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争议的京剧男旦,到底该不该保留?
首先,我们来谈谈题目说的这个备受争议,是不是事实。
一般情况,艺术上有争议的事物,都是出现了错误,或者不适合时代,有违人伦常理,艺术规律等等方面,才会出现争议这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题主说,京剧男旦,备受争议,那么他们争议的点是什么呢?对不对?
男扮女装吗?
那么有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艺术的真实性到底是什么?
艺术概论说:“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提炼,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
那么一些人,你们争议男旦为了什么?就因为在舞台上的,男人饰演了女人就戳了你们貌似“道德伦理”的肺管子了吗?
可是,艺术是生活吗?电影上男女躺一起行夫妻之事,那就是戏,难不成你们这些看不惯的人,你们若拍电影,拍夫妻生活,都要让真的夫妻去演吗?
艺术就是艺术,生活就是生活,艺术不是生活,生活的原型也代替不了艺术!这是常识!你们争论的一些常识,上学的时候,老师没给你们讲过吗?还是你们老师就是个只会烙烧饼的裁缝?
还有人说,女人演旦角更合适那是本色演出,那更是胡扯!艺术,特别是京剧艺术,它的表演特性是在一系列程式虚拟的框架下的表演,没有苦练,无论男女那都是胜任不了的,现在为什么一些武戏都压缩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戏都不演了,女旦坚持不下来!
另外,戏曲的化妆都是很厚的油彩,舞台上能很好的遮掩性别,49年以后,禁止男旦,可是女旦由着性子折腾却把京剧折腾的苟延残喘,女旦一个流派也没创出来!这就是你们认为的女旦优势吗?
有人说女旦漂亮,先不说现在的化妆技术,只要是这男艺人底子好,画出来那真是雌雄难辨,就是女旦真的漂亮,你进戏曲的剧场里看啥去了?这一点不懂你谈什么戏曲?看脸蛋吗?电影更清楚,月份牌挂历更接近,何必难受那老远去费劲巴拉地瞅人家李胜素,史依弘的那迷迷糊糊的脸蛋!所以,不懂戏曲的直男癌,还是绕行的好,对戏,对你都好,这是忠告。
所以,我们必须看清楚,如果到了今天这种无聊的与艺术见解豪不沾边的论调,还在大行其道,那么京剧死也是必然。
还是那句话:男旦女旦,演的好就是好旦,演不好,无论男女都是废蛋!
京剧里的男旦不应保留,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不要扭曲人性。况且,男人尽管尖着嗓子唱女声,也掩盖不了男声的痕迹,就是某些名角男旦也是如此。事实上,某些名角男旦的唱腔比不上李胜素的,这就说明女旦比男旦好。
关于京剧"男旦"这行,曾经的"四大名旦"在艺术上达到了巅峰,"通天教主”王瑶卿有很精辟的"一字评语”:梅兰芳的"相",程砚秋的"唱”,尚小云"棒“,荀慧生的"浪",给世人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尤其是梅兰芳的表演,同期文人在传统中推陈出新,加上个人的天赋不仅成为"男旦”这行,而且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当仁不让的殿堂级大师,至今无人超越的戏界李太白。他留下了许多至今令人赏心悦目的经典作品,如《贵妃醉酒》、《思凡》《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
即便如此,在当时梅兰芳所代表的"男旦"这一行,依然饱受争议。作为上世纪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的鲁迅,就曾反对和批评"男扮女装",先后写下《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花边文学.谁在没落》《花边文学.论梅兰芳艺术》《坟.论照相之类》多篇言词激烈的文章,对男旦进行否定。
鲁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文人"密不可分,仅管也有视死如归的忠臣烈士,但他们中大多数是虚弱的文人气质。封建社会科举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造就了"百无一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形象。
作为接受现代自然科学洗礼,学医出生的鲁迅,在他所处的时代,被蔑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积贫积弱,极其需要阳刚之气来振奋民族精神,在他看来男子的阳刚之气被阉割成女性的阴柔之美,是病态而虚弱的不足称道,批评国人的"审美眼睛"情趣不高。鲁迅和梅先生并无私怨。
他说梅兰芳"未经士大夫帮忙所做的戏,自然是俗的,甚至于猥下、肮脏。但是泼辣、有生气。待列化为‘天女’高贵了,然而从此死板了,矜持得可怜。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活泼漂亮的村女,她和我们相近。"
他强调戏曲要有生气,人们应该以科学的艺术观去审视,抛弃社会现实中不健康病态的东西,而不是把"红肿当作艳若桃李去欣赏"。
这样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女扮男装",比如英姿勃发的花木兰形象,包括鲁迅在内整个社会都容易接受,甚至是加以赞美的了。
在戏曲的诞生过程中,由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原不许女性演戏,或男女同台演出,才有"反串"男女角色存在,所以"男旦"的产生,从源上说只是无可奈何的替代品,而非艺术的需要,这是反对者强调的主要原因。
反对者们认为在男女平等的当今,性别差异彼此不同,哪怕有优秀的男旦能以假乱真,但终是假凤虚凰,从艺术性和美感来讲,男旦并不比女旦更占优势。
再者现代有影响优秀男旦,在整个传统戏曲行业低迷的状态下,有影响男旦除了梅葆玖和宋长荣,乏善可陈后继少人。
再加上传统京剧男旦艺术,容易滥觞成简单的"男扮女装",成为满足部份低俗心理观众的商品化演出,脱离艺术的本质是对美的追求,因而饱受诟病也难免了。
那么京剧男旦应不应该保留呢?元元以为还是应该的。因为男旦别样的美,作为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所有的艺术都有其虚假的一面,光影可使绘画摄影作品产生时空的虚幻,而戏曲影视中好人可以扮演坏人,比如陈强的南霸天叫人恨之入骨,这也是形似与神似的成功,为什么男人不可以演女人呢?不仅可拓宽戏路,其以假乱真强调艺术性的虚假,可以让观众产生错觉感受到别样的美,有何不可为呢?
当年梅兰芳曾代表中国戏曲界出访诸国,受到热情追捧,看不懂戏中故事的外国人,因其表演之美而加以接受,今人对京剧男旦表演又何必多苛求呢?
京剧男旦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那时女人不能抛头露面,所以,戏曲里的一些女性角色就由男人来承担,因此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艺术家,比如王瑶卿、四大名旦,把女性角色塑造的淋漓尽致,再有男性用小嗓唱,有些音域是女性演员所没有的,雌中有雄,别有一番风韵,但这也是与生俱来的,男旦演员几乎都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傻大黑粗演不来,起码外形就不过关。
再有就是青衣唱腔的委婉优美,清脆俏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听着过瘾解渴。至于有的人说男旦都是娘娘腔、同性恋,那只是一种偏见,不排除有的演员带相,举手投足女性化十足,但那毕竟是少数,一个剧种百花齐放、行当齐全,才有竟争力,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才有生命力。
不该保留。从根本上说男旦不是因为女性能力差,女旦不如男旦。而是过去社会不让女性崭露头角登台演出。八个戏为什么没有男旦。只有男旦演不了,必须女旦演。有女旦演不了,必须男旦演的吗,如果有,那编剧丶导演是干什么的。必须要看男旦演的比女旦演的更"女"吗。
什么时候,什么人,以什么方式争议过,男旦的存在?
京剧本身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历久弥新,让许多人非常痴迷的艺术。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在传统的京剧戏班中,基本上都是由男人来扮演。
最著名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都是男人,其他的比如张君秋等,也都是男性艺术家。在过去那个军阀混乱的年代。正是因为男旦的普遍存在,才确保了京剧能够持续发展,而且并不像其他艺术类,充满了很多混乱的,不堪的,女艺人被欺凌的场面,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艺术终归是艺术的本质。
大家关注的很多是花旦青衣,如果你认真注意京剧的老旦,龚云普,李多奎,其实也都是男旦。
我个人没有看到多少关于男旦的争议。倒是因为后来出了一个李玉刚。李玉刚到底能不能归入到男旦的行列,可能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情。但是如果因为一个李玉刚,就对传统的男旦艺术产生争议,这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了吗?
我们必须承认,在新时代,更多的女性艺人,秉承着传统的京剧艺术,同时自身更容易演绎女性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将京剧的旦角艺术发扬得更加光大。
毕竟这是新时代,不再是过去传统守旧的时期,因此,男旦从业人员大大减少,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脚步巨大,但是如果因此就说,男旦存在争议,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我们期待李玉刚继续反串唱好他的歌曲,但是李玉刚不算男旦,除非他认认真真唱一出完整的京剧。
我们期待丰富多彩的京剧舞台上有更多女艺术家如李维康、张火丁、李胜素。
同时我们也期待舞台上再现梅尚程荀等男旦艺术家。
这本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京剧男旦的産生于旧社会。当时的京剧艺人,社会地位低,人称下九流,下三滥。一般女孑都不入戏剧行业。只好由男代替,因此产生了男旦。现代戏剧成了高雅艺朮,大多数女孑都加入了这一行业。因此没有必要再保畄男旦。就是再好的男旦也不如女旦。王玉祥评
表演方面,我认为郭德纲先生的两句话说的非常重要,不论是传统的戏剧或曲艺,还是现代的舞蹈、音乐、影视等所有艺术门类,我认为这两句话都适用。
第一句是——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第二句是——一名有票房保证的演员未必就是好演员,但一位不能卖钱的演员一定不是好演员,商演能否成功是评价演员最重要的标准。
所有戏剧表演,都有“男旦”这种形式,京剧、评剧、歌剧之类的传统剧种中都有,只是民国时京剧出了几位特有艺术风格和艺术水平的大家,才让人们一说“男旦”就会提到“梅尚程荀”。过去还有个四小名旦也都是“男旦”,最著名的是张君秋先生。包括话剧也是男旦为主,包括青年周恩来也演过男旦。
现代艺术,专业男旦表演很难再能受到观众认可。小沈阳、文松之类的喜剧演员,会选择淡化性别的形式,也就是,角色还是男人,但尽量加入女性行为、语言和思维方式,从而让观众开心大笑。真正的专业男旦表演,被观众认可的只有李玉刚一人算成功。
艺术表演只有观众认可这一条出路,任何其它方式都很难维持,不论你多么努力表演,不论你在某类艺术表演方面得到哪位大家的肯定,都不如观众认可更实在。
不需要对男旦进行什么讨论,就看你能否有演出市场,有,这种形式自然就会留下;没有,自然就会淘汰。
对于传统艺术,台湾演员李立群先生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认可,他说“文化来的时候是悄悄的,谁也不知道;文化走的时候也是悄悄的,任何人想留住也会非常困难”。
京剧是傳统的戏剧,是国家第一大剧种是国剧,应当犮揚,推广,创新,普值。象梅兰芳大师的男旦,即经典又名揚国内外,众人喜爱。当今有年青的下一代京剧男旦,应当保留支持,给他们继续深造国剧的精粹!
戏曲都是写意的,京剧男旦、越剧女小生,都是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争议的是外行,因为不懂戏曲艺术。当今戏曲正走向衰落,看情势迟早得消亡。[捂脸]
争议是你提出来的!旦角的艺术形式不分男女,相比男旦(饰演年轻女性为昆角,老年女性为老旦,性格开朗的称为花旦,武打动作的为刀马旦,温柔贤惠的为青衣),女人最适合演青衣和花旦。还是男旦塑造的戏曲形象符合舞台动作!只是我以为哈!与其它人无关!其实最重要的是在建国前的非常时期,女戏子也有,可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整个戏班没有女人抛头露面(是上戏台)才好,那也是时代风气给逼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京剧是怎么样一种艺术。简单地说京剧是一种写意艺术,写意性是它最大的特点。比如演员手里拿根马鞭就可以表现很多上马、下马、策马而行等等很多内容,但是舞台上是没有马的。这个写意的特征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比如绘画、中医、中餐等有很多本质上的类似。
写意艺术是一个整体,它也包括演员性别的写意性。我们看到的只是舞台上的写意人物,而男女性别是写实的东西,在京剧舞台上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京剧舞台表演的人物并非生活中的人物,而且艺术化的人物、是京剧艺术化的写意人物,它都是使用京剧的手段来塑造。如果非要强调必须男演男,女演女,那么花脸谁来演?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脸上长图画的人啊!
现在通常的说法是京剧诞生的阶段女人不能上台,所以旦角才让男人扮演,所以现在已经男女平等了,就应该男演男,女演女。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能在京剧形成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局限,京剧就形成了这样的传统。问题是京剧在发展过程中,男演员在旦角这个行当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男性旦角表演的体系和准则,并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简单地认为旦角就是应该由女性演员来扮演对继承京剧传统是误解和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