏十万大洋,就把赵刚惊掉了下巴。
魏和尚救了李云龙的命
要说魏和尚这个警卫员当得怎么样?
那就必须要说起李云龙的滑铁卢:赵家峪的那场与日军山本特战队的战斗了。
那晚,李云龙能够突破重围,顺利逃生,全靠了魏和尚的臂力。
当时,村口被日军围住,魏和尚奇迹般地将10颗手榴弹绑在一起,足足扔出去了20多米。
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突围的道路打通了,李云龙得救了。
魏和尚之死
要说,魏和尚的死,实在是一个意外,真的太可惜了。
这天,他骑着刚缴获的白马,意气风发地去给129师师部送信,却不料半路遇到了黑云寨的土匪。
这黑云寨的二当家山猫子想在投奔八路军之前干最后一票,结果遇到了魏和尚。
魏和尚也是艺高人胆大,不肯服软,一下子干掉了六个土匪。
结果却不料,被隐藏在暗中的山猫子放冷枪打中了。
在临死之前,魏和尚最后的想法是:自己居然在小河沟里翻了船。
魏大勇早就可以当连长
李云龙在得知魏和尚死了之后,先是足足愣了20多分钟,紧跟着捏碎了酒盅,口吐一大口鲜血。
此时的李云龙悲愤欲绝,在他看来整个独立团谁都能死,就是和尚不能死。
魏和尚除了一声武艺之外,心理素质也是极佳的。
如果不是跟李云龙当警卫员,这个时候的魏大勇早就是连长了。
魏和尚的大名刘师长都知道
魏和尚死前的赫赫威名,早就流传在外了。
孔捷就对魏和尚垂涎三尺,想要用五挺九二式的重机枪交换魏和尚,却被李云龙拒绝了。
甚至连刘师长也知道魏和尚的大名。
魏和尚职务一:团参谋长
如果此时魏和尚没死,而是坚持到了解放前的金门大战。
那么魏和尚此时的职务应该是一个团的参谋长。
因为后来李云龙当师长时,他的警卫连长董大海就升为了C团的参谋长。
但是我估计以魏和尚的资历,他的实际职务应该会更高。
魏和尚职务二:特种部队队长
如果魏和尚活到了解放后,那么他的职务很可能是团长。
而且他一定是李云龙组建的特种部队队长最合适的人选。
那时的魏和尚应该是正团级的特种部队队长。
在这之后,魏和尚再要升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为这是李云龙的命运也同时决定了魏和尚的前途。
李云龙没命了,魏和尚也同样不会苟活。
宇哥带你读原著,感谢你阅读《亮剑》问答解析第一回。
喜欢请关注,下回见。
抗战时期,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搞了个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破坏了大量日军的交通线,摧毁了日军一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据点,敌酋冈村宁次大将发动了对冀中根据地的报复性大扫荡。
由于武器装备悬殊,八路军被华北精锐日军追了打,无奈只得采用化整为零的战术,以连排为战斗单位各自突围,所以战斗减员非常厉害,抗战剧《亮剑》真实地展现了抗战时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
《亮剑》中魏大勇,因在少林寺待过十年,学得一身好武艺,因此又称魏和尚,原是国军第27师上士班长,与日军作战时负伤被俘,后凭借惊人的功夫,在和日军特战队比武时杀死日军教官,凭借缴获的一把王八盒子手枪,从战俘营中单枪匹马杀出,被赶赴独立团途中的新来的政委赵刚所救,参加八路军以后,先担任赵刚的警卫员,后成了团长李云龙的警卫员。
反扫荡时,从日军铁壁合围的辛庄突围,李云龙病情加重时,是魏和尚背起李云龙,躲到了一村庄的院落,靠自身武艺用一段碗口粗的木桩击杀了四、五个进院落的日军。
与苏醒过来的李云龙用驳壳枪、步枪、手榴弹,与日军展开激战,坚持到了安全撤退到赵家峪根据地不见团长时又率部折返寻找的赵刚到来,俩人遂安全脱险。
魏和尚武艺高强,用手中的红樱枪刺杀了单挑的日军第21旅团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战斗中多次助李云龙脱险,参与大小战斗数十次,用李云龙的话来说,让他干个营长都没问题。
但魏和尚却非常重情义,用他的话来说,团长当他是亲兄弟,所以愿意跟团长干,才不稀罕当官呢。
以战争年代,八路军军事和政工干部都紧缺,以魏和尚的军事素养,和自身功夫,当营团长等指挥员,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也是能胜任的,李云龙在当团长时,就说魏和尚当营长绝对没问题。
只可惜非常忠诚独立团和李云龙,且军事素养在全团也就一营长张大彪和后来的武功高手段鹏才能媲美的魏和尚,却惨死于黑风寨土匪之手,李云龙如丧考妣,大怒之下,不顾孔捷的苦谏,决意率所部全歼了已答应被孔捷新2团收编的谢宝庆麾下的土匪,替魏和尚报了仇。
全国解决以后,李云龙在用楚云飞送的勃郎宁手枪结束自己生命以前,是解放军福州军区对台作战的一个主力军军长,1955年9月27日,全军首次授予官兵军衔时,被授予解放军陆军少将。
倘若魏和尚不死,跟随李云龙南征北战,前提是下部队带兵,不再担任李云龙的警卫员,以李云龙在独立团团长任上说魏和尚当个营长都不过份,那么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成了华东野战军主力师师长时,魏和尚绝对有可能成为李云龙麾下的主力团团长,以此类推,当李云龙当军长时,魏和尚也非常有可能成为李云龙麾下的一名师长。
综上,魏和尚的军事素养,以及一身功夫,是块带兵打仗的料,这点李云龙早看出来了,要让其带一个营的兵力,在其手下当营长,但魏和尚却对忠诚于李云龙,因为李云龙当他是兄弟,所以宁愿给其当警卫员,也不愿带兵打仗。
倘若魏和尚战时不死,跟着李云龙南征北战,非常有可能成为解放军的一名师长,在1955年全军首次授衔时,应该是一名大校级别的师长。
段鹏当什么官?他魏和尚就会当什么官!
其实光看一下段鹏的军人履历,你就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李云龙对段鹏的栽培,其实就是原本拟定好的、给魏和尚铺路的方向。只不过魏和尚中途牺牲,段鹏才取而代之。
1943年,李云龙与楚云飞在清源县城见面,偶然间挖掘出段鹏,随后并将其带入独立团。由于段鹏的身手与魏和尚不相上下,因此,进入独立团的段鹏长期担任李云龙的第二警卫员。但以李云龙爱才如命的性格,他是不可能在身边留下两个精英的。段鹏成为替补其实就已经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魏和尚在未来有可能会被李云龙推进基层部队。
而这个问题早在1941年的反扫荡围剿的时候,李云龙就曾推心置腹地与魏和尚交流过这个问题。以魏和尚的能力和身手,倘若被下放到基层部队担任军官,未来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升迁。只不过此时的魏和尚出于报恩,还不想离开李云龙,而李云龙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者,这个问题就只能一再地拖延。
但随着段鹏的到来,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在段鹏成为替补警卫员之后,李云龙对他的培养连魏和尚都感到羡慕。当缺枪少弹的八路军,每个人只能装备十几发甚至几发子弹的时候,李云龙却给段鹏特批了400发子弹,用于锻炼枪法。毕竟段鹏的武功鲜有对手,但从来没有接触过枪械的他在射击方面完全是菜鸟。
而魏和尚纵然情商太低,也不可能看不出这其中的门道,但他没有对段鹏进行排斥,显然他也认可了李云龙接下来对两人的分配和布局。但这一切美好的规划,都随着黑云寨夜猫子的无耻偷袭而发生了改变!而这也意味着,李云龙曾经为魏和尚铺好的路,现在的段鹏要提前走上去。
1948年,伴随着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晋升为华野二师的师长,同一时间的段鹏的身份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此时他也变成了师侦察连的连长。结合他过人的功夫和五年的兵龄,段鹏晋升到这个级别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而这也意味着,倘若魏和尚没有牺牲,身手同样不错且有着八年兵龄的他,也完全有资格去胜任这个侦察连连长的位置。
那魏和尚接下来的走向,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魏和尚将会变成C军某团的参谋长,属于副团职级别,这也是段鹏后来的位置。
1955年第一次授衔,虽然没有交代段鹏授予了什么军衔,但结合他副团职的身份,段鹏应该被授予中校军衔,而魏和尚如果此时还活着,他的军衔级别应该也是中校。
附带再说一些题外话,1948年淮海战役,段鹏担任侦察连连长的时候,作为一个军事主官,他在深入敌后对楚云飞的89师展开快速偷袭时,他竟然一度迷失了方向,并且对于眼前的战况不知所措。最后是靠着李云龙的指点,通过抓捕舌头俘虏,才从混战中杀出重围。从这一点来看,段鹏由于文化素质有限,主观判断力更有限,以他的能力还不足以担任一个真正的高级军事主官。这恐怕也是50年代之后,他的身份开始变成副职的原因之一。
而同样没什么文化,也不会独立进行军事指挥的魏和尚,就算他能一直活到最后,他的情况恐怕也与段鹏相差无几,能当上一个副团职估计就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