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康熙驾崩时,若不传位给雍正,雍正会造反吗?为什么?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6关键词:康熙,雍正

康熙驾崩时,若不传位给雍正,雍正会造反吗?为什么?

点赞1、毕节市 网友:咖啡效应

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前夕,将雍正撤了职,雍正以为自己继位无望,邬思道却掷地有声地告诉他:“只要能稳住局面,这个继位人非王爷您莫属!”但要稳住局面谈何容易,邬思道两个“坐不住”就让雍正当头棒喝!


康熙病重,但是继位人却仍然没有个说法。正在众阿哥在畅春园为康熙祈福时,康熙身边的太监传来一道上谕,撤掉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皇八子廉亲王胤禩一切事务,将张廷玉和马齐降级。

胤禛和胤禩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懵了!十四阿哥胤禵在康熙寿辰时送了一只死鹰(八阿哥的杰作)不追查,反倒拿四阿哥和八阿哥开刀,大家都认为康熙这是明显的偏袒,看来铁定是要将皇位传给胤禵了,包括胤禛也这么认为。

于是,他提着一箱白银来到邬思道的书房,忧心忡忡地对邬思道说道:“邬先生,你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却无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送给你,安度后半生吧。”

没想到,邬先生一听这话,却是一阵狂笑,胤禛以为邬先生是在笑他没有能力,有点生气:“先生是在笑话我。”

邬思道一阵摇头道:“四爷呀四爷,你怎么就不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啊!”

胤禛酸道:“我是不明白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呐。我只知道他心里,已默定十四弟做他的继位人了。”

邬思道问:“何以见得?”

胤禛愤愤道:“就是瞎子也能看见,先不说王师傅上表举荐我被他老人家废黜。就说老十四吧,他进给他老人家一口匣子,里面竟装的是一只死鹰,这是什么?这是连禽兽都不忍心干的事啊!就算不是他老十四干的,可是他老人家却连问都不问,查都不查,就把我、张廷玉、马齐,降级的降级,撤差的撤差。哎,这分明就是在给老十四登基扫平障碍!”

然后一副生无可恋地扶住额头叹道:“难道人一老了,就真的什么都糊涂了吗?”

听到这儿的时候,邬思道乐了:“哎啊!四爷,您就为这个灰心?四爷啊四爷,您真的该好好参详一下皇上的帝王之术啊!”


难道康熙这样做另有他意?原本一副颓势的胤禛立马放下扶着额头的手,抬起头瞪大眼睛看着邬思道。

邬思道便将目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判断一一向胤禛道来。

康熙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在安排后事,也是为了保护四爷。康熙知道他已经不行了,但是阿哥们为储位争得水火不容,八爷不但防着四爷,也防着十四爷,因为十四爷被康熙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正在青海打仗,他有10万的精锐部队。

至于将张廷玉、马齐等人降级,实则是为了保护大清的人才。降职的这些人都是能员干吏,但这些人有的陷于党争,会对日后的朝局不利。如果站错队,新君上台必然要大开杀戒;站对队,日后恃功骄主难以驾驭。现在将他们统统关押起来,日后新君登基,一纸赦书,他们又成了新朝可用的臣子了。

可以说,为了新君登基后朝局可以稳定,真的是煞费苦心了!

听完邬思道的一番分析后,胤禛不得不感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在分析完康熙的帝王之术后,眼下就关键的问题就是:究竟谁才是康熙心里默定的继任者。

邬思道得出一个结论:只要能稳住局面,继任者非四爷不可!

为什么邬思道会这么说呢?出了送死鹰的事,康熙没有理由不查,但他之所以不查,就是因为他心里默定的人选既不是八爷也不是十四爷。

明眼人都知道“送死鹰”的事肯定不是十四爷干的,有谁会那么傻,在自己父亲生日时送上一只死鹰,这不是诅咒自己的父亲吗?何况十四爷还是一个王爷,一个要争储君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呢?

所以邬思道猜测这事十有八九是八爷做的。既然邬思道能猜得出来,聪明绝顶的康熙没有理由猜不出来。但他为何不去查这事呢?这是因为十四爷有十万精锐在外,如果彻查十四爷,正好给了十四爷一个清君侧的理由,八爷在京城联络呼应,到时天下就会大乱。

如果查八爷,但是礼物又是十四爷送的,八爷肯定不会承认,九爷十爷又是八爷党的人,到时候还是一个字:乱!

康熙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怎么可能允许国家在这时候出现乱子呢?所以大局乱对八爷有利,大局稳对四爷有利,只要能稳住大局,皇位就是四爷的!

胤禛听完,恍然大悟!

但很快,邬思道又说道:“可一个稳字谈何容易啊!八爷的党羽遍布朝野,王爷您却一直孤臣自居,手里既无人可用,也无兵可派!”


虽然邬思道是二月河杜撰的一个人物,但是透过邬思道之口,我们不难知道在“九子夺嫡”这场争斗中,事实上,雍正的实力并不占优势。

八爷胤禩的实力远在雍正之上,他不但有老八胤禟和老九胤?的财力支持,抚远大将军十四爷胤禵也是胤禩的人;侍卫处六名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首席)、阿尔松阿、满都护也是胤禩的拥趸;管理皇家事务的宗人府,宗令简亲王雅尔江阿、左宗正贝子鲁宾、右宗人辅国公阿布兰,也都与胤禩往来密切;就连守卫京城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丰台大营的主事成文运也是胤禩的人。

如果论硬实力,胤禛想要与胤禩集团火拼,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

唯有一道康熙指定嗣君的谕旨,才可以让胤禛获得上风。

眼下虽然康熙并没有这样的谕旨出来,但根据邬思道的分析,康熙看重的继任者正是胤禛,这才给了胤禛信心。

但既然八阿哥胤禩远在四阿哥胤禛之上,即使胤禛登上王位他也坐不住!原因在于:胤禛没有兵权!

当时的兵权,在京有两股力量,一个是成文运为主事的丰台大营,一个是九门提督隆科多掌管的步军统领衙门;京外则是十四阿哥胤禵统率的十万精锐。

这三股力量中,京外暂时不用担心,因为胤禛的妻兄年羹尧,在康熙六十年升为川陕总督,掌握着西北大军的后勤补给,虽然统率是抚远大将军胤禵,但他们吃的是皇粮,除非是皇上的旨意,否则他们不会造反。

最关键的一股力量就是隆科多掌管的步军统领衙门,他的站队至关重要!隆科多也算是皇亲国戚,他的姐姐佟佳氏是康熙的妃子,孝懿仁皇后。

雍正出生时,因其生母乌雅氏身份卑微,没有资格抚养皇子,就给佟佳氏抚养,佟佳氏是雍正的养母,隆科多也算是雍正的舅舅。

隆科多的父亲是领佳卫内大臣、一等公佟国维,康熙一废太子后,要求群臣推选新太子时,佟国维积极推荐八阿哥胤禩,受到康熙帝训斥,罢职回家。

所以邬思道提醒道:“佟氏一门和八爷交往最深,隆科多现在是九门提督,掌握着满北京的兵权,如果他倒向了八爷,皇上就算传位给你,您也坐不住啊!”

胤禛惊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邬思道继续说道:

“眼下只有一个人能擎天保驾,就是十三爷,十三年多年带兵,现在的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和步军统领衙门有一半的军官是十三爷使出来的,十三爷不出狱,就算传位给您,您也坐不住!”


两个“坐不住”把胤禛震醒了,他知道该怎么做了,不能破罐子破摔了!

所以雍正能够顺利登上皇位,靠的就是在京的两股力量

1、放出十三阿哥胤祥,控制丰台大营

十三阿哥胤祥在康熙四十七年就被圈禁在宗人府,按照邬思道的计划,要先放出十三阿哥控制丰台大营才能坐上皇位。

但是雍正没有权力放出十三哥,只有皇上才有这个权力,这时候金牌令箭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驾崩,临死前他将四阿哥胤禛叫到床前,用虚弱的声音留下口诏,将皇位传给四阿哥,但这时候传位诏书还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没有取来。八阿哥等人故意说,康熙传给的是十四阿哥并不是四阿哥。

这时,出现很妙的一幕,张廷玉让张五哥将四阿哥胤禛扶到偏殿暂歇,说明张廷玉早就知道诏书的内容了。

张五哥是康熙的御前带刀侍卫,自然也听到了康熙将皇位传给四阿哥的遗诏,所以到了偏殿后,当张五哥问皇上的金牌令箭在哪时,张五哥二话不说就找出来交给了胤禛。胤禛便让张五哥将金牌令箭交给邬思道,说皇上已经将皇位传给他,让邬先生依计行事。

邬先生赶紧让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到宗人府放出十三阿哥。


老十三拿着金牌令箭赶往丰台大营,金牌令箭代表皇上亲临,所有人都必须听命于拿金牌的人。但成文运只听命于八阿哥,没有将金牌令箭放在眼里,直接就被老十三就地正法了。

丰台大营有大半军官都是老十三之前的旧部,而且老十三还有金牌令箭,便很顺利地接管了丰台大营,为雍正擎天保驾。

2、隆科多审时度势,倒向四阿哥胤禛

在九子夺嫡时,无论是四阿哥还是八阿哥,都想拉拢隆科多。但隆科多很聪明,他谁都不站队,这背后是佟国维的教训,也是佟国维给的指导:谁能当下一任皇帝是康熙说了算,只有康熙定的新君才是铁稳的新君,提前站队很可能站错队。


康熙其实也是一直在观察隆科多,看他是不是与皇子有来往,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他并不属于任何一股势力,就在大限将至时委以重任,封为领侍卫大臣、尚书房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赐爵一等公,并将传位诏书交给他放到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牌匾后面。

这时候,即使隆科多没有看过诏书的内容,也知道下一任继位者既不是八阿哥也不是十四阿哥,因为在晋封前还有另一封诏书,说“隆科多交同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图谋不轨”,这封诏书由张廷玉保管,如果日后发现同皇八子、皇十四子图谋不轨,张廷玉便可以用这封诏书将隆科多赐死。

既然不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剩下的皇位人选就只剩下四阿哥了。这时候隆科多站队四阿哥,就完全没问题了,站队四阿哥就是站队康熙。

康熙驾崩后,隆科多组织武力对畅春园进行了戒严。紧接着,又与老十三一起领兵护送了雍正返回紫禁城,并派兵彻底封锁了京城,整整九天,对所有王宫大臣进行了布控,来确保雍正能顺利登基。

那么话说回来,既然胤禛靠这两股力量顺利坐上了皇位,如果康熙没有将皇位传给雍正,雍正是不是可以借由这两股力量造反来登上皇位呢?

通过上面的分析,答案显而易见:绝无可能!

如果康熙没有将皇位传给雍正,这两股力量,雍正压根靠不上!

首先是丰台大营的兵力,老十三之所以能够顺利接管丰台大营,靠的并不是他的个人魅力,而是金牌令箭。如果没有金牌令箭,那些军官断然不会因为私交就跟老十三走,因为盲目跟他走,就是造反,是诛九族的罪。


只是说,老十三拿金牌令箭增加了金牌令箭的可信度,换作是别的人拿金牌令箭,军官们肯定不敢擅自作主,必须听主事成文运的命令行事。

其次是隆科多,隆科多之所以到最后倒向四阿哥胤禛,是因为他已经知道胤禛就是下一任新君,是铁稳的新君。也就是说他倒向的并不是四阿哥这个人,而是下一任新君。

虽然雍正还有京外的年羹尧,但别说他实力根本不够,就是实力够,即使他有心帮助雍正夺权,也是鞭长莫及。

所以如果康熙驾崩时,不是指定雍正即位,雍正就会陷入“无人可用,无兵可派”境地,又拿什么来造反呢?

但也恰恰是因为雍正“无人可用,无兵可派”,才会最后得到康熙的青睐。


康熙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面对着一个“九子夺嫡”的局面,他的那些儿子们纷纷觊觎皇位,彼此之间明争暗斗,结党营私,康熙为此伤透了脑筋。而四阿哥胤禛置身事外,似乎对皇位毫无兴趣,躲在书斋里修身养性。

他这种超然、淡然的态度反而增加了康熙对他的信任和喜爱。据《清圣祖实录》统计,皇帝晚年共幸临胤禛的赐园圆明园11次。

除了老十四胤禵外,其他皇子从来没有享受到过这样的恩荣,这当然是因为四阿哥的家让他感到安全和放松。

从人情的角度讲,一个能让老人心情舒畅的儿子,自然更有可能继承家业。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很有可能是胤禛的一种伪装和城府。

一个人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外在环境虽然必不可少,但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没有这块基石,外在环境再有利于你,也是无法成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配合的时候,才能取得成功。

在我看来,历史没有假设,更多的就是一种必然和偶然的结果。

点赞2、郑州市 网友:落莲心

肯定会造反。以清君侧之名进行起兵造反,以便夺取大清帝国皇帝宝座,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不造反就是死路一条,无路可走。

造反的资本在哪里,有没有胜利的可能性?我们试着去分析几个关键性人物:

一、几个关键性人物登场

1.九门提督隆科多,这决定是否能登顶最后一步

隆科多作为清康熙年间九门提督,掌控京城护卫,就相当于内卫部队,禁军统领。只是一直中立的隆科多为什么最后选择雍正呢?背叛康熙大帝,却也不投靠八阿哥党呢?因为康熙没有把隆科多父亲佟国维世袭一等公的爵位封给隆科多,使得隆科多怀恨在心,最终在康熙大帝临终前,倒向雍正皇帝。最主要的是他跟八阿哥党中九阿哥,十阿哥都有仇恨,因为自己的父亲就是因为举荐八阿哥为太子一事被康熙帝训斥并失势养老在家。即使十四阿哥允禵称帝,但九门提督隆科多投降四阿哥雍正,共同举兵攻打皇宫,把十四阿哥允禵囚禁,夺取金牌令箭把十三阿哥允祥释放。并且会把八阿哥党的所有成员全部缉拿下狱甚至斩杀不留。

2.十三阿哥允祥,控制丰台大营,保证皇位稳固

康熙四十七年之后,十三阿哥允祥就被圈禁了。在雍正需要起兵造反之时,肯定第一要解救的对象。因为在雍正与邬思道谈论十三阿哥在军队的影响程度,整整列出一大串名单,而且十三阿哥不管在文臣武将中都有着比八阿哥不相上下的名声。

清朝八旗兵制分为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两种,京营八旗亦称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郎卫是从正黄、正白、镶黄等所谓上三旗的满、蒙族人中挑选组成的亲军营,负责侍卫皇帝和宫廷,归领侍卫内大臣统辖。在十三阿哥封为领侍卫大臣,统领皇城郎卫三旗子弟兵。

当时丰台大营的提督成文运是八阿哥党的心腹,那时候可能已经起兵勤王到京城以防四阿哥雍正的叛乱。危难之际,只有十三阿哥允祥拿着金牌令箭与率领京营八旗子弟兵到丰台大营行军途中进行冒险拦截,通过晓知大义把召唤原来自己在军队的心腹站到自己这边,进一步把八阿哥党主要成员的脑袋全部丢到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面前,以“起兵谋乱”极大罪行方式扣到原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身上,最后斩杀祭旗,最后“进京勤王”方式,进而控制住丰台大营的2万余人的军队,彻底消除对雍正皇帝新君皇位的隐患。

3.年羹尧,控制西北军队的关键人物

在西北地区还有一支军队是由雍正的奴才年羹尧率领,直接可以进京勤王。因为十四阿哥回京登基之时,不可能把军队带回京城附近驻扎。年羹尧得到雍正的密令之后,直接率兵控制西北军营,斩杀掉十四阿哥的手下心腹,进而控制这支西北军,以防新君上位造反的隐患。

当然从雍正皇帝造反那一刻,就是这几个关键人物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只要失去其中一环都是失败,甚至让整个大清帝国陷入战火纷飞的时期。

4.雍正皇帝,才是这场赛事的主角

在造反计划谋划及上演之时,雍正皇帝才是这场戏的主角,他是否能够坚定迈出这一步,迈出这一步之后,他就能坚定为了皇权最顶端进行血溅四方,杀兄害弟这样的行为,甚至大清洗的残杀,确保皇权最终胜利。按照雍正皇帝登基之后的所作所为,尤其对自己兄弟及功臣的行为,能够验证出这样的结果。

他造反必然能够成功,因为他不得不如此做,不造反就是死路一条,没有所谓的太平王爷善终,最好的结局就是圈禁到死。

当然这也仅仅是假如,个人的猜想与论证。真实的历史是雍正得大统,延国祚,造康乾盛世的舵手,是一位勤奋而了不起的好皇帝。

点赞3、偃师市 网友:帅的掉渣

如果康熙不传位给四阿哥胤禛,那么四阿哥胤禛绝对是没有造反的机会。

其实四阿哥胤禛能够登上皇帝的位置,从康熙五十年太子胤礽被废事情就已经出现了苗头,尤其在康熙五十八年到康熙六十年的一些列操作都很明显了。康熙对四阿哥的帮助其实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帮他铺路,首先康熙逐渐的帮助四阿哥胤禛消除了兄弟里边的障碍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被圈禁,八阿哥胤禩因为毙鹰事件被辱骂,康熙甚至绝情的说出

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康熙五十六年,十四阿哥被掉到西北做大将军王,虽然平叛有功,但是明知自己大限将至的康熙却一直没有把十四阿哥调回来的打算。老三胤祉虽然对皇位也有想法,奈何身边都是读书人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当初自己亲自做主把年遐龄的女儿嫁给了四阿哥胤禛,胤禛和年羹尧有了密切的联系。康熙四十八年,30岁的年羹尧成了四川巡抚,康熙五十八年,康熙给了40岁的年羹尧兵权,升任了四川总督,授予定西将军大印。年羹尧请奏以四川为西北大军和入藏军粮草运输要道,康熙都准许了,这也为后来雍正登基,年羹尧牵制西北大军粮草埋下伏笔。

康熙五十九年,和胤禛关系不错的舅舅隆科多本来为步军统领,掌管京师防务。康熙又让他兼任了理藩院尚书,秘密监视废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还有在京师的王公贵族随时汇报。康熙六十年康熙大寿去盛京祭祖还是冬至祭天,康熙都让胤禛代理。自诩“天下第一闲王”的胤禛忙了起来,代替康熙做了不少事情,复查了贡士会试的试卷,还清查了清朝十三仓中最重要的的京,通两仓。胤禛在康熙五十年以后,对康熙十分孝敬,让康熙大为感动。

如果康熙不把位置传给胤禛,首先他就不会安排这么多胤禛身边的人身居要职,把握兵权,也不会派胤禛代替自己去办事。这样胤禛没有了基础。没有了基础的胤禛他在兵力上比不过老十四,在声望上比不过老八,在读书人中比不过老三。毕竟老四性格寡淡冷面,朝中官员与他来往密切的并没有多少。如果康熙传位给别的皇子,胤禛各方面劣势明显再加上少了康熙的铺路,成功可能性基本为零,胤禛自然不会去做。但是胤禛作为皇子表面韬光养晦,背地暗潮汹涌,四处布局,可见其城府,在加上其出色的才华,天生帝王材料。

文/红雨说历史

点赞4、昆明市 网友:陌丶沫╭

这个问题是可怕的,因为历史中登基的就是雍正,而康熙的“遗诏”一直被认为是雍正杜撰的,安知真实历史上的雍正,是不是就是靠造反当上的皇帝。

要知道,违背先帝意志,就是造反。

在康熙最后的两年时间里,众人看他的安排,都认为康熙的继承人是皇十四子胤禵,给予胤禵镇压西北的机会镀金,又准许他用天子旗纛,虽然雍正在北京老家看家,可康熙后期的准噶尔之乱,显然得到武功的胤禵,比文治的雍正更有威望。

雍正的登基,依仗有三。

一、康熙的“遗诏”。

二、时任九门提督的“舅舅”隆科多。

三、时任川陕总督,且拥有一部分抚远大将军兵权的年羹尧。

遗诏之靠,是最直观的,但也是争议最强的,因为康熙驾崩之前,做事滴水不漏,无人知道康熙的圣意如何,虽然表面很像是要把皇位给胤禵,却没有正式公开过,一方面,又特地把雍正的儿子弘历带在身边抚养。

弘历正是后来的乾隆,而康熙这么多孙子里,以前仅有废太子胤礽的儿子有这个待遇,可见康熙的“烟雾弹”,玩得是出神入化。

所以康熙驾崩之际,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帝国的方向盘该由谁执掌,雍正这边就把遗诏拿出来了。

你说是假的吧,康熙的烟雾弹又却有其实,细细看来,康熙的安排,好像把雍正立为继承人也是说得过去的,不像是假的。

你说是真的吧,那康熙就不怕十四阿哥和亲大哥生死厮杀,毕竟把皇位给拿着西北抵抗准噶尔兵权的十四阿哥,看起来风险更小。

但不管怎么说,雍正打的这一招很符合实际,占据大义,则占据一切。

第二一个,雍正小时候是由佟佳氏抚养长大的,这也是他和生母乌雅氏关系疏远的根本原因,而佟佳氏有一弟弟,名为隆科多,可以说是雍正实际意义上的“舅舅”。

康熙的安排也是很奇怪的,他如果不想把皇位给雍正,那么就必须要架空隆科多,但在最后关头,他还是让隆科多任九门提督,这个九门提督,就是京师武装头领,只要得到九门提督的支持,短时间内,夺权篡位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当雍正拿出遗诏的时候,是隆科多做的证,也是隆科多读的旨,你们有人不信?那么隆科多就能立马把他拿下,所以三阿哥跪了,地位深重的八阿哥跪了,他们不是认了,而是没有办法了,后面还想着反抗,却早已没有机会。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要说雍正如果真的是造反上位,他舅舅隆科多就是最关键的人物,因为这样的人物存在,的确可以把真相扭曲,但问题也来了,康熙当了六十一年皇帝,又怎么可能留下隐患。

也是因为隆科多的人事安排,反而让雍正的“正统性”得到一个加持。

第三一个,就是雍正的大舅子年羹尧了。

年羹尧有一个妹妹年氏,乃是当时还是四皇子雍正的侧福晋,不过雍正很喜欢年氏,爱屋及乌,他跟大舅哥的关系一直很好。

因为有亲戚关系在,两人必然是一个利益集团的,康熙五十八年,康熙让胤禵带兵前往西北抵御准噶尔,看起来的确是让胤禵镀金的样子,可问题是,康熙又安排年羹尧先后任四川总督、川陕总督。

这两个总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对胤禵的钳制。

西北地带打仗自古以来最费粮食,能不带粮食打个穿的,自古以来也就是霍去病,但霍去病的战术本身就是危险的,霍去病自己也是在赌,所以在西北打仗,必须要有南方的供粮,很巧,南面就是富庶的川蜀地带。

又,年羹尧是分管过一部分“抚远大将军”(胤禵当时的职位)兵权的,胤禵本身是有着权力组成在里面的,不是看起来那么潇洒无掣肘的,康熙这个安排,如果是有意的话,摆明了就是为了压制胤禵。

所以为什么胤禵得知雍正即位后,宁愿急匆匆跑回去梗着脖子责问雍正为什么篡位,也不愿意直接在西北带着大军造反回去,看起来胤禵好像很傻,其实不是,就是没有办法了。

而胤禵很快也会被架空,西北军务将由年羹尧执掌,国家当时最关键的部位就是西南西北,雍正有大舅哥顶着,一点差错都不会出,只会比胤禵更好,不会更差。

从康熙的安排上来看,其实他就是想让雍正即位,不然的话,他就是在逼着雍正造反,要知道,这样的雍正造反还难吗?

暂且不说年羹尧这一道关卡,假设雍正不利用西南西北的资源来造反,单靠隆科多,他一样是能成功的。

如果康熙临终前钦点了继承人,不是雍正,照九子夺嫡拼个你死我活的局面,雍正是一定要下狠手的,首先是把康熙直接寂灭,而后再让隆科多半武力、半篡改遗诏的方式让大家接受这个事实。

绝不可能等到胤禵回来再做讨论和决定,真正的造反,就是快刀斩乱麻。

最可怕的是康熙如果最后卸掉了隆科多的职位,那么雍正才是危险了,因为他本人就在京城,他完全没有了别的依仗,所以说,根据清朝的中央模式,还有皇子们的环境情况,九子夺嫡谁能笑到最后,看的是九门提督,究竟是谁的人。

假如不是隆科多当九门提督,,而康熙的遗诏也是立的别人,雍正又有机会跑掉的话,那么雍正最后的依仗就在年羹尧这里了,可是一旦到了西南西北,什么事情都不好说了,能不能打回去呢?这就是个谜题了。

事实上,雍正即便是登基之后,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登基之初,大家不服雍正,纷纷都等着八阿哥拿主意,雍正以前藏拙太深了,导致没有威信,逼着他一度气得喊着如果大家觉得八阿哥更适合当皇帝的,那他就要把皇位送给八阿哥,虽然是不可能的,但逼着他说出这番话,可见皇帝不好当。

最重要的是,雍正的使命是艰难的,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反贪,对康熙时代的冗积腐败大刀阔斧改正,要说康熙唯一有可能让雍正当皇帝的可能性,就是这件事情了,他也看得出来雍正是走这个路子的人。

这也导致了雍正登基前的两个依仗年羹尧、隆科多,后来都因为屡教不改的大贪大腐被雍正含泪弄死了,这两个心腹中的心腹之死,乃是雍正皇帝生涯的一个转折,时人都真的怕了雍正,也看出了雍正的决心。

所以为什么十四阿哥和八阿哥在雍正即位这么久之后,还敢让人在外面传播雍正“篡改”遗诏的谣言,因为雍正根本就不得一大批士族官僚的心,雍正十几年帝王生涯,靠的就是提拔田文镜、李卫这些人才走完的。

别人当皇帝绝对是舒服的,雍正的父亲康熙舒服,儿子乾隆舒服,但他肯定是不舒服的,因为责任太大,康熙弄出的烂摊子,他要处理很多,它最亲的弟弟胤祥,就是死在这条任重道远路上的人之一。

还要顾着囚禁兄弟,背负骂名,又要抵御西北,从雍正的皇帝生涯来看,这些事情单独一件拿出来,在康熙的儿子们里面,他未必是能做的最好那一个,但一定是最稳那一个,因为雍正,根本没有朋友。

没有朋友,就没有羁绊,就好比康熙的乳母家族曹家,他们不贪吧,康熙面子挂不住,他们贪吧,财政肯定会出问题,但康熙还是让他们贪了,试问哪一个皇帝希望下面的人贪污的?

也是没有办法了,康熙也知道自己的羁绊太深了,而再看雍正,隆科多和年羹尧他都舍得下死手,李卫、田文镜这两个除了不贪污,全身都是缺点的人却被他青睐,由此可见雍正的交际路子太野了。

这也许就是康熙看重雍正的原因吧。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点赞5、眉山市 网友:月光作笺

绝对会造反,雍正继位前夕的实力远超我们的想象,所以雍正是绝对会造反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皇城的三道防线

清朝皇宫有三道防线,共同守卫京师。

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强大的一道防线,丰台大营。大约有两到三万人,且装备精良,步兵,骑兵,甚至还配备火器兵种,常年处于备战状态,可以说是一只可以打硬仗的精锐之师。

第二道防线,九门提督衙门。人数也约为两到三万人,不过装备远不如丰台大营精良,战斗力也相差甚远,但是,九门提督却是进出皇宫的关键,可以这么说,谁掌控了九门,谁就控制了皇宫的大门,进出都由九门说了算。所以九门提督的职位尤为重要。

第三道防线,禁军。禁军是直接在皇宫内保护皇帝的军队,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只是人数较少,只有不到两千人,所以战斗力相比于前面两道防线,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但不要小看了这一千多人,谁掌握了他们,谁就掌控了整个皇宫,掌控了皇帝的生死,禁军统帅的岗位至关重要,都是由皇帝的亲信担任。


2.继位前夕三道防线的实际掌控者

丰台大营在夺嫡前夕是完全控制在老八手中,老八控制着这三股力量中最强大的一股,可是,这股力量被雍正阵营的老十三截胡了,丰台大营的实际掌控者是雍正阵营。

九门提督是隆科多掌控,这是康熙封的,隆科多这个人比较圆滑,所以他的态度很暧昧,他其实谁都不支持,又谁都支持,隆科多是个墙头草,所以第二道防线,不属于任何一方阵营。

掌管禁军的是领侍卫大臣,而雍正就是领侍卫大臣,由于领侍卫大臣掌管禁军,最接近权利中枢,所以一般都设立四到六位,雍正是其中的一位,但以雍正的精明和敏锐的目光,在这夺嫡前夜肯定早已经把禁军换成了自己的心腹,而八爷党对这一防线是没有丝毫机会去控制的。所以,这第三道防线也掌控在雍正阵营手中。


3.夺嫡前夕最重要的两个人

一个是九门提督隆科多,一个就是汉臣张廷玉。

隆科多掌管数万兵马,又控制了皇宫九门,雍正的一千多禁军,对于隆科多来说,就是一张可以随时戳破的纸,可以这么说,此时的隆科多有决定谁为继承人的权利,毕竟拳头才是硬道理。

张廷玉同样重要,康熙死了,作为汉臣中最高的官,又得康熙信任,张廷玉此时拥有的就是三大防线之外的政治势力。张廷玉可以说就是代表了文官,往大了说,就是代表了康熙,代表了朝廷,代表了正统。张廷玉宣读的继承人,就代表了康熙选定的继承人,古人讲究名正言顺,张廷玉就是那个可以决定“名正”的人。

这两人如果合谋篡改遗诏,那么百分百会成功。


4.张廷玉和隆科多到底支持谁

前面讲了,隆科多是墙头草,他最终支持的一定是势力大的那一方,成功的那一方。那么张廷玉呢?

张廷玉和隆科多一样,谁都不支持,但他不是墙头草,而是张廷玉不需要支持任何人,老四和老八争斗这么久,张廷玉都没有站队,此时自然也不会站队,张廷玉一定会遵循康熙的遗诏,因为无论谁登上皇位,张廷玉的位置都是稳的,作为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有这个实力与自信。

5.掌管九门的隆科多为什么要做墙头草

上面我们分析了,隆科多拥有决定继承者的实力,张廷玉的政治力量虽然代表了正统,但如果隆科多一意孤行,张廷玉也没有办法。那么隆科多为什么不直接公开支持其中一位,这样就成了首功,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康熙死前曾经敲打过隆科多,但人精一样的隆科多,也绝对不会被康熙随便敲打就怕了,他只是在等一个消息,一个真正可以决定皇位继承人的消息。

6.丰台大营的实力

丰台大营,可以说,拥有碾压九门兵力的恐怖实力,而隆科多也深知这一点,对于没有带军打过仗的隆科多而言,对丰台大营的恐惧,比常人还要多几分。

隆科多心里清楚,自己的九门只能决定此时谁成为皇位继承人,决定谁能坐稳皇位继承人的是丰台大营。隆科多再等一个消息,一个可以让他确定丰台大营到底掌控在谁手里的消息。

有人会疑问,掌管九门,拥有略微超过丰台的兵力,又有宫墙可守,完全可以坚守,等待勤王之师,毕竟八爷阵营还有一个西北王老十四呢,他可是手握重兵。


可是雍正还有一个年羹尧,年羹尧掌控了西北大军的粮草命脉,老十四根本无法救援。所以丰台大营的掌控权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它决定江山谁属。

总结来说,雍正在康熙驾崩,决定皇位继承人那一夜已经稳操胜券,无论是否传位给雍正,最终的皇位也必然是雍正的,雍正有这个实力,所以,如果不传位给雍正,雍正也必然造反。你认为呢?如果不传位给雍正,雍正是否会造反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点赞6、泉州市 网友:雨夜花べ

康熙若不传位给雍正,雍正绝不会也不敢造反,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康熙临死前的那天,情况是这样的。

康熙可能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所以就叫自己的儿子们来。当时雍正正在替康熙进行一个祭祀活动,所以来得晚了些。

在雍正来之前,已经有很多皇子赶到了康熙榻前,另外还包括九门提督隆科多。

三阿哥胤祉、七阿哥胤祐、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二阿哥胤祹、十三阿哥胤祥,加上步军统领兼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这八个人是在康熙御榻之前的;而相对年轻的阿哥如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和二十阿哥胤祎则是在寝宫外等候,他们并不知道里面发生的事情。

在雍正来之前,康熙对在跟前的八个人说,“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这就是相当于宣布遗诏了,指定由四阿哥胤禛继位。

不久之后,雍正赶到,康熙病情加重,陷入了昏迷,此事也就没再提。据雍正自己说,当时他还不知道康熙遗诏的事。

当天夜里,康熙驾崩,雍正和其他皇子“哀恸号呼,实不欲生”的时候,隆科多站出来宣布了康熙的遗诏,就是把康熙白天说的话重复了一遍。据说雍正听到以后,“闻之惊恸,昏仆于地”,三阿哥胤祉等立即向他叩首,表示承认了雍正的皇位。

九阿哥胤禟则“突至朕前,箕踞对坐”,并且还对雍正这位新君怒目而视,表现得傲慢无礼,而原本继位呼声很高的八阿哥胤禩则佯为悲痛之状,即时走出,独到院外依柱凝思。在大内值班的十七阿哥胤礼碰到隆科多并得知此消息后,竟然吓得连班也不上,飞也似的逃回家去了。

之后,雍正在众兄弟的协助下,给康熙换上寿衣,在当天夜里即用銮舆将遗体运回了大内乾清宫。为避免消息扩散,暂不举哀。

次日,雍正未登基而先称朕,任命马齐、隆科多、八阿哥胤禩和十三阿哥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并封胤禩和胤祥为亲王,同时召十四阿哥胤禵回京奔丧。

另外,雍正还命令隆科多封闭京城九门,亲守朝阙,没有雍正的允许,“诸王非传令旨不得入大内”。这种封闭状态,一直延续到二十日举行的登基仪式。

可以看出,在雍正即位的过程中,九门提督隆科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隆科多掌握了京城的卫戍部队,整个京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宣读了遗诏,又关闭了九门,亲自镇守朝阙,保证了雍正的顺利登基。

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此之前隆科多就已经倒向了雍正。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而佟国维整个家族都是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为此佟国维还受到过康熙的训斥。隆科多作为家族的一员,纵然不去支持八阿哥,也绝不对唱反调地去支持四阿哥。

只能说,当时隆科多忠实地执行了雍正的命令,封闭京城九门,维持了康熙死后的秩序并防止了任何可能的政变企图。

但是,隆科多听雍正的话,可能仅仅是因为康熙传位给了他,从骨子里来说,隆科多效忠的是康熙而不是雍正,如果康熙传位给其他皇子,那么隆科多必然会忠于新君,而不会帮着雍正造反。

那么为什么康熙要把九门提督这样重要的位置交给隆科多呢?这就和隆科多的身份有关了。

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曾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所以隆科多算是康熙的内弟。此外,更重要的是,雍正出生时,其母亲因为身份较低,没有资格单独抚养儿子,所以雍正小时候是由佟佳氏抚养长大的,雍正与其感情深厚,尚在生母乌雅氏之上。

也正是因此,雍正即位之后,不喊隆科多的名字,而是称呼其为“舅舅隆科多”。

康熙安排隆科多当九门提督,正是看中了他的特殊身份。康熙在临死前,最担心的就是在他死后,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而兵戎相见,导致时局动荡,甚至国家分裂。隆科多如果掌握了京城的兵权,那么就可以保证雍正的顺利继位。

顺着这个思路理下去,如果康熙不打算传位给雍正,而是其他皇子,那么无论如何也轮不到隆科多做这个九门提督。比如说康熙要传位给十四阿哥,就可能会委派十四阿哥的人担任九门提督。

如果手中没有兵权,那么雍正就会像他继位时其他阿哥那样,只能接受现实,任由宰割。想要造反?只能想想而已,无兵无权,凭什么呢?

退一步讲,就算九门提督仍然是隆科多,以隆科多的身份和地位,无论哪位皇子上台,他都是朝廷重臣,根本没有必要去冒着风险帮雍正篡位。

综上所述,如果康熙不传位给雍正,雍正只能接受而不可能造反,造反也不会成功。参考他继位时不服的几位阿哥,最多也就是表示一下不满而已。不过,以雍正的城府,很可能他会第一个拜见新君,以保留实力。至于将来会不会篡位成功,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