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为什么要求葬在成周,成王又为何不从?
首先给出答案:周公要求死后葬在成周,成王将之葬于毕。后人认为成王没有答应周公的请求,只是基于“洛邑成周说”的误解。
第一,周公要求葬于成周的文献记录
要说明题主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掌握原始资料。关于周公要求葬于成周的记录,大家最熟知的这一记录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该文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司马迁的这一文献来源应是《尚书大传》。《尚书大传》原本已经佚失,但唐宋时期仍有不少学者在引用。比如《汉书·儒林传》载谷永上疏说:“昔周公薨,成王葬以变礼,而当天心。”颜师古引《尚书大传》说:
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大恐。王乃葬周公于毕,示不敢臣也。事见《尚书大传》,而与古文《尚书》不同。
《路史后纪》卷九下《高辛纪》也有引用这条材料:
《伏》云:周公致政封鲁,老于周,心不敢远成王,欲事文武之庙。公疾,曰:“吾死,必葬成周。”示天下臣于成王。及死,成王葬之毕而去,示天下不敢臣。故公封于鲁,身未尝居鲁。而说者更以为成王以公有勋劳于天下,赐以天子礼乐,妄矣。
下图为明代摹宋本的路史:
下为四库备要本《路史》:
下为清代皮锡瑞《尚书大传》辑本:
第二,对周公要求葬于成周的解释
从上引材料可以看出,后世学者对周公要求死后葬于成周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成王不敢臣周公。这种说法预设的前提是:成王时期的周代都城——成周与毕(周原)不在同一个地方。另一种说法是,周公希望死后与父亲文王、兄长武王的陵寢相邻,有归根之意。这种说法不涉及成王的态度,但隐含的前提与前一种说法不同,是以毕所在的周原遗址为成周。从古代的文化心理来看,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比如,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人死后,亡灵归于祖源地的观念,而岐山正是周人观念中的兴起之地。因此,如《史记》所说的成王不敢臣之的说法,显然只是一种理解,本身不涉及事实。事实上,中国文化有“死者为大”的观念,从这个角度说,周成王也不大可能有拒绝周公这个并不过分的遗愿。
第三,成周的问题
当然,如前所说,以上两种解释之所以形成矛盾,根本原因是大家对成周地望的理解有差异。笔者曾在以前的文章谈过自己的观点:周原遗址更可能是先秦人观念中的成周。这里,我把这个观点大致介绍一下:
第一,以洛邑为西周的成周,这种说法始出《左传》,是春秋战国后的说法,不是西周人的说法。由于平王东迁以后,本身就称洛邑为成周,因此,《左传》的这种说法本身极有可能是一种以晚出称呼进行追溯使用,并不能证明西周时期的成周也是洛邑。
第二,西周金文中的周王经常活动的一个地方——蒡京不见于传世文献,这种情况表明自春秋以后的文献对西周都邑的记录已经出现缺失,因此,研究西周时期的成周问题,首先重要的是出土资料和考古资料。而从考古资料看,洛邑遗址以北窑遗址为代表,面积约六平方公里,虽然有铸铜遗址、车马坑等重要发现,但缺乏天子级别的宫庙、宗室建筑群;而周原遗址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发现了大量高等级墓葬和凤雏、召陈等三大建筑群。同时,周原出土了许多含”王在成周“铭文的青铜器,但洛邑出土的青铜器却十分缺乏周王的活动纪录。
第三,《左传》称洛邑为西周时期的东都,并有定鼎之说,但”都“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诸侯采邑或指较大城邑的意思,如《左传》中的“堕三都”、《战国策》中的“将五都之兵”,这里的“都”都不是王都的意思。因此,《左传》称洛邑为“东都”,意思可能只是东方都会的意思,未必涉及“王都”的定位。至于定鼎,古代文献中的“定鼎’也未见有“定都”之意。
第四,《左传》称周成王大会诸侯于岐阳(周原),而《逸周书》说成王大会四方诸侯于成周,这说明岐阳与成周应在同一个地方。
第五,《诗经·民劳》称西周王都为“中国”,《吉日》称沮漆之水流经的周原为中原,同时,凤雏遗址有“作天位”的卜甲出土,这与从宝鸡出土的何尊把成周与“中国”相联系,正好吻合。
因此,无论是从考古材料、金文材料还是传世文献来说,以周原遗址为成周均可以得到证据。而若以洛邑为西周时期之成周,则将出现如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宋江宁研究员所说的金文材料、传世文献和考古材料三者不重合甚至矛盾的现象。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我觉得用这句诗词来形容周公的一生最合适不过了。周公姬旦一生都在为周武王、周成王两父子东奔西走,又或者说是为了西周的天下而奋斗终身。
我们很难说,他年轻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但当一个人年纪大了的时候,很少人仍会以建功立业为己任,更多的人是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
比如说,周公的继承者孔子,在其年纪大时曾说:“不能这样子啊,不能这样子啊!君子最担忧的就是死后没有留下好的名声。我的思想主张在当世不能实行,我该用什么来作贡献,给社会留下好名声呢?”后来孔子选择了著书。
周公也一样,周公担忧死后留下不好的名声,因为他的人生中有一个污点,因为这个污点,周公才会要求死后葬在成周。
一、周公了却君王天下事
周公,姬姓,名旦。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曾经两次辅佐哥哥周武王姬发东伐纣王,最终战胜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后来,周武王分封天下时,把少昊故墟曲阜分给周公,建立了鲁国。不过周公并没有回到鲁国做君主,而是一直留在周朝继续辅佐周武王。
周武王死后,由于周成王年幼,所以周公“代为执政”七年。
周公代政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执政七年,其主要贡献是解决了国家的内乱,制定了礼乐,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等周朝的法制,为后面的“成康之治”,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甚至周公的很多思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之久。
但谁又会想到,这样一位圣贤之人,会差点被周成王杀害了。
二、周公人生中的“污点”
据说,周武王姬发死前曾对周公姬旦说,“我死后,你就直接称王吧,这事我说了算,也不用占卜什么的了。”
小伙伴们觉得周武王姬发是真的心甘情愿将王位传给周公吗?我看未必,因为他很早就分封了周公姬旦,这其实就表明了当时姬发是不准备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的,奈何自己死得早,儿子周成王又年幼。
但不管怎么说,听到武王这样说,周公很受感动,表示不会要王位,会尽心尽力辅助周成王。
然而周武王死后,周公就称王了。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英明的举动,为什么孔子仕途不顺,为什么卫国很看重孔子,但孔子却没有在卫国做官。原因很简单,名不正言不顺,又或者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所以在国家初立、尚未稳固、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之际,周公挺身而出,非但不是不义,反而是大义。但在别人看来,可不是这样,特别是年纪不算太小的成王。
《史记》记载,周公执政后不久,天降福瑞,唐叔得到二茎共生一穗的粟禾,献给成王。成王却命唐叔到东部周公军队驻地赠给周公,这其中不乏对周公执掌天下有所不满。待东方安定后,周公又作诗赠给成王,诗名《鸱鸮》,内容写的是一只哺育幼鸟的母鸟,辛勤劳作养育孩子,但遭受恶鸟鸱鸮(猫头鹰)的欺负。后来,成王就不敢责备周公了。
到了周成王七年,成王在镐京朝拜武王庙,后又步行至丰京朝拜文王庙,然后又定都洛邑,无不暗示周公该还政了。
周成王执政后,很多人说周公有不臣之心,周公为了避祸,就逃到了楚地。此时的周公,内心是十分恐惧的,照此下去,很难想象后人会怎么看待周公?史书又会怎么书写周公?
三、周成王的小心思
周成王真的以为周公是想谋权篡位吗?肯定不是,历史上周成王并不是昏君。
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向群臣、向百姓宣告这天下是成王我的。做完这件事后,周成王又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把周公召回来帮他治理天下了。
为了自己身后的名声,也为了天下,周公不得不回去。
周公回去后,又写了《多士》、《毋逸》劝戒成王。同时,更加的完善了周朝的礼乐制度,写了《周官》和《立政》。
周公临死前,请求葬在成周,就是为了向周成王、向后世表明,自己是周成王的臣子,没有任何想谋权篡位的想法。我估计成王表面答应了周公的请求。但在周公死后,成王就把周公葬到了毕邑周文王姬昌身边。(不愧是叔侄,行事果真一模一样)
周成王为什么要把周公葬在周文王姬昌身边,很简单,周公姬旦对周朝的贡献很难再有人能超越,身为一个天子,贡献却没有一个臣子大,有点说不过去。像周公这样的臣子,周成王是要不起、受不起的。
因此,最终周成王把周公姬旦葬在了毕邑,陪伴周文王姬昌。
感谢阅读,我是咕嘟君,带你了解有意思的历史,欢迎关注。
周公和成王的关系,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登载在指文图书出版的战争史系列第二十一期,这里简单说一下。
武王伐纣成功没几年,就挂了,留下一个四分五裂的烂摊子,主少臣疑。文王有十三个儿子,武王是老二,周公是老四,老三是管叔鲜,老五是蔡叔度。老八是召公。武王让这几个弟弟一起辅佐成王。
但是管叔和蔡叔的母亲都是殷商家族的人,周公对他们并不信任,于是把他们都打发到封国,召公也去了封国,只有他没去封国,而是就在京城辅佐成王,只派自己的儿子去了鲁国。还把自己弄成摄政王,其实就是周王朝实际上的一把手。因为成王还是个吃奶的孩子,不能处理国事。
这样一来,谣言四起,管叔和蔡叔都说他要篡夺成王的王位,取而代之,并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周公赶紧给召公和姜子牙写信,说明自己绝无二心,得到了二人的支持,平定了叛乱,杀了管叔,囚禁了蔡叔。
成王二十岁亲政之后,就跟周公的关系日趋紧张,此时有人给他进谗言,当年周公要取你代之,幸亏管叔和蔡叔拼了命维护了你的王位。成王于是抓了周公的下属拷问,周公一看不妙,赶紧跑到了不服周的楚国,捡了一条命。
成王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就杀了进谗言的人,给周公写信,回来吧叔叔,我错怪你了。周公磨磨蹭蹭,死在了路上。临终留下遗言,要求葬在成王的身边,也就是成周,以示自己是成王的臣子,忠心耿耿。
成王表示不敢当,把他葬在了文王和武王的旁边。以示周公是自己的叔叔,亲手把自己养大,跟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地位。
大概很多人熟悉《周公解梦》的解梦理论,据传说就是周公旦研究得出的这一理论。
西周时期的君、臣、人民崇尚天人合一思想,处理一些大事的时候经常占卜,遇到日蚀、月食、地震、大风、雷电等特殊情况时都要占卜一下吉凶,然后按照占卜的结果办事情,并不像我们现在一样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从史书了解到很多自然现象往往和君王、臣子、人民等联系起来的。譬如日蚀现象发生之时,往往代表着天子治理国家有亏损的方面,借此警告君主要好好的治理国家。
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被称作战争、死亡的代名词,对君主和大臣都不利,往往采取一些措施躲避这些灾祸。汉成帝时期,自然灾害严重,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这说明治理天下的人出现了大的失误,于是汉成帝就逼死了任职多年的丞相翟方进,以消除这些天灾的威胁。(周公解梦形象图)
周公旦下葬这件事也和古代天然合一思想紧密相连。
周公旦有何成就?为何要求埋葬在成周?
周武王姬发将商朝灭亡之后的第二年就病死了,临终之际武王姬发睡不着觉,担心的事情非常多,他交代自己的四弟周公旦,要将国都迁移到伊水、洛水之间:
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丕愿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史记》
这是武王姬发勘察过多次洛邑的地理位置,相当好,周朝应该建都于此。我们看一看周公旦是这么做的呐?他请人占卜,建都此地有什么问题:
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史记.周本纪》)
洛邑这个地方经过占卜得到这样的信息,洛邑在周朝居于国家的中央,四方诸侯朝贡的距离都是差不多的。这里表明一个问题,利用洛邑作为都城,可以有效控制四方诸侯国。重点:周公旦是通过占卜定鼎洛邑的!(辅佐周成王的三位大臣,姜子牙是周成王的外祖父,周公旦是四叔、周召公也是叔叔,庶出)
《尚书.大传》记载总结了周公旦一生的功绩如下: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和召公共同辅佐未成年的周成王,周召公和周公旦立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界碑——“立柱为界”,以“陕”这个地方为界限,以西归周召公管理,主要是农业发展,做好后勤和西部疆域的安全,现在“陕西省”得名就来自于此。以东归周公旦管理,有两大任务,营造洛邑新都,平定东部诸侯的叛乱。
经过六年的治理、平叛、建设,周朝逐渐稳定,第七年就将摄政王的职责卸下,归政周成王,成王已经到了从政的年龄了。
周公旦在位期间功劳很大,重新塑造了周朝,为鼎盛奠定了基础。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发出,称周公旦有不臣之心,归政之后自己跑到楚国避难。周成王辨析真假之后,召回了周公旦继续辅政。
周成王真正执政三年之后,周公旦病死了,临终之时要求将自己埋葬在周成王的墓葬身边。周成王已经迁都洛邑,称成周,他的墓葬肯定在新都附近建造。而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仍旧埋在原来的首都丰镐(陕西长安市区)附近。
周公旦的想法有三:第一希望死后陪葬在周成王身边继续辅佐他,周成王也乐见其成;第二,新的都城洛邑是周公旦亲自领导建设的,他也希望死后在新都附近安葬,毕竟是自己的功绩;第三,周公旦是周成王的四叔,但首先是周成王的臣子,然后才是长辈,这样的要求就是全君臣之道,至于亲情要排在其后了,这是一种儒家治国的理念传达。(古代人天人合一思想图,将自然现象融合到处理国家大政上来,往往和占卜、天象、恶劣天气联合起来处理现实的问题)
周成王为何把周公旦埋在周文王身边?
周公旦对周朝的贡献很大,对周成王的帮助自然也不在话下,既然要求陪葬在周成王身边,周成王也想有忠心的叔叔兼任大臣死后也能辅佐自己,护佑大周的天下,古代君主大都相信墓葬的风水学说的。
周成王既然答应了四叔周公旦的要求,于是在自己的陵寝附近找寻墓地下葬。不巧的是老天爷又叒出来作怪了,根据《书经》的记载:
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
周成王准备安葬周公旦在洛邑(又称成周)附近时,雷雨狂风大作,田地里的秧苗全部被风刮倒了,贴在地面上,很多大树被连根拔起,当时成周附近的老百姓都非常恐惧,都认为上天降下了什么惩罚。(周成王和周召公形象,周召公辅佐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
对于此等恶劣天气和周公旦的下葬联系起来了,周成王以及大臣肯定进行占卜,迷信而又相信天命的周成王面对占卜的结果也是无可奈何。
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
《史记》的记载就有些牵强附会了,说周成王不敢让周公旦称臣,明显的误导后人了。把自然天气现象应用到执政者处理国家大事上,也只有古人才这么愚昧!
这个问题的答案,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经给出了,原因很简单,周公是成王的叔叔,而且功劳太大了,不能像臣子那样安葬,于是将他安葬在周文王、周武王旁边,以示对周公的尊敬。
不敢臣周公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於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临死前,周成王已经完成了迁都工作,来到了成周居住。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出土的“何尊铭文”,对成王迁宅洛邑有明确记载,其“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语,记载了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的历史。而周公作为臣子典范,可谓是千古完人,再造社稷之功而谦退恪守臣节,即使死了也想陪在成王的左右,因此临死前要求成王将他葬在成周,也就是后世的洛阳。
当然了,周成王对于周公也很尊敬和爱戴,表示自己不敢把周公当成臣子来看待,于是将周公葬在了“毕”(即毕原,在今陕西咸阳、西安附近渭水南北岸,境域很广)这个地方,和周文王、周武王葬在一起。周公作为一个臣子,和开国两代君王葬在一处,这既是对周公的尊敬,也是对他功绩的肯定,可以说周朝的基业就是文王、武王、周公父子三人所奠定的。因此,这三个人死后墓葬相邻也很合理。
周公的功绩
那么继续延展一下话题,来说说周公究竟有何功绩,竟在死后可以和文王、武王葬在一处。
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
《尚书·大传》对于周公的功绩总结概括得很到位,以下我稍作说明:
救乱、克殷、践奄:这三件事可以算作一个功劳,即平灭管蔡之乱。周武王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武王生前被安排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殷商残余势力,但武王去世后这三兄弟不满周公摄政,于是勾结纣王之子盘庚发动叛乱,同时还得到了东方的一些小国如徐国、奄国、薄姑的支持。于是成王命周公亲率大军东征,“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才得以平叛。而此次叛乱的主角,武庚被杀,管叔自杀,蔡叔被俘,奄国被灭,并将其国君迁到蒲姑(山东青州附近)。
建侯卫:这个指的就是实行分封制,分封天下的同姓、异姓诸侯。周公先后建置七十一个封国,把武王十五个兄弟和十六个功臣,以及黄帝、炎帝、夏、商的后人都封到封国去做诸侯,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虽然后世的诸侯多有不臣举动,到了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但不可否认的是,周朝能延续八百年,分封制的功劳很大。
营成周:这个指的就是营造成周,作为新都城。周公为了防止商民作乱,采取了分治的手段。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举措就是兴建成周,也叫雒邑,就是今天的洛阳。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土地宽平,千里沃野,是天然的粮仓。从地理上看,这里挨着商朝后裔所在的卫国和宋国,一旦有事马上就可以镇压。于是成周修建好后,周朝西边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发祥之地,称为“宗周”;东边以雒邑为中心,是周王朝统治东方的重心,称为“成周”。驻在雒邑的成周八师,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侯国家,西可以拱卫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雒邑成为周王朝的东都,对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制作礼乐:周公制定的礼乐,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规定了不同地位的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都有相应的差异与等级划分。比如说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又比如不同地位的人需要奏相应的乐器及曲目等等诸如此类。礼乐制的本质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乐制使得每个人各司其职,令低等级的人,无条件服从于高等级的人,在经过儒家思想的深化改良后,实在是维护统治的一件法宝,为后世的统治者所喜闻乐见。汉高祖刘邦在使用儒家礼仪约束群臣后就曾感叹,我今天才体会到做皇帝的尊贵。
致政成王:即还政于成王。这个说起来不太起眼,但最为关键,如果周公恋栈贪权,那么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就会归到王莽、曹操那堆里了。正是因为周公恪守臣节,主动归政成王,因此为后世的臣子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尚书·召诰》、《尚书·洛诰》中周公和成王的对话,大概是在举行周公退位、成王视事的仪式上,史官记下的。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时候,毅然让出了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对周公辅政最完美的诠释。
说起题干,我们很有必要来回溯一下周公辅政的历史佳话。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然而在周朝建立三年后便去世。此时他的儿子,太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即位年仅十四岁,尚不能亲政,于是由周公辅之代为摄政。虽然周公只摄政七年,但就是这短短的七年,奠定了周王朝统治数百年的根基,同时开创了周王朝以宗法制和分封制治国的国策。
周成王刚即位之初,管叔、蔡叔就联合商王纣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亲自率军东征,经过近三年的平叛,叛乱被平定。周公趁势向东拓展领土,使周王朝的管辖面积大为增加。
针对王朝初定人心不稳,周公创立了分封制,分同室宗亲为诸侯,由各诸侯代周来统治地方,大大加强了周朝对地方的统治。同时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实行宗法体系,在分封制度下严格遵循宗法体系,使得周王朝的天命统治深入人心。
周公最为影响深远的是他创造了周礼。他所实行的周礼涵盖了国家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了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个体系。它上到国家统治阶级下到平民都对其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做了详细阐述,开创了中国以礼治国的先河。
汉朝的《尚书大传》中对周公辅政的七年做了详细描述,称其“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可以说武王建周,而周公立周也!
当国家形势趋于平稳,周公摄政的第七年他还政于周平王。三年后,周公重病而亡,死前他留有遗嘱:死后将他葬于成周,表示他始终是成王的大臣。
这里所说的成周,即为洛邑。自周王朝自从建立之初,武王便计划在都城以东,更靠近中原的地方营建新都。周公摄政时期继续武王时期的想法,在洛邑地区营建新都,是为成周,并于周成王五年营建完成。而当时的都城镐京被称为宗周。
周公去世后,说要将他葬于新都城成周,意思是他忠于周成王,他是作为周成王的臣子而死。而周成王却没有依从周公的意思,没有将他葬于成周,而是将其葬于宗周,将他与周文王、周武王葬在一起。
周成王的意思很明了,宗周之地葬着周王朝的开国先祖,他们都是周王朝的开创者。而周公摄政七年,悉心辅佐,不仅力勉狂澜挽周朝于水火,更为周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巨大的功劳,不啻文王武王之功。他周成王焉敢用臣子相称。所以才有成王不从的说法。
周公是周王朝国家制度的开创者和践行者。他开创的周礼影响并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是中国礼乐思想的奠基者!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之弟,因其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者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先驱,被后代从政者当做楷模。
周公也是被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最为尊崇的古代圣人之一,被尊为“元圣”。儒家将周公的风格人品当成至高无上的人格楷模,并认为周初实行的仁政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政治目标。而孔子毕生所极力提倡的,就是周礼。
周公曾经两次辅佐周武王向东伐商,后来成功灭商后,周公辅佐武王治理天下,武王仅仅执政两年后就去世了,由于武王长子周成王年幼,周公又以摄政王的身份辅佐周成王治理周朝,为了更好地控制各个诸侯国,周公还制礼作乐,使周朝国内政治清明。后来纣王儿子武庚与管叔蔡叔联合叛乱,周公又率军东征,进而真正的实现了周朝天下大一统。
周公主政期间,在招揽人才方面,也是被历代从政者当成学习的榜样。有一典故说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后代的曹操在其代表作《短歌行》中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生动的运用了这个典故。在中华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屡次上演子弑父、父杀子、兄弟相残的血腥悲剧,而周公却以他宽广的胸襟,高深睿智的辅佐侄子周成王。周公主政七年后,周成王成年,所以周公将政权归还给成王,自己则重回大臣的位置,恭顺地谨守臣下的礼节。
周公在成王面前,周公从不摆谱,也不以叔叔、功臣自居,而是和其它大臣一样“北面就臣位,躬躬如畏然”,这便是老子所称道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所以周公的贤德历百世而不衰。周公在还政三年后,便在丰京颐养天年,过了一段时间,患了重病,他临终时说:“我去世后,请将我葬于成周,向上天表白我不敢远离成王的心迹。”这是周公临终的遗愿,他一生为周朝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到临终时,仍然心系周朝。周公这样赤胆忠心,毕生致力于周朝的建设,他临终的遗愿按说应该满足吧,可是,周成王却不同意按照周公的遗愿去做。因为周成王深知周公劳苦功高,即是开国元勋,又是自己的叔叔,岂能让周公给自己陪葬?
因此,成王下令,将周公厚葬于毕,让周公给周文王陪葬。由于周公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成王将周公葬于文王墓侧,也就是想说明,成王从未将周公看做是大臣。这算是君王对待丞相的至高礼节了。成王听说周公要见自己最后一面以后,放下了所有事情,第一时间赶到了叔父的病榻前。看着病得脱了相的周公,成王不禁又是泪如雨下,除了握住叔父的手以外,什么也说不出来。周公自知没有时间了,用尽最后的气力对成王说:“请君王在臣离世以后,一定要将臣葬在成周去,让我以臣子的身份,能一直守护、辅佐的君王。”说完,周公便离开了人世,时间定格在了成王二十一年。
周公离世,举国哀悼,在众位大臣向成王申请,要将周公安葬于成周,完成他的心愿时,成王却一概拒绝了。正当众人不知天子是何意,一起赶到宫中询问缘由时,成王说出了他的想法。只见天子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却无比坚定地告诉众人,他要安葬周公于祖灵畢郢去,让其陪伴在文王、武王身边,因为自己实在是不敢把周公当成臣子来看待啊。
众人听了成王的话语,无不为这份真挚的情谊所感动,纷纷表示赞同天子的决定。于是,周公他老人家最终还是被葬在了畢郢,以君王的身份享受着后世的奉祭。虽然,周公的最后心愿没有实现,但谁又能说成王的这项决定,不是对其一生功绩的最好回馈呢?
周公不但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中华文化杰出的代表人物。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周公的人品、睿智与涵养可谓是举世无双,旷古未有。我们可以说:周公的不朽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