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不被灭亡?

提问时间:2023-07-05 11:57关键词:三国,吴国,蜀国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不被灭亡?

点赞1、辽阳市 网友:扯不断

蜀国灭亡后,吴国还撑了那么久,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外因就是,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退位,建立晋朝,内部有一大堆矛盾需要理顺,主要精力在巩固政权上,一时腾不出手来跟吴国开片。另一方面,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造反,即所谓秦凉之变, 牵扯了晋军的大量精力,晋军在河西屡战屡败,战争资源一度倾向河西,难以发动大规模的灭吴战争。

内因则是,东吴虽然从孙权晚年以来政治就极度腐败,但东吴是封建领主制,皇帝腐败是一回事,江东豪族在国防上肯不肯出力是另外一回事。末代皇帝孙皓因为是以前根正苗红的太子孙和的儿子,加上即位之初多有德政,得到江东大族的鼎立扶持。所以,当晋将羊祜因吴西陵督步阐投降而趁势发动大战,起八万晋军攻吴时,吴将陆抗却率领五万人马,就攻陷了西陵,同时击退了晋军,这就是因为江东豪族肯用命。

到了孙皓晚年,外因内因都发生了转变,所以不得不亡了。

外因方面,晋军已经平定秦凉之变,对吴前线的荆州地区存粮足够支持大规模战争,益州的王濬为了顺流而下,已经大量造船,晋军灭吴的条件已经成熟,司马炎也下定了灭吴的决心。

内因方面,因为孙皓常年的倒行逆施,导致江东豪族离心离德,战场上只能依靠中央直属部队,江东豪族的部队要不就战斗力不强被消灭,要不就根本不战斗,导致晋军入荆州以后势如破竹,一路沿江东下打到都城建业,消灭了吴国。

点赞2、武汉市 网友:米朵@

司马昭灭蜀前,就计划在灭蜀后造大船,三年后灭吴。

然而,吴国还是支撑了27年才灭亡。

吴国是怎么做到的呢?

足以自守的实力

吴本就弱于魏,魏灭蜀后,彼此的实力更加悬殊了。

然而,即便如此,吴国自保的实力还是足够的。

吴国在册的兵力为23万。实际上在危急时刻,仍然能动员更多的兵力。

魏国后期,兵力估计在50万以上。看起来魏(晋)的实力足够明显。

然而,南北地理、气候等环境差异极大,魏晋兵力虽多,但适合南下到水网地带作战的兵力却是有限的。

比如,关陇、幽并等地的兵马,显然不适合到水网地带作战。

因此,魏晋伐吴时,兵力并不占据明显优势。

最后的晋灭吴之战中,晋六路大军,但总数也就是20余万,与东吴的兵力基本相当。

兵力差距既不悬殊,凭借长江天险,东吴当然有自保的实力。

依然稳固的防御体系

魏灭蜀后,东吴在西面、北面均受到威胁,形势危险。

然而,陆逊、陆抗等人建立的防御体系,依然能够完整的同时应付两个方向的威胁。

陆逊在建立长江防御体系时,以西陵为“国之藩表”。

西陵地出三峡之口,在此,可以凭借三峡之险,阻击西面之敌。

正如夷陵之战时一样,只要守住三峡之口,晋军兵马再多,也如长蛇之势,在狭窄的三峡地区施展不开。如此,只要吴人组织得当,晋人自益州顺流而下并不容易。

同时,西陵在江陵等地上游,一旦有事,顺流而下,朝发夕至。

正如后来陆抗所说,只要西陵在手,即便江陵有失,也不难夺回来。

因此,以西陵为国之藩表,吴军可以以一隅之兵,同时制衡西川、荆州两路晋军,至于东线的濡须等地,当年曹操曹丕搞了几十年都没效果,如今依然不怕。

陆逊之后,陆抗在其父的经营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如在江陵附近筑堰,以水代兵,如在西陵、建平等地加筑工事等,都可以有效阻击敌人。

因此,尽管形势变得严峻了,但只要东吴的防御体系继续良好运转,晋人也不容易取得突破。

将才优势

灭蜀前后,魏国的良将出现了一次集体陨落。

先是淮南三叛。

三叛中,文钦、毋丘俭、诸葛诞等名将陨落于内讧。

随后是灭蜀后的“二士争功”。

邓艾父子、钟会等一流将领集体死于内讧之中。

即便是司马家一手提拔的亲信名将石苞,也因谗言险些遇害,最后虽保全性命但难再领兵。

因此,灭蜀后一段时间内,魏晋缺乏一流良将。

相比之下,吴国虽内乱不断,但以陆抗为代表的一流良将仍在,足以镇守。

272年,吴国的西陵守将步阐投晋,羊祜等人趁势进攻。

然而,陆抗指挥若定,不但击败了晋援军,还收复了西陵。

由此可见,在陆抗的领导下,东吴成熟的国防体系依然发挥作用,牢不可破。

忙碌的对手

同时,灭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司马家都很忙,难以组织灭吴战争。

原本,司马昭计划在灭蜀后造大船,三年后伐吴。

然而,灭蜀不到2年,司马昭就去世了。

司马炎的威望、能力,不及祖父、父亲,这个时候,要想代魏,当然不愿节外生枝。

毕竟,当初灭蜀之后,就发生了钟会谋反一事。

如今,再攻吴,一旦功成,则反过来威胁司马炎,一旦失利,又折损司马家的威望。

因此,篡位之后,司马炎十分客气,交好东吴,不愿节外生枝。

随后,北方又爆发了秃发树机能之变。

晋军折损了3位凉州刺史,4位封疆大吏,才勉强平定!

可以说,新生的晋王朝焦头烂额,很长时间都抽不开身来攻吴!

失衡

正因如此,在东吴灭亡的几年前,东吴还取得了一些胜利。

西陵之战、交趾之战,吴军都取得胜利。

然而,形势很快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首先是防御体系的松懈。

由于孙皓大兴土木,统治暴虐,许多人家破人亡,许多豪族、将领率军投晋,导致东吴江防兵力严重不足。

陆抗数次表示:兵力不足,应该再增数万兵到西陵,才可保无虞。

吾彦也上书:有木屑流来,晋人正在益州造船,必须加强三峡地区的防御。

其实,不仅是西线,在整个长江沿线,都出现了兵力不足的现象,需要补充。

然而,孙皓都没有理会。

更严重的是:陆抗去世后,东吴再无良将可辅。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陆抗之后,再无镇国良将了。

兵力不足,又无良将,东吴的防御体系坏了。

相反,晋人则渡过了短暂的焦头烂额期,开始着手灭吴之事了。

益州大船早已造好,而羊祜、杜预的伐吴之谋早已成熟,准备工作业已完成。

如此,微妙的平衡,已经被破坏了。


280年,晋军兵分六路伐吴。

势如破竹!

点赞3、诸城市 网友:空大萌妹

623年,司马昭灭了蜀汉。624年5月司马昭公开称晋王。625年5月,司马昭宣布以晋王行皇帝之实。司马昭还没来得及戴上帝冠,就一病不起了。

司马炎继父任,8月为晋王,11月逼魏禅让,12月司马炎正式登上皇位晋武帝。

在15年间,司马炎着力重农抑商,鼓励百姓开荒种植。

东吴凭借长江天险。孙休临死前将太子托咐于丞相濮阳兴,但兴听取了将军方彧、张布等人建议:"太子幼小,不如立乌程侯孙皓"。结果孙皓继位。

孙皓为人残暴,最后连方彧、张布等人都人头落地。孙皓派陆抗镇襄阳。

贾充向司马炎推荐总督羊祜去抗击陆抗。羊祜治军严明,不许越界,同陆抗相安无事。

孙皓命陆抗出兵,陆抗以不宜伐晋和修德慎罚、安内为重等上劝进表,惹落孙皓,罢了陆抗。

羊祜以"孙皓无德,陆抗罢兵"为由,请缨伐吴。

贾充等人反对。羊祐最后抱病请辞。

晋武帝连夜慰问,问羊祜何人可伐吴。羊祜推荐杜预将军。

280年,杜预为总指挥,指挥六路人马伐吴。东吴丞相张悌、左将军沈莹力战而亡。孙皓欲自尽,主降派说可效仿"安乐公"。孙皓遂举国册投降晋朝:人口230万,士兵23万,官员3万2,后宫5千人,上交司马炎。司马炎大喜,封孙皓为"归命侯"。并一一封了张悌、沈莹等子孙为侯。

三分天下,三国归于晋。





点赞4、日喀则市 网友:念君归

三国后期,维持了数十年的三足鼎立局面以蜀国的最先灭亡而瓦解。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出兵5路,大举伐蜀。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蜀后主刘禅竟然听信宦官黄皓之言,没有采取任何抵御措施。(《三国志·魏书》云:蜀汉连年征战,师老兵疲,我今伐之,易如反掌)

魏国的名将邓艾绕过姜维的主力,率3万步卒从阴平小路,长途奔袭,直取要塞绵竹,斩杀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川中的蜀汉军队望风而降。远在成都的后主刘禅眼见大势已去,不顾仍在前线抵抗的姜维,率领文武百官向邓艾投降。公元263年,建国不到42年的蜀汉灭亡。

蜀国的灭亡使得吴、蜀联盟抗魏的格局旋即瓦解,只剩下东南半壁江山的吴国苟延残喘。魏国灭蜀以后,占据了原先被蜀国控制的益州和南中地区,从而在川蜀与江淮两个方向对东吴形成半壁包围。265年,魏国权臣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废除魏元帝曹奂,建立西晋王朝,史称晋武帝。西晋建立以后,立即大造战船,准备伐吴。

可是,当时的吴国名将丁奉、陆抗等人均还健在,而且东吴拥兵20余万,水师悍战,更兼有险要的长江天堑,建国不久的西晋并不能迅速消灭东吴。司马炎以当年曹操、曹丕父子多次伐吴均无功而返作为教训,对于伐吴十分慎重。尤其是在西陵之战中,三万晋军被东吴名将陆抗击溃。因此,司马炎认为东吴气数未尽,暂时不愿意贸然大规模出兵。

(西陵之战)

此外,在西晋建国以后不久就发生了北方鲜卑作乱的事件,西晋王朝不愿意两线作战,使得东吴又延续了一段时间。鲜卑人攻陷凉州,击杀了多名晋朝的封疆大吏,造成朝野震动。司马炎征询群臣的意见,得到的答复多是不赞同伐吴,就连司马炎的亲信贾充也阻止他伐吴,只有前线的名将羊祜、杜预等人支持伐吴。278年,长期身处前线、了解东吴虚实的羊祜去世,司马炎只能将伐吴的计划又搁置了下去。

直到279年,晋武帝司马炎才决定出兵进攻吴国。吴国的名将陆抗等人已经相继去世,而吴后主孙皓的统治残暴无道,东吴国内已经陷入天怒人怨的地步,不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有利于西晋灭吴。西晋20万大军分六路南下,焚烧了江面的铁索,迅速攻克建业城,将孙皓俘虏。此时,距离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不过仅过去了51年而已。

点赞5、枣阳市 网友:心狠疼

东吴在蜀汉灭亡后,已处于唇亡齿寒、岌岌可危的境地。吴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西晋下一步的战略企图是灭掉东吴,只是碍于长江天险的阻隔,加上力量特别是水军的实力暂时不足,正在积蓄能量、休养待机。因此,这些有远见的睿智之士因预见到局势的危急,不断进言吴主孙皓,提出与民休养生息,清明政治,增强经济实力,加强长江上游的军事防御力量,积极整军备战的建议,以遏制晋军顺流东下吞吴的企图。

可惜孙皓这个昏聩凶残的暴君,一点也听不进忠臣良将的直言劝谏,对晋国已如箭在弦的大举进攻威胁,这厮竟置若罔闻,既不增兵防御各战略要冲,也不加强武备抵御敌人随时会发起的进攻,他依旧骄奢淫逸,声色狗马,等于间接为晋军的胜利进军提供了方便和难得的机会。

晋武帝司马炎的灭吴战略大体分为两步:一是泰始五年(269年),他派名将羊祜坐镇荆州,羊祜治理荆州期间,采取轻徭薄赋、休养士民的策略,以安定民心,羊祜颇具战略眼光与远见卓识,当时的吴国已经过几次大的政治动乱,国力衰微,导致隔江对峙的吴军粮饷困难,羊祜乘机向对岸的吴国守军大施恩惠,经常为缺吃少穿、饥寒交迫的吴军提供衣食,这一招果然见效,让吴军与孙吴的离心力大增,特别是基层官兵相率逃亡至荆州归降羊祜;晋国另一方面在长江上打造战船、训练水军,为伐吴足足做了10年精心准备。

咸宁五年(279年),20多万晋军兵分6路,从东、西、南3个方向同时向东吴境内发起攻击。

晋军以夺占长江下游为灭吴的主要作战方向,所以在下游地区出动10多万大军直扑吴都建业(今南京)。安东将军王浑率10余万大军自扬州出击,自寿春(安徽寿县)向江西(今安徽和县)出横江渡,占据长江北岸之广大地区;镇军将军、琅瑘王司马仙率数万徐州军,自下邳(江苏睢宁)向涂州(安徽滁州)进击。晋军制定的这一兵临建业,攻取长江北岸的作战计划,如果能顺利实现,则可以沿长江对建业构成半环形包围圈,待从长江上游出击的诸军乘势东下后,便可以会师秣陵关,合围建业。

在长江中上游出动3路大军,从西、北两个方向水陆并进,先后攻占西陵、江陵、夏口等地,然后顺江东下,直捣建业。

太康元年(280年),晋国大将杜预、王濬挥师吞吴。面对几路晋军的凌厉攻势,吴军无力阻挡,纷纷弃械归降。3月15日,王濬率西晋水陆8万大军顺流东下,连舟百里,浩浩荡荡地进入吴都建业。见大势已去,吴主孙皓反绑双手、命人抬着棺材,来到王濬的军营里投降。至此,晋军接连攻破东吴4州、43郡县、歼灭、迫降23万吴军,立国58年的东吴政权灰飞烟灭。此时,距蜀汉灭亡已经过去了整整17年。

吴国灭亡后,三国对峙时长期分裂、兵连祸结的混乱局面得以结束。

关于这段历史,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经写诗感叹道: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彤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写作答题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点赞6、衢州市 网友:始于脸红

蜀汉灭亡对于三家政权来说都是一场意料之外的事。在司马昭决意伐蜀的时候,其实曹魏的众多将军根本不看好这场战争,甚至连邓艾都曾上表直言无法灭蜀。不过司马昭仍坚持伐蜀,因为他要的是背后的政治效益,这将成为他的进阶之梯,而他内心深处恐怕也不认为可以一战灭蜀。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在蜀汉一连串失误操作下,最终葬送了蜀汉政权。

东吴本来还想救蜀汉,甚至军队已经派出去了,结果还没抵达益州,就传来了蜀汉宣布投降的消息,令东吴君臣十分无语。这下标志着长江上游已被北方政权所占,东吴日后只能孤力对抗北方。不过与很多人的印象不同的是,东吴并没有马上就随蜀汉覆灭,而是又坚持了十七年。东吴之所以仍能坚持这么久,主要是因为北方政权正面临着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因为北方政权进入了更替的关键时期。原本北方是曹魏政权,但高平陵之变后,曹氏失权于司马氏,自此司马氏长期秉政。但司马家族的政治目的并不单纯,他们并不愿意做周公、召公,而是更愿意去做皇帝。在长期的经营下,司马氏终于有了称帝的条件。灭蜀战争正是司马氏在称帝路上的冲锋号,司马昭凭借灭蜀的功业迅速进爵至晋公、晋王。

邓艾在灭蜀后就提议马上经营益州,为接下来灭吴做准备,甚至预计等到第二年秋天东吴就会被灭。不过他与司马昭思考的显然不是一个问题,司马昭思考的是下一步得先称帝。建国称帝的事业非常繁琐,还可能会遇到各种阻力,在这个阶段自然不可能搞出太多岔子,伐吴之事也只能推迟。可惜司马昭命不长,没多久就病逝了,称帝的伟业最终由他的儿子司马炎完成。之后朝廷一直忙于解决官场矛盾,致力于提高政权的稳定性,而灭吴的第一个时机也就此错过了。

其次是因为晋朝需要先解决外族侵入的问题。西凉的鲜卑、羌胡势力愈发强大,还形成了武装联盟,已经威胁到了晋朝的边境安全。联盟领袖秃发树机能是一代雄主,他率领外族大军屡屡侵略边境,先后杀了晋朝三名刺史。要知道,刺史可是一州之长,名副其实的高官。当初对抗蜀、吴都没死过多少刺史,这下一连死了三个,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连司马炎本人都感慨当年的吴、蜀都没这么厉害。对于晋来说,解决边陲之乱迫在眉睫,灭晋之事只能延后。

其三是因为东吴仍有一定的力量,而晋朝长期无法下决心灭吴。其实晋朝一开始也对东吴有过动作,比如策反了东吴的西陵督步阐。西陵又名夷陵,是荆州重镇,步家又是东吴的名门望族,步阐投降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时任都督荆州诸军事的羊祜连忙出兵响应步阐,然而东吴名将陆抗率部内围步阐,外拒羊祜。羊祜虽然处于内外夹击陆抗的态势,却反被陆抗杀得人仰马翻,西陵之战以东吴胜利宣告结束。这场仗证明了东吴仍有很强的实力,并且在极大程度上挫败了朝廷灭吴的信心,所以日后羊祜就算屡屡上书请求灭吴也无法说服朝廷。

待到西晋平稳度过交接期、平定了西陲之乱、并且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后,才开始兴兵灭吴。彼时的东吴已经腐朽不堪,所以晋军一路上摧枯拉朽,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灭了吴。

点赞7、威海市 网友:嗜メ魂

以外部条件说,吴国如此“命硬”,是沾了曹魏内斗不休的光,忙着篡魏自立的司马氏,灭蜀后相当长时间都没南下的精力。外加北方还有鲜卑等外敌侵扰。所以直到曹魏都被西晋取代了好些年,即公元279年,晋武帝才下了大举讨伐吴国的决心。但话说回来,打铁还要自身硬,吴国的“命硬”,根子上还是自身实力硬。特别是两个独家产业,实实在在撑起了吴国的硬实力,叫图谋吞并天下的司马家族,很长时间里也不敢造次。

第一个产业,就是吴国的水稻种植业。

种水稻这事,看似和打仗离的远,但只要听句俗话,就知其中重要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孙氏经营南方后,吴国境内的江南大地,水稻种植业进入了高速阶段,以《晋书》的形容说:吴国的丹阳,吴兴,临海等地,都是重要的产粮区。“移苗栽种法”等当时先进的耕种技术,更在吴国大量推广。吴国的粮食亩产,从此滚雪球增长。吴国境内的浙江萧山地区,以《三国志》的记载,每亩地可以收获稻谷6斛。是为当时极高产量。

只要联想下蜀汉时期,每次蜀军北伐都缺粮缺到望眼欲穿的景象,就知道吴国的家底,该有多么厚实。一直到最后吴国灭亡时,吴国官仓里的米谷,依然有二百八十万石之多。支撑长期战争的能力,确实十分强。

也正是吴国这强大的粮食储备,叫北方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司马家族,从曹魏至西晋时期,都在对吴用兵问题上长期纠结。但比粮食更叫司马家族纠结的,却更有吴国另一个独家军事技术产业:造船业!

吴国毗邻东南大海,于是也就靠海吃海,大力发展造船产业。从福建闽侯到长江内的湖北武昌,到处都分布着吴国的造船厂。技术更是领先整个三国时代,以造大船的技术说,吴国的巨型楼船,可以容纳三千多名士兵。以战船技术说,吴国的“斗舰”“走舸”更是各个强悍。最让司马家族忌惮的,更有吴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南州早物志》记载,吴国的大船长二十多丈,容纳数百人。关键是这类大船,动辄就是一造一大批,在海面上排成一排,简直“望之如阁道”。

而放在吴国与北方对峙的长江一线,这个场景也是可以想,平日里吴国巨型的战船,就在长江沿岸招摇,一旦双方进入战争状态,吴国的造船业更常爆表开动,大船源源不断杀来。大小船只在长江上威武排开,效果可比在海面上“望之如阁道”还要震撼!

而且以《荆州土地记》记载,吴国的造船基地,不止在长江和沿海一线,鄱阳湖和洞庭湖地区,更是其长期经营的造船厂。洞庭湖地区有七个船厂,可以为吴国制造载重在“万斛”以上的大型船只。这样的作战潜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遥遥领先北方。

也正是因为吴国这绝对的优势,司马家族对吴国的用兵,长期陷入到纠结的状态。直到晋武帝时期,西晋以蜀地船厂为基地,成功生产出超越吴国的巨型楼船,拥有反超吴国技术的西晋,这才彻底下了开战的决心。三国归一的结局,不止讲了天下大势,更有一个至今不过时的硬道理:战争的实力变化,首先取决于产业技术的此消彼长。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点赞8、绍兴市 网友:一射再射

文:鱼包历史课(原创不易 请点右上角关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谢官方邀。我先把题目中所涉及的时间具体表述一下,司马昭264年初平定蜀汉,280年五月孙皓束手就擒,吴国亡,这期间竟有17年之久,这个时间发生了什么呢?

第一,司马昭突然离世,司马炎篡位,司马氏内部维稳期

264年平定蜀汉的司马昭来不及做下一步战略部署,隔年就中风(据说)辞世。司马炎上台后,隔年(266年)就完成了举世瞩目的“禅让”称帝,接着变国号,改元建制,立皇后、太子。

这个时段内,司马炎的统治中心就在内部的平稳交接和过渡,这个时期也发生了青、徐、兖、豫四州发生大水,伊洛满出河面,这次巨大灾害持续了将近一年才解决,让司马炎非常的头疼,洪水褪去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四州才得以重新安定。

并271年至273年,西晋连续三年旱灾,生产发展碰到了严峻的难题,恢复生产需要时间。

第二,汉中、益州新定,需要建立统治基础

军事需要速度和强度,政治需要时间和耐心。蜀汉的统治基础是非常强大的,在蜀汉人心思定的时期,司马炎要考虑的是怎么能够在汉中、益州、南中等地整顿内政,建立国家机器,休养生息,调派合适的官员恢复生产。

这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完成的,起码三至五年才可以“消化”蜀汉之地。

第三,鲜卑秃发树机能叛变需要迅速解决

攘外必先安内是任何国家必须坚持的真理。270年,鲜卑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并于六月在万斛堆的战争中杀秦州刺史胡烈,又在金山击败凉州刺史苏愉,反叛气势一度非常高涨。

此后的整整十年间,司马炎都是非常头疼的在西北用兵,这十年,由于作战无力,西晋损失巨大,司马炎甚至萌生了彻底放弃凉州的打算,可见作战的困难和艰苦。

第四,做好作战准备需要一些时间

灭吴并不困难,但需要一些作战准备。首先就是要有一支经过训练的水军,并且要有一套有效的战术。

西晋的战术是,两国交界区使用荆州羊祜的攻心法,持续收拢东吴人心。水军从蜀中上游出兵,配合淮南襄阳陆军。各路军马几十万人,战线延绵几千里,持续向南推进。另外,还需要规模巨大的后勤补给。

由于司马炎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

梳理完毕之后,大家就发现,并不是吴国“撑”了这么久,只是这十几年间,司马炎和晋国大军抽不开身,279年西北抽身之后,隔年也就灭掉了东吴。


原创码字着实不易,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欢迎跟我一起读诗书,学历史。点个赞,就像是跟我击个掌。

点赞9、如皋市 网友:曼薇。

263年,曹魏在司马昭主持下发动了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80年,西晋灭孙吴。孙吴在蜀汉灭亡的17年后才被消灭,主要原因不是孙吴更强,而是北方政权战略考虑以及内部的问题。

“先蜀后吴”是司马昭亲自确定的方针,原计划在灭蜀3年后灭吴

255年司马昭继兄长司马师后为大将军,专揽国政。全面掌权后,司马昭一方面巩固权力基础,消灭政治对手,另一方面继续扩充军力,积极准备统一天下之战。

面前蜀汉和孙吴两个对手,不能同时消灭他们,那么先灭哪一个呢?司马昭经过认真考虑,认为应该先灭亡蜀汉。

263年夏天,司马昭召集群臣说:“自从寿春平叛以来已经6年没有战事了,这几年里我们集中精力制造兵器、修缮盔甲,准备对付吴蜀二虏。如果灭吴的话,我大致计算过,造战船、开水道总共得用去1000多万个工日,也就是说10万人得忙100多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必然会遇到疾疫。”

既然灭吴困难较大,所以司马昭提出先取蜀,他的计划是:“灭蜀3年之后,借巴蜀可以顺流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去灭吴,就像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那样,是很容易的。”

灭蜀仅2年后司马昭就死了,没来得及落实灭吴计划

司马昭还对灭蜀计划进行了详细说明:“据报告蜀国有9万军队,驻守在成都及守备后方的大约4万,余下5万是机动部队。如今姜维被拖滞在沓中不能东顾,我们的大军可以直指骆谷,趁其空虚袭击汉中。”

司马昭还说:“蜀军如果各自据城守险,必然兵力分散,首尾不能相顾,我们就可以调集大军破其城池,派遣机动部队占据其村野,敌人虽有剑阁却无以为守,虽有雄关却无力自保,以刘禅的昏庸,在边城陷落、内部士民惊慌的情况下,蜀国的灭亡一定指日可待!”

后来证明,一切如司马昭所预料的那样,灭蜀计划进行得很顺利,263年的当年即攻克了成都,后主刘禅投降。

然而,随后又发生了钟会、邓艾谋反事件,打乱了司马昭的部署,伐吴之事只得暂时搁下。更不凑巧的是,265年司马昭去世,他制定的“3年后灭吴”计划未能落实。

司马炎掌权后急于完成魏晋禅代,政治议题优先于军事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随后接班,如同曹丕一样,成为晋王的司马炎首先考虑的不是外部事务,而是着手布局内部,为了稳固统治,他迅速实施了魏晋禅代,建立了晋朝。

作为新君,又刚刚完成朝代更换,司马炎把巩固权力基础作为头等大事,没有马上伐吴,这是因为,如果伐吴不顺利的话,他的统治基础有可能动摇,为此司马炎采取了稳扎稳打的办法。

司马炎登基之初很有作为,他制定了许多政策,核心是休养生息、爱护百姓、发展生产等,他还下诏释放奴婢,把他们组织起来代替士兵军屯,同时整治军队贪腐、要求百官廉洁、减少赋役课丁、推崇节俭等。由于政策得力,司马炎在位的前期晋朝国力大增,农业生产上升,国家赋税充裕,人口增加,为后面的“太康盛世”奠定了基础。

经过充分准备后,司马炎于279年分六路大军伐吴,并于次年将其灭亡。从以上过程看,孙吴虽然晚于蜀汉17年而灭亡,并非出于自身更强大。

点赞10、湘乡市 网友:≮残颜≯

早在司马昭伐蜀前,就曾明确表示,先伐蜀,待灭蜀三年后,伐吴。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一直到十多年后,灭吴的愿望才最终实现。

内部原因:

蜀汉灭亡不久,司马昭就去世,灭吴的重任交给司马炎,司马炎上台后,立马建立晋朝,取代大魏。作为新生政权,司马炎需要缓冲期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虽然司马氏在魏国的势力已经较为稳固,但很难保证魏国旧势力的反抗。

晋朝初年,西北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发动叛乱,史称“秦凉之变”,耗时九年。为平定叛乱,晋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除了西北,东北、北部亦均有连年的动乱。

虽然蜀汉灭亡,但蜀地多有叛乱,晋国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来维护该地的统治,国力不足以伐吴。羊祜上任荆州,荆州“军无百日之粮”;王濬上任益州后,才开始“乃作大船连舫”;除了国力不足,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多有反对伐吴之声。

外部原因:

东吴实力尚存,相比蜀汉,东吴实力远在其上。据记载,东吴灭亡时:

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蜀汉灭亡时:

一州,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虽然东吴政治昏庸,但军事实力不容小觑,更有丁奉、陆抗等名将。从东吴西陵督步阐投降晋朝,陆抗讨伐获胜就可以看出,此时晋国贸然伐吴,很难有取胜的把握。外交内因不断,东吴在蜀汉灭亡后,延续了数十年。

直到孙皓暴虐所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国力大衰,吴国“上流诸军,无有戒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晋国准备充分,一举伐吴。

点赞11、南安市 网友:度余生

曹魏政权虽然是在265年灭亡的,实际上249年司马懿杀了曹爽后,曹魏政权就已经掌握在司马家族手里了,直到司马炎把魏元帝曹奂踹下台,建立晋朝,当年司马昭在伐蜀汉前,和众将领说过,打下蜀国后,整兵3年,再顺着长江水陆两军一举击破孙吴,《晋书·帝纪第二》“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

三国鼎立州郡图。

国家大的方针定下了,结果计划只执行了一半,打下了蜀汉,司马昭就中风归西了,司马炎代魏建晋后,按理说晋具备气吞山河之势,拿下孙吴如探囊取物,只需稍作整顿就可动手,谁知这一等就是15年,放任腐朽的孙吴苟延残喘了15年,难道司马炎不想拿下孙吴统一全国吗?不,他很急,只是被别的事羁绊了。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

司马炎代曹建晋,一边稳定政局,一边积极备战,拿下孙吴就是眼巴前儿的事情,结果268年,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发水灾,波及司州和洛阳,各地赈灾,好不容易攒下的粮食都赈济灾民了,《晋书·帝纪第三》“青、徐、兖、豫四州大水,伊洛溢,合于河,开仓以振之”,于是伐吴之事只能延后。

图为南京石头城遗址,是当年东吴的第一军事要塞。

灾刚救完,又有好消息传来,孙吴的夏口都督孙秀带着部队投降了晋朝,马上封会稽公,任骠骑将军,伐吴提上日程,结果西北秦州、凉州两地的鲜卑联合诸胡部落起兵反晋,屡陷多地,司马炎忙派大军平叛,双方犬牙交错,一这打就是9年。

王浑,晋灭吴的统帅之一,任征东大将军,封京陵公,死后谥号单字”元“。

期间吴主孙皓看准时机,打起了秋风,屡犯晋边,还亲自坐阵,攻打江夏、襄阳、合肥、交趾等地,当时司马炎重心在西北跟胡人干仗,抽不开手,直到280年西北鲜卑诸部被彻底平定后,马不停蹄的挥兵南下,20万大军直捣建业,不到4个月就灭掉孙吴,比当年灭蜀汉还快。

点赞12、枣阳市 网友:与君决

凡事都要有个来龙去脉,东吴多撑了这十几年的原因、没有撑到西晋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就让我用陆机的《辩亡论》通俗的说法把原因说出来:

天降大任于大皇帝孙权,他以奇异之举继承父兄高洁之行,以圣明之心建立王业的宏图。孙权处理政事时,咨询前辈成功之法;颁布律令前,参考传统风尚。再加上专一坚定,申明节俭,访求贤才,好谋善断,送束帛以招贤于隐居之所,擎信旗以纳才士于里巷之中。所以豪杰应声响至,志士慕光跟从。超群之才来归,如同辐条聚于轮毂,猛士迭至多如树林。以下略(东吴的人才篇)……他们谋划不遗才智,举动不失良策。所以能割据一方,统辖荆州吴越,而与天下争衡。

赤壁之战、西陵(夷陵)之战、灞须之战、蓬龙之战,让刘备丧命永安、曹兵只轮未返,全军覆没。从此魏、蜀二邦之将,丧失锐气,挫伤锋芒,势遭重创,财力匮乏,吴国轻视二国而坐观其衰。

所以曹魏派人请求友好,蜀汉请求结盟,于是(孙权)登上吴天子位,与魏、蜀三足鼎立。向西割据庸、益二地郊外之地,往北占有淮水、汉水之滨,东边包有百越之地,南方囊括群蛮之外。于是讲究三皇五帝的礼仪,搜索夏、商、周的音乐,特祭上苍,礼让诸侯。猛将强兵,沿江设防;长戟大矛,闻风奋起。各部长官在高层周密规划,士、农、工、商在下各自发展其业。教化边民使其和谐,风教扩展到远方。

派一介使臣安抚巡视外地,大象骏马,驯养于外厩;明珠瑰宝,闪光于内府。珍宝纷至沓来,奇玩应命送到。使者轻车缓行于南蛮荒土,作战的军车闲置在北野。平民免于战乱之患,戎马解除待战之忧。帝王之业因此而巩固。

大帝孙权过世,幼主孙亮即位,奸臣横行无忌。景皇帝孙休随后兴起,虔诚遵循前代旧法,政事无大过失,是遵守成法的好君主。

到了孙皓即位初期,旧法未废,老臣尚在。大司马陆公(陆抗)以文职武略振兴朝廷,左丞相陆凯凭借正直而极尽进谏之能,施绩、范慎以威严稳重显达,丁奉、离斐靠威武刚毅著称。孟宗、丁固之徒为公卿,楼玄、贺邵之辈掌握机要。而孙皓虽然有“病”,得力的辅佐之臣依然健在。

到了吴国末年,诸老臣已经死去,然后黎民百姓生出离叛之心,皇室宫廷呈崩溃之兆。吴国气数随朝政变化而衰微,晋师紧随气数而伐吴。吴国兵败的士卒临阵脱逃,国亡而百姓背井离乡。城池都没有篱笆坚固,山河也不如水沟土丘险要。晋兵没有公输班的云梯那样的器械,没有智伯引汾水灌城那样厉害,没有楚子攻宋筑房扎寨那样长期围困,没有燕国乐毅破敌济西那样的军队,用兵不过短短时间,就扫平吴国社稷。即使忠臣耿直愤世,烈士以身殉国,又怎能挽救吴国于灭亡呢?

曹操、刘备的武将,不是晋国所能选得;攻入石头城的军队,也没有昔日曹刘军队那么多。攻与守的道理,或者有前人的成法。山川险要的地势,也不会突然改变。但成败的道理颠倒,古今的趋势迥异。为何?是因为孙权、孙皓二人的政治教化不同,使用的人才各异。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