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决定因素在教师,只有教师在这五个方面实现了转变,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少教多学”的局面。这五个方面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转变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教师首先要转变以讲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定教、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我们知道,人类一切活动的指南是思想,只有思想科学合理,行动才会正确、才会有效益。在这一点上,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正确了、科学了、合理了,课堂教学才会有效,乃至高效。就当下的课堂教学而言,以学定教、以学为主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教师只有主动适应这种改革,积极响应这种改革,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课改洪流中站稳脚跟,并取得教学的成功。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恰当
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教师理念的转变是根本,教学内容的恰当安排是关键措施之一。具体来讲,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时,可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从比例上讲,课堂教学三分之二的内容必须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2.从重难点上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必须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组织的作用。
3.从学生活动上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不能少于课堂教学总时间的三分之二;少于这个时间,就不是“少教多学”、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
三、教学时间的分配要恰当
一堂课只有45分钟,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也必须体现出少教多学、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来。具体而言,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必须将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安排学生的自学,三分之一用于教师的点拨、引导、讲解。
四、教学结构的设计要合理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从教学结构的设计上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必须这样来安排:
1.开头的引入环节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听记;
2.教学主体内容必须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能做点拨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不能越位;
3.教学难点学生须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师生讨论、生生讨论来完成,在这一点上,教师同样不能越俎代庖;
4.课堂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由教师完成,或引导学生完成;
5.课堂拓展由教师负责提高材料,接下来的方式有两种: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反馈。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合理
这里所说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而言,课堂教学要实现“少教多学”的局面,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必须把握好这么三点:
1.教法必须以点拨引导讨论为主,讲解为辅;
2.学法必须以学生自学、合作讨论、反馈总结为主,听记为辅;
3.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明确这么一个道理: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学法是在教法的引领下学法,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呼应,不能成为两张皮。
以上回答不知满意否?立恒语文期待与您交流。
要让学生 “多学”而教师“少教”,如果用常规教学话语讲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的角度聊,但这里布点教学法就从一个角度聊这个话题,就是“教师角色的转换”的角度聊。
传统的教师角色长期以来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但现代教育教学需要教师的角色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教师这种地位的转变呢?布点教学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理论及方法的三者统合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操作流程---四步操作“区分、优化、转化、内化”。用四步操作进行课堂教学,教师的讲解时间大约为整个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时间,自然而然地做到精讲多练的效果。
要想做到教师的角色转变,首先要做到教学思想的两个转换:把自学的优化步骤转换为教学步骤;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那么,四步操作就是这两个教学思想转换的表征。四步操作具体如下:
布点教学法的四步操作:区分或识别、优化、转化、内化是启动学生放射性思维的教学步骤,四步操作是学生放射性思维的四个阶段:
(1)区分或识别 学生对学习客体的区分,这种区分是整体感知是放射性思维的激活阶段,布点教学法要求学生以“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一套激活因子组成的放射结构与学习客体进行整体互动。所谓整体互动是指学生感知的对象应以“完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课时作为一个教学单位,学生就应感知一节课的所有教学内容。当教材成为学习客体时整体阅读就是整体感知的基本手段。为了加深感知,一要按教学目标的要求给学生充足的感知时间,并组织镶嵌在感知过程的教学活动。二要围绕教材提供多种感知对象,包括按感知要求制作多媒体等
(2)优化 布点教学法的优化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特殊互动进行一种结构性板书的教学活动,称为布点构图。 布点构图是学生放射性思维成果的表征阶段。学生以放射结构对教材进行整体感知,“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三个激活因子将生成由“知识框架、学习目标、学习策略”三者组成的学习结构。学生按各自生成的学习结构进行述点,教师根据学生述点,择要板书,这叫布点。布点图是学生学习结构的外显,是放射性思维成果的表征。
(3)转化 通过分层推进进行知识加工的转化。 经整体感知与布点构图放射性思维构建的是一张具有模糊性的图,分层推进是放射性思维从模糊向清晰转化的发育过程,这一发育过程有三个层次:扩展已知、理解未知、转化技能。图的清晰化有三个交替强化手段:整体与局部交替强化、记忆与理解交替强化、学生活动与教师精讲交替强化。分层推进是放射性思维进一步完善的过程。
(4)内化 是学生利用布点图对知识学习进行贯通、评价、修正的过程。布点图是教师、学生、教材互动的成果,它以教材为依据,同时又超越教材信息。学生在布点图的内化过程中由于放射结构的作用又不断生成新问题。
限于文体及篇幅,就聊这么多。系统的表述可以浏览我发布的布点法系列文字。
课堂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变多灌输为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一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
这个阶段的网课,一些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不行,有的学生反而提高很快。其中的关键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
实现课堂教学教师少讲,学生多学,核心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少讲,不是仅仅用时间来规定的,不能命令教师不讲或只许讲十分钟,其余学生自学,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形式主义,肯定就不好了。
一、教师要有改革意识,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实行了几十年的凯洛夫教学法,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出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被广泛研究和推广。学案成为学生预习的纲要。
教师要适应改革,参与改革。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就要研究或完善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明确自己新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要明确自己怎么讲、学生怎么学,注意,不是不讲,是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是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己耗费大量时间反复尝试。
教师要通过学习,理论上充实自己,让实践有依据。也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但不要照搬照抄,不假思索的完全模仿,效果未必好,要逐渐过渡,有学习,也有创新。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启发、引领、组织的作用。
教师要针对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示范,如何进入学习,需要哪几个步骤。然后学生模仿操作,教师做出评价。最后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实施。
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动力。
教师要创设好学习情境,还要使新旧知识之间科学衔接。
教师要有效组织学生的交流讨论,要启发性讲解,提出启发性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发现规律。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学生一直面对的问题。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前提,要自觉、自律、坚持。
良好的习惯是保障。
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当前学习的需要,也是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学习上依赖老师的指导,依赖家长的督促,不可能学得好。
要主动预习,按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预习。做到有准备的课堂学习。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课堂要解决的问题。
要养成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的习惯。把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分享,用严谨的态度倾听他人的分析。
要用知识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梳理。
还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好时间管理。
总之,教师的少讲是针对性很强的讲,是启发点拨的讲,是有序的课堂组织。学生的多学,是有方法的自主学习,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互相促进,是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学习品质的不断增强。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不能以老师为主,不能整节课几乎都是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素质教育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教师教的少,学生自然学得多。
怎样才能做到让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呢?
1.教师要转变角色。
教师要放下“架子”,不能高高在上,像法师讲经一样,讲的又细又长,甚至还反复的讲。学生在下面“齐刷刷”的被动的听讲,然后笔记,然后背诵,然后练习、作业等等。这种强调学生要无条件的服从、听从教师的师生关系,学生完全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想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融洽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做朋友。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角,只是引导者,“幕后英雄”,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角”,让学生尽情的表演。
2.教学要转变观念。
就是要放弃“我不讲到位,学生怎么能会”的错误思想,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只要引导得法,学法得当,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会知识、增长能力的。杜郎口中学的336模式,砸掉了讲台,教室四周挂满了黑板。一节课最多只允许教师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完全让学生来学习和展示。这种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成功,也引来了全国各地学校和教师们的学习和模仿。
3.课堂教学要改革。
新课程改革主张高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用浓浓的爱心、厚厚的学识、热情的笑脸、温柔的教态营造宽松的、祥和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自由的、快乐的、踊跃的学习。学生的潜能、求知欲、创新思维被极大的唤醒,学生主动多学会学,教师少教或不教,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少教”“多学”从字面上看,似乎就是“精讲多练”的化身。教师是课堂上的导演,话语应少而精,核心在于导。一般提出任务、点拨方法和释疑解惑是教师亲为,相对而言,一节课中占时量少。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练:学生分析整合文本数据、利用辅助工具、完成书面作业及同桌同组讨论等等。说回来,怎样才能达到“少教”“多学”?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的支配力,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通透教材后才能恰到好处地支配,学生获得更多主动练习的时间,达到“多学”之效。
着眼2个字:效率。这是我从教18的心得,要想尽量放大课堂效果,那在课前的备课环节,要目的明确:这样设计,能提高效率么?能节省时间么?效率就是无形意念,要融在为师者的潜意识中。这样才能做到课堂“少教”学生“多学”。
相信一位优秀的教师,对时间的重视是第一位的,师与生每天相处时间有限,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一个能为学生节省时间的老师,方为大师!
我的教师资格证
老话题,授人以渔还是授人以鱼。教给学生方法就可以做到少教多学,如果停留在只是灌输知识这个层面上则可能陷入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聪明人做事,化繁为简,事半功倍。教学过程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例子教给学生方法,学生明白了方法,剩下的就是练习和实践了。学生练习和实践,教师要做的事就是点拨和纠错了。
思考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方法。只有把握好这一点,才能做到“少教”“多学”。学生明白方法之后,有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有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有一个巧能生精的过程。这些过程就是学生“多学”的过程,这些过程中,教师就由“主教”变成了“辅导”,从而做到“少教”“多学”。
如果是高年级高学段,能够教会学生自学,引导学生自学知识,加上自律能力,自觉地经营和管理好自己,那么“少教”“多学”简直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也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方能体会到教书之乐!
(图片来自网络)
课堂上要做到老师少教让学生多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精心设计,讲重点,抓关键,难点分散。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题,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听的传统式教学方式。要用寓教于乐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做到老师少讲,学生还能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