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为什么没有人去请司马徽出山?
司马徽的业务是点评人才,而不是自己亲自上阵干活。
东汉时期还没出现科举制,当时挑选官员的方式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前者由地方行政长官推举到朝为官,后者则是由天子直接征召入朝。
那么,怎么才能进入地方长官或者天子的法眼呢?你得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即有名气。而让自己成名的最佳方式,就是找名士对自己进行点评。
所谓名士,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当时的大儒。东汉时期,为了稳定统治,历任皇帝大力提倡儒学,朝廷花大力气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了大量的官学,此外还有些名儒开办的私学;这种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为有志于游学的士子提供了极大便利,儒家思想在当时得到了空前发展;到了东汉末年桓、灵两帝时,全国儒生数量已超过十万人。
为了有机会进入体制内,这些儒生互相吹捧、点评,其中资格老、名气大、比较有水平的一些人,就可以被理解为“名士”(当然还有一些朝廷高官)。
这些名士掌握着民间舆论的制高点,如果他们对某人作出了积极的点评,那么此人的仕途将一片光明;甚至连曹操也不能逃过这个潜规则。
当时的太尉桥玄就是个著名的点评家,他首次见到曹操后大为惊叹:“老夫见的人多了,但像你这样骨骼惊奇的人才还是头回见!将来必定大富大贵,届时请关照下我的老婆孩子~”,就凭这桥玄的这句话,曹操从此声名鹊起;
不过桥玄认为自己还不是最牛的名士,为了进一步帮助潜力股曹操,他这样建议:“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许子将就是许邵,是当时的头号人物点评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他的金口一开,几乎被士人视为金科玉律;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名号,传说正是出自他之口。
而司马徽正是这种名士、职业点评人。《三国志》称他“清雅有知人之鉴”,即为人高雅,善于鉴别人才。他与荆州另一位名士庞德公称兄道弟,几乎垄断了当地的人物点评圈;而且他们包装起自家人来,那更是毫不羞涩,诸葛亮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庞德公侄子)、司马徽是“水镜”,正是出于庞德公之口。
看到这里咱们就明白了:庞德公、司马徽,其实就是诸葛亮、庞统的经纪人。
当刘备到荆州后,第一时间请司马徽为自己举荐人才。司马徽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即:一般的儒生与俗士,怎么能认清时务?能认清时务的,只有俊杰之士。在襄阳这里,自有伏龙与凤雏。
如此牛气冲天的名头,成功吊起了刘备的胃口,他连忙追问这二位大神是谁,司马徽如愿推出了自己旗下的两位重磅明星:“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刘备疯了似的三顾茅庐。
至于司马徽为啥不出山,人家就是一个经纪人,怎么能逼他亲自上台?还有,司马徽与司马懿没什么关系,只是同姓而已。
其实是有的。公元208年,曹操攻打荆州时,刘琮投降,司马徽被曹操所得,曹操本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年仅35岁。
《世说新语·言语》引《司马徽别传》:荆州破,为曹操所得。操欲大用,惜其病死。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司马徽既然和刘备要好,帮他推荐人才,那为什么自己不去侍奉刘备成就一番事业呢?我的回答是:刘备和司马徽两个人都有“识人之能”,司马徽亦有自知之明,彼此都认为“不适合”。
史料记载,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受到世人的敬重。此后两人的表现,也足见司马徽有“识人之能”。
《三国志》: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於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然而,记载司马徽诸多的史料中,并未提及其人的政治与军事方面的才能,也未见似诸葛亮“隆中对”般的策论,记载更多的是,他的人品较好。
- 司马徽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讲话时,从来不问他人的坏处,都说好话。村里曾有人向他问好,他回答:“好”。有一次,有人告诉司马徽说自己儿子死了,司马徽也回答说:“好”。司马徽的妻子知道后便责备他说:“人家认为你有高尚的品德,所以才跟你讲。可是你为什么听说他人的儿子死了,还对他人说好呢!”司马徽仍然回答说:“你的话也很好。”因此司马徽被后人称为“好好先生”,这便是成语“好好先生”的由来。
明·冯梦龙《古今谈概》: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今人称“好好先生”,本自此得。
- 还有一次,有人丢了猪,说司马徽家的猪正是他丢失的那一头。司马徽便把自家的猪给了这个人。后来那个人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头猪,就急急忙忙将司马徽的猪送还回去,并且磕头谢罪。司马徽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感谢他把猪送回来。真是个与人和善的大好人。
然而,古语云:“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带兵如果当严不严、姑息迁就、心慈手软、失之于宽,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当然就不能掌兵。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如刘备般的仁慈也是要依靠武力才能生存的。司马徽即使得其主,然生逢乱世不得其时,其能力也是无法施展的。
《孙子兵法》:“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结语:司马徽是伯乐,善识马,但自己却不能驰骋千里。恰恰,刘备和司马徽彼此都明白这个道理。这或许就是两个人没有走到一起的原因吧。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司马徽不是追求仕途之人,不想以这样的方式活着,只想当个清闲的世外高人,水镜先生的名号不是随便起的,明镜如水,清澈见底,不染红尘俗事,不扰世间纷乱。
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他推荐有才能愿意入仕施展抱负之人,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所以不是没人用他,是没人请的动他。曹操南下曾想重用司马徽,可惜不久他就病逝了。
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更正一下这个题目,当时是有很多人去请司马徽出山的,只不过司马徽都没有答应,所以我觉得题目应该改为“为什么有很多人请司马徽出山,而他却不为所动呢”。
作为三国时期最厉害的隐士之一:司马徽,别人都来请司马徽出山,是什么原因使司马徽迟迟不肯出山呢?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隐士,精通奇门、兵法、经学、道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有三个徒弟,分别是诸葛亮、庞统和徐庶,个个都是厉害的谋士,天下闻名。
司马徽虽然自己没有出山,但是他却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
当时刘备驻扎在新野,就前去拜访司马徽,一起商讨天下大事。刘备希望司马徽可以出山帮助自己,可是司马徽并没有答应,司马徽对刘备深沉地说到:“一般的读书人和见识浅陋的人怎么能认清天下大势呢?只有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称得上是俊杰。”于是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
自己继续隐居山林,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也知道司马徽不是一般人,所以想重用他,但是司马徽在不久之后就病死了。
了解了司马徽的身世之后,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司马徽为什么一直不出山”吧。
为什么有很多人请司马徽出山,而他却不为所动呢?
司马徽-生不逢时
司马徽生于汉末,此时正处于朝代政权交替之际,天下动荡不安,人民饱受苦难。所以司马徽已经看穿了天下大势,故选择了隐居。等到后来天下形势逐渐明朗时,司马徽已经年迈了,无心出山了。
天意难违,此时曹操已占领中国大部,刘备的希望渺茫
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时,司马徽则认为诸葛亮已经错过了下山的最佳时机了,当时曹操已平定中原,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曹操集团的实力比刘备集团强了很多倍,曹操手下人才无数,当时的刘备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后来诸葛亮到死也没有能帮助刘备匡扶汉室。
难逢知己
司马徽没有遇到他想要辅佐的那个人,以司马徽的名声,是有大把人来邀请他出山的,但是他没有遇到他想辅佐的人,即使遇到了,也已经变得年迈了,看破红尘,更加不愿意出山了,一等就是一生,一生也没有遇到想要遇到的人。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会比较勉强,当时曹操想让他出山,可是他拒绝了,除了年龄原因,还有司马懿已经在为曹操效力了,司马徽和司马懿都是同一姓氏,其先祖定居在河内,二人的出生地相距很近,仅仅相隔100多公里,所以两人属于同一脉的可能性很大。故司马徽并不想与自己的同乡竞争,不想司马氏家族的人相残,所以司马徽也没有出山。
司马徽一直没有出山,可能是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涉入官场的险恶,做一个隐士才是他的最好归宿。
很高兴能参与这一问题的回答。
在我看来,司马徽不出山有以下四点原因:
1、隐士的身份,决定了司马徽的人生道路。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定位是一名隐士。而隐士是指:能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才德学识、并且是真正出自内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
这个定义已经说的很明显了,说白了就是两点:有知识,享自由。
2、生不逢时,司马徽有心无力。
司马徽人生当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应该就是向前来拜访的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庞统二人(“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然而,也就是在刘备拜访后的第二年,原本曹操想要重用司马徽,可惜的是他很快就因病去世(”欲大用,惜不久病死")。也许是精通奇门道学等术的“水镜先生”早就算到了自己的大限之期将近,没了那份出山的精力。
3、不得明主,司马徽英雄无用武之地。
常年居住在襄阳的司马徽曾被人举荐给当时的荆州牧刘表。可司马徽认为刘表此人心胸狭隘不是明主,不愿为其效力;而刘表则认为司马徽没有真才实学,也不对他重用。司马徽也只能隐居山林,研究古文经学教授学生。
4、术业有专攻,司马徽专业不对口。
“水镜先生”司马徽世人一赞其学识渊博,二赞其有知人之明,然而这两点都不是当时曹操、刘备这类当权者最迫切需要的,他们需要的是像郭嘉、诸葛亮这样能帮助其谋定天下的谋士。当然,也有可能是司马徽站的更高早就料到了天下大势,不愿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甘愿隐居于山林乐得个逍遥自在。
一点愚见请多指正。
司马徽是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道号“水镜先生”,司马徽就象战国时期的鬼谷子,门生众多,比较有名的有诸葛亮、徐庶、石韬、孟建、崔州平、庞统、向朗、刘廙、李仁、尹默等,其中他称诸葛亮为卧龙,称庞统为凤雏,并宣称“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向刘备大力推荐。后来刘备用了诸葛亮与庞统,果然由一个草根,克成帝业,三分天下得其一。
司马徽是世外高人,并不是没人任用,而是其志不在于此,不肯出山罢了。《三国演义》中刘备曾经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司马徽婉拒:“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所谓人各有志,司马徽是看破世事之人,可以洞穿历史,预测未来,早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就断言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知道诸葛亮不能统一天下。他是看破红尘之人,不遇非常明主,是不肯出山的。而在三国时期,在司马徽看来,是没有这样的明主的,所以他选择当隐士,教学生,自在逍遥。
司马徽住在荆州,有人曾经向荆州牧刘表推荐司马徽,但司马徽认为刘表心胸狭隘,所以在刘表面前装哑马,司马徽见刘表,不发一言,和徐庶进曹营一样,结果刘表认为司马徽没有见识,不聘用他;曹操打下荆州后,听闻司马徽的名声,想重用他,但不久司马徽就病死了,没有来得及与曹操合作。假若司马徽有机会辅佐曹操,可能天下会是另一番样子吧。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刘备曾和司马徽夜谈过,而且司马徽更是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所谓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不得不说司马徽可以称之为诸葛亮和庞统的伯乐了。既然司马徽能够知道诸葛亮和庞统的能力。那么这也就说明在司马徽眼中,诸葛亮和庞统应该是在他的能力之下的,否则他怎么能风轻云淡的说出这两个名字,这也就证实了司马徽绝对不再诸葛亮和庞统之下。
并且司马徽还精通经学,在三国时期,精通经学的人不少,但是司马徽可以说是在经学上有着最顶峰的造诣。如果司马徽出山,那么即使是诸葛亮和庞统,也应该不是司马徽的对手。但是司马徽看淡了这些名利,不仅如此,司马徽当时的年纪已经是不小了,所以他也就没有出山。
在三国时期,并非是所有的有能之士都卷入了三国的争斗。也有一些人看淡了名利,厌倦了战争。所以他们找地方隐居了起来,而童渊和司马徽便是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人。如果说司马徽和童渊配合辅佐一个人,那么这天下估计就是他们的了。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司马徽虽然在三国时期戏份不多,但“水镜”先生的名号却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这个名号是当时的荆襄名士庞德公给司马徽起的。总让我联想到“镜中花,水中月”,水镜之名端的有些玄妙之意。
其实,以司马徽的才学,又怎么可能没人请他出山呢?只是司马徽为人低调淡泊,屡屡拒绝出仕,一心隐居治学。至于具体情况为何不妨一起往下看。
司马徽生平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颍川文教胜地,历来多饱学名士,司马徽便是其中之一。他博学多才,清雅识人,有匡扶社稷之才,名声远播当世。但他不愿出仕为官,一心在家乡读书治学,不参与政事。
后来刘表在荆襄开设官学,广招精通经学的大儒,司马徽方才应邀前往荆襄。后来刘备屯住新野的时候,曾拜访过司马徽,司马徽还向刘备推荐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其知人识人可见一斑。
曹操南下荆州,早就仰慕司马徽大名,有幸将其招致麾下,但明摆着司马徽是被动接受的。不过可惜,司马徽加入曹营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也算是全了自己不愿为官的志向。
为何不愿出仕为官?
上面也说过了,司马徽这个人是当世大才。但是他也很有个性,明明胸有韬略,腹有诗书,谁都想将他招致麾下,但他就是不愿意出仕为官。这和一般的世人大不相同,如此不重名利难道只是志向高洁吗?史料上没有写他为何不愿出仕为官,但是我们可以从当时的记录来推测一二:
一是朝廷暗弱,时局动荡。司马徽主要活动时期正值汉灵帝末年,当时宦官为祸甚巨,党人争斗不休,外戚也时不时地粉墨登场,着实是混乱不堪,乌云遮日。对于司马徽这种德行高洁之士,只是听说此种事便会烦恶不堪,又怎么愿意主动投身到那种“臭染缸”中?所以,他名声虽显,但屡屡拒绝出仕邀请,是他心志不在于朝堂所致。
二是司马徽专注学问,不喜官场繁杂。从司马徽生平就可以看出,他喜爱钻研学问,却不喜欢钻营官场。一个人若想在官场有所为,必须有所野心,而这一点在司马徽的身上完全看不见,他的做官机会有太多,但他都放弃了,可见其意志之坚决,志向之坚定,实在令我辈佩服。
结语
由上面不难看出,司马徽的一生有太多的人想请他出山,只是他因为个人志向的问题而都放弃了。最后,曹操虽然得手,但那时他已老朽,不久辞世,也算是遂了他一世心愿了。
隐的太深,不出名,别人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他。
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士,如今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就和这个人有关。
当时,只要有人问他别人才学如何时,他总会说“好,很好。”
别人要是问他别人为人怎样时,他也总会说:“好,很好。”
对此,他的妻子有些不高兴了,于是就说:“人家以为你是一个有德行的人,所以才来问你。你应该说点具体的,但你总是说:很好,这怎么可以。
没想到,他听后,就说:“好,你刚才说的也很好。”
就这样,时间久了,一个成语“好好先生”就出现了。
这个总是说“好,很好”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其虽然是隐士,却有大才,因为他不仅精通经学,还精通兵法、奇门。
除了这些,司马徽在鉴别人才方面,也很有能力,比如他就曾向刘备推荐了两位当世大才,也就是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和有凤雏之称的庞统。
那既然司马徽有大才,为什么没有人请司马徽出山呢?
其实,不是没人请司马徽出山,是他自己不愿出山,同时他也不愿轻易投靠他人。
上面说了,司马徽就是一个“好好先生”,不管是什么,都说很好。
难道司马徽真的是一团和气、与人无争、不问是非曲直的人吗?
当然不是,这是他故意装作糊涂而已,是不想让别人征用自己,而一心要做一个自在的隐士。
司马徽没人去请吗?
当然有,当初司马徽在荆州时,刘表就想请他,只不过他知道刘表心胸狭隘,所以他在刘表面前从不讨论时势,所以刘表后来就认为他只是一个小书生而已,于是就放弃了聘请司马徽的想法。
刘备碰到司马徽时,刘备觉得他是大才,也想请他出山,只不过,司马徽不愿意跟刘备做事业。
后来刘表去世,其子刘琮接掌荆州。没多久,曹操大军前来,刘琮投降曹操,献出荆州。此时,司马徽就被曹操所得。
当曹操得知司马徽有大才时,他本想重用司马徽,只不过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司马徽就因病去死了。
所以司马徽不是没人请,而且他自己不愿意轻易出山。
三国中的谋士,以卧龙诸葛亮为首,可是即使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无所不知,却也没能一统江山,那么哪位推荐诸葛亮的先生,为何不出山呢?在诸葛亮出山之时为何又说:孔明随得其主,却不得其时呢?最终诸葛亮的失败,证明了哪位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话是对的,那它为何不出山呢?
首先一个原因,是因为司马徽年事已高,若想长寿安康,必先要保证自己无忧,他在山林之间,不为凡是所扰,自可增加自己的寿命,如果出入红尘,出山辅助,无论是辅助哪位君王,都毕竟忧心忡忡,也将使用阴谋诡计,这些都是水镜先生不想的,所以退隐红尘,活在山清水秀之间,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司马徽看透天下大事,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群雄并起的年代,肯定会有人出现一统江山,无论他是否出山,这天下都会一统,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是时局。再加上,他不想因为他的辅助,让某个人得到江山,最后这个人一样劳民伤财,做成了一代昏君,在滥杀无辜。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不要忘了,刘邦在没拿到江山之前,也是一个仁德的好君王。与其这样不如自己不出山,随其自然的好。
司马徽知道天命难违,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与司马懿苦斗多年,中间各有成败,但是相对而言司马懿败的较多,可是始终难让诸葛亮进入中原,诸葛亮深知,若想进入中原,必须除掉司马懿,不惜用掉上万担粮食,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在火烧赤壁和和草船借箭时,可以看出,诸葛亮推算天文天气,相当精准,否则不会有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的成功,这一次他推算上方谷无雨,况且此处三年没有下过雨。可是就在他火烧司马懿,司马懿即将自杀时,天空下去了倾盆大雨,让诸葛亮的计谋和上万担粮食“灰飞烟灭”,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天命难违,诸葛亮想要七星灯续命,只要他能成功,就可北伐成功,可是他还是失败了,天命难违,注定司马懿的统一。水镜先生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即使他出山,也改变不了天命。
他不愿出仕,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向往闲云野鹤般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