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华字典》的一步步“妥协”,这对传统文化或者具体到汉语言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有何利弊?
新华字典1953年出版,至今已发行到第11版。这本字典是多数国人的启蒙工具书,应该说小学生必备,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这本字典可以说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字典,在学习汉语,推广普通话,规范语文教学,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更是提供了很多的新鲜词语。还有,一些字的读音和意思和老派人的读法念法都不一样,并逐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这些变化理应反应在字典中。所以多年来新华字典一直在修订中,力求体现时代的变化,丰富祖国语言宝库。
字典的编纂不是时代的及时投射,他立于传统和当前之间,力求一个平衡稳固。太恪守传统,不免简化刻板,就无法体现时代的发展。太超前没有经受时间的检验,那些词语只是泡沫,昙花一现,进入字典中还不够格。词义太过保守不行,胡乱收词改音更不行。
七月流火,是表示炎热呢,还是天气转凉?老式理解是,这句来源于《诗经》,意思大火星出现在南方的天空,天气是八月份,要转凉了。而一般大众,只是望文生义理解为天上像下了火,连知名人士也说过的。那么字典是避而不谈,还是恪守传统,抑或两者都收,这都是一个认真需要斟酌的问题。
字典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词语,词汇普及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进入字典,对于不合规范的用词坚决不能引入,要保证汉语系统的纯正,做到守正固本,适时推陈出新,我觉得这才是正道。(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一本权威工具书,个人认为这种妥协是退步行为,违背词典本身存在的意义。
好好的字为什么要改呢,网上查得的原因大同小异,因为那些字因容易被误读。跟传统文化比,某些人的发音正确率更重要吗?
这样随意更改和妥协,有如下后果:
1.文化传承变味
传承那么多年的专有名词,硬生生将发音改了,从此这个词的传播就变样了,偏离原来样子。
我们的古诗词是文化史上一朵绚烂的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律诗的平仄有一定之规,诗词的押韵也有讲究。将古音更改后,这些古诗直接受到冲击。
2.增加了社会成本
一个字,多年来人们对它的读音有共识,突然改变后,旧音反而成为错音,以前相关的书籍跟现在的书籍互不兼容,如何处理以前的书籍呢?是要贴修正说明,还是一一给买家发通知?都不现实,这个估计也没人管,以前的书却还在流通。
以前老师教的是一个音,现在老师教的是另一个音,以前的人离开学校后有多少人收到这些需要更正的消息?
没收到的人仍然会继续用旧音,新旧两种同时被使用,人们都认为自己发音才是正确的。这就容易造成混乱,到底是谁读错?
3.增加了学生们的负担
相同的词,老师教骠骑piào qí,而社会上骠骑piào jì仍然有人在用,学生需要了解这个词的原委,无端多出一些要学习的内容。
字典之所以存在,至少有两个重要目的
一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参考依据,具有权威性,影响非常广泛。而提供参考的前提是本身内容要正确。
二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保存字本来的样子,让后世子孙一脉相承。
小结
随着时间推移,相同的字会有新意,添加是自然而然的。可是正确的音,突然变成错误的音,只是为了迁就那些读错的人,就有些太随意了,让人难以接受和理解了。
我们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从来都不是个人的,而是属于全体中华民族的,任何更改需要慎之又慎。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你的阅读,欢迎关注我@阿武时间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摘自《新华字典》中的一段说明:“《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文字释解之精典,首版出于1953年,由原新华辞书社编写而来,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先生主持的编写工作。1956年,新华辞书社并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经历了多次修订改版,已有10多版发行了。”
自留感言,虽当今是智能手机和高档电脑时代,查字指头点点即现。但对我个人感觉实用来说:《新华字典》还是文字文华的精典,从汉语拼音,常用标符号用法,我国历代纪元简表,少数民族简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省会名称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首都,还有计量单位简单,地质年代简表,节气表,元素周期表都有解释。所以,《新华字典》永远都好用,对学习者来说有的只是利,没有弊。
一本字典在手,无论是对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语言字意,只有起到文字发展的传播,而不会消退,更不会“妥协”任何外部语言,从字典中拿出任何一中国字的释解,都可写成一篇小文,可见中国文化字解的用处和深奥意远。
无论到那时,《新华字典》在任何文典里都会占有着重要的文化一地,中华文字精典永远都不会逊色的。
就谈到这里,谢邀答,谢谢。
◇谢网图◇
这种妥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悲哀,是对文化传承的撕裂。
远上寒山石径斜,读xie是音和意的统一,读xia只是为了诗歌的押韵需要,大可不必。随着时代的发展,读音的变化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抱定前人所处时代的读音,我们就没法朗读历史文献了。泪飞顿作倾盆雨,雨读ru为押韵,这是中古时期的读音,只是几个个例,读诗经该怎么读,先秦时期的读音距今更遥远,变化更大,不能一味追求。
而鬓毛衰,衰被来就是多音字,从蓑suo衣演化出递减的意义,读作cui,由此泛指减弱的意义,读作shuai,这不是为了押韵,属于一词多音多义现象,和一骑ji红尘妃子笑,翩翩两骑ji来是谁属于一类,因为误读而改变本源,如同削足适履。这类的更有甚者,成绩,事迹,由四声改成一声,没过多长时间又改回四声,无原则的迁就会造成人为的混乱,增加学习的负担。是不可取的。
最大危害造成文化传承无序,给后世正本清源造成困难。
《新华字典》是中国语言文字之典,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不是为“追时髦”可进行随意增减的。在自媒体语言大行其道之时出现许多时令语言文字,且大多数为“昙花一现”,对此《新华字典》没必要“与时俱进”。而对时令之字词可出版些“时令词语解释”之类的单册,十年二十年后将“活下来”的词语再归入《字典》。对于有汉英表述的同一事物的词语在《字典》可简单表述一下,如“新冠肺炎”,可注英文说法COVID-19即可,英文全称可放入《汉英大词典》中详解。总之中国汉语词典必须保持其稳定性、纯洁性和“滞后性”。
汉语言文化的说法太狭隘了。这个说法本身就不利于文化的传播。汉早已灭亡。汉族也只是一个混合民族。汉也没有特别可以传播的文化内容。所谓的汉文化那也只是通过想象将自己的文化冠名为汉。太假了。传播汉文化感觉是传播假文化。
新华字典应该是中文字典。
中是一种具有文化导向的概念。
种子生根发芽下上通于种子外壳以内是中字之范式。
相对种子外壳以内是种子的中间。
相对种子外壳之内核是种子的中心。
中是一个相对的认识。认识是相对的这是世界观。
种子的中心是仁,中导向的是仁。人如种子,阴乀阳丿相爱是人字之范式。有什么样的仁爱,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是人生观。
有仁的种子是好种子,没有仁的种子是坏种子,好坏是相对自己的仁爱来判断的。有仁爱的物品会升值,没有仁爱的物品会贬值。这是价值观。
中蕴含了三观,因为中文是范式文字。范式即典范式样。传播中文即在传播追求典范的文化。特别要说的是蒙文、藏文是中国的文字。但不是中文。就如藏医、苗医皆是中国医学,但都不是中医。道理是一样的。
中文传导的是一种兼收并蓄的思想。中文能吸收所有文化的优点来成就自己。所以新华字典能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点。中文有容错之大度。能容错,便能容改进。所以便有进步空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善意提醒,方能共同进步。别出点小错便好象十恶不赦一样。大可不必。有时有种错叫横看成岭侧成峰,站的角度不同,因此有不同认识。很正常。所以更须要沟通提醒,而不是棒杀。
为什么说《新华字典》一步步妥协?看看这些词的变化就知道其是如何妥协。
铁骑的骑你会读(jì)还是( qí),年龄大一点的人毫不犹豫地说读(jì),但现在的小孩回答说读( qí),他们都没有错,因为以前确实是读(jì),现在读( qí)。
《新华字典》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习惯,把铁骑的读音明确成( qí),而把(jì)去掉,也就是说可能过了几十年之后,没有人会把铁骑读成铁(jì)。这就是《新华字典》的妥协,我们知道新华字典是汉字的权威,读书时几乎人少一本《新华字典》,学习汉语《新华字典》必不可少。
汉字一直在演变,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可以肯定的书汉字的写法和读音一直在变化,从不停止。
《新华字典》的妥协对汉字造成多大的伤害?汉字虽然不断演变,把骑字的读音统一了,虽然利于学习,但是味道就变了,从别的方面来说汉字变的更难理解,汉字神形不存在。
汉字一直都存在多音字,多音字让汉字有一个字多种读法多个意思,如果不存在多音字,汉字难以表达出它的意思。
斜这个字的读音有两个读法,(xiá)和( xié),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现在把斜的读音统一成(xié),那么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如果把这首古诗的斜字和骑字读成(xié)和(qí),那么整首诗押韵崩溃,诗的形不完整,更难以理解诗的意思。诗中的骑应该是名词,意思是一人骑着一匹马,按照现在的读音,大多人理解为动词。
文言文中有古今异义,如果把这些读音去掉,可以预见未来的高考会出现古今异音的考法,统一读音使理解古诗和文言文的含义难度更上一层楼。
汉字的奇妙在于它的写法和读音,为什么其他文字没有汉字五彩缤纷一样的书法文化呢?
汉语也有等级考试,我们看一下八级的汉语考试真题。
“小明,今晚上有思修课呢!你去不去??””我去!!我不去!”--问:小明去不去思修课?
“小明,你饿不饿?我们晚上吃什么好呢?”“额。。。我不饿。。。”--问:小明饿不饿?
“小明,你要他那个礼物呢还是我这个礼物呢?”那个。。。
。。。这个吧”--问:小明要哪个?
这个就是汉语的奇妙之处。
还字的读音有两种,它是一个多音字,“他没有还我钱,还想借我钱。”如果还字统一读法,我相信更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新华字典》的妥协对传统文化我觉得弊大于利,正如汉字简化对于汉字的书法一样,书法还是繁体字好,古诗的本来强调押韵,如果没有押韵,古诗少了味道。
《新华字典》的妥协对汉字的发展难说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生命力有多顽强我们是知道的,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在,说明汉字在一直在变化,其变化才是汉字的生命力。
字典(词典)天生是“滞后”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不是娱乐小品大全。所以它需要严肃的“一本正经”,需要稳定而有生命力。如果把字典搞成网络词语的百乐园,今天添加一个“打酱油”,明天增补一个“吃瓜群众”,把个字典搞成“酱紫”,那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在“秀一把”的同时,也在自杀了。一个民族,还是需要有一批“固执”的老学究的,文化的鉴定,工具书的编纂,还真的需要他们把关把脉。网络大军的人数再多,势力再威武,毕竟缺少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文化的功力与底蕴,他们大多数是不能有“担当”的,今天还在为这个“新鲜”狂热“追星”,明天就会不玩这个而做新的游戏去了,充其量不过是大河水面上的一粒飞沫而已。
最好保持起传统性,不要“妥协”,有如下好处:
1.便于传统文化继承。
2.便于传统文化传播。
3.减少交流障碍。
4.文化上具有稳定性。
修订中被删除和替换了的已经再回不来,估计再过百年后,又要有好多人围绕这些被删除内容是否存在过,是否合理被删除或替换展开争论,这不是笑话,这应该是合理存在的现象。
我认为,不管如何修订,都不应将自古传承下来的字、词本意或者出处给弄丢了,尽管现在有不少古字古词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但这应该成为不了改变古人造字、造词原意的理由。
修订字典,以适应时代的进步,这无可厚非,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审查和诠释古人的东西,所以,在修订过程中,应该让新老并存,而不是删除和替换,这才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
个人认为,《新华字典》者,是为规范汉字读音和解释汉字意蕴而编制的典籍,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承担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功能。
既然叫做字典,就不应该为迎合现代社会的某些需要而随意地作出改变。
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极为不利。作为典籍,这样亦步亦趋,随附流俗,是极其不严肃的行为,其主导思想即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什么叫做历史唯物主义?什么叫做尊重历史?
比如《说文解字》,如果历代以来,都加以修改,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读音、韵律、汉字意思,恐怕最早也就是民国时期的了。后人如何考证汉以前汉字的原意呢?汉字读音、注解面目全非之下,也许给我们留了一部读不懂的历史。
比如,《康熙字典》,我们还要改吗?
字典,还有对汉字起源的解释和传承,如果都按照现代需要加以修改,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也是对汉字本身的亵渎。
我们不反对字典在保留原意、原韵的基础上,按照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赋予新的解释。但是,不能把古代社会的意思和读音改成现代的读法。
如此,则大量的典籍包括唐诗、宋词、汉文章、诗经、楚辞、元曲剧,以及海量的明清散文典籍,其优美之意境、朗朗之韵律尽失。
改得面目全非,比如我念“远上寒山石径斜(xia)”,孩子读的是“远上寒山石径斜(xie)”,我纠正了,孩子说是教科书上就这么标注。我说《将(qiang)敬酒》,孩子念的是《将(jiang)敬酒》,我读“说”(shui)客,他读“说”(shuo)客,我读张“悦”(yue),他读张说(shuo)。
《新华字典》应当将多音字读法标注,而不是改古代典籍的读音。
民国时期,曾有好多大学者,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拼音代替,这实在是崇洋崇到骨髓里了。如此好改,你为啥不从甲骨文改起?或者,把仓颉老人家唤起来,说你老先人造字,怎么就不符合现代意义,这么不入流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学者”之流,可谓博学,但是,也是极其无聊的,创造不出更好的东西,就拿古人说事!
看看,现在的越南、韩国,废除汉字的结果,要读历史,还得学汉语,还得从汉语拼音学起。还要普及中国文言文常识。
一部《永乐大典》,朝廷花银子收购民间奇书,不动一个字的收录,为的是保留传承中华文化。研究也罢,使用也罢,总是能让后人弄清楚文化的本源。
一部《四库全书》,将中华文化典籍删节修改,不如我意者,统统付之一炬,这与始皇帝有何区别?你可以用,但是不能施以威权,而对文化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气神,一个国家的符号象征,不是某一类或者某些个人拿来随便玩的东西。
我们现在读《明实录》,特别是太祖、成祖《实录》,看到大明皇帝形象如神一样完美,其忧国忧民之辛劳、勤政廉政之治国理政,犹如释迦牟尼佛或者上界大罗金仙,历代皇帝如草芥,荒唐不羁,无法形容。
导师爷爷曾批“明史最不可信!”。盖篡改雕饰太过之故也。
字典,若随意篡改读音字义,那还叫《典》吗?你可以根据现代社会需求,重编,但是,不能篡改以前的东西,至少要标注以前怎么读。
一家之言,欢迎喷!
新的词意、读音、语言习惯引入到《新华字典》,我不认为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时代的记录和进步。这样将更有利于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对于《新华字典》中一些词语、字义、读音的争论,主要是来源于第十一版本的《新华字典》相对于第十版本《新华字典》的改进和变动。
这种争议,是一件好事情。说明大家对于我们汉语言文化的传承的重视,但对于这种争论我觉得没有大的必要,因为国家对《新华字典》的定位就决定了其内容的时代性。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用白话 释 义、举 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语文辞书。《新华字典》主要是供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使用,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也可参考(见《新华字典》第9版修订说明)。她已经成为我国每个家庭必备、每个学生常用的字典。可见,无论是就影响力还是就权威性而言,《新华字典》无疑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小型语文工具书。
通过《新华字典》第9版修订说明就可以看出来,《新华字典》的定位就是针对广大学生群体的小型语文工具书。所以,其内容的编排,必须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读者的需求和字典本身的学术规范等原则。
第11版相比较第10版对原有内容和体例进行了审慎而系统地修订,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
1、增补字音。
比如“拜”,第10版只有一个读音bi,第11版增加了新的读音bi,如“拜拜”,表示“再见”或“结束某种关系。
2、增补新义。
比如“晒”,增加了新的释义“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如“晒工资”“晒隐私”。
3、增删词语。
第11版增加了部分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词语,比如“民生”,指人民的生计,如“关注民生”。同时,删去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比如“煤油、马达、马力、合作社”等。
4、增补人名、地名、姓氏用字。
5、更新附录。
6、改动体例。
从这些调整和改动可以看出,《新华字典》是非常接地气的,对于当下时代的语言媒介反应非常迅速,这样的修订对于一个小学生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体来说,适用性非常强。这也是《新华字典》对时代变化的敏感与及时跟进的一贯作风。
对于其中争议较大的语言文字,词意、读音、表达。应该放到更权威,更专业的工具书中。放到《新华字典》里面,则有点要求过于严苛,不符合《新华字典》的定位和应用。