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李世民手下的十大文臣、十大武将应该如何排名?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7关键词:排名,李世民

问题补充: 众所周知,虽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但排名向皇亲国戚倾斜,并不完全公平。依你看,按贡献和能力大小,文臣武将各自排名应该是怎样的?

点赞1、嘉兴市 网友:聆听语声

谢邀!

首先说明一点: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非按照功劳大小排名,而是在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选出二十四个功臣后,按照最高官职排名。

这二十四位功臣是: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宋国公萧瑀、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和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这是唐太宗自己选择的功劳最大的文臣以及武将,所以是很客观和公正的。

贞观十七年已经去世的人,此时已经获得赠官(死后赠官一般会远远高于生前真正职务),因而排在前面。

举例而言,贞观十七年,长孙无忌最高虚衔为司徒,房玄龄为司空。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此时已经去世,是赠司空。因“死者为大”的原则,真正的司空房玄龄排在三个赠司空之后。

贞观二十三年才去世的李靖,也因为“去世较晚、此时未获得死后赠官”的原因,位列第八。

真正按能力排名,自身浅见应该如此排列:

文臣:房谋杜断,因此,1、房玄龄,2、杜如晦,3长孙无忌,4高士廉,5魏征,6、虞世南

7、唐俭,8、刘政会,9、王圭,10、殷开山

武将:1、李靖,2、李孝恭,3、李勣,4、尉迟敬德,5、秦叔宝,6、侯君集,7、屈突通,

8、程咬金,9、段志玄,10、长孙顺德

点赞2、郴州市 网友:从琴。

唐太宗时期,“人才济济,文武兼资”。

这些一流的人才辅佐唐太宗,开创盛世。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曾令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做“二十四功臣图”。从此,“凌烟阁功臣”成为贞观贤臣的代表人物。

不过,当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非以功劳大小排名,而是以他们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排名的。

一则最高官职大小并不代表功劳大小、才能高低,二则死后赠官一般会远高于生前职务(死者为大),因此,其排名虽然“官方”,但并非“不容辩驳”。

比如:后来位列“武庙十哲”,为历代所推崇的李靖、李勣,排名都不高。

李靖的排名只在第8,位在尉迟敬德之后,而李勣排名只在倒数第二,差一点就进不来了。

当然,功劳、才能,虽是评价人物最重要的标准,但评价主观因素较多,很难说清楚。

因此,即便是唐太宗本人,也只以最高官职大小排名,以避免不必要的抬杠。

既然唐太宗都只能如此,后人的观点当然也都是个人观点,不可能权威了。

因此,作为历史爱好者,我所做排名,也完全是个人看法,其目的只是借此机会与各位一起探讨贞观朝的历史。

武将、文臣之分。

其实,不光是功劳大小难以明确说清,即便是文武之分,也并非如楚河汉界般清清楚楚。

张孙无忌是公认的文臣,不过他也担任过将军职务;李靖虽是公认的武将,但也担任过宰相。

“出将入相,文物兼资”,在当时的顶级人才中极为常见。

不过,按照立功的主要方面(而非职务),文臣武将的划分仍然基本上可以划清楚的。

武将

1、李靖。

李靖是贞观朝最为杰出的军事家,这一点应当没有争议。

大唐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李世民的赫赫武功为世人所共知。

不过,李世民主要扫荡的,其实都是北方的势力,至于广大南方地区,则多为李靖所平。

李靖自四川出发,灭拥“胜兵四十万”的萧铣,又在岭南连下九十六州,“岭南悉平”,并讨灭盘踞江淮的辅公佑。

尽管当时主帅是宗王李孝恭,但其主要作战,皆出自李靖之谋。

对此,李渊称赞:“古代的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没有一个比得上李靖”!

当然,李靖最大的“神迹”,还是在对东突厥、吐谷浑的战争中。

面对大唐在东北亚的主要争霸对手东突厥,李靖3000精骑深入敌境,“克定襄,威振北狄”,会和众军后,又一路追击,生擒颉利可汗,一战灭东突厥。

其后,李靖又率领4万众,长驱直入,历时半载,讨灭吐谷浑。

连续讨灭强大对手,李靖都只用了很少的兵力,很短的时间。

自古以来,对外大举用兵,国内生产难免会受到影响,太宗朝能在不影响国内生产恢复的情况下,迅速建立“天可汗”的伟业,与李靖天才的军事贡献是分不开的。

2、李勣。

李勣,与李靖是唐朝“唯二”长期位列后世“武庙十哲”的人物。

作为“徐茂公”的原型,早在投唐之前,他的经历就已足够丰富、传奇,此处不详述。

投唐后,他既与李世民、李靖先后配合作战,讨灭王世充、窦建德、辅公佑,也曾独立领军,讨灭徐圆朗。

其后,李勣与李靖双剑合璧,一起完成了生擒颉利可汗,讨灭东突厥的神作。

在对薛延陀的战争中,李勣挑选精骑6000,深入追击,并在诺真水之战中,打破薛延陀军,斩首3000级,俘获50000余人及15000匹马,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在唐太宗亲征高句丽之战中,李勣以声东击西之法,灵活用兵,连续攻取盖牟、白岩等城,杀敌数万。

唐太宗去世后,李勣又挂帅,生擒高句丽王,灭高句丽。

令隋唐几代雄主头疼的高句丽,终于扫灭!

3、侯君集。

如果说李靖、李勣排名在前没有什么争议的话,后续排名就“见仁见智”了。

侯君集,曾跟李靖学习兵法,其用兵风格也依稀有李靖的风采。

在讨灭吐谷浑的作战中,侯君集、李道宗所率的西路军深入无人之境,在盛夏而霜,山多积雪的险恶环境中转战2000余里,又折师而还,在大非川与李靖会和。

可以说,讨灭吐谷浑之战,侯君集一路深入,摧毁了吐谷浑分散在各地的潜力,是灭国的关键。

其后,侯君集又统帅了灭高昌之战。

当时,长安与高昌王城相隔7000余里,其间有2000余里的沙漠。高昌王以为唐军无法克服补给问题,兵多则粮草不济,兵少则无法成事。

侯君集巧妙部署,长驱直入,与焉耆联兵,一举讨灭高昌。

后来,侯君集因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事被杀,但唐太宗念其功劳,仍然将其列于凌烟阁之上。

如果不是卷入政治漩涡,侯君集原本可以有更大作为,稍微有些可惜。

4、李道宗。

唐太宗曾评价:如今的名将(李靖之后),只有李勣、李道宗、薛万彻三人。李勣、李道宗,不会大胜也不会大败,薛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可见,李道宗,以宗王之身,其将略与李勣、薛万彻相类。

与前面三位不同的是,李道宗一生征战,多为一路主将,缺乏独立领导一次大规模战争的经历。(没办法,前面摆着几尊大神)

唐初的几次作战,讨灭东突厥、吐谷浑、薛延陀,征高句丽,李道宗都有参加,且都立下功劳,但都不是主帅。

不过,他自领一路时,往往以宗亲之尊,执行最危险、艰苦的任务,并能取得胜利。

5、薛万彻。

薛万彻早期的经历不太好。

在与刘黑闼的作战中,他兵败被俘。

其后,他又站在太子建成一系,并在玄武门之变时奋力与秦王府作战。

不过,在跟随唐太宗后,他的表现确实杰出。

在讨梁师都之战中,突厥援兵来救梁师都,唐军稍退,薛万彻奋力横击突厥军,大破援军。

讨灭东突厥之战,薛万彻随李靖作战,追到塞北而还。

讨吐谷浑之战的赤水之战中,薛万彻被伏,他奋战不止,受伤步战,坚持到援军到来,一战俘斩名王数十人,获杂畜二十余万,基本摧毁敌军主力。

而在对薛延陀的诺水真一战中,薛万彻率数百精骑绕至敌后,俘敌马匹,促敌军心大乱,使唐军赢得对薛延陀的决定性一战。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失败后,改取游击骚扰战法,薛延陀独领军渡海出击,连克名城,连破敌军数万,凯旋而回。

可惜,到高宗朝,薛万彻卷入房遗爱案,被斩。

6、阿史那杜尔。

唐太宗认为薛万彻与李勣、李道宗是李靖之后的良将。

李靖则认为:薛万彻不如阿史那杜尔以及执失思力、契必何力。

阿史那杜尔,本为突厥人,在与薛延陀竞争失败后,归顺大唐。

归唐后,阿史那杜尔率军参与灭高昌、征高句丽之战,屡立战功。

讨灭薛延陀的最后一战,平定漠北,阿史那杜尔与李道宗是主要将领。

其后,阿史那杜尔挂帅,平定了西域大国龟兹。

平定龟兹,使西域震动,使大唐在与西突厥的西域争夺中占据优势,为后来灭西突厥打下了基础!

7、李孝恭。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孝恭名列第二,仅次于长孙无忌,在武将中排名第一。

在大唐统一战争中,李靖多为他的副手。

尽管李孝恭的功绩几乎被李靖所掩盖,但李孝恭的帅才也是毋庸置疑的。

平定蜀地,造船练兵,安抚地方,都是在他的主持下展开的,作战时,他能重用李靖,并在不听李靖意见失利时能豁达认错,又能在出现不吉利的事件时以豪言激励,从各方面看,李孝恭本人的帅才也是不容质疑的。

8、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在凌烟阁中排名第7,在李靖之前。

尉迟敬德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历,不过,他有多次救主之功。

在讨王世充、刘黑闼时,尉迟敬德屡屡在关键时刻出现,救下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杀李元吉,又代甲“护卫”李渊,为李世民登基立下汗马功劳。

不过,在贞观年间的边疆战争中,尉迟敬德虽地位尊崇,但表现不多。

与尉迟敬德类似,

9、程知节、秦琼。

与尉迟敬德类似,程知节、秦琼的功劳也多在开国战争中。

贞观朝,两人地位尊崇,但战功不多。

高宗朝时,程知节曾率军征讨西突厥,但表现糟糕,遭遇大败。

10、苏定方、薛仁贵等。

苏定方、薛仁贵,其功绩多在高宗朝。

不过,贞观朝时候,两人已经崭露头角。

在突袭颉利可汗的作战中,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先锋,直袭颉利大营,导致颉利未战及崩溃。

不过,此后几十年,苏定方似乎消失于史籍,或许与突袭颉利后纵兵掠夺有关。

高宗朝时,苏定方才大展宏图,他统帅军队,灭西突厥、平葱令、夷百济、征高丽,“前后灭三国,皆擒其主”。

薛仁贵在唐太宗亲征高句丽之战中脱颖而出、大器晚成。

高宗朝时,薛仁贵破九姓铁勒、破突厥、征高丽,留下了“三箭定天山”、“脱帽退敌”等典故。

除此之外,郭孝恪、高侃、契必何力、执失思力等名将也各有杰出战绩。

文臣

1、长孙无忌。

初唐贤臣中,长孙无忌未必是才能最突出的一个,也不是道德最高的一个,但他的影响确实在其他所有人之上。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一度被太子压制,身边心腹幕僚只有长孙无忌一人。长孙无忌在玄武门的策划、组织中表现突出,被定为“功劳第一”。

贞观朝,他久居重任,定《唐律疏仪》,奠定唐朝法制根本,又在官制、分封等重大问题上提出重要建议,为贞观之治立下大功。

只是,长时间居高位,权力斗争过多,最终他倒在权力斗争中。

2、房玄龄。

房玄龄在秦王府10年,替李世民联络英雄、管理事务。

李建成忌惮他,设法将他调离秦王府。玄武门事变前,房玄龄穿道士服偷偷回来,参与政变谋划。

唐太宗即位后,房玄龄位列宰相,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他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任人之长,使贞观朝的人才开明、活跃。

3、杜如晦。

杜如晦,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

早在秦王府时,他就以“军国多事,剖断如流”著称。

玄武门之变中他的表现,与房玄龄类似,“如晦与玄龄功第一”。

贞观朝,他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兼吏部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当时的台阁制度、典章文物,都是房、杜所定,为贞观朝的政治清明打下基础。

4、魏征。

魏征原为太子系人物。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他厚加礼异,任用。

魏征以其忠直,闻恶必纠。与李世民一起演绎了一段“主明臣直”的典范。

唐太宗曾说:贞观以前,跟我打天下时,不畏艰险,助我称雄者,首推房玄龄;贞观以后,尽心辅佐,使我成就今天功业者,唯有魏征!

5、王珪。

与魏征一样,王珪也曾是李建成的人。

归唐太宗后,王珪也以直言,赢得了李世民的尊敬、重用。

后来,王珪与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胄同知国政。

其中,在发展农业,处理用兵与农时,以及政体问题上,王珪眼光独到,处置妥当。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被后世并称为“初唐四大名相”。

2个秦王府旧人,2个前政敌旧人,太宗用人不拘一格,推心置腹,可见一斑。

6:温彦博、戴胄。(并列)

唐中兴之臣李绛后来曾说: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抓大局的;魏征、王珪“规谏阙失”,找问题的;李靖、李勣带兵征伐的;而温彦博、戴胄是“弥缝政事”的。

没有人“弥缝政事”,这个领导班子也不完整。

有一件事说明了“弥缝政事”的重要性。

李世民曾表示:官员伪造资历的,如果不自首,一经查出,立刻处死!

后来,有官员查出伪造资历,交给戴胄。戴胄把他们流放了。

李世民大怒:我说了要处死,你怎么只判流放?

戴胄答:你如果直接下令处死,我就照办。你现在交给我办,我就按照律法办理!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我不能因为陛下一时气话而坏法!

唐太宗欣慰:朝廷执行法律有失,你能依法行事,那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弥缝政事”,虽不如犯颜直谏来得激烈,不能给后人留下津津乐道的故事,但却真正保障了法度的执行,国家政事的正常运转!

8、岑文本。

岑文本,未列入“凌烟阁”,颇为遗憾。

当年,李孝恭用李靖之策,长驱直入,一举取江陵。

然而,由于直取中心,萧铣余部实力仍很强,而荆州民又未附。

岑文本提出良策,使唐有效统治了荆州地区,并使萧铣余部闻风而降,为唐迅速平定南方立下大功。其治乱之功,不比征战之功小。

太宗朝,岑文本执掌机密,是太宗治理天下的心腹。

太宗能全面掌握天下情况,太宗意思能得到贯彻实施,岑文本都功最大。

9、虞世南。

虞世南,早期与房玄龄在秦王府同掌文翰。

李世民年纪轻轻就军政事务繁忙,仍需从古代帝王得失中学习经验教训。

虞世南以其渊博学识,成为李世民获取古代帝王得失的良师益友。

李世民每每从事务中闲下来,就要找虞世南“共观经史”。虞世南每次论史都“必存规讽”,使李世民有所得。

李世民作天子日久后,时有自满懈怠之意。

虞世南每每都能规劝,使李世民克服懈怠之情。

李世民曾叹息:如果人人都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治?

李世民能时时以前代兴亡为戒,虞世南的影响很大。

10、马周。

马周本“舍于常何之家”。

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时,马周就给常何代笔。

太宗觉得常何一个武人,写得这么好,十分奇怪,就去问,一问就问出了这么个高人。

马周为人有魏征遗风,所言多能匡正朝政。

此后,马周又为监察御史、吏部尚书等职,处事公允,为贞观朝吏治严明立下功勋。


贞观朝成为盛世,与其“人才济济,文武兼资”,是分不开的。

当时的武将,即便早已是统帅千军万马的主将,或带少许精锐长驱直入,或深入不毛,克服恶劣自然条件行动,不惧生死。

当时的文臣,或犯颜直谏,或执法如山,即便最后遇罪,也不是因为经济问题。

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

贞观朝的盛世,由此而来!

点赞3、佛山市 网友:身居梦海

凌烟阁的排名肯定不是只按贡献和能力来的,和皇帝的关系自然很重要,门第、声望自然也是其中重要因素,若存粹以功绩看,还当包括个别没进入凌烟阁的大臣。以下纯属星火辰个人看法:

一、文臣前十

1、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本就排在凌烟阁里第一位,这其中自然有其是长孙皇后哥哥的原因,然而论长孙之功,也应该排在文臣第一。什么“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名头大,那是长孙无忌不需要和外姓人争功而已。房玄龄、杜如晦参与过的谋议,长孙无忌必然参加过,而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私下里的谋议,房玄龄、杜如晦未必参加过。因为长孙无忌与皇后的关系,大家反而弱化了其谋臣属性,以为他只是外戚,其实李世民的幕僚长应是长孙,而非房杜。

2、刘文静。在文臣中,唯有刘文静与长孙无忌,难说谁的功绩最大,但刘文静不入凌烟阁,这其中李世民可能有多重考虑。刘文静开国之功远在长孙等人之上,李渊起兵,刘文静不但最先鼓动,而且首参谋议。开国之战,李渊除了重用二子李建成、李世民,就属裴寂、刘文静任用最重,开国后地位一度不次于裴寂。然而,刘文静却被李渊杀了,因为他站队李世民这边,参与了李世民夺嫡的斗争。说到底,刘文静虽是李渊之臣,实际已认李世民为主。李世民未让其入凌烟阁和其去世较早有关,多半也有其他难于告人的考虑。

3、裴寂。裴寂肯定不会上凌烟阁,但裴寂的开国之功,李渊是列为文臣中第一的,而且裴寂在玄武门之变后,也给李世民当过好几年臣子。唯一的问题在于,裴寂非秦王一党。照李世民的说法,裴寂的罪过反倒更大,是否是实情,只能由人评说。

4、房玄龄。房玄龄给李世民服务了一辈子,不过比李世民早死一年,长期担任李世民的宰相,其忠勤之功很大,玄武门谋划之功也大(但其实不及长孙),开国之功肯定不及刘文静、裴寂二人。他和裴寂之间,若论功,很难说谁先谁后,只是李世民是大大认可的。

5、魏征。魏征和杜如晦之间也难决断。魏征有诤谏之功,且服务太宗时间较长,名声显赫,但无玄武门之功,开国之功更微(还曾服务窦建德)。而杜如晦在玄武门有大功,却去世太早,未听闻其之后有什么建树。

6、杜如晦。如上论。

7——8、高士廉、萧瑀:二人有类似处,都出身高贵、与皇室关系密切,太宗朝长期处在高位,为太宗服务年份长,属于实际很华贵,千年后却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色。

9、殷开山:这人文武兼能,可惜在二十四功臣去世最早。西游记为何要把他写成李世民的宰相,又说他是唐僧的外祖父,这很值得探讨。

10、张亮:大概是极少被李世民杀掉的功臣之一,他其实在争位中贡献较大,早年坚韧,晚年却意图不轨有些莫名其妙。

二、武将前十

1、李靖。李靖没有玄武门的功劳,其早期的功劳也比不过李孝恭,然而,后来灭数国,对突厥、吐谷浑等都立下大功,想来有唐一代唯此一人。李靖长寿,和房玄龄一样,也是服务了整个贞观时期,先太宗数月而去世。

2、李孝恭。开国战功,仅次于李世民。但玄武门中和李靖一样保持中立,后来没有什么功劳。

3、尉迟恭。玄武门功劳第一,杀李元吉,向李渊逼宫,且不说其平群雄时的战功,李世民能够当皇帝,能得鹰犬之用的,此人定是第一。

4、李勣。即徐茂公。李勣的功劳其实很大,虽曾效力于李密,但却以极为重要黎阳仓归降唐朝。灭群雄之战中也战功显赫,后又与李靖一起灭突厥。然而,其凌烟阁排名却靠后。这可能和李世民较为疑忌李勣有关。太宗临崩,以奸雄之心而待李勣,李勣聪明,因此活到高宗、武则天时期,当了宰相,实际还为武则天的崛起立下大功。

5、柴绍。柴绍自身的功绩不算特别突出,但若加上其妻平阳公主的功劳,则开国之功少有人能敌。

6——7、段志玄、刘弘基。这两人有些类似,最早跟从李渊、李世民父子于太原,都是战将类型,在开国时立有较大战功。

8、侯君集。侯君集在玄武门之变中立有大功,但其主要功劳是平吐谷浑(协助李靖)、灭高昌(为主将)。文臣里的张亮是个争议人物,武将里都侯君集也是个争议人物。因为参与太子李承乾的未遂谋反,侯君集成为少数几个被李世民所杀的功臣之一。

9、张公瑾。如果没有张公瑾,李世民很难下定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决心。没有张公瑾,玄武门若被太子余党攻入,玄武门之变有可能功败垂成。张公瑾的战功也不少。总之,6到9位很难排。说开国之功,是段、刘二人更大,玄武门是张、侯二人,若再论征讨四方,似乎侯君集还该排在前面些,但侯君集有是个争议人物。

10、程咬金。第十很难,论综合,应该到程咬金、论名声是秦叔宝、论实际长孙顺德、屈突通等在某方面也不弱。暂列程咬金吧。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点赞4、普兰店 网友:桑之未落

唐太宗李世民十大文臣

1,魏征

2,房玄龄

3,杜如晦

4,岑文本

5,长孙无忌

6,萧瑀

7,虞世南

8,褚遂良

9,张柬之

10,裴寂

十大武将:

1,李靖

2,侯君集

3,李绩

4,尉迟恭

5,秦琼

6,程咬金

7,李孝恭

8,张公瑾

9,柴绍

10,段志玄

点赞5、哈尔滨市 网友:笙尽缘无

其实对于李世民来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比较公平的,有人质疑为什么排名的公平是因为没有理解“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来说的重要性和风险性。

“玄武门之变"的情况实际上是李世民的孤注一掷的宫廷政变,当时最大的权利的依旧是李渊,而李建成也不说无能之主,可以说也是党羽众多,气候已成的。更何况,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让李建成的势力和声望都是盖过李世民的。

唐朝初建,百废待兴,李建成集团已经开始打压李世民了,李世民是在长孙无忌的鼎力支持下,才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正是玄武门之变,让李世民从皇子,变成了皇帝,是改变人生轨迹,挽救李世民命运的基石。其妹妹长孙皇后也和李世民成为当时的典范,因此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为信任的人,也是非常有智慧和决断的人,长孙家族和李世民荣辱与共,是李世民最为坚定的支持者,其家族势力也是李世民最为可靠的基本盘。

甚至在李世民晚年,在犹豫是选李泰还是李治的时候,又是长孙无忌的意见起了很大作用,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成为李治的辅政大臣,稳定朝廷也起了决定性作用,可惜长孙无忌没有斗过武则天,成为武则天上位的拦路虎,最终宗族或杀,或流放,自己也被流放到现在的贵州一代,被迫自缢。

因为玄武门之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参与支持李世民的功臣都普遍是凌烟阁上排名更高,官位和爵位也就更高。所以凌烟阁的排名还是非常靠谱的,长孙无忌排名第一是无可争议的,尉迟恭能在的排名第六位,是除了宗室王和五位宰相级别的功臣外排名最高的,也是因为玄武门之变。

那么玄武门之变的功绩大不大呢?显然是最大的,因此这个排名并没有问题,而且这是李世民自己排的名,那么我们讨论李世民手下文臣武将的排名是不是该尊重李世民本人的意见呢?

因此综合参考文为: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张公瑾、虞世南、唐俭、殷开山。

武:李靖、尉迟恭、李绩、刘弘基、柴绍、秦琼、屈突通、段志玄、程咬金、侯君集、长孙顺德、张亮。

当然凌烟阁中的萧瑀、刘政会就是李世民一面旗帜了,是李渊的臣子,所以实际上不算李世民心腹。李孝恭按理是可以排到第二的,但是玄武门之变,李孝恭只是保持中立,实际上也算不得是李世民手下,因此三位不做排名。

至于秦琼,其实秦琼是李渊的爱将,平时战功赫赫的秦琼在玄武门之变是出工没出力的,是大失水准的,而且纵观李世民后期的战役秦琼也没有多少战功,因此排名第六不足为奇,如果排李渊手下的文臣武将的话,秦琼当在前五。

点赞6、天水市 网友:挽及清风

被称为中华史上千古一帝之一的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成就丰功伟绩全靠他身边的二十四功臣,文臣武将,应有皆有,必不可少。

当时的政治环境非常复杂,唐高祖李渊的几个儿子都非常的出息,都想着要做皇帝。每一个人都想把另外的一个人吃了,勾心斗角,在手足之间,无所不为及。李世民除了自己的文韬武略的,非常优秀政治才能之外,还有如同他一样的文韬武略的,并且对他忠心耿耿的左膀右臂的一帮大臣,这对于他稳固于自身势力,并且出色于一众皇子是非常的重要的。最后更是在这一众大臣的辅助之下,才有了后来名垂千史的,贞观之治。然后开创了震惊海外的太平盛世!

可见一个人要想着成功,一个人的努力必不可少,但是势单力薄,成就丰功伟绩,必须得到外界的帮助,得天独厚,才能获得更伟大的收获。这是成功者李世明的人生态度,也是他得天独厚的原因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可是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一种英雄人物,比之后来的琅琊阁一众英雄人物,有过之而无不及。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为了纪念当初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将士,唐太宗李世民命令唐朝知名画师阎立本,在凌烟阁依照功臣的官职排名,依次绘制了24幅画像,历史上称之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些画像形同真人大小,面朝北面而立。凌烟阁画像分为三层,最内一层为官职上至宰相,中间为各路王侯,最外则是其它功臣。

而据历史记载,这二十四位功臣包含唐朝贞观年间著名的文臣及武将,分别为: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以上排名顺序,是唐太宗根据进行各位功臣的功劳及贡献作出的排名,因此是很客观公正的。

由于贞观十七年,部分文臣武将已经去世,通常在其过世后授予更高官职或追加封号,此外当时还一定程度上遵循死者为大的原则,部分功臣会适当调整排在前位。诸如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去世的卫国工李靖就因为绘制画像时未获得追加的原因,位列第八。

根据《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唐代历史记载,并结合当时民间小说、琐闻等史料,李世民麾下的文臣武将按真正能力排名,顺序如下:

十大文臣:1房玄龄,2杜如晦,3长孙无忌,4高士廉,5魏征,6虞世南,7唐俭,8刘政会,9王圭,10殷开山;其中,贞观之治“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及杜如晦自然是居文臣榜首。

十大武将:1李靖,2李孝恭,3李勣,4尉迟敬德,5秦叔宝,6侯君集,7屈突通,8程咬金,9段志玄,10长孙顺德。位居第一的李靖,曾跟随李世民出站,为他打下大半壁江山,是当之无愧的唐朝武将第一人。

点赞7、玉树藏族自治州 网友:e弦知音

如果以贡献和能力为主要指标,把综合指数最高者设为★★★★★,个人认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十大文臣和十大武将排名如下:


十大文臣

NO1:房玄龄、杜如晦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二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玄武门之变,赞襄谋划,并功第一;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承帝位后,杜如晦与房玄龄为左右宰相,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

NO3:魏征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因直言进谏,犯颜直谏,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谥号“文贞”,是宋朝之前文官最高的谥号。

NO4:长孙无忌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李渊太原起事之时,进见方略;玄武门之变,策划机宜,名列首功。

NO5:高士廉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开国有功,心术明达,不结朋党,参编《氏族志》,确立李唐族氏为高门等第之一品。

NO6:萧瑀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唐太宗时期六任宰相,前朝宰相中,只有萧瑀一人直到贞观20年还始终在权力中心活动。李世民为他作诗《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NO7:唐俭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贞观初年,奉命说降突厥, 配合大将军李靖进军,生擒颉利可汗。

NO8:岑文本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唐朝宰相,掌管机要,撰写周书。唐太宗将伐辽东时,所有的谋划,都委托岑文本办理。

NO9:裴寂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唐朝开国功臣、第一位宰相,贞观三年讨平山羌叛乱有功,贞观六年死于征召途中。

NO10:王珪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并称为唐初四大名相,之所以排这么靠后,是因为他以前与李建成过从甚密,贞观年间也没得到重用。


十大武将

NO1:李靖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协佐李孝恭,经营蜀中,克灭江陵萧铣、广陵辅公柘,后复大败突厥、吐谷浑,令大唐扬威于漠北。

NO2:李孝恭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于高祖起兵之际经略川蜀;武德四年,攻灭江陵萧铣;七年砥定江南,平辅公柘之叛。

NO3:李绩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追随李世民攻灭王世充、平定窦建德、征讨刘黑闼,并率师消灭徐圆朗,复同李靖灭亡突厥,后为大唐守边十六年,击败薛延陀,从龙征高丽,被太宗倚为“万里长

城”。

NO4:柴绍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历破长安、伐薛举、灭刘武周、征王世充、败窦建德诸役,并领兵攻灭梁

师都,收大唐终归一统之全功。

NO5:侯君集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玄武门之变,计功第一;贞观九年随李靖扫平吐谷浑;十年迫降高昌勒石记

功。

NO6:尉迟恭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唐郑逐鹿中原之时,有单骑救主之功;玄武门之变,亲领七十骑“逐射杀元吉”,复披甲执矛兵谏李渊“降手敕,令诸军兵并受秦王处分”。

NO7:秦叔宝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骁勇彪悍,投效李世民帐下历次从征,每战皆身先士卒,以万夫不当之勇,立佐命定鼎之勋。

NO8:程咬金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参与玄武门之变,活了77岁,算是长寿了,所以贡献也多。

NO9:段志玄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太原从龙起兵,与诸将迫擒隋将屈突通。

NO10:刘弘基

综合指数:☆

上榜理由:自募义兵两千归附高祖;玄武门之变亦拥立有功。


结语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手下十大文臣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高士廉、萧瑀、唐俭、岑文本、裴寂、王珪;十大武将分别是:李靖、李孝恭、李绩、柴绍、侯君集、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段志玄、刘弘基。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