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国军第十军抗战时与第七十四军齐名,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6关键词:

国军第十军抗战时与第七十四军齐名,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点赞1、宜兴市 网友:拼未来!

假如没有1944年那场惨烈的衡阳保卫战,或者方先觉不听信老蒋“援兵克日抵达”的忽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突围,第十军肯定会跻身所谓五大主力的。其实就抗战时期的战斗力和战绩而言,第十军并不在第74军之下,更远超第五军、第18军的抗日表现,“泰山军”绝非浪得虚名。


(李玉堂剧照)


第十军的基干原本就是黄埔嫡系第3师,黄埔一期的李玉堂1932年接任师长后,该师军事素质有明显提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以第3师为基干组建了第八军,李玉堂再水涨船高升任军长。1939年,原梁华盛第十军在冬季攻势中表现疲软,被军事委员会勒令重组,遂以第八军和第十军于1940年合并重整组成新的第十军,李玉堂出任新的第十军军长。


该军当时下辖李玉堂的基本队伍第3师、方先觉预备第10师和余锦源的第190师,谁也未曾想到,预10师会在方先觉的调教下,后来超越第3师成为第十军的头牌。由于第十军重组较晚,战场表现也还没有引起高层注意,所以未能列入第一批“攻击军”的遴选,暂时未能换装苏械,所以在地位上它是跟第74军有区别的,这一点要注意。



也就是说,第74军作为“攻击军”是隶属于重庆军事委员会直辖,不属于任何战区作战序列,未经军委会同意战区无权调用。而第十军则隶属于第九战区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野战集团军,但由于湖南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因此第74军也常驻湘桂地区,与第十军一起经常受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成为湖南甚至江南战场两大抗日王牌军。


实际上,第十军在湖南抗战的“出勤率”还要高于第74军,它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以及1944年的“长衡会战”,几乎是每战必与。而第74军缺席了第三次长沙会战(从全州赶到战场时,日军已经溃逃),另外在长衡会战中,第74军在王耀武第24集团军编成内,从湘西方向负责给衡阳解围,可惜并未成功,对第十军后来的遭遇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王耀武剧照)


在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被薛岳调来进行决战的第十军、第74军都打了败仗,在金井和春华山地区遭到日军精锐第3和第6师团的伏击。两个军也都损失惨重,其中第74军军部被日军骑兵所袭,王耀武仅以身免,情况远较李玉堂狼狈,因此客观来说,第十军的整体战斗力真不在第74军之下。


第十军的高光时刻,是1941年底打响的第三次长沙会战,该军担负薛岳之“天炉战法”死守炉膛长沙的任务,以期各路部队赶至战场后对日军实施反包围。代理军长李玉堂(第二次长沙会战失利被罚)和三个代理师长,率20000多第十军将士死战不退,坚守长沙城72小时以上,使日军第3和第6两大王牌师团久攻不克,为会战的最终胜利立下头功。




以一个军硬刚日军两个老牌常设师团,并且能够力保长沙不失,这恐怕是当时所有中国军队中唯一能够做到的部队,也足以证明“泰山军”确实善守。战后李玉堂擢升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预10师师长方先觉因功越级晋升第十军代理军长 ,抗战中期以后从师长直接提拔为军长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只因为预10师在守城战役中确实居首功。


1944年6月长衡会战打响时,第十军正在长沙以南的衡阳整补,因为该军在之前的常德会战中伤亡较大,其中第190师几乎只剩一个团的兵力,因此全军不过17000余人。由于长沙迅速失守,日寇第11军主力很快兵临衡阳城下,方先觉于是率部开始了长达47天的衡阳保卫战,毙伤日寇数万,成为消灭日寇最多的军级部队,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


(李玉堂和方先觉)


1944年8月8日,第十军在不得不缴械停止抵抗时,连伤员在内尚存13000余人,后来也大部逃出日军控制,1944年10月该军奉命在重庆附近重建,李玉堂兼军长。但是第十军再难恢复之前的战斗力了,首先是因为全军放下武器投降,已经让部队荣誉受损,这支抗日王牌军的“军魂”已经不在了,其次是部队的基层军官和战斗骨干在衡阳伤亡殆尽,衡阳保卫战的惨烈程度远非言语可以形容。


最后一点,是老蒋考虑再三也没有让方先觉重回第十军,而是调任青年军的师长,因此第十军的军事主官和指挥体系也被破坏了,虽然部队得以重建,虽然部队番号还在,但已经不复往日之强悍了。要知道,所谓“五大主力”的称谓是1946年蒋军整编以后流传出来的,也就是整74师、整5师(第5军也参加整编了)、整11师(第18军)、新一军和新六军,而此时的第十军已经沦为三流部队了,二流都肯定算不上。



第十军整编以后的番号是“整编第3师”,以顾祝同的外甥、黄埔四期生赵锡田为中将师长(年仅38岁)。在1946年9月的定陶战役中,整3师不到24小时即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全歼,足以说明其战斗力下滑的严重程度,也说明其确实不足以入列五大主力,若是换成衡阳保卫战时的那个第十军,刘邓部队不可能胜得如此轻松,碗还是那个碗、汤还是那个汤,但是已经换了药了。


如果这些事情没有发生,第十军或者整3师也能够跻身“五大主力”的话,哪支部队会给挤下去呢?还真不好说,个人感觉会是新六军,因为成军历史太短。


点赞2、铜陵市 网友:苏墨染

第10军曾获得过国军最高荣誉,后又被剥夺。抗战正面战场有三个王牌军,相互之间竞争十分激烈。第10军本来是有机会超越74军的。


三个王牌军。

一是第10军,号称“泰山军”,第三次长沙会战后,所属三个师被国民政府分别颁授“飞虎旗”;

飞虎旗是国民政府授予军事团体的最高荣誉凭证。纵观整个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仅有20个军事单位获得过飞虎旗,第10军独得其三。

二是第74军,代号“辉煌”,所属三个师代号分别为:“前矛、虎贲、激扬”。常德会战后,第74军军部、第74军57师、第74军炮兵团三个单位获得国民政府颁授“飞虎旗”,和第10军并驾齐驱。

衡阳战役后,第10军一蹶不振,而在雪峰山战役中,74军51师又得飞虎旗一面,从而使74军一共获得了4面飞虎旗,成为国军第一王牌。

三是第18军,陈诚集团“土木系”。相比较于前两支部队,18军似乎略逊。衡阳战役后,18军全面超越第10军。

这三支王牌军,长期在湖南、湖北等地与日军苦战,相互之间经常协同作战,暗中较劲,都想成为头号主力军。

当时另一支王牌军、国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五军,在抗战期间主要参加的是桂南战役和入缅作战等,因此和前面三个军协同作战不多。

第10军本来是完全可以成为国军的第六大主力的。

该军于1939年7月,由陕军、中央军各一部组成,抗战时由于能征善战,逐步成为国军的头等主力,尤其是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由于顽强防守,给予日军重大杀伤,立下赫赫战功,获得了"泰山军"的称号。军长李玉堂因功提升为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0军军长,并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历史沿革。

国军第十军,其番号几经撤销,重组。最早是于1926年8月,由黔军第2师扩编而成;到了1929年4月,又由西北军之方振武部扩编为第10军。之后,浙军与国民军各一部、直鲁联军徐源泉部又先后编为第10军。

到了1939年7月,国民政府为加强抗战后备军事力量,以第29军第79师及第25军新190师于江西鹰潭合编为第10军,军长梁华盛。第10军在抗战中成长起来,逐步成为中央军嫡系主力。在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衡阳战役中表现都非常出色。

1944年10月,经过衡阳会战的第10军残部8000余人在重庆重建第10军。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李玉堂兼任军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整编部队,第10军于1946年5月被改编为整编第三师。内战中,该师于1946年9月和1947年12月, 先后两次被解放军歼灭,又两次重建。

1948年1月,国民党再次重建整编第三师,并于同年10月恢复第10军番号,该军恢复番号后,参加了淮海战役,被中原野战军全歼于安徽宿县双堆集地区,军长覃道善被俘。

1949年1月,该军残部在浙江江山再次重建,不断受到解放军的打击,之后因兵员不足,番号被撤销。


抗日战争中泰山军的辉煌时刻。

第10军的全部辉煌,是在抗战期间。

第10军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第10军在捞刀河等处,与日军激战,击退日军,并给予日军重创。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日军第11军发动湘北攻势,并扬言打进长沙城过元旦,军长阿南惟几甚至在其办公室墙上写下了“元旦长沙”4个大字。

根据第9战区司令薛岳命令,第10军固守长沙城,双方在长沙城外惨烈厮杀。

面对日军陆军的疯狂进攻,以及日军航空兵的轰炸,第10军坚守阵地,日军最终惨败退却,在湘北败逃时又被中国军队追杀。

当时盟军在各大战场作战不利,英、美盟军连吃败仗,太平洋上空一片阴霾。这次会战的胜利引起了盟国的广泛关注。《泰晤士报》报道:

“在全世界各个战线一片阴霾之际,中国却给我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

这场战役的胜利,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此后,英、美等国废除了多项不平等条约,并向中国提供大量贷款。

战后,国民政府授予该军预10师师长方先觉四等宝鼎勋章。并提拔方先觉为军长。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时,第10军奉命驰援常德友军。方先觉亲临一线督战。战后蒋介石送方先觉一幅匾,并题词“忠义表天地”。

第十军至此成为国民党中央军的顶级王牌主力,风头紧追74军,超越了18军。


日军侵华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大的作战。

第10军最辉煌,也是最屈辱的战役,就是衡阳会战。

如果这场战役,第10军能够坚持到最后,那么将成为整个长衡会战的头号功臣,风头很可能会超过74军。

可惜第10军最后被打残了,方先觉率余部放下了武器。

方先觉率领第10军,面对兵力是自己六倍以上的绝对优势日军,以一支孤军顽强抵抗47天,给予日军重大杀伤,最终导致东条英机内阁下台,应当说,其战绩是辉煌的。

但不管怎样,第10军最终放下了武器,而这是不可原谅的。

“一号作战”第二阶段的长衡会战,是日军侵华以来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大的一次作战。

本次会战,日军共投入陆军150个大队,以及第五航空军、两个飞行师团,海军舰艇和海军陆战队等部队。日军直接作战部队达40余万人,加上辅助部队及后勤人员等达70余万人。而之前日军投入进攻部队最多的武汉会战,也只有140个大队。

日军孤注一掷,在抗战的后期上演了最后的疯狂。他们从国内召集大量兵员,从关东军等处抽调部队,组织了规模空前的进攻部队。其规模已经超过了武汉会战。


当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中国远征军正在滇缅地区对日军发动总反攻。国民政府认为日军不可能再有力量发起大规模的攻击。

但东条英机为了实施一号作战,砸锅卖铁,把日本国内以及伪满洲凡能够调动的兵力,孤注一掷,几乎全部投入到中国战场。

日军居然能调动如此大的兵力,无论是盟军还是国民政府,都没有预先估计到,所以日军突然发动大规模攻击,打了国民政府一个措手不及。

东条英机企图通过一号作战,打通大陆交通线。具体是打通一条北起满洲,横穿中国大陆,一直到越南河内的铁路交通运输线,之后,经过满洲和朝鲜半岛与日本相通,从而打破美军太平洋航线的封锁,同时重点打击国民党中央军嫡系。

日军突然发动超大规模的进攻,国军完全预料不到,战前十分麻痹大意,因此战役开始后,国军大溃败。

而英美认为:此时日军的主力主要在太平洋战场,因此无法理解国民政府为何还会发生大溃败,从而导致蒋介石在国际上颜面扫地。

面对日军凌厉的攻势,国民党军一败涂地。当时谁也无法预料,日军进攻到哪里才会停下来。

日军进攻到了衡阳。这里的守军是方先觉建制不全的第10军。

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战史上历时最长的城市攻防战役,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衡阳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据中国军网《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一文介绍:


“当时,衡阳是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税收居全国第二,被称为‘小南京’和‘小上海’。而且衡阳地处粤汉铁路和湘桂黔铁路的交会点,是中国西南的门户和军事咽喉。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对衡阳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第10军竟会以一支孤军,死守衡阳城达47天之久。

当时,由于日军进攻很厉害,长沙中国军队战败,重庆统帅部对守卫衡阳城并没有信心,事先也没有想到第十军能坚守那么长时间。据《何成浚将军战时日记》,何成浚记载:

“军令部报告战争情况,衡阳业已在倭寇严重威胁下,守军力量甚低劣,敌人不攻则已,否则与长沙必无二致”。


衡阳之战大量杀伤日军,日军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东条内阁下台。

衡阳保卫战从1944年6月23日到8月8日,第10军以牺牲16,000余人的代价,击毙日军2万余人,击伤日军6万余人。千年古城夷为平地。战役开始前,尽管城内30万居民紧急疏散,但仍有大量衡阳民众死于战火。其中仅仅帮助运送弹药,运送伤员的民众,就有3000多人牺牲(不同资料来源统计数字不尽一致)。

当时第10军建制不全,只有大约18,000人,共4个师(190师及暂编第54师实际都只有一个团),此外还有配属第10军的46军一个山炮连、高射机枪一个排、74军一个炮营等。共约18000人之兵力。在47天的战斗中,部队中下级军官几乎全部伤亡,往往一天之内连升几个营长、连长,一个营只剩下一个连的兵力。如五桂岭争夺战中,第3师第8团半天内提拔的5个营长全部阵亡。大量受伤的官兵,只要还能爬行,就坚守在阵地中,直至阵亡。


日军一号作战开始后,在所向披靡的疯狂攻势中,突然碰到了一块超级硬的骨头,几乎把满口牙齿都啃坏了。最终付出重大伤亡,虽然以惨重代价占领衡阳。但一号作战的疯狂势头被遏制。日军再也不敢轻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东条英机内阁因此下台。

日军在47天里,集中绝对优势陆空军,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总攻。三次总攻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

应当说,日军的第一次总攻规模是最小的,但进攻一开始,衡阳城就立即成为一片火海,场面极为骇人。据幸存的国军将领后来回忆:

“(第1次总攻)敌人对我西南及正南猛攻。炮声隆隆,枪声塔塔,扎以密集的手榴弹爆炸声,全城震动;从高处往下看,日军火力之猛,惊心动魄,有如无数火龙,环绕在城西与城南一线,火光翻滚,此起彼落,好像一片火海,极为壮观”。

在所有阵地前,日军利用夜色,发起一波一波攻势。中国军队坚守“三不打主义”,即看不见不打、瞄不准不打、打不死不打:

“秘匿我火器位置;必待敌大部进至外壕线,始以侧射、斜射火力急袭歼灭之”。待敌潜至我阵地前绝壁下作悬崖攀登时,再投手榴弹击灭之”。

中国军队把山体斜坡面削断成直角90度的断崖,断崖下再深挖15米深、15米宽的壕沟,日军在衡阳城守军修筑的壕沟前付出重大伤亡,却束手无策。日军把这些壕沟命名为“方先觉壕”。

日军两次总攻,两次被第10军打停下来休整,由于伤亡巨大,日军指挥官横山勇曾经一度产生过放弃攻城的想法。最终还是决定孤注一掷,调集部队增援,可见战况之惨烈。

日军第3次总攻衡阳城时,参与攻城的部队有:日军第40师团、第58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第13师团、以及大量炮兵部队(包括三个独立炮兵联队、军直属炮兵部队等)。空军有日军第5航空军参战。此外日军还有在外围专门负责打援的部队。为了对付一个第10军,日军竟出动了10余万人马。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部队有一部分在前两次攻城时已经被打残。日军从其他师团及派遣军直辖松井部队抽调兵员从长沙南下,补充衡阳的师团。日军又将三十六吨弹药运到衡阳,补充攻城部队。

面对日军铺天盖地的猛攻,由于盼望中的援军始终未到,第十军孤军连续奋战47个昼夜,“部队每一秒、每一分钟都在流血”,官兵死伤殆尽,几乎所有能够战斗人员都投入一线作战。据配属第十军作战的74军炮兵观测员关启宇回忆说:

46军山炮连(配属第10军守衡阳)在发射完最后一发炮弹后,全连由炮兵改为步兵,他们高唱军歌,迈着整齐的步伐,慷慨激昂地走出衡阳城南门,走向第一线阵地参战。……他们发扬桂军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殆尽。


打到最后,大量伤员得不到救治更无法外运,还能战斗的官兵也是疲惫不堪。同时由于长期固守,弹尽粮绝,客观上已经无法继续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大量伤员不被屠虐。1944年8月7日傍晚,方先觉召集手下4个师长商讨。最终决定放下武器和日军谈判。

从表面上看,第10军是投降了,日军占领了衡阳城,似乎取得了胜利。但从战役效果上来看,日军在兵力绝对占优的情况下,伤亡却远远高于中国军队。日军参与进攻的一些师团几乎被打残,衡阳之战后,日军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衡阳之战已经达到了大量杀伤、消耗日军的目的,日军占领了一片废墟的衡阳城,却消耗了有生力量,是一种惨胜。就全局而言,日军衡阳之战的惨胜,却导致了一号作战的整体失败,东条内阁因此下台。对于中国军队而言,虽败犹胜。


最辉煌、最屈辱的战役。

衡阳保卫战是整个抗战中给予日军最大杀伤的守城战役,有效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在整个战役过程中,衡阳城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是第十军最辉煌的时刻。

第十军将士们,唯一没有做到的,就是没有全军战死殉城。

需要说明的是:第十军的投降,是有条件投降还是无条件投降,是存在争议的。

方先觉在放下武器之前,提出要求:保留第十军建制,日军不杀害俘虏,对受伤官兵给以人道待遇,并派飞机送方先觉到南京见汪精卫等。但日军并没有答应,所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还是应当认定是无条件投降。

方先觉为什么要求去见汪精卫?他的想法可能是:就算投降我也是投降汪精卫,不是投降日本人。

但我们要注意:这只不过是方先觉的自我安慰。他提出要去南京见汪精卫,而投靠汪精卫,就是投靠日本人,因为汪精卫本身就是投靠日本人的大汉奸。而方先觉最终也是在日军的进攻下放下了武器投降的。

方先觉部放下武器后,国内舆论一片哗然,蒋介石无论如何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1944年8月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今日敌寇广播称:衡阳方军长自动树白旗乞降,其方式如新加坡英军乞降时相同等语,此等污辱乃为终身不能湔除之羞耻,余深信先觉决不至乞降,但其不能以身殉国,竟为敌所俘所屈,使我军誉与军校皆蒙此不白之污辱,殊所不料也。”

蒋介石坚决不愿意承认方先觉投降,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如果方先觉守住了衡阳城,那么,将在国际和国内大大提高国民政府的威望,也能够为一号作战开始之初的溃败挽回一点颜面。

如果衡阳城最终失守,但第10军与城池共存亡,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虽然比不上守住衡阳城那么荣光,但官兵的英勇事迹也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由于衡阳城国民党军是以少敌多,并给予日军重大杀伤,也可以说是虽败犹荣。蒋介石在国际和国内舆论上,都可以大肆宣传。

但是如果是第10军投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在当时,我国抗日军民认为,在国家存亡的生死关头,作为一支抗日的武装,没有能够战斗到最后一刻,而向敌人放下了武器,那是十分可耻的,也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方先觉将军率领的第10军将士们已经尽力了,他们孤军奋战,大量杀伤敌人,有效阻止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并最终导致东条英机内阁下台。在援兵无望,弹尽粮绝,已经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的情况下,选择放下武器,保全伤病员的性命,其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战争的实际效果来看,第10军继续抵抗下去,由于弹尽粮绝,人员伤亡殆尽,也不会给日军造成更大的杀伤了,从这一点来看,其实继续抵抗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不管衡阳守军的战绩如何惊天地泣鬼神,衡阳牺牲的将士们的事迹再光荣、再伟大,在抗日战争那种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极端紧要的关头,却绝对不能允许有投降情况的发生。因为只要一旦认可这种行为,那么今后作战时,其他部队遇到困难也可以效仿,那么今后仗就没办法再打下去了。

仅此一点,衡阳守军的所有光荣都因此而蒙羞。

据《何成浚将军战时日记》,何成浚评论道:

“噫!方军长等苦战四十余日,声名烈烈,虽庸人孺子莫不称道其忠勇,如坚持到底,以身殉职,则在中国史册上,张巡之守睢阳不能专美于前也。奈何当最后关头,以一念之差,由民族英雄一变而为降将军,留此百世不能洗磨之耻辱,我闻之实不胜太息痛恨之至!”

此后,方先觉等人逃回了重庆,仍然受到蒋介石的表彰。

抗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以一个军级单位投降日军,这是唯一的一次。因而创造了中央军抗战中单次战役中最大的集体投降。方先觉将军从此集英雄与降将于一身。围绕他是真投降还是被俘虏一直争论不休


被剥夺最高荣誉称号。

蒋介石方面对外宣传的侧重点是:方先觉在城破之后,决心以身殉国,自戕不及、不幸为敌所俘。所以是光荣的。

为了证明此点,国民政府宣传部门对外公开了方先觉的“最后一电”,这也成为中国抗战中最著名的绝命电文之一。

据说,这份电文是由方先觉率参谋长孙鸣玉、师长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饶少伟等第10军最高将领集体署名,在城破的最后时刻发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介石是1944年8月7日下午突然接到的这“最后一电”,电文曰:

“敌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这份电报真是正气凛然,荡气回肠,视死如归!

这简直是中国军队抗日杀敌、舍身成仁的最高境界!

国民政府对这一份电报大力宣传,许多人看了这个电报,都忍不住感动得痛哭流涕!

人们感叹:第十军将士们经过连续数十个日夜浴血奋战,最后发出绝命电文,其忠勇精神,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也足以成为中国军人的忠勇楷模!

不过,当时军令部长徐永昌就对此电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现在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这份电文真实性存疑,很有可能是蒋介石为了宣传的需要,而让其他人草拟的这份电文。

如果衡阳守军能坚守到最后,全军以身殉国,或者甚至击退日军。如果是这两种情况,那么必然会成为国民党宣传的重点。战后重组第十军也会给予最大限度的倾斜,从而很有可能成为中央军的头号主力,风头甚至有可能盖过74军。

这可以参考孤军防守常德的"虎贲师"74军第57师,当时该师8000余人几乎全部战死,最后余程万师长率领仅300余人突围而出,战后该师被国民政府授予“飞虎旗”,重组后成为王牌军74军的王牌师。但余程万师长因为自己没有与城池共存亡,而是最后时刻突围而出(比方先觉的投降要好许多),还是受到了蒋介石的拘押。


国民政府为了宣传需要,坚称方先觉等人是自杀不成而被俘虏。因此没有追究方先觉等人的责任,但最终还是收回了授予第10军下属3个师的三面飞虎旗。

点赞3、宿州市 网友:喂我想你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754条回答。

原因其实很简单,泰山军第10军在衡阳战役全军覆没了。

国军“五大主力”的称呼,不是国军自己说的,而是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解放军提出的。

这五大主力被当作国军中的精锐部队。

然而,此时第10军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著名的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第10军包括第3师、预备第10师、190师,1万多人负责固守衡阳。


衡阳城市并不大,大家去过衡阳就知道,城墙内从东到西,只有三四公里距离。

这么小的城市,理论上日军一顿重炮就轰平了。

而此次衡阳是日军长衡会战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目标。

对于日军来说,必须不屑一切代价尽快占领衡阳,不然后面的作战就无法展开。

为此,日军集中了巨大兵力,高达11万人,其中包括第13师团这种甲种一流师团,还有第40、58、68、116师团等等,轻重火炮高达100多门,兵力火力都有绝对优势。

然而,第10军官兵不愧为泰山军。


面对强敌,第10军官兵浴血奋战,在巴掌大的衡阳整整坚守了48天之久。

日军此战损失巨大,公开宣布死伤包括包括志摩源吉少将在内19380人。其中旅团长志摩源吉少被击毙,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负重伤,一说睾丸被炮弹炸碎。

一般认为,这是缩小的数字,日军实际伤亡病疫在3到4万人,是衡阳守军的2倍。



而第10军全军覆没,其中4700人阵亡,2900人因伤病等死亡。剩下9000人中,有约8000人负伤,仅剩下1000多人还能作战。

在衡阳沦陷后,日军进入城市,发现全城都被炮弹炸弹炸成废墟,只剩下一所房子还算完整。

由此可见,衡阳保卫战的惨烈程度。

资料中这么写:衡阳会战对日军而言,可说是在中国战场上,最惨烈的一战,后来依据日军曾参战的官兵描述衡阳之战,中国军队根本是拿手榴弹当刺刀在使用,国军将三颗手榴弹串成一串,看到人影就丢,日本第11军伤亡惨重。


但此战第10军是成建制覆灭了,官兵除了少数逃出来的,已经不复存在。

而第10军虽重建,但官兵都已经换了一遍,军官也不是那批人。

其实也不是什么第10军了,是一支全新的部队,战斗力有着明显的减弱,不再是王牌部队的。

况且,第10军重建后才几个月,抗战就结束了,它也没有锻炼的机会。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点赞4、安康市 网友:狗啃人心

第十军吃亏就吃亏在衡阳保卫战的时候被打光,但即便如此第十军的余脉组成的整编第三师也很能打。中野甚至认为整三师的战斗力不弱于土木系的整十一师。



说整三师在二十四小时被歼灭的简直对不起定陶战役伤亡的3500名指战员。定陶战役9月3日午夜开始9月6日下午结束,咋算也不止二十四小时。打整三师非但不轻松还打得险象环生,甚至可以和孟良崮歼灭整七十四师有一拼。


(刘伯承元帅)

在定陶战役中,整3师虽然陷入我军包围之中,但仍然困兽犹斗。大杨湖的敌59团在六纵主力攻击下,9月4日几乎伤亡殆尽,仍据守不退。赵锡田发现自己已陷入重围,不断向刘峙呼叫。刘峙严令47师增援,被我三纵阻击无法前进。位于东明、曹县的敌41、55、68师也奉命向3师靠拢,企图解围。这样,我军围歼整3师的战斗打成僵持,反而有被敌军反包围的危险。一向沉稳的刘伯承也急了,5日白天他电告各纵队:“我们这一仗如果打不好,结果东明、菏泽、济宁之线以南必然丧失,将来更不好办。现3师已很疲惫,业已气馁,自谓今晚本身不能支持。我正宜乘此时机歼灭该敌,望务发扬比敌人更顽强的作风,鼓励士气,组织火力,集中使用兵力,协同一致,以达成胜利。至要至要!”



在关键性的大杨湖争夺战中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5日23时30分,六纵集中四个团的兵力,对大杨湖发起总攻。49团从东面主攻,52、54团从两面助攻,53团作预备队。王近山集中了纵队的12门山炮和几十门迫击炮,向村子猛轰。6日1时,54团突破前沿阵地,攻占了村西南的一个角落;52团由村东北突入,占领了一段围墙。主攻的49团三次突入村子与敌巷战,都被打了回来。战斗进入肉搏战,双方伤亡都很大。战至黎明,整3师3旅的8团自大杨湖外围的申倪寨进攻,企图接应大杨湖守敌突围。据守村西南的六纵54团在两面受敌的严峻形势下顽强抵抗,全团打得仅剩100余人,上至团长,下至马夫、炊事员全都投入战斗。王近山下了最后的决心,将机关所有能战斗的成员都组织起来,由18旅旅长肖永银指挥53团投入战斗。这最后的一击起了作用,敌军终于崩溃了,被我军分割围歼。6时,大杨湖被我军占领,守敌整3师59团被全歼。得知大杨湖失守后赵锡田于6日14时率师部和3旅残部向西南突围。刘伯承抓住战机,命令我军展开全线追击,当天在秦砦包围3师残部,三纵俘虏了整3师中将师长赵锡田。


(王近山)

定陶战役虽然取得胜利但是我军也伤亡3500占参战兵力的近十分之一。据当年的六纵18旅旅长萧永银回忆,大杨湖战斗中53团1300人上阵,过一道鹿砦,夺一座房子,不过百把米的距离,就伤亡400多人。当时六纵是死打硬拼,一个整连伤亡,再上一个连,最后把团里能拿枪的人都派上去。大杨湖战斗结束后,54团伤亡很大,有的连队剩下的战士还没有炊事员多,团长卢彦山抱着肖永银痛哭。52团也伤亡400余人,六纵18旅打得伤了元气。以至于刘伯承元帅都发出:定陶战役我们打胜了,但是也不行了,真是“瘦狗拉硬屎”啊!的感叹。


(邱清泉)

而在之后的龙固集和张凤集战斗中分别和其他两支五大主力部队第五军和整编十一师交手,发现这两个五大主力之二的部队也不过如此。龙固集战斗中陈再道指挥的二纵不到两个旅的部队面对强大的5军坚守龙固集十天以伤亡五百人的代价毙伤第五军1500余人。在后面的张凤集战斗中整11师也还是吃瘪,张凤集被中原野战军攻占。后来在战后的总结中中野认为“敌11师的特点是火力强,尤其炮火,但其步兵突击力则较3师尚弱。”


(胡琏)

关于整编第三师还有多少原第十军官兵的问题,我特地请教了相关的学者。第十军说全军覆没在衡阳其实也不太切实,就和孟良崮的74师一样,第十军在后方留守处还有一些人,还有前期的一些伤兵没赶上衡阳保卫战的人,最后还有一些脱险归队的人。这些人林林总总还是有个一两千人,正是有这一两千老兵在所以在定陶战役中才会出现中野有“瘦狗拉硬屎”的感叹。



如果衡阳之战中第十军及时突围,论战斗力恐怕在关内当和第74军处于同一档位优于第五军和十八军。至于说挤掉哪支部队我觉得新六军被挤掉的可能性不大,与很多人想像的不同。新六军其实在战斗力上和建军的重视程度上都超过新一军。新六军的基干部队新22师在成立之后无论是训练中还是后来的昆仑关作战都表现的不弱于200师。而新六军另一个部队更是土木系的另一支主力14师,战前就是二十个调整师之一。在老蒋心中新六军的地位也优于新一军1945年新六军就被调回国内担任总预备队,而新一军还在缅北作战。抗战胜利后新六军更是被第一时间派到南京受降,这个荣誉可是全中国军队独一份的。在东北新六军同样也被作为直辖的机动部队使用,而新一军当时都被派到长春德惠附近作为防守部队,两支部队在国军的地位一目了然。论战斗力新一军在东北整团被东北民主联军歼灭的例子屡见不鲜,而新六军直到辽沈战役开始前都没吃过大亏。在战斗力上的高下之分也不言自明。可以说要是真的要挤掉哪一个五大主力,新六军绝对不会是首选。

点赞5、寿光市 网友:吞星者

泰山军国民革命第十军未能成为五大主力,一个是衡阳保卫战真的伤了筋骨,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第十军高层与国民政府高层的关系,跟五大王牌比,确实还差着些。

整编74师,原74军第一任军长俞济时是蒋介石外甥,全军将士也一直以浙兵为主,这是蒋介石看家部队,无可替代。关于74军,不要一提74军就张灵甫张灵甫的,张灵甫是74军一员虎将不假,不过因杀妻案到抗日时才给放出来,整个抗日时期基本就是一个团长,这跟一提“铁军”就叶挺叶挺一样,叶挺也只是铁军下面一个独立团团长,他们这个层面离代表各自的军,还差的远呢,最多可以说说他们是74军或铁军的一支铁拳。到解放战争时期,74军成为整编74师,张灵甫才有点离奇的调任主官,窃以为这里面有校长认为自己对他有活命之恩,觉得他任主官更方便自己微操有关,实际上李天霞都比张灵甫更合适当整编74是师长。

十八军是有小委员长之称的陈诚的部队,陈诚是保定军校出身,黄埔炮科教官,自黄埔军校起,行为举止都爱模仿蒋公,崇敬之情可见一斑,北伐起,任北伐总司令部警卫司令,蒋公对其信任也可见一斑。党国中陈诚的派系叫“土木系”,就是他曾任主官的十一师和十八军的合称,大家看电影电视,那个时代国军的旗帜,军队名称是竖着写在旗面插旗杆的那个白套上,“土”即十一,“木”即十八。在蒋公下面立山头,拉出来一个派系,没有蒋公默许,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土木系虽以陈诚为首,实际背后大佬还是蒋公,陈诚是心腹,才有资格代蒋公去统领这个派系。

因此泰山军即使未经衡阳保卫战伤筋动骨,导致骨干精锐尽失,成为五大主力之一,也挤不动74师和十八军的位置。

另三只主力王牌,一支是国民政府倾力打造的机械化第五军,这支部队的位置,如果第十军给力点,没有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败绩,在那时就打出泰山军的风骨,到未必不能顶下来,所以跟人混社会一样,出名要趁早啊。然后就是新一军和新六军,这两支部队历史都有过两次编制,新一军有过何应钦的福建民军编练的新一军,新六军有薛岳湘西民军编练的新六军。不过这里说的当然是入缅远征军,新一军是孙立人税警总团演化出的那支,新六军是廖耀湘那支,都是十万青年十万军时候到印度兰姆伽,由美国编练武装起来的部队,廖耀湘的新六军泰山军恐怕也顶不了,倒是新一军,税警总团是国舅的嫡系,却未必是蒋公嫡系,那个时代国内军队高层,留日的成了主流,但税警总团营以上军官,全是说外语比母语还溜的英美军校生,在国内军界真的都是没跟脚的非主流,缅甸第一次兵败野人山,蒋公跟史迪威闹矛盾,孙立人就带队站史迪威,跟着跑印度去了,所以后来就是到了台湾,这笔账都要跟他算一下,该穿的小鞋都得给他穿上。所以我以为第十军当了王牌,最可能顶掉的就是新一军。

不过第十军自己也不是没问题,叫泰山军乃取该军善守,有如泰山石敢当,稳如泰山之意。是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得比较拉跨,军长师长都落得个戴罪立功,才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出泰山军威名,但后来国军五大王牌主力,蒋介石更看重的是部队进攻能力,这一点上,第十军确实欠缺着点。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