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如题,求解答
这肯定是假的。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会刻意把乙肝孩子的碗筷另外隔开来,不跟其他碗筷混着放,以为这样能避免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是愚蠢的。为什么?熊猫跟你好好说说。
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与HBV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且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
大家也看到了,乙肝病毒传染途径:血液、性传播、母婴传播。在欧美国家,乙肝也是一种性病,我们国家不算。事实上,感染乙肝病毒的多是婴幼儿,婴幼儿如果没有防护就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话,多数都会形成慢性感染,而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多能干掉病毒,因为成人免疫健全。
理论上,筷子是不可能传播乙肝病毒的。因为消化道不能传播乙肝病毒。甲型肝炎就不一样,甲肝就是消化道传播,但乙肝不是,这是病毒属性决定的,我们不能想当然:哦,把病毒吃下去了,肯定得病。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跟乙肝患者共用碗筷也不会被传染,即便被感染了,95%的成人也能干掉乙肝病毒,赢得战争,从而获得乙肝表面抗体,这比注射乙肝疫苗还有效。因为你这个抗体是通过切切实实的打仗得来的军事经验,而注射疫苗得来的抗体有点像军事训练得到的经验,一个是实战,一个是训练,还是有不同。
所以,消化道不能传播乙肝病毒,筷子更加不能传播。除非这样:你这筷子上附有乙肝病毒,他的血管在出血,你把筷子伸进去他的血管。这就是血液传播了,但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吗?
大家好,我是波波医生,现在在疾控中心从事性病艾滋病、丙肝防治工作,我来给大家解答一下。
肝脏是身体维护机能和排毒的比较重要的器官。肝脏的健康对人的身体健康发挥关键作用,其也会影响其他器官的健康状况。而我国肝炎等肝脏疾病绝大多数是由乙肝病毒导致,乙肝是一种传染病,在我们国家用筷子吃饭,很少有用公筷的习惯,所以可能会有朋友产生疑问,筷子会不会传播乙肝。
下面我来谈谈筷子会传播乙肝吗?
大多数人对乙肝传播途径存在误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唾液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
中国人传统的进餐习惯就是大家围坐于一张桌子前,盘中菜肴我夹一口你夹一口,筷子上的唾液难免会有交叉接触,因此,很多人担心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共同进餐会通过筷子传染乙肝病毒。
其实,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及 血制品、注射器针头及针灸、牙科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行为,还包括文身、文眉、穿耳洞、做双眼皮、刮面等具有损伤性的美容行为)和性传播(男女性行为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液传播)。
日常生活中,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和剃须刀等非常危险,平时与家人相处需要注意。而一起进餐、握手、拥抱、同室工作、交谈等一般生活或工作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但是如果双方口腔或皮肤有伤口时,体液接触有感染上乙肝病毒的可能。目前未能证实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如蚊、臭虫等)传播。
1、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措施
乙肝是一种传染病,传染病的三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目前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措施。由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免疫力较差,是最容易感染乙肝的,因此应该注射乙肝疫苗。我国已经把乙肝疫苗的接种作为强制性计划免疫的一部分。另外家庭中或周围经常在一起的人中患有乙肝的,也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一般注射三次,即当下、一个月后以及6个月后。
需要指出的是,注射疫苗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产生抗体(HBsAb),只有产生抗体才具有免疫力。如果没有产生抗体,应该重新注射,或加量注射,直到产生抗体为止,这样才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请大家不要过分恐惧乙肝。因为成年人免疫力较强,不容易感染乙肝,即使感染了乙肝,90%以上都可治好或自行恢复。这就是为什么夫妻二人一方有乙肝,共同生活一辈子,另一方仍没有感染乙肝的原因。
最后,需要提醒乙肝患者,不是感染了乙肝都需要用药治疗。如果仅仅两对半异常,但肝功能、病毒定量、B超均正常,面色如常,无肝掌等肝外表现,且无明显不适,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治疗,但应定期检测相关理化指标。其他情况则要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检查,及时用药,甚至长期或终身用药。生活方面,应避免一切损肝因素,如过分劳累、饮酒、肥胖、乱用药等,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使病情加重。饮食应多样化,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等也有利于病情好转。
2、不知自己是否患有乙肝,该如何检查?
最简单的检查就是抽血查乙肝两对半,绝大多数人即可明确诊断。少数人如果不放心,可以查乙肝病毒定量,如果在正常范围之内,也可以排除。极少数仍不放心,可以做肝脏穿刺进行进一步检查。
总结:乙肝并不可怕,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期待着科学发展能早日研制出清除乙肝病毒的药物。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用无私的爱和善良来对待他们,构建没有乙肝歧视的美好生活。希望每一个患者都能战胜乙肝!最后波波医生建议大家体检到专业机构资质平台,正规有保证。平时注意生活细节,每天保持心情愉
筷子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我的奶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体遗传给我爸,我爸有乙肝病毒,我没有。
跟我爸生活二十多年了,吃饭喝水都在一起,我并没有被感染病毒,我妈妈也没有被感染。
有人说口腔溃疡呢?
我跟我爸都是经常性口腔溃疡,家里常备西瓜霜的那种。
没事的,不会传染。
你们想一下,我这种跟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二十多年,从小被爸妈一口一口喂大的都没有感染,何况其他人。
乙肝病毒没有那么吓人!
奥,对了,还有我奶奶,我也跟她们生活了十来年。
我今年结婚了,婚前做的体检,没事,健康的很。现在老婆也怀孕了,马上就快两个月了。
很多人对于乙肝有着别样的误解,觉得乙肝可怕。而这样的思路也带来一些携带者,觉得自己有乙肝,就很害怕,很自卑。
这个社会是怎么了?
科学在发展,但是大家的意识却越来越。。。
说真的,乙肝不仅不会通过筷子啊、碗啊传染,现在连接吻、结婚、生育、哺乳都会,那么那些害怕的人,你们在怕什么?你们在歧视些什么?!
我来给你们从科学角度掰扯掰扯:
1.急性乙肝
如果是急性乙肝,那么确实有较大的传染性,性接触啊,甚至深度舌吻都是有可能传染的。
但!别着急害怕。急性乙肝的HPV病毒,传染了也是急性的,吃药就能治好,而且有终生的免疫。另外,急性乙肝患者本身如果吃药也可以在段时间内治好,在治疗期间,传染性也大幅度下降。
2.慢性乙肝
如果是慢性乙肝,携带者本身不那么容易治好。
但,他们的传染性也在大幅度下降。一般慢性乙肝患者自己都清楚自己的携带情况,所以,也会服药控制。
服药,那么就再次下降了乙肝的传染性了。。。
综上,乙肝是传染病,但传播途径还是非常有限,且传染概率不大,不必恐慌。
此外,吃饭、筷子、一起用洗衣机和马桶都没问题!不要因为你的害怕和迟疑,甚至一个躲闪的眼神,伤了朋友或者家人的心!
我也提倡用公勺公筷,甚至恢复宋代以前的传统分餐制,但是你也不用对共同进餐、通过筷子传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过于紧张。
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5种, 其中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制品、母婴及性接触。
血液制品主要是献血相关或者一些侵入性的医疗操作中发生经过血或者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生活中比如纹身、扎耳环、修脚、共用刮胡刀、牙刷也有风险。母婴则主要是在围产期阶段容易传播,但如果经过合理医疗干预,母婴传播风险可以大大降低。性传播具体就是与乙肝病毒阳性者发生无保护的性交, 特别是性伴侣比较多的情况(2014年北京佑安医院学者调查的北京男男性接触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出现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占26.5%)。一般我们不认为一共进餐会传染乙肝。甲肝、戊肝才是消化道传播。
其次,就算是不分餐的情况下可能传染的比如幽门螺杆菌、部分肝炎,也是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说免疫功能、消化道的完整性等等。比如婴幼儿比较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成人风险就比较低了,而且感染幽门螺杆菌不等于一定得癌症,当然也有个别情况,比如细菌性痢疾的患者便后不洗手,拿起筷子通体抚摸之后为你夹菜……
如果你对乙肝很恐惧,可以去查一下乙肝五项,如果都是阴性,可以去接种一下乙肝疫苗,三针就好!
*顾中一,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华西临床医学院营养专业本科。著有《顾中一说: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吃》。专注传播靠谱健康知识十年,并非医生不能代替诊断和治疗,个人情况需遵医嘱。
我国乙肝患者真的是太多了,但是主要是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当然还有就是急慢性的肝炎患者。但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其实是危险而重要的传染源。当然其传染性也是不同的,主要是根据其病毒的复制情况来决定的,这要看HBeAg、DNA的阳性与否,而即便HBeAg是阴性的,也有少数患者仍有病毒的复制,是相对比较隐匿的传播者。
首先讲一讲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首先我告诉大家在患者的哪些体液是可以查出病毒的抗原,包括有血液、唾液,汗液及乳液,泪液与尿液,精液与YD分泌液都检出过乙肝病毒抗原;对于经血液的感染,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如果被患者使用过的针头刺了一下会传染吗,接触多少血液就可能会被传染呢,那么我告诉你接触百万分之一毫升的患者血液就可能被感染;血液传播一般是输了患者的血液制品,不要以为输血是经过筛选的就不会感染疾病,有些疾病在窗口期是检测不出来滴,比如说艾滋病等。还有就是医疗行业人员容易被感染,因为可能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所伤。
- 其次就是母婴传播,这一数量还是不少的,大约可以有20%左右,研究显示如果母亲是HBeAg阳性的患者,那么她的子女有70-80%的概率会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而且这种先天感染的乙肝患者病毒一般比较顽固,母婴之间还可能因为长期接触而发生感染。
- 大家比较关心的还有与乙肝患者生活在一起、接触过程中会不会感染乙肝呢。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的经常接触是可能感染乙肝病毒的,而且这也是成年人感染的主要途径。但是不是说握握手、拥抱、一起吃饭就会感染,必要的条件是身体的皮肤或者黏膜有破的地方,而且恰巧解除了含有病毒的体液。
- 还有就是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夫妻生活而传播的。
这就要说一说筷子会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 如果病毒通过吃饭筷子感染,就必须有这样的条件,那就是这双筷子接触了患者的唾液或者血液,而且唾液和血液中还是必须有病毒的,而且病毒要在筷子上停留,乙肝病毒在37℃左右的温度下可以存活1小时左右;还有一个必备的条件那就是你的口腔粘膜要有破损的地方,比如说口腔溃疡,这病毒正好就通过你破了的地方侵入,你说这样的概率大不大呢。反正是有可能的。
关于乙肝的预防
- 可以传染的疾病有许多,但是对于预防都可以在三方面进行入手,首先就是对传染源病人的管理,乙肝感染者首次在医院确诊后是要上报的,当然不会泄露患者的信息,但是有些职业是需要进行相关体检的,而且献血要做好筛查工作。对于携带者来说,是不用过分担心的,也不要回避,毕竟不能因此而歧视。携带者就是HBeAg阳性,其他各项检查都是正常的,但是依旧是不能献血与直接接触的食品工作或者是保育儿,这个大家估计也能理解。还有就是患者自己要单独使用自己的洗漱等用品。
- 还有就是传播途径的管理,这里要讲几个主要方面,首先无论献血、输血或者是输液打针都要每个人单独应用一次性物品,绝度不能一物多用。
- 最后注射乙肝疫苗是很有效的办法,安全有效,每个人都应该规律接种。
右上角点击关注我,让我为你带来更多的健康知识。
出门在外总免不了要跟他人一起聚餐吃饭,但谁也不会把自己有病写在脸上,也不是次次都有公碗公筷可以使用。那么经常这样吃吃喝喝,究竟会不会有感染乙肝的风险的?
有的人会说乙肝的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这当中根本就没有谈及唾液也可以传播(接吻、哺乳、共用餐具、咀嚼喂养等属于密切接触)。首先乙肝病毒可以存在于我们人体哪些体液中呢?含量最多的肯定是血液;其次可以是羊水、身体内各种积液;再次有精液、泪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
在与未知乙肝患者接触当中,我们都不可避免的跟上述体液有过接触。那么要是在这些接触者当中全都发展为乙肝感染者,那将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但事实是,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人被感染。这是为什么呢?最主要的现在乙肝疫苗的免费普及,几乎大多数人都有乙肝抗体,有了抗体当然就有了保护力。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自身的免疫力非常强,进入身体内的少量病毒,被我们强大的免疫系统给清除掉了。于是在不知不觉间也度过了一场危机,这就是为什么免疫功能强大的人群,生病的概率都是很低的。
最后一种情况也是最悲惨的,自己口腔有溃疡或有损伤出血的地方,正巧这时候又接触到了具有强传染性乙肝患者用过且带有其唾液的筷子,而自身的免疫力又下降的时候。就算是极少量的高传染性乙肝病毒,都足以让你感染。一旦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很快就可以发展成为大三阳或小三阳。当然这事出现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所以通过筷子传染乙肝虽然说概率很低很低但还是有可能性的。集体饮食生活用公碗公筷,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我们不被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方式。
谢谢关注,欢迎点赞和评论。
当你的朋友明确患有乙肝,你会同他一起吃饭、共用一双筷子吗?的确,不少人都会担心感染乙肝病毒(HBV),那么与乙肝患者共用筷子是否会传染乙肝呢?的确有这种可能,但几率较低。
首先,HBV具有"小强般顽固的生命力”,它可以在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消毒环境下存活,为了彻底地消灭它,可以在100℃沸水中煮10分钟,在65℃热水中持续10小时或进行高压蒸汽消毒。
其次,HBV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如急需输血,未经严格筛查献血者,可能就会输入乙肝患者的血液,从而感染乙肝。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给患者做侵入性的检查、接触患者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也可能感染乙肝。静脉吸毒者共用针管等感染率也较高。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也有可能不慎感染HBV,例如,纹身、打耳孔、共用剃须刀、牙刷等。母婴传播主要是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的时候由于黏膜破损而接触到HBV阳性的母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性生活混乱者,在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时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咱们的日常生活及一般接触等无血液暴露的情况下不会感染。蚊子、跳蚤等传播HBV也未曾见过有报道。
但总有些意外情况。北京佑安医院李雪梅等研究人员曾对400例HBV感染者进行了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400例HBV感染者中,确切由外出就餐引起的感染为4.8%。说明当口腔黏膜有破损,即有血液暴露时,一同吃饭就可能感染HBV。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2001年第3期《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上。对于这种“意外暴露”情况,我们应提高重视。
综上所述,对于筷子能否传染乙肝这个问题,仍应就具体情况而言。当有口腔溃疡时,与乙肝患者共用筷子,感染的可能就很大了;如果口腔黏膜完完整整,没有血液暴露,就不用太担心筷子感染乙肝了。所以,我们不要对乙肝患者有偏见,深入了解了乙肝病毒的特性及其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
未感染HBV且未打疫苗的朋友们,抓紧时间行动吧。
本期答主:金倩,医学硕士
一般情况下,筷子是不会传染乙肝的。其实大多数人对乙肝有错误的认识,只要听说对方是乙肝,就会避而远之。乙肝分为乙肝患者和乙肝携带者,对于乙肝患者,肝功异常、病毒复制者,则具有传染性,需强制隔离进行抗病毒及保肝治疗。而乙肝携带者,定期复查肝功正常,且没有任何症状,则不需要治疗,但是它具有潜在的传染性。那么就涉及到乙肝的传播途径了,那到底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1、母婴传播:在我国,30%的乙肝携带者都是通过此种传播方式积累的。弟媳在怀孕期间查出患有乙肝,且病毒复制,咨询专家后,在怀孕期间服用抗病毒药物,且定期复查肝功、定期孕检,在孩子出生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隔断母乳喂养,现在宝宝健康的生长,妈妈经过治疗后也好转起来。
2、血液传播:在医院见过好多老年患者是乙肝携带者,大多是因为年轻时手术输过血。血液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注射器皿的使用、共用剃须刀和牙刷、血液透析等方式可传播。不过,随着国家对使用血制品和器械的严格控制,这种方式传播明显下降。但是大多数男士对共用剃须刀会传染不了解,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
3、性传播:现已经证实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含有乙肝病毒,所以密切的性接触也是可能感染的。
4、其他传播:比如虫子叮咬、经过破损的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虽然在理论上有可能传播,但实际意义不大。
所以说,筷子一般是不会传染乙肝的,因为乙肝不经过消化道传播。但是碰巧有乙肝的这个人口腔黏膜有破溃出血,使用过的筷子恰好被另外一个人使用,那么是有可能发生传染的,但是这也属于血液传播,那接下来就涉及到哪些人容易被感染,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婴幼儿、医护人员、同性恋者、饮食服务行业者,我国对其实施保护措施--“接种乙肝疫苗”,即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切断传播,是预防乙肝流行的关键措施。
本期答主:郭倩 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识!
你好!养生君以为,乙肝不会通过筷子传染。
1、乙肝的传播途径
一般来说,我们要看是否会被某种疾病传染,首先就需要知道它的传播途径,这样才还针对性的做好预防。
譬如2003年的SARS,提起它大家都应该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SARS就是通过空气传播,属于呼吸道疾病。而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性、母婴。
2、乙肝不过过消化道传播
吃饭传播疾病,都是属于粪口途径,如痢疾。上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乙肝传播的三条途径,它并不经过消化道传播。因此,绝大部分情况下,乙肝都无法通过筷子传播。除非是有以下这种情况。
3、简单了解病毒
我们知道,越是厉害的病毒,它在外界生存能力也就越差。譬如艾滋病毒,脱离人体后,很快就死亡了。那种传染性强,外界生存力强的病毒都很少。一旦出现,那就是大灾难。
就像养生君上面提到的SARS,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应该能体会到SASR病毒的恐惧。医院人满为患、一言不合就隔离、药店板蓝根和超市的醋全部被抢售一空……
好在乙肝病毒并没有SARS病毒那么厉害,它与艾滋的外界生存能力类似,离开载体后,要不了多久就会死去。因此,它要想要通过筷子传播,除非筷子上面沾着血才行。
4、特俗情况传染
如果一定要讲通过筷子传染的会,那么就是存在很特俗的情况。
①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毒处于强传染期,如大三阳患者。
②乙肝患者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有血液沾在筷子上,如出现口腔溃疡。
③被传染性刚好也有口腔溃疡,形成血液传播的可能。
④被传染者刚好乙肝抗体处于失活状态,或者抗体不足,无法对抗乙肝病毒。
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乙肝才可能听过筷子传播给一个正常人。
因此,养生君以为,乙肝通过筷子传播不太可能。不过我们仍需最好乙肝防护工作,如私人用品不共用,包括内裤、牙刷、剃须刀,还有注射乙肝疫苗等。
最后,养生君祝大家都能远离乙肝!
筷子会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乙肝传播的方式主要是体液传播,所以要知道乙肝在餐桌上,在筷子上会否传播,就要知道筷子上是否有体液,是否有乙肝病毒。做一个这样的假设,与乙肝携带者共同进餐,恰巧他体内病毒量很高,他口腔粘膜刚好有破损,乙肝病毒留在了餐具上,这个餐具没消毒恰巧被另一个人用了,而这个人很不幸口腔又有伤口,那么这个人再没有抗体的话,理论上有可能传染上乙肝。
那么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会发生吗?可以说几率微乎其微,所以餐馆吃饭,包括共用筷子几乎是不可能染上乙肝的,首先就是因为要有各种小概率事件叠加,在同时发生的概率已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要感染乙肝,进入体内的病毒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能。如果是注射过乙肝疫苗的人,这种情况更是不可能染上乙肝的。
再有一点就是绝大多数成年人,在感染乙肝后,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比较健全,可以将乙肝病毒完全清除,并获得抗体,流行病学调查,只有5%的成年人感染乙肝会发展为慢性肝炎。事实上国内大部分乙肝的感染约占85%都是从小感染(母婴传播)。目前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和母婴传播阻断的实施,这种感染已经越来越少了。
那么筷子能带来哪些病呢?
1.幽门螺杆菌。其感染途径主要是口口和粪口传播,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可以通过筷子传播。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的罪魁祸首。
2.甲肝、戊肝。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因此如果与患者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过唾液等传染健康人。
3.手足口病。也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家里如果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家长应注重饮食及个人卫生,在幼儿园时应专碗专用,防止儿童间相互传染。
4.伤寒病。也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有些病情痊愈的患者,因体内病毒未排清,仍具有传染性。伤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应与家人分开使用。
5.肝癌。这个主要是由于清洗方法不当、使用时间过长,都会让入口的筷子,成为嘴边最大的危害,甚至会滋生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
欢迎关注杨博士,了解更多。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首先就是血液传播。输血以及应用血制品,如果血液制品里面含有乙肝病毒,就会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除此之外,伤口被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污染,也有可能造成乙肝的传播。
除了单纯的血液,还有体液,比如精液,阴道分泌物,汗水,乳汁,里面也可能含有乙肝病毒,所以也可能传播。
还有另外一种多见的传播方式,就是母婴传播。也就是感染乙肝的母亲传给自己的孩子,这个传染可以发生在怀孕期,分娩过程中甚至分娩后,所以对于母亲乙肝的新生儿,出生后需要立刻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阻断。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皮肤和消化道传播,所以一起吃饭没有问题,但是最好不要共用筷子,因为万一口腔里面有伤口,通过唾液还是有风险的。一起吃没问题,一人一双筷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