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传位给雍正,为何不担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造反?
1722年康熙死在了畅春园,而康熙死前最信任的人是隆科多。隆科多的两个姐姐都嫁给了康熙,一个是第三任孝懿仁皇后,一个是悫惠皇贵妃,隆科多是康熙的小舅子,康熙是隆科多的姐夫。
图为雍正养母,孝懿仁皇后,也是就是隆科多姐姐。
建立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隆科多担任京师的步兵统领,也称为九门提督,负责警卫京师的安全工作,说白了就是清朝皇室的禁军统领,他控制着整个北京城的内内外外。
图为十四阿哥胤禵。
对于隆科多来讲,谁当皇上对自己最有利,当然是四阿哥胤禛。在康熙后期胤禛已经没有了竞争者,八阿哥因势力最大人缘最好,处处被隆科多打压,十四阿哥胤禵虽然和胤禛是同母亲兄弟,但他当时在西北地区戍卫边疆,而且十四阿哥是被他自己的母亲乌雅氏带大的,而四阿哥胤禛是隆科多姐姐孝懿仁皇后抚养,所以隆科多当然支持四阿哥胤禛。
图为雍正读书像。
所以对于继承康熙皇位的关键人物隆科多,他选择了胤禛,只有胤禛是在他们家长大的,跟他们最亲。康熙去世时,身边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场,胤禛代行皇权去祭天去了没回来,胤禛回来时,隆科多已经完全整理好了胤禛登基之事。
雍正皇位稳固后,鸟净弓藏了年羹尧和隆科多,1728年隆科多死在畅春园。
在康熙去世第二天,胤禛便封爱新觉罗·延信为抚远大将军,所以十四阿哥胤禵在回京的路上时,兵权就被胤禛解除了,并且收缴了所有与康熙来往的奏折,雍正根本没有给这位亲弟弟起兵的时间和机会,胤禵回京后即被囚禁。另外说一句,康熙不怕胤禵起兵是有隆科多坐镇,胤禛不怕胤禵坏事,是因为胤禵虽然手握十万重兵,但胤禛的心腹年羹尧是川陕总督,同样手握重兵,敢在新疆起兵也过不了年羹尧这一关。
康熙去世,雍正到底是“遵照即位”、“矫诏夺位”还是“无诏篡位”,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清宫谜案。
一直以来,关于雍正的即位一直是众说纷纭,因而也就此留下了“清宫八大疑案”之“雍正登基之谜”,而其核心点就在康熙的传位诏书上。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是康熙传位诏书,关于传位安排的内容,这份内容也基本可以否定民间流传的将“传位十四阿哥”该为“传位于四阿哥”的说法,关于此,已经有众多的解释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另外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份诏书是在康熙去世前完成还是在康熙去世后完成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去世,十一月二十,雍正登基,期间经历了七天时间,而康熙遗诏的汉文部分也是在雍正登基后公布的,距离康熙的去世也过去了七天的时间。
如果是同一时间完成的,为什么不同时拿出来,还非要等到雍正登基之后再公布呢。并且现存诏书的满文部分均大面积的破坏,为何还要保留完整的汉文部分,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而最让人感到疑惑的是,雍正是在康熙去世前三天被派到天坛祭天,康熙去世当晚由天坛出发,第二天上午才打到畅春园,这中间“消失”的十多个小时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因为重新起草一份诏书完全有这个时间和机会,可最终的结果却又满汉文的诏书没有同时公布,并且满文诏书大面积损坏。
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未解之谜,才使得雍正的即位变得扑朔迷离,就此成为至今尚未破解的清宫谜案。
不过我更认为雍正应该是正常即位而不是篡位。
一来,前文中也说了,康熙在临终前安排雍正代表自己祭天,此前都是康熙亲自前往或者安排早先的太子胤礽前往,可见康熙已经将雍正视为了自己的接班人。
二来,康熙去世的时候,除了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以及前往天坛的雍正,其余的皇子都在康熙身边,当然还有一个“外人”就是康熙的小舅子、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雍正的即位后他的兄弟们并没有激烈的反抗,只是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也说明最终的过程是相对温和的,并不过激也不过分。
当然,也不应该忽视隆科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甚至可以说,隆科多的支持才是雍正顺利登基的最大保证,其作用超过了康熙的遗言或者是遗诏。
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康熙的安排和考量,那就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四阿哥胤禵曾回到了北京,却在短暂停留后被康熙重新派到了西北。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康熙封胤禵为大将军王,带领朝廷十多万兵马前往西北,平定了叛乱。康熙六十年(1721年),胤禵回到北京复命,就在当时所有人包括十四阿哥胤禵本人都以为立下如此大功后,胤禵必然会被康熙留在北京,坐等康熙去世,由他继承皇位,但是康熙最终的安排却是,胤禵在北京短暂停留三个月后,被重新派驻到了西北,直至康熙去世后,才由雍正将其召回,康熙始终未再召其回京。
从这个方面来看,康熙心中的继位人选,却是应该是雍正,并非十四阿哥胤禵,甚至可以说在京城中的三阿哥胤祉的可能性都要高于十四阿哥。
尽管十四阿哥手握重兵,但是完全没有造反夺位的可能。
首先,此时的雍正名分已定,十四阿哥的影响力明显不足。
十四阿哥胤禵只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并不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在他的军队中,从军官到士兵,都是吃着皇粮,服从皇命的。所以,即便是十四阿哥自己想要造反,军中上下并不会完全的支持他,甚至在其军队管理系统的内部就会遭到巨大的抵制和反对,想要造反,争取军中支持,难度极大。
其次,十四阿哥胤禵还要面对一个非常重要的对手,那就是年羹尧。
横在十四阿哥前往京城道路上的最大对手,便是当时的川陕总督年羹尧。年羹尧不仅掌管着西北大军的军需粮草的供给,成为十四阿哥最大的掣肘,同时年羹尧是总督、巡抚职责一肩挑,行政权、军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加上他是雍正的藩邸故人,十四阿哥想要通过年羹尧以及他辖管的陕甘地区,是难上加难的。
再次,就是从西北到北京山高路远,京畿地区还有重兵把守。
从西宁到北京长达数千里的路程,大军一路摸爬滚打,至少也要行进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到达北京的时候早已是人困马乏,战斗力也是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即便不算沿途的征战与抵抗,单是京畿地区的防卫力量,就是十四阿哥的西北军队难以招架的,除了分布在京畿附近的八旗军队的精锐主力,还有丰台大营等京城卫戍力量,城内还有隆科多同龄的两万多人的军队,这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必然也是十四阿哥无法逾越的。
最后,还不应忘记的是,十四阿哥自己去了西北,但是他的家人还都在北京。
所以,当时的十四阿哥胤禵不敢也是不会用造反的方式来反对雍正,争夺皇位,即便是真的起兵造反,也注定是难以成功的,这一点不管是康熙还是雍正,以及十四阿哥胤禵本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于是在雍正登基后,马上将十四阿哥胤禵进行了召回,而胤禵也没有做任何的反抗,直接回到了北京,进而被雍正夺下了兵权,并发配去看守皇陵,至此开始了其纵贯雍正朝十三年的沉沦岁月,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之后才得以重获自由。
清代制度严密,从来没有发生过正式的军队叛乱。清朝末期就不说了。
十四阿哥率领的十来万军队,成分复杂。有四川、陕西、甘肃等省的绿营兵,也有皇帝直属的上三旗兵,还有其余各地的下五旗兵。这些兵马之中,只有十四阿哥本人名下的几个牛录大约一千来个的士兵算是核心,其余各部都不会参与造反。甚至会在你造反之后直接动手解除你的武装。而十四阿哥提前杀掉军官并不能收服那末多中下级别军官。
其次,这些作战兵马有固定战区,离开战区需要皇帝命令。没有命令,则陕甘总督及巡抚等官员不会放你过去,同样会截断后勤补给。如此,则十多万大军要不了几天就会崩溃。
谢邀。如果说康熙传位给雍正,不担心十四阿哥造反。他就不会在临终前大费周章地精心布局了。其实,康熙是在赌,赌十四阿哥不敢反。
康熙朝的夺嫡事情,已闹得晚年的康熙精疲力精了。己经是油尽灯枯的康熙,的确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他的个个不是省油灯的儿子们去周旋了。他只好赌一把,不过,虽然,是赌。却是建立在对十四阿透彻地了解上的。
十四阿哥,虽然是手握数十万雄兵,但却和那些动不动就敢造反的将军,绝然不同。
那就是,他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将军,这种将军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将军。这一类的军事将领,不考虑粮草是否充足,兵士是否满员。因为,这一切都有人为他操心,甚至,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己经有人解决了了。他关心的只是战役的走向,布局,和胜负。
这类将领,是朝庭的将领,根本不具备造反的条件。而十四阿哥,就是典型的这类人。
康熙赌的就是这个原因,他赌赢了。
一向以胆大而著称的十四阿哥,又时逢夺嫡的白炽化阶段,他手握重点,然而最终不敢造反。究其原因,是朝廷对军队的管理体制。
胤禵西征,分析其麾下的部队组成,有三个方面:八旗军、绿营军和蒙古王公的襄助部队。这些军队,在胤禵完成西征大业时可以指挥灵动,然而一旦他造反,却很难指挥得动一兵一卒。下面,我给大家剖析原因。
(十四阿哥戎装剧照)
第一,蒙古王公的襄助部队
这块军队的指挥权在前来襄助的各位蒙古王公手里,而各位蒙古王公只听令于清朝皇帝。
当初胤禵出征,康熙帝为了加重他的权威,特封其为“抚远大将军王”。其实胤禵的实爵仅为固山贝子,离亲王爵还差上二级。
为了强调胤禵的权威,康熙特降旨青海诸王公: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
由此可见,胤禵能指挥这块部队,得益于康熙皇权的延伸。
再说,这些亲近清廷的蒙古诸王,也没有造反的理由和血性。
没理由:清朝以满蒙立国,通过联姻,早就亲如一家人。清廷对蒙古王公,那是批发性地赐封高爵位。康熙年间统计:蒙古贵族中亲王10人,郡王23人,贝勒24人,贝子25人。
没实力:清廷对蒙古人实行分区隔离的管理方法,不允许有大台吉,但分封了很多小台吉。小台吉实力不够,也就不敢动造反的念头。
没血性:清朝统治者鼓动蒙古人信奉喇嘛教,后来还有指标规定。“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这样一搞,蒙古人的人口数量就下降了。另外,喇嘛教一流行,就冲淡了蒙古人游牧民族的血性,专心于放马养羊了。
第二,八旗军
(八旗军旗帜和铠甲)
胤禵西征,跟随他的八旗军只有几千人,而且是特种部队,例如:骁骑营、善扑营、神机营等。
康熙朝的八旗军总兵力不到9万人,其中京畿驻防的八旗军约4.5万人,省直驻防的八旗军3.8万人,分别是:江宁4000、杭州4000、福州1000、广州3000、荆州4000、开封1000、盛京8000、吉林4000、黑龙江2000、西安7000。那么,胤禵麾下的八旗军就在5-6千之数。
八旗兵的管理权在各旗的统领,统领不仅管辖着他们在军队里的升迁(常规状态下),还管理这些士兵家中分多少地、分多少财物、经济纠纷、官司诉讼、子弟入官学等事情。
所以说,胤禵虽然贵为皇子,但管不到他们,自然对他们没有号召力。更何况是号召他们造反,那就基本没有什么可能性了。
第三,绿营军
这块军队人数最多,大约14-15万人,并且胤禵西征的时间段,正是他们战斗力最强的时候。那时,八旗兵已经开始腐败,就是起装点门面的作用,其实没有什么战斗力。
绿营军分布在各个省,提督管辖一个省的绿营军,是最高武官,他的下一级是总兵。
清廷以文制武,地方绿营的各级统兵官均归地方最高文官节制。就是说总督可以节制提督,巡抚可以节制总兵。
总兵有绿营军的管带权,但没有调遣权;总督、巡抚、提督有调遣权但没有管带权。因为巡抚、提督都可以节制总兵,这样又把总督的兵权分散了。
说了这么多,要表达的就是:绿营军的管理者们互相分权、互相牵制,谁也别想把绿营军整成自己的私兵,它只属于国家。并且,士兵是当地人,将领则从外面调补,兵籍和兵饷的发放统归在兵部。
到了康熙年间,绿营军的管理制度就更加严密。将领无法直接去统兵,兵卒平时都分派到各地作为差役,战时才临时分发给将领。直正做到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总之,胤禵西征时手下兵马十多万,但没有一兵一卒的私兵。他就像一个公司的经理,公司是朝廷的。当朝廷让他当经理时,他就有管理权;当他下岗了,就啥也不是了。
除此以外,他身边的平逆将军延信就是康熙派来的“暗钉子”;还有川陕总督年羹尧,那是胤禛专门派过来用于“卡脖子”的。
果然,康熙一过世,雍正就把延信由辅国公晋爵为固山贝子,接管了允禵的平西大将军印信,并命年羹尧协助延信处理西北事务。
历史记载,康熙在去世之前,在遗诏中说:“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因此,康熙王朝期间,诸皇子争夺储位的大幕落下,雍正(胤禛)正式继位当皇帝。
(胤禵剧照)
那时候,雍正的敌对派、十四皇子胤禵正作为抚远大将军,在新疆、西藏一带和准噶尔部交战。当时胤禵手握重兵,坐镇一方,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康熙在颁布遗诏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这一点,没有担心胤禵因为没有获得皇位,心生不满,提兵造反吗?
其实,关于雍正继位的情况,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之谜。后世的专家学者,也对这个问题有过连篇累牍的分析。有人认为,康熙在临终前,本来不是传位给雍正,但最后遗诏被雍正篡改了。有人认为,康熙没来得及拟写传位遗诏,就突然去世了。所谓的遗诏,是雍正后来伪造的,有人认为,康熙传位的人,就是雍正。他经过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后,做出的这个选择。
当然了,康熙究竟有没有传位给雍正,并不是我们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想讨论的是,康熙在传位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胤禵手握重兵”这个因素?
如果康熙想传位的人,并不是雍正。那么,他肯定就会传位给胤禵。这样的话,实际上他就用不着担心“胤禵手握重兵”的问题了。毕竟胤禵已经是皇帝了,难道他还会造自己的反不成?
如何康熙想传位的人是雍正,这就值得我们讨论了,康熙难道不担心胤禵会提兵造反吗?
(康熙剧照)
我认为,假如当时康熙要传位的人是雍正,他其实也不用担心胤禵会造反。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胤禵不会造反。
胤禵这个人,性格上是重情重义,又很爽直的。正因为如此,他不会为了权力,做那些伤害家人,伤害朋友的事情。毕竟胤禵虽然去出征了,但是他母亲德妃还在京城,他的朋友包括八阿哥等人都在京城,他的妻子儿女们也在京城。如果他要提兵造反,必然会给这些人带来伤害。一想到这一点,他做事必然有所顾及,因此也就不会轻易造反。
所有要造反的人,其实本身必须是非常虚伪,经常伪装,同时也冷酷无情的。比如安禄山,比如吴三桂。他们在造反之前,都是极力表现出对皇帝忠心耿耿的样子。同时,尽管他们的儿子还在京城里当人质,但是为了获得权力,为了实现皇帝梦,因此,他们不会顾及儿子的死活。这是由他们的人性决定的。
但是,胤禵不是那样的人,不是那样的性格。同时,胤禵需要顾忌的东西,显然又比安禄山、吴三桂多得多。因此,他不会走上造反之路。
所谓“知子莫如父”,康熙当然是很清楚胤禵性格的,所以他很放心。
(年羹尧剧照)
二、造反没人支持。
如果想造反,我认为,胤禵不会获得大家的支持。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当胤禵回京城,被囚禁起来以后,他不是获得了当时朝野的很大支持和同情吗?如果他当时造反,一定也能获得大家的支持。
这话是不对的。他被囚禁,获得大家同情,是一定的。自古人们都同情弱者。但是,如果他想造反,人们对他的看法就变了,他就站到了大家的对立面,不会获得那样的同情和支持了。
再说了,清朝当时的军队,主要是八旗军。八旗军都是由八旗子弟组成的,这些八旗子弟们,他们和家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牵绊,他们怎么会加入到造反的队伍中呢?
这和安禄山、吴三桂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安禄山军队的家人并不在京城,吴三桂的兵,也主要是由西南人组成,因此他们没有牵绊。
三、制约机制完善。
胤禵虽然被称为“抚远大将军”,但他在军队中的权力,其实是有限的。当胤禵出征的时候,康熙还给青海蒙古王公及军队首领写过信,让他们重视胤禵。康熙为什么会这样做,就是担心胤禵没威信,没权力,把军队指挥不动。这也反过来说明,胤禵的权力实际上是并不大的。
再说了,康熙当时还安排了年羹尧负责后勤保障及断后。而年羹尧与雍正的关系一向挺好。如果胤禵真的想造反,那么,年羹尧一断粮,同时在青海一夫当关,胤禵就没辙了。
也就是说,制约机制是很完善的,就算胤禵想造反,也没有办法。
当然了,最重要一点,还是康熙认为,胤禵是顾全大局,不会造反的。
(参考资料:《清史稿》《雍正继位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