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的,人挺聪明但学习成绩极差,注意力不集中爱分神贪玩,自律差该怎么办?
您好,我是军佚老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小时候就经常听见别人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认真学,如果认真学起来,成绩肯定不会差”,然后劈头盖脸的给孩子讲一大堆大道理。包括现在我依然能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就在想:“一个正常的孩子,为什么聪明,还不正经学呢?”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聪明的标签”
美国的研究人员对幼儿园的孩子做了一次实验,他们让幼儿园孩子首先解决完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容易,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由此我们可看出经常被表扬为聪明孩子的人,往往把分数当作自己聪明的收入,分数比什么都重要,可是他们会一遇到挫折就容易失去信心,不愿和不敢接受新的挑战,认为外在的成绩好就可以受到“聪明的表扬”,觉得因为我聪明,所以我成绩才好。那如果一个被经常表扬为聪明的孩子,尝试了努力却发现自己的成绩还是不好,怎么办?所以就有了拒绝努力的情况发生,让家长觉得我是还是聪明的,只是因为我不好好学,成绩才会差,于是就索性不学了,挖掘背后的原因是缺乏自信与鼓励。
自信的关键期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提出:从出生到学龄一共四个时期的人格形成及遇到的成长问题,都与自信心的建立有关。
自信关键期的四个重要阶段有必要了解一下,分别是: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二年级的孩子正是处于儿童人格发展的关键期间,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婴儿期(0-3岁)
人格: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目的: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新生儿初来乍到,在这一时期最要解决的成长问题是让他对这个世界建立信任感,一个对世界有信任感的人,会是积极乐观的,他们对自己及世界有信心,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没有建立信任,就会形成胆小惧怕。
为了帮婴儿建立信任感,母亲的照料应该是充满爱和保持一致的。如此一来,孩子就不会患得患失,“妈妈一直在我身边满足我的需要”会成为他的信念。慢慢的,这种信念也会扩展开来,得到这样的感觉:这个世界是安全而充满爱的。 所以,在婴儿时期帮孩子建立信任感,能让他获得信心,使他乐观并充满希望。这能为自信心的建立打下基础。
2.幼儿期(3-6岁)
人格:主动对于内疚的冲突
目的: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在幼儿期,孩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自主性增强了。与婴儿不同,在这一时期,幼儿能够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的运用语言和更生动的运用想象力。
幼儿在行动能力和思维意识上都有了自主的能力。这一时期,最要解决的成长问题是正确引导孩子的自我意识。 这一时期,如果父母一味地包办,让孩子完全丧失掌控的权力,孩子会形成依赖性;如果父母全然不帮助,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容易遭受挫折,不断体会到无用感。所以,为了帮幼儿建立自主性,父母温柔地支持是最重要的,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性又给予支持。 如此一来,孩子会有充分的自我控制和成功体验,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3.儿童期(6-12岁)
人格: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目的: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解决,就会形成无能。
孩子们的智力迅速发展,学校成为了他们发挥智力、获取技能的地方。这一时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体验以勤奋来完成学业的乐趣。当他们取得学业成绩时,会感受到勤奋带来的愉悦感,这使他们对今后独立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 当孩子刚刚踏入学校,他们几乎都是勤奋的。但是不同的学业成绩使他们对勤奋有了不同的感觉。这时为了保持他们的勤奋感和自信心,家长、同伴、老师的鼓励就至关重要了。
4.青春期(12-18岁)
人格: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目的: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无归属感、为人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少一点表扬,多一点鼓励
在多年的幼教生涯中,总是会遇到表现很好或者急于表现得孩子,回想起刚踏入幼教行业的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真棒!”其实这是一句很空洞的话,太过于广泛,外在,不够具体,内在。那表扬和鼓励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表扬:认同的是外在和结果,有可能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
鼓励:认同的是内在和过程,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
比如我们来举个列子:
孩子考了100分,家长说:“你真棒,真聪明,不亏是我的儿子”
这里的父母就是纯粹的表扬,父母用智力来定义孩子的进步,只会让他们觉得好成绩等同于智力。一方面,他变得自负而不是自信;另一方面,他回避挑战,因为他不想要与自己智力不匹配的结果。如果孩子在取得好分数后就夸奖他们聪明,这会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经受不起失败的挫折,因为孩子很可能因得了低分就抱怨自己太笨,而这又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
那鼓励型的家长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先介绍一下鼓励四原则:
1.觉察
又叫做“正觉”,你的观察点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所以在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尽量关注孩子的优点而非缺点。
2.具体
具体有四个要素:人物(这件事谁做的)、时间(什么时候做的)、事件(做了一件什么事)、地点(在什么地方做的),鼓励的时候尽量描述的具体点,不要太广泛。
3.真实
有理有据,不过度夸奖。
4.内在
可以从孩子的品格、精神、原则来鼓励,比如品格:专注、认真等;精神:善良、勇敢等。
作为一个家长,不妨故意忘记孩子的智慧,认真对待孩子的努力,当这种想法转移到孩子,让他觉得只有努力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赞美,然后逐渐明白一个真理:智慧只能确定成功或失败的时刻,而努力决定了一生的命运。当你的孩子在学校或其他地方表现出色时,不要将其归因于天生的优势。相反,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努力工作上。
应该告诉他:“宝贝,这次数学考了一百分的好成绩,妈妈真的为你感到开心和自豪,这次的成功肯定离不开你的努力,妈妈每天晚上看到你一个人在房间里埋头刻苦学习,一坐就是1-2个小时的时候,我的孩子学习努力、用功,妈妈真的很欣慰,也担心你太辛苦。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恭喜你取得了好成绩,那此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呢?你是怎么做的呢?”鼓励性的回答能让孩子认可自己的努力,同时引导孩子回顾事件过程,找到成功的关键点,也培养了孩子自我梳理和表达能力。
希望您能够掌握培养孩子的秘诀,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也欢迎大家的互动!
从教三十年,我见过好多这样的孩子,其中有一个上到初中背诵四句古诗没有一句能背对,字都写不拢,还常常打架和逃学。大家可能认为这样的孩子天生就不适合学习,但这个孩子作为特长生已经完成高中学业,目前正在上大学。作为父母要相信,只要愿意去想办法,孩子是可以学有所成的。
孩子小的时候在父母眼中都很聪明,正所谓“孩子自己的好,老婆别人的好”。因此家长还要明白,大多数孩子,包括自家孩子,不过是智力正常,不傻而已。[呲牙]
二年级的孩子还小,都爱分神,也都贪玩、自律差,如果挺聪明成绩却极差,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存在。家长所说的应该是孩子智力正常,但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安分,回家不完成作业,谁都把他没办法,所以成绩很差。[灵光一闪]
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以下办法可做参考。
一、教会孩子守规矩。
老师最怕的学生就是他不把老师当老师,不把自己当学生,不守纪律,没有规矩。古话说“男服学堂女服嫁”,这话放到现在就是无论男孩女孩,如果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矩,基本上就是不适合上学的类型。试想孩子不明白上学要听老师的,让听不听,让读不读,让写不写,就是神仙也教不好他。
如何让孩子讲规矩呢?要从生活的最细微处下手,让孩子学会下面三点。
1.在家里有规矩。孩子在家里,家长得要求他该吃饭时要吃饭,该睡觉时要睡觉,对长辈要尊重,对父母要孝顺,做到举止有礼,懂得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不能由着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变成一个谁也不能惹的“小霸王”。
2.出门有礼貌。孩子出门了,家长得要求他遵守社会规则,讲文明,遇人礼貌打招呼,尊重他人,善待伙伴。不能放纵孩子横冲直撞,把孩子养成行为粗鲁、目中无人的“野蛮人”。
3.上学尊重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尊重、爱戴老师才会相信老师,听老师的话。家长得要求孩子看到老师要问好,老师说话要认真听,犯错了不得顶撞老师。不能孩子学习不好就想着是不是老师的问题,让孩子更加无视学校和老师。
二、管理孩子有原则。
孩子的性格还没有定型,家长用什么形式管理,孩子就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如果家长无原则地任其妄为,孩子必然如脱缰野马,谁也拿他没办法。
如何做到有原则?
1.守住规矩。给孩子立了规矩,提了要求,不能朝令夕改,要一以贯之;父母要立场一致、同心协力,不能相互拆台。古话有言:“慈母多败儿。”就是指父母如果不能严格管教孩子,心太软,孩子就会被惯坏。父母一定要守得住规矩,以自己的讲原则来教育孩子讲原则,不任意妄为。
2.说话算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影响远远大于老师。对孩子父母要做到不随便承诺,以免做不到时既让孩子失望,又带来不好的示范。如果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以自己的守承诺来教育孩子守承诺,不随心所欲。
3.赏罚分明。流行的赏识教育、爱的教育提倡对孩子正面表扬,鼓励优点,但孩子就像花草,不修剪就会野蛮生长。所以父母要做到有赏就有罚,赏罚分明才能教会孩子分辨是非对错,知道优劣好坏,产生荣辱观念,否则就会不知轻重,做人做事都糊里糊涂。
三、帮孩子找到学习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感到学习是折磨,上学是坐牢,看到书本就头疼,一写作业就犯困,那他很难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这种情况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才有可能提高孩子的成绩。
1.多鼓励少责备。很多家长一辅导学习就发火,不是打就是骂,常常把孩子弄得心惊肉跳,只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谈学习色变。父母要多鼓励,少责备,不要等到孩子连学都不愿上的那一天,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2.多关心少攀比。父母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调皮,别人家的孩子听话,事实是没有哪个孩子不让父母费心劳神。父母关心学习不能只看成绩,更加不能盲目攀比,而是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状况。比如上课听不听得懂,看不看的见,发言是否积极,还要多关心孩子和同学关系好不好,有没有被孤立,开不开心,努力让孩子对学习不厌烦、不排斥。
3.多帮助少打击。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都集中不了很长时间,孩子成绩不好主要是不会听讲,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抓重点。一是提前预习,让孩子知道第二天上课要弄懂什么问题;二是定立课堂目标,比如要举几次手,回答几个问题等;三是和孩子一起复习,可以让孩子复述上课内容,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等。家长千万不能自己束手无策不说,还总是责备、打击孩子。
四、学会如何与老师沟通。
孩子成绩差,家长一般会很害怕见老师,但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家校沟通是很必要的,所以家长要学会如何与老师沟通。
1.带着疑问去请教。家长见老师不能是“告状式”沟通,大家都在说孩子的确定,交流下来双方都会对孩子更加失望,结果常常适得其反。家长应该多思考自己在管理孩子时有哪些不明白地方,带着问题去请教老师,商量解决办法。
2.带着真诚去沟通。家长觉得孩子成绩差很丢人,自己没脸见老师,习惯采用“回避式”对待,装聋作哑,不管不问。其实家长只要肯面对孩子的问题,带着真诚去和老师探讨,让双方不仅目标一致,做法也一致,协调互动,常常会事半功倍。
3.带着信任去交流。家校沟通最忌讳的是“问罪式”交流,家长和老师相互怪罪,推卸责任,双方产生矛盾,受影响最大的是孩子。所以家长要信任老师,带着足够的信心去见老师,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总会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教育和管理孩子已不是容易的事情,家长不能只看得见孩子的问题,却完全不反思形成原因,不学习处理的策略,也不思考解决的办法。明智的父母会反躬自省,会学习借鉴,会把孩子的问题放在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综合环境里去考虑,为孩子计深远、谋长远,找到帮助孩子成长发展的方法,为孩子铺垫出一条合适的道路。
作者简介:专注教育事业数十载,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指导老师。
小学二年级的,人挺聪明但学习成绩极差,注意力不集中爱分神贪玩。贪玩是人的本性,这世界上没有不贪玩的人,贪玩本身不是坏事,但是,贪玩无度,也就是坏事了。说到底,贪玩过度就是自控力差惹的祸!
关于自控,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给一群孩子每人一块糖,告知他们,如果忍不住在5分钟之类就吃掉,就得不到第二块糖。如果在5分钟以后吃糖,就可以得到第二块糖。
经过追踪调查,那些能够克制自己拿到第二块糖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成就显著高于不能克制的孩子,忍不住吃掉糖的孩子,长大后都表现平平,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很好的职业和社会地位。
这就是自控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是终生的。所以,家长对于孩子自控力一定要高度重视。人的智商,除了一些超常儿童和一些先天性智力缺陷的孩子以外,都是差不多的,人最后的差异就是自控力决定的。
对于自控力不强的孩子,家长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做好孩子的表率,这一点很重要。家长要求孩子做到专心做事,家长必须自己做到。比如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就不该在一旁看电视玩手机,而应该是专心陪伴,可以在一旁看书,哪怕一点也不想看,做个样子都行。
二是进行自控力的训练。训练的方式方法很多,静态的动态的都有,比如做数独,练习舒尔特方格,找不同,闭目单脚独立等等,视觉、听觉、综合等各个方面进行训练,延长自控的时间。
三是家长一定要学会表扬。有人可能会说,夸小孩谁不会啊,其实很多人根本就不会,夸小孩就是聪明就是你真棒,这不是表扬,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表扬是肯定孩子努力,而不是夸孩子天生的东西比如聪明。要把结果跟努力过程连在一起,而不是推到天生的东西上。
四是让孩子延迟满足,也就是让孩子学会等待,有人愿望不能让孩子立马满足,而是让孩子在等待之后满足,这对于孩子的自控力非常有作用。
做数独,练舒尔特方格,不爱练你逼着他练,一个月大进步。我儿子属于相当聪明的,但是一二年级成绩说也可以吧,但是是我辅导出来的,每天老师讲45分钟,回家我得讲一个半小时。老师不知道咋回事,还以为我儿子不听课照样学得会。二年级下学期他加入学校数独队,我逼着他练习,经过一个暑假之后老师都夸他上课进步多了,后来我又让他练舒尔特方格,现在学习我已经不怎么管了。这次单元测验语文全班第一,数学年级第二,英语也是满分。当然训练注意力还有很多其它方法,就不一一说了,这两样如果实在做不了,你也可以练练其它的,网上有很多方法。
这一道题又建了一个比较神奇的论断,挺聪明,但是学习挺差。
其实我们知道,聪明的人从来就是知道学习的人,既然聪明又不知道学习,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推论说明,根本就不是聪明,而是一种我们所谓的小聪明。
对于这样的孩子,有三个建议,你可以稍微看一看。
首先发现孩子为什么不学习,大多数孩子不学习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基础知识太差,他没有方法通过基础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这种情形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也是这个样子,如果我们有些知识不会,我们又没有办法通过一种阶梯状的学习来完成自己学习新知识,那么大多数人都会主动放弃学习。
其次我们要发现一下,是不是家长过于溺爱,是不是学校老师对于孩子的一些关心不够,或者对于孩子的注意不够,如果是这种情形的话,家长应当抓紧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应当主动和学校了解一下,了解一下老师对待孩子的一些态度,出现问题抓紧解决,避免孩子在不学习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学习环境和他的朋友环境,很多时候一个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他周围的小伙伴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形的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想办法去改变孩子的小游戏团队,想办法改变孩子学习的一个环境。
总之真正聪明的人是喜欢学习的人。
通过问题事实上己经说明家长发现了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自律,差导致了爱分神,结果是成绩差。
成绩差只是表象,本质是学习品质不够。由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学习品质的重要性。正如题主描述一样,孩子很聪明,因为不自律,因为注意力不集中,结果是成绩极差。当然成绩差的原因也许还有其它原因。
孩子的自律,受外界影响——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影响最重。自律是一项优秀的品质,培养好很难,但一些小时就能毁掉。
人——天生具有惰性!贪玩是人之共性,何况还只是孩子?在孩子的幼小时开始,缺乏成能量的引导和影响,也可能是家长的忽视,也有可能是在有样学样。
注意力不集中是孩童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是天生,而发现问题就得后天培养,小时不培养,期望“觉醒”?期望“开窍”?难!
【醉z清q风f】的建议:给孩子讲大道理没用,得从细节、从小事开始,专门对症培养。
一:家长以身作则。(这一点家长不受听,但最重要)家长在与小孩一起相处时,凡事以身作则,并适时点评,帮助孩子树立良好品质。
二:培养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不时以新鲜事物影响并刺激他的求知欲。
三:制定详实合理的作习时间表。根据学习、生活、休息的原则和规律制定有效的作习时间表,严格执行。
四:利用好闹钟。利用好闹钟,让孩子行成时间观念,规定多少时间完成某件事,家长适当提醒进度。
五:奖罚并用。奖励表扬使之获得成就感,错误就应得到惩罚(这时家长千万别心疼,这不是心疼的时候),惩罚的目地是使之明白犯错就必须付出代价。
六:利用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和物,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七:对孩子的优点给以充分肯定。孩子总会有很多闪光点,利用好这些优点使之拥有优秀的习惯,适当夸大优点并引申到他欠缺的方面效果更佳。
八:不在孩子耳边絮叨别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好。在不经意间提别人的优点(你的孩子最欠缺的)。
九:找孩子最好的朋友(在某方面明显优于自己的孩子,利用这一方面刺激孩子的不服输,对比之下有激励性作用)作陪、玩耍。
十:避免三分钟热度。玩就玩个尽兴,做就做到最好。做一件事就有始有终,绝不虎头蛇尾。
细节决定成败,把小事做好就不再是小事,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再平凡,对小孩时,对小孩的培养更是。
欢迎留言交流,感谢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