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古代对于犯错误的人进行发配,甚至于全家发配,为什么不中途逃脱或者看哪里好就在那里安家啊?他们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有什么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吗?
因为押解公差们手里的水火大棍与腰刀,真不是吃素的!
武侠影视中的公差,似乎很弱鸡,随便哪个好汉,都能轻松两下就将之打翻了。而实际世界中提着大棍的公差,那是很吓人的!
所谓江湖好汉,与人真打过二三次,有的就能吹二三十年。古代公差因职业关系,打伤打死人几十上百次也不稀罕。俗话说:打得越多,下手越准。就真打经验而言,公差们远超许多所谓的好汉。
我画张图,看看,若无武松的本事,你觉得,那位戴着木枷、脚链的犯人,干得过这俩武装齐全、五大三粗、凶神般的公人吗?
逃跑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发配虽苦,好歹还活着,刑期满后还有与家人再聚之日。中途跑了,那就是死罪,若无上梁山的本事,万一逃跑失败,或当场死于大棍之下,或者,待再被抓获之日也将人头落地。
所以,就算武艺绝伦的林冲、武松,在发配时也从没想过中途逃跑。武松血战飞云浦,脱枷而走,那是因为有人要半道杀他,否则他也不会跑。
讨论一下古代发配充军的犯人逃跑有多难。
一:沉重的包铁木枷与脚镣手铐戴着,让人怎么逃?
古代木枷重者百斤,不过那是枷死囚的。
发配充军者非死罪,又要戴着千里跋涉,所以大概轻者七八斤重,连颈带手锁住,牢固的很,主要是用于限制犯人手臂自由。这就是防脱逃的利器。
这种木枷,力气能打死老虎的武松,也得靠杀手几刀全砍在了枷上,才得以脱枷。否则,他也脱不开。
所以,若没有远超打虎英雄武松的力气,想依靠自己之力脱枷,想都別想!
再说了,还有粗铁链制成的镣铐镣着脚,让人走路只能迈小步,这东西比枷更坚固。
这样,手脚皆被锁住。还怎么逃跑?
二:押解公差皆全副武装,且都是身强力壮的打人老手。
公差或许不是武林高手,但因为他是牢狱公差,百分百的是打习惯了人的。尤其用水火棍打人,棍头落点准、下手黑,每棍保证全敲在人体要害部位,棍棍都能打出透骨之力,决不会偏差。
实际武林高手是假的!
而像打惯了人的公差,心狠手辣又打得准,那就是高手了。
公差的武器装备,就是一根水火棍,一把铁尺,一把雁翎钢刀。
咱就按小说情节论,二位公差押解一犯人充军。
以二对一,行走坐卧皆牢牢盯着,一个戴着枷锁镣铐的犯人,哪怕浑身武艺,是条猛龙,也翻不过来的。
戴枷犯人步行走路,而公差或许还有小毛驴代步,犯人的体全耗在了艰难步行中,公差的体力则全留着准备镇压犯人。这叫以逸待劳,可扺消十年武艺。
注意,武松是虚构的!现实中,哪怕有泰森一样的拳头,只要枷锁镣铐戴上,一身本事就废了,二个持棍佩刀的公差,足以将之押解到二千里外。
所以,逃跑是不可能的,会让公差轻则打残,重则当场打死。
三:就算逃走了,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实际,古代比现在更难藏身。来分析一下。
(1)藏身于山野可行吗?
古代确实山林野地多,但这山野中能随便藏人吗?林中豺狼虎豹遍地,那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別让电影中动辄露宿山野给骗了。
就连孙悟空护唐僧西天取经,他们也不选择露宿,每天必要找村舍或寺院投宿,因为露宿实在太危险了。
(2)那也投宿村庄寺院可行吗?
不行!
唐僧等人,行装马匹齐全,一看就是正经行路人。而犯人出逃,身无长物,来历不明,脸上刺着字,没人会留他。贸然进入村庄,弄不好就有人召集村上青壮,直接擒拿报官了。
(3)进城行吗?
也不行!
古代城里人,不像现代,啥人都可以进。
进城门要查验身份,现代有身份证,古人出门也得有官府路引。
明代官府开出的路引。
身份不明,城门处就让守城士兵直接擒了。
就算混进了城。古人没有人口流动,每条街坊,同街坊之人全很熟,只要有来历不明的陌生人,也是很可能就捕快找上门了。
所以,古代流配犯要中途逃走,那十之九九,全是死路一条。
(图来自网络)
公元1657年,江南才子吴兆骞在考场上交了张白卷,顺治一怒之下将他发配到宁古塔。一到宁古塔,吴兆骞就被眼前的冰封镇住了:这地儿根本活不下去啊!不久之后,吴父就收到儿子的诉苦信。吴父心疼儿子,只得狠心将儿媳妇和小姨子一并送去宁古塔安抚他。
顺治十四年冬,三年一次的江南乡试(南闱)在南京举行,时任右少詹事的方拱乾家发生了一件大喜事,他家的老五方章钺考中了举人,就在举家庆祝时,祸从天降!
一个和方拱乾有过节的大臣向顺治上疏,说主持江南乡试的主考官方犹与中举的方章钺是宗亲,有作弊的嫌疑。
顺治看到这份奏折时,大为光火!因为前不久顺天乡试(北闱)才发生主考官收取贿赂的事,顺治已经勃然大怒,此前自己明明特地下诏要求考官杜绝舞弊,这些官员竟然左耳进右耳出,阴奉阳违,接二连三发生舞弊之事!
尽管方拱乾再三和顺治说明自己与方犹不是同宗,没有作弊的可能。但盛怒之下的顺治压根不相信,他决定重惩南闱!便下了一道诏令:南闱的所有考官,全部处死,所有中举的考生,则一律都要来北京接受刑部调查,确定没有舞弊,再参加重考,自己亲自命题,由两江总督亲自监考。
而这一年,在南闱中举的考生中,就有吴兆骞。吴兆骞,出身于书礼簪缨之家,世代为官,他的两个哥哥吴兆宽、吴兆夏都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吴兆骞则更为出色,自幼就聪明过人,七岁能解悟《太玄经》,九岁写出上千字的《胆赋》。
寒窗苦读十多年,26岁的吴兆骞考上了举人,这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没想到却被无辜卷进“南闱科考案”中。吴兆骞有真材实料,自然不可能作弊,即使是重考,对他也是小菜一碟。
但是在重考时,顺治为了保证考试不再出现猫腻,每个考生边上都派两个带刀侍卫站岗,这让吴兆骞觉得十分屈辱,一向桀骜不驯的他居然直接交了白卷!
两江总督认为,交白卷说明心虚,之前能中举人分明就是作弊,直接判了死刑。
吴兆骞大喊冤枉,经过通融申辩,交由刑部复审,刑部重新命题,这次吴兆骞再也不敢扮清高了,好好写了篇夸赞当朝皇帝的文章,以期求得皇帝的宽容。
虽然最终确认吴兆骞是有真材实料的,但皇权岂容挑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吴兆骞挨了四十大板,流放宁古塔,一同被流放的还有方拱乾全家数十口人。
按照当时的刑法,当刑部对案件作出判决后,流犯在一个月之内必须出发,一天要行五十里,假如流放里程为三千里,限期两个月到达,如果途中无故滞留,将会受到惩罚。
由于被流放的都是宦官之家,家人会花钱打点押解的兵丁,所以一路兵丁对他们还是多有照顾的,并没有受到什么苦。当他们一行到达盛京时,还遇到了因北闱科场案被流放到盛京的陈之遴。
陈之遴在被流放之前,官至大学士,官职很高。陈之遴跟当地的盛京总管协商后,让他们在盛京休整了整整二十天才继续往流放地宁古塔出发。
可出了盛京再往前走,就是关外,道路越来越崎岖,沿途有的高山连车马都无法翻越,他们只能先把车用绳吊上去,然后人再翻过去。
原本以为路上已经够艰辛了,没想到一到宁古塔时,吴兆骞等人才知道,真正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彻底明白为何人们会说“宁走黄泉路,不下宁古塔”。
明明是盛夏七月,可宁古塔早已大雪冰封,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来说,这样的气候真的是要人命!
而且流犯到了这里,和坐牢不同,坐牢至少还有人送饭,流犯到这里是要服役的,要自己养活自己。为了填饱肚子,吴兆骞常常需要用斧头敲碎冰块,融化后去煮稗子(和水稻差不多)吃。
作为一般的流犯,他们不需要像重刑犯那样,戴着手铐脚镣。他们到了宁古塔各旗,旗主都会分给他们住房、耕牛和土地。
但是吴兆骞是一个文人,不会耕种又没有生存之道,刚到宁古塔时特别的辛苦。生活艰难不说,还寂寞。方拱乾虽然也是被流放,但好歹人家是一家人在一起,还能相互取暖相互安慰,而自己却是孤家寡人一个。
好几次,吴兆骞都觉得自己撑不下去,想一死了之。但是作为罪犯,如果他自杀了,家里人都会受到牵连。
在忍了几个月后,吴兆骞终于忍不住了,给父母写了一封诉苦信。吴父看了也是非常心疼,可是又无能为力,只得狠心做了一个决定:将吴兆骞的妻子和小姨子也送到宁古塔去陪他,这无疑是对他最好的心灵安慰。
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日子虽然辛苦但也算安定来下来。
同时呢,宁古塔的官吏和当地百姓十分敬重这些读书人,对他们都会高看一眼,也不会限制他们的自由,从大将军到副都统、协领、佐领都会愿意与他们结交,文人们还可以经常相聚。
宁古大将军巴海见吴兆骞有才,就聘他为书记兼家庭教师,教授他两个儿子读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吴兆骞一家的衣食问题。
到这儿你就会发现,即使是古代最可怕的流放地宁古塔,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康熙二十年(1681年), 经吴兆骞的好友顾贞观、纳兰容若设力营救,被发配到宁古塔23年的吴兆骞终于返乡了。但在他临死前一直跟他的儿子说,很想再去长白山之麓射猎,去松花江钓鱼。
既然没有那么可怕,为什么要逃跑呢?毕竟逃跑就等于是逃犯,每天要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会活得更好吗?显然不能。
封建社会刑罚有五种: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发配”就是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充军,一种是流放,流放就是将犯人分配到边远地区服役,接受劳动改造。
其实从表现形式来看,“徒刑”比“流刑”还严重,它是强迫犯人戴着钳或枷锁劳役,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很惨的犯人就是这样的。
而“流刑”虽然也有戴枷锁服役的,但很少,因为最开始被流配的都是皇亲国戚、官员。
比如史上规模最大的流放地——湖北的房陵,秦朝时,秦始皇灭赵国后不杀赵王,就将赵王流放于此地;嫪毐被秦始皇五马分尸、吕不韦自尽后,他们的家族也都被秦始皇流放到房陵。
汉朝时,汉高祖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济川王刘邦等6位贵族也流放于此;
唐朝时,唐高宗太子燕王李忠、唐中宗李显、唐高宗女儿高阳公主和附马、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等12位贵族也都流放于此......
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名人被发配到海南的崖州,最著名的就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了。
这些人大多不是刑事犯,而是政治争斗中的失败者,或者像苏东坡那样得罪了上司,换句话说,就是高级政治犯。
当朝者将这些人流放,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因为他们都是皇亲、贵族或者官宦,也不杀人犯火,如果都将他们杀了,就会给自己扣上“暴君”的帽子。
对于这些皇亲贵族、官宦来讲,他们本身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现在让他们远离经济、政治中心,去往边远地区甚至是完全没有开发的地区,可不就仅次于“死刑”了吗?
但慢慢地,一些重刑犯也会被施以“流刑”,为什么这些重刑犯,当朝者不直接将他们杀了,却要将他们送去劳动改造呢?
因为这些地区比较偏远,可以说基本上是荒芜人烟,而且古时候劳动力比较稀缺,将他们发配到这些地区,可以当成免费劳动力,对边疆进行建设,可谓是一举两得。
发配充军也是一样的,发配充军的地方也都是偏远未开荒的地方,一般人都不想去那里当兵,当朝者将这些人发配到边疆充军,就可以补充边疆的军力,而且还免费,太划算了!
可以说流放这种刑罚,主要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产物,现在就不一样了。所以就有一个段子这么说的:古代犯法,发配充军;现代犯法,不准参军。
但被发配惨不惨?当然是很惨的。
古代的交通非常不发达,去外地只能靠步行或者马车,皇亲、贵族或者宦官还有可能坐马车,但普通的犯人就只能靠两条腿走路,而且发配的地方最近也在一千里之外,一天走五十里,也得走20天,远的三千里,则要走60天。如果是身体素质差的,或者养尊处优习惯的,根本就吃不消。
路上的伙食自然也是很差的。流人流放中所需的食物是由途经地政府供给,食物品质和在监狱里的差不多,有时还不能足额发放,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只能得到成人额定食物的一半。对于这些长途跋涉、体能消耗巨大的流人来讲,这些供给的食物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们时常处于饥饿的状态。
再是路上要风餐露宿,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遇到恶劣的天气,得了重感冒也不能休息,只能拖着病体继续往流放地去。
所以有很多人没能撑到流放地就死了,比如和吴兆骞一起被流放的八个举人之一的吴兰友,就因为不堪路途劳顿,病死在盛京。要知道他们都是官宦之子,在出发前家人都有花钱打点押解的兵丁,算是路上比较没有受苦的,都熬不住了。
而那些没钱打点的,路上没少忍受押解兵丁的虐待和勒索,就更难熬了!因不堪忍受非人折磨以及对流放生活的畏惧,流亡途中逃脱的事件时有发生。
所以古代被发配的犯人并不是不逃,也有逃的,但是因为很少有逃成功的,所以会让后人误以为他们都不逃。
因此,古代被发配的犯人为什么不逃?总结起来就是两大原因:
1、没必要逃
这一类主要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皇亲贵胄、官宦等,虽然他们被发配了,但由于身份比较特殊,发配时无非就是脱掉盛装或官服,变成普通百姓,家人都会替他们打点好,让押解兵丁路上对他们多加照顾。
沿途经过别县市,也会有人照顾,就像前面讲的方拱乾他们到达盛京后,遇到了同朝为官的陈之遴,就得到了特别的照顾。虽然陈之遴也是被流放到盛京的,但因为他流放之前官职很高,当地的行政长官也要给他面子的,就特别让方拱乾一行人在盛京休整了二十天。
同样的,因为是有身份有地位,到达流放地,一般也会得到当地官员的照顾。道理很简单,他们虽然被发配,但说不定什么时候皇上突然又想起他们,将他们放回去,或者他们朝中有人,替他们从中斡旋,判定他们无罪。
比如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发配到房陵,在流放的十四年后武则天突然又想起这个儿子,然后又将他召回去了。
还有方拱乾一家,方氏族人为了营救他们,斥巨资报请认修北京前门城楼,他们一家只在宁古塔呆了三年就回来了。
如果他们中途逃跑了呢?罪犯和逃犯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真能让你逃成了,那一辈子只能隐姓埋名。作为高级政治犯,对他们来讲最重要的是名声,很多人还是因为被冤枉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恢复名誉、恢复身份和地位。
另外,如果你中途逃跑了,那么你的家人、族人全都会受到惩罚,包括你想自杀也是不行的。
2、逃不掉
而对于重刑犯,如果家里没钱打点,路上少不得要受到虐待,自然会萌生逃意,但事实上他们很难逃脱。
一方面,这一类重刑犯要么就是真的犯了大罪,或者被人陷害,比如说《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被高太尉陷害,一般都要戴上厚重的枷锁铁链,根本就没法跑,只要一跑很快就会被抓回来,可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以卵击石。
另一方面,宋朝时,凡是重刑犯都会被“刺字发配”,就是在罪犯的额头上刻上一个“囚”字,《水浒传》中林冲、武松都有被刺字。
一旦你被刺字,无论你逃到哪里,人们都知道你是囚犯,相当于被全国通缉,即使逃跑了,也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正是这样,这些人才被逼上梁山。
而且只要逃跑再被抓回来,原本可能只是去服役个三五年,结果变成了十年二十年,甚至直接“斩立决”,原本可能不是死刑的罪,因为逃跑变成了死刑。
对于这些犯人来讲,只要不是被判死刑,人生就还有希望。一种是待到刑期服满,一种是遇到大赦。
古代大赦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新皇登基,皇帝做寿、太后生日、皇子出生等等,都有可能大赦。如果逃跑了,遇到大赦天下时,就不在赦免的范围之内了。
发配流放作为特定时代下一种刑罚,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特别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建设。
历史上被流放的名人枚不胜举,战国的屈原,因为被流放,写出伟大的爱国诗篇《离骚》;苏东坡被流放,在当地办学堂介学风,对当地的文化、医药、生产发展史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还有吴兆骞被流放宁古塔,创作了《秋笳集》《归来草堂尺牍》等,给东北文化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有能力的人被发配到流放地,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智慧,让中原文化在荒僻之地生根发芽。
但随着时间流逝,发配流刑作为法律刑罚越来越不合时宜,毕竟再荒僻的地方,只要融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产活动,就不再荒僻。
1910年,清政府公布《大清新刑律》,采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体系,将主刑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五种,也就彻底废除了流刑。
因为被发配的人虽然有罪,但不傻,倘若在流放途中逃跑,哪怕成功也会带来更坏的结果。
自古以来,流放就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刑法,被流放者要从舒适安逸的环境跋山涉水数千里,来到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边疆地区,或是成为戍守边疆的炮灰,或是成为披甲人的奴隶,不但要忍受一年四季严寒酷暑,还要免费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流放仅仅好过死刑一丝罢了。既然被发配边疆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为何犯人不选择中途逃跑呢?
笔者认为,犯人不选择逃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逃跑的成功率微乎其微
古时候犯人想要在流放过程中逃跑,难度系数简直比当代犯人越狱还要大!
和电视剧中看到的情节相似,古代犯人在被流放前会被戴上手撩脚镣,严重一些的甚至还会挂上一个几十斤重的木枷(当然要是长途跋涉应该会换成几斤重的),这一系列措施完全束缚住犯人的行动能力,连走上两步都不容易,更不要说趁机逃跑了。
不仅如此,流放途中并非只有犯人,还有负责押解工作的官差。如果流放路途较短,押解人员则是有编制的官差,要是路途较远,官府会找来一些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命他们负责押解工作。
这些人没有其他本事,就是敢打敢拼心狠手辣,对他们来说押解工作有不少油水可以捞,自然会愿意认真完成,如果有人打算中途逃跑,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这些地痞流氓会用手中的水火棍与腰刀让犯人明白社会的险恶。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犯人武艺高超,是不是可以在击败押解人员后跑路?
对此笔者只能说大家想多了,因为古人的战斗力远没有我们相信的那么强。项羽算是古人武力值的天花板了吧?可即便是他,在垓下之围中全副武装也仅仅只能击杀敌军百余骑。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古代那些武艺高强的将领,最多只能单挑几十个人,并且还必须建立在带来武器装备的基础之上,要是赤手空拳,随便十来个士兵就能将其拿下,至于“千人敌”“万人敌”只不过是夸张的比喻罢了。
日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3名技艺高超、体力不凡的击剑高手迎战50名普通击剑手,每个人身上挂着一个气球,气球破裂代表死亡。
最终结果是,这3人仅仅杀了25个人,便因体力不支折损了2人,剩下一名高手单独杀死4人后同样败下阵来。
由此可见,哪怕再强的人体力值都有上限,而且这个上限并不夸张。
公平对决的情况下尚且如此,犯人被手撩、脚镣、木枷束缚住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全副武装的押解人员占尽优势,哪怕犯人武艺再高强也无法与之抗衡,况且大部分犯人毫无武艺可言,倘若反抗换来的只能是一顿毒打。
所以,想要在押解人员的眼皮底下成功逃跑,难度系数大的离谱。
二、逃跑成功后无路可走
逃跑只能算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逃跑成功后该如何生存下去,此时犯人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逃跑成功后,犯人有两条路可以走:
①前往其他城镇村落,隐姓埋名苟且偷生。
②跑到荒无人烟的山沟沟里,自给自足。
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两条路都行不通。
先说第一条路。众所周知,古代为了防止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乱入,各城池之间以路引作为凭证,只有拥有路引的人才能进入城池,作为被发配边疆当苦力的犯人,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东西?
即便犯人侥幸进入城池,也根本无法生存。哪个客栈旅馆敢留宿一个戴着手撩脚镣的陌生人?哪个百姓敢将货物卖给形迹可疑、鬼鬼祟祟的外人?
不仅如此,古代官府还会根据犯人的罪行,在他们的脸上刺字,这就是所谓的“墨刑”。刺字的目的不仅仅是羞辱犯人,也是为了增加犯人的辨识度,让他们无处可逃。
所以,被流放者逃跑成功后如果选择进入城池,无疑是自投罗网,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抓回来,接受更加残酷的惩罚。
既然第一条路行不通,那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条路。第二条路本质上要避开所有人烟,找到一个荒郊野岭独自生存,可这要面临的困难一点也不小。
跑到荒郊野岭有很大概率遇上豺狼猛兽,或者落草为寇的土匪,试问被束缚手脚的犯人如何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哪怕他们运气好,避开这一切,那又该如何获取足够的食物与水源?如何搭建适合自己居住并且具备一定防御力的房屋?要是不小心染上疾病又该如何是好?这种种问题,绝大部分百姓都无法解决,更不要说戴着手撩脚镣的犯人了。
因此,第二条逃跑路线也是困难重重,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所以说,哪怕犯人成功逃跑,也几乎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这也是他们不敢中途逃跑的原因之一。
三、逃跑成功后会连累家人
身为犯人,他们的一切信息都被官府登记在册,包括家人的身份信息与住址,这样的把柄被官府握在手中,时刻提醒着犯人不要逃跑,否则必然会祸及家人。
抛开那些举家上下都被流放的情况不谈,如果家中只有一个或者几个人被流放,他们若是中途逃跑就是对自己家人的不负责任。
古代的家族观念非常浓厚,很多人为了家族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有少数极度自私的人才会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家族的痛苦之上。
所以,有了家人作为牵挂,犯人也不敢在流放途中逃跑。
执笔君言
总而言之,在逃跑的成功率微乎其微、逃跑成功后无路可走、逃跑成功后会连累家人三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古代被发配的人不敢中途逃跑,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家人安全的负责,诸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在古代,发配、流、徒是一种相当重的惩罚。
或者是开荒,或者去充军,要承受相当繁重的体力劳动,环境也相当恶劣。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中途不跑呢?
不是不想跑,是根本没法跑。
第一,要解决怎么跑的问题。
流放发配,是由专业的人员一路看管,他们整治你的法儿多着呢,你说不定还带着铁链子呢,你咋从人家眼皮子底下跑掉?
第二,要解决往哪跑的问题。
回家,肯定是不可能了,家里肯定被严密监视。
那么,上梁山?嗯,哪有那么多梁山让你上?人家收你不?你上了梁山之后家里第小怎么办?
朝城市里面跑?你咋生存?打黑工?有身份证明吗?没有?立马报官!小店可不敢收你这样来路不明的。街头的巡逻人员不是吃素的。
或者躲到农村去?农村的保甲制度更严格。你一生面孔,一出现绝对被乡丁拿下。
最后一个选择,躲到深山老林去。可问题是你躲到深山老林,那么恶劣的环境,还不如去戍边呢!
所以,你若逃跑,最大的难题,是没有地图、没有GPS,最后,你会迷路的……
第三,你得解决家人的安顿问题。
要是一家人被流放,估计你是不敢跑了。
可如果流放的只是你一个人,你一跑就害了你全家啊。
再说了,只流放你一人,罪不及家人,皇恩浩荡啊是不?你应该感激啊,还跑啥?
第四,你得考虑后路
万一哪天大赦天下呢?
万一你刚跑了赦令下来了呢?
万一家人使了银子又把你整回来了呢?
万一突然想起你来开恩召回呢?
万一你的案子翻案呢?
好吧,我说了这么多,你还是要想要逃跑!那么,先练就武二郎那样一身本领吧!
被发配的犯人,宁可在路上病死、冻死,宁可终生服役,也绝不会逃跑。他们要是敢跑,不说官差,整个家族也不会放过他们。
“发配”,在古代法律制度里,有特定含义。
这是非常严重的处罚,仅次于死刑。
在法制史上,它的学名是“流刑”,这也是“流放”一词的来源。
在古代,被判处“发配”的犯人,需要在官差的看守下,步行几千里,背井离乡,去条件恶劣的地方生活,比如烟瘴的岭南地区、苦寒的宁古塔。
他们没有自由。
步行几千里,可谓九死一生。
等到了目的地,他们有些人还要服劳役,社会地位基本相当于奴隶。
据《明史》记载,古代被发配充军的人,要么终生服劳役,一直到死;要么世世代代服劳役,不仅自己一生当奴隶,子孙后代也都是奴隶。
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明史·刑罚志》)
由此可见,“发配”虽然没直接结束犯人的生命,却给他们带来了心理、生理的双重折磨,而且还可能世代为奴,永无翻身之地。
因此,在古代,“发配”、“流放”常常令人闻风丧胆。
既然“发配”这么苦,中途会有犯人逃跑吗?
答案是:没有。
在古代,犯人宁可病死冻死在路上,宁愿终生在发配地服劳役,也绝不会选择在中途逃跑。
步行几千公里,要走上好几个月,为何这些犯人不选择“搏一搏”呢?
其实,不是他们不想跑,而是根本不敢跑。
在古代的制度环境下,逃跑才是最愚蠢的选择。
第一,逃跑的难度太大,成功率很低。
隋唐时期,流刑开始成为正式的五刑之一,变得细致且规范。
根据发配距离的远近,流刑可以被区分为3个等级:
- (1)流放两千里;
- (2)流放两千五百里;
- (3)流放三千里。
发配得越远,犯人要受的苦就越多。
但即便是最短的2000里,也够犯人走好几个月的。
毕竟,古代又没有飞机和高铁,纯粹靠双脚行走。
这几个月,犯人们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应付多变的天气,甚至要承受官差们的怒火和暴力。
他们也想逃跑,却几乎没人敢付诸行动。
因为,成功率实在太低了。
- 一方面,犯人们的身体,越来越差,根本打不过身强力壮的官差。
按照法律规定,犯人的生活费,由国家承担,而国家给的标准,基本上就是“饿不死”。
我曾经做过研究,这些犯人的伙食标准,大约是正常人的一半,衣服也只有朝廷发的一套,没有换洗。
但相比正常人,犯人每天走几十里地,运动量超强。
而且,运气好,今天走平地,磨破脚丫子;运气不好,走山路,经常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掉下悬崖。
此外,有部分犯人,需要头戴枷号,脚挂铁链,负重几十斤。
最要命的,是遇见下雨天,木制枷号浸了水,压得人根本直不起来,连正常走路都费劲,更不要说逃跑了。
随着时间流逝,犯人的身体越来越差,走完每天规定的里程都很难,哪里还有精力逃跑?
更何况,所有的犯人,都有官差押送。
官差那是吃香的、喝辣的,身强力壮,手拿大棍,腰藏刀,根本打不过。
- 另一方面,官差职责在身,经验丰富,看犯人看得非常紧。
押送犯人的官差,在古代几乎是世袭的。
他们属于衙役中的“民壮”,经常押送囚犯、护送金库,经验丰富。
犯人有点歪心思,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晶晶。
古代,可没有不许殴打犯人的说法。
只要犯人玩一点点小猫腻,官差就会拳打脚踢,下狠手、死手,直到把犯人打服为止。
根据官方资料,被处发配的犯人,能活着抵达目的地,不足三分之一。
官方也有“死亡指标”。
因此,官差打死一两个犯人,根本无关大局。
在古代制度里,犯人死在路上不要紧,无论是生了病、体力不支、走了神,都不要紧,但是,犯人要是跑了,官差就完蛋了。
有犯人逃跑了,运气好点,扣工资、受处分,运气不好,直接从官差变为阶下囚。
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从这个角度出发,官差们也绝对不可能让犯人成功逃跑。
其实,《水浒传》中的武松,要不是有人取他性命,他也决不会在飞云浦血战,脱枷而去。
在古代,犯人不到生死关头,绝不会轻易逃跑。
因为逃跑被抓住了,就必死无疑了。
第二,逃跑的后果太严重,根本不敢跑。
从唐朝开始,被判处流刑的犯人去发配地时,妻妾都要跟随,即所谓的“妻妾从之”。至于祖父、父亲、儿子、孙子等人,则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跟随。
这一制度的设定,本意是为了让犯人在发配地,也能够重新开始生活。但无形之中,这种制度也让不少犯人打消了逃跑的心思。
妻妾都在官差手里,独自逃走,后果将不堪设想。
- 如果官差正直,他们会按照规矩,把妻妾送官,将犯人全家一起治罪;
- 如果官差有歹心,妻妾们不仅清白不保,可能连性命都没了。
毕竟,天高皇帝远,对于犯人而言,官差就是他们的“皇上”。
可能有人会说:妻妾如衣服,保命要紧。
可实际上,大多数的犯人,不为妻妾,只为父母,也不会选择逃跑。
古人的家族观念很重,被判处发配,已经是家族的败类和耻辱。
他的父母,平时连门恐怕都不敢出了。
此时,犯人若是再逃跑,国家四处张贴海捕文书,他们的父母几乎就活不下去了。
古人没有网络,可邻里之间关系密切,那个时候的舆论压力,杀伤力绝对不亚于现在。
考虑到妻妾、父母、家人,大部分犯人不会轻易选择逃跑。
第三,即便逃跑成功,以后的生活也很艰难。
其实,逃跑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
可哪怕逃跑成功,日子也只会越来越苦。
- 首先,生活地域上,严重受限。
古代虽然没有互联网,但有“连坐”制度。
逃跑的犯人,绝不可能回家乡,因为只要他敢回去,乡里人都会去举报。
他们也不能去稍微富庶一点的城池,因为满大街都贴着通缉令、海捕文书,太容易被认出来。
他们最安全的地方,是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
可人是群居动物,不是所有人都耐得住这样的寂寞。
- 其次,心灵上饱受煎熬。
老鼠,一听见猫叫的声音就吓得四处逃窜。越狱的人,一听见警笛声就慌不择路。
发配途中逃跑的犯人,更是如此。
往后余生,他们只要看见官差,都会高度紧张,永世不得安宁。
- 最后,行动上十分受限。
在宋朝,被处以“发配”的犯人,都会搭配“刺字”,即“刺配”之刑。
《宋刑统刑法志》:“岭南民犯窃盗贼,满五贯至十贯者,决杖、賴面、配役,十贯以上乃死。
《水浒传》中,宋江的脸上,就被刺了字。
在古代,刺字的位置和大小,十分考究。
一旦被刺了字,即使你用刀把那块肉挖去,以后也会再长出来。
而且,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敢损毁。
脸上一块大疤,一定会被人盘问。
第四,发配虽苦,但本本分分服役,也有出路。
被处以发配的犯人,大多干了人神共愤的事。
这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
但是,发配虽苦,仍然有重生的希望。
- 其一,遇到赦令,赦免犯罪。
简单来说,遇到赦令,被流放的犯人,就有机会被赦免,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家。
唐朝中后期,这种赦令就时常颁布。
也就是说,只要你不想着逃跑,有很大的机会被赦免犯罪。
- 其二,罪轻的犯人,允许回乡。
除了赦令,罪轻的犯人,还可能会被提前释放,允许他们回乡。
这是为了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的手段。
前文提到,发配的地点,大都很固定,只有那么几个。
如果大批量的罪犯和家属长期聚集在流放地,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因此,他们会视情形赦免罪行轻一点的罪犯,允许他们回乡。
也就是说,如果你运气不好,遇不上皇帝的赦免令,好好活着,也有机会被允许回乡。
永久服役或者终生服役,只针对少数罪大恶极的人。
其他被发配的犯人,都有固定的服役年限。
比如:
唐朝时期,只需要服役一年。
“诸犯流应配者,三流具役一年。”(取自沈家本《历代刑法考》)
宋朝时期,一年到三年不等。
“凡流刑四:加役流,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脊杖二十;两千五百里,脊杖十八;两千里,脊杖十七,并配役一年。”(取自《宋史》)
什么叫服役年限?
简单来说,服役年限,就是你要干苦力的期限。
期限届满,你就可以自己生活了,只是,你想离开发配的地方,需要打报告,要得到批准。
其实,只要不干苦力,在哪里生活都一样。
在家乡干活也是干,换个地方也是同样生存,更何况,妻妾都是跟着来的。
古代还有厉害的人,被发配宁古塔,还干起了生意,成了小富豪,日子格外滋润。
这个人,来自绍兴,名叫杨越。
他流放到宁古塔之后,干脆在当地卖起了绍兴小吃,没想到大受欢迎,赚得盆满钵满。有了钱之后,他得日子自然也滋润起来,过上了富裕生活。
综上所述,发配的人虽然惨,但前面并非死路一条。
只要乖乖服刑,运气好一点,都有重新做人的机会。
如果你想要逃跑,那就不一样了。
逃跑的成功率低,官差凶恶,成功逃跑也过不上什么好日子,失败了那真是死路一条。
如果是你,权衡利弊后,你会选择逃跑吗?
反正我是不会跑的,毕竟体力不支,也跑不快。
如果是你,你怎么选呢?欢迎留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很难成功逃走。
古代和今天是完全不同。
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很多年,中国的农村人口其实很少流动。
在古代,人口几乎是不流动的。人们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故乡的村子,不会到处乱跑。
一来古代医疗差,很多今天的小病就治不了。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细菌病毒,你去外地说不定分秒就挂了;
二来古代重农抑商,普通农民都是自给自足,在自己家要什么有什么,没有必要去外地;
三来古代旅行不发达,出门在外处处都是要花钱。正常人出一次远门,没有五六十两银子根本就不行。而作为普通农民家庭,一二十两银子就能过一年。
说来说去,古代一般人压根不会乱跑,只有官吏、商人、云游的僧道、走江湖卖艺的极少数人,才会出远门。
而更重要的是,古代可没有普通话一说,各地都操方言。
比如你是发配的犯人途中跑了,对不起只要快马驿站把通缉令一发,不愁捉不到你。
因为古代大道只有几条,都有必经之路的关隘、城市、渡口、桥梁,上面都有士兵、捕快之类。
人家根据通缉令上大概的长相、口音、年龄,本着有错抓无错放的原则,直接就抓捕。
试问,你能过几关?
比如武松这种大汉,身材如此高大,如果不是假冒成佛教行者,根本就不可能逃走。
随便过那个关卡,士兵们听他是山东口音,就直接被生擒了。
古代对于佛教修行者颇为尊敬,一般不会盘查僧侣,甚至抢到也不懂僧人,武松这才没事。
另外,古代都是连坐制度,你跑了如果抓不到,你家人就惨了。
武松当年整天打架,打完就跑,搞得大哥武大郎惨不忍睹:“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
要知道,武松还只是打架而已,不算什么大的犯罪。如果真要是流放的罪行,你跑了就抓你老子或者兄弟。一般人都架不住,最终会回来自首。所以古代的地痞流氓为什么叫做光棍?
这种一般都是光棍汉,全家横竖就一个人,不怕家人被连坐遭殃。
还有,古代只要逃亡被抓,就会加重刑罚。如果只是流放的,很可能会被处决。
如果是短期流放的,会被加重刑期为长期流放。
而正常来说,其实流放只要有钱打点,并不会很苦。而且更重要的是,古代经常会有大赦天下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减刑。
除了得罪皇帝的犯人,古代流放犯一般坐不了多久的牢房,没必要冒着加重刑期的危险乱跑。
古代有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刑罚-流刑,也常叫做发配,一般发配后面紧跟着就是发配披甲人为奴、发配充军等,发配距离以京城为中心,有两千里、两千五百里和三千里不同的脚程。
此刑罚来源甚早,历史上可追溯的是自秦汉起就已产生,至隋唐时对流刑加码,延伸出“刺配”,也就是给犯人脸上刺字,一直到清朝都是处置犯人的主流刑罚之一。
可以说发配贯穿了整个封建帝王统治体系,任朝代更迭、起起伏伏,各大领域都经历过几轮翻天覆地的改革,流刑依然屹立不倒,数千年来一直是横在王侯贵族、文人平民头上的利刃,震慑程度远比吓孩子编的“鬼来了”和“大灰狼吃了你”要恐怖的多。
家族里长辈只要对子孙教诲:再不成气,咱一家子就得被发配。那孩子顿时就心惊肉跳,立刻头悬梁、锥刺股的发奋读书上进。
原因无他,正是发配对人的磋磨过于强烈,但凡身娇体弱、平日里缺乏运动的公子老爷,那连目的地都到不了,得活活走死在路上,毕竟流刑可不是徒步野营,为防止犯人反抗和逃跑,会整日带着枷锁和脚镣,足足有几十斤重,相当于吃不饱的超负重拉练。
而各朝帝王不约而同都留下了发配这个刑罚,也是因为此刑不仅残酷,而且还不会直接斩首落一个残暴的名声,尤其还能支援边疆跟蛮夷之地的建设,简直是一举三得。
那么既然人人皆知发配是九死一生,为何犯人中途不逃跑,反倒要如待宰羔羊一样坐以待毙呢?
首先来推测历史上犯人是否真的不逃跑,从隋唐增加的“刺配”来看,应该是有一些犯人越狱成功的。不然“刺配”难道真就为了侮辱一下犯人,让他们一生都抬不起头吗?
当权者颁布政令没那么情绪化,肯定是有犯人跑掉了,换掉囚服就隐姓埋名的低调度日,所以才给关键犯人加上刺字,相当于打了一个戳,跑到哪人一看都能给衙门举报再逮捕归案,等于将他逃跑后的生机全部堵死。
逃跑在实际操作层面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押解的公差虽说身强体壮,手里拿着大棍和长刀,犯人带着枷锁直接刚正面肯定打不过。
但知交好友可以用金银贿赂公差,托词犯人身体不好让他们照顾一下把枷去了,天高皇帝远的公差几乎都会收钱办事,那么茫茫几千公里的路,一走就是一年半载,找一个公差喝大酒消遣的空子,犯人就跑了。
或者就是有官员打电话,拉关系让公差趁机放出一名犯人,碰上善钻营的就会顺水推舟做一个人情。如《红楼梦》开篇贾雨村审案,本是打算光明磊落当一把青天大老爷,可衙差私下说出“护官符”的事,贾雨村也就从了。
影视作品《甄嬛传》里,甄家有一个命门就是浣碧的身世,母亲是罪臣之女,被甄父托关系救出来俩人还生下了女儿。可毕竟是暗箱操作,不能正大光明给浣碧做身份,只能以甄嬛的丫环偷偷养大。
另有更直接的逃跑方式,犯人假若是黑道背景,那走到荒郊野岭时同伙劫囚就行,公差为了保命也不会殊死抵抗。如《还珠格格》里金锁被判了流刑,已经从王孙格格变成逃犯的一伙人,就带着江湖朋友劫囚救金锁。
以上几种逃跑方式,金银贿赂趁机逃跑、打点公差让其放人,其实后果都不会很严重,一次流刑得揍死一大半的犯人,上报的时候只用说是水土不服病死了,或是畏罪自杀了,事情也就抹过去了。
而同伙劫囚更不用担心,还拿尔康柳青救金锁来看,他们放走了皇妃本就是死罪,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也就不怕多一层死罪了,对于本就是通缉红榜上的人更是如此。
那么犯人发配过程中能逃跑的机会这么多,为何不跑呢?
首先就是无接应,犯人是孤身一人,家财全被抄后判处流刑的,就不会有人打点关系救他、也没有黑道同伙豁出命劫他,就连想让路上舒服一些的好处费都给公差拿不出来,肯定一路枷锁脚镣全程佩戴,根本没机会逃跑。
再来就是脸上已被刺字,哪怕跑了下场会更惨,也就认命服刑了。古代偏远地区十分闭塞,正面来看是民风淳朴,可反面也很野蛮跟粗暴,一旦刺字让村民看见,或许会替皇帝行道,把囚犯直接杀死。
接着就是京中尚有家人在,比如《甄嬛传》里甄府家主跟主母带着小女儿被判“发配宁古塔”,甄嬛有果郡王这一支人脉,理论上可以打点出其家人。
但甄嬛还在宫里当妃子,一旦其家人蹊跷的全部病死或失踪,那甄嬛的下场也不美妙,所以互相牵制京中有家人的犯人,也就不敢跑了,不如安心服几年刑,还能落一个清白身。
然后就是身体素质不允许,扣押犯人的枷锁可是真材实料的厚重,《武林外传》里的李大嘴带了不过两天,还没有长途跋涉就奄奄一息,取掉枷后脖子酸痛的厉害,那么犯人顶着枷和脚镣几个月走下来,身体已经孱弱的跟蒲公英一样,公差哪怕看着他跑,他都跑不了多远。
最后就是一些铁骨铮铮的犯人,通常曾经是文官,他们打心底里不认为自己有罪,那跑了就是把罪名坐实,一辈子都难以翻案,可不跑的话,就有机会平反,这群人把名声看得远比命重要,所以有机会也不会逃跑。
综上所述,古代被发配的人其实是有机会逃跑的,但前提是得有金银打点公差,或者有亲友团愿意出钱,要么就是有官员想要救人,愿意冒风险走关系,最不济也得有黑道关系,有一帮同伙敢于劫囚。
不然的话就很难逃跑,尤其对于京中还有家人当人质的、不肯认罪,觉得有机会平反地和身体素质羸弱的犯人们来说,逃跑远不如安心服刑,刑期满了依然能堂堂正正做人,心底里还能期待大赦,提前就自由了。
能跑的话谁都会跑,古代的犯人发配边疆,一千个犯人基本上没有一个能真正的到达所谓的边疆,大多数装个样子走个几天,就被杀死了,对外就说是水土不服病死了!你想想吧,有谁愿意陪你一个犯人走今年风吹雨淋的到国境?
能跑的话当然会跑了,关键是得能跑了算啊!我们看古典小说或者影视剧中,好像被发配的人,只要武功高强或者有人帮忙,就可以很轻易地逃之夭夭,实际上根本没那么简单。
古代一直讲究“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所以古代帝王有时候也会慎用死刑,以示自己的宽仁博爱之心,那作为死刑的一种格外开恩的刑罚“发配”就应运而生了。
而发配之刑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记载,比如《尚书·尧典》中就记载了,舜对当时的华夏族部落首领共工、驩兜(Huān dōu)、三苗、鲧(Gǔn)的处罚: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这里的共工、驩兜、三苗都是被处以发配之刑,那发配作为死刑的替代刑罚,肯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更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
首先,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马匹等都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靠双脚开11路车走路,而被流放的犯人更是要戴着重重的枷锁跋山涉水,可以说苦不堪言。
其次,流放之地都选在边远苦寒的地方,被流放之人要走上千里路,并且流放原则是“南人北发,北人南发”,反正就是要折腾犯人,水土不服都是小事,挨冻受罪才是真的。
最后,由于流放过程中,不仅犯人遭罪,押送他们的官差同样也跟着受苦,所以心中自然有怨气,对犯人拳打脚踢在所难免,很多犯人都没到达目的地就被折磨死了。
再加上很多被流放之人,终生都难以回到故土,而古人讲究落叶归根的传统,这对于他们来讲,不只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沉重打击。
所以说,古人是非常害怕发配之刑的,有时候宁愿选择死,也不遭这份罪,其实他们大多都想过跑,只不过想完之后,就不想跑了,并且不敢跑、不能跑,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原因:
01不能跑
我们知道,被流放的犯人都要戴着重重的枷锁,并且有官差的严格看管,这些官差可不是吃素的,身体强壮、手持兵器,普通人根本打不过他们,更何况有枷锁束缚,更是没有机会逃跑。
而且这些犯人基本上没地方跑,他们面对的,要么是荒郊野岭,要么是大漠黄沙,再就是冰天雪地,本来身体就非常虚弱,所谓的武功高强之人更是少之又少,跑出去就是死。
自宋朝开始,官府还会在被发配之人的脸上刺上金印,可以说直接就给犯人打上了标签,这样无论犯人跑到哪里都会被发现,然后重新抓起来,所以根本无处安家。
而隐藏在深山之中,更是不可能的,我们今天看的那些荒野求生节目,并不适合古人,几乎没有人能够在那种荒芜的自然环境中独立生存。
02不敢跑
根据古代刑法,如果在流放中途逃跑的话,官差有权在抓捕过程中,直接将其斩杀,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没有几个犯人有这个胆量。
而很多时候犯人被流放都是拖家带口的,如果自己跑了,是会连累家人的,就像今天的人们,一想到家人,那很多事情自然不能做了。
被发配流放之时,更不会有朋友来救援,因为那是死罪,而劫囚徒的行为,其实大多都是武侠小说中的描述,现实中都是“各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03不想跑
被流放的犯人很多人还心存幻想,万一被法外开恩特赦了,那就有机会重回故土了,但如果跑了,就没有机会特赦了,比如《唐律疏议》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规定:
“行程之内逃亡,虽遇恩赦,不合放免。”
而且,这些犯人都知道,就算侥幸跑了,也会被朝廷一直通缉,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根本跑不到哪里去,所以在被发配时,很多人就已经断了这个念头。
总结
所以,在古代被发配之人是很难逃跑的,因为有严格的押送制度、残酷的连坐制度,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的,跑了根本没法生存。
而被发配之人到达目的地之后,通常也只是苦力,是最底层的存在,比如清朝的时候,很多都是被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终生过着被剥削压迫的日子。
不过,也有一些文人墨客或者拥有特殊技能的人,会给发配之地带来影响,促进当地的文化、教育、经济发展水平。
比如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被流放后,写出了流传至今的《离骚》。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被清朝发配到宁古塔后,组织成立的诗社“七子之会”,是黑龙江第一个诗社。
并且张缙彦写出的散文集《意外集》,也是黑龙江的第一部散文集,这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
而有着一技之长的人,更有可能把中原地区的技能带到发配之地,比如耕种、美食、风俗等等,虽然这方面在历史上记载的相对较少,但也必然进行着各方面的融合促进。
从古至今,良知都是一个人做人的底线。而守法也是良知中的一个重要体现。
比如《水浒传》中,除了李逵那种“混不吝”的货色除外,其中的大部分人不是到了走投无路、万不得已的时候,在其内心深处还都是保留着一点尽量“守法走正道”的念头。“智劫生辰纲”,虽说是劫了贪官的赃款,但如果不是被“破了案”,他们也不过就是想用这些个赃款给自己过几天好日子,绝不会去梁山聚义为匪的。
鲁智深杀了镇关西,走投无路之际,宁可把出家当和尚作为安身立命的选择,也不愿意过被官府通缉的那种“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的惶恐日子。林冲在野猪林险些被董超、薛霸杀死,但当鲁智深救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时,他不是还拼命的阻拦了下来。为什么?在他眼里,被发配到沧州,顶多是个“贼配军”,还不至于死罪,杀了公人,就必是死罪无疑了!
没得知大赦的消息时,宋江知道自己是死罪,所以到处流窜不说,还打算到梁山入伙。回家后听他老爸说“皇帝大赦天下”了,自己虽是罪犯,但不至于死了,当即改逆为顺。路过梁山再劫他上山时,不是立马就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吗!
在古代,只要不是“斩立决”,不是“秋后问斩”,充军发配便是一条活路。既然有活路了,那就继续本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原则吧,干嘛非得再把自己逼向绝路呢?再说了,发配的路上,要戴上木枷,弄不好还要戴上脚镣,身边又有两个手拿水火棍、形影不离的押解公人,跑是那么容易跑的吗?
即使是没杀公人,只是把他们打晕后跑了,跑哪去呢?满大街做公的的公人,各城县都贴着缉拿的告示,那么好跑吗?武松、林冲武艺高不高?不是一个从此变成了行者,一个被柴大官人假借打猎为名护送,方才逃出的县城吗!
逃出了犯案地就万事大吉了吗?唯一的出路就是聚集山林当土匪。可土匪又是那么好当的吗?
所以,一个人不到了实在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还是想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生存的。这,就是发配犯人中途不跑的原因之所在。我这说法您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