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诸葛亮怎么不教诸葛瞻兵法,最后挂的那么憋屈?

提问时间:2023-07-05 11:49关键词:诸葛亮,诸葛

诸葛亮怎么不教诸葛瞻兵法,最后挂的那么憋屈?

点赞1、威海市 网友:柒月幽兰

诸葛瞻,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

景耀四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后主宠信黄皓,无所匡正。魏将邓艾伐蜀,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防御绵竹。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绵竹失守。

诸葛亮没有教诸葛瞻兵法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1.诸葛瞻本身没有运筹帷幄的才能,即无能。这应该人的天性,诸葛亮心里很清楚。

用诸葛瞻自己的话说,"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

永和三年,史官常璩向西蜀长老考证,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所以,蜀国败亡应归恶于《三国志》中的"宦人黄皓窃弄机柄"。而陈寿在归恶于黄皓的同时,也归恶于诸葛瞻的"无能匡矫"。

2.诸葛亮深知后主刘禅难以扶起,不想让儿子结局惨淡,所以不授其兵法。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瞻的生平和正史大体相当。自幼聪敏,诸葛亮死后不久,诸葛瞻之母黄氏也去世,遗教诸葛瞻以"忠孝"二字。诸葛瞻袭其父诸葛亮武乡侯之爵。景耀四年迁行军护卫将军。当时黄皓用事,故诸葛瞻托病不出,后邓艾奇袭阴平,刘禅采纳郤正建议,连发三诏征诸葛瞻领兵,以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为先锋,对抗邓艾。

初战胜利,邓艾修书诱降,诸葛瞻怒斩其使。后与邓艾交战失利。遂修书请东吴发兵救援。东吴派老将丁奉率精兵援救,然救兵仅至巴丘,未进蜀境,诸葛瞻只好再度出战,被重兵包围,中箭落马,最后自刎殉国。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也战死沙场,邓艾怜其忠,将诸葛瞻父子合葬。而后丁奉得知消息,遂领兵还建业。

用诸葛亮的话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干宝评价说: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罗贯中有诗云:

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

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愁。

智谋虽不扶危主,忠义真堪继武侯。

古往今来多少泪,行人哀怨哭坟丘。

点赞2、邢台市 网友:素手挽袖

诸葛亮最初一直没有孩子,考虑到香火,诸葛亮还将大哥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过继过来当儿子。但诸葛乔年纪轻轻就死了,留下个儿子诸葛攀(因诸葛恪争权失败被杀,诸葛瑾一脉全族被诛,无香火继承,诸葛亮也有了儿子,诸葛攀又回到诸葛瑾一脉)。

公元227年,47岁的诸葛亮终于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诸葛瞻。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享年54岁,这时诸葛瞻才8岁,按现在的周岁算,也就7岁,上二年级的年纪。

诸葛亮政务繁忙,诸葛瞻年纪太小,诸葛亮自然不会将重点放在培养儿子身上。而且诸葛亮本来就担心诸葛瞻早熟,长大难成大器,所以诸葛亮不可能去教诸葛瞻兵法。

诸葛亮也不会算到自己什么时候死,死前能为诸葛瞻留下一篇《诫子书》,传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名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诸葛亮·诫子书

点赞3、淮安市 网友:暗夜深蓝

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来看。

诸葛亮46岁才有亲生之子诸葛瞻,54岁就去世了,诸葛瞻才8岁,没法教兵法,即使教,年龄小,作用也不会太大。

诸葛瞻挂的那么憋屈,跟诸葛亮教不教兵法不一定有太大的关系。项羽学兵法半途而废,霍去病不愿意学兵法,认为兵法不适用。岳飞没有学过兵法,主张战而后阵,古书评价岳飞:阵法与兵书相同,古之良将不能过也。

孙膑、庞涓是鬼谷子学生,赵括父亲是名将赵奢,赵括经常和赵奢谈论军事;李靖舅舅是名将韩擒虎。孙膑、李靖成为名将,庞涓、赵括是战败而亡。是否成为名将关键在于自己。

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与邓艾军交战而亡,也跟懂不懂兵法关系不太大,关键是诸葛瞻没釆纳据险而守正确建议。

诸葛亮对国事鞠躬尽瘁,对自己儿子诸葛瞻要求也很严格,希望诸葛瞻成为栋梁之材,“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都是《诫子书》,对儿子的勉力。当时是三足鼎立,战争时常发生时期,诸葛亮应该考虑诸葛瞻学习军事问题,可能诸葛亮国事繁忙,没时间教。或者,诸葛瞻年龄小,没法教或作用不大。也不排除诸葛亮教了诸葛瞻兵法,有可能书籍没有记录下来。但是,诸葛亮家中应该有军事著作,关键在于诸葛瞻自己对兵法学习理解悟性程度。

诸葛亮死后,刘禅对诸葛瞻也很重视,把自己女儿嫁给诸葛瞻。诸葛瞻对蜀汉政权忠贞可佳,战争经验少,再遇到名将邓艾,兵败身亡。

点赞4、日照市 网友:梦凋零

哪有时间哦,一直在北伐北伐,

点赞5、荆门市 网友:尘世尽

诸葛瞻出生在公元227年,而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也才只有8岁,而从诸葛瞻出生到8岁的这段时间中,正式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间段。这段时间是诸葛亮最忙的时候,别说教育诸葛瞻了,能不能有时间回家都难说。

有三国文献记载说:蜀后主即位后,诸葛亮于内外之事皆事无巨细亲掌之。这就是说当时在刘禅即位后,朝廷的所有事情都是诸葛亮在处理。刘禅基本是被架空了,我们当然愿意相信诸葛孔明这样做是单纯为了辅佐幼主、光复汉室而劳心劳力。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样多的事情,诸葛亮是根本忙不过来。而且从历史时间上来看,诸葛亮写出师表开始六出祁山的时间恰恰就是公元227年。

这时诸葛瞻刚刚出生,而在诸葛瞻降生的这一年诸葛亮就已经带兵出征、讨伐魏国去了,哪里还有能力和精力去管自己的儿子?同时,诸葛亮的死亡时间是公元234年10月,这个时候诸葛瞻还不到8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基本还在做启蒙的教育,以认字和学习基础知识为主。

诸葛亮在他死前就是有心教诸葛瞻也没这个机会啊。当然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在他临死前在军营中还给诸葛瞻留下了《诫子书》。

在文中诸葛亮要求儿子一定要潜心学习,强调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这也说明诸葛亮对自己的这个儿子的期望是很高的。那么诸葛瞻为什么最后会死在邓艾的手下呢?难道这位诸葛瞻真的是不学无术之徒?

其实也不是,诸葛瞻在诸葛亮死后也是发奋读书的,但可惜这个智商和天赋比自己的父亲实在是差的太多,再加上诸葛亮的遗泽。早早的在公元243年就娶了蜀国的公主为妻,并身居高位。

最关键的是社会舆论把他捧到了一个自己的能力根本驾驭不住的位置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三国志》里面便有记载: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其实在这句话之中便能表现出来,诸葛瞻的才能其实匹配不了他所得到的喝彩。说简单点就是说这位老兄直接被蜀国老百姓给捧杀了!时间一长自己也就飘了,这才最终饮恨绵竹关、

点赞6、南充市 网友:已加载%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一生忙于蜀国的政务。首先他是没有时间。其次,也是最主要的,他的儿子在他去世的时候,才不到十岁。准确来说是八岁。在我们现在看来,一个八岁的孩子,还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呢。能知道什么是对错就已经不错了。再说了,八岁的孩子你教他奇门遁甲,他也不懂啊。还有,诸葛亮的每一次北伐,并不是三几天就能完成的。哪一次不是一头半年的都完不了的?诸葛亮之所以老来得子,还要感谢刘备死后的一段时间,他忙于处理各种政务,待在家里,才有了孩子。要是还像以前一样,跟着刘备南征北战的话。他也没机会。再来看看。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每次就算一年。还不间断。也要六年。也就是说,诸葛亮刚有了孩子,就开始忙碌了。可以说他是常年在外。再加上刘禅孱弱无能。诸葛亮才需要终生劳累。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诸葛亮虽然有儿子,但他跟自己的儿子也是聚少离多。就算是想要教他,也没功夫。更何况他的儿子才几岁呢。

点赞7、菏泽市 网友:意中人

知子莫若父,以诸葛亮这种精明的高人必然知道自家孩儿的斤两,不是行军打仗的料,本着予教于初的本心,不会把孩子引到用兵那条路上,以免将来误导君王以为诸葛家都是兵法名家,硬要委以重任,那就是误国误民。战国赵奢就是很好例子,明知道儿子夸夸其谈草包一个,却没从小引导赵括放弃武学修为,赵括在赵国慢慢取得“兵法精英”影响力,后来赵国君重用赵括,虽有赵母反复哀求赵王不用犬子也没能成功,导致长平大败40万赵卒被坑。诸葛孔明的高风亮节绝不允许这种因对自己盲目崇拜导致的悲剧重演。至于成都解围时,刘禅身边已无将可用,诸葛瞻父子明知对手是高于自己的邓艾,仍自告奋勇迎敌,那又是另一种情况,那是国难当头舍生忘死的大义所为。

点赞8、三门峡市 网友:暧心少年

诸葛亮不教诸葛诞,是因为他知道战场能死人。怕后代早亡。

点赞9、巴中市 网友:泛起酒窝

兵法兵书多如牛毛,一流的军事家有几个?能活学活用,运用自如,用兵如神的有几个?学霸的孩子一定也是学霸?

所以,不是不教,而是教不出来,这个需要天赋。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