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当年为什么要杀吴三桂家三十余口人?这是不是吴三桂后来降清的诱因?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杀于煤山歪脖子树下。当时,吴三桂掌握着明朝最精锐部队——关宁铁骑。按理说,李自成顺利招降吴三桂,就不会有后来的清兵入关。
但是,刘宗敏抢夺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手书吴襄“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李自成斩杀吴家30余人,吴三桂彻底投进多尔衮怀抱……
1、导火索是陈圆圆
吴三桂率兵回京勤王,半路上听到崇祯已死、北京城破的消息,马上归回山海关。此时,他在选择多尔衮还是选择李自成间开始投机,脚踩两只船。尽管如此,如果李自成处理得当,必将使吴三桂加入大顺军阵营。
但是,一个女人闯进历史的视野,她就是陈圆圆。关于陈圆圆来历,诸多史料说法各不相同。
一说:吴三桂早年在祖大寿的宁远军中任职,因作战勇敢,祖大寿把美姬陈沅(陈圆圆)赏赐给吴三桂。不久,陈沅随吴襄返回北京,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后,陈沅被刘宗敏抢夺,吴三桂被迫降清。
二说:吴三桂曾在田皇亲嘉遇家里喝酒,嘉遇让歌伎敬酒,其中就有陈沅,因为色艺冠绝,吴三桂酒醉后长跪,向嘉遇请求得到陈沅,嘉遇说:“我老了,死后再赐给你。”
李自成攻陷北京时嘉遇己死,留遗命让人送陈沅给吴三桂,因为兵乱没有成行。刘宗敏素闻陈沅美貌,就抢夺到手,李自成听说后下令刘宗敏把陈沅还给吴三桂,但被刘宗敏拒绝,吴三桂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三说:崇祯十六年春,外戚田宏在苏州巡游,听说歌妓陈沅、顾寿的美名,就重金买下顾寿。陈沅更是靓丽绝世,有一个有求于田家,就以800金的价格买下陈沅送给他。回到北京后不久田宏病死了。吴襄入京时,吴三桂让人以千金的价格买下陈沅。
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刘宗敏占据田宏府第,听说陈顾二人的美貌就向田府索要,顾寿潜逃,被乱兵杀死。刘宗敏又向吴襄索要陈沅,吴襄假称已送到关宁城给了儿子,刘宗敏不信,拷打吴襄。最终把陈沅抢到手,因此逼反吴三桂。
2、围绕陈沅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沅被刘宗敏抢了,随后又发生了什么?《明史》的记载很简单:李自成让吴襄给吴三桂写信招降,吴三桂带降兵走到滦州,听逃出的家丁说陈沅被刘宗敏抢走,大怒,返回山海关,打败降将唐通。李自成于是率10万人,把吴襄带在军中,来攻打山海关。
野史则对过程记载得更详细:李自成在北京向百官索饷,抄了吴襄的家,发现美貌的陈沅,李自成想立她为妃。还有一说是,陈沅最初被李过抢走,李自成听说陈沅美貌,强令李过献给自己。牛金星、宋献策因此劝李自成要做“久远治安之图”。
李自成说:“山陕、河南、荆襄尽在掌握,江南传檄可定。山海关吴三桂要招降;辽东清军才使我寝食难安。”就派人送信给吴三桂:“你若归顺不失封侯之位。”吴三桂率兵归降。途中遇家丁持吴襄密信,得知陈沅被刘宗敏抢夺,决定降清。
野史还记载,吴三桂决定与李自成为敌时,给吴襄写了一封信,对于这封信的真伪历来有争议,因为其文采超出一个武将的水平,人们多认为是后世伪托其名所作。信的大意如下:
不肖男吴三桂因父亲荫功,熟闻义训,戎守边关,日夜励志,准备报答圣恩。宁远本是国家门户,情势急迫几近沦陷,我原本想恢复故土,认为李自成虽猖獗,但很快能消灭,加之担心兵分两路,所以没有入京救驾,不料国中无人,使李自成得逞。父亲你所率御林军,军力非同小可,为何一两天就战败,儿子只好带兵赶赴山海关,此事可悲可恨。听说皇帝已亡,臣民被戮辱,我很气愤。还想到父亲素有忠义之名,虽然大势已逝,但依然应奋力一战,誓不两生,做不到就自刎于宫内阶下,以身殉国,儿子那时一定身穿孝衣痛哭,率兵复仇,战胜不了会随你而死,这难道不是忠孝两全之举吗?何必让我现在隐忍偷生,既无御寇之才,复愧骂贼之勇。当年徐元直为母入曹营甘当罪人,王陵、赵苞同为英烈,我父身为大明宿将,堂堂王臣,连女人的作为也没有;父既不能为忠臣,儿怎能做孝子?儿与父诀别,就从今天起。父亲不早图灭贼大计,如今即使把父亲拉到我身边,准备放在大鼎中烹杀,诱使儿子投降,我也不能顾及了。
这是一封诀别信,也是一封檄文,信中“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一时流传。后世多认为,这一句话有为吴三桂降清之举洗白的意味。
3、果真是一怒为红颜吗
如果认为吴三桂降清,真是一怒为红颜,就大错特错了。这实在不过是吴三桂的借口。在诸多野史、文史笔记中,都记载了吴三桂得知崇祯死讯后的举动:
返回山海关后,吴三桂马上招募兵勇,壮大兵力,又写信给多尔衮,相约攻打北京,与副将夏登仕等人盟约。夏登仕是陕西人,吴三桂担心他有二心,喝酒割袍结亲,坚定其心志,让5名副将守关,自己机动以迎战李自成。有间谍把情况告诉李自成,李自成责怪刘宗敏,悄悄释放了吴襄,设宴给他压惊。
多种史料记载,吴三桂此前就写信给多尔衮,探听对方的意思,本质上是两边投机或者是想拥兵自立……总之,本意绝不是为了归降。对此,野史的记载非常生动:
吴三桂把当地乡民请到山海关演武场,设宴喝酒吃牛肉,问大家:“我的兵如何?”众人说:“真天兵也。”又问:“能否杀掉李贼?”众人见李自成派来招降的两名使者在,不敢说话。吴三桂就下命斩杀一人,割掉一人两耳放走,说:“回去告诉李贼,自已把头送来。”
吴三桂还和副将方光琛等人商量:“敌众我寡,下一步怎么办?”方光琛说:“不如让清军入关,联手打击李自成,事成后重谢清军。”吴三桂就让涿州指挥杨坤递交书信,自己率千余骑兵出关,过了快活岭,奔至清军大营。
多尔衮和洪承畴见了吴三桂,问:“来此何意?”吴三桂说:“请大兵联手诛杀李贼。”又问:“你的想法是真还是假?”洪承畴替答:“吴三桂报君父之仇,哪能不是真的?”多尔衮说:“吴总兵有儿子吗?”吴三桂答:“有儿子叫应熊。”多尔衮说:“我汗(指努尔哈赤)有女儿,就折箭让他们结为夫妻。”随后清军发兵,洪承畴为先锋。
能在两军阵前随时派信使,率兵归降时多尔衮、洪承畴共同接待,三言两语就达成共识,这种默契无疑建立在早先的沟通基础上。吴三桂想借兵杀李自成,多尔衮想借机杀入北京城。最终,吴三桂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4、吴襄、陈沅的最终命运怎样
对于吴襄、陈沅的最终命运有不同版本:《明史》载李自成带吴襄出征,与吴三桂和清兵激战于山海关,大败而归,回到北京后把吴襄家族34人斩杀。另有版本说法不一:
一说:李自成在山海关前大战不胜,吴三桂突然打开关门,清兵进入,围困李自成,吴三桂则战力更勇,李自成只好向北退去,路上斩杀吴襄等30余人,把他们的首级悬挂在高旗上。等李自成完全兵败,吴三桂寻到吴襄尸体痛哭,多尔衮亲自殓尸安葬,同时派兵催促吴三桂西进:“动作慢了,北京城会被烧毁了。”
二说:李自成先收到吴三桂写给吴襄的诀别信,又见使者归回说明情况,大怒,下令斩杀吴家30余人,与刘宗敏、九大帅等率兵40万,号称80万,杀出北京城,兵马绵延700里。吴三桂知道后,穿孝衣痛哭,誓师迎战。
关于陈沅的最终命运,《明史》没有明确记载。野史则是这样的:
李自成杀吴家30余人,独留陈沅不杀,带在军中,出德胜门奔陕西,尚有10万兵力跟随。吴三桂杀入永定门,找寻陈沅不见,才知被李自成带走,带兵日夜兼程追击到陕西,放言“必得陈沅”才罢。
李自成只好丢弃陈沅于野外,带百余骑兵逃走,最终死于农夫之手。吴三桂令人搜寻陈沅,李自成的两名将领马宝、王辅投降,献上陈沅,吴陈二人得以相见。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这个回答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李自成为什么要杀吴三桂满门,二是吴三桂降清的诱因。最后说一下三姓家奴的过去现在。
李自成嗜杀成性,这是历史上流民起事后的共同特征。不否认饥民-流民-流寇这个演化组合,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但大比例的是杀人狂魔。李自成杀了太多人灭了太多门,他再杀吴三桂全家,也就没什么奇怪了。吴三桂后来历史影响比较大,但当时不过是一个总兵级明将。
李自成不是战略家,吴三桂也不是。李自成没什么高洁的品行,吴三桂也没有。吴三桂降李又叛李,这也是同期很多明将做过的事。
吴三桂人品很差,他这样的人,降谁叛谁都是没准儿的,谈不上诱因与否。吴三桂一生三叛,叛明,叛李,叛清,有一阵儿中国史学研究翻案风很盛,给他翻案的人都不知怎么下手。陈圆圆就算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都不一定。以吴三桂的为人,也不大可能把一个女人放在心上。
同样参与松锦大战,吴三桂溃逃,祖大寿守孤城。同样降清,祖大寿作为有限,吴三桂视南明为死敌。吴三桂不是非降清不可,降清与李自成作战,也不一定非得穷追南明。与南明作战,也不一定非得亲手绞死故主最后的遗脉永历帝。他有很多选择,但他做了最坏的选择。
最后说一下三姓家奴。一个人,要被称为三姓家奴不是太容易的事,这要换三个以上主子,要做很不是东西的事,然后才得到这个称号。由古迄今,风云变幻、时代迭换之时,数易其主的人很多很多,能被公认为三姓家奴的,只有三位:吕布、吴三桂、李开复。
(全文完)
吴三桂接到崇祯的命令,回师北京,抗击李自成。途中听说北京沦陷了,崇祯皇帝上吊自杀。
很快吴三桂就接到李自成的信。李自成说你的父亲及全家三十余口都在我的保护之下,他们现在很安全。劝吴三桂归顺大顺政权,并许以大量钱财和高官厚禄。吴三桂心里清楚,他的父亲及全家就是李自成的人质,为了家人安全,他只好答应投降李自成。
但是,紧接着吴三桂又改变了主意。吴三桂有两个家人从李自成那儿逃了出来,往东北老家跑,途中碰见吴三桂。他们告诉吴三桂,李自成手下抄了他们家,打了老爷(吴三桂的父亲),还带走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于是就有了传说中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其实,吴三桂为了家人也好,为了爱妾也好,都不如为了自己。真正使吴三桂改变主意的是他自己。他听到的消息,不是光抄了他吴三桂的家,京城的官僚地主都被抄家。这姿势是要斗地主啊。吴三桂当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现在用得着我还这样,将来用不着我了,自己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家在东北可是有大片土地的。
于是吴三桂给他的父亲写信说,你对大明朝不忠,我对你不孝。意思是他要维护大明朝的利益,彻底与李自成决裂,同时也是说和他爹脱离关系,实际也是要保护他爹。此后,吴三桂退守山海关。
接到吴三桂的信,李自成组织部队,带着吴三桂的父亲及全家征讨吴三桂。这时的李自成对吴三桂仍抱有幻想,边行军边与吴三桂书信往来,让吴三桂的父亲劝降吴三桂。吴三桂假装投降,联合多尔衮一战大败李自成。李自成逃回北京。途中杀了吴三桂全家三十余口。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大顺政权,代表的是农民的利益,他们的斗争对象就是吴三桂这样的地主阶级。吴三桂看清了李自成抄家的本质,所以投降了清朝。不是因为李自成杀了他全家,也不是掳走了他的爱妾陈圆圆,而是担心自己将来的命运。
李自成当年杀吴三桂家三十多人,是在吴三桂已经降清之后。 还有人说:“冲冠一怒为红颜”。我个人认为也只能说有这个因素而已。吴三桂降清并不仅仅是因为陈圆圆这个女人。
首先要说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起义的旗帜是“均田免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顾名思义,闯王维护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吴三桂是明朝的封疆大吏。代表着贵族统治阶级的利益。
公元1644李自成带领大军攻进北京城。此时吴三桂在山海关镇守边疆,抗击满清多尔衮骑兵。得到闯王攻打北京的消息,立即带领部队火速回京。返京途中又获悉崇祯皇帝已经自缢。
大明王朝大势已去,吴三桂也想着归顺李自成。自己也必定是汉族人。李自成也派人送信给吴三桂,希望他能归顺。可一路上遇到不少逃难的明朝官宦贵族家属。吴三桂犹豫不决时,家中的管家从京城逃出,正好遇到返京的吴三桂。和吴三桂说明了家人的情况……
原来,李闯王攻入北京后。开始也给部队也颁布了一些规定,比如不允许惊扰百姓等。老百姓安居乐业。
无奈大明王朝的留下的国库实在空虚,无法维持闯王庞大的军队开销。 于是决定向明朝的官宦,大臣们筹备军饷。手下将领心狠手辣,抄家抓人,犹如强盗。吴三桂的府上也不例外,还抓了吴府男女老少三十多口人,包括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吴三桂得知情况,怒火中烧,即刻返回山海关。降了多尔衮。
李自成知情后,残忍地杀害了吴三桂家的三十多人。
吴三桂得知后,打开山海关城门。吴三桂和满清联军浩浩荡荡攻下了北京城。
威震八方的李自成只在紫禁城做了四十二天的大顺皇帝。
如果李自成进京后能严明纪律,如果他的部下不去吴府抢劫。其实历史是不是有可能改写呢?
2022年2月24日
我是野史春秋,我来回答。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顺永昌元年,清顺治元年,世事风云变幻,北京城这一年更换了三位主人,但是北京没有喜庆,而是格外冰冷。
大明崇祯十七年,吴三桂降清,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开启清朝定鼎中原进程。那吴三桂降清的诱因是不是李自成杀掉吴三桂一家三十余口呢?野史君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必然不是!那是怎么回事呢?
自崇祯自缢后,京城以及地方的各个政治势力都在暗流汹涌,波云诡谲。据守山海关重镇的吴三桂,大明灭亡后失去依靠,便在各种政治势力中暗中投机 ,左右逢源。
北京失陷后,吴三桂的一家老小还在京城,自然是希望投降李自成作为筹码,换取一家老小的性命。但是人远在山海关,又听闻大顺军大肆拷打前明官员逼饷,大量官员残忍打死。想到一家老小在京生死未卜,所以面对李自成的多次招抚,吴三桂都一再犹豫,并且开始寻找新的退路。
为了防止李自成招降有诈,吴三桂又与关外清军暗通款曲,私下求助多尔衮,并许诺将黄河以北大片土地送与大清。而大清这么多年没有攻破山海关,此时崇祯帝已死,中原内乱,正是天赐良机。所以当多尔衮收到吴三桂求助信时,多尔衮立马答复同意,并附带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的亲笔信表示诚意。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率六万大军奔向山海关。吴三桂见状,想连清抗李,杀回京师救出一家老小,然后南下南京,投奔福王政权。于是一面假意归降李自成,派士绅官吏前去迎候李自成,拖延时日;一面又休书多尔衮,请清军急速入关,共战李自成。
此时的李自成,从陕西一路顺利的打到北京,志得意满,完全没有将吴三桂以及关外的清军放在眼里,对当时的形势严重低估。当看到前来迎候的士绅官吏妄图逃跑时,才察觉被吴三桂给耍了,但是为时已晚,战机已失,只能加紧行军,前往山海关与吴三桂决战。
四月二十二,大顺军与吴三桂大战,吴军大败。吴三桂紧急求救于多尔衮。多尔衮利用吴三桂进退维谷的危急局面,胁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幻想,投降大清。在一片石战役中吴三桂联合清军击溃李自成。
李自成失败后急忙退回北京,但是山海关屏障已失,京师无险可守。李自成一怒之下,杀害吴三桂一家三十余口后火速撤出北京,向陕西进发。
所以,是吴三桂投降满清在先,李自成失败后才杀吴三桂全家三十余口泄愤。李自成再怎么傻也不至于不知道手握关宁铁骑,镇守天下第一关吴三桂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