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大明王朝1566里面,严党明知道江山迟早是裕王的却还跟裕王一党势同水火,难道就不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1关键词:江山,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1566里面,严党明知道江山迟早是裕王的却还跟裕王一党势同水火,难道就不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吗?

点赞1、绵阳市 网友:寒槐。

在《大明王朝》电视剧中,严嵩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大明朝也只有一个人可以替皇上遮风挡雨,而这个人就是我。而这句话,其实就是严嵩与嘉靖之间君臣关系的总结。注定了他不可能倒向裕王。


因为站在嘉靖的立场来说,大明朝的皇帝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己,大明朝的绝对权力必须要掌握在他的手中!裕王虽然是储君,但是诸君也是君主的臣子。在嘉靖的眼里,严嵩和裕王其实都是自己的臣子。

只有让儿子和臣子斗,他才能安心。若是让自己的心腹大臣和自己的儿子搞在一起,他的皇位还能不能坐的稳?

只不过,裕王毕竟还是储君,嘉靖也必须为他铺平道路,默认他搞自己的小圈子,并且还要让他身边的那些人逐渐进入内阁参与决策。如若不然,裕王在登基之后是坐不稳皇位的。

所以裕王的心腹,张居正可以亲近裕王,高拱也可以接近裕王,包括内阁次辅徐阶也可以接近裕王。因为他们都是嘉靖留给裕王的辅佐班子,并且他们相比于严嵩来说,也不是嘉靖的心腹,不属于嘉靖的权力核心圈之内。嘉靖对他们的定位就是辅佐新君。

有不少人说历史上的嘉靖不喜欢裕王,他还有另一个儿子景王朱载圳,历史上的严嵩是支持景王的。

历史上的事,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因为这个问题问的是电视剧。所以这里就从电视剧里面来看。至少在电视剧里,嘉靖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他再不喜欢裕王,也只能把皇位传给裕王,因为他没有选择。同样的道理,严嵩也只有一个诸君可以巴结,而这个诸君就是裕王。

然而严嵩却巴结不了这个储君。这就是他身为嘉靖心腹臣子的悲哀。一仆不能服侍二主,除非老爷子主动发话才行。

与严嵩一样,处境非常尴尬的人,还有吕芳和陈洪。当嘉靖狠心赶走吕芳,扶陈洪那种小人上位,看到陈洪那副小人得意的画面后,估计很多观众一定是气的牙痒痒,觉得嘉靖薄情寡义。

但是这恰恰是嘉靖对吕芳仁义的地方,因为嘉靖没有让吕芳干过脏活,而且吕芳平时也非常会为人处世。虽然他也是嘉靖的人,也跟严嵩合作过,但是他和裕王没有结过深仇大恨。他在宫里面也没有像陈洪那样为了往上爬,四处树敌。无论以裕王为首的清流党,还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都对吕芳尊敬有加。

后来,吕芳认准的时机,及时得向裕王身边靠拢,再加上嘉靖顾及了主仆情谊,吕芳才得以善终。

相比之下,嘉靖就不关心陈洪的死活了。他赶走吕芳用陈洪,让陈洪替自己继续干那些丑事和脏事。待自己驾崩,所有的黑锅都让陈洪去背,嘉靖则继续一世英名。

当然了,陈洪也不傻,他非常想往裕王小圈子里靠,给自己谋条后路。裕王表面上很重视陈洪,实际上也不拿他当个人。

后来,因为冯保的事情,裕王妃打了陈洪一巴掌。陈洪因为想往裕王身边靠,也就把这事给隐瞒了,没报告给嘉靖。裕王听说这事后,先是一惊,后来也坦然了,因为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嘉靖身边的人,他也只能敬而远之。陈洪想往自己身边靠,他若是接纳了陈洪,他和陈洪都会死的很惨!

并且,他已经有冯保做内廷心腹了,留着陈洪有何用?陈洪为了搞死冯保,已经得罪了裕王和万历。他名声那么差,裕王登基后迟早要收拾他的。

这一点,陈洪看不透,严嵩却看的很透。

裕王已经有张居正、高拱作为自己的外朝心腹了,他们哪个不比严嵩有能力?裕王要严嵩有何用?不管他严嵩怎么朝裕王靠,裕王也不会容他。



并且,他不是吕芳。他对于嘉靖来说,他的存在价值就是如陈洪一样——替嘉靖在朝中平衡以裕王为首的清流党势力。

严嵩即使想投靠,嘉靖能允许吗?一个王朝最有权势的大臣和将来要继位的太子居然团结在一起,嘉靖晚上又怎么能够睡得着?严党和裕王身边的清流争斗了多年,双方之间积怨太深了(比如周云逸之死)。就算裕王能够容忍严党,裕王手底下的徐阶、高拱、张居正也不可能容忍严党继续存在。

他们和严党斗争了那么多年,目的就是取代严党,得到严党的权势。

所以,严嵩要想死的不那么难看,他就只能尽职尽责的做好他首辅的工作,不能让朝廷的俗务烦到嘉靖,并且满足嘉靖无休止的欲望。只有这样,他才能活的更久一点。

说不定哪天嘉靖高兴了,让他从首辅的位子上能够体面得退下来,最后让他回到老家安度晚年。只是很可惜,他的儿子严世蕃做事情做得太过分了,太欠打了。嘉靖也曾经多次敲打与他,只是他还是执迷不悟。最后严世蕃害了他自己,也害了严嵩。



严嵩、吕芳、陈洪,这是嘉靖最信任的三个心腹。但嘉靖这三个心腹的感情,确实完全不一样的。

嘉靖对陈洪,根本没有任何感情,完全就是拿他当狗使唤,替自己背锅。陈洪也想给自己找一条退路,但是没有退路可走了。他的命运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进尽量死的不那么难看。因为嘉靖需要有人在他死后给他背锅,不可能给所有的心腹都留退路。



与陈洪截然相反的是吕芳,嘉靖虽然把他赶到了南京。但是南京远离政治中枢,远离政治斗争。嘉靖送给了吕芳一个作为先帝心腹最希望得到的大礼——善终。

夹在吕芳和陈洪中间的是严嵩。与陈洪那种背锅侠想比,严嵩的下场好很多,但是与吕芳想比,他的下场又凄凉了很多。嘉靖后来算是发了善心,在自己没死前,就让严嵩倒了台,起码还给她留条命。若活到裕王登基后再倒,严嵩会死的更惨。

所以说,不是严嵩不想巴结裕王,而是他没有资格巴结裕王。他的命运,其实嘉靖已经替他规划好了。若是好好干,嘉靖兴许能放他回老家安度晚年;若是干砸了,嘉靖就把他留到裕王登基,再让裕王收拾他。最终嘉靖选择了中间的一条路,放他回老家了,但却是灰溜溜的滚回去的。

点赞2、瑞安市 网友:▍亡魂

没有什么真正的贤臣,贤时便用,不贤便黜,有时候,贤与不贤也由不得他们。这就是严党还有裕王不可能在一起问题的关键。

那就是他们彼此都不是一路人,大明王朝这部剧,一直以来的冲突核心关键点都是嘉靖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

虽然家国一体,都是嘉靖的,但是在国事面前作为大家长的嘉靖还是分的很清楚,公私分明的。

而这派别,因为嘉靖的公私分明天然分为二派人

第一派当然是嘉靖的家奴们,他们包括司礼监,东厂,锦衣卫,还有各地方下派的太监,比如杨金水,这些人其实就是皇帝陛下的家奴,他们的最大作用就是忠诚于皇帝陛下,为皇帝陛下做事,因此他们才称呼自己为奴才。

第二派当然是内阁和各个政府机关的文官集团,宋明以来中国社会都强调“皇家于士子共治天下”也就是所谓的“群臣共治”因此他们是臣下,不是家奴,他们是有权利参与政务的。

这二派,简单说就是,太监是打工的,他们只对皇帝负责,文官是参股的小股东,他们有权利说话。

这是权利划分和阶级根源,那么回到严嵩问题又如何?

其实严嵩无疑是一个另类的文官,简单所,他被奴化了,他最后的所作所为,都是做的和家奴太监锦衣卫做的事情一样。

而且天然的身份优势让他做这样的事情反而更顺利。

嘉靖吧严嵩当做自己的家奴还有刀斧手在使用,而严嵩也是尽心尽力,这就是问题的关键,那就是严嵩已经抛弃自己的派别,从一个股东变成奴才。这样情况下,作为反对派的内阁当然不满,内部出叛徒,还是如此重要人物,这还得了,如果这样事情成为常态,那么我们都会成奴才啊。

于是他们会找皇帝理论,用光面堂皇的正义和是天理做旗帜,大张旗鼓的对嘉靖说,作为天子当一社稷江山为重,不能“逆天而行”。

这话意思大家懂吗?都是假的,不过是告诉嘉靖,大明我们也是有股份的。

但是嘉靖是个听话的皇帝吗?他一直都不是,为了私欲他必须重用严嵩,于是无数有股份的文人开始前仆后继的死谏之路,归根结底就是告诫嘉靖。

这个国家有我们一份,你不能瞎掰。

可是皇帝陛下也是要权利又要钱的,他不放便动手,于是对已经成为家奴的严嵩说

老严啊,你去处理一下。

最后杨继盛死谏,被杀,沈炼死谏也被杀。

为了表面上的脸面,他没有亲自动手而是借刀杀人,这刀就是严嵩。

严阁老那是真仗义,主动帮嘉靖扛黑锅,而换来的就是严党的高官厚禄还有权威。

这买卖值得吗?在嘉靖一朝当然值得,但是嘉靖是会死的,可是已经成为家奴的严嵩还有他们利益集团却不同。

已经被认定为叛徒的严嵩,如果对裕王还有清流说,我想回来,这大明还有我的股份,你看他们答应不答应?

更何况嘉靖早就在为自己的儿子安排身后事,当嘉靖将徐阶,高拱,张居正这的清流都安排个裕王做师傅的时候,就是清流和严嵩党羽对立的时候。

而主导这一切的就是嘉靖,严嵩成了嘉靖制衡裕王清流的武器,存在目的就是与裕王清流集团为敌,这才是严嵩存在的价值,作为家奴帮我做事,作为政治制衡的武器帮我稳定朝局,作为我的人,最后跟我一起去死。

也就是说嘉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给严嵩活路,在嘉靖看来我活一天,你听话就让你得瑟一天,仅此而已。

这就是我开篇就说:没有什么真正的贤臣,贤时便用,不贤便黜,有时候,贤与不贤也由不得他们。

这句话是嘉靖留给裕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后的告诫

那么他要传递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其实不过是告诉裕王:你小子别太幼稚了,我知道你和文官清流关系好,这也是我特意安排的。如我这样的帝王全天下没有几个,这手段你学不来,你还是老老实实让他们参股得了,等你弄明白“贤与不贤”道理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嘉靖心思可谓是用心良苦,那么裕王听懂了吗?我看听懂了,但是他没机会用,因为他的命太短了。后来的皇帝没这个教诲,因此也不懂,最后明亡于参股的文官集团。

后来的满清不一样,他们懂这个道理,于是,他们让文官全部当奴才

也因此,明朝大臣称呼自己为“臣”,清朝大臣基本称呼自己为“奴才”。

区别的关键点就是,文官集团有没有参股权。。。。

哦了,事情就这么简单。

点赞3、哈密市 网友:好好学习

朱载垕本来是嘉靖皇帝的皇帝的三子,本来没有什么机会做皇帝。

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册封自己的次子朱载壡为太子,三子朱载垕为裕王,四子朱载圳为景王。

但是朱载壡当年十年太子之后,死了。按理来说,太子之位应该落到裕王头上才对,但是嘉靖因为先太子之死,一直没有再次册封太子。

裕王虽得不到嘉靖的宠爱,但于情于理,裕王继承大统是毫无疑问的,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严嵩于嘉靖二十一年入阁,此时已经是63岁的高龄。严嵩自然不是傻子,相反,严嵩精明的很,善于揣度嘉靖的心意,因而能专宠二十余年。

同样,嘉靖也不是糊涂蛋,而是颇具政治手腕,大礼议之争充分展现了嘉靖的手段。嘉靖虽然常年不上朝,但是却牢牢的掌控着皇权!

裕王,未来的大明帝国统治者,清流党的领袖人物。裕王一党也是卧虎藏龙,包括徐阶、高拱、张居正这样的超级牛人。

按说,以严嵩之精明,在明知裕王是皇统的情况,要给自己找个靠山,向裕王靠拢才对。

但是,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嘉靖才是当朝皇帝,即便自己的江山未来是儿子,但只要他嘉靖没死,就算是儿子,也不能威胁自己的皇位!我给你,你才能拿;我不给你,你不能抢!

严嵩一党和裕王一党,是嘉靖时代最大的两股势力 如果这两股势力何在一块,嘉靖的皇权岌岌可危!所以,嘉靖绝对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严嵩岂能不明白其中的利害,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定位,他就是一个工具,嘉靖用来制衡的裕王的。

严嵩和裕王作对,是嘉靖所希望的。如果严嵩靠向裕王,嘉靖立马就会要了严嵩的命。

再说,裕王一党的徐、高、张等人,跟随裕王日久,就是为了最后分蛋糕,他们岂能让严嵩加入?一朝天子一朝臣!

所以严嵩明知裕王会继承大统,还是要去和裕王作对,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只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做事太绝,不给自己留活路!

点赞4、吴忠市 网友:瑾色如弦

吕芳对冯保可以说有天覆地载的恩情。吕芳去南京之前,甚至还用嘉靖给他的仙符保住了冯保。没有吕芳的保护,冯保可以说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为此,冯保感激涕零,同时并且表示

“真要有那一天,儿子第一个接您回来。”

吕芳看着自己的傻干儿子,有点欣慰的笑到:

“一朝天子一朝臣。”
“真到了那一天,我也回不来了。”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前朝的大臣是没有退路的。大明朝的官场最重要的便是立场,也就是你是谁的人,站在谁那一边。严嵩和吕芳一样,都是嘉靖用了几十年的人,也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吕芳知道给自己留退路,严嵩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只不过严嵩没有后路可以留罢了。

为什么吕芳有后路可留?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嘉靖没有让他干脏活,而且他平时也非常会为人处世。虽然吕芳也是嘉靖的人,也跟严嵩合作过,但是他和裕王没有深仇大恨。他在宫里面也没有像陈洪那样四处树敌。无论以裕王为首的清流、司礼监、还是严党,都对吕芳尊敬有加的。后来,吕芳认准的时机,及时的向裕王靠拢,加上嘉靖的顾及主仆情谊,吕芳得以善终。

严嵩则不一样。严党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平衡以裕王为首的清流。严嵩即使想投靠,嘉靖能允许吗?一个王朝最有权势的大臣和将来要继位的太子团结在一起,老皇帝晚上又怎么能够睡得着?严党和裕王身边的清流争斗了多年,双方之间积怨太深了。比如周云逸之死、比如沈炼。裕王即使能够容忍严党,裕王手底下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又怎么能够允许严党继续存在?他们和严党斗了那么多年,目的便是取代严党,得到严党的权势。

严嵩也不是没有试过给自己留后路。当初他就试探过徐阶,以自己让出内阁首辅的位子拉拢徐阶。严嵩希望徐阶当上首辅以后,能够和自己合作,让自己能够安享晚年。只是徐阶是必定要倒严。后来,严嵩还跟胡宗宪确认过这件事情。只不过胡宗宪会做媳妇两头瞒,没有告诉严嵩实情。

《大明王朝1566》中严嵩和裕王的争斗都是嘉靖的安排。如果严世蕃像严嵩一样,严嵩父子最好的结局便是从位子上面退下来,然后一起归隐还乡,这样父子二人还能安度晚年。只可惜严世蕃做事情做得太过分了,嘉靖曾经多次敲打与他,只是他还是执迷不悟。所以,最后严世蕃被杀,而严嵩还能够幸存。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点赞5、贵港市 网友:盼南。

因为严党首领严嵩清楚,嘉靖帝搞的是权力平衡,把朝廷的权力分成代表自己的司礼监,严党,和跟裕王结合在一起的清流党,清流党也就是倒严党,他们的核心人物是徐阶高拱张居正。

这三个权力集团,当然是代表皇权的司礼监居中,最重要,负责调节朝廷的权力平衡。而且嘉靖帝虽然躲在深宫,但是他通过司礼监,不仅牢牢掌握朝廷的核心权力,还通过严党敛财,通过裕王和清流党治国。

这种平衡,轻易不会打破,如果谁打破,朝廷的权力结构会立刻改变,嘉靖帝极有可能面对丧失居中调停的能力,甚至丧失对整个朝廷大局的掌控。

本来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首的清流言官已经站在了裕王那边,比如那个周云逸,是一个小小的钦天监监正,竟然在裕王和清流党的背后支持下,触犯嘉靖帝,可以说朝廷大部分官员已经站在裕王这个未来皇储的一边。

为了制衡裕王和清流,嘉靖帝不让司礼监过于接近裕王,嘉靖帝放任严党恣意妄为,制衡裕王,目的就是要维持朝廷权力的平衡。

而为了制衡严党,既让严党可以为自己敛财,又不让严党势力过于膨胀,嘉靖帝默认裕王和清流党结成倒严党,默认清流党靠拢裕王。比如裕王那帮人推荐的谭纶,海瑞,王用汲都得到了重用。

在这种互相制衡的朝廷格局下,严党和裕王清流党一旦发生小范围的冲突,嘉靖就派出司礼监从中调停,裕王清流党势力过大时,代表皇权的司礼监就稍微向严党靠拢,严党势力过大时,司礼监又站在裕王一边。总之,就是维持一个合理的冲撞,把权力的冲突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嘉靖帝这么维持权力的平衡,前面已经说了,就是既能让严党给自己敛财,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又能让清流党在可控范围内,有效的任用人才,好好处理国家大事。

严嵩老奸巨猾,又善于揣摩圣意,他清楚嘉靖一直没有对自己和严党下手,是因为严党是嘉靖帝的敛财工具,能给嘉靖帝干脏活累活,一旦严党向裕王靠拢,工具就变成了威胁,因为整个朝局会失去平衡,嘉靖帝将很难有效控制,最后不得不祭出司礼监去跟整个文官集团冲突争斗。

到时候,裕王作为他的继承人,皇储,未来的皇帝,是不能动的,只能拿严党开刀。严党死得更快。

后来严党倒台以后,司礼监的陈洪鞭打百官,证明了皇帝跟百官直接冲突这一点。

一旦皇帝和百官直接冲突,其激烈程度就会急剧升高。不打几个人,杀几个人,是不会罢休的。周云逸直接跟嘉靖帝冲突,被杀了,海瑞跟嘉靖帝直接冲突,被下诏狱,差点死了。

严嵩不会傻到向裕王靠拢,打破朝廷的平衡局面,把嘉靖帝放在火上烤,更不会傻到向裕王靠拢,把严党变成嘉靖帝的威胁。

总之一句话,嘉靖帝要的是平衡,而严党是平衡的一点。严嵩带着严党,维持住自己平衡的支点,为嘉靖好好敛财,就可以保证自己的权力和荣华富贵。

可惜的是,在《大明王朝1566》里,编剧把严党里的核心人物严世藩罗龙文鄢懋卿等人,写得太过于莽撞冲动,沉不住气,要不是严世藩等人瞎搞,嘉靖帝是不会动严党的,况且嘉靖帝还要用被目为严党人物的胡宗宪主持东南抗倭大局。

点赞6、黄石市 网友:黑域亡魂

在封建王朝,拥立之功谁人不贪,后路谁人不知道留,可问题是有的人可以选择,有的人却没有选择。

(嘉靖皇帝剧照)

嘉靖朝的末年,嘉靖皇帝、裕王殿下和严嵩一党,同清朝时乾隆帝的晚年,太上皇乾隆、皇帝嘉庆以及和珅一党,各种情形极其相似。

首先,已不干事的老皇帝行将就木,却紧握权力不容任何人染指;其次老皇帝豢养的奸臣奴仆依仗着老皇帝的信任纵容或者指使,依然把持着朝廷的局面,并且乘机中饱私囊;而才能平庸的继任皇帝虽然已没有任何其他兄弟可以威胁其储君的地位,但是却在老皇帝的淫威和权臣的挤压下只能拼命自保;朝廷中的所谓清流,或者只是权臣的政治对手都把希望寄托在即将继位的储君身上,希望等到储君继位后开展秋后算账,既斗垮对手,也让自己上位,裕王周围有徐阶、高拱、张居正,嘉庆周围有朱珪、王杰等。

(严嵩剧照)


这里面其实最纠结的就是皇帝豢养的权臣奴仆了。因为连他们自己都知道他们已然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即将继位的储君和围绕在他周围的支持者们,只需要等待,争取了时间就是在争取胜利。而权臣却已然时不我待,普通热锅上的蚂蚁,每流逝一天就距离灭亡越近一步,所以甚至有很多不得不铤而走险,试图改换继位人,倒也确实有成功的。

但是老皇帝不愿在他有生之年被自己确定的继承人架空,更不愿在他死后自己的继承人被别人架空,导致大权旁落,甚至出现改朝换代。这样一来,老皇帝豢养的权臣奴仆就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

(和珅剧照)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豢养的权臣注定只能为老皇帝所用,他们既然通过为老皇帝干脏活从老皇帝这里领受了巨大的权力和财富,他们就没有再改换门庭的选择了,哪怕要投效的是老皇帝的儿子,也实际上做不到。

老皇帝驾驭着权臣就好比驾驶着豪华快速的马车,在前面领受着无限风光。而储君驾驶自己的马车只能卑微的远远跑在后面,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时候如果给老皇帝驾辕拉车的骡马要是自作主张放慢脚步,试图等待储君的马车赶上来甚至超过老皇帝的车,那不但储君的马车也只能放慢脚步,老皇帝还会用鞭子狠狠的抽打驾辕的骡马。

(严嵩书法)


严嵩不是不知道给自己和儿子留后路。问题在于嘉靖皇帝仍然在马车上不下来,嘉靖皇帝的绳套紧紧的套着他,嘉靖皇帝的鞭子仍然在不停的抽打着他,摆明了不给他停步和回头的机会。严嵩一党也只能为让他们风光发达的嘉靖皇帝殉葬了。

古代的有理想、有道德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都讲究“风骨”二字。“风骨”是什么?就是独立人格,就是讲究做人做官的原则。就是说他们可以为国为民受苦受累甚至受冤屈,但不会屈从于上级甚至皇帝,为他们做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脏活。而那些不讲风骨,只求富贵的势利小人却会去干,并进而成为受到上级甚至皇帝信任的新贵权臣,进入权力中枢飞黄腾达。

风骨是不好坚持的,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坚守原则底线搭上了一声的坎坷甚至生命的代价。但是干脏活也是有风险的,很容易成为替罪羊而万劫不复。但有风骨有一个好处,就是保持了相对独立的人格,也就保留了相对可以选择立场的资格。而那些通过干脏活上位的,搞坏了自己的名声,也断送了自己回头的余地。

所以说到底,就是嘉靖皇帝最后的长江黄河之论。官员的清与不清其实也由不得他们。想当清官但只要跟皇帝作对,不愿意主动去满足皇帝私欲的,免不了屁股挨板子棍子,甚至下狱掉脑袋;而靠逢迎皇帝来钻营权势富贵当脏官,免不了被皇帝用完了再替皇帝背黑锅,脑袋挨一刀甚至千刀。管你是清是浊,用你是来灌溉,谁要是敢不受控制的泛滥,就治死你。

点赞7、邓州市 网友:南日涛声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严嵩是嘉靖的弄臣、权臣,并非大明天下的忠臣、贤相。忠臣贤相,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朝庭、是天下、是百姓。而弄臣、权臣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只要于己有利,损天下皆可为。只要于己不利,利天下而不为。

因此,在剧中,我们看到,为了弥补因嘉靖奢靡修道和严党贪椟导致的财政亏空,严嵩一党而不惜提出“改稻为桑”馊主意。而为了能尽快地完成“改稻为桑”的“国策”,严世藩竟然丧心病狂到下令自己的亲信,趁着端午汛期,干出了毁堤湮田的事来。

其次,严党之所以敢于与裕王一党为敌,其实也是嘉靖出于对权利制衡的需要。

清楚了严党极端利己的这一特征,以及嘉靖担心儿子的权利过度膨胀,会威胁到皇权的这一担忧的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明知裕王是嘉靖唯一的儿子,将来必将继位,还敢与裕王为敌的原因了。

第三、严嵩为相二十年,对嘉靖的为人,所思所想所欲,可谓了然于胸。

对严嵩及严党而言,只要抓住了嘉靖的心思,迎合了嘉靖的喜好,得罪任何人,也不会动摇自己的地位。相反,如果天心不眷顾,为了迎合嘉靖,严嵩也会不惜自损,以取得嘉靖的谅解。

比如,在“毁堤湮田”和打着江南织造局的名义,去建德、淳安两县低价购田之事败露后,严世藩埋怨严嵩没有在嘉靖面前维护自己及朋党的利益时,严嵩对着严世藩,吼出了他为相二十年不倒的秘诀:“大明天下,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而天下只有一个人可以替皇上遮风挡雨,那就是我!”

这句话,道出了这对君相关系的实质:作为拥有君权的嘉靖,可以为所欲为。而作为首辅的严嵩,要想牢牢抓住自己的相权,除了逢君所好,还必须替皇上揽过,替皇上作恶,替皇上挨骂。

第四、作为深谙为相之道的首辅,自然对嘉靖的担忧,也是了然于胸。

作为一心修仙的帝王,二十多年不上朝、不理政,大小事务交由内阁处理,他最担心什么?当然是君权旁落。

内阁有司礼监制衡,而司礼监的几大太监,是皇帝的奴才,大内就是他们的家,嘉靖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权力是嘉靖赋予的,而他们的身家性命,却只在嘉靖的只言片语、喜怒哀乐之间。因此,在制衡内阁这件事上,司礼监不敢有一丝的不忠。

因此,有了司礼监,嘉靖也就牢牢掌控了内阁和严党。君权相权,泾渭分明,各取所需。

真正让嘉靖不放心的,是自己的儿子裕王。因为长期不上朝,嘉靖几乎与内阁、几个尚书之外的大臣们,十多年不见面了。

而裕王作为皇权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天然具有超越内阁权力的身份。如果在内阁与皇权之间的这一身份权力,得到了实化,那嘉靖的皇权,其实也就被架空了。

因此,在通过司礼监牢牢制衡内阁权力之后。接下来他需要制衡和控制的权利,就是他自己的儿子裕王的身份权力了。

加之徐玠高拱张居正几个,都是裕王的老师,本已过从甚密。如果不加以制衡,就会导致更多的大臣投靠裕王。对嘉靖来说,这才是最可怕的局面。

严嵩作为深谙权力制衡之道的内阁首辅,自然深知嘉靖的忧虑。为了迎合嘉靖的心事,也为了稳固自己的相权,老谋深算的严嵩,站出来,帮助嘉靖挡住了这道风雨,也自然会得到嘉靖的感激和回报。

但同时,裕王毕竟是嘉靖的儿子,牵制和制衡必须要掌握一个适当的度,不能太过分,否则嘉靖本人也不会答应。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这种高超的、拿捏有度的政治智慧。在严党之中,有太多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包括严嵩自己的儿子,还总是抱怨严嵩对裕王他们出手不够狠。所以我们就看到,自严嵩以下,严世藩等人,在打击裕王及裕王的人马时,往往会用力过大过猛,而让嘉靖感到反感,让严嵩也是倍感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严党在与裕王一派较量中,往往势同水火,不留后路。也为自己的最后覆灭,埋下了伏笔。

点赞8、成都市 网友:樱花↘草

裕王爷和严嵩是两个党派的头领,他们对于政治都有自己的做派,他们相互对立而不相容。严嵩心里清楚到了他这个地步没有办法回头,退一步只能是万丈深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扩大自己严党的势力,势力强大了皇帝也就形同虚设了。严嵩不止一次责怪严世翻成为不了他的保护伞,反而一次次的让严嵩来擦屁股。可想而知严嵩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和自己一样机智,把严党扩大,能够全身而退后躲在儿子的保护伞里。

点赞9、汉中市 网友:落花入盏

谢邀。

严党明知道江山迟早是裕王,想留后路是正常的逻辑,我认为严党成员是考虑过的,但是却是不能做,或者说做不到的。

1, 嘉靖皇帝是个非常聪明的皇帝,严党得势并非严党在朝廷内有不可或缺才能,嘉靖帝手里大把有用的人才。真正令严党得势的原因是嘉靖帝的制衡之术,同时严党又完全可以掌控。

2, 在裕王和严党之间,就像天平两端摆放的砝码,平衡刚刚好。有了严党和太子党的相互制衡,嘉靖帝管理起来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如果两个砝码都败在了同一边,那可想而知嘉靖帝会多难受。君王之家,少有亲情,父子之情也比不上对权力的欲望。

3, 从裕王的出身和母亲的遭遇来讲,裕王不受待见也是众所皆知的事情,嘉靖帝对这个儿子可以说是非常不感冒的,嘉靖皇帝迷信“二龙不想见,见面必死”的说法,更是疏远了父子关系。因此,平日里严党对裕王有不恭敬,或者对立的言行,嘉靖皇帝是默许,这些行为是可以为严党加分,让他们获得宠信的资本。这些导致严党与裕王的积怨是长期积累,无法消弭的。

4, 裕王是个贤明的君主,严党的那一套做法,自己早就看在眼里,犹如后世之嘉庆皇帝之看待和珅。即使严党想留退路,由于积怨已深,加上大家不是同路人,所以不会被裕王接纳的。


所以严党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点赞10、双鸭山市 网友:因爱无憾

严嵩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制衡裕王势力,如果他敢出现向裕王的一点迹象,那估计也就活到头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