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吉林人喜欢的“嘎拉哈”怎么玩?

提问时间:2023-07-05 11:55关键词:吉林

问题补充: 求解?

点赞1、中卫市 网友:倚辞君颜

承蒙邀请,说道吉林嘎拉哈,这可是吉林人小时候明星级的玩具,无论是70.80.90后,几乎都玩过,冬天时,大家其乐融融的欢聚一堂玩一场锻炼手巧的嘎拉哈,可是真让人怀念。

其实嘎拉哈这种游戏从元朝时,当时的吉林人就开始玩了,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猎人为了炫耀自己的战利品,才留下的各种动物骨头。

还有两个在吉林地区流传甚广的传说。

相传“嘎拉哈”和金代的梁王金兀术有关。金兀术少年时,父母让他进山打猎。克服重重难关后,他终于取下四种最凶猛的野兽的腿膜骨.从此,金兀术的勇敢和强悍便成为当地的佳话。女真人为了让后代像金兀术那样勇敢,便让孩子们抓玩野兽殡骨“嘎拉哈”。

传说努尔哈赤小时候师傅曾给过他任务去取熊和鹿的嘎拉哈,人们因此让孩子玩来鼓励他们变得勇敢。

今天给大家好好讲讲吉林嘎拉哈有几种玩法。看看唤醒了大家童年们的记忆没?

嘎拉哈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牛骨的,熊骨的,野猪的等等,但是一般吉林人家常玩的嘎拉哈一般都是羊嘎拉哈和猪嘎拉哈。

嘎拉哈有三种常用玩法。

第一种玩法:满徒。

用4-6个嘎拉哈,撒炕上,在抛接口袋的同时,用一只手把两面相同的嘎拉哈抓起来,抓两个为100分,3个为1000分,4个为10000分,抓5个为100000分,也就是满徒。(多少分为满徒自己定)

满徒后要过关。

用四个嘎拉哈,撒炕上,在抛接口袋的同时,用一只手快速将正、壳、肚、驴翻一遍,最多不准超过十六次,把四样全翻到,谁先过关谁赢。

第二种玩法:拉大车

谁抓的嘎拉哈多,谁先出嘎拉哈。

把嘎拉哈撒在炕上,用一个嘎拉哈弹其他上面骨形相同的嘎拉哈,打中了捡回来,碰不到相同的,让给下一个人弹,碰到了不相同的,得赔出不同数量的嘎拉哈,谁赢的多为胜利,以有人输光了为一局。

第三种玩法:撂正

同样是先撒嘎拉哈,有几个正,捡回来几个,别的不准捡,一个人捡完了,下个人撒和捡,最后看谁捡到的嘎拉哈多为胜利。

另外,吉林嘎拉哈各个地区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把正叫做珍心,壳叫坑的,肚叫肚心,驴叫做轮的。

怎么样,听完我给大家的介绍,这个冬天想不想玩一玩小时候爱不释手的嘎拉哈呢?

点赞2、扬州市 网友:天堂的风




首先咱们得认识个字歘(Chua ).

欻嘎拉哈,再说一下啊可不是只吉林人玩的呦,黑龙江,河北,山东,内蒙等地都有玩的,一般女孩子玩的多。在说嘎啦哈是什么,哪来的。是动物后腿的膝盖骨。羊和狍子的小巧精致,倍受女孩喜爱。多染成红色。鲜艳夺目。以前农村没有过多的文化体育生活,这个就是冬闲女人在家的大型比赛了呢。三五个人聚在一起,锻炼灵活性,眼手脑的协调性。增进沟通,情感交流。不可多得的文体项目。 接下来说说怎么玩。 你一定看完,有点长。

怎么歘呢?羊嘎拉哈四个为一副。手巧的一次能同时玩三四副。玩嘎拉哈,都是要一副嘎拉哈配一个口袋的。嘎拉哈是六面体(所有动物的都一样),因两个尖角重心不稳,弃之不用。正面像人的肚脐眼儿叫“坑儿”,背面像胖人的肚皮叫“背儿”(肚儿),侧面像人的耳朵叫“轮儿”,还有一侧什么都不像就叫“真儿”。  歘嘎拉哈计数是以阿拉伯数字为单位的:一对“坑”是十、三个“坑”是十五、四个“坑”是二十、四样是五,以此类推。抓满一百,分别翻真、轮、坑、肚;抓起四样、空中抛接在手背上,翻转过来,一个不掉就算赢。“歘”是这个游戏过程和输赢的结果。歘的过程是这样的:用一只手(另一只不用)将四个嘎拉哈散乱地抛在炕上(桌上),然后将口袋向上扔起,在口袋落下的时间内将四个嘎拉哈都先搬(以下的过程叫搬)成真儿,用手抓起,再接住落下的口袋(用同一只手)。如口袋和嘎拉哈都没有落在炕上,则接着搬下个背儿,依次接下的次序是坑儿,轮儿。最后,把口袋抛起,手把都成轮儿的嘎拉哈抓起。如果口袋落下时在手里(没有落在炕上)则第一个回合完成。倘若在搬的过程中口袋没能接住,则叫“坏了”,交由下一个人玩(抓)。其输赢的判断是:在搬四个嘎拉哈的过程中,谁抛口袋的次数最少,谁就是赢家。这只是歘嘎拉哈的一般过程,当然里面还有许多技巧。比如说:在搬真儿时,因为下个是背儿,所以将真儿一字排好,到搬背儿时用手心一压就行了,节省时间和次数。歘嘎拉哈的输赢关键,一是口袋要抛得高(留空时间长),二是抓的过程要快,尽量用少的次数完成全过程。可惜现在没有了。时代把它淘汰了。想想还是时代进步了。

点赞3、贵阳市 网友:斗破苍穹

有猪嘎啦哈,有羊嘎拉哈,猪或羊腿骨关节处的骨头需要四个。把缝制的布口袋里面装上米,有包子大小。把口袋抛到空中,在口袋落下时用手抓起嘎拉哈,抓的越多越好同时接到落下的囗袋。玩法多样,是八十年代的小游戏。现在年轻人不懂,那个年代每家都很穷,很少吃肉,所以攒够四个嘎拉哈很不容易。

点赞4、朝阳市 网友:羽墨凌霄

我就是吉林人,小时候经常玩,就是猪,或是狍子小腿上的一块骨头。在读小学的时候经常玩,到现在还很想玩但是手没有小时候那么会玩了!但是很怀念的。

点赞5、大理白族自治州 网友:小女痞

我们这代人算正常聪明的,至少玩具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吧!小聪明不算是好吧!大聪明说实话咱也没那优质基因。只是和小伙伴玩的自在开心,真叫幸福满满无烦恼!

我们这儿不叫“嘎啦哈”,叫“”骨头子儿“”,一面像花生,所以叫花生,另一面像鞋底儿,翻倒这面时就叫“翻鞋底儿”,那两面叫“鼓肚”“凹肚”。布沙包抛起时同时能几个同面儿出现,且连续翻出相同的面儿,翻多着则胜出

我当时玩的只是一般般。羊骨头子儿个小,形正 ,我当时还染的红色的,就俊呢!猪骨头的个大有点歪,好多小朋友实在家里没羊骨头,就找猪骨头玩儿了。我家现在还有羊骨头的呢,前阵子家里来小朋友时还和孩子们一起玩呢!那几个小朋友都不会玩。

点赞6、双鸭山市 网友:凉柚i

我是黑龙江的,我小时候也玩嘎拉哈,需要和一个沙包一起玩,可以四个嘎拉哈,也可以8个,那时候羊的就蛮好,要是有狍子的就高兴坏了。一共四种状态,在扔沙包时候把同种状态的不管几个都抓在手里,不能碰其他的。不知道别的地方是这么玩么。

点赞7、阜阳市 网友:魔の家族

在东北,有一种骨制玩具,曾经是勇敢的象征,又是敏捷力的训练工具,更是女人们女孩时代的珍贵记忆,它就是嘎拉哈。

嘎拉哈,远古人的遗存

嘎拉哈,源自满语:gachuha,是东北的叫法,还有地方叫羊拐、羊拐骨、髀骨、髀石,也曾在一些书籍里被称作“噶什哈”“喀赤哈”“背式骨”“萨克”,多取自于羊、猪、鹿、狍、麋、獐、牛、骆驼等动物后腿上。清人徐兰《塞上杂记》记载:“喀赤哈者,羊膝骨也。”嘎拉哈被人类认识最早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文明,在内蒙古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里曾发现单独摆放的动物髌骨,应该是原始人类对于这种形状奇特骨骼的最早认知。嘎拉哈作为动物身上较为特殊骨骼,很早就被原始先民单独摘取,加以应用,距今有几千年历史。

据史书上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人铸铁嘎拉哈了,而后其他朝代还有铸铜嘎拉哈的。1955年10月,专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美岱村南宝贝染山沟中发现北魏砖墓一座,随葬品中有铜制嘎拉哈一枚,长3.1厘米,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的铜嘎拉哈。玉质嘎拉哈始于辽代,辽墓出土玉器中有玉嘎拉哈,辽代的一部分铜质、玉质嘎拉哈常在中央有孔,便于佩带。1983年,专家在内蒙古巴林右旗清理一座辽代古墓时,曾发现9枚嘎拉哈,其中牛嘎拉哈1枚、羊嘎拉哈7枚,还有1枚铜铸的嘎拉哈。至金代,又出现了水晶、白玉、玛瑙制成的嘎拉哈,多数中间有穿孔,可随身佩戴,类似汉族童子玉坠,常年佩戴,具吉祥之瑞。

清代纪晓岚《槐西杂志》载:“作喀什哈,云塞上六歌之一,以羊膝骨为之。”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的浙江山阴人杨宾《柳边纪略》记载:满族“童子相戏,多剔獐、狍、麋、鹿前腿前骨(嘎拉哈应取自动物后腿,尚不知此处是否是记述错误),以锡灌其窍,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于囊,岁时闲暇,虽壮者亦为之。”

嘎拉哈,勇敢者的标志

相传,嘎拉哈与大名鼎鼎的金兀术有关。据说在金兀术的少年时代,父母为了检验他的狩猎能力,要他到山里取得四种野兽后腿的膝盖骨。首先是得到狍子的膝盖骨,考验他的速度;而后要得到黑瞎子的膝盖骨,考验他的力气;再要得到狼的膝盖骨,考验他的智慧;最后要得到野猪的膝盖骨,考验他的勇敢。后来金兀术全部做到了,金兀术的勇敢和强悍被当地人传为佳话。

金兀术大家在影视剧和小说里经常看到,其实他叫做完颜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将、开国功臣,生于何年没有记载,只知道逝世于皇统八年(1148年)。天辅五年(1121年)十二月,金太祖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反辽战争,金兀术首次参战,随叔父完颜杲(斜也)出征。而后便他在金朝屡立战功,天会十五年(1137年)升任右副元帅、封梁王。天眷二年(1139年)为都元帅,封越国王。皇统七年(1147年)担任太师,令三省事,都元帅,独掌军政大权。皇统八年(1148年)八月进《太祖实录》。十月,病卒。大定十五年(1175年),金世宗追谥其为忠烈。大定十八年(1178年)得以配享太庙。

女真人各家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像金兀术一样聪慧勇敢,便把野兽的膝盖骨收集起来,作为玩具抓玩,便有了如今的嘎拉哈。过去的东北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嘎拉哈,以羊骨为上品,称为羊拐。东北的女孩子,没有不会用嘎拉哈做游戏的,嘎拉哈也是大姑娘小媳妇之间互相赠送的礼物,关系密切的闺中密友尤其如此,也曾是东北女孩子们心中的珍贵财富,跟随她们出嫁成为女孩时代的纪念品之一。

嘎拉哈,智慧者的游戏

嘎拉哈是六面体,因两个最小面立不住,游戏中不计算在内,其他四个面都有自己的名字,正面像人的肚脐眼儿叫“坑儿”,背面像胖人的肚皮叫“包儿”,侧面像人的耳朵叫“轮儿”,还有一侧什么都不像就叫“真儿”。而抓玩嘎拉哈,就被称作欻嘎拉哈。欻嘎拉哈多以4个为一副,并配有一个口袋。欻嘎拉哈是满族先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间游戏,是土生土长的地域性儿童游戏,在老百姓中间接受和传播,直到在清入关后遍布中原,流传极广。

歘嘎拉哈玩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两种。一种叫搬真儿,用一只手将四个嘎拉哈散乱地抛在火炕上或者桌子上,然后将口袋向上扔起,在口袋落下的时间内将四个嘎拉哈都翻转到“真儿”一面,然后依次再把四个嘎拉哈翻转到“轮儿”、“坑儿” 、“包儿”各一次,最后用一只手抓起四个嘎拉哈和落下的口袋。期间都是在把口袋扔起的时间段完成,口袋落地便不能有所动作,轮到下一个人,谁抛口袋的次数最少,谁就是赢家。另一种是积分制,用一只手将四个嘎拉哈散乱地抛在火炕上或者桌子上,然后将口袋向上扔起,在口袋落下的时间内抓起散落的嘎拉哈,以两个一样的先抓,没有两个一样的依次选择三个一样的、四个一样的、四个都不一样的,抓起嘎拉哈时候不能碰到不需要抓起的,否则失败。两个一样的是十分、三个一样的是十五分、四个一样的或者不一样的是二十分。最先累计一百分,为胜利。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游戏的丰富,嘎拉哈早已淡出现今孩童的视线,成为歘嘎拉哈那一代人的记忆。但是作为东北人的特色儿童游戏,它的未来将是赋予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民俗文化遗产以及待流行的怀旧游戏。

点赞8、梧州市 网友:指天求虐

游戏规则:一般经常是到羊肉铺买上几个剔干净的羊拐骨,回家用水把油煮出来,四面涂上不同颜色。再用布头和沙子缝个布包就行了。把布包高高抛起,趁此时机把4个羊拐骨依归定次序翻过面去,规定抛包次数,在规定次数内把羊拐骨翻过四面又一把抓起来为胜。 玩家说法:这个游戏手小的人玩不好,只能玩最低级的阶段,始终只会抓一个,接一个,抓到第二个肯定就落败。所以,30岁的晓玲小时候永远只会蹲在地上,崇拜地看着那些小辫儿摇摇的丫头们。“那时候,小伙伴们都是在户外玩,蹲在地上,手脏脏的,就是我对这个游戏最深刻的印象了。”可在晓玲心目中并没有什么趣味性的游戏却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

点赞9、本溪市 网友:永不言败

我也不是东北人,是南方人,但是可能是玩具吧。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