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后为什么要守夜?
人死后,只有守夜才能保证他最后的尊严,防老鼠猫狗等侵犯,一旦有气息回转,可第一时间抢救,久而久之便常态化了。
整个民族遵循的风俗才称得上民俗,比如汉族有汉族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苗族有苗族的特色,土家族有土家族的传统……我们讲究入乡随俗,给予尊重。
迷信是部分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盲目相信,个人创造出来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怪力乱神活动。比如占卜、风水、命相,进行测字、扶乩、请神、驱鬼、符水治病等。
在不发达地区更多人热衷于迷信,一些人自以为自己最明白鬼神的需要、自己最懂最正确最正规最灵验的丧葬祭奠程序,习惯于对别人指指点点,好为人师。但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现代教育的普及下,风俗应该与时俱进。
人死了为什么要看夜呢,最只要是怕猫和狗走近,假如说让它碰上,说什灵魂不走的,永远留在家里,这也祖先留传至今的风俗,是千古不变的事。
怕假死 第一时间可以抢救
为逝去的人守灵,传统的定义是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为显孝道。毕竟以后再也见不到本尊了,只能以照片作为念想。一般都是守灵三天后下葬,一来三天不至于尸体腐坏,三天时间足够所有亲人缅怀了!
1 从迷信的角度来看:

为什么守夜人还要看着长明灯和香火呢?那是因为,长明灯没有油时灭了火,老人的灵魂就会摸黑走路,弄不好就会碰头破血流!如果香燃完没有更换,就没有香的味道指路,会让老人的灵魂迷失方向,多走弯路。人归天后,魂灵会脱离身体去阴间报到。天黑路远,为防止夜晚行路不便,则要在灵前点长明灯,为其照明道路。还要点燃香火,为其指路。人们常说,老人走的路线,和香烟飘的方向是一致的。
2 从亲情的角度来看:

从人情的角度来说,这种风俗习惯是亲人对于死者的一种依依不舍的留恋,为亲人守夜,一方面是尽自己的孝道,另一方面这种仪式感可以让亲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的思念自己亡故的亲人。亲近的人总是舍不得亡人,觉得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够,想多呆一会儿,所以也都愿意去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