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怎么改变孩子拖延?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4关键词:孩子

问题补充: 怎么改变孩子拖拉的毛病呢?这个作业能写两个小时了,大人都要崩溃了

点赞1、双鸭山市 网友:泪染裳

大家好,我是园长妈妈,带着解决问题的的思维分析回答问题:

一,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第一步:了解概念

什么是拖延?

意思是延长时间,不迅速处理;延长。

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有目的的推迟。拖延使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无法完成,或者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才刚刚启动。

引起拖延的原因都有什么?

《拖延心理学》是豆瓣拖延小组的镇组之宝,这本书系统的分析了拖延的性质、成因以及在如何克服拖延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两位作者(简·博克、莱诺拉·袁)曾开设过拖延工作坊,在书中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可以有效的帮助读者了解书中的内容

从学生到教授,从员工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艺术家,拖延的问题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很多人也意识到了拖延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烦恼:

1.恐惧失败

这是拖延症最为普遍也是最常见的原因,你之所以不去做很多时候是因为你害怕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恐惧事情本身

2.恐惧成功

这一点或许看起来很奇怪,我给你举两个例子:比如你会担心你因为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而遭到他人的妒忌,从而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坏;

3.争夺控制权

你妈妈会催你20遍,让你收拾房间。你一直答应,但却一直不做。最后她因为你的拖延行为而大发其火。同时,你又对她的啰嗦也十分厌烦。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在争夺控制权。

4.抵抗压力

在压力降临的时候,我的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生物反应机制。有时候,这种压力会让我们有一种“窒息感”。

5.存在拖延基因吗?

比如你患有某种程度上的先天性注意力缺失、执行障碍、季节性情绪纷乱、抑郁症,亦或者是失眠,在些生化因素很可能会与你的拖延症有很大的关系。

二,分析宝贝,

我家宝贝是拖延症,还是只是行为习惯,或者并不是问题,区分沥青,确定正确的认知,才能真正轻松面对问题!

因为孩子本身就不是拖延症,只是我们教养方式,沟通技巧,表达方式,还有评估系统有问题,给孩子贴标签啦!那其实很简单,

学习区别,转化心念,重新陪伴,建立规则,做好示范就好,

首先:家长和孩子一起罗列一个时间,工作,学习,生活清单,父母和孩子一起严于律己,定上奖励惩罚机制,出现问题当下变现!

坚持做7天,21天,36天,91天,好习惯就建立了,

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不是因为父母监督而改变,而且因为父母转变了角色,从指责,挑剔,居高临上,挑毛病,贴标签反转,蹲下来,和孩子一样需要成长的伙伴,一起做到,一起监督,监督只有自己主动行为,监督一到成为了自己对自己的模式,这才真正能达成监督有效的结果!

所以自律从懂得监督(自检)开始!

三,宝贝,是拖延症,必须找专业育儿专家,或者心理医生支持!

点赞2、韶关市 网友:国妓总奸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孩子作业拖拉,怎么办?穆老师认为,这是习惯与性格使然!

若想彻底改变孩子拖拉的毛病,家长朋友们首先要陪孩子一起写作业,了解“病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孩子作业拖延,无外乎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如下:

一、作业太难,不会写;或上课不认真,不会写;

二、作业太多,确实花费时间长;

三、写作业没有次序感,不会统筹兼顾。

比如第一题就很难,他就一直停在那想,一小时过去还在想

四、不好的行为习惯造成的。

比如,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玩玩玩具,一会儿摸摸鞋,一会儿吃点零食,一会儿扣扣指甲……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改变孩子呢?穆老师给出如下建议:

?一、课堂一定要认真听课,并做好课堂笔记,晚上检查。(这是高效完成家庭作业的先决条件,也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二、告诉孩子,先把会写的任务完成,不会写的先放一边,最后统一解决。

?三、监督孩子写作业时的行为习惯,及时予以纠正。

?四、根据作业量,规定时间,不完成就接受处罚。(具体处罚内容由家庭自由协商)

?五、平时训练孩子做事能力,要干练、果断、专注,不要拖拉。

?六、故意拖延买给孩子想要的东西,让他明白拖延的危害性。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点赞3、拉萨市 网友:雾色缭绕

孩子做事越是拖拖拉拉的,大人就越是爱催,刚开始可能还有点用,催的次数多了了孩子就麻木了。怎样让孩子不再拖拖拉拉呢?

单纯就写作业这件事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试着放手,培养独立能力。写作业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由大人陪着写,在某种潜意识里,孩子会觉得是你们俩共同的事。他也习惯有大人的陪伴,尤其喜欢催人的家长,孩子习惯后会认为你催了才是该写作业的信号。可以试着跟孩子说让她自己写,写完由你检查,或者遇到不懂不会的再来问你。如果孩子不同意,非得让你陪着,你就可以给他讲道理,或者借口有事没法陪,总之,目的就是让她自己写,让她知道这是他自己的事,大人也有大人的事要做。

2??给出学习的环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最好孩子有专门学习的一个房间或者一个区域。这个区域里不要有手机,故事书,毛绒玩具等等一些会分散他注意力的东西,只有书本作业。

3??适当让孩子接受惩罚,只有自己受过惩罚印象才会更深刻。孩子如果拖拖拉拉,大人可以在适当提醒过之后不再给予提醒,到睡觉时间还写不完的话,可以让他自己选择,是要睡觉还是写作业。如果孩子选择写,那就让他写,一般生物钟固定的孩子到点不睡熬着会很难受,所以可以让他长点记性。如果孩子选择睡觉,明天早上早起写那就让他早起,我们都知道早早起床睡不醒的感觉有多痛苦,所以孩子也会记得的。真的不愿写也由着他,明天到学校所有后果自负,要让他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总之,想改变孩子拖拉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不能着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创造合适的环境,适当让孩子承担拖拉的后果,都是可以帮助改进拖拉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点赞4、吉林市 网友:梦如初

很荣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的儿子也有这么一个坏毛病——拖延。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不紧不慢,就拿每天早上来说:

“彬彬,快起床了,都8点了,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我一边帮儿子整理书包,准备早餐,一边喊着儿子起床。

5分钟过去了,儿子依然没有起床,我接着催。10分钟后,儿子慢吞吞的起床,却在那里玩玩具。

“都8点半了,你是不想上学了吗?”我无奈的帮儿子把衣服穿好,然后带他去洗脸刷牙。

等到全部弄完送到幼儿园门口,已经是迟到十几分钟了。

让我经常在想:这孩子怎么小小年纪就有拖延症。

我想很多家长也跟我一样有这样的烦恼吧,就算我软硬兼施,可是孩子依然慢慢吞吞地跟不上我们的节奏。



我想用儿童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去说说这个孩子拖延的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拖延?

在解决怎么改变孩子拖延的问题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孩子拖延的原因。

1,天生性格慢吞吞

其实,有的孩子天生的性格就是慢吞吞的,这一类的孩子经常是内向,胆小而且沉默。因为性格如此,所以很难去改变,反而是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他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天生慢吞吞的孩子,虽然他们内向,但是也有细致谨慎、从容不迫的一面,所以不要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好,或者当成问题儿童。



换个角度来看,慢吞吞也未必是坏事,起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的所在,让自己明白如何处理眼前的困境。

对待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心的引导,让孩子在保证做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做事的速度。

2,非天生性格

有的孩子并不是因为天生性格如此的,那么他们其中有以下几点原因

(1),孩子对需要做的事情缺乏兴趣,就会用磨蹭来拖延。

比如:你让孩子看动画片,他可以认真的看完,可是你让他收拾玩具,他可以磨磨蹭蹭的,直到你爆发了,他才会稍微快一点,但是你一不注意,他又开始放慢速度了。

(2),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知道孩子对组委的一切事情都很感兴趣,所以总会被眼前的事情吸引住忘记手头的工作。

(3),孩子的时间观念差,做事缺乏紧迫感

(4),家庭环境影响

如果说爸爸妈妈都是喜欢拖延的人,那么孩子十有八九也会是喜欢拖延

(5),享受对大人的依赖

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照料都很用心,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由大人代劳,于是便习惯性的形成了对父母的依赖,即使面对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他都会不紧不慢,等待父母的帮助。

怎么改变孩子拖延?

喜欢拖延的孩子写个个作业能写两个小时了,大人都要崩溃了。如果遇到性格比较急的家长,提高嗓门对孩子吼,甚至打骂孩子。这些简单粗暴的办法看上去很有效,初期做事的速度快了,可是一段时间后,该拖延照样拖延,别问我怎么知道,我过来人。

因此,我们应该换个心态,换个角度去引导孩子。


1,给孩子做好榜样

如果说我们大人也有磨蹭的毛病,那么一定要改,要养成干净利落、做事迅速的习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都是模仿大人做事的,所以你好的习惯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2,比赛法


儿子吃饭拖延这块,我就喜欢和孩子比赛谁吃的快。当然会制定好规则,不能狼吞虎咽等等,然后记录比赛结果,一个星期如果能赢我多少次,就奖励他。当然,这里面有时候是需要我们放水,让孩子能获得成就感,有时候需要让他知道某个地方做的不好才会输,下次继续努力。

3,利用兴趣


我们可以选择孩子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喜欢看的动画片等,来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促使孩子快速行动。

比如在收拾玩具这块,我会告诉他在10分钟内如果把玩具收拾好,我会给他看一集动画片,这个时候他的做事自然就快了。

当然你利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说谎,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完成,不然只会让孩子更加消极对待。

4,训练孩子的速度

有时候孩子拖延可能是因为不熟悉,不懂导致的。我们可以通过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技能,让孩子的动作快一点。

就拿写作业来说,如果你不管他,或者让他独立完成,他半个小时未必能写好一行字,问其原因,就是因为不懂怎么写。有时候我们觉得很简单,但是孩子未必这么觉得,我就会重新拿一张纸,手把手教儿子写字。写到他觉得差不多了,就让他独立在作业本上写。孩子找到了方法后,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5,适当的鼓励和夸奖

鼓励和夸奖是能有效的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的,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都是重视来自外界的认同的,所以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是必要的。

还是说写作业,一般我手把手教儿子写了几行字后,我会独立让他完成作业。开始的时候他写的很丑,甚至写错,我是不会让他擦掉重写,而是让他先把作业全部写完,再回头去改前面写的错或者写的不好的。

一旦他写的正确或者比前一个字写的好的时候,我会夸奖他这个字哪里写的好,这样保持是最好的。这样做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进步了,也能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6,让拖延付出代价

有时候要让孩子自己体会拖延带来的损失,他才会自动自觉地快起来。


记得有一次孩子赖床,到点的时候我叫他起床,结果无动于衷,刚好前一晚工作晚了,比较累,就想眯一下眼。结果我不小心也睡了下去。可能儿子他没有听到我叫他起床的声音后,开始慌了,就马上起床洗脸刷牙好,跑到我身边叫我起床可以送他去上学了。

而且有时候孩子迟到了,老师一定会问原因,只有孩子挨了批评,才会知道后果,自然就会想着加快速度。


7,拒绝包办代劳

想要孩子不在拖延,我们就不能看孩子做的慢就包办代替,必须剔除对他多余的帮助,这样才能让孩子不会依赖父母。对于孩子的分内事,就要让孩子亲力亲为。


既要在孩子做事的时候遇到困难给他恰当的知道哦,又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他慢慢去摸索完成事情。


说到最后

想要改变孩子拖延的毛病,我们还是应该以鼓励为主,结合科学的方法教育。给孩子规定一段具体的时间,如果完成了,就给予奖励。另外要改掉拖延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无论是与性格有关还是其他原因,我们都要给孩子多一些时间,多一点耐心。

以上是问题的相关回答,希望能给到你帮助。

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得到科学的护理,健健康康成长。

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和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立志成为相妇教子,出厅堂入厨房的男人,左手锅铲右手笔,一半生活一半灵魂,只想分享日常不完美的育儿想法,喜欢可以点赞关注我。

点赞5、济宁市 网友:空气猫

经常听到妈妈们抱怨孩子各种拖延:"明明可以很快做完的几道题,可以从7点做到10点"、"来不及了上学要迟到了,孩子还在不紧不慢的穿衣服"、"3分钟可以刷完牙,东摸西摸,前后半小时才弄完",这些情景,您是否也似曾相识?尤其是辅导作业的时候,任凭家长苦口婆心,孩子就是快不起来,还一边哭一边挠头,此时家长心跳都加速,"母慈子孝"瞬间消失。如果您的孩子有拖延的习惯,正苦恼于怎么改变,可以来看看儿科医生的解答。


孩子拖延磨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家长会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孩子拖延的原因,认为孩子就是不重视,故意拖拉,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时间的认知是不同的。时间的长度、时间点、时间顺序等概念的理解,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家长往往忽略了观察这个规律。


2岁以下的宝宝,吃饭、玩、睡觉的时间都是个性化的,家长应以宝宝的舒适和生活习惯为主,时间的衔接顺其自然,尊重宝宝自然的时间表和节奏,给予充分的关爱,让宝宝拥有高度的安全感。当宝宝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爸爸妈妈应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探索,不要过度的催促、干预。


3-4岁的幼儿,时间仍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孩子需要很多的亲身体验,来发展时间观念。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时间的概念一般仅限于饭前洗手、儿童节、生日等一个个的事件形成的。



家长平时让孩子固定的参与熟悉的时间程序表,可以增强他们的时间意识,比如每天吃饭前要洗手,上完厕所要洗手,早餐起床后要刷牙,之前和之后是学龄前孩子可以理解的时间观念。而此时家长如果跟孩子说10分钟内吃完饭出门的话,他们往往理解不了10分钟是多长时间,这就超出了本年龄段对时间的认知,也就很难配合家长的要求了。


5-6岁的孩子,可以教会他们看时钟的长针、短针,让他们了解5分钟大概是多长时间。也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的事件来定义时间,比如:这集动画片大概20分钟,看完就关掉电视出去玩一会。

【小提示】:不同年龄段孩子,对于时间的认知是不同的,小宝宝"没有时间观念"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的唠叨孩子"快一点"。

孩子拖延,家长也要适当反省自己

有的家长从小就对孩子的大小事务包办代替,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导致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做事情缺乏主动性,一遇到困难就要大人帮忙。


孩子慢慢养成了拖拉、懒散、消极被动的习惯,没有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变得拖延磨蹭。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要做手脚架式的家长,从旁观察,必要时给予帮助,而不是直升机式的家长,看不过眼就直接拦截一手包办好。



如何改善孩子拖延习惯?

有的孩子明明知道拖拉不好,想改变又无从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帮助孩子认识和改变。


首先,培养时间观念,要从小做起。比如2岁左右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可以对他说:"妈妈现在要出门一趟,会在你中午睡觉前回家"、"今天上午我们在家玩,中午吃完饭再出去游乐场转一圈"。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借助于绘本,给他们讲讲时间的词汇和故事。


其次,对孩子的时间要求不要太抽象,比如"再过5分钟出门、还有15分钟吃饭....",这样的时间标准,孩子很难有直观体验,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往往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孩子还没进入状态,容易导致矛盾升级。可以通过具体的食物做一个 关联,比如"太阳出来了要起床了,月亮婆婆来了天黑了要睡觉了"。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定闹钟、计时器的方法来提示时间。


再者,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或活动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认知。比如周一学校要穿园服、今天是爸爸的生日、睡觉前不能吃零食等,把时间和事件联系起来。

【小提醒】: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以身作则,做事情积极不拖延,发挥榜样的力量,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发现孩子拖延,同时还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要及时咨询儿童心理科医生,排除多动症的问题。

总结: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家长想让孩子不拖拉,需要加强鼓励、引导,而不是替代、包办和一味的抱怨。借助绘本、日常活动、闹钟等工具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提高效率,孩子做得好,可以适当给予奖励。

点赞6、长治市 网友:电竞书生

经常听到很多妈妈抱怨说:自从孩子上了学,他得了拖延症,自己却得了狂躁症!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一天的拖延总是从起床开始,接着就是洗漱、吃饭等等。

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开始拖延,更何况做作业、预习功课、备战考试。

然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一时间成了众多父母心中的偶像

这里不得不夸奖一下那些细心的父母,通过对孩子拖延行为进行仔细观察之后,大致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

1、启动任务的时间延后

这句话简单的去理解,就是孩子往往把简单与困难的事情,颠倒了顺序。喜欢的,例如放学后看动画片、吃零食、玩玩具都放在了第一位,一直拖到晚上9点了,才想起来还有作业没有完成。

2、孩子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边界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往往存在这种问题:一听就会、一考就忘;这样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孩子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造成的问题。

分析完了原因之后,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应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如何有效地使孩子不再拖延。

方法一:过分对孩子的爱心,是你妥协行为对孩子拖延的根本

经常看到很多孩子一到放学,就嚷嚷着肚子饿了,家长心疼孩子就给了零食之类的东西,转身就赶紧去做饭,生怕饿着孩子。

可是,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就已经对孩子的拖延打下了“基础”,孩子拿着零食也顺手打开了电视,时间一晃,两集动画片的功夫饭也做好了,同时也填饱了肚子,不仅拖延了吃饭的时间,更拖后了做作业的时间;

正确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每当孩子放学觉得肚子饿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告诉孩子,先把作业完成一部分,一会做好吃的慰劳慰劳你。

孩子一般都会欣然同意,这样不仅解决了因为零食而导致不吃饭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作业拖延的问题;

提示: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潜移默化地告知孩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因为客观原因,就一味地将重要的事情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良好的习惯也就慢慢形成了;

方法二: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能力边界

每个孩子的能力高低,是天生就不同的,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未必就一定能做到。家长首先就需要纠正一下错误的观念。

在日后的培养中,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力边界也就随之扩宽。拖延有的时候并不是孩子故意拖延,而是一种“被迫”的自我保护行为;

所以,作为家长,细心的去了解孩子能力边界,再围绕提升扩展孩子能力上下功夫,才是解决这种“拖延”情况出现的根本法则;

方法三:帮孩子建立清单化与时间轴

作为成年人都明白时间的概念与有条不紊的重要性,可对于孩子来说,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反而是造成另一种拖延行为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所以,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最有力的技巧,可以采用一个沙漏,或者一个定时魔方来有效解决;原因也非常简单,孩子对于沙漏或定时魔方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时间紧迫的感觉,又怕在时间范围内不能完成任务,从而在大家面前觉得“丢脸”。

那么,家长学会运用时间工具,是有效解决缺乏时间观念而造成孩子拖延的有效方法。

同时,清单列表的建立,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这里推荐的方法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帮孩子理清作业的流程,哪些是必要、那些是非必要的,按照这样清单化的步骤去做,做完一个孩子就可以打上一个对号。

久而久之,一个好的习惯就逐渐养成,拖延,也不不见了踪影。


我是明理记,一个心理学界的干货挖掘机,关注我会让你从心底深处理清思路,得到更多!

点赞7、即墨市 网友:独揽清欢

创造氛围。

告诉儿子:“儿子,老师说以你的水平,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我看老师说的对不对?"

大声告诉家人:“儿子正在写作业,谁也不能打扰”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